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BL模式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改革实践
1
作者 王薇薇 刘晔 +3 位作者 刘破浪 沈守云 廖秋林 廖珂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191-194,共4页
环境心理学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设计理论课程,其教学改革对提升风景园林专业总体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教改项目基于PBL模式,通过学科发展动态梳理环境心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从“退缩行为”“前进行为”“定位行为”“延伸行为... 环境心理学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设计理论课程,其教学改革对提升风景园林专业总体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教改项目基于PBL模式,通过学科发展动态梳理环境心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从“退缩行为”“前进行为”“定位行为”“延伸行为”四种类型入手,结合体验型、探索型两种问题进行问题体系设计,并通过设计课程的联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以及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PBL模式 教学改革 风景园林
下载PDF
基于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疗愈景观
2
作者 邓盛勇 廖建军 《现代园艺》 2024年第7期89-92,共4页
国家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教育发展,但忽视了其身心健康,校园内学生心理疾病频发。高校环境空间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疗愈景观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治愈是很好的办法。通过观察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对南华大学在校... 国家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教育发展,但忽视了其身心健康,校园内学生心理疾病频发。高校环境空间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疗愈景观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治愈是很好的办法。通过观察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对南华大学在校人员进行调研,对得到的需求度以及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了解高校现存疗愈景观的现状问题,从感官刺激及行为需求2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以优化校园疗愈景观的建设,增强其功效,让使用者达到最好的疗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疗愈景观 高校景观 需求度 唤醒理论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设计研究
3
作者 王金彪 郭晶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在如今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板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校园内扮演着协同育人的角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校园主体使用者的内心需求,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功能不够完善,行... 在如今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板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校园内扮演着协同育人的角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校园主体使用者的内心需求,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功能不够完善,行动路线不合理,空间单一,以及环境与人不融合等。现阶段我们要以环境心理学为理论支撑,通过实地调研以及问卷的形式来探究环境因素对图书馆使用主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同时也包含了光源、色彩、装饰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解读来打造一个更人性化、更舒适的图书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图书馆 空间设计 学习空间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域下商业空间室内环境设计研究——以南京德基广场购物中心二期为例
4
作者 张梓慧 梁家年 《设计》 2024年第1期152-154,共3页
探究环境心理学在商业空间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解决商业空间过度重视经济效益与形式化设计,导致对消费者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需求有所忽视形成的问题。通过对当代商业空间室内环境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环境心理学理论,厘... 探究环境心理学在商业空间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解决商业空间过度重视经济效益与形式化设计,导致对消费者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需求有所忽视形成的问题。通过对当代商业空间室内环境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环境心理学理论,厘清消费者行为心理需求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以环境心理学在南京德基广场购物中心二期的具体设计应用为例,总结商业空间室内环境的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环境心理学介入商业空间室内环境设计,紧密联系文化、场景、消费者、商业,优化商业空间室内环境、提升商业空间品质。注重消费者消费行为心理需求,打造消费者与商业共存的最佳空间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空间 环境心理学 室内环境设计 心理需求 消费者
下载PDF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老城街道优化研究——以澳门十月初五日街为例
5
作者 邓如井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为缓解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交通压力,老城街道优化往往更注重如何满足通行需求,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以中国澳门十月初五日街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及田野调查,针对当下街道优化中缺失的对场域环境的认知,基于环境心理学探讨街道... 为缓解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交通压力,老城街道优化往往更注重如何满足通行需求,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以中国澳门十月初五日街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及田野调查,针对当下街道优化中缺失的对场域环境的认知,基于环境心理学探讨街道优化方案,强调街道优化设计中人性关怀的融入、具身认知理论的运用,以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人性化 老城 街道优化 十月初五日街
下载PDF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青龙湖湿地公园景观美学研究
6
作者 曹芷萌 田蕾 张少莹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依托,通过定点取样、获取景观照片、构建评价体系、赋值评分等一系列研究方法,从环境心理学视角展开对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美学的综合评价分析。调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R(以景观元素为标准)对应等级的评价... 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依托,通过定点取样、获取景观照片、构建评价体系、赋值评分等一系列研究方法,从环境心理学视角展开对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美学的综合评价分析。调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R(以景观元素为标准)对应等级的评价+Q(以审美主体心理为标准)对应等级的评价,经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可得出,青龙湖湿地公园在以景观元素为标准对审美对象的评价中位于第三层级,景观结构较复杂,景观元素数量多;在以审美主体心理为标准对审美对象的评价中位于第二层级,使用体验良好,景观结构布置合理,游览感受较丰富。以此调研过程构建基于环境心理学视角的景观生态美学评价理论体系,为未来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及营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环境心理学 景观美学 景观评价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对空间色彩及灯光设计的影响
7
作者 刘昌瑜 《文化产业》 2024年第8期71-73,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空间体验感的追求日益提升,因此,打造一个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室内空间十分重要。现通过对环境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环境心理学下视觉空间的创作原理,探讨环境心理学与办公空间、展示空间、餐饮空间等多种空间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空间体验感的追求日益提升,因此,打造一个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室内空间十分重要。现通过对环境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环境心理学下视觉空间的创作原理,探讨环境心理学与办公空间、展示空间、餐饮空间等多种空间融合的设计策略,加强环境心理学与空间的联系,创造更加健康、合理的空间设计。色彩与光在空间设计中被赋予了许多美学意义,并被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注重形式的空间设计趋势降低了空间的活性,使设计表达缺乏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 灯光设计 办公空间 空间体验 空间融合 空间色彩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中个人空间对女性顿悟的作用
8
作者 左馨如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2期4-6,共3页
凯特·肖邦创作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讲述了患有心脏病的马拉德夫人在听闻丈夫去世消息后一小时内发生的故事,重点突出了马拉德夫人从公共空间接收丈夫死亡信息到独自一人呆在卧室里时思考自己人生的心理变化。与凯特·... 凯特·肖邦创作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讲述了患有心脏病的马拉德夫人在听闻丈夫去世消息后一小时内发生的故事,重点突出了马拉德夫人从公共空间接收丈夫死亡信息到独自一人呆在卧室里时思考自己人生的心理变化。与凯特·肖邦同一时期的女性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在其长篇散文《一间自己的屋子》里强调个人空间对女性小说家走出男性传统藩篱、重构女性自我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公众面前极度悲伤的马拉德夫人,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却拥有了女性意识的顿悟和产生顿悟的机会,并论证《一小时的故事》中个人空间对女性彻底觉醒作用的不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环境心理学 顿悟 女性主义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景观公共空间提升设计--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9
作者 苏珩 王萱 陈慧苑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高校校园景观环境不仅要满足师生日常生活需求,而且要满足师生培养社交技能及提高学术素养的需求。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海珠校区)为例,基于环境心理学视角,探讨高校校园景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旨在促进校园环境人性化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公共空间 校园景观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长沙四方小区为例
10
作者 冒亚龙 王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4期0102-0106,共5页
老旧小区在住区中占比高,由于建筑历史悠久,无论是空间环境还是使用功能,公共空间都揭示了不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突出矛盾。运用环境心理学空间尺度等理论与空间体验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长沙四方小区公共空间现状,探索了公共空间特征... 老旧小区在住区中占比高,由于建筑历史悠久,无论是空间环境还是使用功能,公共空间都揭示了不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突出矛盾。运用环境心理学空间尺度等理论与空间体验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长沙四方小区公共空间现状,探索了公共空间特征、问题与改造对策。对于公共空间的复杂功能,服务人群多样的需求,提出了公共空间领域性特征的改造设计策略,开放性与私密性相融合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适应人体活动的空间尺度改造提升设计策略,以及公共交往空间序列组织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老旧小区 公共空间 设计策略 长沙四方小区
下载PDF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青年公寓半共享空间设计研究
11
作者 艾亚玮 罗雅琪 叶青 《工业设计》 2023年第2期92-94,共3页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经济发达城市吸引着无数外来青年前来就业与居住。但是大部分传统住房并不能满足新时期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且大城市的青年群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空巢”现象。因此,文章从环境心理学与新时期青年群体的...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经济发达城市吸引着无数外来青年前来就业与居住。但是大部分传统住房并不能满足新时期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且大城市的青年群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空巢”现象。因此,文章从环境心理学与新时期青年群体的心理需求两方面,提出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青年公寓半共享空间设计思路,以期为青年公寓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新时期青年群体 青年公寓 半共享空间设计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城市交通岛绿地设计研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12
作者 李桐 裴云 《居业》 2023年第7期85-87,共3页
人们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得景观环境越来越注重人在空间中的感受。交通岛作为城市最常见的绿地空间,在维护交通秩序,保护行人安全,塑造良好市风市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设符合行人心理需求的交通岛景观环境,对于营造良好交通氛... 人们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得景观环境越来越注重人在空间中的感受。交通岛作为城市最常见的绿地空间,在维护交通秩序,保护行人安全,塑造良好市风市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设符合行人心理需求的交通岛景观环境,对于营造良好交通氛围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下人们行为模式的研究分析入手,探索交通岛环境是否与行人行为相适应,根据人们在环境心理学下的对环境提出的诸多诉求作出回应,并应用于交通岛设计当中。旨在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提升行人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交通岛 道路交叉口 心理需求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艳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2期146-148,共3页
我国是竹的故乡,有着丰富的竹类植物资源,竹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竹类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常绿的特性、深厚的文化寓意在景观营建中被广泛应用。尝试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竹类植物的视觉美、听觉美,以及视觉美、听觉美和其他感觉之... 我国是竹的故乡,有着丰富的竹类植物资源,竹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竹类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常绿的特性、深厚的文化寓意在景观营建中被广泛应用。尝试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竹类植物的视觉美、听觉美,以及视觉美、听觉美和其他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对竹类植物的景观应用进行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竹类植物 景观营建 应用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在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肖毅 杨贤均 +2 位作者 张亚丽 黎颖慧 尹丹红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期193-194,共2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课程对于景观设计专业建设人性化景观至关重要。体验式教学通过模拟情境或体验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真感受、真感悟,可极大提升环境心理学的教学效果。藉此,分析了环境心理学课...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课程对于景观设计专业建设人性化景观至关重要。体验式教学通过模拟情境或体验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真感受、真感悟,可极大提升环境心理学的教学效果。藉此,分析了环境心理学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以环境心理学部分教学为例,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课程中的教学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景观设计 环境心理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探讨
15
作者 阚曼溶 李晨 王锦 《现代园艺》 2023年第5期131-133,共3页
随着环境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校园景观设计在校园建设中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中学校园环境不再仅限于功能需求,新的中学校园环境还要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昆明市第十中学求实校区为例,以环境心... 随着环境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校园景观设计在校园建设中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中学校园环境不再仅限于功能需求,新的中学校园环境还要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昆明市第十中学求实校区为例,以环境心理学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校园使用者对环境的需求,探讨中学景观设计策略,为设计出能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中学校园景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中学校园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景观空间设计分析
16
作者 吴紫豪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9-53,58,共6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建设已逐渐向人性化、科学化的育人理念方向发展。在新的规划理念指导下,高校景观空间设计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硬性实体环境的育人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环境心理学...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建设已逐渐向人性化、科学化的育人理念方向发展。在新的规划理念指导下,高校景观空间设计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硬性实体环境的育人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环境心理学中感知体验和空间行为的研究,分析相关理论在高校景观空间中的应用,总结了在高校景观空间设计要素中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景观空间 环境心理学 感知体验 空间行为
下载PDF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机场公共艺术空间设计研究
17
作者 唐延旭 黄全乐 +1 位作者 林康强 杨光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前机场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门户,旅客在机场当中发生了离港、到达、购物、社交等行为。旅客对大量功能的需求,促使城市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却遏止了机场中公共艺术空间,因而机场的公共艺术空间变得举足轻重。文章探索以环境心理学研究来... 目前机场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门户,旅客在机场当中发生了离港、到达、购物、社交等行为。旅客对大量功能的需求,促使城市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却遏止了机场中公共艺术空间,因而机场的公共艺术空间变得举足轻重。文章探索以环境心理学研究来判断空间,对安全、舒适、宜人与自我的机场空间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并对广州白云机场、长沙黄花机场的300名旅客进行问卷调查,从旅客切身感受出发,并探讨如何通过公共艺术彰显地域文化和市民精神空间,进而影响旅客对机场公共艺术空间的感知与需求,以此推动机场与公共艺术两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塑造优质文化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公共艺术 空间体验 机场空间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视域下医疗空间人性化设计创新研究
18
作者 郭续彤 薛娟 《艺术科技》 2023年第6期43-45,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医疗环境设计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环境心理学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医院设计的主要目标。然而,当前的医疗空间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秩序性、缺乏人文性...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医疗环境设计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环境心理学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医院设计的主要目标。然而,当前的医疗空间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秩序性、缺乏人文性和缺乏有机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医疗空间设计策略来解决。文章基于环境心理学视域,探究医疗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首先,为了提高医疗空间的秩序性,可以优化空间布局,创造一个清晰、有序的医疗环境。例如,在医院的内部布局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分区和导向来引导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流动,减少混乱和拥挤。此外,可以通过合理的设施安排,如智能化的排队系统和导航系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导向和服务。其次,为了增强医疗空间的人文性,需要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医院的设计中,可以通过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此外,医疗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病人和家属的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最后,为了提高医疗空间的有机性,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医疗空间的设计中。具体包括节能减排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注重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的有机融合,使病人能够感受到自然的舒适和治愈力量。应用这些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医疗空间设计策略,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实现现代医疗与人文模式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医疗空间 创新设计 人性化设计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下非语言情境的侦讯价值实现
19
作者 陈家琪 徐强华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16,共4页
言语技巧的灵活应用向来是公安机关讯问中的主攻方向,当然,其亦是达到讯问的直接目的——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决定性过程。但不易受重视的非语言情境的生成也是形成合作式侦讯环境的必要性过程,它是借助多种非语言行为和环境对审讯对... 言语技巧的灵活应用向来是公安机关讯问中的主攻方向,当然,其亦是达到讯问的直接目的——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决定性过程。但不易受重视的非语言情境的生成也是形成合作式侦讯环境的必要性过程,它是借助多种非语言行为和环境对审讯对象心理的影响,促使形成一种利于审讯对象供述的局面并实现侦讯价值,这是公安机关审讯主体值得重视,同时也需要从理念上、实践上将其同讯问深度融合的辅助性侦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讯问 环境心理学 侦讯环境 非语言情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