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6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媒体广告接触对中国青年群体物质主义倾向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宣长春 王小莉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型问卷调查,提出社交媒体广告接触正向影响青年群体物质主义倾向,并验证社交网络日常化参与的中介作用以及地区差异的调节作用。其中地区差异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相较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广... 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型问卷调查,提出社交媒体广告接触正向影响青年群体物质主义倾向,并验证社交网络日常化参与的中介作用以及地区差异的调节作用。其中地区差异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相较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广告接触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强化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广告接触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强化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高文化紧密度地区,低文化紧密度地区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广告接触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强化影响更为显著。研究关注广告的社会效果,为后续社交媒体广告社会效果的理论建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社交媒体广告接触 价值观 物质主义 社会效果
下载PDF
“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杂糅:青年独立演员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2
作者 黄瑾 沈媛 《青年发展论坛》 2024年第2期49-60,共12页
文章以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中“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对青年独立演员思想政治状况开展实证研究,发现青年独立演员群体政治认同状况整体积极,但社会认同状况偏下、价值观现状呈现分化,并... 文章以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中“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对青年独立演员思想政治状况开展实证研究,发现青年独立演员群体政治认同状况整体积极,但社会认同状况偏下、价值观现状呈现分化,并表现出“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杂糅并存现象。在该群体内部,年龄与青年独立演员思想政治状况无相关性,即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并未表现出代际价值观差异,而性别、学历、政治面貌和行业所处阶层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独立演员 思想政治状况 物质主义 物质主义
下载PDF
服饰的言说:新物质主义视域下的《觉醒》
3
作者 李春风 满莉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物质主义批评认为,具体的物件能够成为人物塑造与建构研究的批评路径之一。小说《觉醒》中女主人公埃德娜穿着华服、脱下华服直至最后脱光衣服的三个阶段,展呈了其身份的动态塑形以及她那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新物质主义批评认为,具体的物件能够成为人物塑造与建构研究的批评路径之一。小说《觉醒》中女主人公埃德娜穿着华服、脱下华服直至最后脱光衣服的三个阶段,展呈了其身份的动态塑形以及她那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终极“自我”追求,揭示了19世纪末根深蒂固的男权话语体系下女性无可奈何的悲剧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物质主义批评 《觉醒》 身份 自我
下载PDF
物质主义对消费者共享消费意愿的影响——权力感与自我提升的链式中介作用
4
作者 陈炜 张玉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59,共5页
本文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讨物质主义对消费者共享消费意愿的影响,以及权力感和自我提升的作用。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48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主义对消费者共享消费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权力感和自我提... 本文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讨物质主义对消费者共享消费意愿的影响,以及权力感和自我提升的作用。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48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主义对消费者共享消费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权力感和自我提升在物质主义与共享消费意愿之间起单独部分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解释了物质主义对消费者共享消费意愿的内在影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 共享消费意愿 权力感 自我提升
下载PDF
敞开算法工业:新物质主义视角下作为“普遍美学”的电影算法工业美学
5
作者 耿游子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的提出是对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扩展与典型理论实践。其内蕴的“物质之维”有着明显的“物转向”特征。通过引入新物质主义加以考察,可以总结其三层面的物转向特征:生产层面算法本体的物质性,流通层面的界面效应...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的提出是对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扩展与典型理论实践。其内蕴的“物质之维”有着明显的“物转向”特征。通过引入新物质主义加以考察,可以总结其三层面的物转向特征:生产层面算法本体的物质性,流通层面的界面效应,消费层面超工业时代的意识形态关怀与批判。借由上述特征,可尝试提出电影算法工业美学超越主体间性,作为“普遍美学”的可能。即普遍的能动性、普遍的互操作性与普遍的可扩展性,为其理论体系建构提供一个更为多元的讨论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工业美学 物质主义 物转向 普遍美学
下载PDF
正念和物质主义的关系及其机制探析
6
作者 安羡梅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2期661-671,共11页
物质主义一般被看作是一种强调物质财富对个人生活重要性的价值观念,它一方面激发了人们的经济或工作动机,但另一方面,物质主义会降低个体的幸福感,还可能带来亲社会行为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有研究发现正念和物质主... 物质主义一般被看作是一种强调物质财富对个人生活重要性的价值观念,它一方面激发了人们的经济或工作动机,但另一方面,物质主义会降低个体的幸福感,还可能带来亲社会行为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有研究发现正念和物质主义及其有关概念呈负相关,本文提出正念可能是降低物质主义水平的重要途径,并且从正念的感知和情绪机制出发,说明了去自动化、价值澄清和非评判式的情绪调节的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应当增加对正念与物质主义间因果关系、内在机制的探讨,以及提升现有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 正念 去自动化
下载PDF
物质主义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工具性婚姻目标与伴侣支持的作用
7
作者 火琦凡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517-528,共12页
基于婚姻满意度动态目标理论,本研究旨在探讨物质主义对婚姻关系满意度的内在作用机制,通过整合工具性婚姻目标的中介作用和伴侣支持的调节作用,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已婚参与者,回收有效答卷417份。数... 基于婚姻满意度动态目标理论,本研究旨在探讨物质主义对婚姻关系满意度的内在作用机制,通过整合工具性婚姻目标的中介作用和伴侣支持的调节作用,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已婚参与者,回收有效答卷417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物质主义对婚姻关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作用,对工具性婚姻目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工具性婚姻目标对关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工具性婚姻目标在物质主义与关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伴侣支持显著调节了工具性婚姻目标与关系满意度的关系,且调节了物质主义通过工具性婚姻目标影响关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形成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本研究为物质主义和婚姻中的关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更细微的理解,阐明了在婚姻满意度动态模板理论下工具性婚姻目标对物质主义倾向高的伴侣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并为伴侣支持对不重视工具性目标的配偶的作用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满意度 婚姻满意度 物质主义 婚姻目标 伴侣支持 婚姻满意度动态目标理论
下载PDF
新物质主义视域下的生命伦理与审美嬗变——基于21世纪以来身体物质性话语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炎秋 刘帅 《武陵学刊》 2023年第5期109-117,共9页
新物质主义与全新身体动态的耦合,孕育出“复数生命”“跨身体”以及“赛博格”等一系列身体物质性话语概念。这些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动能”“内在互动”“跨体性”的内在机理,身体与物质的联系、过渡和交换成为其话语内核。而... 新物质主义与全新身体动态的耦合,孕育出“复数生命”“跨身体”以及“赛博格”等一系列身体物质性话语概念。这些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动能”“内在互动”“跨体性”的内在机理,身体与物质的联系、过渡和交换成为其话语内核。而在当下人文社科场域中,众多身体物质性话语也以一种非人类主义姿态积极擘画了新世纪的人文景观。一方面它在物质身体观念的改写进程中召唤出一种全新的生命伦理,为重新配置人类与非人类、群体与亚群体的伦理秩序提供指引;另一方面它也同步推进了文学场域中的身体物质性研究,在媒介物质化转向和审美现代性反思中,重塑了当下的文本本体和批评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物质性话语 物质主义 非人类 物质媒介 文学批评
下载PDF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居民的政治参与 基于世代差异的分析视角
9
作者 池上新 石耀东 黄继朝 《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4-234,共31页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18)的中国数据,本文从世代差异的分析视角考察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中国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当前中国居民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并不高,但呈现明显的世代差异,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世代显著更...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18)的中国数据,本文从世代差异的分析视角考察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中国居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当前中国居民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并不高,但呈现明显的世代差异,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世代显著更高,并随着世代后移呈现递增趋势;第二,政治参与的世代效应在不同维度上有所差异,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世代在制度外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上呈现世代递增趋势,在基层选举参与上则相反;第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基层选举参与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制度外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有促进作用,并且,对制度外政治参与的影响随着世代后移呈现递增趋势。研究证实,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公众价值观的变迁,可以作为解释当代中国居民制度外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文化变量之一,同时指出在价值观、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引导上需要更加关注年轻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价值观 政治参与 世代差异
下载PDF
煤炭的言说:《像这样的小事》新物质主义书写
10
作者 李春风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2-87,92,共7页
爱尔兰现代作家克莱尔·吉根的最新力作《像这样的小事》于2021年出版,并入围2022年度布克奖的短名单。这部小说讲述了1985年发生在爱尔兰小镇上的“小事”,一个“关于希望、安静的英雄主义和温柔的难忘故事”。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爱尔兰现代作家克莱尔·吉根的最新力作《像这样的小事》于2021年出版,并入围2022年度布克奖的短名单。这部小说讲述了1985年发生在爱尔兰小镇上的“小事”,一个“关于希望、安静的英雄主义和温柔的难忘故事”。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物转向”使具体的物件成为研究小说文本的一个重要批评路径。吉根借助煤炭这个不起眼的物将客观史料融入虚构的想象之中,对爱尔兰“抹大拉洗衣房”这段历史进行叙述、阐释和重构。充满着生命的丰富性和强烈悲剧色彩的煤炭犹如一根“线”把温情、希望、悲惨以及残酷一颗颗“珠子”串起来贯穿在小说中。该作的新物质主义书写揭示了宏大历史背景下“堕落女性”的悲惨生活、教会修道院惨无人道的丑恶嘴脸以及小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物质主义 《像这样的小事》 弗隆
下载PDF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慢就业-基于北京某高校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黎娟娟 黎文华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3,共9页
通过对首都某高校某文科专业本科生的质性研究发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的慢就业选择。主要表现为以社会意义为主的外在价值让位于以个人自主和个人发展为主的内在价值,同时将经济报酬视为给定前提。经济社会发展使得物质基础... 通过对首都某高校某文科专业本科生的质性研究发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的慢就业选择。主要表现为以社会意义为主的外在价值让位于以个人自主和个人发展为主的内在价值,同时将经济报酬视为给定前提。经济社会发展使得物质基础增加、家庭社会资本的提升、网络媒体的价值引导、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是大学生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主要成因。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下会延续大学生慢就业,进而加剧青年就业难;增加职业认知偏差,导致大学生与社会的脱节;加重焦虑情绪,助推大学生的消极心态;减缓就业能力提升,降低大学生职业韧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价值观 大学生 慢就业
下载PDF
负面评价恐惧与强迫性购买:物质主义的中介与特质敬畏的调节作用
12
作者 张正 李雪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1-548,共8页
为考察负面评价恐惧与强迫性购买的关系,物质主义的中介作用及特质敬畏的调节作用,对986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负面评价恐惧正向预测强迫性购买;(2)物质主义在负面评价恐惧与强迫性购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负面评价恐惧与物... 为考察负面评价恐惧与强迫性购买的关系,物质主义的中介作用及特质敬畏的调节作用,对986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负面评价恐惧正向预测强迫性购买;(2)物质主义在负面评价恐惧与强迫性购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负面评价恐惧与物质主义、负面评价恐惧与强迫性购买之间的关系,中介模型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受到特质敬畏的负向调节。结果表明,频繁的敬畏体验将有助于减少高负面评价恐惧者的物质主义和强迫性购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评价恐惧 强迫性购买 物质主义 特质敬畏 敬畏
下载PDF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如何促进民主发展——基于信任机制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唐凯 彭国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长期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价值观转型和政治文化变化。实证分析发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增强引起政治信任下降和人际信任上升,并由此引起民主满意度也出现相反变化。信任机制和民主满意度的双向变化与共同作用,推...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长期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价值观转型和政治文化变化。实证分析发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增强引起政治信任下降和人际信任上升,并由此引起民主满意度也出现相反变化。信任机制和民主满意度的双向变化与共同作用,推进了民主进步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繁荣,公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型将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要维护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带来的人际信任的提升,同时也要把政治信任的消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促进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价值观 政治信任 人际信任 民主政治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社会比较倾向与物质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潮 管江悦 +1 位作者 徐前 侯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社会比较倾向与物质主义的关系,以及敬畏在两者中的调节作用和自我超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物质主义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自我超越量表和特质敬畏情绪量表对2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会比较倾向正向预... 目的:探讨社会比较倾向与物质主义的关系,以及敬畏在两者中的调节作用和自我超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物质主义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自我超越量表和特质敬畏情绪量表对2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会比较倾向正向预测物质主义(r=0.31,P<0.001);②社会比较倾向负向预测自我超越(r=-0.20,P<0.01);自我超越负向预测物质主义(r=-0.23,P<0.001);③自我超越在社会比较倾向与物质主义中起中介作用(95CI:0.0008~0.09);④社会比较倾向对物质主义的正向预测作用受到敬畏的负向调节作用(交乘项:β=-0.09,t=-2.19,P<0.05);⑤自我超越在社会比较倾向和物质主义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会受到敬畏的正向调节作用(交乘项:β=0.07,t=3.10,P<0.01)。结论:社会比较倾向能够通过自我超越影响物质主义,且这一关系受到敬畏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比较倾向 物质主义 敬畏 自我超越
原文传递
青少年亲子关系与物质主义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15
作者 关雅欣 魏凤英 任婉悦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3-49,共7页
为探索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物质主义的影响机制,以437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运用亲子亲合量表、青少年物质主义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结果采用IBM SPSS statistic 22.0、AMO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父子关系、... 为探索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物质主义的影响机制,以437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运用亲子亲合量表、青少年物质主义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结果采用IBM SPSS statistic 22.0、AMO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亲子关系与物质主义间呈显著负相关;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基本心理需要与物质主义间呈显著负相关;亲子关系与基本心理需要间呈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在亲子关系和物质主义之间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基本心理需要在亲子关系和物质主义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亲子关系 物质主义 基本心理需要
下载PDF
从后物质主义到可持续物质主义:概念转换及本质辨析
16
作者 刘慧 郭婉祺 《鄱阳湖学刊》 2021年第1期81-89,127,共10页
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西方后物质主义理念逐渐受到挑战,主要体现为:物质主义和主观价值之间的分割;后物质主义的政治赤字;物质主义的反击。在新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基础上,可持续物质主义被视为后物质主义和生活方式政治... 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西方后物质主义理念逐渐受到挑战,主要体现为:物质主义和主观价值之间的分割;后物质主义的政治赤字;物质主义的反击。在新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基础上,可持续物质主义被视为后物质主义和生活方式政治的替代。可持续物质主义的核心内涵包括集体行动、可持续物质流、预示性政治三个要素。可持续物质主义旨在通过食物、能源、农业等领域的多样化地方实践来抵制新自由主义,从而开辟社会与政治变革的可能性,但它仍然是抽象的,并没有明确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立联系。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改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可持续物质主义等当代新社会运动的必然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 物质主义 可持续物质主义
下载PDF
后物质主义转向背景下香港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的变迁机制及其政策启示
17
作者 霍伟东 傅承哲 莫庭阳 《公共治理研究》 2023年第5期55-68,共14页
回归以来,香港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的变动趋势与“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目标仍存在距离。在宏观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转型背景下,本文从行为公共管理的制度—心理视野出发,分别从社会文化与利益分配维度为香港地区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 回归以来,香港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的变动趋势与“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目标仍存在距离。在宏观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转型背景下,本文从行为公共管理的制度—心理视野出发,分别从社会文化与利益分配维度为香港地区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提供了实证依据。研究利用OLogit回归模型分解香港地区民众国家认同融合状态的年龄效应(age effect)及时期效应(period effect),归纳后物质主义背景下香港青年国家认同融合的变迁形态。结合经济民生环境因素考察“物质因素”对香港地区青年国家认同变迁的影响机制,发现香港地区青年的融合现状及变化比中老年欠乐观,这反映了香港地区青年对经济民生的巨大需求尚未得到已有相关政策的有效回应和满足,青年获得感较低成为当今青年国家认同困局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特区政府从政策精准化、多元化以及加强青年社会责任等多方面优化香港地区青年政策,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青年 年龄效应 时期效应 物质主义
下载PDF
新物质主义影响下的智能媒介艺术创作研究
18
作者 于梦凡 《当代美术家》 2023年第3期84-88,共5页
本文探讨的是新物质主义理论对智能媒介艺术创作的影响。新物质主义主张探索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将机器视为非人类参与者,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和塑造。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智能媒介艺术作为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艺术创作的实践形式,正逐渐成... 本文探讨的是新物质主义理论对智能媒介艺术创作的影响。新物质主义主张探索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将机器视为非人类参与者,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和塑造。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智能媒介艺术作为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艺术创作的实践形式,正逐渐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智能媒介艺术作品通过将人工智能内部的逻辑和运作方式转化为视觉艺术,试图创造出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的实践,突破既有的艺术形式范式。这种实践也引发了人机关系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新物质主义理论为智能媒介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探索艺术家在智能媒介艺术创作中融入新物质主义理论的观点,从而推动智能媒介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 智能媒介 数字艺术 人机关系 能量实践
下载PDF
物质主义价值观与感知班级氛围对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关系攻击的影响
19
作者 罗小漫 潘彦谷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106-113,共8页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三所高职高专1200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探讨个体因素(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学校因素(感知班级氛围)对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关系攻击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为(2.22±...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三所高职高专1200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探讨个体因素(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学校因素(感知班级氛围)对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关系攻击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为(2.22±0.67),感知班级氛围平均得分为(3.39±0.63),关系攻击平均得分为(1.57±0.64);女生在主动关系攻击、班级氛围得分上高于男生,男生与城镇学生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上得分高于女生与农村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关系攻击呈正相关,班级氛围与关系攻击呈负相关;物质主义与班级氛围对主动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显著;对被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也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价值观 班级氛围 关系攻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