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戊烷中1,2-丁二烯含量
1
作者 李强 范李捷 代生平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5期41-43,共3页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产过程中,需要对溶剂环戊烷中1,2-丁二烯含量进行测定,从而指导生产调整工艺稳定和安全。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溶剂环戊烷中1,2-丁二烯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良好的准确度,能够...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产过程中,需要对溶剂环戊烷中1,2-丁二烯含量进行测定,从而指导生产调整工艺稳定和安全。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溶剂环戊烷中1,2-丁二烯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良好的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监测工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环戊烷 1 2-丁二烯
下载PDF
埋地环戊烷储罐检验要点探讨
2
作者 贾定文 吴正斌 金志强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23年第5期3-5,共3页
环戊烷储罐因长期在埋地下使用后,长期承受地下特殊环境影响引起罐体腐蚀,从而影响到环戊烷储罐的安全使用,造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本文通过一台埋地环戊烷储罐检验过程发现要点进行探讨、分析,并给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环戊烷储罐 腐蚀 定期检验
下载PDF
环戊烷水合物体系作为甲烷水合物抑制剂初筛替代手段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任悦萌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6期66-72,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在油气管道中的堵塞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近年来水合物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但甲烷水合物生成条件苛刻,使得其抑制剂的筛选评价过程风险高,难度大。基于此,提出了利用常压环戊烷水合... 天然气水合物在油气管道中的堵塞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近年来水合物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但甲烷水合物生成条件苛刻,使得其抑制剂的筛选评价过程风险高,难度大。基于此,提出了利用常压环戊烷水合物体系代替高压低温的甲烷水合物体系进行水合物抑制剂评价与筛选的方法。对比测试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Inhibex501及自主研发的KL抑制剂在环戊烷水合物体系中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同Inhibex501和PVP相比,环戊烷水合物体系中KL具有最优的抑制效果,显著抑制了水合物的成核与生长,最适添加质量分数为1.0%,诱导时间和反应最高温度分别为233.5 min和1.6℃,适用于低、中、高含水率体系。同时,对比测试了3种抑制剂在甲烷水合物体系中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KL在甲烷水合物体系同样具有最佳抑制性能,有效减缓了水合物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因此判断,环戊烷水合物体系可作为一种初步筛选和评价高效水合物抑制剂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烷水合物 甲烷水合物 水合物抑制剂 性能评价 初筛方法
下载PDF
3-(4-氯苄基)-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富荣 田胜 齐艳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07-909,938,共4页
以己二酸二甲酯(DMA)为起始原料,经迪克曼缩合、羟醛缩合反应制得3-(4-氯苄基)-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备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DMA和甲醇钠的摩尔比... 以己二酸二甲酯(DMA)为起始原料,经迪克曼缩合、羟醛缩合反应制得3-(4-氯苄基)-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备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DMA和甲醇钠的摩尔比为1∶1.05,收率达82.6%;3-(4-氯苄基)-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的适宜工艺条件: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5 h,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和甲醇钠的摩尔比为1∶2.5,收率达89%,熔点为129.9~1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氯苄基)-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 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 叶菌唑
下载PDF
D,L-1,2,2-三甲基环戊烷-1,3-二胺硝酸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和手性D-(+)-1,2,2-三甲基环戊烷-1,3-二胺氯化镍配合物的对比分析(英文)
5
作者 黄伟 周云曙 +2 位作者 李卉卉 钱惠芬 苟少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complex[Ni(La) 2 ](NO 3 )2 (1)with bidentate racemic1,2,2-trimethylcyclopentane-1,3-diamine lig-and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EA,ES-MS,and its X-ray diffracti on study reveals that the nickel (Ⅱ)ab... complex[Ni(La) 2 ](NO 3 )2 (1)with bidentate racemic1,2,2-trimethylcyclopentane-1,3-diamine lig-and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EA,ES-MS,and its X-ray diffracti on study reveals that the nickel (Ⅱ)abstract: center is tetra-coordinated by one D-and one L-diamine ligands,and a thre e-dimensional hydrogen-bond-sustained network is formed in the solid state by means of the eight-membered N-H...O hydrogen bond cy-cle.This compound also su pplies a good comparison to the chiral complex[Ni(L b )2 ]Cl 2 ·2H 2 O(2)(L b =D-(+)abstract:-1,2,2-trimethylcyclopentane-1,3-diamine)abstract:.CCDC:218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1 2 2-三甲基环戊烷-1 3-二胺硝酸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手性D-(+)-1 2 2-三甲基环戊烷-1 3-二胺氯化镍配合物 对比分析 氢键相互作用
下载PDF
环戊烷在silicalite-1分子筛上的扩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晓彤 蒋施 +2 位作者 段林海 宋丽娟 孙兆林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2,共3页
采用智能重量分析技术 (IntelligentGravimetricAnalysis)研究了环戊烷在silicalite 1分子筛上的扩散性能。同一温度下 ,吸附质的扩散速率随其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 ,而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本文同时讨论了吸附质分子的分子构型、尺寸... 采用智能重量分析技术 (IntelligentGravimetricAnalysis)研究了环戊烷在silicalite 1分子筛上的扩散性能。同一温度下 ,吸附质的扩散速率随其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 ,而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本文同时讨论了吸附质分子的分子构型、尺寸、吸附温度和吸附量等因素对吸附质扩散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烷 silicalite-1分子筛 扩散性能 扩散系数 重量法 吸附 催化
下载PDF
鼓泡器中环戊烷-甲烷-盐水体系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 被引量:13
7
作者 吕秋楠 宋永臣 李小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77-3782,共6页
采用鼓泡装置研究了盐水体系中环戊烷(CP)-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分别考察了进气速率、温度、压力对水合物生成速率和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进气速率、压力,降低温度均可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但进气速率对气体转... 采用鼓泡装置研究了盐水体系中环戊烷(CP)-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分别考察了进气速率、温度、压力对水合物生成速率和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进气速率、压力,降低温度均可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但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有影响,进气速率过大,单位时间内进入到反应器内的气体过多,气体还未参与反应便被排出,导致气体转化率反而减小。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认为水合物晶体首先在环戊烷-水界面生成,并逐步向内部气相生长,最后水合物壳破裂,气泡逸出。水合物逐渐生长成粒状,并不断聚集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 环戊烷 甲烷 水合物 动力学
下载PDF
重量法测定环戊烷在silicalite-1分子筛上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晓彤 段林海 +2 位作者 蒋施 宋丽娟 孙兆林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9-32,共4页
用智能重量分析技术 (IGA)研究了环戊烷在silicalite 1分子筛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降低 ,环戊烷的吸附等温线从第一类型过渡为第四类型 ,在 2 5 4K和 2 74K温度下吸附等温线呈现滞后环 ,为第四类型 ,而吸附等温线在 30 4K... 用智能重量分析技术 (IGA)研究了环戊烷在silicalite 1分子筛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降低 ,环戊烷的吸附等温线从第一类型过渡为第四类型 ,在 2 5 4K和 2 74K温度下吸附等温线呈现滞后环 ,为第四类型 ,而吸附等温线在 30 4K、32 3K下为阶梯形 ,在 35 4K、42 3K温度下呈第一类型 ,其中 42 3K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可准确的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本文同时讨论了吸附质分子间以及吸附质和吸附剂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结构特性、分子筛对吸附质分子的空间位阻、分子筛的能量不均匀表面等对环戊烷在silical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量法 测定 环戊烷 silicalite-l分子筛 吸附特性
下载PDF
普通精馏从芳烃抽余油中分离环戊烷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秋香 张祥林 +1 位作者 熊丹柳 赵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01-306,共6页
首先采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普通精馏分离获得99%(质量分数)以上的环戊烷的流程,利用其灵敏度分析工具,对物料的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塔顶采出率和回流比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最优的设计参数,获得了脱重塔(B2塔)上各理论板的气液负荷... 首先采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普通精馏分离获得99%(质量分数)以上的环戊烷的流程,利用其灵敏度分析工具,对物料的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塔顶采出率和回流比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最优的设计参数,获得了脱重塔(B2塔)上各理论板的气液负荷和气液组成分布图。然后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以芳烃抽余油为原料,通过普通精馏实验得到了98%(质量分数)的环戊烷。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为精馏塔设计及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烷 芳烃抽余油 精馏 ASPEN PLUS
下载PDF
N-甲酰吗啉-乙二醇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苯-甲基环戊烷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华超 李鑫钢 +3 位作者 徐世民 任培兵 朱占生 马沛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7,共6页
利用改进的UNIFAC模型来选择萃取精馏苯-甲基环戊烷过程中的混合萃取剂,对混合溶剂N-甲酰吗啉(NFM)-乙二醇(EG)对萃取精馏苯-甲基环戊烷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混合溶剂配比和溶剂比对分离过程可行性的影响。... 利用改进的UNIFAC模型来选择萃取精馏苯-甲基环戊烷过程中的混合萃取剂,对混合溶剂N-甲酰吗啉(NFM)-乙二醇(EG)对萃取精馏苯-甲基环戊烷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混合溶剂配比和溶剂比对分离过程可行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溶剂NFM-EG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溶解性,为粗苯精制过程中苯-甲基环戊烷的分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环戊烷 N-甲酰吗啉 乙二醇 混合溶剂 萃取精馏
下载PDF
新型2-(2'-取代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衍生物的合成和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小康 陈洪超 +4 位作者 王玉良 苟绍华 姜曼 杨志荣 向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通过结构改造并结合活性基团的拼接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2-(2'-取代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类化合物,所有的目标物的结构都经HNMR,MS,IR和元素分析证实,选择了其中5个化合物对7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1测试,并与市售农药20... 通过结构改造并结合活性基团的拼接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2-(2'-取代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类化合物,所有的目标物的结构都经HNMR,MS,IR和元素分析证实,选择了其中5个化合物对7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1测试,并与市售农药20%三环唑、70%威尔达甲托的抑菌活性进行对比,发现它们比市售农药有更为广泛的杀菌谱,对照农药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而这些化合物则对所选择的七个菌种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中化合物2-(对氟苯氧乙酰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4c)的杀菌谱很广,它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杀活性都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烷 取代 新型 合成 氟苯 衍生物 市售 白色念珠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正己烷甲基环戊烷萃取精馏分离的模拟计算及小试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军 顾正桂 司玲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0年第2期103-105,115,共4页
本文采用萃取精馏法分离提纯正己烷甲基环戊烷体系的工艺方案,并进行了微机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萃取精馏分离小试,试验与模拟结果相吻合,为进一步中试提供了可行依据。
关键词 萃取 精馏 正己烷 模拟 计算 甲基环戊烷 提纯
下载PDF
差压热耦合精馏分离甲基环戊烷/苯过程的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吕鸿 刘建宾 +2 位作者 高鑫 姜斌 李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100,102,共5页
以环戊烷/苯二元物系为例,采用动态模拟软件Aspen Plus Dynamics,对差压热耦合精馏的动态控制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其工艺流程特点与分离操作要求建立了一种合理的控制方案。同时,对进料的流量、温度和组成扰动进行分析,考察塔顶、... 以环戊烷/苯二元物系为例,采用动态模拟软件Aspen Plus Dynamics,对差压热耦合精馏的动态控制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其工艺流程特点与分离操作要求建立了一种合理的控制方案。同时,对进料的流量、温度和组成扰动进行分析,考察塔顶、塔釜产品组成和流量等对进料扰动的闭环响应特性,分析该控制方案下差压热耦合精馏工艺对不同干扰因素的抗干扰性能和动态稳定特性。结果显示,该流程动态可控性强,各指标均能在干扰施加后较短时间内达到稳定,对各项干扰的稳定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压热耦合 动态模拟 动态控制 精馏 甲基环戊烷
下载PDF
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亚飞 蔡晶 李小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8-1427,共10页
研究了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分析了体系的热量损失。在不同初始温度(4℃、8℃和12℃)、压力(2MPa、4MPa、6MPa、8MPa和10MPa)和进气方式(一次性进气、连续进气和间歇进气)的条件下,测定了釜内温度,对比了以上各因素... 研究了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分析了体系的热量损失。在不同初始温度(4℃、8℃和12℃)、压力(2MPa、4MPa、6MPa、8MPa和10MPa)和进气方式(一次性进气、连续进气和间歇进气)的条件下,测定了釜内温度,对比了以上各因素对釜内最高温度(T_(max))与釜内最大温升(ΔT_(max))的影响。实验表明,T_(max)主要受压力和进气方式影响,初始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ΔT_(max)受初始温度、压力和进气方式影响显著。在间歇进气方式下,初始温度越低、压力越高,ΔT_(max)越大。其中,在初始温度为4℃、压力为10MPa、进气时间间隔为30min的间歇进气方式下,ΔT_(max)可达16.5℃。此外,由热量分析发现,体系的主要热量损耗表现为体系向环境中的散热。因此,提高保温层的绝热性能,有利于提高水合物生成热的热量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甲烷 环戊烷 生成热 最大温升
下载PDF
从抽余油中分离甲基环戊烷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秋香 杨学园 +1 位作者 熊丹柳 赵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5-380,共6页
研究了从芳烃抽余油中分离甲基环戊烷的方法和流程,首先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精馏法提取甲基环戊烷的分离结果。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最优的设计参数、操作条件、各塔冷凝器、再沸器的热负荷。在此基础上,还模拟了用甲醇作共沸剂共沸精... 研究了从芳烃抽余油中分离甲基环戊烷的方法和流程,首先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精馏法提取甲基环戊烷的分离结果。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最优的设计参数、操作条件、各塔冷凝器、再沸器的热负荷。在此基础上,还模拟了用甲醇作共沸剂共沸精馏分离得到甲基环戊烷的结果,获得了最优的设计参数和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抽余油 共沸精馏 甲基环戊烷 ASPEN PLUS
下载PDF
萃取抽提甲基环戊烷并净化正己烷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司玲 林军 +1 位作者 顾正桂 周同戈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3年第3期51-54,共4页
以色谱仪器进行分析测定正己烷和甲基环戊烷在 7种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 ,确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萃取溶剂 ;采用重整抽余油中 90 #溶剂油在常压下蒸馏、切取 67~ 72℃的馏分为原料 ,用萃取和精馏相结合新工艺进行分离实验 ,... 以色谱仪器进行分析测定正己烷和甲基环戊烷在 7种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 ,确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萃取溶剂 ;采用重整抽余油中 90 #溶剂油在常压下蒸馏、切取 67~ 72℃的馏分为原料 ,用萃取和精馏相结合新工艺进行分离实验 ,得到含量≥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甲基环戊烷 萃取精馏
下载PDF
加入环戊烷对超临界溶剂脱沥青加工加拿大油砂沥青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勐 孙学文 +1 位作者 许志明 赵锁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74,共5页
在超临界溶剂脱沥青耦合脱油沥青喷雾造粒装置上,将加拿大油砂沥青分离为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通过对比在正戊烷中加入体积分数10%环戊烷前后得到的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性质变化来考察环戊烷对溶剂脱沥青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环戊烷可以... 在超临界溶剂脱沥青耦合脱油沥青喷雾造粒装置上,将加拿大油砂沥青分离为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通过对比在正戊烷中加入体积分数10%环戊烷前后得到的脱沥青油及脱油沥青性质变化来考察环戊烷对溶剂脱沥青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环戊烷可以提高脱沥青油质量收率1%~4%,当收率为67%~71%时,2种溶剂得到的脱沥青油性质接近,但是脱油沥青软化点比加入环戊烷之前却可以提高3~13℃,从而能够生产出优异的沥青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沥青 溶剂脱沥青 戊烷 环戊烷 沥青粉 软化点
下载PDF
环戊烷在Silicalite-1上吸附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段林海 蒋施 +3 位作者 孙兆林 张晓彤 宋丽娟 Rees L V C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6-8,14,共4页
 用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环戊烷在Silicalite-1上的吸附等温线,根据吸附等温线数据计算了热力学参数(吸附热Qst、熵变ΔS、Gibbs自由能变ΔG)。423K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254,274K时,吸附等温线出现了滞后环。与分子构型相...  用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环戊烷在Silicalite-1上的吸附等温线,根据吸附等温线数据计算了热力学参数(吸附热Qst、熵变ΔS、Gibbs自由能变ΔG)。423K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254,274K时,吸附等温线出现了滞后环。与分子构型相近的苯与环己烷相比,环戊烷的饱和吸附量超乎寻常,Qst、ΔG、ΔS随吸附量的变化较大,表明环戊烷在Silicalite-1上的吸附机理相当复杂。在吸附过程中,吸附质分子之间、吸附质和Silicalite-1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环戊烷分子发生了重排。当吸附量达到1.5mmol/g时,吸附相开始凝聚,吸附热逐渐达到了凝聚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烷 Silicalite011 吸附 热力学 分子筛
下载PDF
ZnO/HZSM-5对环戊烷芳构化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玉林 张玉荣 +2 位作者 张群 周小慎 杨孔章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35-39,共5页
运用连续流动法研究了ZnO/HZSM-5对环戊烷芳构化的催化性能.在HZSM-5中添加ZnO增强了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用脉冲微反技术测定了其催化活性,并测得不同温度下环戊烷在ZnO(1%)/HZSM-5上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自表观活化能和色谱法测得的吸附... 运用连续流动法研究了ZnO/HZSM-5对环戊烷芳构化的催化性能.在HZSM-5中添加ZnO增强了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用脉冲微反技术测定了其催化活性,并测得不同温度下环戊烷在ZnO(1%)/HZSM-5上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自表观活化能和色谱法测得的吸附热,求得表面反应活化能为131.2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烷 芳构化 催化 性能 氧化锌
下载PDF
6,7-二氢-5H-环戊烷并[b]吡啶的合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宫平 赵燕芳 余德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2-103,共2页
以“一勺烩”方法制备中间体O 烯丙基 环戊酮肟 ,无需分离纯化化合物O 烯丙基羟胺 ,热解反应以氧气代替空气 ,制得 6 ,7 二氢 5H 环戊烷并 [b]吡啶 ,反应总收率为 35 %。
关键词 O-烯丙基-戊酮肟 6 7-二氢-5H-环戊烷并[B]吡啶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