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对植物乳杆菌抵御环境胁迫的作用
1
作者 马佳歌 谭中美 +6 位作者 田子豪 吴梦果 韦旋 任洁 姜瞻梅 于微 侯俊财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可介导乳酸菌种内和种间信号,其中自诱导因子-2(autoinducer-2,AI-2)对乳酸菌的益生菌活性(环境胁迫耐受、黏附和定植能力等)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在植物乳杆菌抵御多种环境胁迫中的调控...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可介导乳酸菌种内和种间信号,其中自诱导因子-2(autoinducer-2,AI-2)对乳酸菌的益生菌活性(环境胁迫耐受、黏附和定植能力等)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在植物乳杆菌抵御多种环境胁迫中的调控作用仍有待系统研究。通过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研究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了环境胁迫下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信号分子AI-2产量及群体感应关键基因luxS和pfs的转录情况。结果表明:酸胁迫可诱导信号分子AI-2的产生,强酸及强碱胁迫下可显著促进luxS及pfs的转录(P<0.05)。低温25℃、高温50℃、质量分数6.0%NaCl及质量分数3.0%NaCl+3.0%KCl诱导的高渗透压胁迫均会显著抑制菌体的增殖和代谢产酸,并抑制信号分子AI-2的产生;25℃低温胁迫会上调luxS及pfs基因的转录。随着高渗胁迫程度的增强,luxS及pfs基因的转录水平均逐步上调。营养胁迫诱导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产生更多的信号分子AI-2;随营养胁迫程度的加剧,luxS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在营养物质体积分数为20%时,luxS及pfs基因的转录均达到最高水平,而pfs基因的转录在营养物质被稀释至体积分数为40%~60%时被显著抑制(P<0.05)。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环境胁迫下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且在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的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环境胁迫 应激反应 群体感应 自诱导因子-2
下载PDF
晒田环境胁迫对克氏原螯虾卵巢组织、卵黄蛋白原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袁畅 李蔚 +8 位作者 黄玉英 何苹萍 郑玉斯 李鑫 卢智发 张圣杰 李文红 彭金霞 王大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445,共10页
【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在晒田环境胁迫条件下卵巢组织学特点、卵黄蛋白原浓度及营养物质代谢水平的变化,探索其性成熟过程中体内营养物质变化相关机制,为晒田环境胁迫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这一生产操作的改良和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在晒田环境胁迫条件下卵巢组织学特点、卵黄蛋白原浓度及营养物质代谢水平的变化,探索其性成熟过程中体内营养物质变化相关机制,为晒田环境胁迫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这一生产操作的改良和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对象分为晒田组与对照组克氏原螯虾,在晒田胁迫0、3、7、10 d时分别采集30只雌性克氏原螯虾,取卵巢进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并采集试验组的卵巢、肝胰腺和血清,检测卵黄蛋白原mRNA表达水平和浓度及营养物质代谢水平。【结果】雌性克氏原螯虾在晒田胁迫期间共鉴定出4个卵巢发育阶段,包括卵黄发生前阶段(Ⅰ期,卵巢为黄色,卵母细胞直径150~250μm)、初级卵黄发生阶段(Ⅱ期,卵巢为橙色,卵母细胞直径250~600μm)、次级卵黄发生阶段(Ⅲ期,卵巢为棕色,卵母细胞直径高于600μm)、成熟阶段(Ⅳ期,卵巢为黑褐色,卵母细胞直径高于1000μm)。晒田胁迫0 d时,晒田组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率相似;晒田胁迫10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率升至96.67%,而对照组仅升至60.00%。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的卵巢与肝胰腺的卵黄蛋白原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卵黄蛋白原mRNA在肝胰腺的相对表达量大于卵巢;试验期间,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黄蛋白原在肝胰腺的表达总量均大于在卵巢的表达总量,且卵黄蛋白原在肝胰腺的贡献率均大于在卵巢的贡献率。晒田组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肝胰腺和血液中的卵黄蛋白原浓度均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晒田组浓度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肝胰腺卵黄蛋白原浓度与卵巢卵黄蛋白原浓度、肝胰腺卵黄蛋白原浓度与血清卵黄蛋白原浓度、卵巢卵黄蛋白原浓度与血清卵黄蛋白原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晒田胁迫时间增加,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蓝蛋白(Hem)、总蛋白(TP)、乳酸(LA)和葡萄糖(Glu)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晒田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晒田组和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呈上升趋势,晒田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晒田环境胁迫期间共鉴定出4个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阶段。随胁迫时间增加,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卵黄蛋白原mRNA相对表达量和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卵黄蛋白原的肝胰腺贡献率大于卵巢贡献率。克氏原螯虾体内Hem、TP、LA和Glu含量降低,TG和TC含量升高,表明晒田环境胁迫对卵巢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晒田环境胁迫 卵巢发育 卵黄蛋白原 营养物质代谢 卵巢组织学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丽诗 陈义烘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水生动物生活于不断变化的水体环境之中,并时刻受其影响。凡纳滨对虾为具有开放式血淋巴管系统的变温动物,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相较于鱼类等水生脊椎动物,水体环境变化对其生理状态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环境胁迫。一般而言,凡纳滨对... 水生动物生活于不断变化的水体环境之中,并时刻受其影响。凡纳滨对虾为具有开放式血淋巴管系统的变温动物,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相较于鱼类等水生脊椎动物,水体环境变化对其生理状态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环境胁迫。一般而言,凡纳滨对虾可以通过主动逃避、物理屏障、神经内分泌调节及胁迫信号通路调控等多种措施,从不同的层次对环境胁迫做出反应。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凡纳滨对虾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凡纳滨对虾内质网应激响应、氧化应激响应等过程的分子机制均已得到了初步的揭示。该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关于凡纳滨对虾中若干重要环境胁迫响应信号通路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就该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未来方向进行初步的谈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环境胁迫 胁迫响应 内质网应激 非折叠蛋白反应
下载PDF
多聚磷酸盐在微生物抗环境胁迫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晨宇 周楚源 +3 位作者 何堤 樊梓豪 王梦梦 杨柳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8-181,共14页
抗环境胁迫是微生物提高环境适应性和增加生存机会的一个重要策略,探明微生物抗环境胁迫的过程及分子机制对于了解微生物进化和开发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在微生物抗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营养... 抗环境胁迫是微生物提高环境适应性和增加生存机会的一个重要策略,探明微生物抗环境胁迫的过程及分子机制对于了解微生物进化和开发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在微生物抗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营养限制条件下,polyP可充当微生物的能源来源和信号分子,增强微生物对低营养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微生物应对环境胁迫过程中,polyP可作为蛋白质的伴侣,通过蛋白质修饰改变蛋白质结构使其免受失活,从而维持其功能完整性。polyP具有金属螯合能力,可提高微生物对重金属胁迫的抵抗能力。微生物能通过调节polyP的合成来适应环境pH的改变,调节酸碱胁迫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基于polyP抗环境胁迫的特性,通过转基因技术,把polyP合成相关基因转入到农作物中,可以增加农作物体内polyP含量,从而提高农作物抗环境胁迫的能力。利用含有polyP的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可极大地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同时,微生物中合成的polyP颗粒也能进一步开发为生物活性产品。因此,polyP在微生物抗胁迫中发挥多样化作用,通过各种分子途径提高微生物对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加强polyP在微生物抗环境胁迫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不仅丰富微生物抗环境胁迫的研究内容,而且为多聚磷酸盐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多聚磷酸盐 聚磷颗粒 环境胁迫 抗逆机制 转多聚磷酸盐激酶基因 多聚磷酸盐资源开发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杰 徐东川 +2 位作者 张秀如 于明 林慧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114-117,134,共5页
药用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生长遭到各种环境胁迫,这些环境胁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黄芩的生长发育。综述了干旱、光照、温度、土壤等环境胁迫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以期通过了解黄芩的抗逆机制,为黄芩的种植以... 药用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生长遭到各种环境胁迫,这些环境胁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黄芩的生长发育。综述了干旱、光照、温度、土壤等环境胁迫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以期通过了解黄芩的抗逆机制,为黄芩的种植以及高产推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次生代谢产物 环境胁迫
下载PDF
晒田环境胁迫下克氏原螯虾卵巢的转录组学分析
6
作者 袁畅 李蔚 +4 位作者 何苹萍 陆专灵 黄彬胜 王大鹏 李文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1-703,共13页
【目的】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不同晒田环境胁迫下克氏原螯虾卵巢的基因表达变化,筛选出与其卵巢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为研究晒田胁迫方式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雌性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 【目的】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不同晒田环境胁迫下克氏原螯虾卵巢的基因表达变化,筛选出与其卵巢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为研究晒田胁迫方式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雌性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晒田环境胁迫0 d(CK)、3 d(T1)、7 d(T2)和10 d(T3)时采样,构建卵巢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86377个Unigenes,在Nr、KOG/COG、Swiss-Prot和KEGG库中成功注释到22712个Unigenes;获得1115个胁迫组(T1、T2和T3)与CK的DEG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DEGs富集的PI3K-Akt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与卵巢发育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3个DEGs的表达模式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转录组数据准确可靠。筛选得到B2M、TUBA1B、MT-CYB、MT-ND1、MT-ND2、MT-ND4、DSX、Pck2、PIM3和serine prote-ase nudel-like等10个与卵巢发育相关的DEGs,并对其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基因在晒田胁迫期间均可调控卵巢发育。【结论】B2M、TUBA1B、MT-CYB、MT-ND1、MT-ND2、MT-ND4、DSX、Pck2、PIM3和serine protease nudel-like等10个DEGs及PI3K-Akt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3个富集通路在晒田胁迫期间参与卵巢发育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卵巢 发育调控 晒田环境胁迫 转录组
下载PDF
晒田环境胁迫对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相关生化指标和激素的影响
7
作者 袁畅 李蔚 +8 位作者 黄玉英 何苹萍 郑玉斯 李鑫 卢智发 张圣杰 李文红 彭金霞 王大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92-2300,共9页
【目的】探究晒田环境胁迫下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相关生化指标和激素的变化及对卵巢发育的影响,为晒田环境胁迫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这一生产操作的改良和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克氏原螯虾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将2个面积为1300 m... 【目的】探究晒田环境胁迫下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相关生化指标和激素的变化及对卵巢发育的影响,为晒田环境胁迫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这一生产操作的改良和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克氏原螯虾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将2个面积为1300 m2的池塘中投放的克氏原螯虾分别作为晒田组和对照组,以晒田组排干水为试验起点,晒田组排水晒田10 d,对照组正常养殖。分别在晒田环境胁迫0、3、7、10 d采集2组中的雌性克氏原螯虾,每次采样数量为30只,测量、称重后取卵巢、肝胰腺和血清,检测卵巢发育相关的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KP/ALP)、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性类固醇激素[雌酮(Estrone)、17β-雌二醇(17β-E2)、睾酮(T)、孕酮(PROG)]、高血糖家族激素[高血糖激素(CHH)、性腺抑制激素(GIH)、蜕皮抑制激素(MIH)、大颚器抑制激素(MOIH)]和卵巢发育相关激素[蜕皮激素(Ecdysone)、甲基法尼酯(MF)、皮质醇(Cortisol)],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时间增加,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率高于对照组,卵巢发育分期主要分布在IV期。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晒田胁迫0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AKP/ALP、ACP、GSH-Px、PGF2α和PGE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下同)或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晒田胁迫3和7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生化指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无显著差异;晒田胁迫10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生化指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性类固醇激素试验结果表明,晒田胁迫0和3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清中Estrone、17β-E2、T和PRO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无显著差异;晒田胁迫7和10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高血糖家族激素试验结果表明,晒田胁迫0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清中CHH、GIH、MIH和MOI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晒田胁迫3和7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清中高血糖家族激素含量显著高于、低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无显著差异;晒田胁迫10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清中高血糖家族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无显著差异。卵巢发育相关激素试验结果表明,晒田胁迫0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清中Ecdyone、MF和Cortisol含量均显著高于、低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无显著差异;晒田胁迫3 d时,晒田组雌性克氏原螯虾血清中卵巢发育相关激素显著高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雌性克氏原螯虾无显著差异;晒田胁迫7和10 d时,晒田组中卵巢发育相关激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晒田环境胁迫能促进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加快卵巢发育相关生化指标和激素的变化。晒田胁迫7~10 d时,促进卵巢发育成熟的效果达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晒田环境胁迫 生化指标 激素 卵巢发育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锈赤扁谷盗呼吸速率及线粒体编码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陈二虎 袁国庆 +1 位作者 孙晟源 唐培安 《中国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866-4879,共14页
【背景】线粒体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细胞器,是细胞消耗氧和产生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场所,在生物体抵抗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是一种世界性储粮害虫,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目的】分... 【背景】线粒体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细胞器,是细胞消耗氧和产生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场所,在生物体抵抗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是一种世界性储粮害虫,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目的】分析锈赤扁谷盗呼吸速率及线粒体编码基因对不同环境胁迫的响应,探究线粒体在锈赤扁谷盗抗逆境胁迫中的应激反应。【方法】根据锈赤扁谷盗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鉴定获得线粒体编码基因,并设计相应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引物。通过生物测定方法得出锈赤扁谷盗对熏蒸剂(甲酸乙酯)、植物源杀虫剂(鱼藤酮)和储粮保护剂(阿维菌素)的毒力回归方程及LC30,并用该浓度对试虫进行后续药剂胁迫处理。利用RT-qPCR技术解析锈赤扁谷盗线粒体编码基因的时空(不同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组织)表达模式。最后,使用CO_(2)检测仪和RT-qPCR技术研究锈赤扁谷盗在高温(35和40℃)、甲酸乙酯、鱼藤酮、阿维菌素、饥饿等逆境胁迫下呼吸速率的变化以及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共设计12个线粒体编码基因(除nad6)的定量引物。RT-qPCR结果显示这些线粒体编码基因在3龄幼虫阶段均具有较高表达水平,且线粒体基因在3龄幼虫马氏管中特异性高表达。此外,高温胁迫下锈赤扁谷盗呼吸速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线粒体编码基因nad2、cytb及cox2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而nad4、nad4L、cox3及atp6则呈现显著下调趋势。甲酸乙酯熏蒸胁迫下锈赤扁谷盗呼吸速率显著降低,12个线粒体编码基因均显著下调表达,其中nad4L和nad5的表达水平仅为对照组的3.48%和1.91%。鱼藤酮和阿维菌素胁迫下锈赤扁谷盗呼吸速率均显著降低,且除cox2外的线粒体编码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调。饥饿胁迫下锈赤扁谷盗呼吸速率显著降低,且随着胁迫时间增加,线粒体编码基因表达水平下调愈加显著。【结论】锈赤扁谷盗呼吸代谢速率以及线粒体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逆境条件下均发生显著变化,暗示线粒体在锈赤扁谷盗适应高温、药剂和饥饿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赤扁谷盗 环境胁迫 呼吸速率 线粒体编码基因
下载PDF
中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研究 被引量:71
9
作者 苗鸿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生态环境胁迫过程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这种胁迫过程包括资源胁迫和环境胁迫。研究选择了 4大类 1 2项指标 ,运用数量分区的方法 ,制定了我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方案。在三级分区基础上 ,共划分一级区 2个 ,... 生态环境胁迫过程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这种胁迫过程包括资源胁迫和环境胁迫。研究选择了 4大类 1 2项指标 ,运用数量分区的方法 ,制定了我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方案。在三级分区基础上 ,共划分一级区 2个 ,二级区 1 0个 ,三级区 2 9个。分别探讨了各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划 生态环境胁迫过程 资源胁迫 环境胁迫
下载PDF
环境胁迫下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诱导机制 被引量:222
10
作者 孔垂华 徐涛 +1 位作者 胡飞 黄寿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49-854,共6页
植物化感作用是生态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对植物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释放化感物质这一重要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在对环境胁迫下植物化感作用的变化及环境胁迫因子对化感物质的诱导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后 ,指出植物化感物质的产... 植物化感作用是生态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对植物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释放化感物质这一重要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在对环境胁迫下植物化感作用的变化及环境胁迫因子对化感物质的诱导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后 ,指出植物化感物质的产生和释放是植物在环境胁迫的选择压力下形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环境胁迫 诱导机制 植物
下载PDF
雌雄异株植物对环境胁迫响应的性别差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11
作者 胥晓 杨帆 +1 位作者 尹春英 李春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26-2631,共6页
从温度、CO2、水分以及生境变化4个方面综述了雌雄异株植物的雌雄个体在环境胁迫下出现的不同生理、生态和生化差异.温度胁迫将导致雌雄个体在气孔导度、净同化作用、耐冻性形成以及ABA含量等方面出现不同的生理响应,响应大小受限于外... 从温度、CO2、水分以及生境变化4个方面综述了雌雄异株植物的雌雄个体在环境胁迫下出现的不同生理、生态和生化差异.温度胁迫将导致雌雄个体在气孔导度、净同化作用、耐冻性形成以及ABA含量等方面出现不同的生理响应,响应大小受限于外界条件.雄株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高于雌株,而且随着CO2浓度的增高,二者的光合作用受到明显的促进,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水分胁迫使雌雄个体在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碳同位素值等生理指标以及部分形态指标呈现显著差异.多数植物的雄株个体在干旱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胁迫的抗性更大.不同生境中雌雄异株植物雌雄个体的适应性各不相同.在土壤干燥、养分贫瘠、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生境中,雄性植株生长良好,数量较多;而在湿润、肥沃、低海拔或低洼的生境中,雌性植株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异株 性别差异 响应 环境胁迫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的环境胁迫及其预防——营养学途径 被引量:32
12
作者 麦康森 艾庆辉 +1 位作者 徐玮 刘付志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7-774,共8页
环境胁迫强弱程度的不同对养殖动物的生理功能、免疫力、生长和繁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综述近 10多年来关于水产养殖环境胁迫的最新研究成果 ,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提高养殖动物的抗胁迫能力 ,以缓解或减轻环境胁迫所带来... 环境胁迫强弱程度的不同对养殖动物的生理功能、免疫力、生长和繁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综述近 10多年来关于水产养殖环境胁迫的最新研究成果 ,重点介绍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提高养殖动物的抗胁迫能力 ,以缓解或减轻环境胁迫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并指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探讨提高养殖动物抗胁迫能力的途径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营养学 环境胁迫 预防 生理功能
下载PDF
叶绿素荧光技术在微藻环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55
13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1 位作者 尹翠玲 曹春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6,共6页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以光合作用理论为基础、利用体内叶绿素作为天然探针、研究和探测植物光合生理状况及各种外界因子对其细微影响的新型植物活体测定和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对细胞无损伤的优点,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良好...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以光合作用理论为基础、利用体内叶绿素作为天然探针、研究和探测植物光合生理状况及各种外界因子对其细微影响的新型植物活体测定和诊断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对细胞无损伤的优点,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良好探针。逆境胁迫对微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光合机构的损伤,也影响光合电子的传递及其暗反应的有关酶活性。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方法可以快速、灵敏、无损伤地探测逆境对微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光合作用各种反应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技术 环境胁迫 微藻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应用 荧光分析技术 逆境胁迫
下载PDF
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植物环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5
14
作者 陈贻竹 李晓萍 +1 位作者 夏丽 郭俊彦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79-86,共8页
近年来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植物,包括藻类对各种环境胁迫响应的机理和应用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这方面的部分工作和进展.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植物 环境胁迫
下载PDF
环境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27
15
作者 潘建伟 陈虹 +1 位作者 顾青 朱睦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5-388,共4页
在最近的 10年中 ,兴起了对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大量的证据表明 ,在各种环境胁迫因子诱导植物细胞PCD过程中 ,活性氧、乙烯、Ca2 + 、水杨酸、NO等成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像动物细胞凋亡一样 ,在植物PCD中也存在一条依赖于天冬氨... 在最近的 10年中 ,兴起了对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大量的证据表明 ,在各种环境胁迫因子诱导植物细胞PCD过程中 ,活性氧、乙烯、Ca2 + 、水杨酸、NO等成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像动物细胞凋亡一样 ,在植物PCD中也存在一条依赖于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s)活性的信号传导途径 ,其中 ,线粒体处于PCD调控的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胁迫 诱导 植物细胞 程序性死亡 信号传导途径
下载PDF
水杨酸在植物抗环境胁迫中的作用 被引量:58
16
作者 康国章 孙谷畴 王正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水杨酸在植物的抗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 ,水杨酸在植物的抗冷、热、盐、干旱、臭氧、重金属等环境胁迫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该文介绍近年来有关水杨酸在植物抗环境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关键词 水杨酸 植物 环境胁迫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外来入侵种飞机草在不同环境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48
17
作者 鲁萍 桑卫国 马克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578-3585,共8页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原产于中南美洲,在我国最早发现于1934年,目前已经分布到云南、海南、台湾、广东等省区,是一种典型的外来入侵种。研究其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对于有效治理该入侵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其在不...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原产于中南美洲,在我国最早发现于1934年,目前已经分布到云南、海南、台湾、广东等省区,是一种典型的外来入侵种。研究其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对于有效治理该入侵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其在不同环境胁迫条件(高温、低温和干旱)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脱氢抗血酸还原酶(DHAR)在3种环境胁迫下酶活性都升高;过氧化氢酶(CAT)在高温胁迫下升高,而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升高,而在低温胁迫下酶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还原酶(GR)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升高,而在低温胁迫下保持不变。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寻找到一条控制飞机草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 抗氧化酶 入侵植物 环境胁迫
下载PDF
水稻对百草枯(Paraquat)和一些环境胁迫的交叉抗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许长成 樊继莲 +2 位作者 邹琦 赵世杰 孟庆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58-361,共4页
比较了两个水稻品种对除草剂百草枯及某些环境因子的响应,发现抗百草枯品种Lemont较敏感品种桂朝2号对强光造成的光抑制、低温与脱水诱导的光氧化均具较强的抗性.同一品种的衰老叶较功能叶对百草枯敏感,对上述逆境因子的抵抗力也较弱.Le... 比较了两个水稻品种对除草剂百草枯及某些环境因子的响应,发现抗百草枯品种Lemont较敏感品种桂朝2号对强光造成的光抑制、低温与脱水诱导的光氧化均具较强的抗性.同一品种的衰老叶较功能叶对百草枯敏感,对上述逆境因子的抵抗力也较弱.Lemont较桂朝2号、功能叶较衰老叶均具较高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因此SOD在水稻对逆境胁迫的交叉抗性中起重要作用,其活性可能作为水稻的综合抗逆性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百草枯 环境胁迫 交叉抗性
下载PDF
环境胁迫对布顿大麦种子萌发及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7
19
作者 余玲 王彦荣 孙建华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79-84,共6页
对布顿大麦种子在控制温度、水分 (PEG6 0 0 0 )和盐分 (Na Cl和 Na2 SO4 )等环境胁迫因子下萌发能力的研究表明 :布顿大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是 10℃ ,最高温度是 2 5℃ ,最适温度是 15℃恒温和 15 / 2 5℃、2 0 / 30℃变温。布顿大麦... 对布顿大麦种子在控制温度、水分 (PEG6 0 0 0 )和盐分 (Na Cl和 Na2 SO4 )等环境胁迫因子下萌发能力的研究表明 :布顿大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是 10℃ ,最高温度是 2 5℃ ,最适温度是 15℃恒温和 15 / 2 5℃、2 0 / 30℃变温。布顿大麦种子有一定的耐盐性 ,其耐盐性的高低顺序为 :Na Cl>Na2 SO4 ;种子萌发期耐盐临界阈值为 - 1.0 1MPa(Na Cl)和 - 0 .83MPa(Na2 SO4 ) ;高渗透势 Na Cl盐胁迫 (≥ - 0 .3MPa)下 ,胚芽和胚根长度均递增为正效应 ;高渗透势 Na2 SO4 盐胁迫 (≥ - 0 .3MPa)下 ,胚芽长度递增为正效应 ,Na2 SO4 盐胁迫对胚根的影响呈单一负效应。布顿大麦种子有较强的抗旱性 ,其萌发期抗旱临界阈值为 - 1.0 4 MPa;干旱对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胁迫 布顿大麦 萌发 临界阈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