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8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废岩棉制备高性能泡沫玻璃陶瓷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战洪仁 田丰 +3 位作者 张先珍 马玉桂 寇丽萍 刘鹏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以工业垃圾废岩棉和废玻璃为原料,以CaCO_(3)为发泡剂制备出高强度泡沫玻璃陶瓷。研究了废岩棉和废玻璃的添加量及烧结温度对泡沫玻璃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废岩棉添加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提高,熔体黏度会降低,不利于气泡... 以工业垃圾废岩棉和废玻璃为原料,以CaCO_(3)为发泡剂制备出高强度泡沫玻璃陶瓷。研究了废岩棉和废玻璃的添加量及烧结温度对泡沫玻璃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废岩棉添加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提高,熔体黏度会降低,不利于气泡结构的稳定;在废岩棉添加量为40%、750℃烧结温度下得到的样品容重为0.54 g/cm^(3)、孔隙率为62.5%、抗压强度为4.76 MPa;样品主晶相为亚硅酸钙和石英晶相,加入TiO_(2)作为晶核剂后主晶相改变为榍石;TiO_(2)掺量为10%时,在750℃烧结20 min更经济,所得样品容重为0.82 g/cm^(3)、孔隙率为50%、抗压强度为7.7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岩棉 玻璃 泡沫玻璃陶瓷 TiO_(2)成核剂
下载PDF
Fe_(2)O_(3)对含铈钙钛矿玻璃陶瓷物相结构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蒲博洋 廖其龙 +3 位作者 王辅 古雨鑫 胥有利 竹含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8-1317,共10页
本文以典型SiO_(2)-B_(2)O_(3)-CaO-Na_(2)O-TiO_(2)硼硅酸盐玻璃为基础玻璃,采用热处理析晶法制备含铈钙钛矿玻璃陶瓷固化体。通过DSC、XRD、FTIR、SEM-EDS、ICP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Fe_(2)O_(3)含量对该固化体物相结构及化学稳定性的... 本文以典型SiO_(2)-B_(2)O_(3)-CaO-Na_(2)O-TiO_(2)硼硅酸盐玻璃为基础玻璃,采用热处理析晶法制备含铈钙钛矿玻璃陶瓷固化体。通过DSC、XRD、FTIR、SEM-EDS、ICP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Fe_(2)O_(3)含量对该固化体物相结构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_(2)O_(3)的掺入,CeO_(2)晶体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弱,钙钛矿(CaTiO_(3))晶粒分布的均匀程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所有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Fe_(2)O_(3)含量为6%(质量分数)时,CeO_(2)晶体消失,晶粒的分布最为均匀,所有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最低。28 d后,所有样品中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g·m^(-2)·d^(-1))均低于10^(-3)数量级,这表明所制备的玻璃陶瓷固化体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本研究为采用钙钛矿玻璃陶瓷固化体处理高放核废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O_(3) 钙钛矿 氧化铈 玻璃陶瓷 物相结构 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个别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常兴桃 胡佳心 +4 位作者 石前会 邵敏 孙江龄 白国辉 罗祎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个别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个别前牙缺失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42例单颌前牙缺失数量在两颗内的患者,采用二硅酸锂...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个别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个别前牙缺失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42例单颌前牙缺失数量在两颗内的患者,采用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修复后6个月、1年、2年、3年进行随访,评价美学、功能修复效果及牙周健康状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期间,42例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修复的患者中有1例3个月内连接体发生断裂,1例2年内发生脱粘;美学修复效果的等级均评定为A级;修复后牙周健康状况良好,基牙及桥体下的软硬组织无临床吸收现象,评价指标均为A级;患者总满意率为100%。结论对于个别前牙缺失,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单端树脂粘接桥可达到微创、固位牢靠、美观舒适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在临床中可以考虑作为一种理想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树脂粘接桥 个别前牙缺失 固定修复 树脂粘接剂 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 氧化锆 口腔美学 微创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析晶促进剂对红色玻璃陶瓷析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浩然 司伟 雒东海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以废玻璃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应析晶烧结法,改变不同颜料的添加量(10wt.%、15wt.%、20wt.%),添加不同析晶促进剂(氟云母、钙铝黄长石、顽辉石),制备出红色玻璃陶瓷。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抗折仪对红色玻璃陶瓷的物相、形貌... 以废玻璃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应析晶烧结法,改变不同颜料的添加量(10wt.%、15wt.%、20wt.%),添加不同析晶促进剂(氟云母、钙铝黄长石、顽辉石),制备出红色玻璃陶瓷。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抗折仪对红色玻璃陶瓷的物相、形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未添加析晶促进剂时,获得主晶相为硅酸钙钠与石英;当添加氟云母时,主要析出枪晶石;当添加钙铝黄长石时,主要析出硅灰石;当添加顽辉石时,主要析出透辉石。添加20wt.%颜料时,基质上出现大量的孔洞;而添加15wt.%颜料时,可获得析出晶体与基质紧密结合的玻璃陶瓷。加入三种析晶促进剂均可提高红色玻璃陶瓷的断裂模数。其中:未添加析晶促进剂,红色玻璃陶瓷断裂模数为35.92 MPa;添加氟云母,红色玻璃陶瓷断裂模数为40.50 MPa;添加顽辉石,红色玻璃陶瓷断裂模数为42.42 MPa;而添加钙铝黄长石,红色玻璃陶瓷的断裂模数最高,达到55.0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玻璃陶瓷 反应析晶烧结法 断裂模数
下载PDF
根管治疗前磨牙牙体缺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的效果及失败因素分析
5
作者 朱志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88-90,109,共4页
目的 探讨与调查根管治疗前磨牙牙体缺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的效果及失败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诊治... 目的 探讨与调查根管治疗前磨牙牙体缺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的效果及失败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诊治的550例前磨牙牙体缺损患者,所有患者都给予根管治疗,使用CAD/CAM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观察修复效果,并对失败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50例患者修复后6个月的咀嚼率、咬合力显著高于修复前(P<0.05)。550例患者出现修复失败25例(失败组),其中高嵌体折断2例、高嵌体绷瓷3例、高嵌体间隙11例、牙龈探诊出血6例、牙龈乳头肿胀3例。失败组的年龄、修复前咬合力、糖尿病、吸烟、牙冠折与成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修复前咬合力、糖尿病、吸烟、牙冠折均为导致根管治疗前磨牙牙体缺损使用CAD/CAM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失败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根管治疗前磨牙牙体缺损使用CAD/CAM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能提高患者的咀嚼率、咬合力,也存在一定的修复失败情况。年龄、修复前咬合力、糖尿病、吸烟、牙冠折均为导致修复失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前磨牙牙体缺损 玻璃陶瓷高嵌体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两种表面清洗方法在氢氟酸蚀刻玻璃陶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朱清英 郑俪媛 +3 位作者 苏美娟 王夏萍 张怡 吴千驹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2种表面清洗方法在氢氟酸蚀刻玻璃陶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医院140名在岗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处理玻璃陶瓷修复体,即4.5%氢... 目的探讨2种表面清洗方法在氢氟酸蚀刻玻璃陶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医院140名在岗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处理玻璃陶瓷修复体,即4.5%氢氟酸处理20 s+气枪水气清洗30 s+无油气流干燥;观察组使用基于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的改良方法,即4.5%氢氟酸处理20 s+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冲洗30 s+无油气流干燥。比较两组清洗后的修复体表面氟元素残留情况,两组操作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操作后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研究。观察组处理后的修复体表面未见氟元素残留,对照组处理后的修复体表面可见氟元素残留;观察组操作前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后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的改良方法能够有效去除修复体表面残留的氟元素,降低护理人员使用氢氟酸的焦虑,提高护理人员对操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清洗方法 氢氟酸 玻璃陶瓷修复体 冲洗容器 口腔护理
下载PDF
铁磷摩尔比对含锆铁磷酸盐玻璃陶瓷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7
作者 钱敏 薛天锋 +3 位作者 凡思军 唐景平 陈树彬 胡丽丽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5,共11页
以P_(2)O_(5)-Fe_(2)O_(3)-Al_(2)O_(3)-Na_(2)O四元玻璃作为基础,掺入x=6%(摩尔分数)的ZrO_(2),改变基质玻璃的Fe/P摩尔比(r(Fe/P)),采用熔淬法制备一系列玻璃陶瓷样品,研究含ZrO_(2)的玻璃陶瓷结构和化学稳定性随Fe/P摩尔比的变化。X... 以P_(2)O_(5)-Fe_(2)O_(3)-Al_(2)O_(3)-Na_(2)O四元玻璃作为基础,掺入x=6%(摩尔分数)的ZrO_(2),改变基质玻璃的Fe/P摩尔比(r(Fe/P)),采用熔淬法制备一系列玻璃陶瓷样品,研究含ZrO_(2)的玻璃陶瓷结构和化学稳定性随Fe/P摩尔比的变化。X射线衍射用于物相分析,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穆斯堡尔谱用于结构分析。Fe/P摩尔比小于0.18时,样品中Fe^(3+)的相对含量(n(Fe^(3+))/(n(Fe^(2+))+n(Fe^(3+)))摩尔比)随着r(Fe/P)增加而增多;r(Fe/P)介于0.18~0.32时,n(Fe^(3+))/(n(Fe^(2+))+n(Fe^(3+)))在60%左右波动。r(Fe/P)介于0.2~0.3时,样品的化学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_(2) 铁磷酸盐玻璃陶瓷 结构研究 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YAG:Ce玻璃陶瓷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8
作者 张琦 迟宏毅 +2 位作者 吴海洋 赵国煜 韦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1-1587,共7页
荧光玻璃陶瓷结合了荧光粉优异的发光性能和玻璃基质良好的热导率及热稳定性的特点,已在高功率白光LED乃至激光照明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一种选择性激光(CO_(2)激光器)烧结技术,制备了YAG∶Ce荧光玻璃陶瓷,并研究了其荧光发... 荧光玻璃陶瓷结合了荧光粉优异的发光性能和玻璃基质良好的热导率及热稳定性的特点,已在高功率白光LED乃至激光照明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一种选择性激光(CO_(2)激光器)烧结技术,制备了YAG∶Ce荧光玻璃陶瓷,并研究了其荧光发光性能以及构筑的白光LED的器件性能。与传统的重熔融或固相烧结方法不同,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仅对局部加热且升/降温速率大,因此该方法具有节能和快速的特点。研究表明,选用适当的激光功率(24 W)、扫描速度(135 mm/s)和扫描间隔(9μm)等参数,可制备出形貌较好的YAG∶Ce荧光玻璃陶瓷;经过630℃热处理1 h消除应力后,其呈现出Ce^(3+)离子典型的4f→5d能级跃迁对应的宽带激发光谱(峰值为340 nm和455 nm)以及5d→4f能级跃迁对应的宽带发射光谱(峰值为570 nm),量子效率达82%;与450 nm蓝光LED芯片(3.11 V,0.30 A)组合后,可实现92 lm的白光输出,流明效率为98 lm/W,显色指数为69,色温为5 001 K,色坐标为(0.34,0.35)。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制备荧光玻璃陶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玻璃陶瓷 Ce^(3+)掺杂 选择性激光烧结 白光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生物玻璃陶瓷骨支架光固化3D打印及降解性能
9
作者 杨蒙蒙 伍言龙 +4 位作者 陈旭 任辉 许燕 周建平 刘亚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7-275,共9页
利用光固化技术制备的生物玻璃陶瓷骨植入物在骨修复领域具有许多优势,然而生物玻璃陶瓷受粉体粒度的影响,在光固化打印工艺、结构、力学性能和生物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以光固化3D打印过程中粒度的变化为切入点,制备了两种... 利用光固化技术制备的生物玻璃陶瓷骨植入物在骨修复领域具有许多优势,然而生物玻璃陶瓷受粉体粒度的影响,在光固化打印工艺、结构、力学性能和生物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以光固化3D打印过程中粒度的变化为切入点,制备了两种不同粒度粉体的生物玻璃陶瓷浆料,分别对生物玻璃陶瓷浆料的稳定性、流变特性和固化特性进行了表征,根据TG-DSC曲线绘制了脱脂烧结曲线并对骨支架的表面质量、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颅骨修复试验对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粒度粉体的浆料稳定性较好,黏度较高,对应的固化厚度和过固化宽度也较小;小粒度粉体制备的骨支架表面质量、结构致密化程度和弯曲强度均优于大粒度粉体制备的骨支架,但降解速率较低,植入体内2个月后有新骨长入骨支架孔隙。本研究对不同粒度粉体的生物玻璃陶瓷骨支架制备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基于粒度分布的梯度可控降解骨支架的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玻璃陶瓷 骨支架 光固化技术 3D打印 粒度 降解性能
下载PDF
锆基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对Cs的玻璃陶瓷固化
10
作者 李婕 赵键 +5 位作者 刘海峰 朱永昌 王华 张行泉 郑奎 霍冀川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1,共4页
针对高放废液中放射性核素裂变产物铯-137(^(137)Cs)离子半径大、高温易挥发而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固化的难题,本试验以133Cs模拟^(137)Cs,利用溶胶-凝胶法低温成相技术制备锆基钙钛矿结构Ba1-x(La,Cs)xZrO_(3),以实现低温(<1000℃)固... 针对高放废液中放射性核素裂变产物铯-137(^(137)Cs)离子半径大、高温易挥发而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固化的难题,本试验以133Cs模拟^(137)Cs,利用溶胶-凝胶法低温成相技术制备锆基钙钛矿结构Ba1-x(La,Cs)xZrO_(3),以实现低温(<1000℃)固化模拟放射性核素裂变产物铯(Cs),同时加入了玻璃黏结剂将多晶固化粉末包裹于玻璃相基体中制成玻璃陶瓷固化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等进行研究分析;利用产品一致性检测(PCT)法对固化体化学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实现Cs低温晶格固化,且最大包容量为x=0.4;成功制得晶相/非晶相均匀镶嵌结构的Ba1-x(La,Cs)xZrO_(3)玻璃陶瓷固化体,其7 d浸出率均在2×10^(-2)~4×10^(-2) g/(m^(2)·d)的数量级范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达到了高放废物对固化体化学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结构 溶胶-凝胶法 玻璃陶瓷
下载PDF
MoO_(3)含量对钙钛锆石基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的影响
11
作者 万伟 朱永昌 +5 位作者 张行泉 崔竹 杨德博 焦云杰 霍冀川 孟保健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91-96,共6页
采用原位热处理制备了钙钛锆石基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研究了不同MoO 3含量对钙钛锆石基硼硅酸盐玻璃陶瓷晶相、微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oO 3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升高。在不产生黄色第二相的条件下,所有样品的... 采用原位热处理制备了钙钛锆石基硼硅酸盐玻璃陶瓷,研究了不同MoO 3含量对钙钛锆石基硼硅酸盐玻璃陶瓷晶相、微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oO 3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升高。在不产生黄色第二相的条件下,所有样品的主晶相均为钙钛锆石。当MoO 3含量增加到4.88%(质量分数,下同)时,样品中出现了球状的钼钙矿晶相。然而,当MoO 3含量增加到7.14%时,玻璃陶瓷样品中出现了黄相。SEM结果说明MoO 3含量的增加使钙钛锆石晶粒尺寸减小、晶体数量增加,对钙钛锆石形貌和分布无明显影响。Mo元素主要分布在钼钙矿晶体中。在不产生黄相的情况下,所有玻璃陶瓷样品分布均匀,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于CM0、CM2和CM4样品,Si、Ca、Mo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在14 d时稳定在10^(-3)g·m^(-2)·d^(-1)量级,Ce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在3 d时急剧下降并低至10^(-6)g·m^(-2)·d^(-1)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钙钛锆石 高放废液 原位热处理
下载PDF
超薄玻璃陶瓷贴面的光学性能及光照方案对树脂水门汀固化程度的影响
12
作者 孟可婧 王璐 +3 位作者 闫卓群 赵彬 张凌 李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6-462,共7页
目的:研究超薄瓷贴面透明度、颜色和光照方案对树脂水门汀聚合性能的影响。方法:厚度为0.4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试件按照透明度(HT,LT),瓷块颜色(A2,BL2)分为4组(n=5)。便携式辐射计测量光固化灯低光强模式和高光强模式下透过各组瓷试... 目的:研究超薄瓷贴面透明度、颜色和光照方案对树脂水门汀聚合性能的影响。方法:厚度为0.4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试件按照透明度(HT,LT),瓷块颜色(A2,BL2)分为4组(n=5)。便携式辐射计测量光固化灯低光强模式和高光强模式下透过各组瓷试件的光照强度衰减率。光固化树脂水门汀被各组瓷试件遮盖后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光照方案(高光强40 s,低光强40 s,高光强20 s,低光强20 s)光照固化,制备树脂水门汀试件。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仪和显微硬度仪测量各组树脂水门汀试件的转化率和维氏显微硬度。结果:超薄瓷贴面的透明度(P<0.05)和光照方案(P<0.001)显著影响树脂水门汀的固化性能,其颜色则无显著影响(P>0.05)。HT BL2组瓷试件采用高光照40 s光照方案时,树脂水门汀的转化率(53.04±2.13)%和维氏显微硬度(311.18±29.29)MPa的数值最高。LT A2组瓷试件采用低光照20s光照方案时,树脂水门汀的转化率(42.52±1.97)%和维氏显微硬度(225.27±27.49)MPa的数值最低。结论:厚度为0.4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透明度和光照方案均影响树脂水门汀的固化性能,增加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可以提高树脂水门汀的固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性能 光照方案 光固化树脂水门汀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转化率 维氏显微硬度
下载PDF
颜料含量对彩色玻璃陶瓷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钱珂旭 司伟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14-220,共7页
本文通过改变颜料含量,分别制备了黄色、黑色、绿色玻璃陶瓷,考察颜料含量对彩色玻璃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颜料的玻璃陶瓷,主晶相为氟闪石,颜色为白色,其断裂模数为20.34 MPa;添加0.6 g黄色颜料的玻璃陶瓷,主晶相为氟闪石,... 本文通过改变颜料含量,分别制备了黄色、黑色、绿色玻璃陶瓷,考察颜料含量对彩色玻璃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颜料的玻璃陶瓷,主晶相为氟闪石,颜色为白色,其断裂模数为20.34 MPa;添加0.6 g黄色颜料的玻璃陶瓷,主晶相为氟闪石,颜色为淡黄色,其断裂模数为22.52 MPa;添加0.6 g黑色颜料的玻璃陶瓷,主晶相为氟闪石,颜色为黑色,其断裂模数为21.95 MPa;添加0.6 g绿色颜料的玻璃陶瓷,主晶相为氟闪石,颜色为淡绿色,其断裂模数为22.35 MPa。添加适量颜料并不会改变晶相组成,但可调制玻璃陶瓷的颜色,并能提高玻璃陶瓷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料 彩色 玻璃陶瓷
下载PDF
可回收玻璃品种对于玻璃陶瓷力学性能影响
14
作者 程文俊 司伟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96-201,共6页
本文以白窗玻璃、白瓶玻璃、绿瓶玻璃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量氟云母,采用低温反应析晶烧结法制备白窗、白瓶及绿瓶玻璃陶瓷。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镜、抗折仪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不同玻璃种类对玻璃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以白窗玻璃、白瓶玻璃、绿瓶玻璃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量氟云母,采用低温反应析晶烧结法制备白窗、白瓶及绿瓶玻璃陶瓷。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镜、抗折仪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不同玻璃种类对玻璃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氟云母时,玻璃陶瓷发生明显的收缩变形,当添加量高于20%时,制得的玻璃陶瓷表面较为平整。三种玻璃陶瓷主晶相均为氟闪石,次晶相为透辉石。随着氟云母含量的增加,析出晶体的衍射峰数量和强度随之增加。析出的晶体为杆状,当氟云母含量较高时,析出的晶体会超过玻璃基质平面,甚至会引起玻璃基质产生孔洞。制得的白窗玻璃陶瓷最大断裂模数为22.31 MPa,白瓶玻璃陶瓷最大断裂模数为32.92 MPa,绿瓶玻璃陶瓷最大断裂模数为52.80 MPa,其中绿瓶玻璃陶瓷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回收玻璃 氟闪石玻璃陶瓷 白窗玻璃 白瓶玻璃 绿瓶玻璃
下载PDF
玻璃陶瓷全瓷冠与高透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15
作者 蓝熙 廖健 +3 位作者 刘琴 谭雯珈 润丹 毛岭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玻璃陶瓷全瓷冠与高透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行前牙美容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修复体不同分为观察组(n=45,修复体63个)和对照组(n=45,修复体56个)。对照组采用IPS e.max Pr... 目的:分析玻璃陶瓷全瓷冠与高透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行前牙美容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修复体不同分为观察组(n=45,修复体63个)和对照组(n=45,修复体56个)。对照组采用IPS e.max Press玻璃陶瓷全瓷冠修复,观察组采用威兰德臻瓷(Zenostar Zirconia)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比较两组修复体随访12个月时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美观度,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随访12个月时,两组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观察组修复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2%(6/63),对照组为7.14%(4/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6个月、7~12个月,修复体出现不良事件例数及不良事件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观察组未出现不良事件修复体的颜色匹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出现不良事件修复体的形态匹配、继发龋、敏感、边缘适应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颜色满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修复体形态及牙周组织健康状态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陶瓷全瓷冠及高透氧化锆全瓷冠均可有效修复前牙缺损,两者在形态匹配、边缘适应性、牙龈敏感性等方面疗效相当,但前者的颜色匹配度更佳,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全瓷冠 高透氧化锆全瓷冠 前牙 不良事件 治疗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抗折能力实验研究
16
作者 黄小艳 王培欢 +2 位作者 隋晓娜 付崇建 柳玉晓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抗折能力,为全瓷[牙合]贴面咬合重建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完整离体下颌右侧第一磨牙,进行数字扫描,制取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进行[牙合]贴面数字备牙,共四个厚度,分别为1.0 mm...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抗折能力,为全瓷[牙合]贴面咬合重建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完整离体下颌右侧第一磨牙,进行数字扫描,制取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进行[牙合]贴面数字备牙,共四个厚度,分别为1.0 mm,1.5 mm,2.0 mm,2.5 mm。根据设计厚度,设计数字[牙合]贴面,使用CAD/CAM全瓷切削设备制作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每个厚度8例,共32例。3D打印硬质树脂备牙代型,将玻璃陶瓷[牙合]贴面粘接到硬质树脂代型上,选取[牙合]贴面表面近舌尖,远舌尖,远颊尖3点形成加载平面,使用万能材料实验机进行垂直加压试验,直至贴面失效,记录[牙合]贴面断裂力值,观察失效模式。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垂直加压试验显示4个厚度[牙合]贴面平均断裂力值分别为(2309.13±127.66)N,(3158.38±154.72)N,(6170.00±208.50)N,(5306.25±174.81)N。[牙合]贴面的失效模式表现为裂纹,破碎和全层折裂。结论:特定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具有足够的抗折能力,能够满足后牙区咬合重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厚度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牙合]贴面 抗折能力 失效模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玻璃陶瓷、氧化锆陶瓷全瓷冠治疗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17
作者 黄海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1期77-79,共3页
目的对比牙体缺损治疗中应用玻璃陶瓷、氧化锆陶瓷全瓷冠的效果。方法68例牙体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陶瓷全瓷冠牙体修复,研究组患者采用氧化锆陶瓷全瓷冠牙体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效... 目的对比牙体缺损治疗中应用玻璃陶瓷、氧化锆陶瓷全瓷冠的效果。方法68例牙体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陶瓷全瓷冠牙体修复,研究组患者采用氧化锆陶瓷全瓷冠牙体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牙本质敏感疗效、咀嚼效率、咬合力、修复体边缘密合性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7.06%、牙本质敏感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均高于参照组的70.59%、6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咀嚼效率(90.58±4.05)%、咬合力(457.95±31.57)N均高于参照组的(72.39±3.71)%、(381.27±27.93)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修复体边缘密合率94.12%高于参照组的70.59%,不良事件发生率5.88%低于参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氧化锆陶瓷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优于玻璃陶瓷全瓷冠,能够提升修复成功率、牙本质敏感疗效、咀嚼效率、咬合力、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而且能减少崩瓷、修复体折裂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氧化锆陶瓷 全瓷冠 牙体缺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硅和锂的物质的量之比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组织结构和抗弯强度的影响
18
作者 高晨强 邓繁艳 宁聪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5-22,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和常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用于牙科修复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LDGC),研究了原料配比中硅(Si)和锂(Li)的物质的量之比(M)及温度对LDGC物相成分、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越高,煅烧温度越高,越有利于二硅酸...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和常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用于牙科修复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LDGC),研究了原料配比中硅(Si)和锂(Li)的物质的量之比(M)及温度对LDGC物相成分、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越高,煅烧温度越高,越有利于二硅酸锂(Li2Si2O5)相的形成.850℃烧结,M为1.54的LDGC抗弯强度可达168.6 MPa,孔隙率仅为0.3%.同时,也讨论了溶胶-凝胶法制备LDGC相较于传统熔融法的优势与不足,所制备的高强度LDGC在牙科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sol-gel)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LDGC) 组织结构 抗弯强度
下载PDF
专利名称:一种铕掺杂含钼酸锌晶相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19
《中国钼业》 2023年第6期30-30,共1页
专利申请号:CN201911205381.6公开号:CN110723907A申请日:2019.11.29公开日:2020.01.24申请人:长春师范大学一种铕掺杂含钼酸锌晶相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铕掺杂含钼酸锌晶相透明玻璃陶瓷包含以下组分,以摩尔百分数计,ZnO:8%~15... 专利申请号:CN201911205381.6公开号:CN110723907A申请日:2019.11.29公开日:2020.01.24申请人:长春师范大学一种铕掺杂含钼酸锌晶相透明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铕掺杂含钼酸锌晶相透明玻璃陶瓷包含以下组分,以摩尔百分数计,ZnO:8%~15%,MoO 3:6%~10%,SiO 2:38%~48%,H 3 BO 3:15%~25%,NaF:11%~18%,Sb 2 O 3:0.2%~0.8%,Eu 2 O 3:0.05%~0.2%,上述各成分的含量之和为100%。采用熔融晶化法制备铕掺杂含钼酸锌晶相透明玻璃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锌 透明玻璃陶瓷 铕掺杂 摩尔百分数 制备方法 熔融晶化
下载PDF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口腔磨损修复中的应用
20
作者 葛俊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6期63-63,共1页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龋齿治疗方式就是根管治疗,但是在进行根管治疗后,可能会引起牙体组织的断裂。当前,为了保证根管治疗后受损牙的完整性,以及对修复体的美观,对术后患牙进行修复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上,最常用的修复方式为冠部修补,...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龋齿治疗方式就是根管治疗,但是在进行根管治疗后,可能会引起牙体组织的断裂。当前,为了保证根管治疗后受损牙的完整性,以及对修复体的美观,对术后患牙进行修复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上,最常用的修复方式为冠部修补,可将较高的抗弯能力与较高的成功率相结合。最新的研究发现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修复体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硅酸锂 玻璃陶瓷 磨损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