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减排效率评价研究
1
作者 李政道 邓义椠 吴恒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5-1613,共9页
相比于传统现场浇筑方式,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特有的生产方式在理论上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减排活动复杂,对减排管理提出了新挑战。首先,识别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碳排影响因素,从项目概况、建材消耗、能源消耗、运输与... 相比于传统现场浇筑方式,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特有的生产方式在理论上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减排活动复杂,对减排管理提出了新挑战。首先,识别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碳排影响因素,从项目概况、建材消耗、能源消耗、运输与仓储、施工组织、生态环境6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评价法构建减排效率评价模型;最后,结合模块化项目案例提出节能减排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建材消耗对减排效率影响最大,其次为项目概况和施工组织;模块化项目案例在项目概况、施工组织上存在巨大的节能减排优势,在其他方面的节能减排还有待加强。通过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减排效率评价研究,探索其节能减排潜力,可为模块化建筑节能减排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模块化建筑 物化阶段 减排效率评价 FAHP评价法
原文传递
地铁施工物化阶段TBM区间碳排放核算与减排
2
作者 王冬冬 毕延哲 +12 位作者 王春胜 黄华 唐丽茹 罗楚桓 李建强 赵康 彭仕坤 曹晓强 张阳 谢晓宇 黄福志 陈连军 王刚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前,国内外对土建工程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住宅、办公建筑领域,对地铁建设工程碳排放的研究较少。为计量地铁TBM区间土建工程物化阶段碳排放,识别其排放特点,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建立了包含TBM区间土建实体、建造配套设备、运输施工机... 目前,国内外对土建工程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住宅、办公建筑领域,对地铁建设工程碳排放的研究较少。为计量地铁TBM区间土建工程物化阶段碳排放,识别其排放特点,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建立了包含TBM区间土建实体、建造配套设备、运输施工机具、周转材料、劳动力在内的系统边界,将物化阶段划分为建材及预构件生产、建材及预构件运输、现场施工三个环节对碳排放进行计量。对碳排放因子进行了定义选取,构建了TBM区间各环节碳排放的计量模型并对青岛地铁典型TBM工段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到物化阶段三个环节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4875.87 tCO_(2)/km、49.54 tCO_(2)/km、1780.04 tCO_(2)/km,总碳排放强度为6705.45 tCO_(2)/km。通过情景假设法,得出地铁TBM区间再生建材的使用可以带来1.21%~2.43%的减排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青岛地铁 隧道掘进机(TBM) 物化阶段 碳减排
下载PDF
轻钢结构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及减排的研究
3
作者 蔡筹皑 龚先政 刘宇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其中,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最大,且强度高,该阶段碳减排是建筑减排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大部分建筑减排研究主要针对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对于轻钢结构建筑的研究较少,针对轻钢建筑物... 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其中,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最大,且强度高,该阶段碳减排是建筑减排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大部分建筑减排研究主要针对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对于轻钢结构建筑的研究较少,针对轻钢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的研究更少。本研究构建了轻钢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选取北京某轻钢结构建筑为案例,通过计算物化阶段的碳排放,分析建材生产、运输、施工建造各阶段的碳排放,发现轻钢结构建筑在各阶段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轻钢结构建筑 物化阶段 碳排放
下载PDF
砌体结构物化阶段碳排放指标分析与对比研究
4
作者 张孝存 徐龙 王凤来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研究砌体结构的物化碳排放指标,促进砌体结构的低碳发展,以墙体体积和长度为功能单位,采用基于过程的方法建立物化碳排放指标计算模型,并结合工程消耗量定额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烧结页岩空心砖砌体、混凝土实心砖砌体、蒸压加气混... 为研究砌体结构的物化碳排放指标,促进砌体结构的低碳发展,以墙体体积和长度为功能单位,采用基于过程的方法建立物化碳排放指标计算模型,并结合工程消耗量定额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烧结页岩空心砖砌体、混凝土实心砖砌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配筋砌块砌体和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6种砌体墙的碳排放指标。结果表明,单位体积或长度的约束砌体碳排放指标明显高于无筋砌体,但提供相同竖向承载力的碳排放指标仅为无筋砌体的71%左右。此外,材料生产和运输是砌体结构物化碳排放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发展轻质、低碳、可循环、本地化的块体材料可有效降低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物化阶段 碳排放指标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碳足迹研究
5
作者 杨文涛 宋培欣 +3 位作者 陈忠清 肖景平 赵鑫 吕越 《浙江建筑》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基于自行设计的碳足迹测算系统及BIM导出的工程量清单,从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构件生产、构件运输、现场施工安装和现场施工管理6个阶段出发,对4个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建筑实例工程的物化阶段碳足迹评价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凝... 基于自行设计的碳足迹测算系统及BIM导出的工程量清单,从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构件生产、构件运输、现场施工安装和现场施工管理6个阶段出发,对4个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建筑实例工程的物化阶段碳足迹评价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物化阶段的碳排放总体上较传统现浇建筑更低,碳浓度降幅可达29.7601~41.9472 kgCO_(2)e/m^(2);建材生产的碳排放在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总量中占比均超过88%,是实现建筑碳减排的主要阶段;其次为现场施工阶段,碳排放占比不到10%,而建材运输、构件生产、构件运输和现场施工管理等阶段的碳排放占比均不到2%。钢筋和混凝土是建材生产的碳足迹主要来源,碳排放占比30%~50%,其次为水泥和砌体材料。研究可为“双碳”背景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进一步实现碳减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BIM 物化阶段 碳足迹 碳浓度
下载PDF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志茜 罗晓予 葛坚 《建筑技术》 202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其中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该阶段碳减排刻不容缓。当前针对物化阶段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研究较少,其物化碳排放特... 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其中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该阶段碳减排刻不容缓。当前针对物化阶段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研究较少,其物化碳排放特征不清晰。本研究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选取一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研究案例,并以同一地区、层数相近的一栋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住宅作为对比。计算分析两栋案例物化各阶段碳排放,发现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建材生产、施工建造阶段有较大的减排潜力。整个物化阶段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案例的减碳率为34.30%,具有较好的碳减排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装配式 物化阶段 碳排放 计算模型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足迹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智聪 唐红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实现装配式建筑碳足迹定量化测算,根据行业标准,运用Revit与广联达软件建立装配式建筑BIM模型,并获取建筑模型物化阶段的材料消耗量、碳足迹因子信息。通过界定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足迹测算的系统边界,采用基于过程的清单分析法构建... 为实现装配式建筑碳足迹定量化测算,根据行业标准,运用Revit与广联达软件建立装配式建筑BIM模型,并获取建筑模型物化阶段的材料消耗量、碳足迹因子信息。通过界定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足迹测算的系统边界,采用基于过程的清单分析法构建物化阶段碳足迹测算模型。最后借助PKPM软件测算某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的碳足迹,提出应研发更节能的建材加工方式与材料生产加工设备,完善建筑规范的减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物化阶段 碳足迹 建筑信息模型 测算
下载PDF
基于RFID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物化阶段碳排放跟踪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卓祯 徐照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期8-15,共8页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定量研究能有效推进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以预制构件为研究对象开展碳排放实时计算研究,可为装配式建筑碳排放量的动态监测提供数据支撑。首先进行计算目标和边界的界定,并结合预制混凝土构件特点,建立定量计算公式;将...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定量研究能有效推进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以预制构件为研究对象开展碳排放实时计算研究,可为装配式建筑碳排放量的动态监测提供数据支撑。首先进行计算目标和边界的界定,并结合预制混凝土构件特点,建立定量计算公式;将RFID技术用于构件实况信息跟踪,以获取用于碳排放跟踪计算的关键参数;通过标签信息处理和计算参数库建立,完善计算流程,以实现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物化阶段的碳排放跟踪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射频识别 预制混凝土构件 碳排放 物化阶段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于洋 王奇 石振武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20期144-151,共8页
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的年平均碳排放量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最大比例,为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从碳排放足迹及碳源角度出发综合识别在物化阶段影响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来量化这些因素对碳排... 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的年平均碳排放量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最大比例,为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从碳排放足迹及碳源角度出发综合识别在物化阶段影响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来量化这些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实证分析验证模型有效性,通过仿真模拟对现行条件下中国装配式建筑的碳排放情况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利用率、车辆油耗、预制率水平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双碳”背景下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碳排放 物化阶段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户内变电站小型化优化设计及物化阶段碳排放评价方法
10
作者 张敏 邹盛 +3 位作者 王庭华 周洪伟 宗炫君 张大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5-433,共9页
变电站建设物化阶段具有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大等特点,变电站的总体规划布局、主体结构设计和优化将影响物化阶段碳排放。分析变电站物化过程中碳源、计算指标以及碳排放计算方法,以110 kV户内变电站为例,开展总体布局规划、综合楼结构和... 变电站建设物化阶段具有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大等特点,变电站的总体规划布局、主体结构设计和优化将影响物化阶段碳排放。分析变电站物化过程中碳源、计算指标以及碳排放计算方法,以110 kV户内变电站为例,开展总体布局规划、综合楼结构和基础的选型及优化设计,分析各阶段碳排放的减少量,得出变电站建材生产与模块化钢结构应用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因素。采用模糊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对110 kV户内变电站优化方案进行综合经济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变电站物化阶段碳排放的综合评价得分验证了小型化户内变电站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及效果;该优化设计及评价方法合理可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内变电站 物化阶段 碳排放 优化设计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构筑物物化阶段碳足迹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建勋 胡国芳 +3 位作者 王海山 管辰 周旭 陈金文 《建设科技》 2023年第5期40-45,共6页
随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构)筑物的碳足迹测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建筑碳足迹测算的基础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清单分析法对装配式混凝土水池物化阶段开展了碳足迹实例测算,进而梳理了构筑物碳足... 随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构)筑物的碳足迹测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建筑碳足迹测算的基础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清单分析法对装配式混凝土水池物化阶段开展了碳足迹实例测算,进而梳理了构筑物碳足迹测算过程及注意事项,为建(构)筑物的碳足迹测算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构筑物 物化阶段 清单分析 碳足迹测算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碳足迹评价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培欣 吕越 +2 位作者 周方均 王坚 陈忠清 《浙江建筑》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从碳足迹计量方法、碳足迹测算范围、碳排放因子以及碳足迹测算模型四个方面出发,对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碳足迹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传统的建筑碳排放计量方法以过程分析法及其与投入产出法结合为主,与BIM等现... 从碳足迹计量方法、碳足迹测算范围、碳排放因子以及碳足迹测算模型四个方面出发,对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碳足迹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传统的建筑碳排放计量方法以过程分析法及其与投入产出法结合为主,与BIM等现代信息技术及可视化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碳排放量的快速计算与事前控制,是当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碳足迹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国内外碳排放因子库的建设日趋完善,考虑碳排放因子的时效性、地域性等特征,建立地域动态碳排放因子库是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测算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测算模型的统一标准,相关现行国家标准及组织或企业等不同层面的碳足迹评价以现浇建筑为主要对象,亟需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计量标准、碳排放测算系统、监测系统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研究有助于促进“双碳”背景下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并可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碳足迹评价及减排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物化阶段 碳足迹 碳排放因子
下载PDF
再生碎砖混凝土物化阶段碳排放及环境效益分析
13
作者 黄华恢 鉴倩倩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8期104-108,共5页
基于GB/T 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采用清单统计法计算再生碎砖混凝土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 m3再生碎砖混凝土物化阶段碳排放量与再生粗骨料替代率成反比,即替代率越高碳排放量越低;原材料生产... 基于GB/T 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采用清单统计法计算再生碎砖混凝土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 m3再生碎砖混凝土物化阶段碳排放量与再生粗骨料替代率成反比,即替代率越高碳排放量越低;原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最高,占物化阶段的64%~84%;再生粗骨料运输距离缩短,原材料运输阶段碳减排效果显著,确定了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为0、50%、100%的临界运输距离范围为95~114 km;施工阶段以“减排”和“低排”为目标,从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案上进行管理优化。采用再生碎砖骨料在缩短运输距离的同时,减少了天然粗骨料开采占用的土地,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碎砖混凝土 物化阶段 碳排放 清单统计法 环境效益
下载PDF
BIM技术在给水工程物化阶段碳足迹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王培成 钟俊彬 +3 位作者 周文斌 高璇 郑佳敏 陶家辉 《市政技术》 2023年第7期221-227,共7页
利用设计BIM模型具有完善设计信息、能联动更新的优势,基于水厂生产要素——碳足迹因子库,开发了基于RevitDynamo-Excel的水厂工程物化阶段碳足迹快速计算程序。该程序利用设计BIM模型信息与各分项工程量,依据定额文件对人工、机械、材... 利用设计BIM模型具有完善设计信息、能联动更新的优势,基于水厂生产要素——碳足迹因子库,开发了基于RevitDynamo-Excel的水厂工程物化阶段碳足迹快速计算程序。该程序利用设计BIM模型信息与各分项工程量,依据定额文件对人工、机械、材料等进行了计算汇总,并从Excel碳足迹汇总表中获取了碳足迹因子,最终计算出碳足迹总量。该程序充分发挥了设计BIM模型具有的属性信息和能自动生成工程量等优势,并利用Dynamo进行了BIM模型与Excel表的数据连接,提高了计算质量与效率,最终将评估结果及时地反馈给设计者,更有效地支持了设计师的设计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计算 物化阶段 设计分析 BIM REVIT DYNAMO
下载PDF
重庆地区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15
作者 何开远 曹勇 +3 位作者 沈舒伟 唐毅 陈洁 刘浩 《重庆建筑》 2023年第1期9-13,共5页
选取重庆地区量大面广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工程量清单数据,利用碳排放因子法,建立碳排放测算模型,分析不同类型不同装配率建筑在物化阶段较现浇混凝土建筑的节能减排情况。案例分析表明: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为236.... 选取重庆地区量大面广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工程量清单数据,利用碳排放因子法,建立碳排放测算模型,分析不同类型不同装配率建筑在物化阶段较现浇混凝土建筑的节能减排情况。案例分析表明: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为236.11~295.19kgCO_(2)/m^(2),较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碳减排比例为6.04%~8.79%,减排比例随装配率提升及现场预制构件应用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发现建材生产阶段占物化阶段碳排放量最高,可达85%以上,且装配式高层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物化阶段 工程量清单 节能减排
下载PDF
绿色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分析
16
作者 戴志浩 覃廖辉 +1 位作者 刘刚 陈家乐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3期202-205,共4页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的延伸,也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对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提高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以及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探讨装配式建筑...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的延伸,也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对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提高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以及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探讨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其物化阶段的节能减排效果,并为其全寿命周期提供分析基础,将建筑物化阶段分为多个子阶段,并统计各子阶段的碳源碳排放量,通过数据统计与软件模拟,建立装配式建筑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得出混凝土装配式物化阶段碳排放的相应特征,如在物化阶段的各子阶段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特征,各子阶段碳排放与现浇建筑碳排放的对比特征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物化阶段 碳排放计算
下载PDF
基于建筑构造单元的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化方法
17
作者 朱晓璇 《建筑科技》 2023年第4期102-105,112,共5页
针对目前建筑物化阶段碳排量计算方法无法进行设计反馈,辅助进行优化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构造单元的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化方法。通过计算建筑构造单元综合碳排放因子,借助建筑BIM模型进行物化阶段碳排量快速计算,同时,可基... 针对目前建筑物化阶段碳排量计算方法无法进行设计反馈,辅助进行优化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构造单元的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化方法。通过计算建筑构造单元综合碳排放因子,借助建筑BIM模型进行物化阶段碳排量快速计算,同时,可基于建筑构造单元综合碳排放因子的数值大小对不同建筑构造做法的“碳性能”进行评价,辅助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构造单元 物化阶段 碳排放量化 构造单元综合碳排放因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LCA方法的半盖挖地铁车站物化阶段碳排放分析
18
作者 朱金波 《现代交通技术》 2023年第1期80-84,89,共6页
当前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在“双碳”背景下,高速发展带来的减排压力也与日俱增。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将某半盖挖地铁车站的物化阶段进行单元分解,界定碳排放系统边界,构建出物化阶段的... 当前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在“双碳”背景下,高速发展带来的减排压力也与日俱增。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将某半盖挖地铁车站的物化阶段进行单元分解,界定碳排放系统边界,构建出物化阶段的3个碳排放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其物化阶段的碳排放特征及规律。研究发现:半盖挖地铁车站建筑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占比为86.29%,建筑材料运输阶段占比为1.84%,施工阶段占比为11.87%。整个物化阶段,车站主体结构碳排放强度总额为3.51 tCO_(2)/m^(2),附属结构碳排放强度总额为1.83 tCO_(2)/m^(2)。根据计算结果,从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方式、施工机械和能源使用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物化阶段 半盖挖地铁车站 碳排放计算模型
下载PDF
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_2排放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智星 杨柳 刘加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3,共7页
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时间集中、绝对量大,是建筑节能减排的研究重点。构建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的计算模型,包括建材、设备生产与运输的CO2排放,以及施工过程的CO2排放。利用该计算模型,分析计算了78栋办公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 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时间集中、绝对量大,是建筑节能减排的研究重点。构建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的计算模型,包括建材、设备生产与运输的CO2排放,以及施工过程的CO2排放。利用该计算模型,分析计算了78栋办公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量。平均来看,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为326.75kg/m2;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碳排放明显增加,超高层建筑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是多层建筑的1.5倍;土建工程的碳排放量占到物化阶段的75%左右,而钢筋、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土建工程的80%以上。分别以建筑层数和建材用量为自变量做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量的预测模型,通过统计学的分析对比,发现以钢筋、混凝土和墙体材料为自变量的预测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CO2排放 生命周期评价 物化阶段
下载PDF
地铁盾构区间物化阶段碳排放计量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幼松 黄旭辉 闫辉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8,47,共8页
国内外对公路工程的碳排放研究较多,而对地铁建设工程的碳排放研究较少。为计量地铁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物化阶段碳排放,发现其碳排放特征,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将其碳排放计量内容界定为盾构区间土建实体和其建造及配套设施,在已有研究基础... 国内外对公路工程的碳排放研究较多,而对地铁建设工程的碳排放研究较少。为计量地铁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物化阶段碳排放,发现其碳排放特征,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将其碳排放计量内容界定为盾构区间土建实体和其建造及配套设施,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增加了运输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能耗、周转材料、劳动力和生活办公用水用电,并划分为建材及预制构件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和施工安装阶段进行计量。接着,对碳排放因子进行了定义和选取,构建了地铁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物化阶段碳排放计量模型。最后,对广州市地铁某标段工程进行案例分析,得到物化三阶段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0.02~13.00,0.72,1.91~1.94t/m,碳排放总强度为12.66~15.66t/m,所用的全部钢材和铁使用再生材料可为该案例减少碳排放强度3.00t/m,减少19.2%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区间 土建工程 物化阶段 碳排放计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