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磷脂抗体与狼疮肾炎的关联及其肾脏致病机制
1
作者 阳晓 涂世盐 吴海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率估计为5.14/10万例年,全球每年约40万新诊断的SLE患者,我国每年新诊断SLE患者人数为10.7万/年,居全球之首^([1])。狼疮肾炎(LN)是SLE最严重的器官表现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LN患者足细胞和肾单位逐渐丢失,... 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率估计为5.14/10万例年,全球每年约40万新诊断的SLE患者,我国每年新诊断SLE患者人数为10.7万/年,居全球之首^([1])。狼疮肾炎(LN)是SLE最严重的器官表现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LN患者足细胞和肾单位逐渐丢失,大部分SLE患者5年内可发生LN,LN 5年后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比例约为10%~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终末期肾脏病 抗磷脂抗体 肾单位 足细胞 致病机制 SLE患者 LN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筛选狼疮肾炎的诊断基因以及免疫浸润分析
2
作者 李玲琴 张燕妮 +1 位作者 贺泓霓 袁心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1-54,I0007,I0008,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寻找狼疮肾炎(LN)的诊断基因,并分析可能的免疫浸润机制,为狼疮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LN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其中GSE32591作为训练集,GSE112943作为独立验证数据集。使...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寻找狼疮肾炎(LN)的诊断基因,并分析可能的免疫浸润机制,为狼疮肾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LN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其中GSE32591作为训练集,GSE112943作为独立验证数据集。使用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基因通路富集(KEGG)分析。进一步利用LASSO回归和SVM-RFE机器学习算法筛选诊断基因,同时进行外部验证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再利用肾脏病Nephroseq数据库对诊断基因进行双重验证,最后通过CIBERSORT反卷积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在LN中的浸润情况及相关性。结果:筛选出LN差异基因共计367个,富集分析发现LN主要涉及对病毒的反应、免疫反应调节信号、细胞因子产生的正向调节、病毒过程的调节等免疫相关功能,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COVID-19、甲型流感、补体和凝血级联等炎症通路。通过机器学习筛选出ISG20、PKP4、IFI44和LPL为诊断基因,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与预测效能。最后利用CIBERSORT反卷积法免疫浸润显示,在LN中记忆B细胞、单核细胞、活化自然杀伤细胞表达上调,而滤泡辅助性T细胞、未活化自然杀伤细胞表达下调。结论:LN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基因多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ISG20、PKP4、IFI44和LPL可能为LN诊断与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记忆B细胞与单核细胞可能在LN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机器学习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
下载PDF
血府逐瘀干预胸腺肽影响狼疮肾炎玫瑰花结淋巴细胞临床研究
3
作者 徐娜 韩梅 +2 位作者 封锦慧 孙垚 任占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46-0049,共4页
探究血府逐瘀干预胸腺肽影响狼疮肾炎玫瑰花结淋巴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及一附院接受的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泼尼松、环磷酰胺)、观察组(血府逐瘀)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探究血府逐瘀干预胸腺肽影响狼疮肾炎玫瑰花结淋巴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及一附院接受的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泼尼松、环磷酰胺)、观察组(血府逐瘀)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总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干预胸腺肽影响狼疮肾炎玫瑰花结淋巴细胞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 胸腺肽 狼疮肾炎 玫瑰花结淋巴细胞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4
作者 詹晓娜 杨毅 徐钢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过往报道中关于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的患病率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探究LN患者BMD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5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BMD... 目的过往报道中关于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的患病率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探究LN患者BMD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5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BMD检测的LN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_(1)~L_(4))、髋关节和股骨颈的BM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1例LN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7.2±12.2)岁,60.4%的患者为绝经后患者,97.8%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69.2%的患者存在至少一个部位的BMD下降,63.7%的患者存在骨量减少,22.0%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所有患者中,87.9%的患者接受钙剂治疗,35.2%的患者接受α骨化三醇治疗,53.8%的患者接受双磷酸盐治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是腰椎(L_(1)~L_(4),β=0.008,P<0.001)、髋关节(β=0.016,P<0.001)和股骨颈(β=0.016,P<0.001)BMD的独立相关因素,绝经时长是腰椎(L_(1)~L_(4),β=-0.011,P=0.038)和髋关节(β=-0.01,P=0.017)BM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LN患者中BMD降低的患病率较高,体重和绝经时长可能是BMD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骨密度 患病率
下载PDF
狼疮肾炎靶向B细胞治疗研究新进展
5
作者 田贵青 李贞琼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中国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目前临床上无法治愈LN,只能通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来缓解症状,延缓肾功能衰退。然而现有的治疗方案对LN的完全肾脏缓解率偏低,而且疾...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中国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目前临床上无法治愈LN,只能通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来缓解症状,延缓肾功能衰退。然而现有的治疗方案对LN的完全肾脏缓解率偏低,而且疾病容易复发。近年来,随着LN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B细胞为靶点的各种生物制剂、治疗手段以及抗细胞因子活化的生物制剂不断被研发。因此,本文就目前靶向生物制剂和治疗手段在LN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物制剂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肾功能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蔡慧 蒋峰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较为常见且临床症状较重的并发症之一~([1])。据流行性病学调查显示,25%~60%的SLE患者伴有LN,且10%~30%的患者在出现肾损伤状态的10年后进展为终末期肾...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较为常见且临床症状较重的并发症之一~([1])。据流行性病学调查显示,25%~60%的SLE患者伴有LN,且10%~30%的患者在出现肾损伤状态的10年后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2-3]),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医疗体系带来巨大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疾病活动度 血清补体 肾功能进展
下载PDF
Pristane诱导的狼疮肾炎小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变化的研究
7
作者 林佳忆 朱焱 吴颖颖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Pristane诱导的狼疮肾炎小鼠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 helper lymphocyte 17,Th17)数量及相关基因的改变。方法:在8周龄雌性Balb/c腹腔注射0.5mL pristane诱导构建狼疮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SC)及pristane诱导组(PC)。... 目的:探讨Pristane诱导的狼疮肾炎小鼠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 helper lymphocyte 17,Th17)数量及相关基因的改变。方法:在8周龄雌性Balb/c腹腔注射0.5mL pristane诱导构建狼疮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SC)及pristane诱导组(PC)。在28周时测量小鼠踝关节直径、脾脏长度及质量,镜下观察肾脏病理,ELISA检测尿蛋白浓度、血清抗ds-DNA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q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结果:PC组踝关节直径(P<0.05)、脾脏质量(P<0.05)显著高于SC组,脾脏长度(P<0.05)显著长于SC组。PC组尿蛋白浓度(P<0.05)及血清抗ds-DNA抗体浓度(P<0.05)显著高于SC组。PC组Th17比例显著高于SC组(P<0.05)。PC组CCL19表达显著高于SC组(P<0.05)。结论:PC组小鼠Th17比例显著高于S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狼疮肾炎 CCL19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病耻感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琳 钱龙 周培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5-0168,共4页
探讨狼疮肾炎患者病耻感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的120例狼疮肾炎患者的信息。用量表评定病耻感及社会支持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Pearson检验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病耻感总... 探讨狼疮肾炎患者病耻感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的120例狼疮肾炎患者的信息。用量表评定病耻感及社会支持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Pearson检验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病耻感总得分为27~103分,平均60.14±12.50分。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等与病耻感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尊、年龄等是影响病耻感的主要因素(P<0.05)。Pearson检验: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537,P=0.000)。结论 狼疮肾炎患者病耻感较强,与年龄、社会支持等有关,需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自我认同,更好地进行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病耻感 社会支持 自尊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滋阴清肾饮治疗阴虚内热证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陈丹 何诚明 张海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观察滋阴清肾饮治疗阴虚内热证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住院及门诊确诊LN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联合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西医+滋阴清肾饮治疗。比较2组... 目的观察滋阴清肾饮治疗阴虚内热证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住院及门诊确诊LN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联合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西医+滋阴清肾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肾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免疫学指标[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评分(SLEDAI)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67%、83.33%)较对照组(63.33%、60.00%)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五心烦热、咽痛、盗汗、斑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24 h Upro、BUN、sCr、IgM、IgG、IgA、CRP、ESR、SLEDAI评分低于对照组,ALB、Hb、补体C3、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滋阴清肾饮治疗阴虚内热证LN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免疫学指标,降低炎症水平,有助于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清肾饮 治疗 阴虚内热证 狼疮肾炎
下载PDF
泰它西普与贝利尤单抗在狼疮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10
作者 陈燕 张雨婷 +2 位作者 何雨谣 李欢骏 冯锦红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4-77,共4页
目的比较泰它西普与贝利尤单抗分别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6例狼疮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标准方案组(A组)40例、贝利尤单抗+标准方案组(B组)40例、泰它西普+标准方案组(C组)26例。A... 目的比较泰它西普与贝利尤单抗分别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6例狼疮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标准方案组(A组)40例、贝利尤单抗+标准方案组(B组)40例、泰它西普+标准方案组(C组)26例。A组仅给予激素及传统免疫抑制剂进行标准方案治疗,B组在标准方案基础上联合贝利尤单抗治疗,C组在标准方案基础上联合泰它西普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个月。治疗12个月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总B淋巴细胞比例、补体C3、补体C4、IgG、IgA、IgM,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临床疗效均高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C组各肾功能指标均低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各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各组总B淋巴细胞比例、补体C_(3)、补体C_(4)、IgG、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总B淋巴细胞比例、补体C_(3)、补体C_(4)均高于治疗前,IgG、IgA、IgM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C组总B淋巴细胞比例、补体C_(3)、补体C_(4)均高于A组,IgG、IgA、IgM均低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泰它西普、贝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狼疮肾炎均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调节免疫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狼疮肾炎 泰它西普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增殖诱导配体
下载PDF
误诊为膜性肾病的狼疮肾炎临床分析
11
作者 王文丰 张周 +1 位作者 钱悦 宋洁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N)与膜性肾病(MN)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误诊10余年的LN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育龄期女性,因双下肢水肿伴泡沫尿13年就诊。10余年前首诊时肾脏病理检查诊...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N)与膜性肾病(MN)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误诊10余年的LN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育龄期女性,因双下肢水肿伴泡沫尿13年就诊。10余年前首诊时肾脏病理检查诊断为Ⅰ期MN,予相应治疗缓解。10年间患者病情时有反复。2个月前患者因牙龈炎于当地诊所就诊,治疗4 d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尿量减少,遂转至我院。查体见双下肢轻度水肿,毛发较稀疏,颈部皮肤可见淡红色皮损。行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LN,给予针对性治疗19 d后,病情缓解出院。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通常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肾脏是其主要累及的脏器之一,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临床鉴别LN与MN时,应重视病理及MN靶抗原检查,并仔细查体,认真鉴别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误诊 膜性肾病 鉴别诊断 病理检查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X-盒结合蛋白1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12
作者 杨明 房叶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09-215,共7页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中未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 unspliced,XBP1u)和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转录因子(X-box binding protein 1spliced,XBP1s)mRNA的表达,并探讨XBP 1...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中未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 unspliced,XBP1u)和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转录因子(X-box binding protein 1spliced,XBP1s)mRNA的表达,并探讨XBP 1在LN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5例LN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中XBP1u、XBP1s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比例,分析LN患者XBP1表达与B细胞亚群及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LN组CD19+B细胞活动期组中XBP1u mRNA的表达水平为(0.078±0.034),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35±0.011)(P<0.05)、高于稳定期组的(0.049±0.016)(P<0.05);LN组CD19+B细胞活动期组中XBP1s mRNA(0.076±0.037),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22±0.010)(P<0.05)、高于稳定期组的(0.043±0.017)(P<0.05);(2)LN组中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比例活动期组为(0.059±0.02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34±0.011)(P<0.01)、活动组(0.059±0.024)高于稳定组的(0.073±0.036)(P<0.05);(3)LN患者XBP1u、XBP1s表达与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38、0.036),与抗双链DNA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评分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7、0.058),与血红蛋白、补体C3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59、−0.219)。结论(1)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XBP1u、XBP1s mRNA在活动组中表达量较健康组增加,且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评分值及抗双链DNA抗体呈正相关;(2)XBP 1在LN患者B细胞中表达升高,与浆细胞明显相关,提示XBP 1可能通过促进B细胞分化而参与LN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X盒结合蛋白1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昆仙胶囊相关方案治疗狼疮肾炎的有效性:网状Meta分析
13
作者 李子锋 范玉玲 +3 位作者 易文 侯晓强 尹龙 常彩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6-74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昆仙胶囊相关治疗方案对狼疮肾炎(LN)的有效性,以期为LN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昆仙胶囊治疗LN的相关研究,限定时间... 目的:系统评价昆仙胶囊相关治疗方案对狼疮肾炎(LN)的有效性,以期为LN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昆仙胶囊治疗LN的相关研究,限定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4月6日,对符合标准的研究使用R 4.0.2软件与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随机对照研究与1个队列研究,包括3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24 h尿蛋白与SLEDAI评分方面,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昆仙胶囊治疗后效果最优;在Scr、IgE与IgG方面,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昆仙胶囊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5种方案在治疗L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面,以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昆仙胶囊的效果最佳。因纳入研究的质量与数量限制,还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仙胶囊 狼疮肾炎 有效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miR-155靶向SMAD2在小鼠狼疮肾炎足细胞损伤和炎性反应中的影响
14
作者 张洁 徐璐瑶 +6 位作者 吴昱升 王蓉 杨岚茵 蓝梦麟 林雨倩 黄艳琴 林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1-328,共8页
目的:探讨miR-155调控SMAD2表达对小鼠狼疮性肾炎足细胞损伤以及炎性反应中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AAV9-miR-155组、AAV9-miR-NC组、AAV9-miR-anti组和AAV9-miR-anti-NC组,每组8只,其中空白组为C57BL/6小鼠,其... 目的:探讨miR-155调控SMAD2表达对小鼠狼疮性肾炎足细胞损伤以及炎性反应中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AAV9-miR-155组、AAV9-miR-NC组、AAV9-miR-anti组和AAV9-miR-anti-NC组,每组8只,其中空白组为C57BL/6小鼠,其余组均为MRL/lpr小鼠,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组进行相应处理和取样。通过在线靶基因预测网站Target genes对miR-155与SMAD2是否存在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预测验证miR-155与SMAD2的靶向关系。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各组小鼠24 h尿蛋白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qRT-PCR检测各组肾组织中miR-155水平上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P-cadherin和SMAD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小鼠炎性因子(IL-6、TNF-α)的荧光强度。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尿蛋白升高,肾脏病理损伤严重,肾组织的miR-155上调,并且nephrin、P-cadherin和SMAD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IL-6、TNF-α荧光强度增强。与模型组、AAV9-miR-NC组相比,AAV9-miR-155组小鼠模型组小鼠尿蛋白升高,肾脏病理损伤明显,肾组织miR-155升高明显,nephrin、P-cadherin和SMAD2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IL-6、TNF-α荧光强度增强明显;与模型组、AAV9-miR-anti-NC组相比,AAV9-miR-anti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尿蛋白下降,肾脏病理损伤改善,miR-155表达降低,nephrin、P-cadherin和SMAD2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IL-6、TNF-α荧光强度下降;模型组、AAV9-miR-NC组、 AAV9-miR-anti-NC组小鼠则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155可抑制野生型SMAD2细胞的荧光活性,靶向调控SMAD2的表达。结论:高表达miR-155可通过调控SMAD2加重小鼠足细胞损伤和狼疮肾炎的炎性反应,而抑制miR-155表达可减轻小鼠足细胞损伤和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SMAD2 足细胞损伤 狼疮肾炎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患者的效果
15
作者 李金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狼疮肾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来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狼疮肾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LED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肾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炎性指标水平和SLEDA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泼尼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泼尼松 来氟米特 肾功能 疾病活动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从“病-期-证”结合探讨狼疮肾炎中医治疗新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盈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41-943,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可累及全身多系统损害,其中肾脏受累称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和严重的脏器损伤,约50%~80%SLE患者存在明显肾受累,病死率是普通狼疮患者两倍^([1])。亚洲人LN发病率约...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可累及全身多系统损害,其中肾脏受累称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和严重的脏器损伤,约50%~80%SLE患者存在明显肾受累,病死率是普通狼疮患者两倍^([1])。亚洲人LN发病率约33%~55%,远高于白种人14%~23%^([2]),在我国LN发病率逐年递增,占我国肾活检中继发性肾病的首位^([3])。LN西医诱导治疗的完全缓解率<45%,20年肾存活68.3%,约10%LN患者会发展至终末期肾病^([1,4]),故LN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源头疾病,严重影响了SLE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狼疮肾炎 多系统损害 肾脏受累 诱导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继发性肾病 肾活检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中重度狼疮肾炎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丁菱 何善智 +2 位作者 王明霞 邹婵娟 王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中重度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40例中重度狼疮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用环磷酰胺治疗,实验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中重度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40例中重度狼疮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用环磷酰胺治疗,实验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h UP)、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水平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 UP、BUN、SCr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24h UP(0.75±0.16)g/24h、BUN(4.07±0.45)mmol/L、SCr(56.89±5.1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7±0.34)g/24h、(6.16±0.65)mmol/L、(74.98±5.14)μmol/L,ALB(37.29±3.13)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98±4.14)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重度狼疮肾炎临床用药方案中,联合使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的疗效优于单用环磷酰胺,且对患者肾功能改善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不会明显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疗效 肾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lncRNA TUG1、miR-144的表达及其意义
18
作者 江丹 熊金河 +2 位作者 尚华 汪佳利 何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285-1291,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微小核糖核酸-144(miR-144)表达与狼疮肾炎(LN)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LN患者104例为LN组,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 目的分析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微小核糖核酸-144(miR-144)表达与狼疮肾炎(LN)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LN患者104例为LN组,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分为预后不良亚组36例和预后良好亚组6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盒检测血清lncRNA TUG1、miR-144表达。经TargetScan网站预测lncRNA TUG1与miR-144的结合位点,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N患者血清lncRNA TUG1与miR-144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N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TUG1、miR-144表达对LN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N组血清lncRNA TUG1表达降低,miR-144表达升高(t/P=15.885/<0.001、15.808/<0.001)。经TargetScan网站预测,lncRNA TUG1与miR-144存在结合位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N患者血清lncRNA TUG1与miR-144表达呈负相关(r=-0.797,P<0.001)。随访2年,104例LN患者ESRD发生率为34.62%(36/1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脏病分期4期和miR-144升高为L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97(1.062~1.349)、1.108(1.047~1.172)],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lncRNA TUG1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305(0.101~0.923)、0.979(0.960~0.998)、0.841(0.750~0.943)];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TUG1、miR-144表达及二项联合预测L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73、0.911,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Z/P=3.239/0.001、3.247/0.001)。结论LN患者血清lncRNA TUG1低表达和miR-144高表达与肾脏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预测LN肾脏预后不良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 微小核糖核酸-144 疾病活动度 预后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36亚家族作为狼疮肾炎疾病进展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性研究
19
作者 刘超 余晓洋 +1 位作者 王志刚 赵灿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798-804,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6亚家族是否可以作为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疾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0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6亚家族是否可以作为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疾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0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有LN被纳入LN组,而肾功能正常的73例SLE患者纳入非LN组,另招募83名同期体检健康且无任何肾脏疾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IL-36α、IL-36β、IL-36γ、IL-36Ra、IL-17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LN组和LN组患者血清IL-36α[13.12(9.01,17.95)ng/L、21.24(11.41,26.37)ng/L比10.06(6.80,12.34)ng/L]和IL-17[44.18(32.78,66.95)ng/L、49.73(33.26,91.08)ng/L比33.14(20.67,43.07)ng/L]水平均升高,且LN组较非LN组升高更显著(P<0.05)。LN组患者血清IL-36β[25.67(11.52,48.52)ng/L比8.60(4.59,13.68)ng/L、11.44(6.45,26.91)ng/L]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LN组,同时血清IL-36Ra[32.88(17.47,51.69)ng/L比98.17(45.93,161.80)ng/L、49.11(26.40,92.52)ng/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非LN组(P<0.05)。在正向逐步法中,观察到较高水平的IL-36α增加了SLE患者蛋白尿的风险(OR=1.346,95%CI:1.134~1.596,P=0.001)。此外,LN患者血清IL-36α与SLE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肾脏SLEDAI、系统性狼疮国际临床协作组和美国风湿病学学会损伤指数评分、血清IL-17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L-36Ra、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P<0.05)。糖皮质激素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降低SLE患者血清IL-36α水平(P<0.05)。结论IL-36α可能是与SLE蛋白尿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且独立于其他混杂因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参与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7细胞因子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在狼疮肾炎中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的新认识
20
作者 阳晓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95-97,共3页
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参与抗寄生虫感染及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细胞。长期以来嗜酸性粒细胞被认为是有害的免疫细胞,与组织损伤相关。新近证据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可抑制炎症反应及促进组织修复[1,2]。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 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参与抗寄生虫感染及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细胞。长期以来嗜酸性粒细胞被认为是有害的免疫细胞,与组织损伤相关。新近证据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可抑制炎症反应及促进组织修复[1,2]。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常见的严重靶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嗜酸性粒细胞 靶器官损伤 过敏性疾病 组织修复 组织损伤 免疫细胞 抗寄生虫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