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缓释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1
作者 朱晶 吴超琼 肖泽锋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06/2022-12就诊于我院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缺血型RVO-ME的...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06/2022-12就诊于我院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缺血型RVO-ME的患者,所有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0.5 mg雷珠单抗注射液,2 wk后复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300μm的42例42眼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1例21眼,即时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及单药治疗组[21例21眼,仍继续按3+按需(PRN)方式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CRT及眼压的改变,并观察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两组患者BCVA及CRT的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好转(均P<0.01);治疗后2、3 mo,两组间BCVA及CRT比较有差异(均P<0.05),治疗后2 mo时联合治疗组BCVA字母数增加最明显。单药治疗组黄斑水肿平均复发时间为1.45±0.53 mo,雷珠单抗注射平均4.21±0.78次,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联合治疗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结膜下出血和眼压升高,局部使用降压药后眼压可控制,没有患者需接受抗青光眼及白内障手术。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联合雷珠单抗治疗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有效减轻黄斑水肿,疗效持续时间长,可有效减少玻璃体腔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缓释剂 雷珠单抗注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先后应用顺序不同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郑晖 赵晓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先后应用顺序不同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41例(72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先后应用顺序不同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41例(72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顺序1组21例(33眼),顺序2组20例(39眼)。顺序1组采用连续3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后进行PRP,顺序2组完成PRP后连续3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BCVA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6、9、12个月,顺序1组BCVA低于顺序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CMT逐渐降低,且治疗后6、9、12个月,顺序1组CMT低于顺序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PRP先后应用顺序不同均能有效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是先应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后行PRP治疗的BCVA更低,视力改善更佳,CMT下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赵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3-0015,共3页
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本院74例眼底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各项对比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 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本院74例眼底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各项对比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在眼底病治疗中有助于患者裸眼视力及眼压水平改善,及早减轻临床症状,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眼底病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甄灿灿 杨梅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索糖尿病黄斑水肿开展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对病症控制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色球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开展玻璃体腔注射... 目的探索糖尿病黄斑水肿开展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对病症控制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色球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开展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对照组开展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陷度、眼压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黄斑总体积、N1波潜伏期、视网膜厚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黄斑水肿开展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病症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阿柏西普
下载PDF
阿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高愫 张琦 张营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阿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福州眼科医院收治的76例C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视网膜... 目的观察阿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福州眼科医院收治的76例C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与观察组(n=38,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指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视网膜微循环指标[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74%vs.76.32%,χ^(2)=5.208,P=0.022)。治疗3个月后,2组BCVA高于治疗前,CMT、CRT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AZ面积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视网膜SCP、DCP血流密度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2.11%vs.73.68%,χ^(2)=4.547,P=0.03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3%vs.21.05%,χ^(2)=4.537,P=0.033)。结论阿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C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黄斑水肿程度,增加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改善视网膜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 阿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射 视网膜激光光凝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效果
6
作者 周晓昀 许银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20年9月—2023年9月湘雅医院附属长沙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AIDS合并CMVR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20年9月—2023年9月湘雅医院附属长沙医院眼科收治的80例AIDS合并CMVR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予以注射用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治疗,2组以21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75.00%,χ^(2)=6.275,P=0.012)。治疗1个疗程后,2组BCVA升高,眼压降低,且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1);2组前房水、玻璃体、血液中CMV-DNA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7.50%,P=1.000)。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AIDS合并CMVR的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CMV-DNA水平,且不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更昔洛韦 玻璃体腔注射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不同次数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刘杨 欧阳先明 +4 位作者 李莉 张睿 龙春华 冉茂桥 杨建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3次与单次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1月—2019年6月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DME患者32例(患眼44眼),根据康柏西普治疗次数分为A组15例(患眼22眼),B组17例(患...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3次与单次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1月—2019年6月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DME患者32例(患眼44眼),根据康柏西普治疗次数分为A组15例(患眼22眼),B组17例(患眼22眼)。A组连续3个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每月1次;B组仅行1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眼用药前与用药后1、3 d及用药后1、2、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随访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与用药后1、3 d及1、2、3个月,2组患眼BCVA(logM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眼用药后3 d及1、2、3个月BCVA(logMAR)低于用药前(P<0.01)。2组患眼用药后1、2、3个月CMT低于用药前,且A组患眼用药后2、3个月CMT低于B组(P<0.01)。2组术中眼压正常,随访3个月无眼内炎症及其他眼部并发症发生。结论相较于单次注射,连续3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患者及CMT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疗效比较
原文传递
复方血栓通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庄永军 游兴权 +1 位作者 彭伟旺 胡亚筱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46-149,共4页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 AMD)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平华厦眼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w AMD患者分为2组,每组42例...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 AMD)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平华厦眼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w AMD患者分为2组,每组42例(42眼)。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并随访半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眼科指标[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黄斑中央区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面积]、眼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flow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CRP、VEGF、IOP、CMT、CNV水平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PSV、EDV水平较高且RI水平较低(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 w AMD患者采用复方血栓通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能够降低眼部血压,改善眼部血流情况,减少CRP、VEGF含量,降低CMT厚度,疗效显著,患者复发率低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复方血栓通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陆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70-172,18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药物注射治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比较两组眼部指标及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部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在视力提升、眼压下降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水肿吸收、眼底出血吸收和渗出液吸收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经过联合方案,即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康柏西普)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调节眼压,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注射药物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射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腔注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郭小静 王亚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于术前3~5 d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胎盘生长因子(PIGF)水平均降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中具有显著辅助治疗效果,可减轻视网膜前膜组织损伤,改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术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分析
11
作者 朱军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2-0115,共4页
探讨眼底病采取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56例眼底病患者,随机分组后采取不同治疗,最后对比结果。结果 总有效率、视力、眼压、视网膜厚度、WHOQOL-100评分:研究组数据均更佳(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探讨眼底病采取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56例眼底病患者,随机分组后采取不同治疗,最后对比结果。结果 总有效率、视力、眼压、视网膜厚度、WHOQOL-100评分:研究组数据均更佳(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眼底病效果显著,并可促使患者视力、眼压、视网膜厚度等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 常规治疗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对湿性黄斑变性及玻璃体出血情况的影响
12
作者 周同英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对湿性黄斑变性及玻璃体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8例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对湿性黄斑变性及玻璃体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8例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开展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炎症因子(SDFl-ɑ、LIF)、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血清血管生成调节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内皮抑素(E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及玻璃体出血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SDFl-ɑ和LIF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SDFl-ɑ和LI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BCVA、CM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CV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PD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IMP-1、E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玻璃体出血情况。结论 对于湿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针对性护理 湿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出血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唐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5-0038,共4页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78例眼底病患者,以数字标号法划分为普通组与研究组,各39例,普通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78例眼底病患者,以数字标号法划分为普通组与研究组,各39例,普通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的视力变化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仅有1例患者视力为重度,多数患者处于轻度,而普通组出现重度的人数多于研究组,总体看来视力变化情况较差,差距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WB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RAI)均出现下降,且研究组指标水平显著更低,差距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97.44%,普通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率为79.49%,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距明显(P<0.05)。结论 针对眼底病患者而言,采取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效果较佳,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等不良后果,促进玻璃体的吸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加强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眼底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席建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9-0012,共4页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所收治的眼底病患者共36例,将其随机分成常护组和特护组两组,每组患者各18例,对常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特护组患者则使用康博西普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所收治的眼底病患者共36例,将其随机分成常护组和特护组两组,每组患者各18例,对常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特护组患者则使用康博西普进行治疗。结果 比较常护组和特护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常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低于特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眼底病患者时,可以使用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的方式,此种方式诊疗效果较为突出,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 眼底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剂量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红云 李莉 +2 位作者 曾雅彬 胡莉群 黄郁波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26-831,共6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注射不同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17例(28眼)患儿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注射不同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17例(28眼)患儿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8例13眼,康柏西普剂量为0.25 mg/0.025 mL,B组9例15眼,康柏西普剂量为0.15 mg/0.015 mL。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治疗ROP的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后7 d的血清VEGF及内皮素-1(ET-1)水平,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神经行为评分、感觉统合能力评分及适应行为能力评分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ROP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儿的血清VEGF和血清ET-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儿的神经行为、感觉统合能力及适应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注射治疗后5 min、30 min眼压均较术前增高,且B组眼压较A组增幅更小,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0.15 mg/0.015 mL或0.25 mg/0.025 mL康柏西普开展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均可发挥良好的疗效,但0.15 mg/0.015 mL康柏西普对短期时间内眼压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眼压 剂量 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眼底病患者治疗的效果与眼压情况观察
16
作者 刘新英 王清 +2 位作者 柴春莹 吴可欣 李桂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86-0089,共4页
观察眼底病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方案治疗对疗效、眼压等指标影响。方法 70例眼底病患者为样本,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组,A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B组常规给药,对比眼底病患者疗效、疾病指标与症状消退... 观察眼底病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方案治疗对疗效、眼压等指标影响。方法 70例眼底病患者为样本,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均为单眼发病,随机分组,A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B组常规给药,对比眼底病患者疗效、疾病指标与症状消退时间差异。结果 A组眼底病疗效较B组高,P<0.05;A组眼压、视力、视网膜厚度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眼底病症状消退时间均较B组短,P<0.05。结论 眼底病患者接受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方案治疗,可降低眼压、减少视网膜厚度,促使患者恢复视力,高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给药 眼压 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17
作者 金玲艳 陶凤萍 +2 位作者 尹君飞 徐志伟 颜管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071-0073,共3页
以自身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为对象,在凝光光凝治疗基础之上,取康柏西普以玻璃体腔注射方式加以联合应用,对其疗效行探析操作。方法 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21年4月-2022年9月,随机抽取台州市立医院眼科收治的自身... 以自身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为对象,在凝光光凝治疗基础之上,取康柏西普以玻璃体腔注射方式加以联合应用,对其疗效行探析操作。方法 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21年4月-2022年9月,随机抽取台州市立医院眼科收治的自身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共100例为实验对象。随机做有效分组操作,得到各50例。对照组以激光光凝治疗方式进行,观察组在其基础之外,取康柏西普以玻璃体腔注射方式加以联合应用。组间探析项目设置为各时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测量数据、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检测数据、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天、1周、2周、1个月,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更薄(P<0.05)。治疗后1天、3天、1周、2周、1个月,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更高(P<0.05)。治疗后1个月,眼压升高、眼内炎、玻璃体积血、黄斑裂孔等不良反应总产生率组间差异十分微小(P>0.05)。结论 以自身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为对象,在凝光光凝治疗基础之上,取康柏西普以玻璃体腔注射方式加以联合应用,可以产生较优异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改善作用,且不会提升不良反应产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 激光光凝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冯小玲 林沛文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6期40-43,共4页
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临床疗效。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68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采取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并比较... 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临床疗效。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68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采取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房水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的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雷珠单抗的疗效高于曲安奈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且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部血管及血流的影响
19
作者 李佳佳 《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采取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眼部血管及血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120眼)DR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60眼)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30例(60眼)...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采取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眼部血管及血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120眼)DR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60眼)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30例(60眼)予以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观察两组视力、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视力、RNFL厚度、CRA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28 d RNFL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28 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水平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理想,能够使RNFL厚度下降,提升患者视力,对血流动力学有积极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部血管血流
下载PDF
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治疗HSCT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伟彬(综述) 赵明威 苗恒(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3-1037,共5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给许多血液病患者带来了延长生存期的可能,但移植术后患者往往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IVG)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因HSCT术后CMVR的治疗和随访尚缺乏标准化...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给许多血液病患者带来了延长生存期的可能,但移植术后患者往往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IVG)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因HSCT术后CMVR的治疗和随访尚缺乏标准化共识或指南,现存的IVG方案在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上尚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房水病毒载量和细胞因子监测的大剂量IVG治疗和随访方案开始被应用于临床,并被证实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长并减少注药次数。IVG造成视网膜毒性的病例报道十分罕见,其治疗HSCT术后CMVR是安全且有效的,但安全剂量范围尚需探索。本文从更昔洛韦的作用机制、系统性应用存在的问题、玻璃体腔注射的治疗方案、玻璃体腔注射的视网膜毒性几个方面就IVG治疗HSCT术后并发CMV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更昔洛韦 玻璃体腔注射 临床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