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肥胖大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
1
作者 陈宇飞 玉斯日古楞 +2 位作者 萨启乐 谢志凤 么宏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0,共6页
为了研究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 EET)对肥胖大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试验将32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高脂组(n=24),高脂组大鼠连续饲喂高脂饲料15周,将建模成功的肥胖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为了研究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 EET)对肥胖大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试验将32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高脂组(n=24),高脂组大鼠连续饲喂高脂饲料15周,将建模成功的肥胖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EET组(11,12-EET组和14,15-EET组),每组8只。EET组大鼠每天按体重30μg/kg皮下分别注射11,12-EET和14,15-EET,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每周测量体重。10 d后采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血脂含量、口服糖耐量及脂肪组织中棕色化相关指标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VEGF)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PGC-1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高脂饲料饲养15周后,高脂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11,12-EET组和14,15-EET组大鼠在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浓度缓慢恢复至正常值;11,12-EET组和14,15-EET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含量显著降低(P<0.05);11,12-EET组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中UCP-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14,15-EET组大鼠肩胛骨脂肪组织中UCP-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14,15-EET组和11,12-EET组大鼠腹股沟和肩胛骨脂肪组织中VEGF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14,15-EET组和11,12-EET组大鼠肩胛骨脂肪组织中PGC-1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腹股沟脂肪组织中PGC-1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EET可能通过改善糖脂代谢促进肥胖大鼠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 肥胖 白色脂肪棕色化 解偶联蛋白1(UCP-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糖尿病
原文传递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预处理与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艳霞 芦玲巧 +5 位作者 王晓燕 穆晶 曾翔俊 张立克 唐朝枢 郝刚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心肌线粒体功能以及心功能...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ET)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心肌线粒体功能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11,12-EET预处理和后处理对IR大鼠心肌的作用及其机制。将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EET预处理组(Pre-EET)、EET后处理组(Post-EET),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全心缺血40min,再灌注30min。监测左心室内压差(ΔLVP)和左心室内压升降的最大变化率(±dp/dtmax)等心功能指标,测定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灌流结束后,测定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Ca2+-ATPase、Na+-K+-ATPase活性以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显示:(1)与IR组相比,Pre-EET组及Post-EET组Na+-K+-ATPase和SDH活性均增强,Ca2+-ATPase活性均减弱,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re-EET与Post-EET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与IR组相比,Pre-EET组及Post-EET组心功能明显改善,LDH漏出显著减少,心肌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re-EET与Post-EET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11,12-EET预处理及后处理均可通过上调心肌线粒体Na+-K+-ATPase、SDH活性以及下调Ca2+-ATPase活性改善线粒体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拮抗心肌IR损伤;11,12-EET预处理及后处理还可通过提高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IR心肌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预处理 后处理 缺血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邱笑违 王雯 +7 位作者 蒋东桥 王红霞 闫丽 王晓燕 马立权 芦玲巧 唐朝枢 张立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3-807,I0007,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氧/复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影响,了解EET血管保护的可能途径,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11,12-EET对照组、11,... 目的通过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氧/复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影响,了解EET血管保护的可能途径,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11,12-EET对照组、11,12-EET缺氧/复氧组、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1/2)抑制组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组。通过向培养瓶内通入混合气体(2%O2,5%CO2,93%N2)3h,复氧1h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ERK1/2的表达。结果11,12-EET在常氧条件下可对细胞造成轻度损伤,而在缺氧/复氧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的存活率,降低LDH的漏出率,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且促进eNOS、磷酸化ERK1/2的表达。结论11,12-EET具有拮抗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这与其提高缺氧/复氧内皮细胞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缺氧/复氧对eNOS及磷酸化ERK1/2表达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内皮细胞 /复损伤
下载PDF
心肌缺血预处置对心肌组织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曾翔俊 王雯 +2 位作者 芦玲巧 朱盈芬 张立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9-270,共2页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处置和再灌注损伤时心肌内源性 1 1 ,1 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1 1 ,1 2 -epoxye icosatrienoicacid ,1 1 ,1 2 -EET)的改变 ,探讨内源性 1 1 ,1 2 -EET在缺血预处置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雄性Wistar大鼠 ,通过结扎 (...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处置和再灌注损伤时心肌内源性 1 1 ,1 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1 1 ,1 2 -epoxye icosatrienoicacid ,1 1 ,1 2 -EET)的改变 ,探讨内源性 1 1 ,1 2 -EET在缺血预处置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雄性Wistar大鼠 ,通过结扎 (60min)和松开 (30min)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复制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采用缺血 5min ,再灌注 5min两次造成缺血预处置。实验分 5组 :①假手术组 (sham) ;②缺血再灌注组 (I/R) ;③短阵缺血预处置组 (SI) ;④短阵缺血预处置缺血 /再灌注组 (SI+I/R)。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心肌 1 1 ,1 2 -EET的含量 ,并观察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I/R组 +dp/dtmax、-dp/dtmax以及LVDP均低于、心肌 1 1 ,1 2 -EET高于sham组及SI +I/R组 (P <0 0 1 ) ;而SI+I/R组心肌 1 1 ,1 2 -EET也高于sham组 (P <0 0 1 )。结论 :整体动物心肌再灌注使大量内源性 1 1 ,1 2 -EET释放 ,是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 ;缺血预处置抑制再灌注时心肌 1 1 ,1 2 -EET的增加 ,可能与缺血预处置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置 大鼠 心肌缺血
下载PDF
血清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和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甘华侠 张丽芳 +1 位作者 尚姝 刘建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NC组),T2DM无大血管病变患者30例(Non-MVC组),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30例(MVC组),进行一般资料采集,检测空腹血糖(FPG... 目的探讨血清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NC组),T2DM无大血管病变患者30例(Non-MVC组),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30例(MVC组),进行一般资料采集,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血脂四项(TC、TG、HDL、LDL)、Hcy等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EETs水平,并对各组间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对各指标与EETs、Hcy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C组、Non-MVC组、MVC组FPG、CRP、Hcy水平逐渐升高,EETs水平逐渐降低(P<0.01,P<0.05);病程、BMI、FPG、HbA1C、CRP与EETs呈负相关(P<0.05),与Hcy呈正相关(P<0.05),EETs与Hcy呈负相关(P<0.05)。结论 EETs可能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因子,而Hcy升高可能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过氧化氢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介导的脑基底动脉舒张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标 陈志武 范一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11,12-EET及过氧化氢酶(CAT)等对大鼠离体脑基底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结果:在30 mmol/L的KCl预收缩的大鼠脑基底动脉环上,ACh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血管用NO合酶抑制剂(L-NAME,3×10-5mol/L)和前列环素(PGI2)合酶抑制剂(In-do,10-5mol/L)预处理后,ACh对基底动脉仍存在部分舒张作用,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应用L-NAME和Indo后,11,12-EET对大鼠基底动脉无明显的舒张作用,H2O2仅有轻微舒张作用,CAT对ACh介导的非NO和非PGI2反应没有影响。结论:在大鼠基底动脉中ACh介导的EDHF反应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中不涉及H2O2和11,12-E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血管舒张 化氢 化氢酶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静 付研 +2 位作者 张立克 曾翔俊 秦明照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4-588,共5页
目的 比较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HF)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水平,评价EETs水平与HF的相关性。方法80例病例包括HF组(6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两组,根据患者病程及本次发病情况将HF组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CH... 目的 比较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HF)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水平,评价EETs水平与HF的相关性。方法80例病例包括HF组(6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两组,根据患者病程及本次发病情况将HF组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CHF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组(CHFAD组)和急性心力衰竭组(AHF组),每组20例。采血离心取血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ETs曲线下面积,并计算血清EETs水平。同时检测血压、心率、血细胞计数、空腹血糖、血脂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①心率:CHFAD组、AHF组明显高于CHF组、正常对照组(P〈0.05);②白细胞计数:AHF组明显高于CHF组、CHFAD组、正常对照组(P〈0.05):③EETs水平:AHF组明显高于CHF组、CHFAD组(P〈0.05),CHF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④相关性:CHF组EETs水平与心率呈负相关(r=-0.661,P=0.019)。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时血清EETs水平升高,应与EETs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有关;慢性心力衰竭时EETs水平下降,可能与内源性EETs生成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 心率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与老年糖尿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亚莉 汪燕 +3 位作者 邓宪 沈若宇 吴玲 陆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比较观察老年糖尿病(DM)、老年糖尿病肾病(DN)和健康老年人之间血清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的代谢产物14,15-双羟二十碳三烯酸(14,15-DHET)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196例志愿者和患者分... 目的比较观察老年糖尿病(DM)、老年糖尿病肾病(DN)和健康老年人之间血清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的代谢产物14,15-双羟二十碳三烯酸(14,15-DHET)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196例志愿者和患者分为3组:健康老年人组(A组)60例、老年DM组(B组)78例和老年DN组(C组)58例,每组男、女匹配。应用酶联法检测3组血清中14,15-DHET、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keto-PGF1α和血栓素TXA2代谢产物TXB2的含量,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肱动脉基础内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V)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V)进行测定。结果 B组和C组分别与A组比较:(1)血清14,15-DHET和6-keto-PGF1α含量下降(P<0.01),TXB2含量升高(P<0.01);(2)TXB2/6-keto-PGF1α比值和TXB2/14,15-DHET比值升高(P<0.01);(3)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均升高(P<0.01);(4)EDV和NEDV降低(P<0.01)。(5)14,15-DHET含量与DM病程、HbA1c、UAE、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和TXB2/14,15-DHET比值负相关,与EDV和NEDV正相关。结论老年DM和老年DN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血管因子代谢产物14,15-DHET含量下降发生在DM早期阶段。与PGI2一样,14,15-DHET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DM、DN相关的血管EDV和NEDV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细胞色素P-450 血管内皮
原文传递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缺血前和再灌注前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霞 曾翔俊 +7 位作者 芦玲巧 马立权 蒋东桥 穆晶 王晓燕 张立克 唐朝枢 郝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探讨11,12-EET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将3...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探讨11,12-EET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将33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EET预处理组(Pre-EET)及EET后处理组(Post-EET)。采用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监测心功能,比色法检测肌浆网Ca2+-ATPase变化,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钙泵(SERCA)、磷酸受纳蛋白(PLB)、兰尼碱受体2型(RyR2)及1,4,5-三磷酸肌醇受体2型(IP3R2)表达变化。结果Pre-EET及Post-EET组与IR组相比,心功能改善、Ca2+-ATPase活性增高(P<0.05,P<0.01);IP3R2表达增强,PLB表达降低(P<0.05,P<0.01);Pre-EET组SERCA表达增强(P<0.05)。Pre-EET与Post-EET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RyR2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具有拮抗IR损伤的作用,这与其诱导肌浆网IP3R2表达上调,PLB表达下调以及改善Ca2+-ATPase的活性有关;同时,预处理肌浆网SERCA表达上调,也可能是其抗IR损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钙调节蛋白 预处理 后处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天 彭然 +1 位作者 许丹焰 赵水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浓度变化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关系。方法以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各30例为研究对象,取其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浓度;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总胆固...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浓度变化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关系。方法以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各30例为研究对象,取其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浓度;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肝肾功能等生物化学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浓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286,P=0.027)。血浆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血浆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浓度下降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高敏C反应蛋白 血脂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物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杨烽 徐志云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对于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作用生成的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最初在心血管及肾脏系统中被广泛研究,并发现EETs的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及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等作用... 对于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作用生成的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最初在心血管及肾脏系统中被广泛研究,并发现EETs的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及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等作用,为预防及治疗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近来研究发现EETs具有促进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等作用,其有可能使EET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深入研究EETs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细胞色素P450表化酶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血管调控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生物学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静 乌云额尔敦 +1 位作者 吉日木图 玉斯日古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0-706,共7页
花生四烯酸经过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表氧化酶途径生成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EETs可以通过调节离子通道和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促进血管舒张、抗炎和细胞增殖等作用。EETs也可通过激活信号转导... 花生四烯酸经过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表氧化酶途径生成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EETs可以通过调节离子通道和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促进血管舒张、抗炎和细胞增殖等作用。EETs也可通过激活信号转导途径和调节基因表达或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EETs也可快速与细胞膜磷脂结合后以共吸收的方式被细胞摄取。文章主要从EETs的来源、去路、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膜受体 离子通道 胞内机制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娟 赵瑾怡 +4 位作者 贾艳艳 崔冬晓 高凯 尚刚伟 文爱东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12期1346-1348,共3页
花生四烯酸通过细胞色素P4502J2(CYP2J2)代谢为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EETs半衰期较短,可由可溶性表氧化水解酶(s EH)代谢成活性相对较弱的双羟二十碳三烯酸(DHETs)。CYP2J2是在心血管组织包括心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中高表达。CYP2J2和... 花生四烯酸通过细胞色素P4502J2(CYP2J2)代谢为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EETs半衰期较短,可由可溶性表氧化水解酶(s EH)代谢成活性相对较弱的双羟二十碳三烯酸(DHETs)。CYP2J2是在心血管组织包括心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中高表达。CYP2J2和它的代谢产物EETs已被证实对心血管系统有不同范围的影响,包括炎症的调节、血管张力、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代谢。本文将就EETs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进行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2J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14
作者 尚姝 甘华侠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5期128-130,共3页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全世界有3亿多人患有糖尿病,近年来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已成为国内外密切关注的疑难病症和亟待解...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全世界有3亿多人患有糖尿病,近年来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已成为国内外密切关注的疑难病症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生物体内含量最丰富,其代谢产物最具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花生四烯酸 综述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海春霞 夏妍 《价值工程》 2011年第32期287-288,共2页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心脏前后负荷增大、冠状动脉血液灌流不足、心肌组织氧气和能量供应障碍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是一种内源性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心脏前后负荷增大、冠状动脉血液灌流不足、心肌组织氧气和能量供应障碍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是一种内源性心血管活性物质,它可作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发病机制,如抗心肌缺血、抗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黏附与聚集等作用,在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EET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综述,为研究开发新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心血管疾病 保护作用
下载PDF
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促进颅骨缺损骨再生 被引量:3
16
作者 党海霞 霍欣茹 +2 位作者 张文园 张琳 王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2-695,共4页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研究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能否促进骨再生,为骨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C57BL/6小鼠颅中缝两侧建立直径5mm的全层颅骨圆形缺损,小鼠右侧(实验侧)...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研究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能否促进骨再生,为骨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C57BL/6小鼠颅中缝两侧建立直径5mm的全层颅骨圆形缺损,小鼠右侧(实验侧)缺损处植入14,15-EET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左侧(对照侧)植入未用14,15-EET处理的BMSCs。术后第3天于实验侧缺损处局部皮下注射含14,15-EET(10μmol/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对照侧缺损处皮下注射等量PBS,隔日注射,持续4周。术后8周将小鼠处死,CBCT放射诊断观测缺损面积大小,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分析新骨形成相关组织结构。结果:术后8周小鼠实验侧缺损面积比对照侧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缺损区新生血管数、新生骨量均较对照侧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侧颅骨缺损区可明显观察到骨质及胶原纤维,而对照侧不明显。结论:通过局部提高14,15-EET水平可促进新生骨形成,推测可能与14,15-EET改善局部微循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 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骨缺损 骨再生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幼兔心脏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明阳 吴清玉 +3 位作者 钟星 龙村 温复兴 覃筱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为提高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观察 11,1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 11,12 - EET)对幼兔冷停搏长时间保存的心脏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16只幼兔按单纯随机原则分成 2组 ,每组 8只。对照组 :采用 St.Thomas 心脏停搏液保... 目的 为提高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观察 11,1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 11,12 - EET)对幼兔冷停搏长时间保存的心脏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16只幼兔按单纯随机原则分成 2组 ,每组 8只。对照组 :采用 St.Thomas 心脏停搏液保护心肌 ;实验组 :采用 St.Thomas +11,12 - EET心脏停搏液保护心肌。采用 L angendorff灌注装置 ,测定灌注心脏停搏液后的电机械活动停止时间以及保存 16小时 ( 4°C)后复灌 30分钟 ( 37°C)的心率 ( HR)、冠状动脉流量 ( CF)、心肌含水量 ( MWC)、冠状动脉漏出液中肌酸激酶 ( CK)和乳酸脱氢酶 ( L DH)、心肌钙离子含量 ,观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灌注心脏停搏液后的电机械活动停止时间明显缩短 ;HR恢复、CF、MWC、CK、L DH、心肌钙离子含量和心律失常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St.Thom as 液中加入 11,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心脏再灌注 心律失常 未成熟心肌 心肌细胞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通过线粒体途径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永才 陈哲璇 +3 位作者 李想 谭伟江 杨丰华 张良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110,共6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能够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在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中线粒体途径在这些作用机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I/R损伤...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能够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在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中线粒体途径在这些作用机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I/R损伤防治的重要靶点,线粒体途径在EETs介导的I/R损伤保护机制中却未得到很深入的探讨。本文就线粒体K+通道、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线粒体促凋亡蛋白以及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在EETs减轻I/R损伤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这对于寻找I/R新的防治方式和靶点、保护重要组织器官、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在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其泰 钟武 《西部医学》 2017年第3期431-436,440,共7页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EETs)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在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Cytochrome P450epoxygenases)作用下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在包括人在内的诸多哺乳动物多个器官都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EETs)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在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Cytochrome P450epoxygenases)作用下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在包括人在内的诸多哺乳动物多个器官都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心脏和冠脉,EETs通过调节离子通道、调节基因表达、激活信号转导、与受体结合以及作用于细胞特定位置等诸多方式,发挥着舒张血管、减小冠脉循环阻力、促进心肌细胞缺血后功能恢复、抗凋亡等诸多生物学效应。本文主要就EETs在心肌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产生的保护性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心肌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色素P450途径 K+通道 活性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多靶点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聂欢(综述) 刘文娟(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66-468,共3页
脑卒中与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已经构成了大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脑卒中分为了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的特点。本病的发病特点无论是给家庭还是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对缺血性卒中的发... 脑卒中与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已经构成了大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脑卒中分为了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的特点。本病的发病特点无论是给家庭还是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靶向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本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 eicosatrienoic acid,EET)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经细胞色素P450酶途径生成的,可形成四个区域异构体:5,6-EET、8,9-EET、11,12-EET和14,15-EET,EET自1980年代初期在肝脏中首次发现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经在包括心脏、肺、胃肠道、肾脏以及脑在内的不同组织中研究了EET的不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缺血性脑卒中 花生四烯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