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比例和纤维素酶对甘蔗梢、玉米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梅杰 蒋金娟 +2 位作者 罗富成 尹亚敏 韩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2-117,共6页
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南方热区的甘蔗梢和冬玉米秆资源,以甘蔗梢和冬玉米秆为原料,按不同鲜重比例(10∶0、5∶5、3∶7)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添加0、300、600、900 mg/kg纤维素酶,60 d后测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结果显示:随着玉米... 研究旨在充分利用南方热区的甘蔗梢和冬玉米秆资源,以甘蔗梢和冬玉米秆为原料,按不同鲜重比例(10∶0、5∶5、3∶7)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添加0、300、600、900 mg/kg纤维素酶,60 d后测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结果显示:随着玉米秆添加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丙酸的含量呈递减趋势,在甘蔗梢∶玉米秆比例为3∶7时最低;干物质、乳酸、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及饲用价值呈递增趋势,混合比例为3∶7时最高。随着纤维素酶添加量的增加,青贮饲料的氨态氮/总氮、丙酸、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乳酸的含量及饲用价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各指标均在纤维素酶添加量为600 mg/kg时达到最佳。研究表明,甘蔗梢与玉米秆以3∶7的比例混合并添加600 mg/kg纤维素酶时,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梢 玉米秆 混合青贮 纤维素酶 青贮品质
原文传递
烟气烘焙对玉米秆可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绍壮 于敦喜 +3 位作者 李佳忆 韩京昆 喻鑫 刘芳琪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1-870,共10页
可磨性是生物质在现有燃煤机组规模化燃烧利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固定床反应器对玉米秆进行烘焙预处理,针对生物质单烧和与煤混烧两种技术路线,利用臼式研磨仪、全自动粒径筛分仪、纤维素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不... 可磨性是生物质在现有燃煤机组规模化燃烧利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固定床反应器对玉米秆进行烘焙预处理,针对生物质单烧和与煤混烧两种技术路线,利用臼式研磨仪、全自动粒径筛分仪、纤维素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烘焙气氛、温度对燃料可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氮气,烟气能够在更低的烘焙温度下使玉米秆可磨性提升至接近于典型动力用煤,主要是由于烟气中的氧化性组分促进了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当共磨时,煤颗粒表现出助磨的作用提升了玉米秆的可磨性,在较高温度或烟气烘焙条件下,混样的可磨性近似甚至优于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焙 可磨性 玉米秆 干烟气 湿烟气
下载PDF
稻草和玉米秆热解气体产物的释放特性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2
3
作者 付鹏 胡松 +4 位作者 孙路石 向军 陈巧巧 杨涛 张军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8,共6页
采用管式反应器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联用技术进行了生物质热解特性及主要气体产物释放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物质热解的主要气体产物有H2O、CO2、CO、CH4、C2H6、C2H4、HCOOH、CH3OH和酚类化... 采用管式反应器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联用技术进行了生物质热解特性及主要气体产物释放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物质热解的主要气体产物有H2O、CO2、CO、CH4、C2H6、C2H4、HCOOH、CH3OH和酚类化合物等。热解过程中先析出游离水,随后发生解聚和脱水反应,主要的C-C键、糖苷键、羰基、羧基、甲氧基和C-O-(C)等基团发生断裂和重整反应,生成CO,CO2、CH4和醇、酸、醛、酚类等物质;在炭化阶段,C-H键和C-O键进一步断裂和芳香化转化,析出CH4、CO2和CO等。在稻草和玉米秆热解过程中,H2O、CO2、CO和CH4有多个析出极值出现,并分别在309和335℃达到最大析出峰值。CO和CO2的释放主要集中在220~400℃,而CH4的释放主要在较高温度段275~400℃,比CO和CO2的析出温度高出55℃左右。在220~400℃,CO和H2O的释放特性相似。气体产物的释放规律揭示了有关生物质不同组分热行为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和玉米秆 热解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
原文传递
热解过程中玉米秆颗粒孔隙结构的演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付鹏 孙路石 +4 位作者 胡松 向军 杨涛 陈巧巧 张军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08-113,共6页
利用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法(-196℃)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等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玉米秆颗粒孔隙结构的演化,并用分形维数来描述焦颗粒内部孔隙表面形态的复杂程度。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的孔结构和表面形... 利用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法(-196℃)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等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玉米秆颗粒孔隙结构的演化,并用分形维数来描述焦颗粒内部孔隙表面形态的复杂程度。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的孔结构和表面形态有显著影响。在热解过程中,焦中孔的形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各种孔的比例有了较大变化,且孔径有先变小后变大的趋势。高温导致焦颗粒发生塑性变形,使得孔隙扩大和孔表面更加光滑。随着温度的升高,玉米秆焦的BET比表面积经历一个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过程,500℃以前,孔容积的变化规律与比表面积相近,但当温度高于500℃时,比表面积在减小,而孔容积在增大。通过分形FHH方程回归得到的分形维数DFHH能较好地表征颗粒内部孔隙表面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特征与热解温度密切相关,分形维数DFHH的变化与BET比表面积SBET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热解 孔隙结构 吸附/脱附 分形维数
原文传递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碱法提取与表征 被引量:19
5
作者 程合丽 詹怀宇 +1 位作者 李兵云 付时雨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利用KOH溶液从玉米秆原料中提取了半纤维素,对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半纤维素进行了热重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75℃下利用80 g/L KOH溶液作用2 h,半纤维素溶出率接近95%,其中聚木糖占75.6%,是玉米秆半纤维素的... 利用KOH溶液从玉米秆原料中提取了半纤维素,对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半纤维素进行了热重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75℃下利用80 g/L KOH溶液作用2 h,半纤维素溶出率接近95%,其中聚木糖占75.6%,是玉米秆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另外提取液中还含有聚阿拉伯糖、聚葡萄糖、聚半乳糖。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经提纯后的半纤维素的质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3431,多分散系数为1.07。核磁共振光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玉米秆半纤维素可能是由(1→4)-β-D吡喃木糖为主链的聚阿拉伯糖木糖,在主链的C2、C3上的羟基分别连有α-L阿拉伯糖基和α-D葡萄糖醛酸基,另外,(1→4)连接的β-D-吡喃木糖残基可能含有取代的酚酸。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半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190~350℃之间,267℃时失重速率最大,为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半纤维素 离子色谱 热重分析
下载PDF
不同配比鸡粪、猪粪与玉米秆混合发酵的产气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伟 李文静 +2 位作者 张彤 李轶冰 任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鸡粪、猪粪与玉米秆不同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在恒温35℃和料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以常温厌氧发酵沼... 【目的】研究鸡粪、猪粪与玉米秆不同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在恒温35℃和料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以常温厌氧发酵沼气池的发酵底物沼液为接种物,研究鸡粪、猪粪与玉米秆按4种不同配比(干物质质量比分别为3∶1,2∶1,1∶1,1∶2)混合发酵对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在35℃条件下,鸡粪与玉米秆、猪粪与玉米秆均以2∶1配比的产气效果最好,其中鸡粪与玉米秆混合的平均累积产气量最高,为13 493 mL,其次是猪粪与玉米秆,平均累积产气量为12 433 mL。通过模型预测,当鸡粪与玉米秆配比为1.81∶1、猪粪与玉米秆配比为1.86∶1时,可获得最大累积产气量,分别为17 000和15 246 mL。【结论】鸡粪、猪粪与玉米秆混合发酵的配比决定着沼气的产量与产气速率,而发酵周期的长短与配比无关。在鸡粪与玉米秸秆和猪粪与玉米秸秆配比均为2∶1时,沼气产量最大,产气速率峰值最大,产气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猪粪 玉米秆 厌氧发酵 沼气
下载PDF
玉米秆超临界乙醇解聚产物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唐仕荣 路瑶 +3 位作者 周磊 夏纯杰 魏贤勇 宗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869-4870,4949,共3页
[目的]研究玉米秆在超临界乙醇条件下的解聚产物。[方法]采用FTIR和GC/MS分析解聚产物。[结果]超临界乙醇解聚产物成分十分复杂,GC/MS分析鉴定出89种有机化合物,其中72种为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酯、酚、醚、酮和醇等,还检测出少量烷烃、烯... [目的]研究玉米秆在超临界乙醇条件下的解聚产物。[方法]采用FTIR和GC/MS分析解聚产物。[结果]超临界乙醇解聚产物成分十分复杂,GC/MS分析鉴定出89种有机化合物,其中72种为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酯、酚、醚、酮和醇等,还检测出少量烷烃、烯烃、芳烃、苯硫酚和含氮化合物,反映了解聚产物的高含氧量和低含氮硫量的特性。其中42.7%乙酯类可能是C12-C30的饱和脂肪酸、部分不饱和脂肪酸、邻苯二甲酸或苯丙酸等与乙醇酯化的结果;而22.9%的苯酚和苯二酚类物质、芳烃类及甲氧基苯类物质可能来源于木质素在超临界乙醇中的解聚作用。[结论]玉米秆的超临界乙醇解聚产物成分十分复杂,乙醇参与了玉米秆的超临界解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超临界 解聚 GC/MS 乙醇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玉米秆茬培肥土壤胡敏酸的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楠 吴景贵 夏海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4-978,共5页
关键词 土壤胡敏酸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玉米秆 土壤腐殖质 培肥 表征 土壤有机碳库 玉米植株残体
下载PDF
玉米秆粉粒体压制成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东 黄文彬 郭康权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47,共4页
通过密闭型圆筒准静态压缩试验,推导并建立了玉米秆粉粒体压制成型的本构方程,并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对压制成形的网格变形图、应变分布以及载荷位移曲线的分析表明,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 玉米秆 粉粒体 压制成型 塑性变形 有限元
原文传递
玉米秆热解的最概然机理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小民 林其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99-2605,共7页
引言 我国秸秆原料年产能约为7亿吨,约合3.5亿吨标准煤,包括玉米秆、麦秆和稻草等。秸秆的可再生性、零CO2排放和短生长周期等优势,使其成为生物质利用的重要对象之一。
关键词 玉米秆 热解 热重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玉米秆超临界甲醇解聚产物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仕荣 周磊 +2 位作者 夏纯杰 魏贤勇 宗志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以甲醇为溶剂对玉米秆进行超临界解聚,采用FTIR和GC/MS分析解聚产物。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解聚产物(SCMD)中成分十分复杂,GC/MS分析鉴定出103种有机化合物,其中83种为含氧有机化合物,有酯、酚、醚、醇、酮和醛等,还检测出少量正构烷烃(C... 以甲醇为溶剂对玉米秆进行超临界解聚,采用FTIR和GC/MS分析解聚产物。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解聚产物(SCMD)中成分十分复杂,GC/MS分析鉴定出103种有机化合物,其中83种为含氧有机化合物,有酯、酚、醚、醇、酮和醛等,还检测出少量正构烷烃(C15-C17和C19-C27)、烯烃、芳烃、苯硫酚和含氮有机化合物,反映了SCMD的高含氧量和低含氮硫量的特性。SCMD中31.387%的苯酚类物质和5.022%的芳烃类物质可能来源于木质素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作用,而34.629%的甲酯类化合物可能是解聚产生的脂肪酸和苯丙酸等与甲醇酯化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出甲醇在玉米秆的超临界解聚过程参与了玉米秆的解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超临界 解聚 GC/MS 甲醇
下载PDF
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玉米秆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桂华 向仕龙 周鲁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95,共4页
利用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玉米秆表面改性,以提高其表面润湿性。采用接触角测定法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秆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借助SEM-EDAX和FTIR技术分析了处理后玉米秆表面形貌与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 利用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玉米秆表面改性,以提高其表面润湿性。采用接触角测定法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秆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借助SEM-EDAX和FTIR技术分析了处理后玉米秆表面形貌与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秆表面处理后,可以对其表面进行刻蚀,去除弱界面层,在其表面引入大量的羟基、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从而提高玉米秆表面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复合材料 玉米秆 低温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下载PDF
亚/超临界乙醇与分子筛催化液化玉米秆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朝阳 解新安 +2 位作者 郑璐丝 陶红秀 李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6-702,共7页
在反应温度260~320℃、乙醇用量0~140mL条件下,考察不同液化条件及分子筛催化剂用量对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结合液化产物GC/MS分析,研究亚/超临界乙醇与分子筛催化液化玉米秆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生物油和气体收率显著增... 在反应温度260~320℃、乙醇用量0~140mL条件下,考察不同液化条件及分子筛催化剂用量对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结合液化产物GC/MS分析,研究亚/超临界乙醇与分子筛催化液化玉米秆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生物油和气体收率显著增加,温度大于300℃时,以生物油的二次裂解反应为主;乙醇具有传热、溶解及提供自由基的作用,能够重整生物油组成;分子筛催化剂的均匀微孔结构及酸性催化反应向轻油形成方向进行,增加反应速度与强度,与无催化剂试验相比,轻油得率增加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乙醇 分子筛 催化液化 玉米秆 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玉米秆纤维浆粕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剑辉 张波 彭云辉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3-85,共3页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BR)处理玉米秆纤维浆粕废水 ,研究了工艺条件和工艺特征。试验结果表明 ,在HRT为 2 4h ,OLR为 6 .5 6kgCOD/m3 ·d条件下 ,ABR能有效处理浓度为 6 5 6 0mgCOD/L的玉米秆纤维浆粕废水 ,COD去除率为 75 .1% ;...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BR)处理玉米秆纤维浆粕废水 ,研究了工艺条件和工艺特征。试验结果表明 ,在HRT为 2 4h ,OLR为 6 .5 6kgCOD/m3 ·d条件下 ,ABR能有效处理浓度为 6 5 6 0mgCOD/L的玉米秆纤维浆粕废水 ,COD去除率为 75 .1% ;ABR对负荷冲击有良好的适应性 ,且具有推流式和两相式反应器的双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纤维浆粕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半纤维素预提取对玉米秆浆纤维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合丽 詹怀宇 +2 位作者 周生飞 李兵云 付时雨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30,共5页
利用稀碱液对玉米秆半纤维素进行预抽提,考察了半纤维素预提取对玉米秆蒸煮和漂白性质的影响,并比较了蒸煮后纸浆纤维表面超微结构的不同。相比未经预提取的对照实验,预先提取半纤维素能使未漂浆和漂白浆的白度提高5%~10%ISO,未漂浆卡... 利用稀碱液对玉米秆半纤维素进行预抽提,考察了半纤维素预提取对玉米秆蒸煮和漂白性质的影响,并比较了蒸煮后纸浆纤维表面超微结构的不同。相比未经预提取的对照实验,预先提取半纤维素能使未漂浆和漂白浆的白度提高5%~10%ISO,未漂浆卡伯值降低43.9%,未漂浆所抄纸张的撕裂指数提高了72.3%,而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下降6.5%和7.6%。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纸浆纤维的表面发现,玉米秆经预提取半纤维素之后再蒸煮,所得纸浆表面沉积的有半纤维素和木素特征的物质消失,大量的纤维素微细纤维暴露出来,使纸浆的卡伯值降低、纸页撕裂指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半纤维素 预提取 超微结构 制浆漂白性能
下载PDF
玉米秆超临界醇解产物高效液相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仕荣 周磊 +4 位作者 郑宇宣 夏纯杰 王涛涛 魏贤勇 宗志敏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玉米秆超临界醇解产物作了初步尝试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秆超临界醇解产物中可能含有大量极性强于苯酚的化合物,其中芳烃类物质以单环为主。进行HPLC紫外检测分析时最好采用双波长检测:在0~30 min采用220 n...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玉米秆超临界醇解产物作了初步尝试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秆超临界醇解产物中可能含有大量极性强于苯酚的化合物,其中芳烃类物质以单环为主。进行HPLC紫外检测分析时最好采用双波长检测:在0~30 min采用220 nm检测,在30 min后采用210 nm检测。示差检测表明:液化产物中存在烷烃类物质。挥发除去溶剂的样品与直接进样的色谱图对比表明:液化产物在溶剂挥发过程中可能损失了一些挥发性较好的小分子物质。对生物质液化产物的HPLC分析从侧面反映了该液化方法是可行的,生物质在超临界甲醇条件下解聚得较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醇解 高效液相 玉米秆 分析
下载PDF
不同方法预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及其对后续制浆漂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合丽 詹怀宇 +1 位作者 李兵云 付时雨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8,共5页
分别采用KOH和NaOH溶液在4种条件下对玉米秆中半纤维素进行了预提取,利用离子色谱检测了提取液中半纤维素的糖类组分及含量。剩余原料用NaOH-AQ法制浆并将浆料进行漂白。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效果显著,在提取温度为75℃,提... 分别采用KOH和NaOH溶液在4种条件下对玉米秆中半纤维素进行了预提取,利用离子色谱检测了提取液中半纤维素的糖类组分及含量。剩余原料用NaOH-AQ法制浆并将浆料进行漂白。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效果显著,在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2 h,KOH提取液浓度为1.5 mol/L时,半纤维素提取率可达99%。碱法水解之前以55℃热水处理对半纤维素的溶出并无显著作用。在温度75℃、提取时间2 h时,相同OH-浓度的KOH溶液对半纤维素的提取率比NaOH溶液高20.5%。制浆漂白结果表明,预提取可使浆料卡伯值下降,显著提高未漂浆的白度,各提取条件下NaOH-AQ浆的得率无明显差别,均比未处理的NaOH-AQ浆得率下降10%左右。无论是未漂浆还是漂白浆,碱法预提取均可使浆料撕裂指数显著提高,但其他物理强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半纤维素 离子色谱 制浆 漂白
下载PDF
固定化休哈塔假丝酵母细胞发酵玉米秆水解液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黎明 余世袁 丁红卫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55,共5页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将低浓度的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shehatae)细胞包埋固定后,进一步通过增殖培养,使细胞密集在凝胶珠的表层,可以减小营养基质、氧气及发酵产物的传递阻力,有利于该菌的“半好气”酒精发酵。试验...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将低浓度的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shehatae)细胞包埋固定后,进一步通过增殖培养,使细胞密集在凝胶珠的表层,可以减小营养基质、氧气及发酵产物的传递阻力,有利于该菌的“半好气”酒精发酵。试验中发现,在凝胶中掺入适量氧化铝能明显增加固定化小珠的机械强度及使用寿命。固定化休哈塔假丝酵母细胞能够利用己糖和戊糖,80g/L的混合糖(己糖与戊糖1:l)经12h发酵,糖的利用率达90.5%,而相同条件下游离细胞发酵需48h。玉米秆经0.75%H_2SO_4预水解后,在纤维素酶作用下进一步水解。利用固定化休哈塔假丝酵母细胞,可以将玉米秆水解液中的己糖和戊糖成功地发酵成酒精,塘的利用率达92%,酒精得率超过理论值的90%,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发酵 玉米秆 水解液
下载PDF
玉米秆纤维形态和制浆漂白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程合丽 詹怀宇 +1 位作者 李兵云 付时雨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6期76-79,共4页
本文研究了玉米秆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KP法蒸煮及其纸浆的CEH、DQP和D1(EOP)D2漂白、漂后浆料的打浆性能及所得纸页的物理强度。结果表明,玉米秆的纤维形态较好,适合作为制浆造纸的纤维原料。KP法蒸煮较优的用碱量为16%(NaOH计),超过... 本文研究了玉米秆化学成分及纤维形态、KP法蒸煮及其纸浆的CEH、DQP和D1(EOP)D2漂白、漂后浆料的打浆性能及所得纸页的物理强度。结果表明,玉米秆的纤维形态较好,适合作为制浆造纸的纤维原料。KP法蒸煮较优的用碱量为16%(NaOH计),超过此用量,卡伯值降低不明显,而得率直线下降。DQP漂序在较低的有效氯用量下,纸浆白度达到84.0%ISO,后续打浆性能和纸页物理强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纤维形态 化学组成 KP法制浆 漂白 纸页物理强度
下载PDF
玉米秆粉粒体塑性压缩成型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东 黄文彬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1,共4页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人类的共识。本文以我国丰富的农作物副产物──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弹塑性增量有限元法对玉米秆粉粒体的成型过程进行了研究,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此研究为玉米秸秆等农林副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人类的共识。本文以我国丰富的农作物副产物──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弹塑性增量有限元法对玉米秆粉粒体的成型过程进行了研究,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此研究为玉米秸秆等农林副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粉粒体 增量模型 有限元塑性压缩成形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