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宁对断奶前犊牛瘤胃发酵参数与菌群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刘洁 沈宜钊 +10 位作者 徐宏建 张志宏 王美美 李妍 赵晓静 赵玉萍 梁紫恒 王猛 孙凤莉 李建国 高艳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97-2511,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添加单宁对断奶前犊牛瘤胃发酵参数与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60头健康且初生重[(39.9±1.9)kg]相近的1日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每头单栏饲养。对照组(CON组)饲喂开食料,试验组在对照组开食...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添加单宁对断奶前犊牛瘤胃发酵参数与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60头健康且初生重[(39.9±1.9)kg]相近的1日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每头单栏饲养。对照组(CON组)饲喂开食料,试验组在对照组开食料基础上添加由白坚木单宁提取物(缩合单宁)和栗木单宁提取物(水解单宁)按照2∶1比例混合制成的白坚木单宁与栗木单宁混合物(QTE,单宁总含量≥73%),添加量分别为0.30%(QTE1组)、0.45%(QTE2组)、0.60%(QTE3组)。试验期63 d,试验期间所有犊牛统一断奶,试验最后1天采集瘤胃液。结果显示:1)各QTE添加组的终末体重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2)开食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QTE对瘤胃液pH、微生物蛋白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摩尔比例、戊酸摩尔比例以及乙酸/丙酸比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QTE添加量的增加,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呈二次降低趋势(P=0.05),丙酸摩尔比例有线性升高趋势(P=0.10),丁酸摩尔比例呈二次升高(P=0.03),异丁酸和异戊酸摩尔比例有线性降低趋势(P=0.08和P=0.05)。氨态氮浓度以QTE2组最低,丙酸摩尔比例以QTE2组最高;QTE2组丁酸摩尔比例显著高于CON组和QTE3组(P<0.05);QTE2组异戊酸摩尔比例显著低于CON组和QTE3组(P<0.05)。3)QTE1组、QTE2组和QTE3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以QTE2组最高。4)在门水平上,随着QTE添加量的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线性升高(P=0.01),且QTE2组和QTE3组显著高于CON组和QTE1组(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线性降低(P=0.01),且QTE1组、QTE2组和QTE3组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在属水平上,随着QTE添加量的增加,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线性升高(P=0.01),且QTE2组和QTE3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线性降低(P=0.01);欧陆森氏菌属(Olsenella)的相对丰度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综上所述,单宁可通过提高瘤胃菌群多样性和有益菌相对丰度,优化瘤胃菌群结构,改善瘤胃发酵模式,促进断奶前犊牛的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犊牛开食料中QTE的适宜添加量为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单宁 瘤胃发酵 菌群组成
下载PDF
百里香酚对犊牛源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2
作者 赵红霞 顾珂瑞 +5 位作者 宋晨 李培锋 孙月 樊宏亮 郭宇 徐文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犊牛病料中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情况及百里香酚对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生化鉴定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4份犊牛病料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K-...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犊牛病料中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情况及百里香酚对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生化鉴定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4份犊牛病料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K-B法检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改良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选取2株生物被膜强阳性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百里香酚对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并进行百里香酚耐药性消除试验。结果显示,在104份犊牛病料中共分离鉴定获得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到50.0%以上;74.4%(32/43)的分离株为多重耐药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中、弱和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分离株分别占比23.3%(10/43)、16.3%(7/43)、32.6%(14/43)和27.9%(12/43);生物被膜阳性株中83.9%(26/31)为多重耐药株。百里香酚对2株生物被膜强阳性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6 mg/mL,经百里香酚处理后均恢复了对头孢噻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消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多重耐药性 百里香酚 耐药消除
下载PDF
紫苏籽提取物对断奶犊牛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高亮 马桢 +4 位作者 闫向民 耿娟 王传军 董彤彤 夏春芳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2期5-11,28,共8页
本实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紫苏籽提取物对西门塔尔断奶母犊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当、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断奶母犊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对照组不添加紫苏籽提取物,实验组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 本实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紫苏籽提取物对西门塔尔断奶母犊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当、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断奶母犊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对照组不添加紫苏籽提取物,实验组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及2.0‰的紫苏籽提取物。实验期6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整个实验周期记录犊牛腹泻及呼吸道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发病情况,实验结束时采集犊牛静脉血液,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紫苏籽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断奶犊牛粪便及呼吸道健康评分、降低犊牛腹泻及BRD发病率,且添加量越高,效果越显著;显著降低断奶犊牛血清ALT、AST、TCHO、TG、BUN指标,显著提高血清Ca、PHOS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表明紫苏籽提取物能够有效促进断奶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并有效抑制断奶犊牛的应激反应,增强断奶犊牛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提取物 犊牛 免疫功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紫苏籽提取物对西门塔尔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高亮 闫向民 +2 位作者 程黎明 米青婕 夏春芳 《畜禽业》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紫苏籽提取物(perilla seed extract,PSE),对西门塔尔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日龄左右、体格匀称、健康的西门塔尔母犊牛6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PSE,PSE0;PSE低剂量组,基础日... 目的研究紫苏籽提取物(perilla seed extract,PSE),对西门塔尔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日龄左右、体格匀称、健康的西门塔尔母犊牛6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PSE,PSE0;PSE低剂量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PSE,PSE1;PSE中剂量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PSE,PSE2;PSE高剂量组,基础日粮中添加2‰的PSE,PSE3。试验期90 d,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80 d。结果添加紫苏籽提取物的PSE2组和PSE3组西门塔尔母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PSE0对照组(p<0.01),PSE2组和PSE3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PSE2组和PSE3组十字部高、体斜长显著高于PSE0对照组(p<0.05),而与PSE1组差异不显著,各组的鬐甲高、胸围、管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紫苏籽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西门塔尔犊牛日增重并对体尺指标有积极影响,且最适添加量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提取物 断奶犊牛 生长性能
下载PDF
我国12种犊牛腹泻病原体调查汇总分析
5
作者 徐国栋 曹建平 +1 位作者 骆维 曹蕊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了解和掌握我国犊牛腹泻的病因,文章对犊牛腹泻调查文献中的12种病原体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旨在找出这12种病原体在腹泻犊牛中的流行规律,用以指导犊牛腹泻的临床实践。文章共汇总分析23篇调查文献,涉及64条调查信息,样品来源于我... 为了解和掌握我国犊牛腹泻的病因,文章对犊牛腹泻调查文献中的12种病原体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旨在找出这12种病原体在腹泻犊牛中的流行规律,用以指导犊牛腹泻的临床实践。文章共汇总分析23篇调查文献,涉及64条调查信息,样品来源于我国11个省、自治区,其中检出频次较高的有宁夏回族自治区(频次为19)、河南省(频次为18)、河北省(频次为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频次为6);涉及导致犊牛腹泻的12种病原体有BNoV、BEV、BKoV、BToV、BNeV、BPV、BAstV、IBRV、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沙门氏菌、副结核分枝杆菌、隐孢子虫,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05%、7.52%、10.57%、16.49%、28.18%、2.03%、11.56%、3.74%、15.03%、18.33%、4.00%、15.93%。调查文献中,有关BNoV、致病性大肠杆菌、隐孢子虫的文献信息相对较多,临床实践中应关注犊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腹泻 病原体
下载PDF
我国3种犊牛腹泻病原体调查汇总分析
6
作者 徐国栋 曹蕊 +1 位作者 骆维 曹建平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了解和掌握我国犊牛腹泻的病因,文章对2017—2022年涉及BVDV、BRV、BCoV 3种病原体引起犊牛腹泻的国内调查文献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旨在找出这3种病原体在腹泻犊牛中的流行规律,用以指导犊牛腹泻的临床防治工作。结果表明,(1)犊牛BVDV... 为了解和掌握我国犊牛腹泻的病因,文章对2017—2022年涉及BVDV、BRV、BCoV 3种病原体引起犊牛腹泻的国内调查文献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旨在找出这3种病原体在腹泻犊牛中的流行规律,用以指导犊牛腹泻的临床防治工作。结果表明,(1)犊牛BVDV的病原学阳性率为0~34.58%,平均阳性率为14.61%;血清学阳性率为18.75%~65.00%,平均阳性率为47.28%;分别累计不同类别样品(粪便或肛拭子、血液)、腹泻牛与非腹泻牛样品的BVDV病原学检测数据,免疫牛与非免疫牛的BVDV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测数据,发现上述各组的检测数据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犊牛BRV的病原学阳性率为0~56.74%,平均阳性率为10.42%;腹泻牛与非腹泻牛样品的累计检测数据存在极显著差异;犊牛BRV的血清学阳性率为0~25.00%,平均阳性率为15.15%(5/33);各组犊牛的BRV病原学和血清学累计的检测数据无显著差异。(3)犊牛BCoV的病原学阳性率为0~33.33%,平均阳性率为12.87%;血清学阳性率为0~25.00%,平均阳性率为9.09%;各组腹泻牛与非腹泻牛样品的BCoV病原学和血清学累计的检测数据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病毒性腹泻病毒 轮状病毒 冠状病毒
下载PDF
初生犊牛常见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7
作者 陈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94-94,共1页
对于新生犊牛来说,机体器官和组织还未发育完全,消化道等系统的黏膜比较脆弱,神经系统灵敏度低,此阶段机体免疫力低、环境适应力差。因此,初生犊牛的抵抗力较差,极易感染各种疾病,若未能及时防治,会造成初生犊牛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对于新生犊牛来说,机体器官和组织还未发育完全,消化道等系统的黏膜比较脆弱,神经系统灵敏度低,此阶段机体免疫力低、环境适应力差。因此,初生犊牛的抵抗力较差,极易感染各种疾病,若未能及时防治,会造成初生犊牛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1软瘫衰弱1.1初生犊牛软瘫衰弱临床症状。全身无力、四肢软瘫、站立困难、精神沉郁。初生犊牛出现软瘫衰弱的原因:一是在妊娠期母牛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缺乏蛋白质、各类维生素、Ca和P等矿物质及必需的微量元素等,母牛营养不良使得牛犊体质较弱;二是如果母牛患有传染病、慢性疾病等,妊娠期内也会对胎牛发育造成影响,从而出现软瘫衰弱;三是母牛食用的饲料出现发霉变质或酸性比较大;四是母牛在妊娠期缺乏运动,光照不足,且养殖环境较差,也会初生犊牛软瘫衰弱的概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犊牛 站立困难 新生犊牛 养殖环境 机体免疫力 营养物质 全身无力 预防控制措施
下载PDF
犊牛肠炎中西结合防治浅析
8
作者 张利娟 张晶 +2 位作者 朱凤岐 王盈莉 吴立佳 《中兽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6-48,共3页
牛肉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加上其市场价值较高,因此从事养牛产业的农户也比较多。犊牛养殖是养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环节,其养殖质量直接关系养殖效益,但是犊牛发育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各种疾病,其中犊牛肠... 牛肉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加上其市场价值较高,因此从事养牛产业的农户也比较多。犊牛养殖是养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环节,其养殖质量直接关系养殖效益,但是犊牛发育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各种疾病,其中犊牛肠炎比较常见,如大肠杆菌肠炎、梭菌性肠炎等,而且肠炎疾病具有高传染性和快速发展的特点,可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探讨犊牛肠炎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为提高犊牛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肠炎 肠道功能 犊牛梭菌性肠炎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犊牛腹泻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太淑平 黄杰斌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2期51-52,共2页
犊牛腹泻属于新生犊牛比较常发的急性腹泻疾病,该腹泻的原因是犊牛肠道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营养性因素、环境性因素导致犊牛自身免疫力下降,综合影响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症。犊牛腹泻在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但犊牛出生一个月内腹... 犊牛腹泻属于新生犊牛比较常发的急性腹泻疾病,该腹泻的原因是犊牛肠道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营养性因素、环境性因素导致犊牛自身免疫力下降,综合影响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症。犊牛腹泻在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但犊牛出生一个月内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自身免疫力 病原微生物 新生犊牛 急性腹泻 临床病症 效果分析 发病率和死亡率
下载PDF
冀北地区致犊牛腹泻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10
作者 张召兴 韩平 +6 位作者 王亚男 王珍珊 张妍 郭磊 衡江鸿 闫港 张艳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鉴定冀北地区养殖场中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菌,本实验于2021年~2023年采集冀北地区养殖场中患腹泻病奶肉犊牛的肛拭子、粪便及肝脏等病料样品247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ureR基因的PCR扩增等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 为鉴定冀北地区养殖场中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菌,本实验于2021年~2023年采集冀北地区养殖场中患腹泻病奶肉犊牛的肛拭子、粪便及肝脏等病料样品247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ureR基因的PCR扩增等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采集的247份患腹泻病的奶肉犊牛病料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到102株奇异变形杆菌(PM)。将分离菌人工感染小鼠(0.20 m L/只,含菌量为108cfu/mL),检测PM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其中72株PM引起小鼠发病与死亡,为致病性PM,小鼠的死亡率在40%~100%。采用PCR方法及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相关耐药基因及耐药性,采用SPSS19软件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PM耐药表型与相关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毒力基因fliL、zapA、pmf A、atfA、rsb A、ureC、atfC在72株致病性PM中的检出率在63.4%~100%,其他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在2.7%~8.1%;72株致病性PM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安普霉素等12种药物耐药的菌株占51.4%以上,对其他药物耐药的菌株占6.9%~33.3%,均呈多重耐药性(MDR),且至少耐3类药物;72株致病性PM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OXA、blaCTX-M、blaTEM,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dA、aac(6’)-Ib,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M的检出率在43.2%~98.6%,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在4.2%~33.3%,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之间基本呈正相关(除多粘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外)。本研究为致奶肉犊牛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奇异变形杆菌 致病性 毒力基因 耐药性 耐药基因
下载PDF
低聚木糖和牛磺酸对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1
作者 田雨晴 张一平 +6 位作者 吴春会 王明亚 徐宏建 李妍 李建国 李秋凤 曹玉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86,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木糖(XOS)和牛磺酸(Tau)对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45日龄左右的荷斯坦公犊牛60头,按照体重[(80±1)kg]相近原则,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为对照组(C... 本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木糖(XOS)和牛磺酸(Tau)对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45日龄左右的荷斯坦公犊牛60头,按照体重[(80±1)kg]相近原则,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分别为对照组(C组)、10 g/(d·头)XOS组(X组)、4 g/(d·头)Tau组(T组)、10 g/(d·头)XOS+4 g/(d·头)Tau组(XT组)。添加剂饲喂至犊牛77日龄。每天记录犊牛采食量和腹泻情况,在犊牛45、63、77和93日龄晨饲前称重并测量体尺,在犊牛63、77和93日龄分别连续3 d采集粪便,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4组间犊牛始重无显著差异(P>0.05),T组犊牛末重显著高于C组和XT组(P<0.05)。犊牛45~63日龄时,4组间犊牛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不显著(P>0.05),X、T、XT组料重比(F/G)与C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犊牛64~77日龄时,4组间犊牛ADG、ADFI、F/G均差异不显著(P>0.05)。犊牛78~93日龄时,T组犊牛ADG显著高于C、X、XT组犊牛(P<0.05),ADFI显著高于C组(P<0.05),但与X、XT组差异不显著(P>0.05);4组间F/G无显著差异(P>0.05)。日龄对犊牛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犊牛的ADG、ADFI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处理和日龄的互作效应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X、T和XT组犊牛45~63日龄腹泻率和粪便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相比,X、T和XT组犊牛45~63日龄腹泻率分别降低30.11%、32.69%、34.62%。日龄对犊牛腹泻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各组腹泻率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处理和日龄之间的互作效应对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3)添加XOS和Tau对犊牛各日龄体尺指标和体尺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日龄对犊牛体尺指标和体尺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犊牛的体尺指标显著提高(P<0.05),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围指数显著提高(P<0.05),管围指数显著降低(P<0.05)。处理和日龄的互作效应对体尺指标和体尺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4)犊牛63、77日龄时,各组间犊牛干物质(DM)、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犊牛93日龄时,T组犊牛CP、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组和XT组(P<0.05);各组间DM、EE、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日龄对犊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犊牛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处理和日龄的互作效应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添加4 g/(d·头)Tau对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CP及NDF表观消化率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低聚木糖 牛磺酸 腹泻率 体尺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健康安格斯犊牛与IBRV感染犊牛鼻腔菌群变化比较
12
作者 易鹏飞 孙磊 +5 位作者 马亚楠 马雪连 李娜 孙亚伟 钟旗 姚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7-1158,共12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的1月龄安格斯犊牛,采集犊牛鼻拭子,进行IBRV PCR检测,依据PCR检测结果,随机选取单纯IBRV阳性犊牛(P组)和IBRV阴性且无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健康犊牛(N组)各10头,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选择V3和V4可变区使用Illumina平台对鼻腔菌群DNA片段进行双端(Paired-end)测序,分析两组犊牛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牛场犊牛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共计922头,犊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2%(922/11 215);其中死亡98头,病死率为10.6%(98/922)。样品IBRV检出率为22.0%(50/227)。与N组犊牛鼻腔菌群分类单元数相比,P组犊牛在门、纲、目、科水平上呈极显著增加(P<0.01),且属水平也呈增加趋势(P=0.056)。Alpha多样性显示,P组犊牛鼻腔菌群均匀度(Pielou_e)和覆盖度(Goods_coverage)指数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Beta多样性中P组犊牛鼻腔菌群结构与N组犊牛有显著差异(P<0.05)。菌门和菌属差异性显示,P组犊牛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极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1),绿弯菌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蓝菌门(Cya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丰度极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1);P组犊牛的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盐水球菌属(Salinicoccus)丰度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5),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P组犊牛在MetaCyc代谢通路中存在9条代谢通路变化,在KEGG代谢通路丰度预测中存在7条代谢通路变化,主要和参与合成,炎性反应标志物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相关。此外,两组间鼻腔菌群在细胞功能、物质运输、分解和合成代谢以及疾病发生等预测功能方面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呼吸道症状病牛群中IBRV感染和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及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明犊牛感染IBRV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安格斯肉牛 犊牛 鼻腔菌群 代谢通路
下载PDF
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苟穆荣 胥磊 +9 位作者 张梦华 马盛超 闫梦婕 张涛 李金芝 刘奎国 主马别克·木哈里 谷建强 龙涛 黄锡霞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犊牛健康水平会影响牛群结构及质量,犊牛的死亡、淘汰对牧场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收集了4个新疆褐牛牧场2013—2020年间繁殖、产犊记录,通过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配种季节、... 犊牛健康水平会影响牛群结构及质量,犊牛的死亡、淘汰对牧场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收集了4个新疆褐牛牧场2013—2020年间繁殖、产犊记录,通过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配种季节、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场别、后代数量对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2020年间犊牛死亡率由26%降至11.9%,但淘汰率由1.3%增长至7.9%。配种季节、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场别、后代数量均显著影响犊牛死亡、淘汰率。犊牛死亡率随年份的增加而降低,但淘汰率随年份的增加而升高;单胎犊牛死亡率、淘汰率均显著低于双胎。春季配种、夏季产犊的犊牛死亡率显著高于冬季;春季配种,春、夏、秋季产犊的犊牛淘汰率同样显著高于冬季。新疆褐牛犊牛的死亡淘汰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严格把控种质资源,避免先天遗传缺陷,持续选育的同时合理调控非遗传因素,从而降低犊牛死淘率、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犊牛 死亡率 淘汰率 LOGISTIC
下载PDF
参芪补气散对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血清生化、激素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杨昊赤 纪鹏 +9 位作者 魏彦明 华永丽 任建明 张晓松 买占海 李宏雅 武凡琳 李琛琛 马挺 朱潇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研究参芪补气散对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发病率、血清生化、激素与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3月龄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10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参芪补气散低剂量组、参芪补气散高剂量组3个组,每组35头。对照组每日饲喂基础饲粮,给药组在基础饲粮... 研究参芪补气散对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发病率、血清生化、激素与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3月龄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10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参芪补气散低剂量组、参芪补气散高剂量组3个组,每组35头。对照组每日饲喂基础饲粮,给药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每日添加精料15 g/kg(低剂量组)和30 g/kg(高剂量组)的参芪补气散,连续饲喂21 d,观察每组犊牛腹泻、感冒的发生情况。试验结束后每组犊牛采集血液用于血清生化、激素、免疫指标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参芪补气散高、低剂量组犊牛的感冒、腹泻发病率呈降低趋势,高剂量组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参芪补气散低剂量组犊牛的甘油三酯、尿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免疫球蛋白A均显著升高(P<0.05),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参芪补气散高剂量组犊牛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钾、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参芪补气散可以明显改善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的血清生化、激素及免疫相关指标,防病增重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西门塔尔犊牛 血清生化 激素 免疫
下载PDF
新疆喀什某规模化安格斯牛场犊牛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5
作者 马紫薇 马学军 +9 位作者 马亚楠 孙亚伟 吾买尔江·牙合甫 邵白新月 杨作斌 王选艺 王梦娇 钟旗 马雪连 姚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8-2197,共10页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导致犊牛猝死、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等,对犊牛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喀什地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现状及耐药情...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导致犊牛猝死、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等,对犊牛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喀什地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现状及耐药情况,为该地区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集20份组织样品及6份圈舍粪土样品,采用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分离菌的毒力型及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菌在FTG液体培养基中出现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在TSC培养基中长出黑色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在绵羊血平皿上长出具有典型的双溶血环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可见菌体粗短、成单个或双个排列的革兰阳性直杆菌,形态学及镜检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特点。2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10株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38.46%。经毒素基因分型鉴定,其中,A型产气荚膜梭菌9株,检出率为90.0%,D型产气荚膜梭菌1株,检出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卡那霉素耐药率最高,为80.0%;对庆大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率为50.0%,而其对美罗培南、头孢吡肟、氟苯尼考及多西环素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bla TEM基因检出率最高,为100.0%;bla SHV、qnrA和aac(6′)-Ⅰb-cr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0.0%(2/10)、10.0%(1/10)和20.0%(2/10);未检出bla CTX-M和qnrS 2种耐药基因。【结论】新疆喀什地区安格斯犊牛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主要以A型为主,耐药情况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试验结果可为后期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犊牛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下载PDF
克拉玛依地区某奶牛场犊牛肺炎病原检测、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16
作者 邹阿玲 包灵杰 +7 位作者 谢本华 王磊 杨宏军 张亮 赵奕朵 张景艳 张康 李建喜 《中国奶牛》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为确定新疆克拉玛依地区某奶牛场犊牛肺炎的发病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采集该牛场12头患肺炎犊牛的鼻腔黏液,进行了牛呼吸道疾病相关病原检测、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为确定新疆克拉玛依地区某奶牛场犊牛肺炎的发病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采集该牛场12头患肺炎犊牛的鼻腔黏液,进行了牛呼吸道疾病相关病原检测、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犊牛肺炎主要是以牛支原体为主的混合感染发病,从病料中分离得到的菌落呈现典型的“煎蛋样”,经过生化鉴定和16S rRNA测序分析,分离得到1株牛支原体,将其命名M.bovis KLMY株。通过药敏试验从13种药物里选择出恩诺沙星对M.bovis KLMY株最为敏感。通过以上研究表明,造成此次犊牛肺炎的主要病原为牛支原体,且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犊牛肺炎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肺炎 牛支原体 混合感染 药敏试验 16S rRNA
下载PDF
40~90 kg牦牛犊牛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研究
17
作者 李世关 刘燕红 +4 位作者 杨得玉 刘书杰 周玉青 张万明 崔占鸿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12-2523,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40~90 kg牦牛犊牛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选取35头健康、体重相近的(60±3)日龄牦牛犊牛(公),分为3组,分别为初期屠宰组(IS组,7头)、中期屠宰组(MS组,7头)、末期屠宰组(FS组,21头),而FS组又分为自由采食组(AL组,21头)... 本试验旨在探究40~90 kg牦牛犊牛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选取35头健康、体重相近的(60±3)日龄牦牛犊牛(公),分为3组,分别为初期屠宰组(IS组,7头)、中期屠宰组(MS组,7头)、末期屠宰组(FS组,21头),而FS组又分为自由采食组(AL组,21头)、70%采食组(IR70组,21头)和40%采食组(IR40组,21头)。预试期30 d,正试期90 d。AL组、IR70组和IR40组牦牛犊牛分梯度饲喂基础饲粮。当IS组、MS组、AL组牦牛犊牛体重分别达到48、64、88 kg时,5组各选择5头牦牛犊牛进行屠宰。在试验结束前2周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AL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IR70组和IR40组(P<0.05)。2)AL组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IR70组和IR40组(P<0.05),AL组的总能、粪能、代谢能和消化能显著高于IR70组和IR40组(P<0.05),AL组和IR40组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显著高于IR70组(P<0.05)。3)AL组和IR70组的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显著高于IR40组(P<0.05)。3组之间呼吸熵和甲烷产生量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熵在0.65~0.80。4)组织中能量含量从高到低为:脂肪>肌肉>血液+内脏>皮>骨骼>毛。5)40~90 kg牦牛犊牛平均日增重在100~500 g/d的生长净能需要量为1.37~8.10 MJ/d,生长净能需要量的模型为:log 10能量=0.8309+1.232×log 10空腹体重。维持净能需要量的回归方程为:log 10产热量=0.000138×代谢能摄入量+2.573,维持净能需要量为374.10 kJ/kg SBW 0.75。综上得出,40~90 kg牦牛犊牛气体代谢的呼吸熵为0.65~0.80,维持净能需要量为374.1 kJ/kg SBW 0.75,平均日增重在100~500 g/d的生长净能需要量为1.37~8.10 MJ/d,补充了饲养标准中牦牛犊牛营养需要的基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犊牛 能量需要量 饲喂水平 消化代谢 气体代谢
下载PDF
不同益生菌对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王丽娟 张永根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试验旨在探讨犊牛日粮中添加不同益生菌对其生长性能、消化率、氮代谢、免疫指标和腹泻发生的影响。选取42头20日龄荷斯坦犊牛,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分成7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枯草... 试验旨在探讨犊牛日粮中添加不同益生菌对其生长性能、消化率、氮代谢、免疫指标和腹泻发生的影响。选取42头20日龄荷斯坦犊牛,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分成7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枯草芽孢杆菌、0.05%腊样芽孢杆菌、0.2%乳酸杆菌、0.1%酵母菌、0.05%粪肠球菌和0.1%地衣芽孢杆菌。预饲期10 d,正试期75 d。结果表明:(1)105日龄时试验组体重高于对照组,其中0.2%乳酸杆菌组和0.05%粪肠球菌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和105日龄时0.2%乳酸杆菌组体格高于对照组(P<0.05);30~105日龄0.2%乳酸杆菌组、0.1%酵母菌组、0.05%粪肠球菌组和0.1%地衣芽孢杆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0.1%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对照组(P<0.05);(2)105日龄时0.05%粪肠球菌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60日龄时0.2%乳酸杆菌组有机物(OM)、N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5日龄时0.1%酵母菌组N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60日龄、105日龄时0.2%乳酸杆菌组、0.05%粪肠球菌组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60日龄时0.05%粪肠球菌组的IgM、IgA含量和0.1%地衣芽孢杆菌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2%乳酸杆菌组和0.05%粪肠球菌组腹泻频率最低,粪便评分中对照组和0.05%腊样芽孢杆菌组较高。综上所述,益生菌对断奶后犊牛生长发育性能有促进作用,其中乳酸菌和粪肠球菌效果更明显;益生菌对犊牛DM、OM、NDF、ADF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有显著提升,粪肠球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在NDF和ADF表观消化率要优于其他益生菌;添加粪肠球菌可提高犊牛免疫球蛋白含量,益生菌能降低犊牛腹泻发生的概率,乳酸菌和粪肠球菌的降低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犊牛 生长性能 消化率 氮代谢 免疫指标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早期断奶牦牛犊牛皱胃形态与功能发育的影响
19
作者 李世关 张颖楠 +4 位作者 杨得玉 刘书杰 周玉青 单青生 崔占鸿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4,共10页
试验旨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断奶牦牛犊牛皱胃发育的影响。选取21头60日龄左右健康的牦牛公犊牛,分为高饲喂水平组(AL组)、中饲喂水平组(IR70组)和低饲喂水平组(IR40组),每组7头。各组在饲喂等量代乳粉的基础上,分... 试验旨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断奶牦牛犊牛皱胃发育的影响。选取21头60日龄左右健康的牦牛公犊牛,分为高饲喂水平组(AL组)、中饲喂水平组(IR70组)和低饲喂水平组(IR40组),每组7头。各组在饲喂等量代乳粉的基础上,分梯度投喂由苜蓿干草和开食料组成的固体饲料。预试期30 d,正试期90 d。待试验结束空腹称重后,每组分别随机选取5头犊牛进行屠宰,采集皱胃组织及内容物样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AL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浆膜层厚度显著高于IR70组(P<0.05);IR70组的终末体重、日增重、黏膜上皮厚度、肌层厚度显著高于IR40组(P<0.05);AL组的黏膜上皮、黏膜肌层、肌层、浆膜层厚度显著高于IR40组(P<0.05);IR70组的黏膜肌层厚度显著高于AL组(P<0.05);IR40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AL组(P<0.05)。②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与IR40组和AL组相比,IR70组在咖啡因代谢途径中,差异代谢物黄嘌呤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AL组相比,IR70组在泛醌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叶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差异代谢物4-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得出,在饲喂代乳粉的基础上提高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利于牦牛犊牛体重的增长,促进了其早期的健康成长;通过代谢组学发现中饲喂水平提高了牦牛犊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能力,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更有利于断奶牦牛犊牛的早期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犊牛 早期断奶 固体饲料饲喂水平 皱胃发育 代谢组学
下载PDF
蒲公英水煎液对犊牛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20
作者 王琪 张惠玲 +8 位作者 刘日蓉 孙月 李培锋 樊舒婷 宋晨 郝普国 徐文琦 郭宇 赵红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腹泻犊牛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耐药情况及蒲公英水煎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7份犊牛源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腹泻犊牛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耐药情况及蒲公英水煎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7份犊牛源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进行8种耐药基因的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蒲公英水煎液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将菌株与蒲公英水煎液作用后进行耐药消除试验。结果显示,从107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44株犊牛源大肠杆菌,分离率为41%;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中bla CTX-M基因携带率为8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qnr(S)基因携带率为32%;蒲公英水煎液对筛选出的耐药菌株的MIC为200 mg/mL;经蒲公英水煎液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而且更不容易出现耐药。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腹泻犊牛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而蒲公英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可降低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临床疗效,本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有效预防和治疗犊牛腹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源大肠杆菌 中药 耐药性 耐药消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