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真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段吉燕 舒平 +1 位作者 郭启新 徐幸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284-290,共7页
真菌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有弊。其有害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有些真菌会导致农作物病害而减产,误食毒蕈会引起食物中毒,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致病真菌还会引起真菌感染等疾病危害人们的... 真菌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有弊。其有害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有些真菌会导致农作物病害而减产,误食毒蕈会引起食物中毒,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致病真菌还会引起真菌感染等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真菌和识别出毒蕈是非常重要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近几年广泛使用的一种核酸扩增技术,该技术使用DNA聚合酶和特异性引物,在恒温条件下,短时间内高效率扩增核酸,相较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对仪器要求不高,具有快速、灵敏、简单等特点。目前LAMP已广泛应用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测,本文对LAMP在真菌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真菌 核酸
原文传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川 梁丽娜 +3 位作者 黄少宇 马梦霞 李雪斌(综述) 韦贵将(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1003-1007,1024,共6页
病原微生物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一种恒温扩增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度高、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感染... 病原微生物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一种恒温扩增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度高、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基于这种情况,该文主要阐述了LAMP的原理、特点及其在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LAMP技术现在已经被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但该技术仍有易产生假阳性、引物设计复杂等不足之处。该文综述了近年来LAMP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应用与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为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合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核酸检测 病原微生物 核酸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博涵 张琳 +3 位作者 陈耀 黄小桃 谭有将 关烨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结合乳胶微球试纸条(latex microsphere test strips,LMTS)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方法。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的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作靶标设计引物,6-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6-FAM)和生物素(Biotin)标记引物,对体系各项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将新鲜菌液作10倍梯度稀释后进行LAM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LAMP(quantitative LAMP,qLAMP)反应,比较三者的敏感度;对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福氏志贺氏菌、粪链(肠)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LAMP扩增,验证其特异性;虾样品用菌液进行模拟污染,分析LAMP-LMTS的可靠性。结果LAMP-LMTS方法的灵敏度可达4.16×10^(2)copies/μL,与qLAMP、LAMP-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AGE)方法结果一致,检出限要比利用外引物建立的PCR方法低10倍的拷贝数,灵敏度更高。结论该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应用于基层实验室、应急检测或现场监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乳胶微球试纸条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农业病害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一波 孙泓希 +5 位作者 史普想 孙继军 韩宁 任亮 张丽丽 王海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4,共8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当温度为60~65℃时,DNA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NA双链打开,此时依赖Bst DNA聚合酶的链置换活性,使DNA可以在60~65℃的恒温下进行合成...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其原理是当温度为60~65℃时,DNA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NA双链打开,此时依赖Bst DNA聚合酶的链置换活性,使DNA可以在60~65℃的恒温下进行合成。其扩增引物是基于靶基因的6个特异性区域设计的,扩增阶段需要引物与样品DNA完全结合,才可以进行扩增,所以LAMP技术具有高特异性与高灵敏性。其反应温度恒定,不需要额外的控温设备,理想条件下仅需保温杯,即可进行DNA扩增。在田间检测时,只需提取样品总DNA,即可于田间进行病害检测,缩短了检测流程及时间,使病害检测更高效更便捷。在反应前或反应后加入特定染色剂,即可通过染色剂的变色情况进行反应结果的判定,使反应结果可视化。目前该技术已凭借其特异性高、灵敏性高、所用仪器简单(恒温水浴锅或保温杯即可)、检测效率高和检测结果可视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病原微生物检测、食品微生物检测、环境微生物检测、植物或微生物基因鉴定等领域。在农业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快速检测和诊断领域,已有很多研究针对各种病害建立了相应的LAMP检测技术。本文简要综述了LAMP技术原理、反应结果判定、优缺点和该技术目前在农业常见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LAMP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农业病害 检测 应用
下载PDF
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徐成伟 徐丽娜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6期168-171,共4页
目的对比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荧光定量核酸扩增(P... 目的对比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荧光定量核酸扩增(PCR)检测技术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使用LAMP检出细菌感染85例(阳性率为70.83%)。荧光定量PCR检出细菌感染72例(阳性率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AMP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荧光定量PCR与LAMP法对呼吸道感染10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除LAMP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测一致性极好,荧光定量PCR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一致性极好(Kappa≥0.75),其余病原体采用荧光定量PCR与LAMP法检测一致性均中等(0.4≤Kappa<0.75)。结论荧光定量PCR与LAMP两种检测方法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均较高,其中LAMP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高于荧光定量PC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核酸检测技术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非洲猪瘟病毒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方法
6
作者 张朋朋 黄月茹 +6 位作者 牛佳 解秀杰 伍文艳 程晓芳 李岑岑 徐海霞 徐永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99-404,共6页
非洲猪瘟是严重危害中国养猪业的传染病,为了快速检测非洲猪瘟,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根据非洲猪瘟病毒p7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引物,然后进行引物筛选和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在45 min时可检测... 非洲猪瘟是严重危害中国养猪业的传染病,为了快速检测非洲猪瘟,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根据非洲猪瘟病毒p7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引物,然后进行引物筛选和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在45 min时可检测低至1 copy/μL的非洲猪瘟病毒,不与其他病毒核酸样品产生交叉反应,可以裸眼判断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快速检测
下载PDF
转基因作物外源转基因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永 兰青阔 +2 位作者 赵新 朱珠 程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建立转基因作物外源转基因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方法】以转基因作物中常用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CaMV35... 【目的】建立转基因作物外源转基因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方法】以转基因作物中常用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CaMV35S)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CaMV35S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利用1种链置换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在65℃保温1h,通过荧光显色即可完成对转基因作物鉴定工作。同时对7种转基因作物进行LAMP检测。【结果】该LAMP方法通过特异性检测含有CaMV35S启动子的转基因作物,其检测结果的特异性与常规PCR方法结果一致,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倍。【结论】转基因作物LAMP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稳定性,结果可靠,非常适合转基因作物的快速检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杨秋林 许丽芳 +1 位作者 张愉快 王可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方法。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使用基因释放剂快速提取尾蚴基因组DNA,设计4条扩增尾蚴钙结合蛋白基因的LAMP引物,进行LAMP反应,以华支睾吸虫为阴性对照,LAMP产物经显色、电泳鉴定。用细吸...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方法。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使用基因释放剂快速提取尾蚴基因组DNA,设计4条扩增尾蚴钙结合蛋白基因的LAMP引物,进行LAMP反应,以华支睾吸虫为阴性对照,LAMP产物经显色、电泳鉴定。用细吸管在解剖镜下分别吸取20、10、5、1条尾蚴进行LAMP反应,检测其敏感性。结果尾蚴检测管经显色后呈绿色(阳性),对照组呈棕色(阴性)。尾蚴LAMP产物电泳后呈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对照组无扩增产物。LAMP可检测到尾蚴的最低数量为1条。结论LAMP方法敏感、特异、简便,可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尾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尾蚴 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弓形虫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秋林 张如胜 +2 位作者 伍和平 张愉快 王可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弓形虫。方法用酚-氯仿法提取弓形虫速殖子基因组DNA,设计两对扩增弓形虫B1基因的LAMP引物。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卡氏肺孢子虫、日本血吸虫及小鼠白细胞作对照,进行LAMP反应,产物经SYBRGreen... 目的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弓形虫。方法用酚-氯仿法提取弓形虫速殖子基因组DNA,设计两对扩增弓形虫B1基因的LAMP引物。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卡氏肺孢子虫、日本血吸虫及小鼠白细胞作对照,进行LAMP反应,产物经SYBRGreenI显色及电泳后观察结果,绿色判为阳性,棕色判为阴性。将弓形虫速殖子经倍比稀释为(2~3)×106个/ml至(2~3)×10-1个/ml等8个浓度,进行LAMP反应,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LAMP反应结果显示,弓形虫速殖子检测管经显色后呈绿色,对照组均呈棕色。弓形虫的LAMP产物经电泳后呈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对照组均无扩增产物。LAMP技术可检测到的弓形虫速殖子最低浓度为2~3个/ml。结论LAMP技术在弓形虫检测中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物检测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0
作者 戴婷婷 陆辰晨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5-703,共9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采用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等温条件(60~65℃)下60 min左右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采用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等温条件(60~65℃)下60 min左右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温、操作简单和检测结果快速等优点。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寄生虫、菌物等病原物的检测中,在人、畜和植物病原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病害诊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LAMP技术原理及其在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综述,并对LAMP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应用 检测 病原物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黄淮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的病原菌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曾丹丹 张海峰 +3 位作者 田擎 许苗 王源超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7-953,共7页
[目的]通过对黄淮地区大豆种子带菌的快速检测,了解该地区大豆种子携带病原菌的情况。[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黄淮地区29个大豆主栽品种种子上平头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尖镰孢... [目的]通过对黄淮地区大豆种子带菌的快速检测,了解该地区大豆种子携带病原菌的情况。[方法]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黄淮地区29个大豆主栽品种种子上平头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尖镰孢菌、木贼镰孢菌、层出镰孢菌、黄色镰孢菌、禾谷镰孢菌、茄腐镰孢菌、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立枯丝核菌、大豆炭腐病菌、冬青丽赤壳菌、大豆疫霉病菌等大豆主要病原菌的携带情况。[结果]供试的29个品种中有20个品种的种子样本检出携带上述病原菌,分别携带所检测的13种病原菌中的7种,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头炭疽菌、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木贼镰孢菌、黄色镰孢菌、尖镰孢菌、胶孢炭疽菌和层出镰孢菌,但不同大豆品种种子携带病原菌的种类及数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品种‘漯39001’检出的病原菌多达6种。[结论]本研究为大豆种子带菌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并揭示了黄淮地区大豆种子携带病原菌的状况,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子带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伟 侯丽萍 +3 位作者 赵良娟 曲鹏 郑文杰 张宏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142,共3页
建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序列,设计3对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用36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近源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2.2 cfu/10... 建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基因序列,设计3对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用36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近源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2.2 cfu/100 g^3.5 cfu/100 g。建立的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的检测食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EA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食品
下载PDF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宏伟 于佳 +6 位作者 郑文杰 刘超 赵良娟 赵宏 侯丽平 阎煜 刘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17,共4页
利用阪崎肠杆菌16S-23S rDNA间区(ITS)序列,在比较阪崎肠杆菌与其近源株ITS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4条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粉中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方法。用15株阪崎肠杆菌,61株近源菌验证试验表明,所建立的LAMP方法准确... 利用阪崎肠杆菌16S-23S rDNA间区(ITS)序列,在比较阪崎肠杆菌与其近源株ITS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4条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粉中阪崎肠杆菌LAMP检测方法。用15株阪崎肠杆菌,61株近源菌验证试验表明,所建立的LAMP方法准确且灵敏度高。加菌试验表明,奶粉样品中阪崎肠杆菌检测低限为1.2CFU/100g。新建的LAMP方法与FDABAM方法比较试验表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 阪崎肠杆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毅 黄曙海 +4 位作者 谭慧媚 戴广明 蓝兰 姚贻强 陈洵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和分枝杆菌阳性培养物中的结核分枝杆菌(MTB)。方法选择临床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121份、MTB阳性分离物14份,非结核分枝杆菌(NTM)阳性分...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和分枝杆菌阳性培养物中的结核分枝杆菌(MTB)。方法选择临床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121份、MTB阳性分离物14份,非结核分枝杆菌(NTM)阳性分离物14种共31株,用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LAMP技术分别进行检测,用LAMP技术对人MTB标准菌株H37Rv及卡介苗(BCG)进行检测,判断LAMP检出限并评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涂片法抗酸杆菌检出率为38.02%(46/121),培养法MTB检出率为42.15%(51/121),LAMP法MTB检出率为49.28%(56/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146和1.247,P均>0.05)。对121例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MTB检测,以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为金标准,LAMP检测结果的敏感性为92.16%(47/51),特异性为87.14%(61/7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247,P>0.05),且一致性强(kappa=0.78,P<0.01)。LAMP能准确分辨MTB和NTM阳性分离物,对H37Rv、BCG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H37Rv菌株的检出限为120 CFU/mL。结论 LAMP检测MTB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操作简便易行、快速准确,不需要昂贵的检验设备,适于基层医院结核病诊断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痰标本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树德 刘宝山 +3 位作者 刘金铃 李学俭 边连全 付静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7,共4页
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已经被开发利用。它采用能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60℃~65℃)下,不到1h的时间里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特异... 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已经被开发利用。它采用能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60℃~65℃)下,不到1h的时间里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特异性强、等温灵敏、操作简单、产物易检测等优点。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已经被用来快速检测动物病原(病毒、细菌、寄生虫)。论文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动物病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等做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病原检测 应用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人星状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再生水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丽 何晓青 +4 位作者 韦玉梅 朱轶 程莉 王子健 黄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00-606,共7页
为快速高效地检测人星状病毒,建立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LAMP),并对人星状病毒LAMP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镁离子终浓度为4mmol·L-1、甜菜碱终浓度... 为快速高效地检测人星状病毒,建立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LAMP),并对人星状病毒LAMP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镁离子终浓度为4mmol·L-1、甜菜碱终浓度为1mol·L-1的25μL体系下65℃反应90min为其最佳反应条件。对扩增终产物进一步进行酶切分析得到的条带大小与预期的结果(84和135bp)吻合,以人星状病毒、轮状病毒及诺如病毒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测试亦没有发生交叉反应。将人星状病毒质粒等倍稀释后分别用LAMP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其灵敏度,结果表明,LAMP与PCR的灵敏度分别达到5.04copies·μL-1和50.4copies·μL-1。用改良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及逆转录PCR(RT-PCR)检测12个再生水水样,其中人星状病毒检出率为分别为41.7%(5/12)和33.3%(4/12)。以上结果证明,LAMP是一种检测程序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手段,在人星状病毒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HNB 焦磷酸镁 再生水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慧 胡子有 +3 位作者 姚芳 曾勇 吴炳义 熊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85-348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的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 atedisotherma l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幽门螺杆菌的16SrRNA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2条内引物和2条外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后,对方法的敏感性、特...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的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 atedisotherma l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幽门螺杆菌的16SrRNA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2条内引物和2条外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后,对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估,并评估检测粪便模拟标本的敏感性。结果:使用LAMP方法可以在2h内得到检测结果,加入染料后阳性结果为绿色,电泳后有明显的阶梯状条带。幽门螺杆菌的基因组DNA检测敏感性为12pg,是普通PCR的10倍,对模拟粪便标本进行检测,检测限为102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LAMP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16srRNA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伯祥 杨明 +1 位作者 常亮 李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6,共7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遵循原则、操作程序简要说明,对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细菌、RNA病毒、DNA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中研究...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微生物的检测。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遵循原则、操作程序简要说明,对近年来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细菌、RNA病毒、DNA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中研究和具体应用进展做了重点综述,并对其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动物传染病 诊断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含有CaMV35S的转基因玉米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金松 黄丛林 +1 位作者 张秀海 吴忠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4,共7页
DN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针对玉米表达载体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CaMV35S)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对LAMP反应的MgSO4、dNTPs、Betaine、内引物、外引物各个成分进行了优化,此外还对L... DN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针对玉米表达载体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CaMV35S)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对LAMP反应的MgSO4、dNTPs、Betaine、内引物、外引物各个成分进行了优化,此外还对LAMP和PCR两种不同方法的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建立转基因玉米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LAMP与PCR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具有时间少,成本低,特异性高,检测方法多样等优势,为检测转基因玉米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志贺氏菌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晓燕 张会彦 +3 位作者 宋明明 张先舟 王羽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191-8193,8240,共4页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志贺氏菌。[方法]以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作为靶序列,设计引物,优化Mg2+浓度、Bst酶浓度等反应条件,建立LAMP反应体系。[结果]确定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志贺氏菌的适宜反应条件;...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志贺氏菌。[方法]以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作为靶序列,设计引物,优化Mg2+浓度、Bst酶浓度等反应条件,建立LAMP反应体系。[结果]确定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志贺氏菌的适宜反应条件;该法检测志贺氏菌的灵敏度为62 cfu/ml。[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种利用LAMP快速检测志贺氏菌的方法,为食品中志贺氏菌快速检测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志贺氏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