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 被引量:21
1
作者 范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理论及其编题方法是取得可靠测试结论的基本保障。要实现科学地编题,必须遵循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案情予以全面深入地认识。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技术是全面深入认识案情和实现科学编题的有效途径。某些商业...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理论及其编题方法是取得可靠测试结论的基本保障。要实现科学地编题,必须遵循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案情予以全面深入地认识。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技术是全面深入认识案情和实现科学编题的有效途径。某些商业测谎理论及其方法的编题,不仅存在明显的错误和缺陷,而且影响着我国该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及科学、健康地发展。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和方法符合科学编题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编题方法 商业测谎理论
原文传递
我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综述 被引量:14
2
作者 常青山 苏剑君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从 1991年公安部审定我国自行研制的PG -I型心理测试仪至今 ,现已完善成PG - 12、PGA - 2 0 0 0等型测试仪的智能计算机系统。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已实测数千起疑难重大案件 ,直接测试逾万人 ,仅PGA系列实测千起测评结果区分无辜和... 从 1991年公安部审定我国自行研制的PG -I型心理测试仪至今 ,现已完善成PG - 12、PGA - 2 0 0 0等型测试仪的智能计算机系统。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已实测数千起疑难重大案件 ,直接测试逾万人 ,仅PGA系列实测千起测评结果区分无辜和相关的准确率达 90 %以上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已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位置和实用的价值。作为以多元学科综合一体的新兴的边缘学科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经过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不断研究和完善 ,将从实践中得到积累 ,从积累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此学科应用范围将全方位拓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 应用 理论体系 发展
下载PDF
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论纲 被引量:27
3
作者 武伯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绝不是曾被人错误传播的和百姓日常俗称的“测谎”。“测谎”是被某些人错译、错传、错用的非科学概念。此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人有无经历过特殊事件的心理痕迹 ;技术评判原理是 :主试使用口头言语唤起被测人认...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绝不是曾被人错误传播的和百姓日常俗称的“测谎”。“测谎”是被某些人错译、错传、错用的非科学概念。此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人有无经历过特殊事件的心理痕迹 ;技术评判原理是 :主试使用口头言语唤起被测人认知活动时的心理生物反应图谱的变化 ;实案测试时 ,人可以选择沉默不答或者随意简单回答方式。此项技术可划分六个阶段技术 ,其中第一阶段犯罪心理动态分析描绘最重要。此项技术有八个方面的作用和四个方面的局限性 ;测试技术人才最为重要 ;基础理论绝不能再传播错误和过时的“测谎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基本原理 技术评判原理 被测人 主试 认知活动 心理生物反应图谱 犯罪心理动态分析描绘 人才 “测谎理论” 犯罪心理痕迹
下载PDF
犯罪心理测试反测试及其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龙 张磊 刘洪广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第4期45-48,共4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甄别嫌疑人过程中使用的测谎方法。但由于测试中的原理机制等问题,反测试手段可以以多种方式对测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干扰。加强犯罪心理测试中的监控并提高反测试识别技术,可以较好地应对测试中出现的反测试。反测...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甄别嫌疑人过程中使用的测谎方法。但由于测试中的原理机制等问题,反测试手段可以以多种方式对测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干扰。加强犯罪心理测试中的监控并提高反测试识别技术,可以较好地应对测试中出现的反测试。反测试的出现本身就是逃避测试的表现,一旦发现被测人存在反测试行为或心理,则应重点对其进行调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脑电测试结合测谎范式进行检测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今后的测谎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 心理生理反应 测试 多导仪 认知脑电位
下载PDF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心理内容 被引量:9
5
作者 付有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5-131,共7页
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使犯罪心理测试变成了刑事测谎 ,导致犯罪心理测试业内的争议和业外的质疑。心理学家改变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 ,主流心理学思想对犯罪心理测试重新进行了审视 ,形成犯罪心理测试的定向... 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使犯罪心理测试变成了刑事测谎 ,导致犯罪心理测试业内的争议和业外的质疑。心理学家改变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 ,主流心理学思想对犯罪心理测试重新进行了审视 ,形成犯罪心理测试的定向反应理论 ,开创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科学认识。现代犯罪心理测试研究揭示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特异生理反应所反映的是被测者对犯罪的记忆状况 ,与犯罪有关的记忆状况决定着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反应的水平 ,反映被测者是属于作案人、涉案知情人、一般知情人 ,还是属于无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 心理内容 定向反应理论 生理反应
下载PDF
从连破六起疑难命案谈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价值与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范刚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正确应用对疑难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要保证其在疑难案件的侦查审理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并充分认识影响测试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承认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正确应用对疑难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要保证其在疑难案件的侦查审理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并充分认识影响测试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承认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予以正确地研究,并对其予以准确地把握和慎重地应用,这是犯罪心理测试能否取得准确结论,从而为疑难案件的侦查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通过连续六起疑难命案的侦破,就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价值及科学应用问题,谈一些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价值 科学应用 问题
下载PDF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立忠 高旭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59-64,共6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广泛运用于刑事案件立案、现场勘验、现场调查、现场分析、侦查措施、侦查讯问等侦查过程中。但在实际运用中 ,存在着或怀疑 ,或盲从 ,或认为只有在特别复杂、疑难、久侦不破案件中才能使用心理测试技术等误区。应从法...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广泛运用于刑事案件立案、现场勘验、现场调查、现场分析、侦查措施、侦查讯问等侦查过程中。但在实际运用中 ,存在着或怀疑 ,或盲从 ,或认为只有在特别复杂、疑难、久侦不破案件中才能使用心理测试技术等误区。应从法律上对心理测试的主体、客体以及程序进行明确、统一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侦查
下载PDF
论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在刑事诉讼实践中的运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严军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4期91-95,共5页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能否成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取决于该项技术的成熟度以及人们对该项技术的信赖度。作者认为,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如果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必须在法律上对测试活动加以规范。此外,由于犯罪心理测试结论与要证事实之间存在...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能否成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取决于该项技术的成熟度以及人们对该项技术的信赖度。作者认为,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如果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必须在法律上对测试活动加以规范。此外,由于犯罪心理测试结论与要证事实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目前这种“交接”阶段至少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和一些特殊案件中,赋予犯罪心里测试结论证据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 刑事诉讼 证据种类 司法公正 中国
下载PDF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实案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鸿 武伯欣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1-74,共4页
1991年,我国研制的PGA型心理测试系统正式通过公安部审定。十多年来,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已达到排除无辜准确率100%,知情相关、作案相关认定准确率98%,测后讯问突破的案件占受理案件的80%。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应用 1991年 测试系统 刑事侦查 准确率 公安部 相关 案件 认定 作案 受理 讯问
下载PDF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价值之探微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晓峰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3-55,共3页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已在实践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具有科学性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具备证据的本质属性。从刑事诉讼的角度 ,应该在法律上赋予犯罪心理测试结论证据资格 ,并作为一个独立的证据形式。
关键词 犯罪心理痕迹 犯罪心理测试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 证据价值
下载PDF
再论我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刚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132-136,共5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各类疑难案件的调查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此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仍然存在着忽视心理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研究与应用的混乱局面等问题,加之存在着诸多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因素。因此,需要采取科学而慎...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各类疑难案件的调查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此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仍然存在着忽视心理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研究与应用的混乱局面等问题,加之存在着诸多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因素。因此,需要采取科学而慎重的态度,在科学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科学地认识、研究与应用。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此项技术研究的组织、投入和应用的规范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问题 研究与应用
下载PDF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工具探析——多导仪测试与脑电位测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龙 刘洪广 杨恒毅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4-68,共5页
犯罪心理测试手段一直处在更新发展的状态,当今流行的测试技术是多导仪测试,而新兴技术则是认知相关脑电位检测技术,两种犯罪心理测试手段各有优势。由于两种测试技术基于的生理基础和测试原理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两种技术应适用于不... 犯罪心理测试手段一直处在更新发展的状态,当今流行的测试技术是多导仪测试,而新兴技术则是认知相关脑电位检测技术,两种犯罪心理测试手段各有优势。由于两种测试技术基于的生理基础和测试原理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两种技术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案件:多导仪适合易唤起强烈情绪生理反应的案件,ERP测试则适合包含重要隐蔽信息的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 多导仪 ERP 谎言检测
下载PDF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及其证据属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印杰 徐立忠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特征,鉴定结论属于证据的一种。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犯罪心理测试结论也具有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特征,因此,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属性是证据,且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之一的鉴定... 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特征,鉴定结论属于证据的一种。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犯罪心理测试结论也具有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特征,因此,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属性是证据,且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之一的鉴定结论。当前我国犯罪心理测试制度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应从测试主体、测试程序、测试环境条件、测试方法和测试结论的审查等方面规范测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鉴定结论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 证据属性 制定规范
下载PDF
心理学视角下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访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红梅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3-47,共5页
犯罪心理测试是建立在大量心理学基础研究成果之上的心理实验的一种,属于应用心理学研究范畴。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程序大多是在以测试方为主导的双方语言交流或者在测试方的语言指导下完成。访谈技术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 犯罪心理测试是建立在大量心理学基础研究成果之上的心理实验的一种,属于应用心理学研究范畴。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程序大多是在以测试方为主导的双方语言交流或者在测试方的语言指导下完成。访谈技术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核心价值在于引导测试对象产生正确客观的认知。要想成功达到谈话的目的,主测人员要思考访谈关系构建的心理学基础、客观认知测试对象的心理行为反映、充分使用语言、恰当辅以访谈技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 访谈 研究
下载PDF
犯罪心理测试在高校内盗案件中的适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鸿杰 《天津法学》 201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据统计,在高校发生的盗窃案件中,内盗案件占一半以上,成为危害校园公私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严重影响高校声誉和教学秩序的稳定。高校内盗案件,作案手段简单、易于得手,传统侦查手段难以取得证据。科学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侦破高校内盗... 据统计,在高校发生的盗窃案件中,内盗案件占一半以上,成为危害校园公私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严重影响高校声誉和教学秩序的稳定。高校内盗案件,作案手段简单、易于得手,传统侦查手段难以取得证据。科学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侦破高校内盗案件,缩小侦查范围,不失为解决此类案件行之有效的办法。运用SMT、CQT、GKT、POT四种测试方法,对高校内盗案件进行测试研究,测试准确度高,能够成功缩小侦查范围,提供可靠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内盗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测试图谱
下载PDF
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16
作者 武伯欣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56-58,共3页
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立足中国本土的实践。实践证明,照抄照搬美国测谎理论和方法,仿制美式仪器简单机械地应用是十分错误的。在党中央提出加强科技自主创新的今天,《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应用教程纲要》一书,已成为... 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立足中国本土的实践。实践证明,照抄照搬美国测谎理论和方法,仿制美式仪器简单机械地应用是十分错误的。在党中央提出加强科技自主创新的今天,《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应用教程纲要》一书,已成为我国自主研创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结晶,已成为大学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必读教材。中国自主研创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和方法亟需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研究历程 人员素质 应用展望
下载PDF
浅谈我国犯罪心理测试工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文俊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78-80,共3页
司法实践中,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犯罪心理测试工作的性质与作用未得到法律确认;测试仪器、人员缺乏统一管理;实施测试的条件及程序未加规范等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对此,应运用法律手段确立其地位;采取组织措施予以促... 司法实践中,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犯罪心理测试工作的性质与作用未得到法律确认;测试仪器、人员缺乏统一管理;实施测试的条件及程序未加规范等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对此,应运用法律手段确立其地位;采取组织措施予以促进;制定实施细则加强管理;进行教育研究提高水平;联合协作形成证据系统,实现犯罪心理测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 法律化 规范化
下载PDF
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平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我国,心理测试技术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项先进的司法应用技术。目前,我国掌握这项技术的人不多,故而社会上对这项技术要么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要么把它神秘化。正确认识这项技术的科学原理和相对性,才能促进其得到正确运用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心理测试 科学性 局限性 刑事侦查技术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下载PDF
浅谈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晓宝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0-74,共5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侦查机关在运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时存在一些问题 ,侦查机关应加强对犯罪心理测试的配合。而测试人员应注意严格把握测试条件 ,选择最佳测试时间 。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测试条件 准绳问题 刑事侦查活动 侦查机关
下载PDF
从“五声听狱”到脑电位检测侦查—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视野下侦查手段之变革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南男 张跃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93-97,共5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走过了古代萌芽时期、近代创立时期与现代成熟时期三个阶段,当前正在向脑科学方向发展。从"五声听狱"到脑电位检测侦查经历了三次飞跃,即从肉眼观察到使用仪器测定,从单一指标到多参量指标衡量,从测试易受情...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走过了古代萌芽时期、近代创立时期与现代成熟时期三个阶段,当前正在向脑科学方向发展。从"五声听狱"到脑电位检测侦查经历了三次飞跃,即从肉眼观察到使用仪器测定,从单一指标到多参量指标衡量,从测试易受情绪影响的呼吸、脉搏、皮电、血压到检测反映认知程度的脑电位,测试结果由主观上升到客观、由准确上升到精确,推动了刑事侦查结果的公正与侦查效率的提升,侦查方法实现了从经验到前科学、由前科学到科学的历史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 脑电位检测 科学技术 刑事侦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