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扫描电镜用于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的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吕鹏 翟建平 +1 位作者 聂荣 吕慧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0-536,共7页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对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将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过程分为预诱导期、诱导期、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个阶段加以描述。预诱导期阶段水泥开始水解,释放出离子,硅酸三钙(C3S)颗粒表面形成低n(Ca)/n(Si)...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对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将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过程分为预诱导期、诱导期、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个阶段加以描述。预诱导期阶段水泥开始水解,释放出离子,硅酸三钙(C3S)颗粒表面形成低n(Ca)/n(Si)层,第一批水化产物产生,水泥颗粒表面生成一层水化物的保护膜,使水化反应速度降低。诱导期阶段保护膜逐渐推进直至覆盖整个颗粒表面,膜内外产生渗透压力差。当渗透压力大到足以使薄膜在薄弱处破裂,缺钙的硅酸盐离子就被挤入液相,并和钙离子结合,生成各种不定形的CSH。加速期阶段钙离子和硅酸盐离子浓度相对于CSH来说达到过饱和,CSH高速生长,在颗粒表面附近形成类似于网状形貌的产物(高密度CSH),而在颗粒间的原充水空间里形成近球状形貌的产物(低密度CSH)。减速期阶段水化产物继续生长,由不定形富水的凝胶状转变为不定形的颗粒状,显微结构继续发展。稳定期阶段水化产物颗粒个数几乎保持不变,但单个颗粒均逐渐生长变大,显微结构逐渐致密化。保护膜的形成和破裂分别可以解释诱导期的产生和结束。CSH的生长速度是加速期水化反应速度控制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早期水化过程 水化机理 预诱导期 诱导期 加速期 减速期 稳定期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触角感受器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1
2
作者 阎雄飞 孙月琴 +2 位作者 刘永华 李晓娟 骆有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109,191-194,共10页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和分布。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触角为线形,共11节,即柄节、梗节和9个鞭节。在雌雄成虫的触角上均存在5类13种感受器,包括5种刺形感受器、2种毛形感受器、4种锥形感受器...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和分布。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触角为线形,共11节,即柄节、梗节和9个鞭节。在雌雄成虫的触角上均存在5类13种感受器,包括5种刺形感受器、2种毛形感受器、4种锥形感受器、1种钟形感受器和1种指形感受器。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没有明显差异,但感受器的分布存在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触角 感受器 环境扫描电镜
下载PDF
环境扫描电镜对废水生物样品形态结构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符波 廖潇逸 +1 位作者 丁丽丽 任洪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8,共6页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颗粒污泥和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形态,并与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EM观察悬浮填料生物膜的适宜条件为样品台温度5℃,样品室汽压5.91×102Pa,相对湿度75%,加速电压15.00kV.观察...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颗粒污泥和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形态,并与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EM观察悬浮填料生物膜的适宜条件为样品台温度5℃,样品室汽压5.91×102Pa,相对湿度75%,加速电压15.00kV.观察颗粒污泥样品的适宜条件为样品台温度0℃,样品室汽压7.00×102Pa,相对湿度100%,加速电压10.00kV.表面存在的水滴凝聚和含水量高、结构脆弱的样品易因气压和入射电子束轰击收缩变形,是影响ESEM观察样品真实面貌的主要因素.悬浮填料生物膜的ESEM观察说明,相较于SEM,未经任何处理的载体生物膜样品在合适的ESEM条件下可得到的高放大倍数的清晰照片,能更真实的表征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含水量高、结构脆弱,承受能力差的颗粒污泥样品,则需要通过锇酸或者戊二醛等固定剂进行化学固定,降低ESEM的加速电压,并且尽量缩短观察时间,避免因气压和高速入射电子束的轰击而收缩变形,获得其原始形貌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ESEM) 扫描电镜(SEM) 颗粒污泥 悬浮填料生物膜
下载PDF
环境扫描电镜在我国油气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严启团 马成华 +3 位作者 单秀琴 李素珍 李剑 万玉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4-231,共8页
环境扫描电镜在油气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解决了原来常规扫描电镜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的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在我国油气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概述了环境扫描电镜在油气工业中的用途 。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油气工业 地质样品 微观形貌 中国 试验方法 分析技术
下载PDF
堆肥制作中微生物侵染秸秆的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朴哲 李玉敏 +3 位作者 马帅 陈德莹 梅丽娟 殷士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0,共3页
为了探索堆肥制作中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在堆肥进程中取不同分解阶段的秸秆样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并从机械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微生物在秸秆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堆肥制作前新鲜秸秆表面未... 为了探索堆肥制作中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在堆肥进程中取不同分解阶段的秸秆样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并从机械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微生物在秸秆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堆肥制作前新鲜秸秆表面未发现微生物分布,堆肥制作前期微生物开始附着在秸秆表面,随着堆肥进程,秸秆表面微生物密度有所增加,秸秆分解时产生的裂缝中发现也有微生物分布。堆肥制作中,参与秸秆分解的微生物以群落形式分布,从个体形态来看,这些微生物主要由球菌和丝状菌组成,但不同形态微生物个体大小差异较大。分析认为大型丝状菌通过秸秆分解产生的裂缝侵入秸秆内部时所产生的机械作用可促进秸秆的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 秸秆 环境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不同处理技术对环境扫描电镜下细菌原始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镇平 李佳 +6 位作者 刘洪红 王忠敏 孙伟 李敬盼 单哲 薛太平 顾玉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应用常规高真空扫描电镜观察生物样品必须经过干燥和导电处理,但无论是采用冷冻干燥还是临界点干燥,都存在着样品不同程度脱水失真的问题,很多生物材料如真菌菌丝和孢子、水生藻类、培养细胞、昆虫胚胎及幼虫等经处理后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应用常规高真空扫描电镜观察生物样品必须经过干燥和导电处理,但无论是采用冷冻干燥还是临界点干燥,都存在着样品不同程度脱水失真的问题,很多生物材料如真菌菌丝和孢子、水生藻类、培养细胞、昆虫胚胎及幼虫等经处理后会产生较大的变形,无法观察到生物体的原始面貌。而通过改进细菌样品固定的前处理技术,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可观察到细菌样品的自然原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生物样品 原始形态 技术改进
下载PDF
用环境扫描电镜原位定量研究K-PS型地聚合物水泥的水化过程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云升 孙伟 +3 位作者 林玮 郑克仁 沙建芳 刘斯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原位定量追踪K PS型地聚合物水泥在相对湿度 80 %条件下水化产物生成—发展—演化的全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在水化早期偏高岭土颗粒松散地堆积在一起 ,存在许多大空隙 ;随龄期的增长 ,生成了大量的海绵状胶体 ,积淀在... 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原位定量追踪K PS型地聚合物水泥在相对湿度 80 %条件下水化产物生成—发展—演化的全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在水化早期偏高岭土颗粒松散地堆积在一起 ,存在许多大空隙 ;随龄期的增长 ,生成了大量的海绵状胶体 ,积淀在颗粒表层 ,并向外扩充 ;到后期颗粒被胶体厚厚包裹 ,大空隙被逐渐填满 ,基体变得比较致密 .通过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分析(EDXA)发现随着水化的进行 ,n(K) /n(Al)不断增大 ,而n(Si) /n(Al)逐渐减小 ,水化 4h的n(K) /n(Al) =0 99,n(Si) /n(Al) =1 49.另外 ,在任何龄期均未出现形貌规则的结晶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PS型地聚合物水泥 水化过程 环境扫描电镜 原位定量研究
下载PDF
扫描电镜/环境扫描电镜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伟新 王延斌 +1 位作者 郭莉 秦建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321-322,共2页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油气地质 粘土矿物 应用 油气勘探开发 SEM分析 石油生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三叶木通叶表面结构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谢娇 肖娅萍 +2 位作者 李秀华 薛婧 王喆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9-473,共5页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三叶木通叶表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形状无规则;叶上表皮外切向面分布有明显的角质膜,加厚的角质膜表面覆盖有不同形态的蜡质,且在不同样品间有较大差异;叶下表面具三角状以及乳头状突起;气孔器为...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三叶木通叶表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形状无规则;叶上表皮外切向面分布有明显的角质膜,加厚的角质膜表面覆盖有不同形态的蜡质,且在不同样品间有较大差异;叶下表面具三角状以及乳头状突起;气孔器为不规则型,只分布在叶下表面,散生且取向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叶表面结构 气孔器 环境扫描电镜(ESEM)
下载PDF
氩离子抛光-环境扫描电镜在页岩纳米孔隙研究中的应用——以辽中凹陷JX地区沙一段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程涌 刘聪 +3 位作者 吴伟 文义明 聂琪 卢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8,共7页
微观孔隙结构是页岩气储层研究的重点,但传统扫描电镜无法识别机械抛光中造成的不规则形貌。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方法对辽中凹陷JX1-1地区沙一段(E_3s^1)页岩储层孔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页岩形成于裂谷裂陷后热沉... 微观孔隙结构是页岩气储层研究的重点,但传统扫描电镜无法识别机械抛光中造成的不规则形貌。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方法对辽中凹陷JX1-1地区沙一段(E_3s^1)页岩储层孔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页岩形成于裂谷裂陷后热沉降背景下的半深湖—深湖环境,黏土矿物含量高,有机质丰富,决定了其孔隙以矿物基质孔中黏土矿物片间孔、黏土集合体内矿片间孔和有机质孔发育最好,油气地质意义最大;黏土矿物片间孔是片状的黏土矿物通过边缘和面、边缘和边缘、面和面之间的定向—半定向接触搭接形成,呈狭长的菱形、蜂窝状和不规则状,大小在0.5~5μm之间;黏土集合体内矿片间孔为黏土矿物在自身转化及压实作用中形成的,一般为弯曲的缝状孔,宽度介于30~500 nm范围内,长度数可达2~50 nm;页岩在热演化过程中,有机质大量向烃类转化,形成了大量的有机质孔,多呈片麻状、不规则状、凹坑状、椭圆状,大小在0.2~2μm之间。该研究对该区页岩气勘探层位选取、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抛光 环境扫描电镜 页岩气 黏土矿物片间孔 有机质孔
下载PDF
电流斑的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丹 王昊 +4 位作者 李上勋 马祥涛 段祎杰 周红艳 周亦武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利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er,ESEM-EDX)研究电流斑微观形态特征及元素构成,以期为电流斑及电击死的鉴定提供更准确、客观的依据。方法用ES... 目的利用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er,ESEM-EDX)研究电流斑微观形态特征及元素构成,以期为电流斑及电击死的鉴定提供更准确、客观的依据。方法用ESEM-EDX检测5例电流斑的扫描电镜形态、金属颗粒的形态及其元素组成。结果电流斑及周围皮肤可见电穿孔、金属熔珠,熔珠主要由铁、铜、铝等常见金属元素和金、钛、钡等人体少见的金属元素构成。结论 ESEM-EDX检测可为电击死的鉴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电击伤 皮肤 环境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仪
下载PDF
黏结剂Single bond 2不同涂布方式下人牙本质黏结界面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邝容 倪龙兴 +1 位作者 王林芳 林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黏结剂S ingle bond 2不同涂布方式下牙本质黏结界面的形态学变化,为临床选择黏结剂应用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暴露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牙本质,应用不同方式(包括涂布力度、方向、层数和固化次数)分组进行黏结剂涂布,然后,... 目的:比较黏结剂S ingle bond 2不同涂布方式下牙本质黏结界面的形态学变化,为临床选择黏结剂应用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暴露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牙本质,应用不同方式(包括涂布力度、方向、层数和固化次数)分组进行黏结剂涂布,然后,在环境扫描电镜下直接观察牙本质黏结界面的形态差异。根据黏结剂分布是否均匀、封闭牙本质小管的程度以及黏结剂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情况判断效果。结果:黏结剂涂布力度方面,轻涂比重涂好;涂布方向,同向涂布比反复涂布好;涂布层数,涂2层较涂1层或4层好;固化方式,固化1次较固化2次好。结论:临床使用第五代黏结剂S ingle bond 2时,推荐同向轻涂2遍后固化的方法,可使黏结剂均匀分布,并较好地封闭牙本质小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剂 涂布方式 牙本质 环境扫描电镜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技术和环境扫描电镜的卷烟吸湿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聃 田兆福 +1 位作者 王宏生 张晓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
卷烟易吸湿,其水分含量对其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为分析卷烟吸湿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及添加剂对其吸湿特性的影响,利用低场核磁技术(LF—NMR)测定不同卷烟样品弛豫时间分布,及其对应横向弛豫积分面积,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不同湿度... 卷烟易吸湿,其水分含量对其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为分析卷烟吸湿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及添加剂对其吸湿特性的影响,利用低场核磁技术(LF—NMR)测定不同卷烟样品弛豫时间分布,及其对应横向弛豫积分面积,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不同湿度下卷烟样品表观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卷烟存在3个T2区间,其中T21反映的化学结合水是烟草水分主要存在形式;烟草自身吸湿以毛细管吸附为主,添加羟基等极性基团后吸湿机制转向化学吸附为主;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是烟草内部重要的组织形态,其组织结构对卷烟吸湿有较大影响,其存在状态与组织结构受到水分含量与化学物质添加作用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烟丝 吸湿特性 低场核磁 环境扫描电镜 机制分析
下载PDF
环境敏感水凝胶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权雪玲 吉元 +3 位作者 张虹 张隐奇 何江川 林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8,232,共5页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环境敏感水凝胶在自然状态下微观结构。对环境参数进行了优化,观察到温敏水凝胶的真实形貌和多孔结构。改变ESEM成像条件组合包括压力、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环境条件,在2℃~50℃和300Pa~600Pa的环境条件下,...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环境敏感水凝胶在自然状态下微观结构。对环境参数进行了优化,观察到温敏水凝胶的真实形貌和多孔结构。改变ESEM成像条件组合包括压力、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环境条件,在2℃~50℃和300Pa~600Pa的环境条件下,原位和动态观察分析温敏水凝胶的结构变化和退溶胀响应速度等环境敏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ESEM) 环境敏感水凝胶 多孔结构 退溶胀平衡
下载PDF
生物样品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6
15
作者 汤雪明 戴书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样品。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比较 ,发现样品温度 4~ 6℃ ,样品室气压 6 93× 10 2 ~ 7 86× 10 2 Pa,相对湿度 85%是合适的环境条件 ,在这一条件下 ,多数生物样品既不发生表面凝聚水... 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样品。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比较 ,发现样品温度 4~ 6℃ ,样品室气压 6 93× 10 2 ~ 7 86× 10 2 Pa,相对湿度 85%是合适的环境条件 ,在这一条件下 ,多数生物样品既不发生表面凝聚水滴也不发生脱水 ,而且死后变化小 ,没有充放电现象 ,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生物样品 多级压差光阑 气体二次电子探测器
下载PDF
纤维素酶固态发酵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福建 陈洪章 +2 位作者 邵曼君 李竹川 李佐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
纤维素酶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周期 (6 0h)比传统固态发酵周期缩短 1 3,酶活 (2 0 .36IU g)比传统酶活 (10 .82IU g)提高了一倍。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压力脉动固态发酵与传统固态发酵微观动态过程表明 ,压力脉动固态培养的料层 (9.0cm厚 )... 纤维素酶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周期 (6 0h)比传统固态发酵周期缩短 1 3,酶活 (2 0 .36IU g)比传统酶活 (10 .82IU g)提高了一倍。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压力脉动固态发酵与传统固态发酵微观动态过程表明 ,压力脉动固态培养的料层 (9.0cm厚 )上中下微生物生长状况均匀一致 ,且疏松 ;而传统固态发酵的料层中部几乎没有菌体生长。并且发现微生物产孢初期 ,其产酶即停止 ,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在 72h开始产生孢子 ,其产酶达到最高峰 ;而传统发酵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固态发酵 环境扫描电镜 压力脉动 微观形态
下载PDF
环境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亮 朱亚林 +1 位作者 闫昭圣 吴汉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环境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解决常规扫描电镜原来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众多问题。环境扫描电镜的出现及性能的提高为石油地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含油或水的情况下对样品直接进行分析,更准确地反映矿物... 环境扫描电镜在石油地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解决常规扫描电镜原来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众多问题。环境扫描电镜的出现及性能的提高为石油地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含油或水的情况下对样品直接进行分析,更准确地反映矿物岩石的变化。本文综述了环境扫描电镜在粘土矿物、储层孔隙结构、油气层保护、岩相古地理及古微生物分析当中的研究状况。通过电镜扫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储层中粘土矿物的形态、分布特征以及其对储层孔隙结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油气层的破坏类型有更好的了解,在油气开发过程中能够找到相应的和高效的开发措施,使油气采收率达到最高;应用其放大倍数大、立体感强的优点,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矿物颗粒表面和微生物内部细微的特征,这对于有效研究沉积相和确定地质年代等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粘土矿物 孔隙结构 油气层保护 岩相古地理 古微生物
下载PDF
环境扫描电镜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秉耀 陈新芳 潘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4-575,共2页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农业 ESEM 农作物 病原菌 显微结构 寄生虫 动物
下载PDF
高温环境扫描电镜(KYKY1500)Ⅱ.调试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邵曼君 赵万敏 +3 位作者 肖骅昭 段岳 余健业 黄兰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5-70,共6页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KYKY1500高温环境扫描电镜在常温通气状态下及高温通气状态下,为获得分辨率优于60nm的图像所必须的参数选择,及在调试过程中所作的改进。同时。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高温样品台 电镜
下载PDF
模拟大气环境下LY12铝表面上液膜形成过程的环境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琲 黄彦维 +2 位作者 李春艳 薛涛 张长亮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3,共3页
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模拟大气环境并实时观察积有灰尘、油污、盐粒的LY12铝表面上液膜形成过程.分析表明,受到以上污染的样品表面比洁净的样品更容易形成液膜,为大气腐蚀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大气腐蚀 液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