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楼梦与文书档案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延芳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红楼梦》 官文书 档案工作 王熙风 赵姨娘 文书档案 探春 《金瓶梅》 文档管理 秦可卿
下载PDF
莲凤对比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冬梅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情小说,《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红楼梦》在各方面对《金瓶梅》都有所继承和发展,特别是体现在两书主要人物王熙凤和潘金莲身上,这种关系尤为明显。自私自利、极度残忍、聪明乖巧是两人...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情小说,《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红楼梦》在各方面对《金瓶梅》都有所继承和发展,特别是体现在两书主要人物王熙凤和潘金莲身上,这种关系尤为明显。自私自利、极度残忍、聪明乖巧是两人性格中的相似之处,但也有雅俗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金莲 王熙风 狠毒 机敏 雅俗
下载PDF
说“凤辣子”的辣嘴——解读《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人物形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乃良 《克拉玛依学刊》 2002年第2期110-111,60,共3页
《红楼梦》中的王熙风浑名“风辣子” ,她正是凭借一张辣嘴在贾府上上下下呼风唤雨 ,吆东喝西 ,掌握并管理着几百口人的大家庭。王熙风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杰出口才 ,成了她杀伐决断 ,行令使权的武器。如果失去了她的口才 ,她形象就会大为... 《红楼梦》中的王熙风浑名“风辣子” ,她正是凭借一张辣嘴在贾府上上下下呼风唤雨 ,吆东喝西 ,掌握并管理着几百口人的大家庭。王熙风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杰出口才 ,成了她杀伐决断 ,行令使权的武器。如果失去了她的口才 ,她形象就会大为逊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风 口才 特征
下载PDF
花城版程甲本《红楼梦》之注释
4
作者 俞润生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33-36,共4页
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欧阳健等先生校注的程甲本《红楼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研读《红楼梦》的版本,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应当衷心祝贺!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既称为“校注本”,那就有必要讨论一下关于注释的若干问题。 谈到注释,北... 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欧阳健等先生校注的程甲本《红楼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研读《红楼梦》的版本,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应当衷心祝贺!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既称为“校注本”,那就有必要讨论一下关于注释的若干问题。 谈到注释,北京师范大学启功先生曾经考虑过八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城 程甲本 注本 《红楼梦》 王熙风 北师大 胡床 启功 人民文学出版社 欧阳健
下载PDF
含笑的罂粟——尹雪艳和王熙凤形象之比较
5
作者 莫珊珊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3-56,共4页
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和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是两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她们都美艳照人,且又带着狠毒和残忍;她们都是明显的自恋主义者,但是个人实现不尽相同。两人之间的差异可通过一动一静、一显一隐表现出来。
关键词 尹雪艳 王熙风 自恋
下载PDF
言谈爽利 心机深细——浅析王熙凤的谈话技巧
6
作者 荆煜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2期58-59,共2页
本文从谈话技巧的角度,分析了《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众口才。归纳王熙凤的谈话技巧,主要表现为善解人意、幽默风趣、以理服人、言辞婉转、强者示弱五点。探究她口才出众的原因,在于“极深细的心机”。
关键词 王熙风 口才 谈话技巧
下载PDF
奸雄乱世之术——王熙凤管理术之批判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启志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红楼梦》能成为文学巨著,在于它的文化涵量极为丰厚,惟此,二百余年来治“红学”者方能见仁见智,在各自的文化视野中开拓《红楼梦》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 王熙风 《红楼梦》 管理者 管理模式 理术 管理方法 苦乐不均 王夫人 凤姐 宗教意识
下载PDF
《红楼梦》与《巴黎圣母院》深层结构对照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顺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2-95,98,共5页
从深层结构方面揭示《红楼梦》与《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著在文化蕴涵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 贾宝玉 深层结构 林黛玉 阴阳五行 王熙风 女主人公 妙玉 主要人物
下载PDF
《红楼梦》第六回中的刘姥姥 被引量:2
9
作者 洪儒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93-94,共2页
最近,翻阅到一种“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其中在谈及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时,认为:“刘姥姥十分懂得人情事故,知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所以“能达到她要钱的目的”。甚至还认为:刘姥姥的应付,比起王熙凤“善于应付的园滑和机变”“还要... 最近,翻阅到一种“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其中在谈及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时,认为:“刘姥姥十分懂得人情事故,知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所以“能达到她要钱的目的”。甚至还认为:刘姥姥的应付,比起王熙凤“善于应付的园滑和机变”“还要高明一些”。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思考再三,不敢苟同。 我们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创造人物形象时,总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人物自己的处境和性格决定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再由他们的语言行动来显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属性的。刘姥姥这个人物,也不例外。因此,要判断她的阶级属性,只要看看她的处境和她的语言、行动也就清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姥姥 王熙凤 《红楼梦》 王熙风 阶级属性 女婿 劳动妇女 荣国府 行动 曹雪芹
下载PDF
论王熙凤的性格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世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39-46,共8页
贾府管家奶奶王熙凤,历来论者都对之大张挞伐,尤其是,当她被贴上了贵族阶级当权派的标签的时候,这个人物更交了华盖运。实则那种种口诛笔伐之辞,并不足概括人们对王熙凤形象的总体感受,因此也不尽合作家原来的意图了。不过,用过去大家... 贾府管家奶奶王熙凤,历来论者都对之大张挞伐,尤其是,当她被贴上了贵族阶级当权派的标签的时候,这个人物更交了华盖运。实则那种种口诛笔伐之辞,并不足概括人们对王熙凤形象的总体感受,因此也不尽合作家原来的意图了。不过,用过去大家常用的文艺学方法论,的确也很难正确地解释清楚王熙凤性格的相当高级的审美价值和这个性格的最主要的社会认识意义。笔者有鉴于此,近来读了几篇学术界探讨文艺学新方法的文章,感到颇受启发,有些浅见,写在这里,以当抛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熙凤 人物性格 王熙风 功能质 曹雪芹 《红楼梦》 尤二姐 欣赏者 凤姐 静虚
下载PDF
王熙凤能评个什么“星”
11
作者 张斌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6-77,共2页
时下,似乎“忽如一夜春风来”,国土上出现了众多的歌星、影星、诗星等,真所谓“星满天下誉全球”了,众多的星星“闪烁”得人头晕目眩,眼花缭乱,随之关于星的话题也就众说纷纭,拂拂扬扬地登场了,大有“一唱天下白”之势。“星”多了好不... 时下,似乎“忽如一夜春风来”,国土上出现了众多的歌星、影星、诗星等,真所谓“星满天下誉全球”了,众多的星星“闪烁”得人头晕目眩,眼花缭乱,随之关于星的话题也就众说纷纭,拂拂扬扬地登场了,大有“一唱天下白”之势。“星”多了好不好,笔者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断,但近来再读《红楼梦》,却又忽发奇想,假如王熙风活到现在,该评个什么“星”才恰如其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风 凤姐 大观园 江苏省射阳县 应变才能 诗星 照此类推 改革成绩 工作责任制
下载PDF
评固宠擅权、以权谋私的王熙凤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绍炯 《贵州文史丛刊》 1998年第6期59-65,67,共8页
关键词 贾母 王熙风 凤姐 大观园 固宠 《红楼梦》 王夫人 精神贿赂 “自杀自灭” 月例
下载PDF
《红楼梦》的语言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蒙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9年第11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语言 叙述语言 北京话 天津话 王熙风 说话人 文学语言 章回小说 “活”
下载PDF
两次理丧看凤姐
14
作者 刘春芹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8年第2期34-34,共1页
《红楼梦》中一共写了三件丧事.其中秦可卿和贾母的丧事是王熙风打理的。贾敬的丧事是尤氏打理的。通过这几次丧事的描写,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认识王熙风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凤姐 《红楼梦》 人物形象 王熙风 丧事 秦可卿 贾母 尤氏
下载PDF
“异称”现象分析
15
作者 张则平 宋玮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1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现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 异称 特殊地位 王熙风 称呼
下载PDF
不见后文,不见此笔之妙——《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月钱”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雁鸣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1年第1期33-33,共1页
黛玉初到贾府,作者从黛玉的视角对众多人物的言谈举止、贾府的纷繁事件展开了紧张有序的描写。在与王熙风见面的场面中,小说插入了一段对话: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言谈举止 王熙风 描写 对话
下载PDF
《金瓶梅》对比艺术探微——兼谈《红楼梦》的嬗变
17
作者 董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古典小说《金瓶梅》刺穿封建化理道德的外壳,大胆否定传统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傲睨古今、惊世骇俗运用对比艺术手法,描绘了明中叶市井细民的生活嗜好,表明“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本文简析《金瓶梅》的对比手法,兼与《红... 古典小说《金瓶梅》刺穿封建化理道德的外壳,大胆否定传统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傲睨古今、惊世骇俗运用对比艺术手法,描绘了明中叶市井细民的生活嗜好,表明“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本文简析《金瓶梅》的对比手法,兼与《红楼梦》的嬗变作比较,舛误处俟大家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对比艺术 西门庆 《红楼梦》 潘金莲 尤二姐 应伯爵 孟玉楼 王熙风 太监
下载PDF
深层语义与艺术魅力
18
作者 张远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3-55,共3页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是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高尔基将研究语言作为文学创作技巧的首要因素,足以说明研究“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语言,也是文学理论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 人们通常说...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是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高尔基将研究语言作为文学创作技巧的首要因素,足以说明研究“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语言,也是文学理论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 人们通常说,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也是思想的表达形式。从语言与思想、语言运用与思想表达的关系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语义 艺术魅力 表层语义 黛玉 语言运用 宝玉 宝钗 王熙风 雪雁 吐温
下载PDF
论《红楼梦》第六回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
19
作者 曹毓生 《求索》 1983年第2期95-100,共6页
亚里斯多德把悲剧结构划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如果说《红楼梦》的前五回可以看作是这部伟大悲剧的“头”,那么,我认为第六回即是从“头”到“身”必须经过的“颈”。我杜撰一个“颈”字,是说第六回是带有关键性的一回。
关键词 刘姥姥 王熙凤 荣国府 王熙风 《红楼梦》 王夫人 曹雪芹 贾母 林黛玉 王府
下载PDF
谁是毁灭宝黛爱情的“元凶”—兼论贾府的生财之道
20
作者 马连琪 刘恒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46-51,共6页
《石头记》第二十五回中,凤姐对黛玉说的“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家作媳妇儿”句侧,脂砚斋有朱笔批道: 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般好夫妻;书中常常 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 这段脂批很重要,它告诉我们... 《石头记》第二十五回中,凤姐对黛玉说的“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家作媳妇儿”句侧,脂砚斋有朱笔批道: 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般好夫妻;书中常常 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 这段脂批很重要,它告诉我们,“贾府上下诸人”都“信定”宝玉和黛玉二人是“一般好夫妻”;脂砚斋也同样“信定”,并对宝黛二人终未成眷属表示深深的惋惜,故用“叹叹”二字。“贾府上下诸人”自然也应包括贾母、凤姐在内,那就是说,贾母、凤姐也是希望宝黛二人成为夫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母 宝黛爱情 宝玉 薛宝钗 林黛玉 元春 生财之道 冤家 脂砚斋 王熙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