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及其与出血评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秀娟 孙明玲 +2 位作者 马金忠 宋梦婷 郭新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抗GPⅡb/Ⅲa及GPΙb/Ⅸ抗体的表达、抗体阳性表达与出血评分的关系,以及不同抗体类型出血评分的差异,为原发与继发ITP患者的诊治和出血严重程度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抗GPⅡb/Ⅲa及GPΙb/Ⅸ抗体的表达、抗体阳性表达与出血评分的关系,以及不同抗体类型出血评分的差异,为原发与继发ITP患者的诊治和出血严重程度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20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原发ITP患者(42例)及继发ITP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采用ITP出血评分量表行出血评分。应用改良MAIPA法检测患者抗GPⅡb/Ⅲa和抗GPΙb/Ⅸ抗体。结果原发与继发组患者抗GPⅡb/Ⅲa抗体、抗GPΙb/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Ⅱb/Ⅲa抗体为主,继发组抗体表达以抗GPΙb/Ⅸ抗体为主,两者抗体阳性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组患者整体出血程度较原发组重(P<0.05)。抗体阳性表达与出血程度的关系:(1)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0.05)。(2)抗GPΙb/Ⅸ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0.05),双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0.05)。结论抗GPⅡb/Ⅲa抗体、抗GPΙb/Ⅸ抗体阳性表达对原发与继发ITP无鉴别意义,但原发ITP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Ⅱb/Ⅲa抗体为主,继发ITP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Ιb/Ⅸ抗体为主。继发ITP患者临床出血程度较原发ITP患者重。抗GPⅡb/Ⅲa抗体、抗GPΙb/Ⅸ抗体及抗体双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 出血评分
下载PDF
^(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在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及预测因素
2
作者 郑安琪 王卓楠 +5 位作者 董伟璇 李运轩 李磊 贺大林 吴开杰 段小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索^(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对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成像结果的临床预测变量,并建立PET/CT阳性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西... 目的探索^(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对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成像结果的临床预测变量,并建立PET/CT阳性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并行^(18)F-PSMA PET/CT成像的175例患者的影像、病理、血清学指标等临床资料。依据PET/CT成像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计算阳性检出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18)F-PSMA PET/CT成像对tPSA≤20 ng/mL前列腺癌转移灶阳性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列线图。结果175例tPSA≤2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中,^(18)F-PSMAPET/CT检测出转移灶78例,未检出转移灶97例,阳性率为44.6%(78/175);有无尿路系统症状、PET/CT检查同期有无行雄激素剥夺(ADT)治疗及Gleason(GS)评分危险程度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尿路系统症状(OR=3.64,P<0.001)、GS评分危险程度(OR=3.96,P<0.001)及同期行ADT治疗(OR=3.71,P<0.001)与转移灶阳性检出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亦显示尿路系统症状(OR=3.19,P=0.002)、GS评分高危组(OR=2.95,P=0.005)以及同期行ADT治疗(OR=3.27,P=0.001)是影响PET/CT阳性检出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成功建立PET/CT列线图。结论血清tPSA≤20 ng/mL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几率仍较高,^(18)F-PSMA PET/CT对于转移灶的早期检出有较高价值;尿路系统症状、GS评分高危组以及同期行ADT治疗是影响转移灶检出的独立预测因子,结合预测列线图可以协助临床优化影像学检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转移 独立预测因子 预测列线图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下载PDF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调控微小RNA-498/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3
作者 李立恒 王蕊 +5 位作者 王晓明 张智轶 张璇 安峰 王芹 张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微小RNA-498(miR-498)以及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的表达水平。使用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qRT-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SCC-15细胞增殖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以及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OSCC细胞中hsa_circ_0085576与BMI-1表达上调,miR-498表达下调(P<0.05)。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或过表达miR-498后SCC-15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下调,miR-498和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抑制miR-498表达可减弱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上调BMI-1表达可减弱过表达miR-498对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下调hsa_circ_0085576表达可通过激活miR-498/BMI-1轴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hsa_circ_0085576 微小RNA-498 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王林林 马圆 +1 位作者 陈智鸿 计海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AIT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AIT的作用机制、疗效和给药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王增胜 聂玉玲 +4 位作者 郎涛 张晓燕 蔺思颖 王晓敏 毛敏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的疗效。方法采用DFPP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 目的探讨分析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的疗效。方法采用DFPP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治疗DSA阳性患者,检测移植前后DSA水平,主要评估分析其植入情况。结果8例DSA性患者7例获得供者细胞稳定植入,嵌合率均为100%,1例血小板植入不良。经过DFPP、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处理后为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3911±2499),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01),8例患者中有3例转为弱阳性。干细胞回输第3天复测MFI(907士997),较干细胞回输前再次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02)。8例患者仅1例发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脱敏联合大剂量IVIG和利妥昔单抗,尽量输注高剂量的干细胞,可以降低DSA水平促进供者干细胞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 供者特异性抗体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李淑娴 刘金玲 +1 位作者 何静(综述) 陈志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改善症状评分,缩短达到维持剂量所需的时间。目前仍需要更大规模的高质量对照试验更好地识别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AIT的获益人群,以及治疗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并评估长期效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本文就抗IgE单克隆抗体在AIT中作为辅助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IgE单克隆抗体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辅助治疗
下载PDF
结核特异性IL-2释放试验在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7
作者 赵志鹏 李润青 +2 位作者 李晓晨 熊攀 赵秀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14-217,313,共5页
目的基于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试验的结果,探讨IL-2在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ATB)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进行了结核感染排查的病例599例,其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128例,除外活动... 目的基于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试验的结果,探讨IL-2在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ATB)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进行了结核感染排查的病例599例,其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128例,除外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471例。(1)对与阴性对照共同孵育后上清中IL-2(N)检测值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失去抗原刺激后PBMCs持续释放IL-2的能力;(2)对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对活动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L-2的阳性率;(4)观察响应值IL-2(T-N)阴性和阳性转化时间与疾病进程的依从性。结果IL-2(N)ROC曲线下面积为0.460,95%CI 0.402~0.516;IL-2(T-N)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 0.745~0.832;在活动性结核感染组,IL-2(T-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结核感染组(χ^(2)=110.858,P<0.001);IL-2发生阴阳性转化的平均时间为3.1个月,时间区间为0.5~7个月。结论PBMCs失去抗原刺激后IL-2仅低水平分泌,对诊断ATB没有价值;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用于诊断ATB具有一定准确性;IL-2(T-N)阴阳性转化的时间较短,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存在一定价值,监测时间间隔建议为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活动性结核感染 IGRAs 结核特异性IL-2释放试验 治疗效果监测
下载PDF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功能性腹痛中的价值研究
8
作者 韦柳园 劳金泉 +2 位作者 潘强 龙春阳 李荣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9-0072,共4页
研究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功能性腹痛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柳州市工人医院儿科所诊治的功能性腹痛病例,进行食物特异性IgE、IgG检测,研究对象是食物特异性IgE结果阳性(n=30)、食物特异性IgG结果阳性(n=30)、... 研究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功能性腹痛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柳州市工人医院儿科所诊治的功能性腹痛病例,进行食物特异性IgE、IgG检测,研究对象是食物特异性IgE结果阳性(n=30)、食物特异性IgG结果阳性(n=30)、食物特异性IgG、IgE结果均为阴性(n=15),并且对入组的IgE阳性病例,分为IgE治疗组(n=15,根据食物特异性IgE阳性结果进行食物回避免),IgE对照组(n=15,正常饮食,未进行食物回避免);对入组的IgG阳性病例,分为IgG治疗组(n=15,根据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结果进行食物回避),IgG对照组(n=15,正常饮食,未进行食物回避);对IgE、IgG结果均为阴性病例,作为空白对照组(n=15,正常饮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饮食回避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食物特异性IgE检测中,鸡蛋、牛奶的阳性率最高,其中鸡蛋阳性检出有25例、占比83.3%,牛奶阳性检出有23例、占比76.7%。食物特异性IgG检测中,鸡蛋、牛奶、小麦的阳性率最高,其中鸡蛋阳性检出有24例、占比80.0%,牛奶阳性检出有25例、占比83.3%,小麦阳性检出有24例、占比80.0%;IgE治疗组、IgG治疗组的腹痛需药物治疗次数及用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优于IgE对照组、IgG对照组,p<0.05;经过八周干预后复查,食物特异性IgE阳性中有20例得以好转、比例是66.7%;IgG阳性中有22例得以好转、比例是73.3%。即治疗干预效果显著,缓解患儿功能性腹痛症状。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食物过敏是引起儿童有功能性腹痛的关键因素,需要以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为指导加以健康饮食干预,缓解功能性腹痛患儿腹痛症状或者预防食物过敏所致功能性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特异性IGE抗体 儿童功能性腹痛 食物过敏
下载PDF
血清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糖类抗原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应用研究
9
作者 马海梅 涂秀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效果。方法将金...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效果。方法将金湖县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诊治的5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53例良性肺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期医院行体检的58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集3组静脉血,对比分析3组CEA、AFP、NSE、CA199的差异,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探究4项指标单独与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CEA为(6.24±1.26)ng/mL、AFP为(5.95±0.83)U/mL、NSE为(19.64±3.17)μg/L、CA199为(32.69±4.23)kU/L,均高于对照组[(3.69±0.57)ng/mL、(3.71±0.58)U/mL、(13.67±2.05)μg/L、(24.57±3.69)kU/L]与健康对照组[(2.45±0.38)ng/mL、(2.89±0.41)U/mL、(10.59±1.36)μg/L、(21.35±2.46)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CEA、AFP、NSE、CA199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09(95%CI 0.841~0.977),高于CEA的0.810(95%CI 0.725~0.895)、AFP的0.707(95%CI 0.607~0.807)、NSE的0.798(95%CI 0.709~0.887)、CA199的0.701(95%CI 0.603~0.798)。结论血清CEA、AFP、NSE、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糖类抗原199
下载PDF
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10
作者 任思坡 韩光宇 +2 位作者 史艺 李安琪 谭昆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就诊的111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118例患者...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就诊的111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118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过敏原sIgE水平。分析过敏原sIgE阳性分布情况,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吸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结果在1118例患者血液样本中,最常见的过敏原是户尘螨/粉尘螨,阳性例数为172例,占比15.38%;其次是屋尘、苋、芒果,阳性例数分别为71、63、62例,占比分别为6.35%、5.64%、5.55%。不同种类过敏原比较,未成年、成年及老年人群中均以户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1.92%、14.84%、27.83%;此外,不同年龄患者中户尘螨/粉尘螨、牛奶、矮豚草/蒿/葎草/藜sIgE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户尘螨/粉尘螨、矮豚草/蒿/葎草/藜sIgE阳性率以老年人群最高,而牛奶过敏原sIgE阳性率以未成年人群最高;不同种类过敏原比较,春、夏、秋、冬季均以户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7.48%、15.96%、17.92%、10.45%;此外,不同季节过敏原sIgE检测中屋尘、蟑螂、贝、蟹、霉菌组合sIgE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屋尘、蟑螂sIgE阳性检出率以春季最高,贝、蟹、霉菌组合sIgE阳性检出率以秋季最高。结论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sIgE阳性率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户尘螨/粉尘螨、霉菌组合、屋尘、牛奶是主要的过敏原,且年龄和季节对过敏原阳性率有显著影响,为本地区临床医师在诊断和制定过敏性疾病管理计划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灵敏性、特异性分析
11
作者 王贵贤 魏旭明 杨明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A)的灵敏性、特异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查的疑似HT患者共计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CLIA、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以症状、病...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A)的灵敏性、特异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查的疑似HT患者共计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CLIA、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以症状、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测定技术的测定结果、阳性率、诊断价值及测定时间。结果 ECLIA测定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较RIA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CLIA测定FT3、FT4、TSH、TPOAb、TgAb、TRAb阳性率较RIA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CLI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5.83%、95.00%、97.87%、90.48%、95.59%、0.861,RIA分别为79.17%、60.00%、82.61%、54.54%、73.53%、0.753,ECLIA较RIA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CLIA平均测定时间时间较RIA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CLIA用于HT患者灵敏性、特异性均较高,且可缩短测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灵敏性 特异性
下载PDF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夏兴焕 张珂 徐丽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中的阳性分布特征,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法对20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s IgE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儿血清总IgE阳性率、过敏原s ... 目的探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中的阳性分布特征,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法对20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s IgE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儿血清总IgE阳性率、过敏原s IgE阳性率及不同类型过敏原s IgE阳性率。结果在200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中,血清总IgE阳性率为68.50%(137/200),其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68.52%、68.48%,男女患儿的总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0~3岁、4~6岁、7~12岁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67.62%、69.56%、69.23%,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总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68.18%、71.43%、66.67%、73.33%、68.14%,不同疾病类型患儿的总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200例患儿中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62.50%(125/200)。125例sIgE阳性患儿中,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35.50%(71/200),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11.00%(22/200),同时存在两组(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s IgE阳性率为16.00%(32/200),不同过敏原sIgE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过敏原s IgE阳性患儿中,男女患儿数分别为67、58例,阳性率分别为62.04%、63.04%,男女患儿过敏原s 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吸入性过敏原s IgE阳性率患儿中排名靠前的过敏原有(从高到低):粉尘螨(34.50%)、户尘螨(25.50%)、链格孢(18.00%)。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患儿中排名靠前的过敏原有(从高到低):鸡蛋白(13.00%)、小麦(8.50%)、花生(6.50%)、大豆(5.00%)、蟹(5.00%)。结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采用血清过敏原sIgE抗体检测能够提供关于过敏原特异性的信息,帮助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秦方辉 张衡 +1 位作者 林林 陈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3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检查的80例PSA灰区的早期PC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前列腺磁... 目的:探讨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3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检查的80例PSA灰区的早期PC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基于T2WI横断位及矢状位图像,分别采用椭圆公式测量法和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来测量前列腺体积(PV),从而获得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的PV1和PV2,进而计算两种不同体积下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分别记为PSAD1和PSAD2。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将80例患者分为PCa组以及non-PCa组,比较PSAD1和PSAD2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PCa组的PV2、PSAD1和PSAD2均大于non-PCa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SAD2对PCa的诊断价值高于PSAD1(P<0.05);PSAD2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当截断值为0.145时,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74.1%,约登(Youden)指数为0.664。结论: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对PSA灰区PCa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更可靠的工具来鉴别PCa和非PCa,有望改善早期PCa的筛查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磁共振成像 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 受试者工作征曲线
下载PDF
秋茶特异性品种筛选与利用
14
作者 马蕊 杨颖香 黄菡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秋季温度较高、光照强度大,茶树在该季节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低、酚氨比偏大,此时制成的绿茶滋味和香气与春茶相比较差,但比夏茶品质要好。在制作成红茶的品质中,滋味和香气的浓度强度比春茶好。在某些特异茶树品种资源... 秋季温度较高、光照强度大,茶树在该季节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低、酚氨比偏大,此时制成的绿茶滋味和香气与春茶相比较差,但比夏茶品质要好。在制作成红茶的品质中,滋味和香气的浓度强度比春茶好。在某些特异茶树品种资源中,芽叶呈黄化、紫化的多为高氨基酸或高茶多酚品种。文章对22个秋季茶树不同地区品种、不同树龄品种、不同叶色品种的特异性方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秋季茶资源中:高茶多酚茶树品种有4个,高氨基酸茶树品种有5个,产量潜力较大的茶树品种有12个。文章通过系统性评价,筛选秋茶特异性品种,以期为秋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茶 特异性品种 品种筛选 茶资源利用 适制性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疗效有影响
15
作者 刘建新 薛海龙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27例,入院时... 目的:探究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27例,入院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ESM-1、Lp-PLA2水平,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清RBP-4水平,入院后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后第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早期有效组、无效组与恶化组,分析各血清指标与斑块稳定性、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各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早期恶化组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高于早期无效组和有效组,且早期无效组高于早期有效组(P均<0.05);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患者和无斑块患者,且稳定斑块患者高于无斑块患者(P均<0.05);神经功能重度缺损患者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高于神经功能中度和轻度缺损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缺损患者(P均<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高于中面积和小面积脑梗死患者,且中面积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P均<0.05);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与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与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与疗效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可能成为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神经功能缺损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高特异性σ2R/TMEM97配体FEM-1689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并抑制整合应激反应
16
作者 龙沙沙(译) 韩清见(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在药理学界,σ2受体(σ2R)早在30多年前就被描述过,但其分子特征仍模糊不清,直到最近才被确认为跨膜蛋白97 (TMEM97)。经研究证明σ_(2)R/TMEM97配体可减轻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机械超敏反应,其最大抗痛作用的时间为给药后24 h。该... 在药理学界,σ2受体(σ2R)早在30多年前就被描述过,但其分子特征仍模糊不清,直到最近才被确认为跨膜蛋白97 (TMEM97)。经研究证明σ_(2)R/TMEM97配体可减轻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机械超敏反应,其最大抗痛作用的时间为给药后24 h。该研究试图通过解决2个关键问题来了解其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应:σ_(2)R/TMEM97化合物是否通过受体选择性地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对痛觉神经元的下游机制是什么?该研究使用了一种Tmem97全身基因敲除小鼠,发现σ_(2)R/TMEM97结合化合物FEM-1689,需要该基因才能在小鼠神经损伤模型中产生抗痛作用。利用小鼠背根神经节原代神经元证明,FEM-1689能抑制整合应激反应(ISR),并通过σ_(2)R/TMEM97特异性作用促进神经元生长。随后,该研究扩展了其临床转化价值,证明FEM-1689可降低人类感觉神经元中的整合应激反应(ISR)和p-eIF2α水平,并可减轻甲基乙二醛对ISR的致病作用。同时,研究还证明了σ_(2)R/TMEM97在人类痛觉感受器和卫星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这些结果证实了σ_(2)R/TMEM97有希望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痛作用 特异性作用 受体选择性 痛觉感受器 甲基乙二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痛觉神经 特异性
下载PDF
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策略
17
作者 黄艳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7-0170,共4页
分析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两组分组:其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而2022年2月至2023年1... 分析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两组分组:其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而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情况;并对比两组的检查耗费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血压升高、头晕、皮下淤肿)、一次性图像采集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检查耗费时间更少(P<0.05)。观察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一次性图像采集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缩短检查时间,提高一次性图像采集成功率以及图像质量,减少血压升高、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应用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 检查 全程护理 不良反应 图像质量
下载PDF
防治特异性皮炎,做好5点
18
作者 张琳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1期74-74,共1页
特异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不仅会影响皮肤的美观,还会导致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治特异性皮炎呢?特异性皮炎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主要是由人体对某些特定外界物质的过敏反应引起的,青少年比较多... 特异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不仅会影响皮肤的美观,还会导致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治特异性皮炎呢?特异性皮炎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主要是由人体对某些特定外界物质的过敏反应引起的,青少年比较多。这些过敏原可以是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也可以是食物、接触源以及药物等。当过敏原接触到皮肤时,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系列的炎症介质,导致皮肤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皮炎 外界物质 免疫相关性疾病 过敏原 炎症介质 免疫系统 过敏反应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增强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9
作者 朱健 唐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MRI)增强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均实施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检查,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 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MRI)增强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均实施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检查,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MRI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高于MRI平扫(P <0.05);MRI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肝血管瘤、脂肪肝、肝脓肿、FNH、肝腺瘤等不同疾病类型检出准确率高于MRI平扫(P <0.05);Child-Pugh分级后A级、B级、C级对不同类型疾病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阳性者与阴性者平扫期病灶相对增强值(HSIN)、HBP期病灶相对增强值(HSIB)、肝实质信号增强比(PSIR)、病灶信号增强比(HSIR)、病灶实质增强比(HPSIR)信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疑似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检查可帮助提高病灶检出率,明确病灶类型及分期情况,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增强扫描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 肝脏疾病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健康指数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刘聪 周文杰 +1 位作者 魏凡杰 毛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经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在乐...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经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80例患者作为良性组。分别采取两组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PSA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并计算PHI,比较其PHI水平。随后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前列腺癌患者的PSA阳性率与PHI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SA、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两组受检者PSA、PHI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PSA阳性率和PHI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不同年龄、T分期PH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PS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患者PH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患者PS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为PS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95%CI:1.259~2.457、1.364~3.475、1.176~4.010、1.036~2.745;P=0.030、0.023、0.016、0.005)。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为PHI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95%CI:1.362~3.783、0.826~2.926、1.221~3.525、0.315~1.425;P=0.042、0.031、0.026、0.01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的PSA阳性率、PHI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为PS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为PHI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癌 临床病理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