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7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社会教育现代化的六个维度
1
作者 李志民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4期3-12,共10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而在信息社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过程,教育的形态和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需要从六个维度来分析和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而在信息社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过程,教育的形态和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需要从六个维度来分析和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要从制度上保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公平、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直接反映时代需求和社会变迁;教师教学能力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需要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专业功底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物质(技术)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涉及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手段和技术工具的发展和变革;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需要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强调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注重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信息社会 教育观念现代化 教育制度现代化 教育内容现代化 教师教学能力现代化 教育物质(技术)现代化 教育管理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守正创新
2
作者 李永胜 黄丹丹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在21世纪中国守正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正,创“人的现代化”之新;守“尊重自然”之正,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新;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之正,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在21世纪中国守正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正,创“人的现代化”之新;守“尊重自然”之正,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新;守“人是社会关系总和”之正,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内在实质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生产力”之正,创“新质生产力”之新;守“人的利益”之正,创“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新;守“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群众观”之正,创“人民江山论”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守“世界历史理论范式”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之新;守“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模式”之新;守“共产主义文明道路”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之新,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 现代化内在实质 现代化发展动力 现代化发展道路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维度、实践重心与推进路径
3
作者 卢浩宇 李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共7页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之一。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了高等教育探索科学创新、实践民主参与、维护法治规范、追求公平正义、促进开放共享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愿景旨归的价值维度。要实践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则需...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之一。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了高等教育探索科学创新、实践民主参与、维护法治规范、追求公平正义、促进开放共享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愿景旨归的价值维度。要实践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则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本体层面上抓高质量的学科建设,在发展目标上抓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要素保障上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不断推进构建学科发展、推动高校协同共治、强化人的全面发展、深化教育质量改革,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教育现代化 学科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叙事的三重逻辑
4
作者 张宜强 段钢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7,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叙事逻辑是历时性逻辑、共时性逻辑、现实性逻辑的辩证统一。从历时性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现代化的第一波浪潮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的第二波浪潮中由理论走向实践,而中国式现代化从属于世界现...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叙事逻辑是历时性逻辑、共时性逻辑、现实性逻辑的辩证统一。从历时性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现代化的第一波浪潮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的第二波浪潮中由理论走向实践,而中国式现代化从属于世界现代化的第三波浪潮并实现成功转型,且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融贯。从共时性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自主原创性的现代化,是作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现代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的现代化,是书写中国新现代性的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的多元类型中彰显了自身特点与独特价值。从现实性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两极分化困境;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主体价值异化困境;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自信自立与自主创新,破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依附性困境;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凝聚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合力,在回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中不断开辟现代化国际叙事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叙事 现代化浪潮 现代化类型 现代化困境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涵、推进逻辑与实现机制
5
作者 彭泽平 曾凡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推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所存在的实践目标不够明晰、主体治理亟需提质、助推乡村经济文化能力偏弱、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相对滞后、风险调适机制仍需完善的挑战,遵循保障农民教育基本权益的底线逻辑,根植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逻辑,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以及扎根中国乡村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逻辑。从动态目标设计、主体治理完善、经济文化重塑、合作交流拓展、行动协同规范五个层面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教育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三重逻辑:历史、政策与价值
6
作者 杜尚荣 王著琴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9,共8页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伏、历史趋势中推进和历史潮流中转折这四个阶段;其政策上体现为在乡村发展与现代进程的契合中创设、在制度环境与运行机理的融合中执行、在时代发展与现实困境的碰撞中接续等三个方面;其价值上主要涉及乡村教育的乡土性唤醒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乡村教育的生态性夯实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乡村教育的在地性增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育人本色、乡村教育的现代性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进程等四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振兴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陷阱”的跨越
7
作者 骆郁廷 肖天乐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34,共9页
现代化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由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的必然趋势,昭示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现代方向,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早发形态,西方式现代化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并非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 现代化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由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的必然趋势,昭示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现代方向,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早发形态,西方式现代化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并非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关于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实践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能够跨越西方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马尔库塞陷阱”“库兹涅茨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开创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和新愿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参考和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式现代化 现代化陷阱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和基本原理
8
作者 韩庆祥 《阅江学刊》 2024年第1期5-21,171,共18页
我国理论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还未能充分深入挖掘并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和基本原理。笔者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入手,尝试通过动力平衡和治理统一论,统一和多样的辩证法... 我国理论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还未能充分深入挖掘并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和基本原理。笔者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入手,尝试通过动力平衡和治理统一论,统一和多样的辩证法,坚持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践主体性及其自主性、独特性、超越性,守正和创新的辩证法,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使传统走向现代、使中国走向世界、使民族的成为人类的世界意义这七个维度进行梳理,挖掘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和基本原理,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从理论到实践
9
作者 李炜 米兰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现代化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准,也是一切现代化理论或对策研究的前置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进程中,党和政府必定需要不断评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为现代化建设推进寻找抓手,这就必须设立一套中国式现代化的... 现代化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准,也是一切现代化理论或对策研究的前置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进程中,党和政府必定需要不断评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为现代化建设推进寻找抓手,这就必须设立一套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评价指标体系。既有的现代化指标对现代化的特征覆盖、指标的口径、现代化进程的度量标准都远远脱节于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当今世界,更不适用于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其基本架构应依照着中国式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分别按照“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五个维度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指标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
下载PDF
迈向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强国之路
10
作者 朱德全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通过教育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通过教育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现代化 强国之路 实现人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推进
下载PDF
江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立法探索
11
作者 钱宁峰 《唯实》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特别是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特别是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必须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意味着社会治理范畴实现了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式现代化 立法探索 社会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业化水平 治理范畴 社会化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道路经济背景的历史演变
12
作者 王如玉 梁琦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2期36-52,共17页
经济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起点,经济基础是各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先决条件。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理想与实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 经济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起点,经济基础是各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先决条件。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理想与实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和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本文阐释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经济背景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指出“四个现代化”是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在“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中为中国选择的现代化目标;“中国式的现代化”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探索出了一条现实路径,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构筑了坚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基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开启了历史演进的新阶段、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人类文明的新境界、世界和平的新格局,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理论高度和实践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道路 四个现代化 中国式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背景
原文传递
美国现代化道路的扩张性、排他性
13
作者 梁昊光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9,共10页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跨越式发展虽然仍是在美国霸权主导的现有国际格局“系统内的地位提升”,但已超出美国预期,美国因此对所谓中国挑战其主导地位的无谓担忧越来越强烈,并基于此构建其“极限竞争”的现代化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跨越式发展虽然仍是在美国霸权主导的现有国际格局“系统内的地位提升”,但已超出美国预期,美国因此对所谓中国挑战其主导地位的无谓担忧越来越强烈,并基于此构建其“极限竞争”的现代化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对华威慑的领域将继续深入,对华战略制衡将持续强化,会给中国发展造成连续性、并发性的难局、困局。未来20年左右,中美现代化模式将呈现竞争、合作与对抗交织的趋势。鉴于此,中国应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走自立自强的科技现代化道路,推动构建世界现代化货币体系,以亚太区域为基础、联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推进世界现代化治理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竞争 现代化模式
下载PDF
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
14
作者 龙海雯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基于绿色产业现代化、绿色生活现代化、绿色生态现代化、绿色经济现代化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2000—2021年的绿色现代化水平,并运用泰尔指数、局部莫兰指数等方法探析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区... 基于绿色产业现代化、绿色生活现代化、绿色生态现代化、绿色经济现代化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2000—2021年的绿色现代化水平,并运用泰尔指数、局部莫兰指数等方法探析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全国和各区域绿色现代化的总体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均逐步减小,并且呈现正向集聚的空间特征;全国及各区域的绿色现代化水平都不存在σ收敛,但均支持β收敛机制。据此,提出打造一体化绿色治理示范区、实施绿色现代化协同发展方案、探索区域绿色合作新模式的政策建议,为提升绿色现代化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现代化水平 绿色经济现代化 绿色生活现代化 绿色产业现代化
下载PDF
税收现代化视角下税收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路径
15
作者 尚裕鑫 《山西财税》 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
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的作用,税收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作用,如何通过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税收高质量发展,展现新征程上的税... 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的作用,税收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作用,如何通过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税收高质量发展,展现新征程上的税务担当,是新时代税收工作的必破之题和必经之路。同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支柱性 全面依法治国 现代化视角 现实路径 高质量发展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志刚 张书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3,共1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逻辑阐释上,目前学界呈现一种“重横向逻辑,轻纵向逻辑”的不均衡态势,“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的纵向叙事逻辑屈指可数。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在于:现实的人是中国式现代...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逻辑阐释上,目前学界呈现一种“重横向逻辑,轻纵向逻辑”的不均衡态势,“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的纵向叙事逻辑屈指可数。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在于:现实的人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形成的最大可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中介作为连接逻辑起点(最大可能)和逻辑终点(最大结果)的中间枢纽,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中介、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的组织中介、以高质量发展为任务的主题中介、以国家制度体系为架构的基础中介、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导向的目标中介、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为形势的条件中介。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最大结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终点,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合理地精准定位并论证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对于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意义重大,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纵向叙事逻辑 逻辑起点 逻辑中介 逻辑终点 现实的人 人的现代化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文 李吉良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与大国竞争格局,是针对当前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紧迫性提出的时代命题。新质生产力在驱动能力、支撑载体、发展方式、生产力要素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其形成的关键...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与大国竞争格局,是针对当前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紧迫性提出的时代命题。新质生产力在驱动能力、支撑载体、发展方式、生产力要素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其形成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新质生产力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层面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关键任务、价值遵循、发展要求、实践原则上体现出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因此,在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宏观治理,更好地发挥国家主体作用;增强内在动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支撑载体,着力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强化持续保障,推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主体功能及主要应用结构体系探讨
18
作者 谢崇宝 白静 +2 位作者 张武雄 夏康平 黄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5,151,共6页
基于对物理灌区的现代化和模拟灌区的数字化认知,分析总结了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应着力完成的“灌区识别”“立体感知”“精准控制”“信息交互”“管理调度”等“五大主体功能”结构体系;基于智慧水利建设和灌区高效运管需求,高效地模... 基于对物理灌区的现代化和模拟灌区的数字化认知,分析总结了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应着力完成的“灌区识别”“立体感知”“精准控制”“信息交互”“管理调度”等“五大主体功能”结构体系;基于智慧水利建设和灌区高效运管需求,高效地模拟渠系水流,系统梳理了以“节点流量过程”为输入和输出的灌区概化图,研究提出了现代化数字灌区建设主要业务应用结构体系,即构建以“数据库”为载体,“数学模型”为支撑,基于“灌区一张图”基础之上的“组织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管理、泵站管理、农业节水与供用水管理、经济管理、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等“九大业务应用”为交互的的整体架构,以期有效提升灌溉供水服务的安全性、公平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现代化 数字灌区 现代化数字灌区 主体功能结构体系 主要应用结构体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医院的生成逻辑与理论内涵
19
作者 陈艺成 陈晓伟 +8 位作者 董恒进 孙涛 李拓宇 雷李楠 申靖 朱心宇 李莎莎 崔璐 蔡秀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卫生健康事业的现代化。公立医院担负着推动医疗科技发展、引领医学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健康基础的关键力量。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医院... 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卫生健康事业的现代化。公立医院担负着推动医疗科技发展、引领医学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健康基础的关键力量。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医院。作者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医院的生成逻辑、概念厘定与理论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医疗卫生领域落地生根、探索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医院 医疗卫生 卫生健康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的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研究
20
作者 李柏文 郭凌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即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开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即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开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既是创新旅游新知识的必然使命,也是旅游研究与行业发展响应国家战略的主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主动选择 全面建成 情境 旅游 理论探索 奋斗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