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猪瘟病毒增殖过程中主要蛋白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旭阳 樊帅 +7 位作者 靳家鑫 张帅 路闻龙 朱潇静 王芮 张改平 孙爱军 庄国庆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8-236,共9页
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猪引起的非洲猪瘟(ASF),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ASFV编码超过150种蛋白,广泛参与病毒的进入、复制和形态发生等过程。ASFV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宿主细... 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猪引起的非洲猪瘟(ASF),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ASFV编码超过150种蛋白,广泛参与病毒的进入、复制和形态发生等过程。ASFV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在细胞质中核周微管组织中心(MTOC)处的“病毒工厂”中完成复制和装配,并通过微管转运至细胞膜,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本文重点分析了参与病毒进入、复制、组装和释放过程的关键蛋白功能,初步探讨其潜在研究价值,为进一步的ASF疫苗和药物靶点研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增殖过程 病毒蛋白 疫苗
下载PDF
基于黏膜sIgA抗体的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早期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白昀 谢青云 +6 位作者 欧阳伟 甘源 袁厅 赵东明 步志高 邵国青 冯志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0-310,共11页
目前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学检测方法存在因采血引起交叉感染风险、抗体转阳滞后影响检测敏感性等问题,因此建立一种无创采样且可实现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方法对于在临床上ASFV感染的诊断与监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人工合成的方式构建... 目前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学检测方法存在因采血引起交叉感染风险、抗体转阳滞后影响检测敏感性等问题,因此建立一种无创采样且可实现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方法对于在临床上ASFV感染的诊断与监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人工合成的方式构建了pFastbac1-P30-His重组表达载体,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表达ASFV重组P30蛋白(SUMO-P30),用Ni柱亲和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建立一种以猪口腔液中黏膜sIgA抗体为靶标的ASFV抗体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真核重组表达的P30蛋白(SUMO-P30)约为47 ku,Western blot鉴定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经优化确定了ELISA最佳反应条件:包被量为1.0μg·mL^(-1),5%脱脂乳为最佳样品稀释液,与待检口腔液的最佳混合比例为2∶8,样品反应时间为120 min,鼠抗猪IgA-HRP最佳稀释度为1∶5000,反应时间为60 min,最佳显色时间为15 min。该方法检测ASFV感染口腔液抗体效价可达1∶32,与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黏膜抗体阳性口腔液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利用该方法和ASFV商品化ELISA血清抗体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感染ASFV强毒株或人工致弱株后同一头猪不同时间点的口腔液和血清样品,口腔液中黏膜sIgA抗体在感染后3~5 d S/P值就显著提升,而血清抗体在监测期内未检测到转阳。检测人工感染或同圈感染自然变异株后不同时间点的口腔液和血清样品,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商品化非洲猪瘟病毒血清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37.5%,总符合率为61.5%。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无需采血,以口腔液为样品的ASFV黏膜sIgA抗体ELSIA检测方法,可实现ASFV感染的无创、早期、敏感诊断,为ASFV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sIgA抗体 ELISA 早期诊断
下载PDF
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情况分析
3
作者 胡媛媛 张懿 +9 位作者 赵屹钦 曾邦权 王俊美 杜润 赵珍 张然 何依蓉 陈红艳 张文东 赵焕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全面了解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CSF)流行及免疫状况,预估疫病流行和发生风险,采集病原学样品63 224份、血清学样品146 547份,进行CSF病原和血清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7—2021年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94%、81.47%、80.79... 为全面了解2017—2021年云南省猪瘟(CSF)流行及免疫状况,预估疫病流行和发生风险,采集病原学样品63 224份、血清学样品146 547份,进行CSF病原和血清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7—2021年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94%、81.47%、80.79%、80.24%、82.53%,规模场合格率略高于散养户,但差异不显著(P>0.05);CSF病原核酸阳性率分别为0.52%、0.74%、1.10%、1.02%、2.42%,散养户、屠宰场阳性率高于规模场。结果表明:自2017年CSF退出强制免疫后,云南省CSF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病原阳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分布范围广,免疫密度低和抗体合格率低的散养户发生CSF的风险较高,提示应对其加强监测和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病原学 血清抗体 监测 云南省
下载PDF
猪只健康与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关系
4
作者 戈胜强 崔进 +5 位作者 张慧 徐天刚 尼博 沙洲 魏荣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2018年传入我国。ASFV流行毒株不断变异,加之缺少有效疫苗,给我国ASF防控带来极大挑战。免疫接种动物的基础健康程度或免疫力水平可显著影...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2018年传入我国。ASFV流行毒株不断变异,加之缺少有效疫苗,给我国ASF防控带来极大挑战。免疫接种动物的基础健康程度或免疫力水平可显著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基础健康程度或免疫力水平较差的猪只感染ASFV后,其感染进程更加剧烈,预后更差。而使用营养干预如饲喂喷雾干燥猪血浆,或增强免疫力措施如移植疣猪粪便微生物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猪群的ASFV抵抗水平,两者紧密联系。提升猪只健康水平,将是有效防控ASF的根本。本文针对猪只健康状况或免疫力水平影响ASF疫苗免疫和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ASF疫苗研究及防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疫苗 健康水平 免疫状况
下载PDF
基于文献的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比对分析
5
作者 刘平 徐全刚 +3 位作者 陈峰 高璐 孙向东 王幼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45-49,共5页
为评估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能力,基于2019—202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相关文献数据,利用Excel软件提取数据进行初步整理,采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森林图描述非洲猪瘟比对企业符合率和样品符合率及95%置信区间,分析生... 为评估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能力,基于2019—202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相关文献数据,利用Excel软件提取数据进行初步整理,采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森林图描述非洲猪瘟比对企业符合率和样品符合率及95%置信区间,分析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能力。结果显示:共有10篇文献符合筛选标准,涉及9个省份944个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比对的企业符合率为68.9%(95%CI:65.8%~71.8%),样品符合率为90.1%(95%CI:89.3%~91.0%);2021年企业符合率和样品符合率与前两年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市州/区县级组织比对的企业符合率和样品符合率均低于省级。结果表明: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总体不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生猪屠宰企业落实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驻场检疫“两项制度”的监管,督促企业加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提升检测能力,以有效切断病毒逆向传播,保障生猪养殖业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屠宰企业 检测能力 文献研究
下载PDF
2018—2020年福建地区猪瘟病毒E0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6
作者 戴爱玲 张鑫杰 +4 位作者 林楚云 尹会方 薛少华 刘建奎 杨小燕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为了了解2018—2020年福建地区猪瘟病毒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收集福建省不同地区临床发病猪的血液和肺脏、脾脏、淋巴结等组织样本1464份,采用RT-nPCR的方法对样品进行CSFV检测,对部分CSFV阳性样品E0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CSFV总... 为了了解2018—2020年福建地区猪瘟病毒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收集福建省不同地区临床发病猪的血液和肺脏、脾脏、淋巴结等组织样本1464份,采用RT-nPCR的方法对样品进行CSFV检测,对部分CSFV阳性样品E0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CSFV总体阳性率为1.9%(29/1464),并获得13株CSFV E0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所得13株CSFV E0基因之间的同源性在82.2%-99.7%,其中11株CSFV E0基因与1.1亚型代表毒株HCL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0%~99.9%,与Shimen株的核苷酸同源性94.1%~95.0%;1株与2.1c型参考毒株HNSD-2012核苷酸同源性为98.2%;1株与2.1d亚型毒株CSFV/JPN/2018核苷酸同源性为99.6%。遗传进化分析发现,10株CSFV与HCLV、C-ZJ-2008、Shimen和Brescia处于同一分支,属于1.1亚型;1株CSFV与HNSD-2012等位于同一分支,属于2.1c亚亚型;1株与CSFV/JPN/2018等位于同一分支,属于2.1d亚亚型。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13株毒株与HCLV等代表毒株在重要的Rnase活性位点高度保守,其中2株2.1亚型毒株与HCLV毒株相比,其在第35位非关键氨基酸残基上发生由G→E的突变。结果表明福建地区CSFV流行情况趋向多样化,提示仍需加强对CSFV流行及遗传变异的持续监测,为猪瘟的诊断及有效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RT-nPCR E0基因 遗传变异
下载PDF
非洲猪瘟基因Ⅰ型/Ⅱ型重组病毒研究现状及思考
7
作者 戈胜强 沙洲 +7 位作者 郑辉 刘春菊 左媛媛 胡永新 王晓华 刘爽 魏荣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基因重组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组间广泛存在,它是造成ASFV遗传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SFV基因Ⅱ型毒株2018年传入我国,2021年国内又报道发现基因Ⅰ型毒株和基因Ⅰ型/Ⅱ型重组病毒。我国分离的ASFV基因Ⅰ型/Ⅱ型重组毒嵌合了两个基因型... 基因重组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组间广泛存在,它是造成ASFV遗传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SFV基因Ⅱ型毒株2018年传入我国,2021年国内又报道发现基因Ⅰ型毒株和基因Ⅰ型/Ⅱ型重组病毒。我国分离的ASFV基因Ⅰ型/Ⅱ型重组毒嵌合了两个基因型序列并部分整合了二者的生物学特性,毒力与基因Ⅱ型强毒株相当,某些致病指标甚至更高;基因Ⅱ型减毒活疫苗株不能对该重组毒株产生有效保护。该重组毒株在国内的流行演变可能会显著影响ASFV的进化方向,并对ASFV疫苗研究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ASFV基因Ⅰ型/Ⅱ型重组病毒进行综述,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我国ASF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重组病毒 疫苗研发
下载PDF
越南非洲猪瘟疫苗AVAC ASF LIVE(ASFV-G-ΔMGF)研究工作分析与思考
8
作者 戈胜强 沙洲 +5 位作者 左媛媛 初薛霏 徐天刚 张永强 李金明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非洲猪瘟(Afcri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近日,越南正式将经临床试验验证的非洲猪瘟弱毒疫苗AVAC ASF LIVE(ASFV-G-ΔMGF)在其全国推广使用。本文对越南非洲猪瘟弱... 非洲猪瘟(Afcri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近日,越南正式将经临床试验验证的非洲猪瘟弱毒疫苗AVAC ASF LIVE(ASFV-G-ΔMGF)在其全国推广使用。本文对越南非洲猪瘟弱毒疫苗ASFV-G-ΔMGF相关研究数据进行了总结分析,分别从ASFVG-ΔMGF株攻毒保护能力评价、传代细胞培养株临床动物实验、野猪口服接种试验、毒力返强验证等方面,结合国内相关ASFV基因缺失株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分析发现:越南上市的ASFV-G-ΔMGF疫苗株,二次免疫接种后攻毒保护效果更好,但在对野猪的口服接种评价中,其口鼻接种效果存在不确定性;随着疫苗株在动物体内的不断传代,其存在毒力返强和毒株变异风险,导致接种猪只临床症状明显;ASFV-G-ΔMGF株虽然有较好的攻毒保护能力和可靠的生产优势,但仍缺乏相关研究数据,特别是在垂直传播、交叉保护、基因突变等方面。后续仍需对ASFV-G-ΔMGF株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减毒活疫苗 越南 ASFV-G-ΔMGF疫苗株
下载PDF
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
9
作者 谢晓明 曲会 +4 位作者 刘文 许文静 李翀 杜平丽 董明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引起的一种感染家猪和野猪的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CSF的主要...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引起的一种感染家猪和野猪的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CSF的主要方法,我国自实施CSFV疫苗强免政策以来,CSFV在我国的流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大规模暴发的情况很少发生,仅部分地区呈点状散发或地方性流行,非典型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为了净化并根除CSF,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控,采用可靠的诊断技术及时淘汰CSFV阳性猪,继续标记疫苗和药物治疗的研究,以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瘟病毒 特点 疫苗 根除策略
下载PDF
综合洗消体系对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的作用
10
作者 张韵 金睿妍 +2 位作者 何佳蔚 程光胜 丁红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6,F0003,共6页
切断非洲猪瘟病毒(ASFV)传播途径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本试验旨在通过在某种猪场建立综合洗消体系以阻断ASFV传入。对拟进入猪场的车辆在出发前和距猪场1 km处清洗和消毒,在猪场门口进行第3次消毒;人员进入猪场前洗澡和隔离,并将... 切断非洲猪瘟病毒(ASFV)传播途径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本试验旨在通过在某种猪场建立综合洗消体系以阻断ASFV传入。对拟进入猪场的车辆在出发前和距猪场1 km处清洗和消毒,在猪场门口进行第3次消毒;人员进入猪场前洗澡和隔离,并将其衣物消毒;输入物资进场前消毒。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洗消的车辆、人员、物资和猪场内猪只携带ASFV核酸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猪只的ASFV抗体水平。结果显示,2019、2020、2021和2022年,车辆ASFV检出率分别为2.6%、1.3%、0和0,人员ASFV检出率分别为3.0%、1.1%、0和0.9%,物资ASFV检出率分别为12.5%、0、5.9%和0;4年间,猪场内猪只的ASFV核酸和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完善的洗消体系并开展ASFV检测,能有效阻断ASFV传入猪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车辆 人员 物资
下载PDF
未成熟单核细胞:非洲猪瘟病毒体内延长感染进程的主要场所
11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24,共1页
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给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已逾百年,至今没有商品化疫苗可用,这是全球生猪行业的痛点和难点。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可引发猪的高热、多脏器损伤、出血等临床症状。A... 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给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已逾百年,至今没有商品化疫苗可用,这是全球生猪行业的痛点和难点。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可引发猪的高热、多脏器损伤、出血等临床症状。ASFV感染后,病毒可快速蔓延至淋巴结,通过淋巴液和血液散布全身,导致免疫器官病变和功能衰竭引起感染动物的死亡。当前关于ASFV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的认知仍然有限,且主要集中于ASFV如何逃逸或抑制天然免疫信号通路,而从宿主角度研究ASFV感染入侵的机制相对较少,这也是限制非洲猪瘟疫苗及抗病毒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猪瘟疫苗 抗病毒药物 免疫器官 致病机制 生猪产业 临床症状 淋巴液
下载PDF
我国猪瘟流行现状及净化之路
12
作者 邹兴启 李芳韬 刘业兵 《中国猪业》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在全球多个地区仍在流行,对养猪业带来巨大打击和经济损失。当前我国猪瘟防控程度较好,疫情态势平稳,偶有散发,但猪瘟的存在不利于健康养殖,影响猪肉市场及品质,因此有必要开展猪瘟净化工作。随着养猪...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在全球多个地区仍在流行,对养猪业带来巨大打击和经济损失。当前我国猪瘟防控程度较好,疫情态势平稳,偶有散发,但猪瘟的存在不利于健康养殖,影响猪肉市场及品质,因此有必要开展猪瘟净化工作。随着养猪产业不断升级,小散户逐渐退出市场,猪瘟监测技术成熟完善以及政府大力推动动物疫病净化,开展猪瘟净化时机日趋成熟,但猪瘟净化面临着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免疫失败、动物移动等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我国猪瘟流行态势与防控现状,猪瘟净化的必要性与策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借鉴欧美猪瘟净化经验,采取猪瘟净化措施手段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猪瘟净化提供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流行现状 防控 净化
下载PDF
猪瘟疫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作者 贾华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从而引起泛发性小点状出血、梗死和坏死。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巨大。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疾病,我国将其列为...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从而引起泛发性小点状出血、梗死和坏死。该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养猪业危害巨大。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猪瘟病毒是其病原体,尽管猪瘟病毒各个毒株的毒力不同,但是它们都使养猪业产生了巨大损失,威胁着全世界的猪肉生产和国家人口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 灭活疫苗 弱毒疫苗 亚单位疫苗 核酸疫苗 嵌合病毒活疫苗 合成肽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 全长感染性cDNA标记疫苗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生猪检疫中非洲猪瘟与传统猪瘟的区别及无害化处理
14
作者 房辉 刘植先 田婷婷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2期9-10,共2页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了生猪养殖的健康发展。随着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完善生猪检疫工作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措施。由于非洲猪瘟与传统猪瘟的临床症状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导致其诊断时难以区分,因...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了生猪养殖的健康发展。随着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完善生猪检疫工作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措施。由于非洲猪瘟与传统猪瘟的临床症状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导致其诊断时难以区分,因此应熟练掌握生猪检疫过程中非洲猪瘟与传统猪瘟的鉴别诊断方法,同时对检疫不合格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操作,防止病猪猪肉流入市场,减少非洲猪瘟的传播,保障了生猪猪肉及相关肉制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检疫操作、传统猪瘟鉴别诊断及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阻断非洲猪瘟传播与蔓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检疫 非洲猪瘟 传统猪瘟 无害化处理
下载PDF
非洲猪瘟净化失败的六个原因
15
作者 杨艳芹 李亮 樊福好 《猪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6-27,共2页
自2018年国内发现非洲猪瘟感染以来,大量研究与实操都被证明能够很好地控制急性感染的蔓延。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离开暴利的加持,行业竞争趋于内卷,生猪生产企业想要在日益严峻的环境中生存,就必须着眼于降低成本、控制疫病、稳定生产。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生猪生产 内卷 急性感染 疫病 降低成本 行业竞争 猪瘟感染
下载PDF
非洲猪瘟研究现状及防控措施
16
作者 张芳 王珍梅 +2 位作者 唐明艳 易恒洁 谢艳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猪传染性疾病,传播快且范围广,致死率高,预防难。猪感染ASFV后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强大,变异性强,持续传播影响...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猪传染性疾病,传播快且范围广,致死率高,预防难。猪感染ASFV后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强大,变异性强,持续传播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养猪业,威胁着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本文从非洲猪瘟起源、病毒特征、检测方法、国内外疫苗研究现状及疫病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研究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疫苗 研究现状 防控措施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蛋白结构及疫苗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红帅 谢水华 +3 位作者 刘建营 郭建超 李亮 陈迎丰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1种高致死性传染病。自ASF疫情暴发以来,ASF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ASFV是由许多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清楚,以及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使得疫苗开发极具...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1种高致死性传染病。自ASF疫情暴发以来,ASF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ASFV是由许多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清楚,以及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使得疫苗开发极具困难。为此,解析ASFV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将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ASFV的复制和传播机制,有助于筛选保护性抗原,并设计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ASF疫苗。本文总结了近年来ASFV蛋白结构功能和疫苗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突破,以期为科学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蛋白结构 ASF疫苗
下载PDF
非典型猪瘟的诊治与防控的研究
18
作者 申会丽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猪瘟,俗称为“烂肠瘟”,又被称为猪霍乱,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和危害性极大的特点。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分类,猪瘟被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而在中国被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临... 猪瘟,俗称为“烂肠瘟”,又被称为猪霍乱,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和危害性极大的特点。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分类,猪瘟被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而在中国被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临床实践中,非典型猪瘟是其中一种难以解决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猪瘟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接触性传染病 动物传染病 猪瘟病毒 猪霍乱 OIE 临床实践
下载PDF
非洲猪瘟传入四川边界丘区的定性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念春 梁璐琪 +3 位作者 张毅 陈冬 李春 陆富贵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期14-15,33,共3页
为精准研判区域性联防联控形势下非洲猪瘟传入四川省边界丘区的可能性,参照《陆生动物卫生法典》风险评估的标准流程,通过对危害识别、确定风险问题、明确风险路径、开展释放评估、暴露评估、后果评估、风险估计,对非洲猪瘟传入四川边... 为精准研判区域性联防联控形势下非洲猪瘟传入四川省边界丘区的可能性,参照《陆生动物卫生法典》风险评估的标准流程,通过对危害识别、确定风险问题、明确风险路径、开展释放评估、暴露评估、后果评估、风险估计,对非洲猪瘟传入四川边界丘区开展定性风险评估。经评估,非洲猪瘟病毒通过“带毒蜱虫入境”“引进猪只通过屠宰感染”“未实行全封闭饲养”“带毒蜱虫叮咬家猪”“未消毒运载车辆与猪只发生有效距离接触”等5种途径传入四川边界丘区的风险等级为“中等”。从风险管理方面,强化生猪散养户养殖管理、加大饮水入口管控、加强蜱虫源头防控、做好备案登记管理等4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严防非洲猪瘟病毒传入,以保障四川边界丘区养殖的产能和供给。为非洲猪瘟区域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定性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下载PDF
猪瘟病毒C株表位突变毒株的构建及拯救
20
作者 刘元杰 徐璐 +9 位作者 朱元源 徐嫄 张乾义 李翠 李明 夏应菊 王琴 刘业兵 赵启祖 邹兴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8-705,共8页
本研究旨在突变猪瘟病毒C株WH303位点,构建感染性克隆,为猪瘟病毒C株标记疫苗的研究提供候选毒株。本试验以猪瘟病毒C株为研究材料,经重叠PCR方法突变WH303位点,再分别连接至C株和C-flag株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RNA,转染PK15细胞,细... 本研究旨在突变猪瘟病毒C株WH303位点,构建感染性克隆,为猪瘟病毒C株标记疫苗的研究提供候选毒株。本试验以猪瘟病毒C株为研究材料,经重叠PCR方法突变WH303位点,再分别连接至C株和C-flag株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RNA,转染PK15细胞,细胞连续传代完成病毒的拯救和增殖。结果显示,经特异性限制内切酶酶切反应验证,感染性克隆构建成功。经RT-PCR、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检测,表明病毒成功拯救。病毒细胞传代至17代,检测到病毒,表明病毒可以稳定传代。综上,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株WH303突变感染性克隆MC和MC-flag,并成功拯救MC株,得到可以稳定传代的病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株 WH303位点 突变 感染性克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