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品质评价
1
作者 谢玲月 闫莎莎 +6 位作者 李雪 张娅俐 张福梅 田晓静 丁功涛 宋礼 罗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283,共10页
【目的】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的品质,为食品工业的检验和产品品质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家牧户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为原材料,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研究不同牧户酥油样品酸价、过氧化值和气... 【目的】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的品质,为食品工业的检验和产品品质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家牧户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为原材料,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研究不同牧户酥油样品酸价、过氧化值和气味信息间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典则判别分析(canonical discriminant analysis,CDA)和多层感知模型(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定性判别及定量分析酥油产地和来源。【结果】16份牦牛酥油酸价(4.35~4.71 mg/g)均高于国标要求,过氧化值(0.0000~0.0075 g/100g)均在要求范围内;不同牧户牦牛酥油品质有差异。PCA分析可把16户牦牛酥油样品来源进行初步区分,CDA分析结果中各样品的数据点更聚集、样品组间距离变大,区分效果强于PCA,但仍有较多数据点重叠。采用MLP可定量判别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产地并追溯其来源,MLP 10-1-2网格结构结果显示,碌曲和玛曲两个产地的牦牛酥油类别效果平均值: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99.51%、99.53%、99.53%、99.50%和99.52%;MLP 10-1-16网格结构显示,16家牧户的牦牛酥油类别效果平均值: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98.97%、92.18%、92.23%、99.45%和95.84%。【结论】基于电子鼻技术可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牦牛酥油 品质 判别
下载PDF
牦牛酥油脱胶和脱酸工艺优化及对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珊 孙万成 +2 位作者 罗毅皓 刘雅谦 于瑾如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3,共8页
为了提高牦牛酥油的品质,以青藏高原牦牛乳为原料制得牦牛酥油后,采用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法对其进行精炼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50%柠檬酸添加量、脱胶温度和脱胶时间对脱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胶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 为了提高牦牛酥油的品质,以青藏高原牦牛乳为原料制得牦牛酥油后,采用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法对其进行精炼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50%柠檬酸添加量、脱胶温度和脱胶时间对脱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胶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脱酸温度、超碱量、碱液质量分数和脱酸时间对脱酸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脱酸工艺。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精炼前后牦牛酥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最佳的脱胶工艺条件为50%柠檬酸添加量0.6%、脱胶温度60℃、脱胶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脱胶率可达94.12%;最佳的脱酸工艺条件为超碱量0.4%、碱液质量分数10%、脱酸温度60℃、脱酸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脱酸率达91.85%;经脱胶和脱酸处理后牦牛酥油磷脂含量、过氧化值和酸值均显著降低,色泽呈黄色且透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挥发性成分中醛类、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增加,酸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综上,经脱胶和脱酸精炼处理后,牦牛酥油色泽和风味明显改善,品质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水化脱胶 碱炼脱酸 脂肪酸组成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牦牛酥油微胶囊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凌月霜 张岩 陈炼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8-276,共9页
为提高传统牦牛酥油的贮藏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本实验以海藻酸钠、CaCl_(2)为复合壁材,以锐孔法制备牦牛酥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光... 为提高传统牦牛酥油的贮藏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本实验以海藻酸钠、CaCl_(2)为复合壁材,以锐孔法制备牦牛酥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理化性质,并研究微胶囊在胃肠液中的释放特性及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1.5%,CaCl_(2)浓度2.5%,芯壁质量比1.5:1,乳化温度50℃,固化时间30 min时,微胶囊包埋率最高为89.41%;含水量为5.25%、溶解度为57.22%、休止角为20.6°;平均粒径为929.773μm,酥油在微胶囊化后热稳定性提高;释放实验表明,微胶囊在模拟胃液、肠液中释放率分别为11.52%、96.44%;贮藏实验表明,微胶囊货架期较牦牛酥油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牦牛酥油 锐孔法 结构表征 体外释放 货架期预测
下载PDF
牦牛酥油乳脂肪球膜蛋白对双歧杆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谈婷 孙万成 +1 位作者 罗毅皓 沙国林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共6页
利用牦牛酥油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蛋白探究其对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Infantis,B.longum subsp.Infantis)CICC6069和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B.adolescentis)CIC... 利用牦牛酥油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蛋白探究其对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Infantis,B.longum subsp.Infantis)CICC6069和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B.adolescentis)CICC6070体外增殖的影响。在MFGM蛋白不同添加量下,通过菌落计数探究MFGM蛋白对双歧杆菌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FGM蛋白添加量在0~1200μg/L,菌落总数随着MFGM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MFGM蛋白添加量为1200μg/L时菌落总数达到最高。利用全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每隔2 h实时测定双歧杆菌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OD600,探究酥油MFGM蛋白对双歧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MFGM蛋白能够促进200μL体系下双歧杆菌的生长,提高了双歧杆菌对数期生长速率。牦牛酥油MFGM蛋白对双歧杆菌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其中MFGM蛋白对B.adolescentis CICC6070的促进效果强于B.longum subsp.Infantis CICC6069,对2种双歧杆菌的促进作用在研究浓度范围内为2.00 mg/mL时增殖效果最好。本研究有利于提高牦牛酥油MFGM蛋白附加值,为牦牛酥油MFGM蛋白作为新的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提供数据基础,为将来对牦牛酥油中MFGM蛋白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乳脂肪球膜蛋白 双歧杆菌 体外增殖 菌落总数 生长曲线
下载PDF
牦牛酥油及其磷脂对C57BL/6J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毅皓 雷有娟 孙万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0,81-84,共9页
将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黄酥油组、白酥油组、黄酥油磷脂组和白酥油磷脂组,用牦牛酥油和牦牛酥油磷脂饲喂小鼠。饲喂1个月和5个月后分别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 将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黄酥油组、白酥油组、黄酥油磷脂组和白酥油磷脂组,用牦牛酥油和牦牛酥油磷脂饲喂小鼠。饲喂1个月和5个月后分别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血糖浓度,并进行肝脏和腹腔脂肪病理观察及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长期饲喂牦牛酥油会使小鼠体重增加,而饲喂牦牛酥油磷脂小鼠体重增加较少。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均可提升小鼠血清HDL-C水平,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和血糖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酥油组、磷脂组、对照组。饲喂1个月后各组小鼠肝脏和腹腔脂肪结构正常完整,未见明显组织病变,而饲喂5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黄酥油组、白酥油组、黄酥油磷脂组、白酥油磷脂组可见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脂质沉积。与饲喂1个月相比,饲喂5个月牦牛酥油磷脂可使小鼠脂肪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饲喂牦牛酥油和牦牛酥油磷脂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脂肪组织中支链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牦牛酥油磷脂 脂肪酸 血脂 血糖
下载PDF
牦牛酥油磷脂提取工艺研究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雷有娟 孙万成 罗毅皓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3,共6页
以青海牦牛酥油为原料,正己烷为提取溶剂,磷脂得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探讨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丙酮沉淀时间4个因素对牦牛白酥油(冬季)和黄酥油(夏季)磷脂提取的影响。确定黄色牦牛酥油最优磷脂提... 以青海牦牛酥油为原料,正己烷为提取溶剂,磷脂得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探讨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丙酮沉淀时间4个因素对牦牛白酥油(冬季)和黄酥油(夏季)磷脂提取的影响。确定黄色牦牛酥油最优磷脂提取的工艺为:液固比6mL/g,提取时间60min,丙酮沉淀时间25h,提取温度55℃,在此工艺条件下粗磷脂得率为6.74%,纯度为62.96%;白酥油提取温度45℃,得率为4.97%,纯度为58.09%。原料及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牦牛酥油中检出3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26种,不饱和脂肪酸10种;酥油磷脂中共检测出29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24种,不饱和脂肪酸5种。牦牛酥油与酥油磷脂脂肪酸组成以及含量差别较大,酥油磷脂中支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牦牛酥油;牦牛酥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酥油磷脂的5倍以上,并且牦牛酥油中含有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EPA、DHA等)在酥油磷脂中并未检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牦牛酥油 黄色牦牛酥油 脂肪酸 磷脂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牦牛酥油与普通奶油中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小玲 刘书杰 +2 位作者 崔占洪 张晓卫 赵月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1-22,26,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牦牛酥油和普通奶油进行测试,分析其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尤其是共轭亚油酸(CLA)。结果表明:酥油中硬脂酸含量(83.23g/kg)高于普通奶油(57.15g/kg),棕榈酸含量(155.73g/kg)比普通奶油(178.26g/kg)低;酥油中反式油酸(C18∶1...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牦牛酥油和普通奶油进行测试,分析其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尤其是共轭亚油酸(CLA)。结果表明:酥油中硬脂酸含量(83.23g/kg)高于普通奶油(57.15g/kg),棕榈酸含量(155.73g/kg)比普通奶油(178.26g/kg)低;酥油中反式油酸(C18∶1,t11)的含量是普通奶油的近8倍,酥油中总CLA含量是普通奶油的2倍多,尤其是C18∶2,c9t11CLA异构体,在普通奶油中含量为3.38g/kg,在酥油中为9.86g/kg,是普通奶油的近3倍。相对于普通牛乳来说,牦牛乳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共轭亚油酸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牦牛酥油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美青 马莺 程金菊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1,19,共4页
对牦牛酥油的基本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牦牛酥油脂肪质量分数仅为87.77%,高水分含量引起了油脂的酸败,牦牛酥油熔化行为与结晶行为并不是相对可逆过程,根据熔化曲线可以将牦牛酥油分成三个组分:高熔点组分(24.32~38.72℃)... 对牦牛酥油的基本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牦牛酥油脂肪质量分数仅为87.77%,高水分含量引起了油脂的酸败,牦牛酥油熔化行为与结晶行为并不是相对可逆过程,根据熔化曲线可以将牦牛酥油分成三个组分:高熔点组分(24.32~38.72℃)、中熔点组分(16.60~20.73℃)和低熔点组分(1.50~15.38℃)。牦牛酥油脂肪酸质量分数最多的为饱和脂肪酸(60.56%),其次为单不饱和脂肪酸(35.05%)和多不饱和脂肪酸(4.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理化性质 差示量热扫描 脂肪酸
下载PDF
藏式牦牛酥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桐 杜鹏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31,共4页
从藏式牦牛酥油的理化特性、营养价值、功效作用、食品安全评价、储存期的品质变化、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藏式牦牛酥油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为保护和开发这一传统食品提供理论依据,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
关键词 藏式牦牛酥油 理化特性 贮藏期 进展
下载PDF
手工与机制牦牛酥油的品质差异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燕卿 罗婧文 +3 位作者 王洪伟 索化夷 宋佳佳 张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25-229,共5页
牦牛酥油是藏区牧民的传统食品,为探讨手工与机制酥油品质差异,以藏区牧民手工与机制牦牛酥油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质构仪等分析了牦牛酥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质构、脂肪酸、Sn-2位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 牦牛酥油是藏区牧民的传统食品,为探讨手工与机制酥油品质差异,以藏区牧民手工与机制牦牛酥油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质构仪等分析了牦牛酥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质构、脂肪酸、Sn-2位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手工酥油水分含量(13.32 g/100 g)、脂肪含量(83.49 g/100 g)、拉丝长度(0.24 mm)与黏性(5.84 mJ)均显著高于机制酥油(P<0.05),表明手工酥油口感优于机制酥油;但机制酥油的营养指标优于手工酥油,机制酥油蛋白质含量(2.23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7.52%)、Sn-2位棕榈酸含量(41.10%)均显著高于手工酥油(P<0.05);部分手工酥油挥发性成分数量高于机制酥油,呈味物质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蛋白质 脂肪酸 Sn-2位脂肪酸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牦牛酥油支链脂肪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锦莹 孙万成 +1 位作者 罗毅皓 丁建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5-200,共6页
为探讨从牦牛酥油中纯化的支链脂肪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生长抑制的影响,用牦牛酥油纯化的支链脂肪酸处理乳腺癌细胞24h,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同时,采用流式细胞计数、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4... 为探讨从牦牛酥油中纯化的支链脂肪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生长抑制的影响,用牦牛酥油纯化的支链脂肪酸处理乳腺癌细胞24h,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同时,采用流式细胞计数、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实验进行验证。转录组学分析结果发现,与癌症、脂肪酸以及细胞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FOS、FADS2、TP53等被下调,揭示支链脂肪酸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计数、MTT、DAPI染色实验结果证明,牦牛酥油中的支链脂肪酸具有一定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因此,牦牛酥油中的支链脂肪酸对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支链脂肪酸 转录组学 乳腺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牦牛酥油贮藏期间脂肪酸和健康评估指数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静 梁琪 +1 位作者 宋雪梅 张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6,55,共9页
该研究通过测定青藏高原牦牛酥油脂肪酸情况,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poiesis index,TI)、促健康指数(health promotion index,HPI)和低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比率(hypocholesterolemia/hyp... 该研究通过测定青藏高原牦牛酥油脂肪酸情况,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poiesis index,TI)、促健康指数(health promotion index,HPI)和低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比率(hypocholesterolemia/hypercholesterolemia ratio,HH)4个健康指数,探索和揭示贮藏期间牦牛酥油脂肪酸的组成特征、功能活性脂肪酸及健康指数变化。采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和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牦牛酥油,在4℃下贮藏0、1、2、3、4、5个月,利用GC-MS进行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贮藏期内牦牛酥油中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为优势脂肪酸,海北和甘南酥油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相对含量分别为5.99%~4.62%和7.77%~6.60%;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含量分别为28.61%~26.42%和29.51%~26.95%;甘南酥油奇数碳链脂肪酸(odd carbon fatty acids,OCFA)相比新鲜酥油在5个月时显著降低(P<0.05),降低了0.5%;海北和甘南酥油中均检出反10-C18:1、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enoic acid,DPA)和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且在贮藏期结束时,仍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7.13±0.01)%、(0.12±0.01)%、(4.04±0.01)%和(8.98±0.08)%、(0.10±0.00)%、(6.66±0.13)%;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n-3和n-6脂肪酸均显著降低(P<0.05),AI和TI显著升高(P<0.05),HPI和HH显著降低(P<0.05),但相较于水牛、荷斯坦等乳源的新鲜乳脂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牦牛酥油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呈现动态变化,在贮藏期结束后,多种功能性脂肪酸相较水牛、荷斯坦等乳脂相对含量依旧较高,根据健康指数评估,牦牛酥油在贮藏5个月后,健康指数水平高于水牛等反刍动物的新鲜乳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贮藏 脂肪酸 健康指数 评估
下载PDF
不同溶剂提取牦牛酥油中的磷脂及其脂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雷有娟 孙万成 +2 位作者 罗毅皓 马海青 康海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116,共7页
研究不同提取溶剂对牦牛酥油中油脂和磷脂得率的影响,并进行脂肪酸组成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从白色和黄色牦牛酥油中,利用正己烷提取的油脂和磷脂得率最高,油脂得率分别为84.32%和88.86%,磷脂得率分别为11.28%和12.27%。白酥油检... 研究不同提取溶剂对牦牛酥油中油脂和磷脂得率的影响,并进行脂肪酸组成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从白色和黄色牦牛酥油中,利用正己烷提取的油脂和磷脂得率最高,油脂得率分别为84.32%和88.86%,磷脂得率分别为11.28%和12.27%。白酥油检出3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22种,不饱和脂肪酸11种,支链脂肪酸6种。黄酥油中检出3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20种,不饱和脂肪酸12种,支链脂肪酸6种。白酥油和黄酥油中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4.92%和73.25%,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5.09%和26.75%,支链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06%和5.28%。对5种溶剂提取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发现正己烷提取的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白酥油磷脂和黄酥油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10.78%和22.54%。通过脂质组学分析,白酥油、黄酥油、白酥油磷脂和黄酥油磷脂在负离子模式下共检出6种脂质:30种PE,含量分别为33.35%、35.49%、34.53%和30.26%;17种PC,含量分别为21.77%、20.53%、19.81%和12.86%;3种PG,含量分别为1.05%、1.32%、0.67%和2.33%;6种Hex2Cer,含量分别为6.45%、4.62%、4.99%和2.94%;5种PS,含量分别为30.66%、33.53%、24.04%和42.71%;7种PI,含量分别为6.72%、4.51%、15.95%和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油脂 磷脂 脂肪酸组成 脂质组学
下载PDF
牦牛酥油中鞘磷脂的提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鑫 孙万成 +2 位作者 罗毅皓 马海青 洪森森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79,共8页
本研究以牦牛酥油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对牦牛酥油中鞘磷脂提取工艺进行探索和优化,并分析鞘磷脂的脂肪酸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获得鞘磷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氯仿甲醇(2:1,V/V)与粗鞘磷脂的液料比为10:1m L/g、浸提温度为4... 本研究以牦牛酥油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对牦牛酥油中鞘磷脂提取工艺进行探索和优化,并分析鞘磷脂的脂肪酸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获得鞘磷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氯仿甲醇(2:1,V/V)与粗鞘磷脂的液料比为10:1m L/g、浸提温度为40℃和浸提时间为1 h。以提取到的鞘磷脂为原料,采用三氟化硼-甲醇对获得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er,GC-MS)检测分析鞘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鞘磷脂中含有82.79%饱和脂肪酸、75.70%长链脂肪酸,经过提纯后,鞘磷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由原来粗鞘磷脂中的7.98%降低为2.83%,长链脂肪酸含量由85.04%降为了75.70%,超长链脂肪酸由9.57%增加到23.15%,支链脂肪酸由原来的10.43%降为了8.69%,说明鞘磷脂主要由长链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鞘磷脂 脂肪酸 有机溶剂提取
下载PDF
牦牛酥油鞘磷脂对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组织炎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鑫 孙万成 罗毅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168,共8页
研究牦牛酥油鞘磷脂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组织炎症的调节作用。选取3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低脂组、高脂组、鞘磷脂高剂量组(鞘磷脂添加量为1.20 g/100 g)、鞘磷脂中剂量组(鞘磷脂添加量为0.60 g/100 g)和... 研究牦牛酥油鞘磷脂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组织炎症的调节作用。选取3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低脂组、高脂组、鞘磷脂高剂量组(鞘磷脂添加量为1.20 g/100 g)、鞘磷脂中剂量组(鞘磷脂添加量为0.60 g/100 g)和鞘磷脂低剂量组(鞘磷脂添加量为0.30 g/100 g)。采用酶联免疫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血脂水平,肝脏组织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等脂质代谢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牦牛酥油鞘磷脂降低了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尤其是高剂量鞘磷脂组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水平下降最明显,分别下降了26.26%、24.70%、38.96%和42.16%。此外,与高脂肪组相比,鞘磷脂显著上调了肝脏组织中脂质代谢基因HMGCR、SCD1(P<0.05)和下调了促炎症因子TNF-α、IL-6(P<0.05)等的表达。综上,牦牛酥油鞘磷脂能够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和预防肝脏组织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鞘磷脂 脂质代谢 组织炎症
下载PDF
牦牛酥油乳脂肪球膜蛋白分离纯化和蛋白组鉴定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谈婷 罗毅皓 孙万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3-172,共10页
为探究牦牛酥油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蛋白纯化前后的组成及功能差异,通过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溶液和钠离子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牦牛酥油中MFGM蛋白,利用AKTA pure 25M蛋白质纯化系统结合阴离子交换层析柱DE... 为探究牦牛酥油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蛋白纯化前后的组成及功能差异,通过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溶液和钠离子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牦牛酥油中MFGM蛋白,利用AKTA pure 25M蛋白质纯化系统结合阴离子交换层析柱DEAE-Sepharose FF(DEAE琼脂糖凝胶),对MFGM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3,FABP 3)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优条件:洗脱体积50 mL,缓冲液pH 7.4,洗脱速度1.6 mL/min,洗脱液浓度0.50 mol/L,该条件下,FABP 3得率达83.19%。以牦牛酥油MFGM蛋白粗提物和纯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无标记相对定量分析,得出主要MFGM蛋白为FABP 3,共定量到31种MFGM蛋白,其中纯化MFGM蛋白和粗提MFGM蛋白差异蛋白20种,并通过基因本体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分析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功能及作用的生物学途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脂肪球膜蛋白 分离纯化 蛋白组成 功能分析
下载PDF
牦牛酥油功能性中链脂肪酸(MCFA)和支链脂肪酸(BC-FA)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锦莹 孙万成 罗毅皓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28,共5页
探讨过氧乙酸过氧化结合尿素络合纯化牦牛酥油中的功能性脂肪酸的工艺研究。经皂化制取牦牛酥油的游离脂肪酸,再制备脂肪酸甲酯,将其过氧化以除去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两次络合,将得到的脂肪酸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过氧化产物的中... 探讨过氧乙酸过氧化结合尿素络合纯化牦牛酥油中的功能性脂肪酸的工艺研究。经皂化制取牦牛酥油的游离脂肪酸,再制备脂肪酸甲酯,将其过氧化以除去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两次络合,将得到的脂肪酸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过氧化产物的中链脂肪酸(MCFA)含量高达到67.7%,提取率为850%。脂肪酸/过氧乙酸比值1∶3时二次络合的终产物获得纯度为15.91%的支链脂肪酸(BCFA),提取率为21.57%。此外,还产生了环氧脂肪酸甲酯等无毒高分子材料助剂,纯度高达11.56%。结果表明,过氧化后中链脂肪酸纯度得到显著提高,且不饱和脂肪酸去除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尿素络合 过氧化 功能性脂肪酸
下载PDF
牦牛酥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毕成名 徐丽梅 +1 位作者 祁百巍 陈炼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26-235,共10页
为提高传统牦牛酥油的抗氧化性能,延长保质期,本文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对牦牛酥油进行包埋制备牦牛酥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并研究其理化特性、形貌结构、稳定性和模拟胃肠... 为提高传统牦牛酥油的抗氧化性能,延长保质期,本文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对牦牛酥油进行包埋制备牦牛酥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并研究其理化特性、形貌结构、稳定性和模拟胃肠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牦牛酥油微胶囊最优工艺为:芯壁比1:1.5、壁材质量分数1.5%、复凝pH4.2、复凝温度40℃,包埋率达81.39%;牦牛酥油微胶囊的平均粒径、水分含量、溶解度、休止角分别为19.728μm、3.62%、96.48%、37.7°;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牦牛酥油微胶囊表面光滑,形状结构不规则,牦牛酥油被壁材成功包埋;差式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表明,牦牛酥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较好;此外,牦牛酥油微胶囊可以实现牦牛酥油在模拟胃肠液中的控制释放,其中,人工肠液中释放率达99.74%;贮藏实验表明,微胶囊化能减缓牦牛酥油氧化速度、延长货架期。本研究为提高牦牛酥油的生物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复合凝聚法 微胶囊 模拟胃肠消化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青海牦牛酥油中7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会 白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4期247-248,共2页
[目的]测定牦牛酥油中7种微量元素含量。[方法]运用混合酸溶液湿法消解和马弗炉高温干灰化法2种方法对青海牦牛酥油进行消化处理,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青海牦牛酥油中Ca、Na、Mg、Cu、Mn、Fe、Zn 7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试验发现... [目的]测定牦牛酥油中7种微量元素含量。[方法]运用混合酸溶液湿法消解和马弗炉高温干灰化法2种方法对青海牦牛酥油进行消化处理,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青海牦牛酥油中Ca、Na、Mg、Cu、Mn、Fe、Zn 7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试验发现,湿法消解在样品处理过程中优于干灰化法,使用湿法消解得到的牦牛酥油Ca、Na、Mg、Cu、Mn、Fe、Zn元素的含量分别为298.12、268.10、126.12、4.06、0.86、76.05、33.77μg/g。采用此方法回收率在95.03%-102.2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论]研究可为分析牦牛酥油的营养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牦牛酥油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牦牛酥油中特征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扎西穷达 刘吉爱 +1 位作者 曹叶伟 王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24-231,共8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的方法对牦牛酥油以及其他奶制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提取与分析,从牦牛酥油中共鉴定出65种挥发性物质,与外观、色泽相似的其他奶制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乳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是牦牛酥油独...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的方法对牦牛酥油以及其他奶制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提取与分析,从牦牛酥油中共鉴定出65种挥发性物质,与外观、色泽相似的其他奶制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乳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是牦牛酥油独特风味中重要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建立这3种物质的内标定量分析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2≥0.997,线性范围为1.0~50.0μg/mL;乳酸乙酯检出限为0.13μg/kg、回收率在86.7%~104.7%;辛酸乙酯检出限为0.18μg/kg、回收率在89.3%~98.4%;癸酸乙酯检出限为0.17μg/kg、回收率在83.3%~89.5%;相对标准偏差RSD值<2.1%,测定牦牛酥油中乳酸乙酯含量范围在0.54~5.14mg/kg,辛酸乙酯范围在0.28~2.20mg/kg,癸酸乙酯范围在0.34~3.84mg/kg。该方法能有效的去除复杂基质干扰,灵敏度好、准确性高。为区分牦牛酥油与其他相似奶制品、以及评价不同酥油间的风味品质提供了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酥油 同时蒸馏萃取 气质联用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