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制备纳米零价铁生物炭的铁相转移和原位还原机制
1
作者 卓胜男 任宏宇 +2 位作者 谢国俊 邢德峰 刘冰峰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4-134,M0005,M0006,共13页
纳米零价铁生物炭(nZVI-BC)作为一种由废弃生物质制备的环境友好性材料,可有效解决生物质转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复杂的生物质/生物炭改性过程阻碍了它们的进一步生产和应用。在本研究中,一种绿色溶剂聚乙二醇400(PEG400)被引入到FeC... 纳米零价铁生物炭(nZVI-BC)作为一种由废弃生物质制备的环境友好性材料,可有效解决生物质转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复杂的生物质/生物炭改性过程阻碍了它们的进一步生产和应用。在本研究中,一种绿色溶剂聚乙二醇400(PEG400)被引入到FeCl_(3)·6H_(2)O改性水稻秸秆(RS)的反应体系中,改性后的RS通过一步热解法被转化为nZ VI-BC。PEG400的添加促进了铁离子的水解并改善了RS的表面结构,有利于Fe2O3附着到RS表面。在60℃、80℃、100℃,0.5h的改性条件下,RS中木质素组分损失不多,有利于高温热解过程中碳骨架的形成。Fe_(2)O_(3)在热解产生的还原气体和无定形碳的帮助下被还原,最终形成nZVI-BC。将该方法制备的nZVI-BC用于染料刚果红的催化高级氧化去除,结果表明nZVI-BC具有快速的吸附能力(5 min时吸附效果为70.6%)和高效的催化降解能力(60 min时催化降解90%)。本研究为nZVI-BC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为其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骨架 纳米零价铁 生物炭 废弃生物质 热解法 物质制备 高温热解 环境友好性
下载PDF
“核心视角”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以“物质制备中的仪器和装置”实验复习为例
2
作者 李晓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71,共6页
在"物质制备中的仪器和装置"实验复习课中,以"内"与"外"为核心视角,分析恒压滴液漏斗、干燥管、冷凝管、制备蒸馏中的接收装置、减压蒸馏与水蒸气蒸馏中的"玻璃管"的作用、实验操作以及制备装... 在"物质制备中的仪器和装置"实验复习课中,以"内"与"外"为核心视角,分析恒压滴液漏斗、干燥管、冷凝管、制备蒸馏中的接收装置、减压蒸馏与水蒸气蒸馏中的"玻璃管"的作用、实验操作以及制备装置的选择。指出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构建一种视角,从它出发可以透过知识的表象抓住其内核,该视角即为核心视角。从该核心视角出发,能够根据实验的对象和目的,选择适当的仪器、装置以及进行相关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视角 实验教学 物质制备 仪器和装置
下载PDF
例谈物质制备类试题命题设计
3
作者 徐军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6年第14期98-100,共3页
物质制备类的试题在高考卷上出现频繁,因为该类试题很大程度是与科技、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既能突出双基,又能体现学科能力和素养要求,思维发散空间大,涉及知识面广,也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题目题型多变,重现课本重要实... 物质制备类的试题在高考卷上出现频繁,因为该类试题很大程度是与科技、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既能突出双基,又能体现学科能力和素养要求,思维发散空间大,涉及知识面广,也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题目题型多变,重现课本重要实验,或整合课本实验,或对课本实验进行探究创新,立足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考查实验综合分析能力。下面以溴的制备为例,谈谈这类题的设计思路。一、课本知识再现1.Br_2的性质: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制备 命题设计 试题 中学化学实验 课本实验 综合分析能力 素养要求 学科能力
下载PDF
物质制备方案实验设计的思路与例析
4
作者 兰建祥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8年第9期56-58,共3页
一、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原理正确,步骤简单;条件合适,操作方便;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产物纯净,产量较高;易于分离,污染物少.
关键词 物质制备 实验设计 例析 实验方案设计 价格低廉 污染物 产物
下载PDF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的物质制备教学——以乙酸的酯化反应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雁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第14期29-30,共2页
有机化学是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必修模块,可以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 有机化学是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必修模块,可以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制备 酯化反应 化学学科 乙酸 教学 培养 素养 有机化学
下载PDF
明确原理,合理运用题目信息——物质制备实验题解题心得 被引量:1
6
作者 曹睿淇 王敏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2017年第5期77-78,共2页
物质制备类实验往往侧重于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涉及物质的制备、净化、尾气处理、气体的干燥、实验安全等知识点。我在学习时,通过分析这类试题得出一个深刻的体会,即明确原理,合理运用题目所给信息是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 物质制备类实验往往侧重于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涉及物质的制备、净化、尾气处理、气体的干燥、实验安全等知识点。我在学习时,通过分析这类试题得出一个深刻的体会,即明确原理,合理运用题目所给信息是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现例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制备 题目信息 实验题 原理 心得 解题 分析能力 实验能力
下载PDF
07、08年高考化学物质制备类试题评述及09年备考建议
7
作者 范国芳 《化学教学》 CAS 2008年第11期60-62,共3页
本文评述了07年、08年高考化学物质制备类试题的特点:考核内容在中学化学中的分布重点突出;取材于教材,联系典型物质的制备,能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应用,体现化学学科价值;体现制备过程内在的生产原则。并对09年高考物质制备类试题... 本文评述了07年、08年高考化学物质制备类试题的特点:考核内容在中学化学中的分布重点突出;取材于教材,联系典型物质的制备,能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应用,体现化学学科价值;体现制备过程内在的生产原则。并对09年高考物质制备类试题的备考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制备 建议
下载PDF
素养为本的结构化教学设计——以“更快、更高、更纯——物质制备实验再思考”教学为例
8
作者 方高飞 林振标 《化学教与学》 2020年第8期63-66,共4页
提出基于学科素养为本的"物质制备实验"结构化教学设计,以期改变高考复习中单纯的知识点传输与技能训练的安排,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考复习 物质制备实验 模型构建 结构化
下载PDF
“物质制备”教学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感悟——以“镁的提取和应用”教学为例
9
作者 余培旺 庄阳彬 《化学教与学》 2019年第10期66-68,45,共4页
物质的制备是元素化合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介绍了福州高级中学庄阳彬老师执教的“镁的提取和应用”省级示范课,对本节课的过程与特色进行了观察与思考,认为采用数据引路和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并... 物质的制备是元素化合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介绍了福州高级中学庄阳彬老师执教的“镁的提取和应用”省级示范课,对本节课的过程与特色进行了观察与思考,认为采用数据引路和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化学核心素养 物质制备
下载PDF
实现物质制备,促进思维飞跃
10
作者 胡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3年第6期49-50,F004,共3页
关键词 物质制备 高中 化学 硫代硫酸钠 试题 解法
下载PDF
“程序法”解物质制备实验题
11
作者 路伟霞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1年第4期95-96,共2页
“程序法”解新物质制备实验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认真阅读题干,抽取有用信息。第二,仔细观察装置图(或框图),联想熟悉的实验,观察装置图(或框图),找出各件仪器(或步骤)与熟悉的某一实验相似的地方,分析每件仪器中... “程序法”解新物质制备实验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认真阅读题干,抽取有用信息。第二,仔细观察装置图(或框图),联想熟悉的实验,观察装置图(或框图),找出各件仪器(或步骤)与熟悉的某一实验相似的地方,分析每件仪器中所装药品的作用。第三,通读问题,整合信息作出答案,把所有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题给信息和化学基础知识作出正确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制备 实验题 程序法 整合信息 化学基础知识 框图 装置 熟悉
下载PDF
物质制备型实验解题建模——以叠氮化钠(NaN3)制备为例
12
作者 严志烨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第19期260-260,共1页
一、教学背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性学科,2017版新课标指出,化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微观层面认识物质并创造物质。利用实验制备物质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试题内容涉及原理分析、仪器选择和装置连接,实验步骤、产品分离、产率... 一、教学背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性学科,2017版新课标指出,化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微观层面认识物质并创造物质。利用实验制备物质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试题内容涉及原理分析、仪器选择和装置连接,实验步骤、产品分离、产率计算、评价改进等,试题信息量大,背景新颖,给学生带来极大困扰。本节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建模,让学生形成物质制备型实验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广泛性与实用性,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制备 实验步骤 建模 解题 应用性学科 学生体会 试题内容 教学背景
下载PDF
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题的常见考查方式与复习策略
13
作者 孔德靖 《高中数理化》 2022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化学综合实验题凸显学科特色,是高考试卷中的必考内容.纵观近3年高考全国卷的8套化学试题,1次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次考查了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系统探究,6次考查了物质制备,其中2次为有机化合物的制备,4次为无机物的制备,由此... 化学综合实验题凸显学科特色,是高考试卷中的必考内容.纵观近3年高考全国卷的8套化学试题,1次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次考查了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系统探究,6次考查了物质制备,其中2次为有机化合物的制备,4次为无机物的制备,由此可见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题的重要地位.基于全国卷高考真题,了解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题的常见考查方式,并形成相应的思路方法,有助于高效地备考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考内容 物质制备 高考真题 化学综合实验 考查方式 备考复习 复习策略 学科特色
下载PDF
高考中物质制备型实验题初探
14
作者 费立伟 《高中数理化》 2022年第18期77-78,共2页
物质制备型实验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在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中均有出现,命题角度有仪器装置的选择、反应原理、实验步骤、基本实验操作、产率或产品质量分数计算、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等.1考查重要无机物的制备【高考引航】无机物制... 物质制备型实验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在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中均有出现,命题角度有仪器装置的选择、反应原理、实验步骤、基本实验操作、产率或产品质量分数计算、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等.1考查重要无机物的制备【高考引航】无机物制备型高考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考查:仪器的选择与识别,反应条件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试题 反应原理 仪器装置 基本实验操作 物质制备 实验步骤 高考 产品质量
下载PDF
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15
作者 辛智渊 《高中数理化》 2021年第10期59-59,共1页
工艺流程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从试题提供的新情境、新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利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新情境 工艺流程题 解题策略 物质制备 必考题型 高考 有用信息 已有知识
下载PDF
物质制备实验初探
16
作者 马顺利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1年第6期43-43,共1页
一、制备实验简述 物质制备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这是因为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新物质的制备.在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中,要使实验过程达到和保持某种状态,发生某种特定变化,并得到理想的结果,就必须注意对... 一、制备实验简述 物质制备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这是因为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新物质的制备.在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中,要使实验过程达到和保持某种状态,发生某种特定变化,并得到理想的结果,就必须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实验 物质制备 中学化学实验 实验方案设计 工农业生产 科学研究 实验过程 实验条件
下载PDF
构建模型突破物质制备操作目的分析题
17
作者 邓其湾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2期64-66,共3页
实验操作的目的分析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根据物质性质和反应原理进行分析,立足于绿色化学、实验安全等目的,通过对教材熟悉的实验操作目的分析,按图索骥,有序思考,构建解题模型,使学生在遇到陌生物质制备时,能突破实验操作目的分析这个难点。
关键词 构建模型 物质制备 操作目的
原文传递
循着学生思维轨迹探寻实验教学模型——以“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为例
18
作者 厉业余 曹坤 刘江田 《化学教与学》 2023年第3期89-93,共5页
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基础性内容,是实验思维、实验方法和操作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教学中,基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程序、方法以及思维盲点、障碍点,循着学生思维轨迹,引领学生共同探寻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 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基础性内容,是实验思维、实验方法和操作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教学中,基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程序、方法以及思维盲点、障碍点,循着学生思维轨迹,引领学生共同探寻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的装置模型、操作流程模型和思维模型。引导学生以“三关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为着力点、以“三聚焦”(流程设计、实验调控、结论形成)为关键点、以“三提升”(结果分析、方案评价、观念形成)为核心点,建构“333化学实验教学模型”,形成解决实验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维轨迹 化学实验 物质制备和性质 实验教学模型
下载PDF
例谈结构化思维在化学实验题解中的应用——以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为例
19
作者 赵相黔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第31期133-136,共4页
结构化思维能够使学生条理清晰地认识并解决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据此,本文介绍了结构化思维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讨论了结构化思维在物质的制备类实验综合题中的应用方法,即首先确定物质制备类实验的核心反应,然后根据核... 结构化思维能够使学生条理清晰地认识并解决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据此,本文介绍了结构化思维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讨论了结构化思维在物质的制备类实验综合题中的应用方法,即首先确定物质制备类实验的核心反应,然后根据核心反应把实验分成三段进行处理,即原料组织、核心反应、后置处理,并结合相关试题进行了应用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思维 物质制备实验 高中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