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性生物敷料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于攀 汪军 +1 位作者 洪志坚 姜会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生物敷料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例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年龄23~45岁,均为90%体表面积以上深度烧伤,自身皮源极为有限。在伤情平稳后,膝部创面削痂,在其上...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生物敷料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例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年龄23~45岁,均为90%体表面积以上深度烧伤,自身皮源极为有限。在伤情平稳后,膝部创面削痂,在其上覆盖可吸收性敷料;如果是已有肉芽生长的膝部创面,刮除不洁的肉芽组织,然后再覆盖可吸收性生物敷料。2~3周后,揭除敷料表面的硅胶膜行刃厚头皮移植。结果完全成功修复7例膝部创面,1例因感染导致部分可吸收性敷料脱落,多次换药后行头皮移植封闭。随访3个月至2年,膝部移植区皮肤色泽与正常皮肤接近,弹性可,耐摩擦,瘢痕轻,关节活动自如不受限。结论使用可吸收性生物敷料加头皮移植修复特大面积烧伤后膝部创面能有效保证膝关节外观及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生物敷料 膝部创面 特大面积烧伤
原文传递
Meek植皮术治疗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洋 包校伟 +4 位作者 袁华 吴忠好 廖红 孔伟立 夏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Meek植皮术治疗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2012年4月采用Meek植皮术治疗12例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Meek组),并与2005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微粒皮联合异体大张皮移植治疗的12例特大面积烧伤患... 目的探讨Meek植皮术治疗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2012年4月采用Meek植皮术治疗12例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Meek组),并与2005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微粒皮联合异体大张皮移植治疗的12例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微粒皮组)进行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Meek组移植皮片7 d成活率为(90.33±3.67)%,皮片融合时间为(12.18±2.33)d,全身创面愈合时间为(38.67±10.65)d,1%烧伤面积治疗费为(5 215.25±546.48)元人民币;微粒皮组7 d成活率为(72.65±12.33)%、皮片融合时间为(18.67±4.33)d、全身创面愈合时间为(48.83±16.67)d、1%烧伤面积治疗费为(7 056.58±820.15)元。以上2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ek植皮术具有节省皮源,缩短手术时间,移植皮片成活率高,皮片融合时间和全身创面愈合时间短,1%烧伤面积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治疗特大面积烧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面积深度烧伤 MEEK植皮术 微粒皮移植 创面修复
下载PDF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8.2”昆山爆炸特大面积烧伤伤员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晓婷 朱玉玲 +2 位作者 王芳 董帮娟 张艳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批量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为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9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名患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BPM),通过充满肝素盐水的专用测压管道与监护仪相连进行测压,...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批量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为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9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名患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BPM),通过充满肝素盐水的专用测压管道与监护仪相连进行测压,观察动脉搏动波形及血压数值,对患者血压实行动态监护。结果在留置有创测压管期间能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对病情评估、判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指标。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在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抢救中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取血行血气分析及常规实验室检测,可预防多次动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或血管壁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特大面积烧伤 昆山爆炸
下载PDF
90例小儿特大面积烧伤的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饶忠 吴涛 周红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6期152-153,共2页
目的重点探讨小儿特大面积烧伤(TBSA>40%)休克、脓毒症及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2年该科收治的90例小儿特大面积烧伤的病例资料.结果该组治愈69例,治愈率76.67%,死亡13例,死亡率14.00%,自动出院8例.结论及时有效的抗... 目的重点探讨小儿特大面积烧伤(TBSA>40%)休克、脓毒症及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2年该科收治的90例小儿特大面积烧伤的病例资料.结果该组治愈69例,治愈率76.67%,死亡13例,死亡率14.00%,自动出院8例.结论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正确地进行创面处理,是提高小儿特大面积烧伤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特大面积烧伤 休克 创面处理
下载PDF
早期大面积切痂治疗特大面积烧伤(附37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磊 周一平 +1 位作者 陈惠英 荣新洲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S023-S023,共1页
报道了对37例特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早期大面积切痂、微粒皮+异体(种)皮植皮等全身综合治疗。病人病程大都平稳,创面愈合时间(45±10)d 。
关键词 切痂 特大面积烧伤 疗效 微粒皮
下载PDF
特大面积烧伤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雪玲 孙杰 +2 位作者 孙月华 王金凤 李艳玲 《职业与健康》 CAS 2000年第2期78-79,共2页
特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中存在皮肤屏障严重损伤、内环境极度紊乱、创面易出现爆发性感染、机体持续高代谢等特点,造成救治困难,从而要求积极的护理配合,以促使患者尽可能地(?)复。
关键词 特大面积 烧伤 护理
下载PDF
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整形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书润 李小毅 王浩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瘢痕畸形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方法 1994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31例烧伤面积超过80%TBSA(Ⅲ度面积均超过50%TBSA)、治愈后多部位出现瘢痕挛缩、严重畸形的患者,采用软组织扩张、毛发种植、皮片、皮瓣或瘢... 目的探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瘢痕畸形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方法 1994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31例烧伤面积超过80%TBSA(Ⅲ度面积均超过50%TBSA)、治愈后多部位出现瘢痕挛缩、严重畸形的患者,采用软组织扩张、毛发种植、皮片、皮瓣或瘢痕瓣、复合皮、同基因异体皮等多种方法修复。结果本组患者在全部手术完成后外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5年,BI评分优12例(39%),良16例(52%),中3例(10%),日常生活均能自理,无一例长期卧床需人照顾。结论通过综合康复及手术整形等多种方法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瘢痕畸形已能得到良好改善,大部分患者外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面积烧伤 畸形 整形外科
下载PDF
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特大面积重度烧伤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冯凯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443-444,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特大面积重度烧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烧伤科近两年收治的60例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对照组30...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特大面积重度烧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烧伤科近两年收治的60例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对照组30例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术后创面修复效果及后期瘢痕形成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治疗特大面积重度烧伤,创面愈合效果以及创面功能的恢复情况都较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应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 微粒皮 特大面积 重度 烧伤 疗效
下载PDF
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章祥洲 徐东卫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总结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的治疗特点。方法 :对特大面积烫伤患者伤情判断 ,并行综合治疗。结果 :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者 2 1例中 1 6例治愈 ,5例死亡者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多伴有严重的烧伤复合伤及吸入... 目的 :总结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的治疗特点。方法 :对特大面积烫伤患者伤情判断 ,并行综合治疗。结果 :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者 2 1例中 1 6例治愈 ,5例死亡者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特大面积热粉尘烫伤多伴有严重的烧伤复合伤及吸入性损伤 ;在治疗体表烫伤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热粉尘 特大面积 临床 治疗
下载PDF
特大面积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丽莉 李冬严 +2 位作者 曹贵军 李继华 刘志军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83-84,共2页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内正常情况下有脂肪垫支撑,使夹角维持在30°~40°,保持十二指肠水平段夹在其中不受压迫。若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短期内体重显著下降等情况,导致脂肪垫内的脂肪组织减少,从而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内正常情况下有脂肪垫支撑,使夹角维持在30°~40°,保持十二指肠水平段夹在其中不受压迫。若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短期内体重显著下降等情况,导致脂肪垫内的脂肪组织减少,从而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上消化道梗阻即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对严重烧伤合并SMAS国内报道较少,我院2012年成功救治1例特大面积烧伤合并S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面积烧伤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特大面积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伟 唐宗联 汪虹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临床症状 病例 特大面积烧伤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
下载PDF
特大面积烧伤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邦长 罗燕芳 +5 位作者 章伏生 叶礼岳 王史辉 潘君泰 吴抽浪 廖米荣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711-712,共2页
特大面积烧伤一直是烧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我院2005年5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特大面积烧伤19例,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特大面积烧伤 临床分析 治疗
下载PDF
特大面积烧伤14例真菌感染 被引量:1
13
作者 那岩 张芝 黄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102-103,共2页
为合理用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现将我院1994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14例特大面积烧伤深部真菌感染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特大面积烧伤 病例分析 治疗 真菌感染 烧伤
下载PDF
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特大面积烧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松芳 李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特大面积烧伤 自体移植 微粒皮移植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1例特大面积烧伤并MODS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幼金 陈秋鸣 +1 位作者 黄清 林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特大面积烧伤 并发症 MODS 护理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下载PDF
早期肠内、肠外强化营养支持在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救治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贺荣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5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肠外强化营养支持在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组和肠外组,各50例。肠外组实施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肠内组则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肠外强化营养支持在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组和肠外组,各50例。肠外组实施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肠内组则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恢复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后体重及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血清总蛋白(T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肠内组总有效率98.00%(49/50)明显高于肠外组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体重及ALB、HGB、T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组体重高于肠外组,ALB、HGB、TP水平均优于肠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组恢复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6.02±1.41)、(51.13±1.23)d,均短于肠外组的(8.42±2.11)、(62.23±1.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4/60)明显低于肠外组的33.33%(2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特大面积危重烧伤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肠外 强化营养支持 代谢调节 特大面积危重烧伤 疗效
下载PDF
成批特大面积烧伤13例急救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彩霞 方迎春 王惠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1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急救护理 特大面积烧伤 成批 大面积烧伤患者 精心护理
下载PDF
重复皮肤扩张法治疗背部特大面积瘢痕一例
18
作者 李江 徐炜志 葛秀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451-1452,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2岁。于4岁时因蚊帐着火烧伤躯干,送当地医院治疗,换药加植皮术治愈创面。愈后腰背部遗留广泛增生性瘢痕,左肩胛部和左髂部有少量健康皮肤。10岁时腰背部瘢痕明显软化,右腋后壁为蹼状瘢痕。于2006年7月收...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2岁。于4岁时因蚊帐着火烧伤躯干,送当地医院治疗,换药加植皮术治愈创面。愈后腰背部遗留广泛增生性瘢痕,左肩胛部和左髂部有少量健康皮肤。10岁时腰背部瘢痕明显软化,右腋后壁为蹼状瘢痕。于2006年7月收入我院治疗。查体:智力及体格发育正常,腰背活动正常,右上肢外展轻度受限。腰背部广泛性瘢痕(图1),边界清楚,面积42cm×33cm,表面不平整,质中等硬度。诊断:腰背部特大面积瘢痕。经病例讨论并由患者家属同意决定做腰背部残存皮肤重复扩张修复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皮肤扩张法 特大面积 医院治疗 腰背部 病例资料 健康皮肤 左肩胛部
下载PDF
特大面积烧伤患者50例治疗体会
19
作者 魏生明 黄伟 王成 《河北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57-58,共2页
特大面积烧伤患者50例治疗体会(277102)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烧伤整形科魏生明黄伟王成*目前,特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的治疗以及创面处理仍是较棘手的问题,其死亡率亦较高。,由于我们在休克期的处理注意了“质”和“量”的... 特大面积烧伤患者50例治疗体会(277102)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烧伤整形科魏生明黄伟王成*目前,特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的治疗以及创面处理仍是较棘手的问题,其死亡率亦较高。,由于我们在休克期的处理注意了“质”和“量”的选择以及早期的大面积切痂和植微粒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特大面积 治疗
下载PDF
早期肠内与肠外强化营养支持在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救治中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杰民 《蛇志》 2021年第3期293-294,30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肠外强化营养支持在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对2017年10月-2020年3月我院烧伤科收治的50例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联合早期肠内...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肠外强化营养支持在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对2017年10月-2020年3月我院烧伤科收治的50例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联合早期肠内强化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营养生化指标[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GB)、血清总蛋白(TP)]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体重[(60.42±4.22)kg]、ALB[(65.26±3.87)g/L]、HGB[(96.17±5.87)g/L]、TP[(64.25±6.22)g/L]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体重(56.02±3.25)kg、ALB(56.26±3.61)g/L、HGB(87.93±4.58)g/L、TP(57.83±4.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4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救治中,采用肠内、肠外强化营养支持可提升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特大面积危重烧伤 救治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