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1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波模态分解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测距方法
1
作者 王洪彬 周念成 +4 位作者 王伟 王强钢 于大川 周丹莹 吕元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基于晶闸管换流器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on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UHVDC)的故障定位算法对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长距离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测距方法精准度低... 基于晶闸管换流器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on 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UHVDC)的故障定位算法对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长距离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测距方法精准度低、快速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TEO)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首先,研究了LCC-UHVDC线路故障电压行波的传播特性。利用零模电压随线路传播衰减明显的特征,通过VMD算法提取采样点处零模电压行波的时频特性。针对VMD参数选择不当导致的模态混叠问题,利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对提取的模态指标进行优化。然后采用TEO对分解后信号进行瞬时能量谱提取,精确标定波头到达时间,最后采用双端迭代测距法迭代求解故障距离。在PSCAD/EMTDC搭建±800 kV LCC-UHVDC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变分模态分解 TEAGER能量算子 故障测距 电压行波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性母线开关故障处理策略优化
2
作者 潘卫明 崔恒丰 +1 位作者 沈天骄 卢东斌 《电工技术》 202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双极共用接地极设计,一个极故障闭锁后需通过极隔离操作实现故障极与运行极的隔离。极隔离操作过程中,如果极中性母线开关发生故障无法分开导致极隔离中断,需配置极中性母线开关故障处理策略继续完成极隔离。根...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双极共用接地极设计,一个极故障闭锁后需通过极隔离操作实现故障极与运行极的隔离。极隔离操作过程中,如果极中性母线开关发生故障无法分开导致极隔离中断,需配置极中性母线开关故障处理策略继续完成极隔离。根据不同直流故障时对应的工况,分析了中性母线开关故障处理策略存在的不足,基于故障特性优化了故障处理策略,最后通过RTDS仿真试验验证了策略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极隔离 极中性母线开关故障 故障处理策略
下载PDF
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作环境中纯铜部件点蚀行为
3
作者 何学敏 王贵山 +1 位作者 李应宏 史美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超/特高压输电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的核心技术。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输电系统导体材料,铜及铜合金的耐蚀性被重点关注。在超/特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中,周围环境存在较大磁场,导致铜部件的服役环境与普通输电环境不同。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 超/特高压输电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的核心技术。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输电系统导体材料,铜及铜合金的耐蚀性被重点关注。在超/特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中,周围环境存在较大磁场,导致铜部件的服役环境与普通输电环境不同。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纯铜在超/特高压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特高压环境下,纯铜在3.5%NaCl溶液(质量分数)中的极限扩散电流高于无磁场条件下的极限扩散电流,并且无磁场条件下的反应电阻比施加了0.1 T磁场条件下的反应电阻明显提高。结合电化学阻抗谱、X射线衍射及元素分析可知,0.1 T磁场会使纯铜的耐蚀性降低,主要腐蚀产物为氧化亚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高压直流输电 磁场 纯铜 耐蚀性 电化学
下载PDF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分析
4
作者 牟大林 林圣 李小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0-2178,I0105-I0107,共12页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较好。仿真分析发现直流线路分布电容和逆变侧模块化多电平型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converter,MMC)控制特性影响在直流线路故障时直流线路电流延时自减值长时间处于波动状态,导致纵联差动保护长时间处于闭锁状态,此时,系统长时间承受MMC超大故障电流冲击。直流线路区外故障时整流侧与逆变侧直流电流差值的绝对值数值较大且长时间处于波动变化状态,纵联差动保护存在误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纵联差动保护 适应性分析 运行方式 保护误动
原文传递
基于PMU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控制方法
5
作者 郭星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受特高压(Ultra-High Voltage,UHV)直流输电系统自身运行特点的影响,孤岛运行阶段的环流难以实现快速维稳,提出基于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控制方法。考虑输出电压的角度会受电压源换流器... 受特高压(Ultra-High Voltage,UHV)直流输电系统自身运行特点的影响,孤岛运行阶段的环流难以实现快速维稳,提出基于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控制方法。考虑输出电压的角度会受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s,VSC)的影响发生瞬时改变,提出有功-相角下垂控制方法,逆变器通过微型PMU的同步信号,确定派克变换的参考坐标系,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阶段的目标维持频率作为控制基准。以调整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所有分布式发电装置(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相角参考值处于一致状态为导向,结合微型PMU测得的公共母线电压相角参数,控制有功补偿量。在测试结果中,环流达到0值后出现的偏离情况程度稳定在10.0 VA以内,并在测试后的0.8 s内达到0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孤岛运行 目标维持频率 电压相角参数 有功补偿量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动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陈浩 陈正炳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5期71-73,共3页
为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UHVDC)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与整体运行效率,分析UHVDC系统概述与动态电压控制策略设计目的和原理,并深入研究现有电压控制方法,如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 为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UHVDC)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与整体运行效率,分析UHVDC系统概述与动态电压控制策略设计目的和原理,并深入研究现有电压控制方法,如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模糊逻辑控制、人工智能控制策略等,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动态电压控制方法。通过实际测试证实,新型控制策略在提高电压稳定性与响应速度方面具有有效性,不仅能有效应对复杂电网环境下电压波动问题,还能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同时提高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 动态电压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合成电场的天气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寅孔 李振华 +3 位作者 李振兴 徐艳春 邱立 许修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69-3778,共10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离周围空气产生的离子和线路电场叠加形成合成电场,并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得地面的合成场强发生变化。研究了天气因素对地面合成场强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天气因素的电场预测模型。利用高压直流电场测量装置测量地...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离周围空气产生的离子和线路电场叠加形成合成电场,并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得地面的合成场强发生变化。研究了天气因素对地面合成场强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天气因素的电场预测模型。利用高压直流电场测量装置测量地面合成电场值及环境监测系统所测的天气参数,分析了风速、湿度、气压、温度、PM_(10)、PM_(2.5)、PM_(1.0)与场强的相关性。利用基于树形结构Parzen估计器(tree-structured Parzen estimator,TPE)优化的CatBoost建立地面场强在天气因素下的预测模型,并基于所测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天气因素对场强的影响权重由高到低为湿度、风速、气压、温度、PM_(1.0)、PM_(2.5)、PM_(10)。通过特征排序选取前5个特征和所有特征预测所得到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3 kV/m和0.85 kV/m,实现了相对准确的预测。研究结果可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境评估提供有用的合成电场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合成电场 天气因素 TPE优化 CatBoost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送端LCC换流站的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上官博洋 王顺亮 +4 位作者 马俊鹏 刘天琪 王佳林 何海林 彭光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163-5176,共14页
与高压直流输电相比,特高压直流输电拥有更高的电压等级,能够以更低的经济成本实现稳定、高效的大规模电力输送。该文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送端换流站的高低压阀组所存在的电压不平衡问题,分析电压不平衡现象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一种... 与高压直流输电相比,特高压直流输电拥有更高的电压等级,能够以更低的经济成本实现稳定、高效的大规模电力输送。该文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送端换流站的高低压阀组所存在的电压不平衡问题,分析电压不平衡现象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变化量对换流阀组电流参考值进行动态修正的电压平衡控制策略。然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通过在稳态时切除/投入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及送端功率阶跃和送端交流系统故障3种不同工况,观测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所提电压平衡控制策略简单有效,且在不同工况和不同交流系统强度下都具备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高低压换流阀组 电压不平衡 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原文传递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性能及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颜子威 龚有军 何智文 《南方能源建设》 2023年第2期110-118,共9页
[目的]雷击是造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首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方法]文章依托我国某在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工程设计使用条件选用导、地线型,通过沿线... [目的]雷击是造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首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方法]文章依托我国某在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工程设计使用条件选用导、地线型,通过沿线各海拔、气象区分布塔型数量,确定了主力杆塔;综合沿线各塔位地面倾角、土壤电阻率、雷暴日、气象区等分布比例,评估了全线耐雷性能,并针对工程雷电特性,提出了具体的防雷优化措施,此外,还对比了电气几何模型(EGM)法中关于地形考虑的2种方法间的计算差异。[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工程综合雷击闪络率不满足设计参考值要求,全线以绕击防护为主,沿线雷暴日与杆塔正极侧的地形条件是防雷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将全线位于C级及以上多雷区,山区正极侧地面倾角≥25°的杆塔保护角采用-15°设计后,可满足雷击闪络率不大于0.10次/(100 km·a·40 d)的防雷要求,经分析对比邻近已投运±800 kV线路的耐雷性能与实际运行数据,论述了文章计算方法及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雷电性能 防雷优化措施 雷击闪络率 电气几何模型(EGM)
下载PDF
脱冰工况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联板动态响应分析
10
作者 吕中宾 司佳钧 +3 位作者 张博 邹乔戈 李冬青 李黎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6-664,共9页
耐张联板作为连接输电线路和绝缘子的重要构件,研究其在脱冰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对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搭建两种典型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段模型,以输电线路的脱冰振动作为荷载来源,对耐张联板的动态响应... 耐张联板作为连接输电线路和绝缘子的重要构件,研究其在脱冰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对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搭建两种典型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段模型,以输电线路的脱冰振动作为荷载来源,对耐张联板的动态响应及屈曲特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测量耐张联板的受力以及屈曲状态,评估耐张联板屈曲的临界值。结果表明,耐张联板在脱冰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屈曲特性主要受输电线路沿线载荷影响,最剧烈的振荡发生在脱冰现象的前20 s内,并且在耐张档脱冰工况下会发生最严重的屈曲变形,应力载荷主要集中在螺栓孔包围的梯形区域内。研究结果为耐张联板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冰动态响应 耐张联板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非线性屈曲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高海拔高风速情况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计算与测量研究
11
作者 蔡泓威 杜志叶 +3 位作者 修连成 岳国华 何靖萱 李恩文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0,共9页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求解中,对于高海拔高风速情况下采用传统算法计算时存在一定偏差,本文研究了高海拔条件对导线起晕场强的影响机理,并基于风速分布规律模型,使用有限元法求解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本文选择云广...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求解中,对于高海拔高风速情况下采用传统算法计算时存在一定偏差,本文研究了高海拔条件对导线起晕场强的影响机理,并基于风速分布规律模型,使用有限元法求解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本文选择云广±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昆明段作为试验线路,通过试验测量了线路下方的地面合成电场与离子流密度;根据国标规定选择测量设备,并给出了试验中测量点的选择、测量设备布置以及数据采集的方式。据误差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靠性。同时,分析了风速对地面离子流场分布情况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高海拔与高风速条件下地面合成电场与离子流密度有超过安全值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合成电场 高海拔 高风速
下载PDF
基于BPA法计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合成电场
12
作者 邹岸新 王守刚 +2 位作者 杨滔 李永明 刘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4-198,共5页
为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地面附近的离子流场问题,应用BPA法求解双极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结合逐次镜像法计算的标称电场,进而求得合成电场,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8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离子流场与合成电场问题,分析了导线对地高度... 为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地面附近的离子流场问题,应用BPA法求解双极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结合逐次镜像法计算的标称电场,进而求得合成电场,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8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离子流场与合成电场问题,分析了导线对地高度、极间距、子导线半径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合成电场的影响。此外,还对比了求解合成电场强度的电场线法。结果表明,BPA法求解离子流场准确有效,且计算效率大大提高;提高导线架设高度和增加分裂子导线半径均可改善地面附近电磁环境,而减小导线极间距能够降低地面附近的合成电场强度,但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A法 特高压直流输电 合成电场 对地高度 极间距 分裂子导线半径
原文传递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雷特性影响因素及防雷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铮 《电工技术》 2023年第4期163-165,170,共4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传输距离、送电容量、线路损耗、减少土地占用空间及节约输电线路投资成本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特殊优势,对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现有的能源资源机构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高压直流输...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传输距离、送电容量、线路损耗、减少土地占用空间及节约输电线路投资成本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特殊优势,对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现有的能源资源机构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分布广泛,跨越多个区域,有可能出现故障。根据统计,造成线路失效的最大因素就是雷击。基于此,以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分类为切入点,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特性和绕击耐雷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以期降低线路发生雷击跳闸的概率,减小雷击危害,实现电力资源的稳定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耐雷 影响因素 防雷措施
下载PDF
直升机吊篮法带电作业在三峡高海拔山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14
作者 高琛 金哲 +7 位作者 姚俊 刘家鸣 秦越昊 李小来 苏毅 杨世强 曾璐阳 江博 《湖北电力》 2023年第4期30-38,共9页
随着直升机带电作业体系逐步完善及马鞍式吊篮设计逐渐成熟,直升机吊篮法带电作业相较于平台法及吊索法在安全性、适用性及便捷性等方面优势正逐步凸显。三峡高海拔山区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交通不便、作业环境恶劣等特点,开展常规带电作... 随着直升机带电作业体系逐步完善及马鞍式吊篮设计逐渐成熟,直升机吊篮法带电作业相较于平台法及吊索法在安全性、适用性及便捷性等方面优势正逐步凸显。三峡高海拔山区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交通不便、作业环境恶劣等特点,开展常规带电作业方式其劳动强度大、质效较低。以±800 kV祁韶特高压直流直升机吊篮法带电作业缺陷处置过程为例,分析作业侵入路径、安全距离及其他关键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效率、安全裕度等方面与传统带电作业方式开展比对。分析直升机吊篮法带电作业在三峡高海拔山区运用的优缺点,探索后期规模化应用可行性及质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吊篮法 带电作业 高海拔山区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高压 三峡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能效管理的潜在方法与挑战综述
15
作者 陈骁 孙剑桥 +3 位作者 郭鹏 张海校 周毅 傅月江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8期21-23,共3页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全球能源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提高系统能效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基于数据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技术,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能效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特高压直...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全球能源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提高系统能效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基于数据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技术,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能效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能效管理的应用现状、潜在方法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数字孪生技术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能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能效管理 挑战 应对措施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中预制舱方案的应用设计
16
作者 李雪城 吴俊辉 +1 位作者 陆朝阳 刘广州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11期68-71,共4页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接地极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可靠性。为了节约占地面积,减少施工周期,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逐渐采用预制舱方案。根据接地极站址所处环境条件,为保证舱内元器件运行环境可靠稳定...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接地极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可靠性。为了节约占地面积,减少施工周期,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逐渐采用预制舱方案。根据接地极站址所处环境条件,为保证舱内元器件运行环境可靠稳定,提出了常规环境和重风沙环境下2种接地极预制舱典型布置方案,并从结构设计和辅助系统设计2个方面对接地极预制舱的主要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 预制舱 应用设计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雷特性影响因素及防雷措施研究
17
作者 陈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8期0028-0031,共4页
本文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雷特性影响因素及防雷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直击雷和感应雷两个方面对直流输电线路的过电压雷击情况分类进行了探究,随后站在反击耐雷特性影响因素、绕击耐雷特性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特高压直流输电... 本文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雷特性影响因素及防雷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直击雷和感应雷两个方面对直流输电线路的过电压雷击情况分类进行了探究,随后站在反击耐雷特性影响因素、绕击耐雷特性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雷特性影响因素,最后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分别提出了减小地线的保护角、安装线路避雷器、采取不平衡绝缘、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四项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耐雷 影响因素 防雷措施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装置通信故障及处理研究
18
作者 段福兴 秦兴建 杜文琦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3期247-249,共3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电力输电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具有传输能量大、损耗小、占地面积少等优点。然而,在特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中,控制保护装置通信故障是常见的问题,对于这些故障的及时处理是保证输电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研...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电力输电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具有传输能量大、损耗小、占地面积少等优点。然而,在特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中,控制保护装置通信故障是常见的问题,对于这些故障的及时处理是保证输电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装置通信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探讨如何增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控制保护装置 通信故障 处理方式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研究综述
19
作者 农惠中 杨东睿 +3 位作者 张小平 朱鸿儒 凌艺榕 曾祥云 《电气开关》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文章对现阶段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行波保护动作迅速,但是易受干扰、对采样频率要求高、对高阻接地故障不灵敏,还缺乏成熟的整定原则;微分欠压保护可靠性比行波保护高但是存在缺点与行波保护类似;纵联差动保护能检... 文章对现阶段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行波保护动作迅速,但是易受干扰、对采样频率要求高、对高阻接地故障不灵敏,还缺乏成熟的整定原则;微分欠压保护可靠性比行波保护高但是存在缺点与行波保护类似;纵联差动保护能检测出高阻接地故障但是对通讯要求较高而且受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影响较大,响应速度较慢。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国内外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行波保护 微分欠压保护 纵联差动保护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杆塔结构及优化技术方案
20
作者 索亮 黄峰洲 +1 位作者 刘倩倩 王智飞 《电力设备管理》 2023年第1期280-282,共3页
线路杆塔属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提高特高压的直流输电系统线路输电效能,优化线路杆塔的结构布局方式。目前,特高压的直流输电线路分布区域范围正在快速得到扩展,输电线路的杆塔结构也在不断被完善优化。本文探讨了... 线路杆塔属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提高特高压的直流输电系统线路输电效能,优化线路杆塔的结构布局方式。目前,特高压的直流输电线路分布区域范围正在快速得到扩展,输电线路的杆塔结构也在不断被完善优化。本文探讨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杆塔常见结构形式,结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目标探析线路杆塔的结构优化技术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杆塔结构 优化技术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