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磷酸二酯酶重组腺病毒黏膜免疫诱导的免疫应答特点
1
作者 代婷 路延之 +6 位作者 赵瑞华 宁唤唤 康健 郝乐冉 李嘉玲 常宇骁 柏银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菌株的流行加剧了结核病(TB)的全球负担,凸显了对新的TB治疗策略的需求。方法表达环二腺苷酸(c-di-AMP)分解酶磷酸二酯酶B(CnpB)的重组腺病毒疫苗(rAd-CnpB)经黏膜免疫正常小鼠,单独或联合药物免疫治疗Mtb呼... 目的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菌株的流行加剧了结核病(TB)的全球负担,凸显了对新的TB治疗策略的需求。方法表达环二腺苷酸(c-di-AMP)分解酶磷酸二酯酶B(CnpB)的重组腺病毒疫苗(rAd-CnpB)经黏膜免疫正常小鼠,单独或联合药物免疫治疗Mtb呼吸道感染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抗体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脾CD4^(+)、CD8^(+)T细胞亚群细胞比例,ELISA检测脾细胞抗原刺激后的细胞因子IFN-γ、IL-2、IL-10、炎症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平板计数法计数Mtb感染小鼠肺、脾的荷菌数。结果rAd-CnpB滴鼻免疫可诱导小鼠血清高滴度的IgG,以及BALF中IgG和IgA产生,肺、脾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rAd-CnpB单独或联合药物治疗Mtb感染小鼠可诱导血清IgG水平、BALF中IgA和IgG水平显著增高,rAd-CnpB免疫促进Mtb感染小鼠的脾细胞CnpB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分泌。rAd-CnpB单独或联合药物免疫治疗并不显著影响Mtb呼吸道感染小鼠肺、脾荷菌数。结论rAd-CnpB经黏膜免疫可诱导小鼠显著的黏膜、体液免疫反应,并显著增强Mtb感染小鼠中CnpB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Mtb) 环核苷酸磷酸二酯b(cnpb) 重组腺病毒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人PDE4B2全长与截短突变体的重组表达及表征
2
作者 张祥 何姝 +2 位作者 胡小蕾 廖飞 杨晓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比较6His-SUMO融合的人全长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4B2(SF-h PDE4B2)及152-528aa截短突变体(STh PDE4B2)在大肠杆菌融合表达、亲和纯化及酶学特征,以明确ST-h PDE4B2用于筛选抗炎活性h PDE4B2抑制剂的优势。方法:分别将6His-SUMO融合... 目的:比较6His-SUMO融合的人全长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4B2(SF-h PDE4B2)及152-528aa截短突变体(STh PDE4B2)在大肠杆菌融合表达、亲和纯化及酶学特征,以明确ST-h PDE4B2用于筛选抗炎活性h PDE4B2抑制剂的优势。方法:分别将6His-SUMO融合到人全长PDE4B2基因编码区的N端和152-528aa截短突变体N端得到SF-h PDE4B2和STh PDE4B2;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Ni2+-NTA亲和层析纯化,用偶联碱性磷酸酶的孔雀绿定磷法测定酶活性。结果:纯化后ST-h PDE4B2比活性接近SF-h PDE4B2的40倍,活性收率超过100倍;SDS-PAGE和6His标签免疫印迹发现纯化后2种融合蛋白都有多种带6His标签的降解片段;测定咯利普兰[(R)-Rolipram]和罂粟碱的抑制常数表明,SF-h PDE4B2对(R)-Rolipram主要为高亲和力结合构象,而ST-h PDE4B2主要为低亲和力结合构象。结论:与SF-h PDE4B2相比,ST-h PDE4B2用于筛选抗炎活性h PDE4B2抑制剂可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核苷酸磷酸二酯4b2 重组表达 孔雀绿定磷法 抑制剂
原文传递
PDE4B基因过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倩 李艳艳 +4 位作者 申亚男 虞明星 李璐 郗彦凤 王彤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B(phosphdiesterase 4B,PDE4B)基因过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获得320例DLBCL患者的基因芯片数...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4B(phosphdiesterase 4B,PDE4B)基因过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获得320例DLBCL患者的基因芯片数据,比较PDE4B基因过表达与正常表达患者生存率的差异。构建单变量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PDE4B和多变量(IPI+PDE4B)Cox比例风险模型,并用时点/动态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法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性统计量C用于评价和比较各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 PDE4B基因过表达的患者死亡的风险是正常表达的1.431倍(HR=1.431,95%CI:1.013~2.002,P=0.042)。多变量模型的C统计量与单变量模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I vs.IPI+PDE4B:Z=15.0,P<0.001;PDE4B vs.IPI+PDE4B:Z=53.7,P<0.001)。结论 PDE4B基因过表达是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合IPI和PDE4B基因能提高DLBCL的预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核苷酸磷酸二酯 4型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表达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