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环糊精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特非那丁对映体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永江 方昕 朱妙琴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2-335,共4页
以 β 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于C1 8反相柱上建立了特非那丁手性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探讨了β 环糊精浓度、有机修饰剂种类及含量、流动相pH等因素对特非那丁对映体拆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流动相为高氯酸钠溶液 (0 .0... 以 β 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于C1 8反相柱上建立了特非那丁手性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探讨了β 环糊精浓度、有机修饰剂种类及含量、流动相pH等因素对特非那丁对映体拆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流动相为高氯酸钠溶液 (0 .0 8mol L)∶乙醇∶二乙胺 (75∶2 5∶0 .5 ) ,pH 6.2 ,含β 环糊精浓度为 2 5m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相添加剂法 特非那丁 对映体分离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Β-环糊精 手性拆分 抑制性H1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特非那丁诱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许美华 侯加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特非那丁 药物中毒 心律失常 右束支传导阻滞
下载PDF
特非那丁对豚鼠血浆cAMP相对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玉 屠文俊 +2 位作者 殷凯生 王虹 邵亚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46-448,共3页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初步观察了特非那丁引起的豚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相对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特非那丁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可间接反映细胞内及肺组织cAMP含量的变化,并提示特非那丁这一作用也可对胞膜表面β2肾上腺...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初步观察了特非那丁引起的豚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相对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特非那丁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可间接反映细胞内及肺组织cAMP含量的变化,并提示特非那丁这一作用也可对胞膜表面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产生影响,引起β2AR的异种向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非那丁 环磷酸腺苷 肾上腺素 受体 血浆 浓度
下载PDF
Langendorff逆灌流制备特非那丁诱发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冰冰 成希明 +3 位作者 陈珺 王文秀 李培秀 李焕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 对临床易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情况进行模拟,利用Langendorff逆灌流技术灌注离体兔心,研究特非那丁促TDP的机制。方法 烧灼法制备Ⅲ°房室传导阻滞离体兔心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特非那丁低钾镁台氏液,利用Lang... 目的 对临床易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情况进行模拟,利用Langendorff逆灌流技术灌注离体兔心,研究特非那丁促TDP的机制。方法 烧灼法制备Ⅲ°房室传导阻滞离体兔心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特非那丁低钾镁台氏液,利用Langendorff逆灌流技术灌注兔心,以不同周长起搏,利用慢频率和刺激周长骤变方法诱发早期后除极(EADs)、TDP。结果 基础台氏液和低钾镁台氏液(MT)灌流下均未见EADs、TDP;各浓度特非那丁低钾镁台氏液灌流都可延长QT间期和单向动作电位复极达90%时限(MA-PD90),10/18例记录到EADs,起搏周长1400~2400ms。10/18例诱发出TDP,7/18例经过刺激周长骤变诱发出TDP,以300-2300ms为多(6/18例),MT+特非那丁浓度8×10^-6mmol/L时诱发TDP频率最高,为66.7%。结论 在离体兔心,特非那丁MT灌注呈浓度及频率依赖性延长MA-PD90;EAD及其引起的触发活动(TA)是诱发TDP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周长 单相动作电位 QT间期 特非那丁
下载PDF
疏水性L-酒石酸酯萃取分离特非那丁对映体 被引量:3
5
作者 盛盈 黄可龙 阎建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83-1586,共4页
研究了特非那丁对映体在含有疏水性L-酒石酸酯的1,2二氯乙烷溶液及甲醇水溶液两相中的苇取分配行为,考察了不同烷基链长的L-酒石酸酯,L-酒石酸酯的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及其溶解特非那丁的甲醇水溶液浓度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 研究了特非那丁对映体在含有疏水性L-酒石酸酯的1,2二氯乙烷溶液及甲醇水溶液两相中的苇取分配行为,考察了不同烷基链长的L-酒石酸酯,L-酒石酸酯的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及其溶解特非那丁的甲醇水溶液浓度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的影响。实验表明:L-酒石酸酯与特非那丁Ⅱ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与特非那丁Ⅰ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要大,三类有机溶剂的萃取性能为醇〉1,2二氯乙烷〉烷烃:甲醇的浓度在50%~90%时,随着溶解特非那丁的甲醇水溶液中的甲醇浓度的增加,分配系数和分离网子均降低:当甲醇的浓度为50%时,可以得到最佳的K和α;随着L-酒石酸酯的浓度的提高,分配系数K和d分离因子先增加然后减小;当L-酒石酸酯的浓度约为0.25mol/L时,K和α达到最大值;L-酒石酸酯的碳链长度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也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非那丁 L-酒石酸酯 手性萃取
下载PDF
特非那丁对豚鼠肺组织β-受体向下调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玉 殷凯生 +2 位作者 杨明 王虹 屠文俊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5年第9期577-579,共3页
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分别测定了空白对照、沙丁胺醇(沙)、特非那丁(特)以及沙丁胺醇+特非那丁(沙+特)组豚鼠肺组织中β肾上腺素受体的βmax和Kd结果显示:(1)沙和特皆分别使β受体发生明显的向下调节。(2)沙+特组β... 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分别测定了空白对照、沙丁胺醇(沙)、特非那丁(特)以及沙丁胺醇+特非那丁(沙+特)组豚鼠肺组织中β肾上腺素受体的βmax和Kd结果显示:(1)沙和特皆分别使β受体发生明显的向下调节。(2)沙+特组β受体亲和力升高,并加剧受体向下调节,使其明显受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非那丁 β2受体反应性 肺组织 向下调节
下载PDF
特非那丁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沈灵佳 刘红 +1 位作者 周利娟 张宝珠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8期520-521,共2页
目的 :研究特非那丁 β 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包合物的收率、含量及溶出度为考察指标 ,综合平衡后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水的用量为 2 0 0mL ,析固条件为室温下静置 15h ,过滤方式为... 目的 :研究特非那丁 β 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包合物的收率、含量及溶出度为考察指标 ,综合平衡后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水的用量为 2 0 0mL ,析固条件为室温下静置 15h ,过滤方式为先过滤上清液 ,剩余部分搅匀过滤 ,滤饼干燥。结论 :采用最佳制备工艺制成的包合物收率高 ,溶出快 ,有助于提高其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为特非那丁加工成各种剂型开辟了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非那丁 Β环糊精包合物 溶出度 收率 制备工艺
下载PDF
特非那丁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友根 文书银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特非那丁 尖端扭转性性心动过速 药物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特非那丁对老年大鼠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俊 杨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725-4727,共3页
目的探讨特非那丁对老年大鼠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心悸)的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造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观察特非那丁对衰老大鼠QT间期的影响,同时观察特非那丁抗不同剂量的氯化钡诱发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以胺碘酮作为阳性对照药物。... 目的探讨特非那丁对老年大鼠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心悸)的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造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观察特非那丁对衰老大鼠QT间期的影响,同时观察特非那丁抗不同剂量的氯化钡诱发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以胺碘酮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结果衰老大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特非那丁后QTc延长呈剂量依赖性,与给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非那丁可明显缩短3种剂量氯化钡所致衰老大鼠的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效果优于胺碘酮(P<0.05)。结论特非那丁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老年大鼠的QT间期,显著缩短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从疗效上具备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非那丁 心悸 室性心率失常
下载PDF
西替利嗪与特非那丁治疗荨麻疹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福贵 赵格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55-356,共2页
关键词 西替利嗪 特非那丁 荨麻疹 治疗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特非那丁片溶出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斌 刘启 余心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71-473,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国内 3个厂家生产的特非那丁片溶出度测定 ,考察其质量。方法 :转篮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提取参数 (T50 、Td、m) ,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不同厂家产品溶出参数差异显著。结论 :对国内厂家的特非那丁片有必... 目的 :通过对国内 3个厂家生产的特非那丁片溶出度测定 ,考察其质量。方法 :转篮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提取参数 (T50 、Td、m) ,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不同厂家产品溶出参数差异显著。结论 :对国内厂家的特非那丁片有必要增加溶出度考察 ,以控制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非那丁 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特非那丁治疗变应性鼻炎65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匡乃家 薛国美 黄庆山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6年第2期69-71,共3页
变应性鼻炎(AR)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其治疗较为困难。我们应用特非那丁治疗AR 65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明确诊断的门诊患者130例,变应原皮肤试验:(卌... 变应性鼻炎(AR)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其治疗较为困难。我们应用特非那丁治疗AR 65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明确诊断的门诊患者130例,变应原皮肤试验:(卌)47例,(卅)41例,(廾)32例,(+)10例。按来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41.5±11.8岁(18—65岁);病程5±2.0年(1—9年);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1分18例,2分26例,3分21例;病情分级:轻度10例,中度25例,重度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炎 特非那丁 治疗
下载PDF
β-环糊精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特非那丁对映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永江 马明铭 方昕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B03期107-109,104,共4页
以 β -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于C18反相柱上建立了特非那丁手性对映体的拆分方法。在流动相为高氯酸钠溶液 ( 0 .1M)∶乙醇∶二已胺 =70∶3 0∶0 .5,pH6.3 ,含 β -环糊精 2 5mmol/L时特非那丁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并讨论了有机... 以 β -环糊精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于C18反相柱上建立了特非那丁手性对映体的拆分方法。在流动相为高氯酸钠溶液 ( 0 .1M)∶乙醇∶二已胺 =70∶3 0∶0 .5,pH6.3 ,含 β -环糊精 2 5mmol/L时特非那丁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并讨论了有机修饰剂含量、种类、尿素、PH值等拆分因素对特非那丁对映体拆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特非那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手性选择性 流动相添加剂法 对映体 拆分方法
下载PDF
赛特赞和特非那丁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比较
14
作者 汪仲铭 刘关蓉 +1 位作者 李煊 路永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3-193,共1页
赛特赞和特非那丁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比较汪仲铭①刘关蓉①李煊①路永红①我们用赛特赞(二盐酸西替利嗪,ceti-rizine)和特非那丁(tefenadine)对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病例和... 赛特赞和特非那丁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比较汪仲铭①刘关蓉①李煊①路永红①我们用赛特赞(二盐酸西替利嗪,ceti-rizine)和特非那丁(tefenadine)对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选择:年龄大于1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药物疗法 特非那丁
下载PDF
电荷转移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特非那丁的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刁雨辉 《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8年第2期12-14,共3页
利用特非那丁与碘在无水醋酸乙酯中形成稳定的特非那丁—碘分子电荷转移络合物,在293nm和365nm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建立了电荷转移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特非那丁含量的方法,浓度线性范围:2~1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100.1%(RSD<... 利用特非那丁与碘在无水醋酸乙酯中形成稳定的特非那丁—碘分子电荷转移络合物,在293nm和365nm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建立了电荷转移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特非那丁含量的方法,浓度线性范围:2~1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100.1%(RSD<1.0%)。本法操作简便、灵敏、专一、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非那丁 分子电荷转移络合物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克敏能和特非那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比较
16
作者 王家璧 孙秋宁 何志新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7-37,共1页
克敏能和特非那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比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100730)王家璧,孙秋宁,何志新克敏能(clarityne)是氯雷他丁(loratadine)的商品名,是长效无嗜睡作用的抗组胺剂,由美国先灵擦雅... 克敏能和特非那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比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100730)王家璧,孙秋宁,何志新克敏能(clarityne)是氯雷他丁(loratadine)的商品名,是长效无嗜睡作用的抗组胺剂,由美国先灵擦雅公司生产,每一片剂含克敏能微粒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敏能 特非那丁 荨麻疹 疗效
原文传递
特非那丁毒副作用
17
作者 孙承业 白鸿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3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特非那丁 毒副作用 药物中毒 临床表现 急性心脏损伤
下载PDF
特非那丁片的UV二阶导数光谱测定法
18
作者 耿惠珍 楼永明 徐士尧 《海峡药学》 1995年第4期21-22,共2页
本文建立了UV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特非那丁片含量的方法,选用80%甲醇为溶媒,测得特非那丁的回收率达99.7%,当特非那了浓度为4~20μgml-1时,线性方程;y=0.4650x+0.1925.r=0.9998。
关键词 二阶导数光谱法 特非那丁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特非那丁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江孝清 金康业 邹宇 《医学新知》 CAS 1997年第2期58-60,共3页
将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特非那丁胶囊试验组(简称胶囊组)20例,特非那丁片剂对照组(简称片剂组)20例,比较两种剂型的疗效,结果胶囊组患者用药前后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总积分下降率与片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3.6%vs40.... 将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特非那丁胶囊试验组(简称胶囊组)20例,特非那丁片剂对照组(简称片剂组)20例,比较两种剂型的疗效,结果胶囊组患者用药前后变应原鼻粘膜激发试验总积分下降率与片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3.6%vs40.7%,P>0.05);胶囊组用药后各种症状和体征的总积分下降率显著高于片剂组(εX2=10.40,P<0.05);胶囊组的疗效与片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0.0%vs80.00%,P>0.05)。提示持非那丁胶囊制剂对解除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化于片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特非那丁 治疗
下载PDF
特非那丁的不良反应
20
作者 丁国华 《中国药业》 CAS 1998年第7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特非那丁 过敏性鼻炎 不良反应 室性心律失常 药物性皮炎 破伤风抗毒素 医院药学 深部真菌病 急性过敏反应 荨麻疹型药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