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8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P3炎症小体参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生的研究
1
作者 南蕾 玄红运 +1 位作者 米焱 王彩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作用及其激活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未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且肾组织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135例,10例因肾结核及肾肿瘤行肾切除的患者...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作用及其激活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未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且肾组织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135例,10例因肾结核及肾肿瘤行肾切除的患者肾脏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肾组织样本NLRP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Caspase-1、NF-κB p65、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ERK1/2(p-ERK1/2)、磷酸化p38(p-p38)及磷酸化JNK(p-JNK)因子表达;收集IMN患者血液和24 h尿液,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一般临床资料,对尿蛋白与NLRP3、Caspase-1、IL-1β、TNF-α及NLRP3与TRAF6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N患者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明显升高(均P<0.05),肾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Ⅱ期IMN患者肾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最高,IL-1β和TNF-α表达增强(均P<0.05),其中Ⅱ期IMN患者肾组织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最强,NF-κB p65、p-ERK1/2、p-p38和p-JNK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IMN患者24 h尿蛋白与肾组织NLRP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89,P<0.01),与Caspase-1蛋白呈正相关(r=0.614,P<0.0001),与IL-1β呈正相关(r=0.708,P<0.0001),与TNF-α呈正相关(r=0.594,P<0.01)。结论:TRAF6通过NF-κB激活诱导ERK1/2、p38、JNK信号通路刺激NLRP3炎症小体活化,促进IMN发生和大量尿蛋白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TRAF6-NF-κB-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王小琴“气、血、水并治”学术思想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长江 邹新蓉 +1 位作者 程虹 王小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王小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北省第二届医学领军人... 王小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北省第二届医学领军人才。老师悬壶三十余载,学理溯源岐黄仲景,衷中参西相得益彰,立论中正平和严谨,擅以经方治疗肾病。笔者有幸师从老师,撷取老师学术之精华,希冀与同行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衷中参西 中医肾病 学术继承人 特发性膜性肾病 附属医院 肾病 学科带头人 经方治疗
下载PDF
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内涵探讨
3
作者 郎睿 王新慧 +2 位作者 闫蕾 杨嘉仪 余仁欢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66-470,共5页
从多维论治角度结合部分健脾祛湿和络方的研究进展,阐释健脾祛湿和络方有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学内涵。IMN以脾虚证、肾虚证为核心证候,健脾祛湿和络方立方以调理脾胃为基础,脾肾同治。从肺肾相关、肠肾相关、肺与大肠相表... 从多维论治角度结合部分健脾祛湿和络方的研究进展,阐释健脾祛湿和络方有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学内涵。IMN以脾虚证、肾虚证为核心证候,健脾祛湿和络方立方以调理脾胃为基础,脾肾同治。从肺肾相关、肠肾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看,健脾祛湿和络方亦体现出了脾肺同治、肠肾同治、肠肺同治的中医学内涵,脾、肺、肠、肾相结合的多维论治是健脾祛湿和络方取效之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健脾祛湿和络方 调理脾胃 脾肾同治 脾肺同治 肠肾同治 肠肺同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黄兰 张宝红 +2 位作者 黄艳 贾兰芳 胡桂才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通过Nomogram列线图建立一个用于预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次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初诊初治患者195例,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结... 目的通过Nomogram列线图建立一个用于预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次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初诊初治患者195例,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束时是否出现肾终点事件,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肾脏终点组和未达到肾脏终点组。将纳入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P<0.2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赤池信息准则(AIC)选取最优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IMN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结果用于预测IMN预后不良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平均动脉压、肾穿刺前病程、白蛋白、血肌酐。IMN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ROC)为0.729。校准曲线的Hosmer-Lemeshow检验的统计值为1.44(P=0.49)。决策曲线(DCA)显示IMN的预测概率值在0.17至0.44之间时本模型临床适用。结论本研究构建了用于预测IMN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良好,有助于预测IMN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脏终点 预后 列线图
下载PDF
血清IL-2、sST2表达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
5
作者 王念华 吴玉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表达水平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医院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13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于入院时检测患者血...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表达水平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医院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13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于入院时检测患者血清IL-2、sST2,并于治疗完成后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依据患者治疗反应性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入院时血清IL-2、sST2水平,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L-2、sST2水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IL-2、sST2水平预测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的价值。结果13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共有132例完成规律治疗,经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后,101例患者疾病缓解,纳入缓解组,其余31例患者纳入未缓解组。未缓解组年龄、入院时肾功能分级、疾病分期、血清IL-2、sST2水平均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2、sST2水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不良风险呈正相关(r 1=0.428,P 1<0.001;r 2=0.344,P 2<0.001);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2、sST2预测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血清IL-2、sST2表达水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密切相关,二者表达水平越高,治疗反应性越差,且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性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免疫抑制剂 白介素-2 可溶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治疗反应
下载PDF
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伴重度水肿证治探讨
6
作者 张南南 孙鲁英 +2 位作者 白东海 王娅辉 赵天宇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05-308,共4页
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常表现为顽固性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利尿治疗效果差。孙鲁英教授认为,此病主症为水肿,病机为肺脾肾三脏虚损,三焦不利,水液代谢的开阖枢机失常,治疗需结合水肿主症和辨证分型特点,症证结合,标本兼治,以... 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常表现为顽固性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利尿治疗效果差。孙鲁英教授认为,此病主症为水肿,病机为肺脾肾三脏虚损,三焦不利,水液代谢的开阖枢机失常,治疗需结合水肿主症和辨证分型特点,症证结合,标本兼治,以病统证,以症和证统方,重视恢复水液代谢的枢机功能,强调扶正为主,调畅气机,通利三焦,利水消肿,同时还要兼顾精微下泄、肾络受损的病机,重视补肾填精、祛湿通络,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特发性膜性肾病 重度水肿 水液代谢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从脾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 被引量:1
7
作者 许玉培 李静 +4 位作者 吴若曦 张希颜 孙禹新 姜晨 杨洪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现代研究证实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可通过影响代谢物的丰度以及肠道屏障稳态,并以代谢衍生物为中间介质,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继而经肠—肾轴途径参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特发性膜性肾病病... 现代研究证实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可通过影响代谢物的丰度以及肠道屏障稳态,并以代谢衍生物为中间介质,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继而经肠—肾轴途径参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特发性膜性肾病病位在肾,以脾肾亏虚为基本病机。肾病不独治肾,临床上多脾肾同调,尤以健脾为先。中医认为肠道菌群与脾土功能相通,是脾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是调脾类中药的重要作用靶点。临床上可通过调节脾胃来改善肠道菌群的生态,继而防治膜性肾病。本文着眼于探究脾与肠道菌群、特发性膜性肾病三者的联系,以期通过肠道微生物来诠释从脾论治膜性肾病的生物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科学内涵,为膜性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特发性膜性肾病 从脾论治 代谢物 肠道屏障 肠—肾轴
下载PDF
虫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血瘀型水肿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高卉 郑琳琳 +3 位作者 魏曼 陆艾阳子 王新爱 吕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96-98,102,共4页
目的 观察虫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血瘀型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河北省中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为IMN血瘀型水肿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 观察虫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血瘀型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河北省中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为IMN血瘀型水肿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虫类药中药颗粒口服治疗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水肿积分、体质量、24 h尿量、腹围、小腿围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4.007,P=0.045)。治疗30 d后,2组患者水肿积分、体质量较治疗前下降,24 h尿量较治疗前增加,腹围、小腿围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少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虫类药治疗IMN血瘀型水肿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水肿积分,增加24 h尿量,减小体质量、腹围、小腿围,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并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血肌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水肿 血瘀型 虫类药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血清TLR4和PTE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钟娇影 刘慧 +3 位作者 陈秀娟 苏宝印 朱昭明 刘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95-299,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清Toll样受体4(TLR4)、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以岭医院就诊治疗的IMN患者224例为IMN组,同时根据... 目的 探究血清Toll样受体4(TLR4)、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以岭医院就诊治疗的IMN患者224例为IMN组,同时根据其预后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74例、预后不良组50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TLR4、PTEN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IMN患者血清TLR4水平和PTEN水平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MN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LR4和PTEN在评估IMN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IMN组血清TLR4、PTEN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8,13.249,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LR4、PTEN水平较预后良好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08,12.965,P<0.05);IMN患者血清TLR4与PTEN水平呈正相关;TLR4、PTEN、IgG、合并高血压均为IM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TLR4、PTEN水平预测IMN患者预后是否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8、0.868,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41,高于两者单独预测(z=1.874、2.065,P<0.05),且特异度为0.89,灵敏度为0.88。结论 血清TLR4、PTEN水平与IMN患者分期,肾小球硬化,二者对IMN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下载PDF
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30例
10
作者 郭红英 任美芳 +2 位作者 纪伟超 李曼曼 成雪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17-520,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1例脱落)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脱落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1例脱落)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脱落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型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液中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 24UPR)、尿沉渣红细胞计数(urinary sediment red blood cell count, RBC)的水平及血浆白蛋白(albumin, ALB)、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ion factor 2,sST2)、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水平。比较两组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83.33%和6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次症及证型评分比治疗前低,且治疗组的主次症及证型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24UPR、RBC比治疗前低,ALB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组的24UPR、RBC比对照组低,ALB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Sc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PLA2R、sST2、KIM-1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LA2R、sST2、KIM-1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燥湿补肾方联合艾灸可提高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能显著减轻中医症状,改善蛋白尿和血尿的症状,减轻肾组织损伤,改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燥湿补肾方 艾灸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中医症状 蛋白尿 血尿 肾组织损伤 血脂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ROCK2、renalase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11
作者 刘慧 钟娇影 +2 位作者 陈秀娟 英一铭 刘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81-584,589,共5页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肾胺酶(renalase)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IM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河北以岭医院肾病科收治IMN患者120例为IMN组,另选取同期医院进行健康...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肾胺酶(renalase)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IM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河北以岭医院肾病科收治IMN患者120例为IMN组,另选取同期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2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ROCK2、renalase水平,Pearson法分析ROCK2、renalase水平与部分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OCK2、renalase及二者联合诊断IMN的价值。结果IMN组ROCK2、renalase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P=12.837/<0.001、11.066/<0.001)。Ⅰ期、Ⅱ期、Ⅲ期、Ⅳ期IMN患者血清ROCK2逐次升高(F/P=77.154/<0.001),而Ⅰ期、Ⅱ期、Ⅲ期血清renalase水平逐次升高,但Ⅳ期血清renalase水平低于Ⅲ期(F/P=163.042/<0.001)。Alb与血清ROCK2、renalase水平呈负相关(r/P=-0.302/0.009、-0.402/<0.001),PLA2R抗体、BUN、SCr、24 h尿蛋白与血清ROCK2、renalase水平均呈正相关(r/P=0.336/<0.001、0.264/0.011、0.315/0.007、0.320/<0.001,0.359/<0.001、0.284/0.010、0.420/<0.001、0.412/<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ROCK2、renalase及二者联合诊断IMN的AUC分别为0.908、0.907、0.965,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3.597,3.755,P均<0.001)。结论ROCK2与renalase在IMN患者血清中均高表达,二者联合诊断IMN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 肾胺酶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对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冯晓霞 黄小燕 陈钦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22年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10例IMN患者,根据治疗6个月内的24 h蛋白尿缓解情况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及无效组,分析各组临床及...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22年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10例IMN患者,根据治疗6个月内的24 h蛋白尿缓解情况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及无效组,分析各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结果:病程长、合并危险因素多、肾小球滤过率低、肾脏病理提示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疗效相对不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免疫复合物沉积种数为IMN患者疗效差异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80;95%CI,0.098,0.802;P=0.018)。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3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组的中位缓解时间短于≥4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IMN患者的临床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免疫复合物沉积种类少的患者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特征 免疫复合物 疗效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琳琪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用药规律研究
13
作者 柳彦彦 张琳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47-350,I0006,共5页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其特征性表现是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且伴有GBM弥漫性增厚[1]。MN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其特征性表现是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且伴有GBM弥漫性增厚[1]。MN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l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IMN病因不明,约占MN的2/3[2],有报道称我国IMN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4.9%[3]。由于疾病的特殊性,IMN患者1/3可以自发缓解,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3可以维持肾功能的稳定延缓疾病进展,但仍有1/3可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小球基底 终末期肾脏病 发性肾小球疾病 弥漫增厚 疾病进展 数据挖掘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益气养阴固涩化瘀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14
作者 黄小燕 冯晓霞 陈钦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近年来IM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IMN病程长、预后多样,30%~40%的患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脏病[2]。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IMN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临床中,气阴两虚证...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近年来IM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IMN病程长、预后多样,30%~40%的患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脏病[2]。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IMN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临床中,气阴两虚证是IMN常见的中医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益气养阴 固涩化瘀 气阴两虚证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伴IgA沉积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15
作者 赵凤丽 曹亚坤 张晓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39-443,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伴免疫球蛋白IgA沉积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为早期判断IMN病变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经肾脏穿刺活检诊断为IMN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肾小球内有无IgA沉积分为Ig...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伴免疫球蛋白IgA沉积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为早期判断IMN病变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经肾脏穿刺活检诊断为IMN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肾小球内有无IgA沉积分为IgA阳性组(22例)和IgA阴性组(83例)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病理资料等。结果105例IMN患者中男女之比约1.2︰1,平均发病年龄为(47.19±12.6)岁,临床首发症状以“水肿”为主,伴镜下血尿患者占比高,病理分期以膜性肾病Ⅱ期为主;IgA阴性组患者的24 h U-TP水平高于IgA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阳性组患者的补体C3指标均低于Ig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阳性组患者病理分期损伤较IgA阴性组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阳性组患者的肾小球细胞内增生比例高于Ig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阴性组患者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比例高于IgA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阳性组患者的免疫荧光指标中PLA2R沉积比例低于Ig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5例IMN患者中男女之比约1.2︰1,平均发病年龄为(47.19±12.6)岁,临床首发症状以“水肿”为主,伴镜下血尿患者占比高,病理分期以膜性肾病Ⅱ期为主;IgA阴性组患者的24h U-TP水平高于IgA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阳性组患者的补体C3指标均低于Ig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阳性组患者病理分期损伤较IgA阴性组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阳性组患者的肾小球细胞内增生比例高于Ig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阴性组患者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比例高于IgA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阳性组患者的免疫荧光指标中PLA2R沉积比例低于Ig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IGA沉积 肾脏病理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及免疫状态影响
16
作者 徐金丽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收治于睢县中医院肾病科的140例IMN患者进行研究,剔除2例失访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0例),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收治于睢县中医院肾病科的140例IMN患者进行研究,剔除2例失访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0例),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予以环磷酰胺注射液和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联合他克莫司,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和免疫相关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和免疫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理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MN疗效明显,其对改善IMN患者肾功能及机体免疫状态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 肾功能 免疫炎症
下载PDF
中西医角度下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影响
17
作者 王艳飞 焦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214-0217,共4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甲状腺激素对于调节肾脏血流,肾脏滤过功能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肾脏整体功能都有着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正常与否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预后也至关重要。本病在中医学中病机复...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甲状腺激素对于调节肾脏血流,肾脏滤过功能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肾脏整体功能都有着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正常与否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预后也至关重要。本病在中医学中病机复杂文分别从中西医角度,浅谈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肾脏病的影响,以引起重视,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特发性膜性肾病 影响。
下载PDF
升阳益胃汤合补阳还五汤对特发性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Nephrin、CD2AP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安恒通 张学琴 +4 位作者 吴媛 马赟 王帅杰 王开爽 陈志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9-474,484,共7页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合补阳还五汤对特发性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肾组织中肾病蛋白(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余30只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羊抗大鼠F×1A...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合补阳还五汤对特发性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肾组织中肾病蛋白(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余30只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羊抗大鼠F×1A血清0.4 mL/100 g制备特发性膜性肾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升阳合补阳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0只。升阳合补阳组给予升阳益胃汤合补阳还五汤全方颗粒剂溶液9.2 g/(kg·d)灌胃,贝那普利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溶液0.00088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6周。于灌胃6周末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用以检测24 h尿蛋白水平;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取肾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ephrin、CD2AP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及血清T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AL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升阳合补阳组、贝那普利组大鼠24 h尿蛋白及血清T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ALB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各组间血清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大量嗜复红蛋白沉积;与模型组相比,升阳合补阳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肾小球体积明显减小,肾小球内嗜复红蛋白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Nephrin、CD2AP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升阳合补阳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肾脏组织中Nephrin、CD2AP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合补阳还五汤具有保护特发性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Nephrin、CD2AP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 补阳还五汤 特发性膜性肾病 足细胞 NEPHRIN CD2A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