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比试验
1
作者 梁晓莹 袁晓燕 陆武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0080-0084,共5页
在肥力中等的耕型沙页岩砖红壤土,进行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单作大豆、单作玉米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在复合种植条件下,植株显得粗壮,而在单作条件下植株比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植株略偏高;大豆在复合种植条件下与单作条件下... 在肥力中等的耕型沙页岩砖红壤土,进行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单作大豆、单作玉米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在复合种植条件下,植株显得粗壮,而在单作条件下植株比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植株略偏高;大豆在复合种植条件下与单作条件下植株高度无明显差异。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籽粒产量达5550.6kg/hm2,比单作种植玉米增产343.83 kg/hm2,增产率6.6%,达显著效果,且多收一季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比单作大豆略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单作种植 大豆单作种植 产量 效果 广西钦州市
下载PDF
一年一作玉米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对播期的响应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曹彩云 党红凯 +4 位作者 李佳 刘学彤 马俊永 李科江 郑春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0-724,共15页
本文通过研究限水灌溉条件下,播期对一作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阶段气象因子与产量、产量性状及灌浆参数的相关关系,探讨播期对一年一作玉米产量的影响机制,为低平原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试验采用‘先玉... 本文通过研究限水灌溉条件下,播期对一作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阶段气象因子与产量、产量性状及灌浆参数的相关关系,探讨播期对一年一作玉米产量的影响机制,为低平原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试验采用‘先玉335’和‘郑单958’两个玉米品种,设置5个播期:5月5日(SD_(1))、5月20日(SD_(2))、6月5日(SD_(3))、6月20日(SD_(4))和6月30日(SD_(5))。结果表明:1)播期对产量影响显著,且受品种和年型综合影响。随播期的延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两年平均以SD_(1)产量最低,SD_(4)产量最高,SD_(3)和SD_(4)间产量差异不显著。SD_(4)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百粒重较高。2)通径分析表明,产量要素对产量的贡献相互影响,其中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百粒重。3)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粒重变化特征(R^(2)>0.98,P<0.01),粒重的大小由平均灌浆速率(V)和灌浆持续期(D)的乘积决定,其中D对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4)从气象因子对产量和百粒重的影响来看,播种到吐丝的日平均气温(T_(Avsf))越高,吐丝到成熟的日均温差(TR_(Avfm))越大,产量越高;吐丝后10 d≥35℃的天数(D_(1)fa)越多,吐丝到成熟的日均气温(T_(Avfm))越高,产量和百粒重越低;其中T_(Avfm)对产量和百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且各气象因子对产量和百粒重的作用相互影响。SD_(1)粒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T_(Avfm)高、TR_(Avfm)小,且D1_(fa)高,D较短。SD_(3)和SD_(4)粒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TRAvsf较大,V、D较高。SD_(5)虽然TR_(Avfm)较大,但因T_(Avfm)较低,总体D缩短,最终粒重降低。5)从品种来看,‘先玉335’较‘郑单958’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百粒重高,且‘先玉335’的V和V×D分别较‘郑单958’高0.19 mg∙grain^(−1)∙d^(−1)和0.73 mg∙grain^(−1)∙d^(−1)。这说明选用产量潜力大、灌浆速率高的品种,在6月上旬到6月中下旬播种可优化生育期气象要素,进而提高粒重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平原区 玉米单作 一年一作 高产高效 产量性状 灌浆特征 播期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德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
作者 刘绍锋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5期14-15,共2页
2017年至2021年,德州市在禹城、陵城、临邑等县市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累计试点面积6000多亩。202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当年全市种植面积33.81万亩,玉米单产559.3公斤/亩,大豆单产103.4公斤/亩,玉米产量与当地单作玉米大面积... 2017年至2021年,德州市在禹城、陵城、临邑等县市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累计试点面积6000多亩。202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当年全市种植面积33.81万亩,玉米单产559.3公斤/亩,大豆单产103.4公斤/亩,玉米产量与当地单作玉米大面积产量水平基本相当,可多收一季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单产 大豆单产 带状复合种植 季豆 大豆玉米 大面积推广 单作玉米 机械化
下载PDF
麦套玉米与单作玉米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分析
4
作者 张保民 韩咏 +4 位作者 付在秋 张志峰 程庆荣 王彩霞 王法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53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播期麦套玉米与单作玉米在生物学性状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共生期间,不同播期单作玉米的展开叶数、次生根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高于麦套玉米,可见叶、种子根、株高不尽一致;麦套玉米由于小麦的遮阴,比同期播种的单作玉米... 研究了不同播期麦套玉米与单作玉米在生物学性状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共生期间,不同播期单作玉米的展开叶数、次生根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高于麦套玉米,可见叶、种子根、株高不尽一致;麦套玉米由于小麦的遮阴,比同期播种的单作玉米生育期推迟,叶片总数、果穗叶位减少,穗位高、株高降低。麦套玉米适时套种时间应在小麦收获时,玉米苗在3叶展开期前后(在山东省玉米品种郑单958适宜套种时间为5月21~26日),麦收后立即中耕灭茬,适时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能够达到单作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播期 单株性状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渭北旱塬坡耕地玉米-苜蓿间作对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成婧 吴发启 +2 位作者 云峰 王健 吴光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8-232,共5页
选取5°,10°和15°共3个不同坡度的耕地,对玉米一苜蓿间作模式和玉米单作模式(对照处理)下的土壤养分含量以及作物产量进行了对比,以研究坡耕地粮草间作在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间作和单... 选取5°,10°和15°共3个不同坡度的耕地,对玉米一苜蓿间作模式和玉米单作模式(对照处理)下的土壤养分含量以及作物产量进行了对比,以研究坡耕地粮草间作在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间作和单作的土壤养分在播前差异不显著,在收获后差异显著,间作的养分损失量要小于单作,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速磷和速钾含量分别相对减少了0.04g/kg,0.05g/kg,0.01g/kg,1.6mg/kg,1.2mg/kg,0.1mg/kg和3.2mg/kg;两种种植模式坡上的土壤养分含量均小于坡下,且间作坡上与坡下的养分含量差值比单作的小,其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速磷和速钾含量分别相差了0.13g/kg,0.05g/kg,0.01g/kg,0.5mg/kg,0.3mg/kg,0.2mg/kg和0.4mg/kg;各坡度下间作的玉米产量均高于单作的玉米产量,5°~15°间作地的玉米产量分别为7426.3,7280.3和6802.5kg/hm2,比单作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35%,0.92%和0.89%,且间作地的苜蓿产量达到了当地单产水平,表明在渭北旱塬区玉米-苜蓿间作措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玉米苜蓿间作 玉米单作 土壤养分 产量
下载PDF
麦套玉米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保民 王广照 +2 位作者 李瑞红 李萌 李国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8-110,共3页
麦套玉米共生期,小麦有遮荫和屏障作用。土壤的日平均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和日较差均为单作玉米>麦套畦埂玉米>麦套行玉米,地面最低温度则相反;此变化以晴天最为显著,多云天气次之,阴雨天最小。土壤温度日变化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 麦套玉米共生期,小麦有遮荫和屏障作用。土壤的日平均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和日较差均为单作玉米>麦套畦埂玉米>麦套行玉米,地面最低温度则相反;此变化以晴天最为显著,多云天气次之,阴雨天最小。土壤温度日变化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变化大于下层,深层变化平缓。因此,土壤温度低是造成麦套玉米出苗晚、根系和植株生长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泽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898-14900,1490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适时早套,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5月15、20、25、30日和6月5日采用5个播期处理,麦套采用畦埂与套种行2种不同间距的套种方式,观察和测定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适时早套,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5月15、20、25、30日和6月5日采用5个播期处理,麦套采用畦埂与套种行2种不同间距的套种方式,观察和测定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见叶、种子根数、次生根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以及产量。[结果]共生期间,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见叶、种子根数、次生根数播期早的均多于播期晚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播期早的均重于播期晚的,株高播期早的高于播期晚的;同期播种的麦套玉米畦埂的多(或重或高)于套种行的;整个生育期,不同播期种子根和次生根无差异;而播期越晚叶片数越多、株高越高,产量5月25日套种最高,与单作玉米最高产量差异显著,但不极显著。[结论]玉米适时早套,麦收后立即中耕灭茬,适时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生长生育 产量
下载PDF
麦套玉米共生期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保民 张秀丽 +1 位作者 李萌 李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7-889,共3页
对麦套玉米共生期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套玉米套种行和单作玉米的土壤水分降低的百分率,5月26日以前,麦套的大于单作的;5月26日至5月31日,麦套与单作的基本持平;5月31日以后,麦套的小于单作的。麦套玉米在5月21日... 对麦套玉米共生期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套玉米套种行和单作玉米的土壤水分降低的百分率,5月26日以前,麦套的大于单作的;5月26日至5月31日,麦套与单作的基本持平;5月31日以后,麦套的小于单作的。麦套玉米在5月21日至5月26日播种、浇水,既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又有利于玉米苗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动态变化
下载PDF
麦田套种对玉米环境因子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保民 张黎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研究了麦套玉米的环境因子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田畦埂(间距40cm)玉米苗冠层光照强度是单作玉米苗的50%左右,是套种行(间距30cm)的120%左右,光照是影响麦套玉米生长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0、5、10、15、20cm深度土壤... 研究了麦套玉米的环境因子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田畦埂(间距40cm)玉米苗冠层光照强度是单作玉米苗的50%左右,是套种行(间距30cm)的120%左右,光照是影响麦套玉米生长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0、5、10、15、20cm深度土壤的日平均温度,麦田畦埂比单作玉米田分别降低2.76、3.07、2.88、3.00、2.85℃,比套种行分别提高0.52、0.02、0.12、0.19、0.05℃;土壤水分降低的百分率,5月31日以前麦套的大于单作的,5月31日以后则反之;其它环境因子,麦田畦埂一般均优于套种行而次于单作玉米田。单株性状,麦田畦埂优于套种行而次于单作玉米;生育期,麦田畦埂的早于套种行而晚于单作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环境因子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春玉米间种春大豆光合生态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汉林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4年第4期37-40,共4页
1979年以来,我们在桃源县的部分潜育化稻田和黄泥田中,采用玉米—稻或稻—玉米与冬种油菜进行水旱轮作,其效果良好。只是单种玉米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前期光饱和,后期光补偿)。因此,我们于1983年在该县茅草街公社观山岭大队进行了本试验。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光合生态 单作玉米 单行 春大豆 玉米 光能利用率 不同处理 显著差异 间作方式
下载PDF
麦套玉米光照强度动态变化研究
11
作者 张保民 王广照 +2 位作者 李瑞红 李萌 李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4-26,共3页
测定了麦套玉米共生期间光照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麦套玉米光照强度显著低于单作玉米,晴天最为明显,有云天气次之,阴天和晴天的中午最小,这是麦套玉米苗弱晚发的主要原因。麦套玉米的光照强度随着间距、播期的变化而变化,间距越大,光照越... 测定了麦套玉米共生期间光照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麦套玉米光照强度显著低于单作玉米,晴天最为明显,有云天气次之,阴天和晴天的中午最小,这是麦套玉米苗弱晚发的主要原因。麦套玉米的光照强度随着间距、播期的变化而变化,间距越大,光照越强,间距越小,光照越弱;播期越早,相对光照越强,播期越晚,相对光照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麦套玉米 单作玉米 间距 播期
下载PDF
高寒阴湿地区地膜玉米蚕豆带田经济效益分析
12
作者 邓玉芳 李志忠 侯世勋 《甘肃科技》 1996年第S1期49-50,共2页
高寒阴湿地区地膜玉米蚕豆带田经济效益分析邓玉芳,李志忠,侯世勋(临夏州农科所731100)我所地处临夏市西郊,年均气温6.8℃,降雨500毫米,无霜期160天,海拔1908米。从1988年开始进行地膜玉米与小麦、蚕豆... 高寒阴湿地区地膜玉米蚕豆带田经济效益分析邓玉芳,李志忠,侯世勋(临夏州农科所731100)我所地处临夏市西郊,年均气温6.8℃,降雨500毫米,无霜期160天,海拔1908米。从1988年开始进行地膜玉米与小麦、蚕豆等带田的研究,初步探讨出发高寒阴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玉米 经济效益分析 高寒阴湿地区 蚕豆 单作玉米 带田 高寒阴湿区 性状测定 临夏州 栽培模式
下载PDF
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艳丽 《基层农技推广》 2023年第6期83-86,共4页
分析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和施氮影响下的表现,确定适宜的玉米种植模式和施氮量,提高玉米产量。以河南省南阳市某农场玉米种植基地为试验地,采用双因素区组试验方法,种植模式设2种:玉米单作模式(C1)、玉米-大豆间作模... 分析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和施氮影响下的表现,确定适宜的玉米种植模式和施氮量,提高玉米产量。以河南省南阳市某农场玉米种植基地为试验地,采用双因素区组试验方法,种植模式设2种:玉米单作模式(C1)、玉米-大豆间作模式(C2);施氮水平设2种:0 kg/hm^(2)(N0)、150 kg/hm^(2)(N1),分析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在不同种植模式以及施氮水平下的表现。结果表明,施氮150 kg/hm^(2)条件下,玉米单作模式、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产量均有所增高,与不施氮相比,玉米单作模式、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上部生物量分别提高40.34%、29.91%,百粒重分别提高18.92%和19.23%,玉米穗长也显著提高,施氮与不施氮具有显著差异。在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150 kg/hm^(2)条件下,玉米株高、叶绿素以及玉米干物质积累均有所增加,其中在施氮150 kg/hm^(2)条件下效果更佳,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150 kg/hm^(2)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整体来看,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相比,施氮150 kg/hm^(2)条件下的玉米产量以及农艺性状效果更为显著。可见,虽然豆科作物能够为玉米提供氮素,但是随着玉米的生长,玉米大量吸收氮素,导致土壤供氮能力下降。因此,施氮能提高玉米产量以及改善玉米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单作 玉米-大豆间作 施氮 产量 农艺性状
原文传递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Under Maize Monoculture in the Song-Nen Pla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9
14
作者 WANG Zong-Ming , ZHANG Bai, SONG Kai-Shan, LIU Dian-Wei and REN Chun-Ying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12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0-89,共10页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andscape attributes are important for evaluating current regional, continental, and global carbon stores. Data of SOC in surface soils (0–20 cm) of four main soils...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andscape attributes are important for evaluating current regional, continental, and global carbon stores. Data of SOC in surface soils (0–20 cm) of four main soils, Cambisol, Arenosol, Phaeozem, and Chernozem, were collected at 451 locations in Nongan County under maize monoculture in the Song-Nen Plain, Northeast China.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were studied,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geostatistics. Effects of other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elevation, slope, and soil type on SOC were explored. SOC concentrations followed a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an arithmetic mean of 14.91 g kg-1 . The experimental variogram of SOC was fitted with a spherical mode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bulk density (r =-0.374**), pH (r = 0.549**), total nitrogen (r = 0.781**), extractable phosphorus (r =-0.109*), exchangeable potassium (r = 0.565**),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r = 0.313**). Generally, lower SOC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 elevation (r =-0.429**). Soil organic carbon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lope gradient (r =-0.195**). Samples of the Cambisol statistically had the highest SOC concentrations, and samples of the Arenosol had the lowest SOC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TATISTICS slope soil bulk dens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下载PDF
立体种植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五大作用
15
作者 张占山 孙玉春 《河北农业》 1996年第4期23-23,共1页
立体种植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五大作用发展立体种植是符合目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增产增收保供给,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发展立体种植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究竟有那些具体作用呢?据... 立体种植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五大作用发展立体种植是符合目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增产增收保供给,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发展立体种植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究竟有那些具体作用呢?据笔者调查,主要有:一、可充分利用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种植 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提高光能利用率 光照强度 有效叶面积 双千田 农村剩余劳动力 单作玉米 有效途径
下载PDF
为了绿野的丰收——记蒙古族高级农艺师乌瑞翔
16
作者 肖文 张海明 《科学中国人》 1999年第8期21-21,共1页
宁城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乌瑞翔。生于1943年,高级农艺师。他,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5个春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科技兴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走了六个二万五千里 1965年以来,乌瑞翔为了科技兴农事业,常年奔波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每年... 宁城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乌瑞翔。生于1943年,高级农艺师。他,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5个春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科技兴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走了六个二万五千里 1965年以来,乌瑞翔为了科技兴农事业,常年奔波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每年下基层的时间都在4个月以上,其中骑自行车和步行到乡镇、村组、农户和田间的路程,就超过了6个二万五千里,相当于绕走地球两圈,最多的一天曾走过70多公里。在他的农技推广表上,基本没有什么节假日。农技推广工作千辛万苦,他无怨无悔,乐在其中,被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赞之为“八路式的老老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农艺师 农技推广工作 蒙古族 科技兴农 灌溉农业 体栽 单作玉米 农业科技素质 绕走 突出贡献
下载PDF
辽北地区杨树-玉米间作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克林 黄月 +1 位作者 孙学凯 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86-2392,共7页
东北地区有大量的农林间作系统,了解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分布特征对于农林间作系统的持续经营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辽宁省付家机械林场的杨树-玉米间作系统为对象,以玉米单作系统为对照,对玉米收获后的土壤水分和养... 东北地区有大量的农林间作系统,了解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分布特征对于农林间作系统的持续经营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辽宁省付家机械林场的杨树-玉米间作系统为对象,以玉米单作系统为对照,对玉米收获后的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杨树-玉米间作显著降低了0~100 cm各层土壤含水率,提高了10~10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和0~50 cm土层土壤有机氮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全磷含量在0~30与30~100 cm土层分布的差异。间作改变了土壤水分、养分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在玉米单作系统中,土壤有机氮、有机碳、全磷含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无机氮含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在间作系统中土壤含水率和无机氮含量与土壤有机氮、有机碳、全磷含量相关性较弱。本研究可为辽北地区农林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探讨该地区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循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间作 玉米单作 土壤养分 垂直分布
原文传递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农民文摘》 2022年第3期13-30,共18页
田间配置技术一、品种选配1.选配参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目标是保证玉米与单作玉米相比尽量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按照此要求,遵循"高位(玉米)主体,高(玉米)低(大豆)协同"的品种选配原理,通过多年... 田间配置技术一、品种选配1.选配参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目标是保证玉米与单作玉米相比尽量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按照此要求,遵循"高位(玉米)主体,高(玉米)低(大豆)协同"的品种选配原理,通过多年多生态点的大田试验,明确了宜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品种选配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田间配置 生态点 单作玉米 大田试验 选配 双丰收
原文传递
谈谈发展贵州民族山区的畜牧业经济问题
19
作者 赵广义 《贵州民族研究》 1983年第4期16-19,共4页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省份,全省草山草坡面积约八千多万亩,人均有三亩左右。而耕地人均不过一亩。我省民族自治地区又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人口分布仅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草山草坡面积就更为广阔,这种天然的地貌条件,就构成...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省份,全省草山草坡面积约八千多万亩,人均有三亩左右。而耕地人均不过一亩。我省民族自治地区又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人口分布仅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草山草坡面积就更为广阔,这种天然的地貌条件,就构成了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并给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省又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特别南部三个民族自治州,水热条件好,植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无霜期长,达280—300天以上,气温常在季风的影响和控制之下,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000—2000毫米,这种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人们常有“四季常青”之称。在历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经济 贵州民族 红三叶 发展畜牧业 单作玉米 自然生态平衡 草山草坡 畜禽 民族山区 民族经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