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岗火山区早更新世玄武质熔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来自Rb-Sr同位素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及Pb同位素证据
1
作者 徐智涛 孙立影 +3 位作者 李忠伟 李萌萌 刘宏岩 马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7-903,共17页
龙岗火山区位于吉林省东部辉南县与靖宇县境内,是我国东北部陆缘第四纪陆相火山岩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探讨研究区玄武质熔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岩体的Rb-Sr同位素测年、元素地球化学和全岩Pb同位素测... 龙岗火山区位于吉林省东部辉南县与靖宇县境内,是我国东北部陆缘第四纪陆相火山岩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探讨研究区玄武质熔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岩体的Rb-Sr同位素测年、元素地球化学和全岩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1)粗面玄武质熔岩中7件全岩、斜长石和角闪石Rb-Sr等时线年龄为(1.81±0.34)Ma(MSWD=0.17,n=7);2)粗面玄武质熔岩中w(Na_(2)O+K_(2)O)值范围为6.44%~6.65%,具有偏高的A/CNK(1.24~1.27)和Mg^(#)(39.09~39.81)值,与原始地幔相比,明显富集Li、Cs、Be、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弱富集Nb、Ta、Zr、Hf、U、Th等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具有弱的Eu异常(δEu=0.95~1.07)和弱Pb元素富集,与长白山玄武质岩石具有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岩石中的(^(87)Sr/^(86)Sr)_(i)值为0.705 074~0.705 206,全岩中^(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分别为17.984~18.329、15.490~15.523和38.315~38.400。新近研究成果及区域构造演化现有认识综合表明,该期次玄武质熔岩成岩石时代为早更新世卡拉布里亚阶(Calabrian)阶段,成岩岩浆主要由幔源岩浆作用形成,并有少量年轻大陆下地壳成分加入,显示出洋岛玄武岩(OIB)或板内交代玄武岩的属性特征。此外,火山区粗面玄武质熔岩的形成及其伴随的火山活动发生于约1.81 Ma的拉张性构造环境中,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欧亚东北部陆块之后的回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测年 元素地球化学 PB同位素 玄武质熔岩 龙岗火山区 吉林省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缘盐边群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HRIMP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45
2
作者 杜利林 耿元生 +5 位作者 杨崇辉 王新社 任留东 周喜文 石玉若 杨铸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5-813,共9页
选择盐边群底部荒田组玄武质岩石(原划为蛇绿岩),通过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盐边群玄武质岩石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通过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玄武质岩石岩浆结晶年龄为782±53Ma,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 选择盐边群底部荒田组玄武质岩石(原划为蛇绿岩),通过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盐边群玄武质岩石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通过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玄武质岩石岩浆结晶年龄为782±53Ma,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同时获得其中继承性变质锆石年龄为1837±14Ma。变质锆石年龄可能代表扬子地台西缘变质基底年龄,证明扬子地台西缘可能存在古元古代变质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边群 玄武质岩石 离子探针 弧后盆地 新元古代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早—中二叠世玄武质岩浆作用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69
3
作者 陈汉林 杨树锋 +6 位作者 王清华 罗俊成 贾承造 魏国齐 厉子龙 何光玉 胡安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45-552,共8页
塔里木板块内部发育了大量由早—中二叠世板内岩浆作用所形成的、以玄武岩类为主的基性岩浆岩,包括玄武岩、辉绿岩、玄武安山岩等,残余分布面积约20万km2。而二叠纪时期是塔里木板块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从早二叠世晚期开... 塔里木板块内部发育了大量由早—中二叠世板内岩浆作用所形成的、以玄武岩类为主的基性岩浆岩,包括玄武岩、辉绿岩、玄武安山岩等,残余分布面积约20万km2。而二叠纪时期是塔里木板块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从早二叠世晚期开始塔里木板块结束了海相沉积,进入了陆相沉积阶段。通过对塔里木板块的岩浆作用特征和石炭纪—二叠纪沉积相的分析,笔者讨论了这一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对板块晚石炭世—二叠纪的沉积作用所起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塔里木板块早—中二叠世巨量玄武质岩浆作用的沉积响应过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早-中二叠世 玄武质岩浆作用 沉积作用 沉积响应模式
下载PDF
底侵玄武质下地壳的熔融:来自安徽沙溪adakite质富钠石英闪长玢岩的证据 被引量:172
4
作者 王强 赵振华 +1 位作者 熊小林 许继锋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362,共10页
沙溪石英闪长玢岩具有高Al2O3、Sr、Sr/Y、La/Yb,低Y、YbSr正异常,Eu弱负异常—正异常,表现出与adakite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庐枞火山盆地双庙组粗面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和NdSr同位素组成类似。研究表明:(1)沙溪侵入岩不是由俯... 沙溪石英闪长玢岩具有高Al2O3、Sr、Sr/Y、La/Yb,低Y、YbSr正异常,Eu弱负异常—正异常,表现出与adakite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庐枞火山盆地双庙组粗面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和NdSr同位素组成类似。研究表明:(1)沙溪侵入岩不是由俯冲的洋壳熔融形成,而是由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该玄武质下地壳的物质来源与双庙组玄武岩的来源相似,都为富集地幔;(2)燕山晚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存在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地壳发生垂向增生,沙溪地区地壳厚度曾大于40km,但白垩纪至现在,沙溪地区地壳明显减薄;(3)沙溪铜(金)矿床不是与大洋板片俯冲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床,而可能是与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kite岩 底侵作用 地壳增生 地壳减薄 橄榄安粗岩 钕-锶同位素 安徽 玄武质下地壳 火成岩
下载PDF
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 被引量:120
5
作者 李献华 王选策 +1 位作者 李武显 李正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2-398,共17页
华南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岩,深入了解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对研究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在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演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们在系统分析华南新元... 华南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岩,深入了解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对研究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在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演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们在系统分析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玄武质岩石的原始熔体成分和熔体温度,探讨其地幔源区的组成和热结构,为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提供新的约束;结合近期发表的各种地质观察资料和玄武质岩石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华南晚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期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的地球动力学演化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玄武质岩石 四堡造山运动 板内裂谷 地幔柱 华南 罗迪尼亚超大陆
下载PDF
江汉盆地早第三纪玄武质岩石^(39)Ar/^(40)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头平 王岳军 +3 位作者 范蔚茗 喻晓冰 彭冰霞 徐政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17-1626,共10页
江汉盆地早第三纪火山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以及精确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火山岩形成于57.3±0.4Ma,由亚碱性的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组成,富集LILE和HFSE,(La/Yb)cn=3.5~10.4,Eu/Eu^(?)=0.99~1.08,具... 江汉盆地早第三纪火山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以及精确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火山岩形成于57.3±0.4Ma,由亚碱性的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组成,富集LILE和HFSE,(La/Yb)cn=3.5~10.4,Eu/Eu^(?)=0.99~1.08,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比值和Sr-Nd同位素组成上表明,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源于EMII型富集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华北南缘早第三纪火山岩以及东南沿海新生代玄武质岩石相似。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玄武岩Pb同位素的资料,暗示扬子北缘新生代岩石圈地幔属性可能是其中生代属性的继承。江汉盆地早第三纪玄武质岩石是在陆内的岩石圈伸展拉张构造背景下,对流软流圈上涌导致EMII型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第三纪 玄武质岩石 陆内伸展作用 江汉盆地
下载PDF
玄武质岩石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谱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涛 罗照华 +3 位作者 潘颖 黄丹峰 杨宗锋 李德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48,共25页
报道了托云、东浮山、羊角、雪花山和山旺5处新生代玄武岩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位于西南天山造山带的托云新生代玄武岩的14个测点年龄值十分发散,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857.1和203.4Ma,它们与其余4件玄武岩样品49个SHRIMP锆石测点... 报道了托云、东浮山、羊角、雪花山和山旺5处新生代玄武岩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位于西南天山造山带的托云新生代玄武岩的14个测点年龄值十分发散,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857.1和203.4Ma,它们与其余4件玄武岩样品49个SHRIMP锆石测点年龄一同构筑了涵盖各个地质时期几乎贯穿整个地质时间的复杂年龄谱。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区域南太行山造山带的东浮山、羊角和雪花山新生代玄武岩3件样品累计36个锆石测点形成的锆石年龄谱相对简单,其中35个测点的年龄集中在1719.9~2641.6Ma,唯一的古生代年龄(311.3Ma)出现在雪花山玄武岩7.1测点。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裂谷带内山旺玄武岩6件样品27个测点的单颗粒锆石年龄构筑的锆石年龄谱形成3个集中时间段,分别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2595.4~1852.2Ma)、古生代(385.8~271.1Ma)和中生代(109.4Ma)。3个年龄谱中大部分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均能在各自所处区域内发现与之对应的岩浆-热事件,部分单颗粒锆石年龄可能暗示所在区域至今未发现的岩浆热事件,托云、东浮山-羊角-雪花山、山旺新生代玄武岩的复杂单颗粒锆石年龄谱再造了各自所处区域的地质演化史。3个锆石年龄谱的复杂程度与各自区域地表出露岩浆岩的规模和期次复杂程度相关,天山造山带内岩浆岩发育,托云玄武岩锆石年龄普最复杂,记录了天山造山带的演化,而华北克拉通中部区域南太行山造山带地表零星出露岩浆岩,东浮山-羊角-雪花山玄武岩的锆石年龄普最简单。处于后期遭受破坏改造的华北克拉通东部裂谷带内的山旺玄武岩的单颗粒锆石年龄谱,其复杂程度明显低于托云玄武岩的年龄谱,而又高于东浮山-羊角-雪花山玄武岩的年龄谱。鉴于玄武质岩浆同化混染围岩过程中能量消耗和地球化学印记以及玄武质岩浆上升的耗时限制,认为托云、东浮山、羊角、雪花山和山旺新生代玄武岩中具有复杂年龄信息的锆石捕掳晶不是玄武质岩浆在快速上升过程中从围岩中捕获的,而是在岩石圈拆沉过程中进入软流圈地幔中,随着具原生岩浆性质的玄武质岩浆喷发到达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岩石 锆石 SHRIMP年龄谱 托云 东浮山 羊角 雪花山 山旺
下载PDF
桂北—湘南中生代玄武质岩石及其深源包体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岩石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昌年 钟称生 +1 位作者 王方正 刘春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桂北—湘南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包体。它们分别为橄榄岩、变形的辉长岩和中酸性片麻岩三大类。本文在论述上述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的基础上 ,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成因关系 :寄主的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为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 桂北—湘南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包体。它们分别为橄榄岩、变形的辉长岩和中酸性片麻岩三大类。本文在论述上述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的基础上 ,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成因关系 :寄主的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为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与辉长岩和中酸性片麻岩并无成因联系 ,后者属偶然包体。值得注意的是 ,深源包体中的变形辉长岩与片麻岩之间为分离结晶的成因关系 ,它们均为元古宙壳、幔间底侵玄武质岩浆的演化产物 ,其中辉长岩为底侵岩浆的堆积相 ,而片麻岩则为底侵岩浆经历分离结晶的堆积作用之后所剩下的残余岩浆的变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岩石 深源包体 地球化学性 成因 中生代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二叠纪玄武质岩石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朱弟成 潘桂棠 +5 位作者 莫宣学 廖忠礼 江新胜 赵志丹 王立全 段丽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二叠纪 玄武质岩石 火山岩 区域地调查
下载PDF
高温对玄武质凝灰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成虎 王红才 +2 位作者 刘立鹏 孙东生 赵卫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27-1835,共9页
研究选取四川得荣县的玄武质凝灰岩为研究对象,按照固定围压200 MPa,实验温度为200℃~800℃开展高温高压实验,取得7个样品的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在围压一定,实验温度不断升高的条件下,岩样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都不断... 研究选取四川得荣县的玄武质凝灰岩为研究对象,按照固定围压200 MPa,实验温度为200℃~800℃开展高温高压实验,取得7个样品的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在围压一定,实验温度不断升高的条件下,岩样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都不断降低,当实验温度达到700℃,岩样变形主要以流变为主。实验温度400℃是岩样力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温度。通过对实验后样品的成份分析可知,当实验温度超过400℃后,岩样中的黏土矿物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斜长石和方解石的含量在不断升高,当温度超过500℃以后,岩样中出现了新的矿物——橄榄石;岩样的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在400℃之前,岩样内基本没有明显的微裂隙,但是当温度达到700℃和800℃时,岩样内出现明显的部分熔融现象,温度越高,部分熔融现象越明显,而且在800℃时,出现明显的矿物重结晶现象。微观的结构及成份的变化导致了宏观的物理力学性能的显著变化。本次实验研究结论与前人研究成果较为一致,但是从物质成份和样品微结构方面对岩石力学性能对高温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凝灰岩 高温高压 应力应变曲线 X射线衍射 电镜扫描
原文传递
湘东南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贾大成 胡瑞忠 卢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4,共6页
湖南东南部是我国大规模钨、锡、锑及铅锌、稀有、稀土元素矿床集中区 ,其控矿构造环境倍受人们关注。幔源暗色岩系是深部构造环境的产物 ,其地球化学特征是了解构造环境的有效途径。湘东南玄武质岩石包括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两个系... 湖南东南部是我国大规模钨、锡、锑及铅锌、稀有、稀土元素矿床集中区 ,其控矿构造环境倍受人们关注。幔源暗色岩系是深部构造环境的产物 ,其地球化学特征是了解构造环境的有效途径。湘东南玄武质岩石包括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两个系列 ,以碱性玄武岩系列为主。玄武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无负铕异常 ,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稀土元素反映岩浆形成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控制。岩石形成于大陆拉张构造环境。微量元素具有明显OIB型分布特征 ,地壳混染程度很低 ,具有富集地幔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表明 ,软流圈地幔上涌并交代岩石圈地幔 ,形成以宁远—道县为中心的热地幔柱构造。该热幔柱构造控制该区的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岩石 构造环境 热地幔柱 湖南 成矿作用 控矿构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广东麒麟新生代玄武质角砾岩筒中岩石包体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夕生 周新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41-448,共8页
本文以广东麒麟玄武质角砾岩筒中的各种岩石包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研究,按岩石类型将包体划分为四类:即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质麻粒岩、花岗岩和火山-沉积岩,并依据包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它们的成因;其中辉... 本文以广东麒麟玄武质角砾岩筒中的各种岩石包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研究,按岩石类型将包体划分为四类:即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质麻粒岩、花岗岩和火山-沉积岩,并依据包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它们的成因;其中辉长岩质麻粒岩是来自本区下地壳的样品,是由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底侵”于地壳底部结晶,又经变质作用的产物。同时,本文结合实测的和计算的地球物理参数,讨论了该区的岩石圈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 角砾岩筒 岩石包体 捕虏体
下载PDF
崂山地区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广涛 韩宗珠 +2 位作者 栾光忠 邢光福 陈佐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35-443,共9页
晚白垩世 (95Ma)、白垩纪末 (6 9Ma)和古新世 (6 76 5Ma)玄武质岩石 ,呈脉状零星露头产于燕山期崂山花岗岩体中 ,岩性分别为碱性玄武岩、碧玄岩和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和碧玄岩以高度富集LILE和LREE为特征 ,(La/Yb) N=2 5 .5~ 4 6 .... 晚白垩世 (95Ma)、白垩纪末 (6 9Ma)和古新世 (6 76 5Ma)玄武质岩石 ,呈脉状零星露头产于燕山期崂山花岗岩体中 ,岩性分别为碱性玄武岩、碧玄岩和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和碧玄岩以高度富集LILE和LREE为特征 ,(La/Yb) N=2 5 .5~ 4 6 .6 ,两者表现为程度不等的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 ,与我国华北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相比 ,Ba、Rb、Th更为富集 ,Sr、Nd同位素比值 (碧玄岩 )为87Sr/ 86Sr =0 .70 5 5 17,14 3 Nd/ 14 4 Nd =0 .5 12 777,它们很可能均起源于早中生代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消减而形成的古老岩石圈地幔楔的部分熔融 ;拉斑玄武岩则与华北早第三纪拉斑玄武岩类似 ,微量元素总量及LILE和LREE含量均较低 ,(La/Yb) N=4 .7~ 6 .4 ,其典型的微量元素比值 (如Zr/Nb、Rb/Nb、Nb/Ta等 )与EM1型OIB类似 ,87Sr/ 86Sr =0 .70 6 0 5 4~ 0 .70 6 146 ;14 3Nd/ 14 4 Nd =0 .5 72 387~ 0 .5 12 392 ,它可能起源于受上涌软流圈交代的大陆岩石圈 (软流圈顶部的“metasome”)的部分熔融 ,是软流圈流体与大陆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上述不同类型玄武岩的顺序侵位 ,可能反映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期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岩石 岩石地球化学 崂山 山东 微量元素 锶同位素 大陆岩石圈 钕同位素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火山造锥阶段玄武质火山活动期次划分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程 崔天日 +6 位作者 唐振 江斌 张超 秦涛 陆露 陈会军 吴桐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63-1976,共14页
在天池火山造锥阶段,长白山火山区玄武质火山活动频繁。文章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对其活动期次进行划分,并探讨其岩浆来源与演化。天池火山造锥阶段的玄武质火山岩主要呈火山渣锥或小型河谷玄武岩形式分布... 在天池火山造锥阶段,长白山火山区玄武质火山活动频繁。文章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对其活动期次进行划分,并探讨其岩浆来源与演化。天池火山造锥阶段的玄武质火山岩主要呈火山渣锥或小型河谷玄武岩形式分布,其形成可划分为两期:一期为老房子小山期,形成时限为0.87~0.54Ma,属碱性岩石系列;另一期为老虎洞期,形成时限为0.34~0.1Ma,属碱性岩石系列和拉斑岩石系列。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碱性系列玄武岩具高Al、Ti、K、P和低Mg特征,拉斑系列玄武岩具高Mg、富Fe、Ca和低Na特征;二者稀土和微量特征较为一致,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略显正铕异常,并富集Ba、K、Pb、P、Ti,亏损Th、U、Sr,但拉斑系列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及轻重稀土分馏强度均低于碱性系列。天池火山造锥阶段形成的玄武质火山岩均来源于进化岩浆,具有同源特征,经历了一致或相似的演化过程,岩浆房赋存位置相当于上地幔—下地壳的过渡部位,结晶分异岩浆作用显著、地壳混染作用微弱,其成分变化受控于多期次结晶分异作用和早期结晶再循环的岩浆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锥阶段 玄武质火山活动 进化岩浆 结晶分异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早前寒武纪变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渝生 伍家善 耿元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17,共3页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早前寒武纪变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万渝生,伍家善,耿元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关键词华北克拉通,变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时空演化1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原始数据引自近百篇公开和未公开...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早前寒武纪变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万渝生,伍家善,耿元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关键词华北克拉通,变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时空演化1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原始数据引自近百篇公开和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但并非所有收集到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玄武质岩石 地球化学 时空演化
下载PDF
贵州晴隆大厂层中段玄武质砾岩与锑矿成矿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亚洲 聂爱国 +1 位作者 祝明金 亢庚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5-28,38,共5页
通过对大厂层上覆玄武岩和锑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对比,综合玄武岩的锑背景值和锑矿石的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锑矿的物源很有可能是玄武岩。另外,通过分析玄武质砾岩的岩石特征并结合玄武质砾岩中砾石和胶结物部分稀有元素测试结... 通过对大厂层上覆玄武岩和锑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对比,综合玄武岩的锑背景值和锑矿石的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锑矿的物源很有可能是玄武岩。另外,通过分析玄武质砾岩的岩石特征并结合玄武质砾岩中砾石和胶结物部分稀有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玄武质砾岩层可能为锑矿主要矿源层。以天水来源为主的地下水热液不断萃取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在砾岩层的胶结物中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砾岩 矿源层 锑矿 成矿关系 晴隆
下载PDF
大别山造山带中球颗结构玄武质安山岩的报道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永涛 李继亮 +3 位作者 吴运高 刘小汉 王义天 吴峻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大别山 球颗结构 宿松混杂带 玄武质安山岩
下载PDF
大兴安岭早白垩世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与Sr-Nd-Pb-Hf同位素组成:应用于岩浆源区与构造环境讨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连昌 周新华 +3 位作者 英基丰 王非 陈志广 张玉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39-40,共2页
  大兴安岭地区大面积的晚中生代火山岩是东亚大陆边缘醒目的地质景观之一,但对它的时代、成因和形成构造背景存在很大的认识上分歧[1-5].……
关键词 玄武质火山岩 早白垩世 同位素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大兴安岭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先军 凌文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用MgO=8%,标准化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表现为高Al2O3/TiO2、SiO2,低CaO/ Al2O3的特征;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表现为低SiO2和低Al2O3/TiO2;高Fe8.0、Na8.0、CaO/Al2O3的特征。与区域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 用MgO=8%,标准化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表现为高Al2O3/TiO2、SiO2,低CaO/ Al2O3的特征;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表现为低SiO2和低Al2O3/TiO2;高Fe8.0、Na8.0、CaO/Al2O3的特征。与区域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桂东南钾玄质岩石的高Fe8.0、低Na8.0和CaO/Al2O3值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主量元素的特征,可能反映了与桂东南钾玄质岩石不同的形成环境。而中、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主量元素特征上的差异反映了岩浆来源区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中国东部 火山岩 玄武质 Al2O3 钾玄岩石 TiO2 SiO2 岩石圈伸展 CaO 构造环境 主量元素 形成环境 元素特征 桂东南 标准化 软流圈 地慢 源区 岩浆
下载PDF
安徽庐枞盆地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玉雕 魏国辉 《华东地质》 2019年第3期188-198,共11页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位于庐枞盆地中部。通过对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源区性质及玄武质岩浆的演化过程。该区玄武质火山岩贫硅、富碱、低钛、低Mg#值,属于...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位于庐枞盆地中部。通过对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源区性质及玄武质岩浆的演化过程。该区玄武质火山岩贫硅、富碱、低钛、低Mg#值,属于钾玄质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具有LREE富集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有较弱的负Eu异常;岩石富集Rb、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Nb、Ta负异常。在岩石圈拉张作用下,枞阳地区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原始岩浆经历了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沿区域深大断裂上侵,快速上升至地表,形成玄武质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枞盆地 地球化学 玄武质火山岩 源区特征 安徽枞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