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致癌物诱导慢性炎症致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吕建祎 张敏 +5 位作者 金红蕾 竹俊兰 危金龙 代佳 黄海山 高基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51,共11页
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负面影响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吸烟等不良嗜好导致吸入人体肺部的致癌物急剧增加,致使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已跃居各癌症之首.研究表明,环境致癌物诱导肺部慢性炎症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环境致... 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负面影响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吸烟等不良嗜好导致吸入人体肺部的致癌物急剧增加,致使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已跃居各癌症之首.研究表明,环境致癌物诱导肺部慢性炎症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环境致癌物如砷、镍及苯并芘等暴露可激活NFAT、NF-κB、AP-1等转录因子,调控炎症因子如TNFα及COX-2等的表达,且这些炎性因子的释放又可正反馈激活转录因子,促进更多的炎性因子产生,进而形成炎性因子产生回路,维持肺部炎性微环境,从而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环境致癌物诱导肺部炎症导致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炎症 恶性转化 肺癌
原文传递
彗星试验检测环境致癌物的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涛 衡正昌 张遵真 《卫生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彗星试验 敏感性 DNA损伤 环境致癌物
下载PDF
环境致癌物风险评价和生物标记物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秦涛 赵立新 +1 位作者 徐晓白 金祖亮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2-35,共14页
反映暴露水平与生物效应等重要信息的生物标记物研究是环境致癌物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本文综述了环境化学致癌物风险性评价和生物标记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风险性评价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环境致癌物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进军 刘占旗 +1 位作者 古晓娜 高增林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8,共9页
本文介绍了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对环境管理的意义。重点对环境致癌物的健康风险评价的四阶段:危害性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暴露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公式、数学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并引用... 本文介绍了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对环境管理的意义。重点对环境致癌物的健康风险评价的四阶段:危害性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暴露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公式、数学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并引用实例证明此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健康风险评价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环境致癌物阻断NIH3T3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关系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丽 高宁 +3 位作者 卓鉴波 邱志群 曹波 陈东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05-407,共3页
选用环境致癌物芥子气(MG)、苯并(a)芘(B(a)p)、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二甲基亚硝胺(DEN)、环磷酰胺(CP)、雌二醇(Est)、四氯化碳(CCl4),作用于该细胞12h后,用划痕标记染料示... 选用环境致癌物芥子气(MG)、苯并(a)芘(B(a)p)、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二甲基亚硝胺(DEN)、环磷酰胺(CP)、雌二醇(Est)、四氯化碳(CCl4),作用于该细胞12h后,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LDT)检测其对该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阻断作用,同时测定该细胞内[Ca2+]i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致癌物阻断细胞GJIc与[Ca2+]i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隙 连接通讯 钙离子 环境致癌物
下载PDF
基于GADD153启动子的环境致癌物快速筛选系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荣 石丹 +3 位作者 李华文 郝巧玲 吕斌 周宜开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目的]构建快速检测环境中痕量致癌物DNA损伤效应的重组人肝细胞株。[方法]构建含生长抑制与DNA损伤基因153(GADD153)启动子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稳定转染人肝肿瘤HepG2细胞;发光检测不同致癌物对稳定转染细胞的DNA损伤效应;同时RT-... [目的]构建快速检测环境中痕量致癌物DNA损伤效应的重组人肝细胞株。[方法]构建含生长抑制与DNA损伤基因153(GADD153)启动子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稳定转染人肝肿瘤HepG2细胞;发光检测不同致癌物对稳定转染细胞的DNA损伤效应;同时RT-PCR检测内源性GADD153mRNA的表达;彗星试验(Cometassay)检测DNA的损伤效应。[结果]稳定转染GADD153-LUC细胞株可检出多环芳烃、芳香胺、重金属、农药等已知环境致癌物以及实际水样中的含量。检测结果与彗星试验结果相比,大多数检测下限均低于彗星试验的检测限,其中对苯并芘、氯化镉和2-氨基芴的检测灵敏度分别高于彗星试验1000、300和100倍;对Aems试验不敏感的重金属、四氯化碳、氟化钠等重组细胞株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性。10μmol/L的氯化镉可诱导内源性GADD153mRNA和萤光素酶活性表达增加,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539)。[结论]重组细胞株GADD153-LUC细胞可快速检测环境中痕量污染物的DNA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与DNA损伤基因153启动子 萤光素酶报告基因 重组细胞 环境致癌物
下载PDF
环境致癌物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谭建军 阎红 +1 位作者 戴乾圜 郑菁英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6-48,共3页
本文简要叙述了人类癌症产生的原因,认为人类癌症有75%~90%与环境致癌物有关。主要就与人类致癌密切有关的三个方面:饮用水、食物、大气中的环境致癌物的控制方法加以论述,指出:消除和减少环境中的致癌物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 本文简要叙述了人类癌症产生的原因,认为人类癌症有75%~90%与环境致癌物有关。主要就与人类致癌密切有关的三个方面:饮用水、食物、大气中的环境致癌物的控制方法加以论述,指出:消除和减少环境中的致癌物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控制方法 肿瘤
下载PDF
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几种环境致癌物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波 高宁 +2 位作者 张晓丽 邱志群 卓鉴波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07-109,F002,共4页
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几种环境致癌物初探曹波,高宁,张晓丽,邱志群,卓鉴波第三军医大学环卫教研室(重庆630038)随着工业的发展,全世界每年合成数以千计的新化学物质,据研究表明,人类80%的致癌因素来源于环境中化... 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几种环境致癌物初探曹波,高宁,张晓丽,邱志群,卓鉴波第三军医大学环卫教研室(重庆630038)随着工业的发展,全世界每年合成数以千计的新化学物质,据研究表明,人类80%的致癌因素来源于环境中化学物质。Ames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痕标记 环境致癌物 染料示踪技术 检测
下载PDF
环境致癌物与抑癌基因p53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旭明 张祥宏 王凤荣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8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环境致癌物与抑癌基因p53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研究室(石家庄050017)孙旭明张祥宏王凤荣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中各种理化致癌因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逐渐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 环境致癌物与抑癌基因p53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研究室(石家庄050017)孙旭明张祥宏王凤荣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中各种理化致癌因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逐渐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表明,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致癌物质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抑癌基因 P53基因 真菌毒素 烟草
下载PDF
环境致癌物体外真核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红平 仇小强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近年来,工农业生产向环境中排放的大量化学物质污染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如何对不同形态环境致癌物进行敏感、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环境致癌物的体外真核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 近年来,工农业生产向环境中排放的大量化学物质污染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如何对不同形态环境致癌物进行敏感、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环境致癌物的体外真核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体外真核快速检测技术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修复基因 DNA加合物
下载PDF
儿童对环境致癌物的易感性增加
11
作者 崔彦红 高凌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4-646,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环境致癌物 易感性 环境介质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环境致癌物与肿瘤发生
12
作者 晁福寰 李君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89-302,共14页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之一,所以,有关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等的研究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在肿瘤的病因学研究中发现,由环境因素导致的肿瘤占90%以上,因此,环境致癌物的致癌机理研究一直...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之一,所以,有关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等的研究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在肿瘤的病因学研究中发现,由环境因素导致的肿瘤占90%以上,因此,环境致癌物的致癌机理研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环境致癌物的种类、致癌作用及机理等进行了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肿瘤 病因学
下载PDF
苯并〔a〕芘——环境致癌物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利民 鲁氢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6,共4页
苯并[a]花,简称Bap,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它为多环芳烃中污染最广、含量最多、致癌性最强的代表性化合物。因此,本文就苯并[a]芘的存在、来源以及它对人类的危害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防止苯并[a]芘对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减少对... 苯并[a]花,简称Bap,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它为多环芳烃中污染最广、含量最多、致癌性最强的代表性化合物。因此,本文就苯并[a]芘的存在、来源以及它对人类的危害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防止苯并[a]芘对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减少对人体危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苯并 致癌 人体危害 多环芳烃 食品名称 胃癌死亡率 煤焦沥青 阴囊癌 暴露量
下载PDF
端粒长度与端粒酶:环境致癌物接触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宇 胡贵平 贾光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7-461,467,共6页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具有稳定染色体的功能。端粒长度的变化与环境致癌物的接触密切相关;端粒修复延长依靠端粒酶的催化和介导。典型环境致癌物多环芳烃(PAHs)接触可通过调控端粒相关基因的表达,从...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具有稳定染色体的功能。端粒长度的变化与环境致癌物的接触密切相关;端粒修复延长依靠端粒酶的催化和介导。典型环境致癌物多环芳烃(PAHs)接触可通过调控端粒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端粒长度的变化;长期接触PAHs可导致周围血白细胞端粒缩短,且呈一定程度的剂量-效应关系。端粒功能异常是砷中毒的重要机制之一,端粒长度的变化可作为砷的接触性生物标志物;但砷接触对端粒长度影响的研究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砷接触对端粒长度影响的一致性及可能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大气细颗粒物接触可通过诱发机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攻击遗传物质,进而影响体内细胞的端粒长度;急性颗粒物接触可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天)增加端粒长度,其后端粒的缩短可能与炎症机制有关。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环境致癌物所致肿瘤的早期监测、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长度 端粒酶 环境致癌物 生物标志物 多环芳烃 颗粒物
原文传递
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用于环境致癌物的检测
15
作者 张晓丽 高宁 +2 位作者 卓鉴波 邱志群 曹波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4-236,共3页
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用于环境致癌物的检测张晓丽高宁卓鉴波邱志群曹波目前,快速检测环境致癌物的方法均以体细胞突变学说为基础,有人提出可以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检测作为检测致癌物尤其是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及促癌物的... 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用于环境致癌物的检测张晓丽高宁卓鉴波邱志群曹波目前,快速检测环境致癌物的方法均以体细胞突变学说为基础,有人提出可以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检测作为检测致癌物尤其是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及促癌物的一个有效手段[1]。本研究的目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痕标记 染料示踪 环境致癌物
原文传递
来自动物的环境致癌物警告
16
作者 欧周罗 《抗癌》 2007年第2期48-49,共2页
记得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做过结果令人不寒而栗的预测,在21世纪癌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没有想到,癌症在2006年中国城乡届民的死因中就已经抛开心脑血管疾病而赫然位居第一了。卫生部《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记... 记得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做过结果令人不寒而栗的预测,在21世纪癌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没有想到,癌症在2006年中国城乡届民的死因中就已经抛开心脑血管疾病而赫然位居第一了。卫生部《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记载,当年城乡居民的癌症死亡率分别比2005年上升14.76%和2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癌症死亡率 动物 世界卫生组织 心脑血管疾病 卫生事业发展 城乡居民 统计公报
原文传递
环境致癌物与病毒协同致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贾帅楠 李劲涛 +2 位作者 赵丽娇 钟儒刚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1-609,共9页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与环境、病原体、遗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环境致癌物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多环芳烃、亚硝胺和霉菌毒素等均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致癌物,它们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化后导致DNA损伤最终...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与环境、病原体、遗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环境致癌物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多环芳烃、亚硝胺和霉菌毒素等均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致癌物,它们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化后导致DNA损伤最终诱发癌症。病毒感染也是人类癌症发病的重要原因,如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能够诱发肝癌;EB病毒(EBV)在鼻咽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和食管癌有关。然而,由于癌症发病机制复杂,仅考虑单一因素往往难以进行合理的解释。因此,明确不同致癌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揭示致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环境致癌物与病毒协同致癌作用的研究,以期为深入阐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找到新的突破口,进而为相关癌症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致癌物 病毒 协同致癌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环境致癌物、脆性部位与肿瘤研究
18
作者 胡晓磐 高锦声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73-276,共4页
近年来,脆性部位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学者认为脆性部位是由许多致突变物、致癌物作用的靶位点。脆性部位、染色体重排断裂点、癌基因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看法。本文就环境致癌物、脆性部... 近年来,脆性部位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学者认为脆性部位是由许多致突变物、致癌物作用的靶位点。脆性部位、染色体重排断裂点、癌基因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看法。本文就环境致癌物、脆性部位与肿瘤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并概说目前对脆性部位分子基础的几种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部位 环境致癌物 肿瘤病 癌基因 致突变物 染色体脆性 癌断裂点 染色体重排 染色单体裂隙 致癌因素
原文传递
新兴工业开发区环境有机致癌物污染的研究
19
作者 白宏 郑振佺 高振华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19,共2页
: [目的 ]了解新兴工业开发区环境致癌物污染。 [方法 ]对某一工业开发区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进行致癌物含量及其致突变性的测定。 [结果 ]大气的飘尘浓度多数超过国家标准 ,苯并 (a)芘浓度也接近或超过建议标准 ;自来水厂大气污染较... : [目的 ]了解新兴工业开发区环境致癌物污染。 [方法 ]对某一工业开发区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进行致癌物含量及其致突变性的测定。 [结果 ]大气的飘尘浓度多数超过国家标准 ,苯并 (a)芘浓度也接近或超过建议标准 ;自来水厂大气污染较重 ,自来水厂的沉淀池水和出厂水苯并 (a)芘含量增加且超标 ,其致突变强度也比水源水增加 ;土壤表层、水管积灰和树叶的苯并 (a)芘含量也增加 ,认为主要是大气污染物沉降的结果。 [结论 ]要降低环境致癌物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开发区 环境致癌物 致突变强度
下载PDF
一种尚未受重视的环境致癌物苯
20
作者 天雄 《抗癌》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环境致癌物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