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心理印痕存在的客观性与有罪无罪——浅谈犯罪情节测试法对嫌疑人的认定和否定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发勇 《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56-57,共2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同犯罪分子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多变,而且更加趋向智能化。因此,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仅仅靠传统的技术、方法、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任务是必须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同犯罪分子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多变,而且更加趋向智能化。因此,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仅仅靠传统的技术、方法、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任务是必须掌握和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方法与手段才能准确地甄别犯罪,更有效、更有力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印痕 客观性 犯罪情节测试法 犯罪嫌疑人 心理变化 生理变化
下载PDF
犯罪现场信息与心理测试
2
作者 蔡晓东 《刑事技术》 2003年第B1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犯罪现场 信息 心理测试 犯罪情节测试法 现场勘察
下载PDF
测谎技术用于区分犯罪实施者、知情者和无辜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兴乐 《警察技术》 2001年第2期29-32,共4页
犯罪情节测试法(简称GKT测试法)是以犯罪人对犯罪事实情节的记忆和识别为基础的一种测试方法。它的理论根据在于 ,犯罪实施者对犯罪过程留有记忆 ,当再现犯罪过程中的某些情节时能够再认 ,而无辜者对犯罪过程中的细节则一无所知 ,当呈... 犯罪情节测试法(简称GKT测试法)是以犯罪人对犯罪事实情节的记忆和识别为基础的一种测试方法。它的理论根据在于 ,犯罪实施者对犯罪过程留有记忆 ,当再现犯罪过程中的某些情节时能够再认 ,而无辜者对犯罪过程中的细节则一无所知 ,当呈现这些细节时他不能再认 ,由此可以把有罪者和无辜者显著地区分出来。但是 ,运用GKT技术的重要条件是有关案件的情节必须绝对保密 ,如果被测试的犯罪嫌疑人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案情 ,则有可能把无辜的知情人错判为有罪 ,这使得GKT技术的适用受到极大的局限。本实验研究旨在观察无辜的知情人和犯罪实施者在GKT测试中到底有无区别 ,及有何区别 ,并探讨在案情暴露情况下准确区分犯罪实施者和知情者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犯罪实施者和知情者在GKT测试的对应率上有较大区别 ,对应强度上有微弱区别 ,在CQT测试中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实施者 知情者 无辜者 GKT CQT 测谎技术 犯罪情节测试法
下载PDF
测谎器在悄然运作
4
作者 艺放 《科学之友》 1998年第11期36-36,共1页
提起测谎器,很多人使会想起银幕中的这种神秘"道具"。如今,它已悄然走入中国的社会生活。从90年代初,我国警方运用国产测谎器,成功地破获了1,200余起大案要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杭城警方在华东地区最早使用测谎器这一现代化... 提起测谎器,很多人使会想起银幕中的这种神秘"道具"。如今,它已悄然走入中国的社会生活。从90年代初,我国警方运用国产测谎器,成功地破获了1,200余起大案要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杭城警方在华东地区最早使用测谎器这一现代化破案手段,成功破获一系列大案,目前在全国警界处于领先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测谎器巳成为警方手中的一面"照妖镜"!1996年9月27日,浙江巨州市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17岁高三女学生在当地府山公园被人用刀刺死。警方很快将疑点集中在与死者同校的一名高二男生身上。据警方调查证实,嫌疑人与死者从案发两个月前开始谈恋爱,案发当晚又和死者一直在府山公园呆到凌晨一时。审讯中,嫌疑人一口咬定是当晚有一名陌生男子持刀向他俩行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谎器 犯罪嫌疑人 华东地区 领先地位 犯罪情节测试法 警方 破案手段 市公安局 社会生活 女学生
下载PDF
测谎:在破案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兴乐 《人民公安》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测谎技术 侦查破案 嫌疑对象 犯罪情节测试法 测谎仪 犯罪嫌疑人 作案人 侦查人员 作案动机 军分区 准绳问题测试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