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动机及招募策略研究
1
作者 陈乐丹 苏欣欣 +1 位作者 黄淑慧 李建道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自1998年无偿献血制度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长,血液工作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但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医院的临床用血需求迅速增长,如何发展和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解决日益突出的血液供需矛盾成为采供血机构亟... 自1998年无偿献血制度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长,血液工作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但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医院的临床用血需求迅速增长,如何发展和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解决日益突出的血液供需矛盾成为采供血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献血动机是促发献血行为的重要因素[1],了解并掌握无偿献血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是能否有效动员健康适龄公民自愿参与无偿献血,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的关键。本次研究以温州地区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通过对献血动机的分析,就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招募方案展开阐述。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临床用血 采供血机构 医疗保障水平 招募策略 医疗新技术 献血动机 温州地区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及招募策略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轶伦 陆雅文 +2 位作者 屠小明 陈家应 蔡旭兵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55-1357,共3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的研究,针对无偿献血的积极动机、消极动机以及相对应的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问题,阐述了研究现状和结论。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动机 招募策略
原文传递
佛山市民献血动机及献血行为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温丽玲 梁佩贤 +2 位作者 罗益红 邓爱宜 何敏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了解佛山市民献血动机及献血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制定招募策略。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佛山市583例非献血者和554例献血者分别进行无偿献血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与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献血人... 目的了解佛山市民献血动机及献血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制定招募策略。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佛山市583例非献血者和554例献血者分别进行无偿献血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与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献血人群特征为男性较多,年龄20~<30岁,高中/中专学历,月收入1 000~<3 000元;献血的主要动机是"奉献爱心和社会责任";献血行为受"奉献爱心和社会责任""给多次献血者颁发证书和勋章""害怕献血会感染疾病和影响健康""怕痛""献血地点交通不方便"等因素影响。结论激励措施、阻碍措施、心理因素、献血服务等因素都会影响市民献血,应针对不同人群,制订不同的招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动机 献血行为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无偿献血动机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轶伦 林振平 +3 位作者 陈家应 傅强 戴宇东 蔡旭兵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动机。方法采取文献计量方法,逐篇阅读文献统计献血动机的研究结论。结果中英文研究献血者动机的文献有148篇,研究地区覆盖18个国家及中国13个省份,研究结论有91.89%的是利他主义,有62.61%的是自己或家人免费用...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动机。方法采取文献计量方法,逐篇阅读文献统计献血动机的研究结论。结果中英文研究献血者动机的文献有148篇,研究地区覆盖18个国家及中国13个省份,研究结论有91.89%的是利他主义,有62.61%的是自己或家人免费用血,有47.2%的是从众。结论人们献血的动机呈现多元化。为提高人群献血比例,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应充分运用献血者的动机,制定针对性的招募策略和保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动机 招募策略 文献计量法
原文传递
无偿献血者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及献血动机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毕岐勇 王华 王志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6-787,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城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原因和对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献血招募政策,提高2次献血率。方法对600名无偿献血者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对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都较低;献血者了解无偿...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城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原因和对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献血招募政策,提高2次献血率。方法对600名无偿献血者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对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都较低;献血者了解无偿献血的主要途径是献血车工作人员的宣传(54.1%),其次是献过血的同事或朋友的宣传(43.9%)。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人际传播和对注意事项的宣传,将有利于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多次献血 献血动机
原文传递
献血者献血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情况
6
作者 郭丽玮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65-265,共1页
目前,长春地区已取消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献血者招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长春地区献血者招募问题的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长春地区献血者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献血 献血动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RhD阴性、阳性血型孕妇家庭产前献血动机、意愿及行为差异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可均 屠小明 +2 位作者 金圣玹 戴宇东 张嵘嵘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通过对RhD阳性和RhD阴性血型孕妇家庭参与备血计划的比较分析,探索以孕妇备血项目人群为重点建立预约献血者队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无偿献血重点人群开展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20年1月~9月对参与备血计划的RhD阴性、RhD... 目的通过对RhD阳性和RhD阴性血型孕妇家庭参与备血计划的比较分析,探索以孕妇备血项目人群为重点建立预约献血者队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无偿献血重点人群开展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20年1月~9月对参与备血计划的RhD阴性、RhD阳性血型孕妇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者在感兴趣的激励措施、献血认知、献血动机、献血意愿以及献血行为之间的差异。结果对于常见的献血激励措施,RhD阴性、RhD阳性血型孕妇家庭均首推准妈妈优先用血,分别占比98.02%(99/101)和98.51%(132/134)P>0.05,对于其余激励措施,RhD阴性血型孕妇家庭选择比例均高于RhD阳性家庭(P<0.05);对于无偿献血认知情况,除临床用血费用收取外,RhD阴性血型孕妇家庭对于其余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均高于RhD阳性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hD阴性血型孕妇家庭献血意愿得分高于RhD阳性家庭(P<0.05);献血动机的6个因子中,RhD阴性血型孕妇家庭严重性(对血液供应现状的认识)得分高于RhD阳性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血的孕妇家庭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ROC曲线分析显示,拟合模型对RhD阴性家庭献血行为判断的AUC为0.816(95%CI:0.731~0.902),对RhD阳性家庭献血行为判断的AUC为0.924(95%CI:0.871~0.977)。结论参与计划的孕妇家庭对健康政策类的激励措施更感兴趣,RhD阴性血型孕妇家庭对供应现状的认识,献血的意愿高于RhD阳性家庭,应制定相关政策提高RhD阳性家庭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完善预约献血者队伍构建策略,保障孕妇自身用血的同时扩展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家庭产前储备血液 献血意愿 献血行为 献血动机
原文传递
高校学生无偿献血动机分析及招募策略 被引量:26
8
作者 宋春明 颜峰 +4 位作者 王岩 王玥玲 林林 邓小湄 刘奉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群体中高校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动机,探索适合高校学生的献血宣传模式和固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方法在烟台地区5所高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 205名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统一问卷的形式进行现场调...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群体中高校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动机,探索适合高校学生的献血宣传模式和固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方法在烟台地区5所高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 205名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统一问卷的形式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的5所高校学生献血率为35.85%,其中这部分献血者中男生献血率为42.86%,女生献血率为32.59%,男女生献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献血者动机进行分析,其中以献血光荣和帮助患者为主要驱动机素。而从影响未献血者的行为分析,主要以担心献血会感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和以自己实际因素不符合等原因为主。结论高校大学生作为无偿献血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把献血宣传与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有针对性地消除男女生对献血的错误认识,在高校间形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从而保障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献血动机 招募策略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及献血动机调查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任岫 夏莉 马艳焱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及献血动机,为今后的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实践依据和宣传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乌鲁木齐市2 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服务人员、私营业主、城镇户...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及献血动机,为今后的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实践依据和宣传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乌鲁木齐市2 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服务人员、私营业主、城镇户籍及常住本市的外来人口是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奉献爱心"是公民献血的主要原因(87.2%),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动机有明显差异(χ2文化程度=59.780,P<0.05;χ2职业=102.339,P<0.05);"街头宣传"、"周围环境影响"、"大众媒体宣传"是献血人群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加强不同形式的宣传力度,挖掘不同人群的血源潜力,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人群分布 献血动机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和招募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红欣 黄公昌 《中国农村卫生》 2021年第2期21-21,20,共2页
本文以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升人们意识;制定用血返机制,消除无偿献血疑虑;利用社会压力机制,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重要的招募途径。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全面认识无偿献血,在... 本文以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升人们意识;制定用血返机制,消除无偿献血疑虑;利用社会压力机制,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重要的招募途径。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全面认识无偿献血,在满足无偿献血的各项要求下,积极参加到无偿献血活动中,通过自身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动机 招募途径
下载PDF
濮阳地区不同年龄献血者献血动机调查
11
作者 张美萍 田志彬 +6 位作者 陈书芳 王晓峰 张孟尚 冉晓阳 张俊平 郭鹏 牛长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2-662,共1页
目的了解濮阳地区不同年龄献血者的献血动机或心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策略,建立低危、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参考。方法在街头流动采血车和献血屋及血站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献血者献完血后对每位献血者作问卷调查并进行统... 目的了解濮阳地区不同年龄献血者的献血动机或心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策略,建立低危、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参考。方法在街头流动采血车和献血屋及血站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献血者献完血后对每位献血者作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动机以可以拯救生命,奉献爱心达98%以上;其次献血有益身体健康达88%以上。结论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策略,将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献血动机 年龄
原文传递
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及招募途径之研究
12
作者 成枫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第14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及其招募途径。方法:选择无偿献血的高校学生5000名调查,评估献血动机,总结招募途径。结果:男性与女性在献血动机帮助别人、献血光荣、奖励回报三个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校学生属于无偿...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及其招募途径。方法:选择无偿献血的高校学生5000名调查,评估献血动机,总结招募途径。结果:男性与女性在献血动机帮助别人、献血光荣、奖励回报三个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校学生属于无偿献血比较重要的招募途径之一,可加大教育,促进献血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动机 招募途径 性别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及招募策略
13
作者 周欢欢 《时代人物》 2020年第26期0147-0147,共1页
无偿献血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安全输血战略目标,也是全球使用的安全献血方式。因此,有必要分析无偿献血者的行为和动机,消除和解决无偿献血者的不利因素,制定有效的招募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无偿献血者的动机,并研究了具体的招募策略。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动机 招募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
下载PDF
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骆洁贞 谭咏恩 +4 位作者 何博 张婷 吴岚 何彦霖 黄小敏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索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为献血招募和新规宣传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广州市区11个固定献血点选取33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 23.0进行协方差数据分析、S... 目的:探索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为献血招募和新规宣传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广州市区11个固定献血点选取33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 23.0进行协方差数据分析、Spearman相关数据分析、调节效应层级回归数据分析。结果:年龄、收入、献血次数、献血荣誉感和社会联结感都与未来一年的献血计划相关(P<0.05);献血次数各组间的心理幸福感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962,P<0.05);献血次数、经济动机、实现型动机、幸福感指数四个变量两两间均存有正相关(P<0.05);献血新政中的实现型动机在献血次数和幸福感指数间起调节作用(△R^(2)=0.256,△F=15.462,P<0.05)。结论:广州采供血机构应针对新规中的实现型动机制定招募措施,高效地引导献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招募 献血动机
下载PDF
采血车无偿献血者献血认知及动机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唐河山 冯子阳 +3 位作者 牟显尧 吴春燕 王子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9-800,共2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街头无偿献血现状,了解献血者的献血动机、认知及是否有过二次或多次献血,以达到改善无偿献血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为无偿献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6个月的问卷调查、采血车现场询问等多种方式,调查387... 目的探讨上海市街头无偿献血现状,了解献血者的献血动机、认知及是否有过二次或多次献血,以达到改善无偿献血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为无偿献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6个月的问卷调查、采血车现场询问等多种方式,调查387名车上无偿献血者及436名室外预动员对象,调查其献血认知及是否愿意献血等问题。结果真实反应了上海市广大市民及外来工作人员在无偿献血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认知、态度及其献血的动机等。结论广大市民中不少人对于献血可能造成身体影响认识有误,动机也多样化,加大对广大市民无偿献血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对无偿献血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认知 献血动机
原文传递
动机问卷与障碍问卷调查对于招募流失或(和)消极献血者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晓莹 欧阳剑 +3 位作者 黎世杰 陈锦艳 戴琳 梁华钦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探讨问卷调查对重新招募流失或(和)献血者的效果,确保血站固定献血者队伍对血源的有效保障和供应。方法针对有多次献血经历的流失或(和)消极献血者制作《献血动机问卷》、《献血障碍问卷》2种问卷(分别询问"最近1次献血的动机&... 目的探讨问卷调查对重新招募流失或(和)献血者的效果,确保血站固定献血者队伍对血源的有效保障和供应。方法针对有多次献血经历的流失或(和)消极献血者制作《献血动机问卷》、《献血障碍问卷》2种问卷(分别询问"最近1次献血的动机",如"救治病人而献血"等;和"不再参加献血的原因",如"附近没有献血点"等),于2020年5月18~25日,以末次献血时间在2018年1月1日~2018年5月17日的献血次数≥3次的13093名广州地区献血者为对象,发送包含对应电子问卷链接的短信,随机干预1组(n=4364):发放并要求填写《献血动机问卷》;干预2组(n=4364):发放并要求填写《献血障碍问卷》;对照组(n=4365):不发放任一问卷。采用意向性治疗(ITT)和平均干预效应(ATT)方法,分析3组献血者在发放问卷后2个月内再次献血(率)的差异。结果有效问卷(填写)返回率5.422%(710/13093),其中干预组1为7.424%(324/4364),干预组2为8.845%(386/4364)。返回问卷显示,干预组1献血者表示最近1次献血的动机是"献血能拯救病人"的得分为最高(2.31±0.79),干预组2献血者表示不再参加献血的障碍以"附近没有献血点"的得分为最高(2.31±0.80)。观察2个月后,ITT分析:各组别之间的再次献血率相近(Ps>0.05);ATT估计:再次献血率干预组1、干预组2分别为5.56%(18/324)、3.11%(12/386)(P<0.05)。结论献血动机问卷对于促进多次献血者再次(继续)献血起到了1种简单便捷的提醒作用,有助于流失或(和)消极献血者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失献血 消极献血 献血动机 献血障碍 献血者调查问卷 献血者招募
原文传递
洛阳地区1472份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丽莉 马红丽 +1 位作者 李会侠 吕运来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分析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动机,为制定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知信行(KAP)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选取在4个市区采血屋、6个县区采血屋参加献血的献血者,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 目的:分析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动机,为制定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知信行(KAP)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选取在4个市区采血屋、6个县区采血屋参加献血的献血者,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问卷。针对1 472份献血者完成问卷的献血动机部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1 683份收回问卷1 472份,有效回收率87.44%。1 472份被调查者中,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献血者献血动机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及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献血动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不同献血动机的构成比与献血次数、文化程度、职业的关联性较大,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多元化的献血策略和招募体系,持续巩固积极动机的激励作用,加大无偿献血队伍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动机 招募策略
原文传递
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动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褚兴玥 金晓蓉 +4 位作者 王石坤 欧璐 施云港 陈蜀 赵红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了解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动机,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者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动机差异。方法采用无偿献血动机评价量表及无偿献血认知量表对昆明市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在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目的了解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动机,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者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动机差异。方法采用无偿献血动机评价量表及无偿献血认知量表对昆明市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在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献血知识、压力、自我效能、恐惧。在校大学生未献血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身体条件不允许、工作学习太忙、对血液采集过程感到恐惧。结论采血机构应搭建高校献血平台,合理策划高校献血活动,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采血服务质量,给予献血者肯定及鼓励,让更多大学生积极主动无偿献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无偿献血 献血动机 献血认知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献血认知及动机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冬福 李盛花 徐伟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阳江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认知及动机分析,为改善无偿献血管理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推广无偿献血工作全面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心血站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取24371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阳江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认知及动机分析,为改善无偿献血管理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推广无偿献血工作全面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心血站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取24371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询问等多种方式,调查其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差异以及动机差异。结果: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以25~35岁年龄段(36.77%)的人为主,25~35岁年龄段的无偿献血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无论单次献血还是多次献血的献血者主要目的均为献爱心,分别占比34.12%与53.68%;但多次献血者献爱心比例显著高于单次献血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次献血者其目的单纯(主要为奉献爱心以及有益健康),是较为稳定的献血队伍。多次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单次献血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少人对于献血可能造成身体影响认识有误,动机也多样化,认知、动机、态度会影响无偿献血的行为,加大对无偿献血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深化无偿献血安全知识教育能对无偿献血产生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认知 献血动机
下载PDF
某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与献血动机调查
20
作者 王伟利 周笑甜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年第20期31-33,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献血动机、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的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献血率... 目的: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献血动机、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的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献血率为26.57%,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36.60%,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18.20%,献血率从大一、大二、大三依次递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献血率差距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献血率总体不高,建议高校积极开展献血知识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建立一支固定自愿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献血行为 献血动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