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6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中医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凯毅 张良 +2 位作者 许晗 吕学玉 汪卫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0期51-54,共4页
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目前较为主流的以西方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治疗与用药并不能完全契合与满足我国抑郁症患者的需求,因此中医医家与时俱进,结合我国当下人文背景等特点,在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传统中医心理疗法进行... 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目前较为主流的以西方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治疗与用药并不能完全契合与满足我国抑郁症患者的需求,因此中医医家与时俱进,结合我国当下人文背景等特点,在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传统中医心理疗法进行了继承和本土化的研究,加以充分汲取西方自然科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精华,现代中医心理疗法应运而生。临床上常见的有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改良中医情绪疗法、中医认知疗法及移空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医心理疗法 抑郁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从古代中医向现代中医的转变——制度方面的大转变与知识系统的小转变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伯聪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7,24,共8页
中医是"中国古代的唯一医学体系",也是古代中国科技诸多学科中"生命延续至今"的唯一硕果。在现代中国,西医成为了中国医界的"第一主力"。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医没有像日本的汉方医学那样消亡,而是在经历了... 中医是"中国古代的唯一医学体系",也是古代中国科技诸多学科中"生命延续至今"的唯一硕果。在现代中国,西医成为了中国医界的"第一主力"。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医没有像日本的汉方医学那样消亡,而是在经历了中医医事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大转变与中医知识系统的小转变后,中医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占有了"中国医界三分天下之一"的地位。在已经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的形势下,中医要顺利发展,一方面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关系,做到既保持传统,又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医 现代中医 现代中医医院制度 现代中医教育制度 中医传统和中医创新
下载PDF
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病变——评《现代中医糖尿病学》
3
作者 杨青 王广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I0003-I0003,共1页
《现代中医糖尿病学》由林兰,龚燕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3274491。近年来,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与重视越来越高,随着医学科研人员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病变上具有很高的优势和成效。中医学认为糖... 《现代中医糖尿病学》由林兰,龚燕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3274491。近年来,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与重视越来越高,随着医学科研人员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病变上具有很高的优势和成效。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病变属于“瘘证、消渴、血痹”等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科研人员 中药熏洗 现代中医 糖尿病学 糖尿病周围病变 林兰 血痹 中医
下载PDF
现代中医的历史转型与21世纪的创新战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伯聪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3年第1期3-15,共13页
中医的历史发展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医史的第一阶段是古代中医阶段。中医史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的“现代中医第一阶段”,这个阶段虽然发生了中医的重大制度创新,但在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上仍然是“传统中医”。中医发展的第三阶段是2... 中医的历史发展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医史的第一阶段是古代中医阶段。中医史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的“现代中医第一阶段”,这个阶段虽然发生了中医的重大制度创新,但在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上仍然是“传统中医”。中医发展的第三阶段是21世纪的“现代中医第二阶段”。21世纪中医发展的历史任务就是要逐步实现从“现代中医第一阶段”到“现代中医第二阶段”的历史转型,实现以中医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创新为核心的全面体系创新。本文简要阐述了21世纪现代中医全面体系创新的战略与策略和内容与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三个阶段 现代中医 历史转型 创新战略
下载PDF
中医特色在现代中医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以佛山市中医院为例
5
作者 张婉玲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51-55,共5页
以佛山市中医院为例,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佛山市中医院建设发展历程中几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回顾。佛山市中医院多年来坚持中医特色建院,以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彰显中医药文化,满足现代医疗需求,打... 以佛山市中医院为例,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佛山市中医院建设发展历程中几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回顾。佛山市中医院多年来坚持中医特色建院,以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彰显中医药文化,满足现代医疗需求,打造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医医院 中医特色 建筑设计
下载PDF
现代中医与现代易学
6
作者 丘亮辉 李威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
自古易医同源、会通,从智力和体力两方面保障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清末以来,易学和中医都面临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易学领域我们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用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理念研究易学经典的现代易学理念,可以为现代中医的提出和发... 自古易医同源、会通,从智力和体力两方面保障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清末以来,易学和中医都面临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易学领域我们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用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理念研究易学经典的现代易学理念,可以为现代中医的提出和发展提供参考。苏州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达,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中医药产业基础深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合作为发展现代中医的重点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医 现代易学 苏州 养生之都
下载PDF
打开“黑箱”,重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
7
作者 罗朝淑 《中国科技财富》 2023年第3期42-43,共2页
“没有哪一本古代医书能够告诉现代中医,该怎么去调治患者微观指标的改变。几千年来,中医诊疗系统一直是个‘黑箱’,人们只关注患者进入这个‘箱子’前后的状态变化,却不太关注‘箱子’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具体的反应。”
关键词 古代医书 微观指标 现代中医 黑箱 调治 中医诊疗体系 中医诊疗系统
下载PDF
蛋白质组及其在现代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晓燕 吕志平 张绪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4-87,共4页
关键词 蛋白质组 现代中医研究 应用
下载PDF
大众化教育视野下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谢雪姣 卓海燕 +1 位作者 熊辉 李江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4期143-144,147,共3页
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从古到今没有中断过的一门学科,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本文试对大众化教... 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从古到今没有中断过的一门学科,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本文试对大众化教育视野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下载PDF
新概念:理论前提,揭示概念内涵、朝向现代科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Ⅰ) 被引量:6
10
作者 乔明琦 魏盛 +2 位作者 王海军 孙鹏 张惠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求现代中医理论。然而,关于现代中医理论应当如何建立,以及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理论一直是国内外中医药同行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为引领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本期"专论"栏目特设"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专题讨论,分别以上、中、下三个篇幅连续展开深入系统地论述。其中,上篇包含新概念、新理论、新学科三篇文章;中篇包含新理念、新规范、怎样明确概念、如何检验假说、为何评价理论5篇文章;下篇包含整体观念更新、辨证论治发展、脏象学说创新、病因、发病、病机、预防、治则、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专题探讨、展望5年前景12篇文章。本期刊发的是上篇"新概念"第一篇文章。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新概念层面,借鉴国际学术界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概念的标签、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三方面,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新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论证理论前提对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的必要性,说明走向现代科学的必然趋向。全文立义深刻,有一定突破创新。希望由此引发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 理论前提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 新概念 科学内涵
下载PDF
新学科:学科规律,深化领域、形成分支、迈向现代教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Ⅲ) 被引量:8
11
作者 乔明琦 于艳红 +2 位作者 魏盛 赵启韬 孙文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0-722,共13页
本文提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新学科,为论证这一新学科,需要探讨其面临的问题,达到深化研究领域、形成学科分支以及迈向现代教学的初衷,从国际视野首先探讨明确学科和中医学相关概念,其次探讨学科分类体系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学科在其... 本文提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新学科,为论证这一新学科,需要探讨其面临的问题,达到深化研究领域、形成学科分支以及迈向现代教学的初衷,从国际视野首先探讨明确学科和中医学相关概念,其次探讨学科分类体系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学科在其体系中的位置,进而探讨学科总体发生、发展及消亡规律,重点揭示医学和中医学学科规律及其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论证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学科属性及定位、研究对象与领域、发展方向及意义,从而得出符合演绎逻辑推理的可信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分类体系 学科规律 学科评价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 现代教学
下载PDF
新理念:“质疑、检验、公认”,凸显中医理论科学内涵——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Ⅰ) 被引量:7
12
作者 乔明琦 王文燕 +2 位作者 孙英霞 杨焕新 魏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7-959,共13页
为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理念的内涵及其作用意义,本文从最基本概念理念入手,厘清其起源及源流演变,揭示理念、科学理念、中医学理念、现代中医基础新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尝试给出应有的定义;概括出科学理念的三大作用。以... 为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理念的内涵及其作用意义,本文从最基本概念理念入手,厘清其起源及源流演变,揭示理念、科学理念、中医学理念、现代中医基础新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尝试给出应有的定义;概括出科学理念的三大作用。以此为据,阐明新理念是科学理念的核心精神贯穿"理性质疑,科学检验,研究与结论取得公认"的三点一线环环相扣的科学理念;具有"改变中医理论,引导中医创新研究,提升中医学人思想"的三大作用。以本研究所提出的阴阳指代机体生理与病理及防治效应假说,实证分析"医哲分开"阴阳转向到医学的可行途径;展示新理念引导,方显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科学理念 中医学理念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理念 质疑 检验 公认 科学价值
下载PDF
如何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现代中医药学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孟庆刚 郭书文 +2 位作者 王永炎 鲁兆麟 李德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数学方法 现代中医药学 阴阳数学模型 应用
下载PDF
儿童功能性便秘现代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杭永红 韩新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01-204,共4页
国内从事中医临床的医生在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分型、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中医完整的辨证体系、中药及推拿等多样的治疗方法使中医在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上有着不可撼动的优势。
关键词 儿童功能性便秘 现代中医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现代中医医案的失眠辨证规律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聪 宋咏梅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根据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的四诊信息,探讨失眠的辨证规律。方法搜集现代中医医案中有关失眠的医案,提取其中医四诊信息,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考察失眠的辨证规律。结果共筛选出293个中医失眠医案,频数分析结果显示眠差... 目的根据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的四诊信息,探讨失眠的辨证规律。方法搜集现代中医医案中有关失眠的医案,提取其中医四诊信息,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考察失眠的辨证规律。结果共筛选出293个中医失眠医案,频数分析结果显示眠差、烦躁、眩晕、食欲不振、心悸、神疲、乏力为失眠的主要症状;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失眠的主要证型有心火炽盛证、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心肾不交证、胃气不和证、痰热内扰证,每种证型均有简约的辨证要点。结论从现代中医医案得出的失眠辨证规律,可为失眠的辨证规范化提供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医医案 失眠 证候 频数分析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提高中医学术与现代中基研究水平——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Ⅱ) 被引量:5
16
作者 乔明琦 詹向红 +2 位作者 窦学俊 魏盛 王晓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42-1450,共9页
为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本文首次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概念与其逻辑结构和规范要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学术、学术规范、中医学术、中医学术规范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给出相关概念逻辑定义,揭示概念内涵和彼此... 为保障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本文首次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概念与其逻辑结构和规范要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学术、学术规范、中医学术、中医学术规范等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给出相关概念逻辑定义,揭示概念内涵和彼此属种概念之间逻辑层次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现代中基学术规范三层次规范要点。为中医学术研究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建立,提供初步的规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学术规范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学术规范 学术追求规范 学术准则规范 学术研究与写作规范
下载PDF
万全的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儿科学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利忠 张振尊 孙淑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184-187,共4页
万全师承家学,遥承钱乙,荟萃众长,对我国儿科学术发展有重大的影晌,著述丰鸿,较全面地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五脏辨证及小儿常见疾病的辨治方法,对现代中医儿科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提出的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论及体禀"少... 万全师承家学,遥承钱乙,荟萃众长,对我国儿科学术发展有重大的影晌,著述丰鸿,较全面地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五脏辨证及小儿常见疾病的辨治方法,对现代中医儿科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提出的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论及体禀"少阳",对小儿急症的诊断方法,至今也指导着临床。直至现代这些诊断手段也富有实际意义,使临证时有章可寻,有法可依。万全用药讲究柔润,轻巧灵动,重视调理脾胃功能,这些对现代中医儿科学的治疗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中病即止、恢复脾胃功能、先证而治、加强剂型改革等,启发今人要使中医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全 现代中医儿科学 指导意义
原文传递
温补法在慢性心力衰竭现代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栋 姚成增 蒋梅先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0年第4期39-41,共3页
现代中医介入慢性心衰的治疗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中医病机、辨证分型、名家经验及方药研究4个方面,对温补法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在慢性心衰治疗中温补法的地位应冠于众... 现代中医介入慢性心衰的治疗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中医病机、辨证分型、名家经验及方药研究4个方面,对温补法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在慢性心衰治疗中温补法的地位应冠于众法之首,益气法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而在没有明显禁忌证的前提下应尽早加用温阳、补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补法 慢性心衰 现代中医
下载PDF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现代中医教育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有强 刘亚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207-209,共3页
通过阐述"知行合一"学说内涵和分析中医高等教育目前现状,了解当前中医教育困境,并对比中西方医学教育的差异,认为当前的中医高等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而"知行合一"学说对中医教育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之处。
关键词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现代中医 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50
20
作者 陈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提出继承传统中医学、发展现代中医学的关键是要创新与完善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除了必须发展微观辨证,实行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以外,还必须发展辨病论治,实行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辨病... 提出继承传统中医学、发展现代中医学的关键是要创新与完善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除了必须发展微观辨证,实行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以外,还必须发展辨病论治,实行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辨病论治有利于对疾病的性质与预后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辨病论治应根据病情实行阶段论治,注意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无论是辨病论治,还是辨证论治,都必须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都必须坚持整体观念、系统思维、辨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现代中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