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C准则递减曲线法在储量评估中的应用——以王集油田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国勤 余强 +3 位作者 赵创业 王铭方 李慧 余小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1-534,共4页
SEC上市油气储量评估中已开发储量的评估常用的是递减曲线法,主要应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评估。通过递减曲线法在王集油田的应用分析认为,对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在应用递减曲线法进行评估时,应根据油气田已有的开发生... SEC上市油气储量评估中已开发储量的评估常用的是递减曲线法,主要应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评估。通过递减曲线法在王集油田的应用分析认为,对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在应用递减曲线法进行评估时,应根据油气田已有的开发生产规律和目前所处开发阶段,合理选择产量递减曲线类型和递减率,使其符合目前开发阶段油田实际开发趋势,达到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减曲线法 递减类型 递减率 储量评估 上市储量 王集油田
下载PDF
泌阳凹陷王集-新庄油气成藏期次及运聚模式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景修 熊超 +2 位作者 刘桂兰 蒲红斌 严移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根据与烃类流体包裹体相伴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结合典型井的埋藏史、热史确定了王集—新庄地区成藏期次和时间:早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核一段末期—廖庄组沉积期;晚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廖庄末抬升期,是形成现今油田的... 根据与烃类流体包裹体相伴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结合典型井的埋藏史、热史确定了王集—新庄地区成藏期次和时间:早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核一段末期—廖庄组沉积期;晚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廖庄末抬升期,是形成现今油田的主要成藏期。油气主要运移期应早于王集—新庄地区主要断裂的形成期。断层的形成导致原生油藏的破坏和再分配,也为核三上段生成的油气提供了运移通道和聚集场所,在核二段形成浅层次生油藏。根据含氮化合物油气示踪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油气运移路径为南侧深凹成熟烃源岩—王集—断层(砂体)—新庄地区,当遇到圈闭时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成藏期次 运聚模式 王集-新庄 泌阳凹陷
下载PDF
王集鼻状构造成藏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彭国力 李显路 王三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9-440,443,共3页
泌阳凹陷是一个富油凹陷,北部斜坡是一个环绕凹陷沉积生油中心的长期抬起的沉积古斜坡,为油气运移主要指向,延伸至生油区的砂层是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北东向断层断距大、延伸长、封堵性好,为王集鼻状构造上的主断层,控制油气运移路线,横... 泌阳凹陷是一个富油凹陷,北部斜坡是一个环绕凹陷沉积生油中心的长期抬起的沉积古斜坡,为油气运移主要指向,延伸至生油区的砂层是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北东向断层断距大、延伸长、封堵性好,为王集鼻状构造上的主断层,控制油气运移路线,横切油气运移"胡同"的北西向断层的相对封堵性控制成藏和含有高度。当聚集的油气柱高度达到断层所能封闭的油气柱高度后,油气从圈闭的顶部溢出,向对盘运移(或沿断层向上运移),并在新的断层圈闭内聚集。沿着油气运移路线,精细落实北西向断层,落实含油层系内各"胡同"的圈闭是下一步勘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优势通道 运移路线 圈闭 成藏特征 成藏模式 王集鼻状构造
下载PDF
王集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田新 申辉林 +2 位作者 李铁柱 王胜强 冯培亮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6-50,3,共5页
在收集整理低阻油层资料的基础上,对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对王集油田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相控低阻和复杂水系低阻为王集油田低阻油层的主要模式。这为王集油田老井复查和提高油气层的解释符合率奠... 在收集整理低阻油层资料的基础上,对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对王集油田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相控低阻和复杂水系低阻为王集油田低阻油层的主要模式。这为王集油田老井复查和提高油气层的解释符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低阻油层 相控低阻 复杂水系低阻 环境测井相
下载PDF
凝胶微球调驱技术在王集油田矿场实践认识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飞鹏 钱玉花 +3 位作者 王杰玲 田家领 杜雪花 韩吉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42-147,9,共6页
分析了王集油田东区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油藏特征进行调驱工艺及段塞设计,开展了1个井组的矿场试验,结合油藏特征分析了试验井组凝胶微球调驱效果。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凝胶微球后,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地层充满度增加,吸水剖面改善,低... 分析了王集油田东区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油藏特征进行调驱工艺及段塞设计,开展了1个井组的矿场试验,结合油藏特征分析了试验井组凝胶微球调驱效果。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凝胶微球后,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地层充满度增加,吸水剖面改善,低渗透层有效启动,水窜优势通道得到有效封堵,井组平面上实现了注水受效方向改变,对应油井见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是非均质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进一步挖潜剩余油的一项有效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试验井采用凝胶微球调驱后,井组累计增油860多吨,累计降水1.2×104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 凝胶微球 调剖 矿场试验 王集油田
下载PDF
储层预测技术在王集油田西区滚动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云亭 苏建栋 +1 位作者 赵伦 杨永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3-34,40,共3页
王集油田西区储层薄,分布不稳定,确定该区储层展布是实现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该区地质特点及资料,在岩电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波阻抗反演确定了该区核三段Ⅳ~Ⅶ油组砂体分布;采用地震波频率吸收处理技术,提高了纵向分... 王集油田西区储层薄,分布不稳定,确定该区储层展布是实现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该区地质特点及资料,在岩电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波阻抗反演确定了该区核三段Ⅳ~Ⅶ油组砂体分布;采用地震波频率吸收处理技术,提高了纵向分辨率,确定了单砂层的展布规律.储层预测结果应用于该区滚动勘探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增150×10^4t石油控制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储层预测 地震约束反演
下载PDF
聚类分析在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王集油田东区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志军 李浪 吴庭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64-65,68,共3页
针对砂岩储层影响因数多,孔渗关系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评价难度大的实际,以王集油田东区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理论,优选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储层的小层厚度等4个变量作为储层评价因数,对该区砂岩储层进行评价... 针对砂岩储层影响因数多,孔渗关系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评价难度大的实际,以王集油田东区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理论,优选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储层的小层厚度等4个变量作为储层评价因数,对该区砂岩储层进行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数的权重系数,应用聚类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目的层段砂岩储层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并研究了其储层平面分布的特征。其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类似,表明这种基于聚类分析理论的砂岩储层评价的结果是较为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储层分类评价 因数 关联系数 权重系数 王集油田
下载PDF
王集油田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跃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本文选用100多块铸体薄片、20块阴极发光、20块电镜扫描薄片、100多份压汞及相渗透资料,并结合润湿性、沉积相、岩矿鉴定和 X 衍射等方面的资料,对王集油田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对三次采油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储集层 孔隙结构 王集油田
下载PDF
王集油田改善注水开发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2
9
作者 袁燕丽 栾中伟 +3 位作者 杨玉贞 袁伟 孙合营 丁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王集油田受复杂断块格局制约,各区块注采井网极不完善,多数油井都处于单向、双向及无注水对应状态,存在着严重的层间和平面矛盾,井网调整难度较大。通过调水、酸化、油转注等一系列综合调整措施,有效的完善了注采井网,改善了水驱动用程... 王集油田受复杂断块格局制约,各区块注采井网极不完善,多数油井都处于单向、双向及无注水对应状态,存在着严重的层间和平面矛盾,井网调整难度较大。通过调水、酸化、油转注等一系列综合调整措施,有效的完善了注采井网,改善了水驱动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王集油田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井网完善 平面矛盾 调水 酸化 转注
下载PDF
王集勘查区地质构造特征与二_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持恒 陈良立 +2 位作者 杨光华 胡盛 李建欣 《中州煤炭》 2013年第3期33-36,共4页
通过对王集勘查区的区域地质演化情况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勘查阶段钻孔瓦斯解吸数据,研究了井田瓦斯赋存规律,揭示了地质构造特征与瓦斯赋存状况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王集勘查区二1煤层瓦斯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指出构造因素及... 通过对王集勘查区的区域地质演化情况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勘查阶段钻孔瓦斯解吸数据,研究了井田瓦斯赋存规律,揭示了地质构造特征与瓦斯赋存状况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王集勘查区二1煤层瓦斯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指出构造因素及煤层埋深控制着井田瓦斯赋存,是导致瓦斯赋存复杂性的主要原因。并对井田深部煤层瓦斯的赋存状况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勘查区 构造特征 埋深 瓦斯赋存规律
下载PDF
王集油田流动单元识别与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晗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49,166,共3页
对王集油田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储层物性特征,利用利用流动带指标、渗透率和孔隙度3个参数,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流动单元类型,以距离9为阈值可以把研究区储层分为5类流动单元,流动单元展布受砂体展布和沉积微相分布... 对王集油田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深入研究了储层物性特征,利用利用流动带指标、渗透率和孔隙度3个参数,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流动单元类型,以距离9为阈值可以把研究区储层分为5类流动单元,流动单元展布受砂体展布和沉积微相分布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内部以发育渗透性好的流动单元A、B、C为主,河道边缘、席状砂和湖相沉积区以发育渗透性较差的流动单元D、E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流动单元 划分 识别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断裂体系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磊 李连生 +3 位作者 吴珊 李辉 谢铁军 王赢 《河南石油》 2003年第2期13-14,17,共3页
通过对断层发育规模、连续性和油气聚集关系研究 ,指出该区北东向主断层的发育规模控制油藏的分布 ,砂体展布方向与主断层走向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以此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工作 ,部署的泌 2 5 9井试获初产自喷 46m3 /d的高产... 通过对断层发育规模、连续性和油气聚集关系研究 ,指出该区北东向主断层的发育规模控制油藏的分布 ,砂体展布方向与主断层走向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以此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工作 ,部署的泌 2 5 9井试获初产自喷 46m3 /d的高产工业油流 ;泌浅 5 7区块可新增地质储量 3 0 0× 1 0 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王集-新庄地区 断裂体系 油气聚集 断鼻构造带 主断层
下载PDF
王集油田西区油藏特征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玺科 周扬新 +3 位作者 杨前杰 郑俊生 王纪云 张灵霞 《河南石油》 2005年第2期26-28,i002-i003,共5页
综合地震、地质、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分析认为,王集油田西区构造上原认识的9号断层一分为二, 即9号和10号。该区储层以北西向的王集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沉积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 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亚相。油层分布在H3... 综合地震、地质、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分析认为,王集油田西区构造上原认识的9号断层一分为二, 即9号和10号。该区储层以北西向的王集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沉积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 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亚相。油层分布在H3Ⅳ-Ⅶ油组,以Ⅴ-Ⅶ油组为主,油藏类型以受91号断层 控制的构造油藏为主,油层沿该断层呈屋脊状分布,迭合性差,含油高度较低,含油宽度较窄等特点,但研 究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增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构造油藏 增储潜力
下载PDF
王集油田核三段Ⅲ油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连训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通过对王集油田核三段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将研究区沉积微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河道间湾和前三角洲泥岩五种微相,对每类沉积微相的岩性、粒度、测井曲线、物性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识别模式,... 通过对王集油田核三段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将研究区沉积微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河道间湾和前三角洲泥岩五种微相,对每类沉积微相的岩性、粒度、测井曲线、物性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识别模式,绘制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图,总结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核三段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下载PDF
王集区块优快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黄中信 高书丛 +4 位作者 任书方 孙冬冬 李祥群 何瑞 王立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5X期228-231,共4页
王集区块地层倾角大、造浆严重、裂缝发育、存在异常高压,存在井身质量控制困难、井下故障多、钻井速度慢等钻井施工难点。为此,专门开展了相应的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了钻头优选和钻具组合钻井参数优化、井身质量控制、钻井液体系... 王集区块地层倾角大、造浆严重、裂缝发育、存在异常高压,存在井身质量控制困难、井下故障多、钻井速度慢等钻井施工难点。为此,专门开展了相应的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了钻头优选和钻具组合钻井参数优化、井身质量控制、钻井液体系优选和井下故障预防技术等4项钻井配套技术。2010年该配套技术经现场应用16井次,与2009年相比,平均钻井周期缩短33.15%,平均机械钻速提高28.45%,复杂故障时效降低38.46%,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区块 优快钻井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王集地区储层展布特征及对油气的控藏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艳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38-41,147,共4页
多分支物源汇集的王集地区是泌阳北部斜坡带滚动勘探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该区构造复杂,断裂破碎严重,油藏类型多样化,复合油藏和岩性油藏是现阶段的勘探重点。多物源砂体的交汇造成储层平面展布复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认识不清... 多分支物源汇集的王集地区是泌阳北部斜坡带滚动勘探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该区构造复杂,断裂破碎严重,油藏类型多样化,复合油藏和岩性油藏是现阶段的勘探重点。多物源砂体的交汇造成储层平面展布复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认识不清,砂体和油水边界预测难度大是王集地区现阶段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选取重点含油小层,精细刻画单砂体的物源方向、砂体展布形态、沉积微相类型、与构造的匹配关系,明确王集地区有利油层分布的区域和层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分层系理清王集地区储层展布特征及储层在油气藏聚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寻找和发现王集地区剩余隐蔽油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 王集地区 物源 砂体展布 控藏作用
下载PDF
泌阳凹陷王集油田储层参数图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恺 刘增泽 +2 位作者 姬红晓 高保玲 赵虹 《河南石油》 2004年第4期24-26,82,共3页
如何利用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 ,快速准确地判断储层的“四性”关系 ,这是油气藏工程中的一大难题。根据油气藏地质理论 ,运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法 ,对王集油田的钻井取心、薄片鉴定分析以及测井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从而弄清了... 如何利用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 ,快速准确地判断储层的“四性”关系 ,这是油气藏工程中的一大难题。根据油气藏地质理论 ,运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法 ,对王集油田的钻井取心、薄片鉴定分析以及测井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从而弄清了王集油田沉积特点及其储层特征 ,研制出了储层参数图版。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这种参数图版简便实用 ,与生产实际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油田 地质理论 测井 储层参数 图版
下载PDF
王集勘查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对煤层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中九 《安徽地质》 2018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施工钻孔研究,结合周边资料,对王集勘查区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研究区构造对含煤建造、煤层厚度和煤炭资源勘探的影响,认为构造对煤层的形态和分布有控制作用,区内断层对煤层具有破坏作用,下步勘查工作可加强本区断层的研究。
关键词 构造特征 煤层 断层 王集勘查区
下载PDF
旋转断层在王集油田的识别和应用——以W15井区为例
19
作者 张云 李晓娜 +2 位作者 李伟才 王芳 刘士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4期82-86,共5页
为了解决王集油田W15井区构造关系及油水关系矛盾的问题,从小层细分对比复查着手,井震结合落实断点组合关系,建立断裂模式,明确研究区f7号断层为旋转断层。在新断裂模式的指导下,对研究区构造进行恢复,解决了构造矛盾的问题,理顺了油水... 为了解决王集油田W15井区构造关系及油水关系矛盾的问题,从小层细分对比复查着手,井震结合落实断点组合关系,建立断裂模式,明确研究区f7号断层为旋转断层。在新断裂模式的指导下,对研究区构造进行恢复,解决了构造矛盾的问题,理顺了油水关系,新完钻井的实钻资料验证了该断裂组合模式的正确性。该断裂组合模式对类似断块油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模式 旋转断层 断块油藏 王集油田
下载PDF
王集-新庄地区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次
20
作者 蒲洪果 崔秀青 +2 位作者 朱伟鸿 刘臣 李丽娟 《四川地质学报》 2014年第4期517-519,528,共4页
通过采集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岩心样品,对其中包裹体进行盐度特征分析、镜下观察及均一温度测定;结果表明王集-新庄地区包裹体分为两期,与盆地埋藏史和热史研究划分的早、晚两个成藏期相对应。结合生排烃史综合分析,该区油气分两期成... 通过采集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岩心样品,对其中包裹体进行盐度特征分析、镜下观察及均一温度测定;结果表明王集-新庄地区包裹体分为两期,与盆地埋藏史和热史研究划分的早、晚两个成藏期相对应。结合生排烃史综合分析,该区油气分两期成藏,早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核一段末期~廖庄组沉积期,为小规模油气成藏,该期主要生成低熟油;晚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廖庄末抬升期,为大规模油气成藏,是形成现今油田的主要成藏期。利用油气包裹体进行油气成藏研究,必须和宿主矿物的矿物岩石学分析及其他成藏期次分析方法结合使用,才能使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期 包裹体盐度 均一温度 王集-新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