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堆芯物理分析软件LoongSARAX的验证与确认
1
作者 路瑶 杜夏楠 +5 位作者 李爱鑫 高杰豪 陈文杰 郑友琦 王永平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9-562,共14页
NECP-SARAX是西安交通大学核工程计算物理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先进反应堆中子学分析计算系统。在此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针对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堆芯物理工程设计与安全审评,定制开发了LoongSARAX。为了实现LoongSARAX的工程应用,规范性、... NECP-SARAX是西安交通大学核工程计算物理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先进反应堆中子学分析计算系统。在此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针对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堆芯物理工程设计与安全审评,定制开发了LoongSARAX。为了实现LoongSARAX的工程应用,规范性、系统性的验证与确认是该过程的重要一环。为此,本文针对LoongSARAX验证与确认研究,在搜集整理国际上关于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物理计算基准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其验证与确认矩阵,并将程序分成不同模块,分别进行了模块验证、子系统验证和系统确认,范围涵盖冷却剂为钠和铅的快堆,如JOYO、ZPPR17A等。程序验证与确认表明LoongSARAX程序对于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针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开展了不确定度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99%置信度下,有效增殖因数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有90%的概率落在[-389 pcm,300 pc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ongSARAX 液态金属冷却快堆 堆芯物理分析 验证与确认
下载PDF
浅谈军用航空电子元器件的破坏性物理分析和质量控制
2
作者 张庆瑞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6期153-155,共3页
在军用航空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控制中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从而保证其质量水平,同时它在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衡量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程度以及改进生产工艺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和理论分... 在军用航空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控制中进行破坏性物理分析从而保证其质量水平,同时它在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衡量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程度以及改进生产工艺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和理论分析,浅析军用航空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及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元器件 破坏性物理分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超临界地热资源的地球物理分析--以鲜水河高温水热系统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健 方桂 +1 位作者 何雨蓓 艾依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8-712,共15页
鲜水河高温水热系统位于川西地热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区和高温地热发电工程建设选区,其深层超临界地热资源可以大幅提高热-功转换效率和地热发电能力,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超临界地热资源是地热学的全新研究方向,研究深层... 鲜水河高温水热系统位于川西地热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区和高温地热发电工程建设选区,其深层超临界地热资源可以大幅提高热-功转换效率和地热发电能力,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超临界地热资源是地热学的全新研究方向,研究深层超临界地热资源促进地热学拓宽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地热地质资料,对鲜水河高温水热系统超临界水热流体构造条件、有利赋存部位、热结构与热状态开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浅源小震群与深层超压热流体层相关,热泉群串珠状负重力异常圈闭之下超厚沉积地层是赋存深层超临界地热流体储层的有利构造部位;康定中谷-二道桥-榆林宫热水区的水源补给、热源补给、水热循环通道等地热地质条件优良,其下方存在酸性岩浆活动,是形成高温水热系统浅层热储、深层超临界热液区的重要热源条件.我们认为:鲜水河断裂带是深部热流体上升至浅表产生强烈水热活动的通道,沿此通道,在160~250℃温度区间,是鲜水河水热系统地热储层的赋存区域;在350~400℃温度区间,是深层超临界流体(H2O、CO_(2))的赋存区域;随温泉水大量溢出的高浓度CO_(2)地热气体,伴随出现pH值略小于7的弱酸性热水,其下方是形成深层超临界地热资源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高温水热系统 超临界地热资源 地球物理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地震岩石物理分析与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的齐家地区致密薄储层预测 被引量:30
4
作者 赵海波 唐晓花 +2 位作者 李奎周 杨志会 边婧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3-862,共10页
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地区青山口组钻遇致密砂岩油,但储集层岩石的矿物组成复杂、物性差,薄互层砂泥岩声阻抗叠置,井间薄储层地震预测因此难以开展,进而制约了致密油"甜点"区优选和水平井目标钻探的优化设计。针对上述问题,通过... 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地区青山口组钻遇致密砂岩油,但储集层岩石的矿物组成复杂、物性差,薄互层砂泥岩声阻抗叠置,井间薄储层地震预测因此难以开展,进而制约了致密油"甜点"区优选和水平井目标钻探的优化设计。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岩心声学测试及测井资料岩石物理分析,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地质特点的岩石物理模型,明确了不同岩性和"甜点"在纵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岩石物理解释图版中的弹性参数特征,为叠前反演统计分析和储层解释提供了基础资料。基于岩石物理分析,将叠前AVO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建模相结合,采用高分辨率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进行了致密薄储层预测及水平井优化设计,部署实施的5口水平井油砂钻遇率平均95%以上,表明基于地震岩石物理分析的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是致密薄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 地震岩石物理分析 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 甜点 薄储层
下载PDF
沉积盆地物理分析——波动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金之钧 张一伟 +3 位作者 刘国臣 李京昌 Γ.П.缅斯尼科娃 В.И.施比伊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70-180,共11页
本文试图应用波动原理及波动方程来定量描述沉积盆地的发展与演化过程。按照反演的思路,首先根据实际钻井和测井资料可以恢复各地质时期的古沉积速率。这是一条随地质年代变化的不规则曲线。应用滑动窗口方法可将该曲线逐步分解出一些... 本文试图应用波动原理及波动方程来定量描述沉积盆地的发展与演化过程。按照反演的思路,首先根据实际钻井和测井资料可以恢复各地质时期的古沉积速率。这是一条随地质年代变化的不规则曲线。应用滑动窗口方法可将该曲线逐步分解出一些有规律的周期波,并可以计算它们的周期、振幅,从而建立描述沉积速率曲线的波动方程。应用该方程可以预测深部及周围无资料地区的沉积、剥蚀过程,计算剥蚀量和定量地恢复盆地的形成演化史。文中给出了该方法在西西伯利亚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物理分析 周期 滑动窗口 波动方程 非线性 西西伯利亚盆地
下载PDF
测井资料岩石物理分析在苏西地区储层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卫华 高建虎 +1 位作者 陈启艳 董雪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945,共7页
苏里格地区天然气资源量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域.研究区位于苏里格气田的西侧,该区储层段砂岩与泥岩的纵波速度、密度和纵波阻抗等常规参数相互叠置,叠后波阻抗反演难以解决该区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问题.为此,... 苏里格地区天然气资源量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域.研究区位于苏里格气田的西侧,该区储层段砂岩与泥岩的纵波速度、密度和纵波阻抗等常规参数相互叠置,叠后波阻抗反演难以解决该区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问题.为此,利用测井资料,开展了以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弹性阻抗分析、流体替换及AVO特征分析为基础的叠前储层预测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的弹性参数能够很好地区分岩性,并优选出反映储层或含气性的敏感参数,如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拉梅系数和拉梅系数/剪切模量对含气性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不同角度的弹性阻抗既可以识别岩性,也可以区分气层和非气层;利用AVO属性可以预测盒8砂岩是否含气,但不能预测其是否具有工业价值.上述研究为该区开展地震叠前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研究提供了依据,使得该区的储层预测更具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岩石物理分析 AVO分析 储层预测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弧圈球技术集击球稳健性和威胁性于一体的物理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唐东阳 肖丹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5,59,共5页
运用物理方法,从弧圈球对乒乓球运行的速度、弧线形状、弧线高度、弧线方向等的影响,以及和球台、球拍作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揭示了弧圈球技术集击球稳健性和威胁性于一体的物理原因。
关键词 乒乓球 弧圈球 稳健性 威胁性 物理分析
下载PDF
体内金属植入物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及物理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建英 曾昭冲 孙菁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505-507,510,共4页
本文总结了目前体内金属植入物对光子线放疗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结果,讨论产生相应影响的物理基础,并概述两大类金属植入物(金属内植入物和各种金属支架)对光子线放疗剂量分布影响的特点及临床处理原则。
关键词 金属植入物 剂量分布 物理分析 放疗 体内 影响的研究 物理基础 临床处理 金属支架 内植入物 光子
下载PDF
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庆波 王晓敏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年第1期155-158,共4页
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DPA)试验中发现的混合电路中塑封器件检查、X射线检查密封宽度判据、剪切强度判据和半导体二极管芯片目检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对DPA试验评价电子元器件固有可靠性机理的认识,以实现恰当、灵活运... 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DPA)试验中发现的混合电路中塑封器件检查、X射线检查密封宽度判据、剪切强度判据和半导体二极管芯片目检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对DPA试验评价电子元器件固有可靠性机理的认识,以实现恰当、灵活运用标准开展DPA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物理分析 塑封器件 密封宽度 剪切强度 半导体二极管
下载PDF
玻璃管熔断器熔断体老化失效的物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颉 李烨刚 +2 位作者 施海宁 姚建林 涂丰盛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3,11,共4页
对熔断器的老化机理进行了论述,并对良品熔断器进行了失效物理分析。对同型号、同批次熔断器进行了加速老化试验,对试验中熔断的样品以及未熔断的老化样品进行了失效物理分析。经良品、熔断品以及老化样品的对比可明显地辨别出熔断器的... 对熔断器的老化机理进行了论述,并对良品熔断器进行了失效物理分析。对同型号、同批次熔断器进行了加速老化试验,对试验中熔断的样品以及未熔断的老化样品进行了失效物理分析。经良品、熔断品以及老化样品的对比可明显地辨别出熔断器的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断器 老化机理 老化失效 加速老化 失效物理分析
下载PDF
CFBR-Ⅱ脉冲堆停堆过程物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胜 高辉 +2 位作者 李勐 王成 项伟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5-358,共4页
依据中子增殖规律,应用点堆模型动态方程分析了CFBR-Ⅱ脉冲堆停堆的物理过程,发现坪区功率与预加反应性无关,原因是缓发中子产生强度与中子增殖两个相反因素互相抵消。利用两套10 B电离室分别测量获得了坪区功率和爆发脉冲后350s内堆功... 依据中子增殖规律,应用点堆模型动态方程分析了CFBR-Ⅱ脉冲堆停堆的物理过程,发现坪区功率与预加反应性无关,原因是缓发中子产生强度与中子增殖两个相反因素互相抵消。利用两套10 B电离室分别测量获得了坪区功率和爆发脉冲后350s内堆功率的变化。该堆停堆过程中功率变化为:坪区时3.5MW,主安全块下降5mm时209kW,各部件外下限时4.8kW,30s时约6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堆 停堆过程 物理分析 功率 中子增殖
下载PDF
物理分析技术在无机氧化物晶体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娟 高晓蕊 +2 位作者 谢艳 孟晓彩 边丽 《大学物理实验》 2011年第5期18-20,共3页
以氯化锌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采用简单液相法,通过改变反应液的组成,制备出了针状、棒状、片状和花状四种不同形貌的ZnO微/纳米晶体。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选区电子衍射仪(S... 以氯化锌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采用简单液相法,通过改变反应液的组成,制备出了针状、棒状、片状和花状四种不同形貌的ZnO微/纳米晶体。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选区电子衍射仪(SEAD)对产物进行表征,获得了ZnO物相、形貌与微观结构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分析技术 ZNO 形貌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基于WSR的绿色施工管理物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辉山 洪妍妍 《建筑节能》 CAS 2018年第5期174-178,共5页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影响环境程度最强、消耗能源最多的就是施工阶段。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战略背景下,绿色施工概念应运而生,一系列政策与标准相继出台,加快了绿色施工的发展。同时,以保护环境为原则、以高效利用资...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影响环境程度最强、消耗能源最多的就是施工阶段。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战略背景下,绿色施工概念应运而生,一系列政策与标准相继出台,加快了绿色施工的发展。同时,以保护环境为原则、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的绿色施工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需要加强绿色施工管理理论研究。运用软系统方法论CATWOE分析法界定和辨识绿色施工管理环境,建立"物理—事理—人理"(WSR)模型,从物理维度对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影响因素,为提升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施工管理 CATWOE分析 WSR模型 物理分析
下载PDF
时间发展的二维混合层的物理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涵信 李沁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38-51,共14页
本文由四个部份组成。第一部份研究时间发展的二维剪切层流动的拓朴结构, 提出了以下拓朴规律:(1)沿零u线。流线的结点和鞍点是交替分布的;流线的鞍点和结 点分别近似对应于压力值最大和最小的位置点:(2)压力值最大和最小的... 本文由四个部份组成。第一部份研究时间发展的二维剪切层流动的拓朴结构, 提出了以下拓朴规律:(1)沿零u线。流线的结点和鞍点是交替分布的;流线的鞍点和结 点分别近似对应于压力值最大和最小的位置点:(2)压力值最大和最小的位置点是等压力 线的中心点或鞍点;(3)如果在零u线上某点“0”,出现V_0(x)0)=0()=0,则流动 的拓朴结构出现分叉,当还有()=0时,出现两个涡的合并(<0)或一个涡的消 失(()>0)。如果压力的极值点在某时刻t_0满足J_P=()+()()=0和 ()≠0,则等压力线的结构出现分叉。第二部分是用数值模拟验证第一节的拓朴规律, 两者的一致性很好地得到证实。第三部分讨论用数值方法模拟时间发展的剪切层流态的演 化。第四部分是简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发展的剪切层 拓朴结构 数值模拟 物理分析
下载PDF
塑封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芳芳 牛付林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目前塑封电子元器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本身的质量问题却使得关键系统和模块中很少采用塑封电子元器件,而作为验证电子元器件的设计、结构、材料和制造质量的破坏性物理分析至今还没有形成标准或方法,还不能有效地应用到塑封电子元器... 目前塑封电子元器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本身的质量问题却使得关键系统和模块中很少采用塑封电子元器件,而作为验证电子元器件的设计、结构、材料和制造质量的破坏性物理分析至今还没有形成标准或方法,还不能有效地应用到塑封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验证中。根据塑封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和主要的缺陷形式,给出塑封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的参考方法,并为将来塑封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标准或方法的制定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元器件 塑封 破坏性物理分析
下载PDF
破坏性物理分析(DPA)技术促进国产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爱斌 刘发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2年第5期58-60,共3页
简要介绍了破坏性物理分析(DPA)技术的概况和发展,重点介绍了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DPA实验室应用DPA技术促进国产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的几个实际例子。
关键词 DPA 质量提高 破坏性物理分析 电子元器件 缺陷模式控制
下载PDF
核电站反应堆运行物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宗耀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1-317,共7页
反应堆运行物理研究核电站反应堆运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这些研究结果可获得有关核电站运行特性和安全裕量,从而指导核电厂的安全运行管理;同时获得改进设计的重要反馈.本文将讨论反应堆运行物理在几个主要领域内的分析理论... 反应堆运行物理研究核电站反应堆运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这些研究结果可获得有关核电站运行特性和安全裕量,从而指导核电厂的安全运行管理;同时获得改进设计的重要反馈.本文将讨论反应堆运行物理在几个主要领域内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物理 反应堆运行 物理分析 堆芯跟踪
下载PDF
接触器式继电器的触点接触失效物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帼巾 赵靖英 +1 位作者 孙顺利 杨晨光 《电气制造》 2007年第2期52-53,共2页
介绍了接触器式继电器的失效模式,有接触不良、静熔焊、电弧熔焊等失效形式,对各种失效形式产生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失效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其触点工作的可靠性。
关键词 失效模式 继电器 接触器 物理分析 点接触 失效形式 接触不良 失效机理
下载PDF
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在评价元器件质量水平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牛付林 宋芳芳 《电子质量》 2004年第4期J015-J016,共2页
破坏性物理分析(DPA)技术是保证电子元器件质量的关键技术,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过程中以及上机前,在保证电子元器件质量一致性、可靠性等方面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优势。但目前国内没有充分应用此技术,严重的限制了国内电子元器件质量的... 破坏性物理分析(DPA)技术是保证电子元器件质量的关键技术,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过程中以及上机前,在保证电子元器件质量一致性、可靠性等方面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优势。但目前国内没有充分应用此技术,严重的限制了国内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提高,尤其是民用电子元器件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隐蔽的质量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物理分析 DPA 电子元器件 可靠性 产品质量
下载PDF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物理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靳燕 寇沙沙 张娜 《包钢科技》 2020年第2期91-95,共5页
文章介绍了扫描电镜的基本组成及在钢铁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重点对扫描电镜在物理分析检测中典型应用实例进行了归纳、分析。
关键词 扫描电镜 物理分析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