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半胱氨酸在玻碳汞膜电极上的直接和间接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汉文 连靠奇 +2 位作者 梁淑轩 刘占峰 李朝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研究了玻碳汞膜电极上L-半胱氨酸(L-Cys)的直接和间接测定方法,并建立了间接和直接测定的最佳条件.在pH=4.56的缓冲溶液中L-Cys于-0.44V处有一灵敏的不可逆的循环扫描还原峰,其峰电流与L-Cys的浓度在1×10-6~1×10-4mol/L内呈... 研究了玻碳汞膜电极上L-半胱氨酸(L-Cys)的直接和间接测定方法,并建立了间接和直接测定的最佳条件.在pH=4.56的缓冲溶液中L-Cys于-0.44V处有一灵敏的不可逆的循环扫描还原峰,其峰电流与L-Cys的浓度在1×10-6~1×10-4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9).另外,根据L-Cys在适当的pH条件下与铜离子的络合作用,通过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Cu2+来间接测定L-Cys的含量,本法L-Cys浓度在2×10-7~3×10-6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2种方法可成功地用于合成样品中L-Cys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玻碳汞膜电极 循环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
下载PDF
碘在玻碳汞膜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宋远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3-825,828,共4页
研究了碘化合物在玻碳汞膜电极上的伏安行为, 碘酸根分别于-1 220 mV,-1 162 mV和-1 270 mV(vs.SCE)出现0~二阶伏安峰,并得到了扩散系数D0和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食品烹调中碘的存在形式受到溶液pH和共存物影响.无抗坏血酸存在且pH≥2.4... 研究了碘化合物在玻碳汞膜电极上的伏安行为, 碘酸根分别于-1 220 mV,-1 162 mV和-1 270 mV(vs.SCE)出现0~二阶伏安峰,并得到了扩散系数D0和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食品烹调中碘的存在形式受到溶液pH和共存物影响.无抗坏血酸存在且pH≥2.40时,加入的IO-3在食品中转化为I-,当pH<2.40时,则以I2形式存在,当抗坏血酸共存时,则以I-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汞膜电极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玻碳汞膜电极伏安法测定氟哌酸
3
作者 陈灵因 夏传俊 +1 位作者 张凤美 郑爱华 《安徽师大学报》 1997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本文提出一个使用玻碳薄汞膜电极测定氟哌酸的伏安法.在pH5.6~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氟哌酸在-1500mv有一个灵敏的导数阴极波,用于胶囊中氟哌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氟哌酸浓度在0.2~500mg/L范围内... 本文提出一个使用玻碳薄汞膜电极测定氟哌酸的伏安法.在pH5.6~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氟哌酸在-1500mv有一个灵敏的导数阴极波,用于胶囊中氟哌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氟哌酸浓度在0.2~500mg/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检测限为0.2mg/L,加标回收率在97.2~104%间,对含量为0.1g/粒的氟哌酸胶囊重复测定,RSD(n=5)为0.67%和1.26%.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酸 伏安法 药物分析 抗菌素 玻碳汞膜电极
下载PDF
对苄二硫醇在玻碳汞膜电极上吸附伏安行为的研究
4
作者 周运友 郭荷民 +3 位作者 方宾 朱英贵 李茂国 陶海升 《安徽师大学报》 1998年第2期152-15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对苄二硫醇在玻碳汞膜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发现在KNO3介质中,于-0.75V有一灵敏的还原峰,该峰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质,属阴极溶出峰.实验表明,在4.3×10-7~8.0×10-5mol/L浓度范围内,... 本文研究了对苄二硫醇在玻碳汞膜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发现在KNO3介质中,于-0.75V有一灵敏的还原峰,该峰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质,属阴极溶出峰.实验表明,在4.3×10-7~8.0×10-5mol/L浓度范围内,1.5微分还原峰电流与对苄二硫醇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3×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汞膜电极 吸附伏安法 对苄二硫醇
下载PDF
阳极溶出伏安法玻碳汞膜电极铜锌共存时测定锌方法的探讨
5
作者 邵亚男 钱镜秋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75-76,82,共3页
应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及玻碳汞膜电极,用氯化镓消除金属间化物的干扰,测定同份血清中痕量元素Cu、Zn的含量,并就氯化镓的最适pH及其浓度作了探讨。结果发现,在Cu、Zn共存时,采用本法可准确地测出Zn含量,为Cu、Zn的痕量分析提供了切实可行... 应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及玻碳汞膜电极,用氯化镓消除金属间化物的干扰,测定同份血清中痕量元素Cu、Zn的含量,并就氯化镓的最适pH及其浓度作了探讨。结果发现,在Cu、Zn共存时,采用本法可准确地测出Zn含量,为Cu、Zn的痕量分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出伏安法 玻碳汞膜电极
下载PDF
玻碳汞膜电极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硒方法学初探
6
作者 邵亚男 崔世维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本文采用玻碳汞膜电极和RVA-2型普通直流极谱仪测定硒,通过不同底液的试验,较好地解决了阴极溶出伏安法硒峰分裂的问题,为实际样品分析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阴极溶出伏安法 玻碳汞膜电极 测定
下载PDF
氨苄青霉素降解产物在汞膜电极上的伏安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玉忠 袁倬斌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18,共3页
考察了氨苄青霉素在酸、碱条件下的降解产物于玻碳汞膜电极上的伏安行为 ,降解产物在醋酸缓冲溶液 ( p H5.5)的底液中均产生了灵敏的阴极还原峰 ,以碱降解条件为好。已将方法应用于模拟样品的分析。
关键词 氨苄青霉素 玻碳汞膜电极 伏安法 抗菌药物 药物分析 降解产物
下载PDF
一种扩大汞膜电极可用电位范围的新方法及应用
8
作者 连靠奇 康维钧 +1 位作者 孙汉文 陈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6-748,753,共4页
研究了玻碳汞膜电极在次黄嘌呤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在此溶液中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次黄嘌呤能很好地抑制汞在较高的电位下溶出,并且汞膜电极在此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扩大了汞膜电极可用电位... 研究了玻碳汞膜电极在次黄嘌呤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在此溶液中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次黄嘌呤能很好地抑制汞在较高的电位下溶出,并且汞膜电极在此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扩大了汞膜电极可用电位范围,为在较高电位下应用汞膜电极测定抗坏血酸提供了条件。在pH 1.81缓冲溶液中,抗坏血酸在汞膜电极上于0.25 V处出现灵敏的不可逆氧化峰(以银-氯化银电极作参比电极),峰电流在5×10^-5-2.4×10-3mol.L^-1范围内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8×10^-6mol.L^-1。该方法用于维生素C片剂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1.3%,回收率在101.2%-104.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汞膜电极 次黄嘌呤 伏安法
下载PDF
汞膜电极测定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号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杜美菊 凌翠霞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40-642,647,共4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苏丹红Ⅰ号(SudanⅠ)在汞膜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4.0的BR缓冲溶液-乙醇底液中,SudanⅠ在-0.5V左右处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峰电流与SudanⅠ浓度在9... 利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苏丹红Ⅰ号(SudanⅠ)在汞膜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4.0的BR缓冲溶液-乙醇底液中,SudanⅠ在-0.5V左右处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峰电流与SudanⅠ浓度在9.49×10^-7-1.40×10^-5mol/L范围与其峰高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3.5202+8.7273C(×10^-6mol/L),r=0.9953。检出限为4.77×10^-7mol/L。据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Sudan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Ⅰ号 电极 循环伏安法 线性扫描伏安法
下载PDF
钙—茜素S络合物体系在汞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晓彤 崔倩玲 胡劲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在0.1 mol KOH介质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在汞膜玻碳电极上得到钙-茜素S络合吸附波,峰电位为-1.17V(vs.Ag-AgCl),峰电流与钙的浓度在5×10-8~4.2×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0-8 mol·L-1.此... 在0.1 mol KOH介质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在汞膜玻碳电极上得到钙-茜素S络合吸附波,峰电位为-1.17V(vs.Ag-AgCl),峰电流与钙的浓度在5×10-8~4.2×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0-8 mol·L-1.此络合波应用于血清中微量钙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该波为1:2的钙-茜素S的络合吸附波,还原过程为伴随两电子参与的不可逆电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素S(ARS) 电化学行为 络合吸附波 电极
下载PDF
汞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文法拉新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阿喜 金根娣 葛纪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研究形成汞膜修饰玻碳电极的最佳条件及该修饰电极用于药物文拉法新的测定。方法:在含有汞离子的1.0mol·L-1硫酸溶液中,采用在负电位下还原的方法,研究了在玻碳电极(GCE)上修饰汞膜的最佳条件;用循环伏安法测定文拉法新。结果... 目的:研究形成汞膜修饰玻碳电极的最佳条件及该修饰电极用于药物文拉法新的测定。方法:在含有汞离子的1.0mol·L-1硫酸溶液中,采用在负电位下还原的方法,研究了在玻碳电极(GCE)上修饰汞膜的最佳条件;用循环伏安法测定文拉法新。结果:在玻碳电极上修饰汞膜的最佳条件是:在含有2.0×10-4mol·L-1汞离子的1.0mol·L-1硫酸溶液中,在-0.8V电位还原50s。用循环伏安法测定文拉法新(VEN),在汞膜玻碳电极上VEN的氧化电位为0.33V,且峰电流比在裸玻碳电极要大得多。在测定VEN时,多巴胺、抗坏血酸、葡萄糖、尿素以及一些常见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及阴离子对文拉法新的测定没有干扰,Ag+、Sb3+、Bi3+等干扰严重。测定VEN的线性范围为:1.5×10-6~6.0×10-4mol·L-1,检出限为8.0×10-7mol·L-1。结论:制得的汞膜玻碳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且制作方法简便,表面更新容易。用于VEN的测定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建立了一种测定VEN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电极 测定 文拉法新 循环伏安法
原文传递
阳极溶出方波伏安法测定水体中的铜离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兴磊 张艺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3期161-163,共3页
建立了阳极溶出方波伏安法测定水体中的铜离子的方法。在浓度为0.15 mol/L,p H=5.0的NH4Cl溶液中,于-0.11 V(vs.SCE)产生Cu2+的灵敏峰,其峰高与离子浓度在0.02~2.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2,线性方程为Y=60.27... 建立了阳极溶出方波伏安法测定水体中的铜离子的方法。在浓度为0.15 mol/L,p H=5.0的NH4Cl溶液中,于-0.11 V(vs.SCE)产生Cu2+的灵敏峰,其峰高与离子浓度在0.02~2.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2,线性方程为Y=60.2785X+0.1030,在Cu2+本底值为0.0208 mg/L水体中添加3个水平(0.02、0.04、0.10 mg/L)平均回收率在89.3%~10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3.2%~9.1%(n=6),检出限(LOD)为0.005 mg/L。本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满足水体中检测铜离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溶出方波伏安法 玻碳汞膜电极 铜离子 水体
下载PDF
1.5次微分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样中痕量硒(Ⅳ)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家庆 罗平 +1 位作者 宋军 荆雄科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50-53,共4页
采用玻碳汞膜电极为极化电极 ,研究了痕量硒 (IV)在 0 .10mol/LHClO4与 0 .10mol/LKCl支持电解质中的 1.5次微分阴极溶出行为。线性范围 0 .2 0~ 1.0 0 μg/L ,相关系数 0 .9997。
关键词 阴极溶出伏安法 1.5次微分 硒(Ⅳ) 痕量分析 测定 玻碳汞膜电极
下载PDF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铝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桂华 《分析仪器》 CAS 2005年第4期27-29,共3页
利用铝和茜素S在pH7.6的三乙醇胺缓冲溶液中反应生成铝-茜素S络合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铝.实验表明,在-1.30V电位下吸附富集在玻碳汞膜电极上的茜素S在-1.10V时可以产生一个很大的氧化峰,其峰电流的下降随A1(Ⅲ)的浓度在0... 利用铝和茜素S在pH7.6的三乙醇胺缓冲溶液中反应生成铝-茜素S络合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铝.实验表明,在-1.30V电位下吸附富集在玻碳汞膜电极上的茜素S在-1.10V时可以产生一个很大的氧化峰,其峰电流的下降随A1(Ⅲ)的浓度在0.05~6.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铝的检出限为0.03μg/L.此方法具有干扰较小、灵敏度较高的优点,用于测定天然水样中微量铝,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溶出伏安法 茜素S 天然水 阳极溶出伏安法 天然水样 微量铝 测定 玻碳汞膜电极 茜素S 反应生成 缓冲溶液 三乙醇胺
下载PDF
阳极溶出方波伏安法测定水体中的铅离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兴磊 闫秀玲 何晓燕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建立了阳极溶出方波伏安法测定水体中铅离子的方法.在p H=2~3,浓度为0.10 mol/L的NH4Cl溶液中,Pb^(2+)于-0.49 V(vs.SCE)产生灵敏的溶出峰,其峰高与离子浓度在0.03~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42,线性方程为Y=0.1... 建立了阳极溶出方波伏安法测定水体中铅离子的方法.在p H=2~3,浓度为0.10 mol/L的NH4Cl溶液中,Pb^(2+)于-0.49 V(vs.SCE)产生灵敏的溶出峰,其峰高与离子浓度在0.03~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42,线性方程为Y=0.17894X+1.87466,在Pb2+本底值为0.0581 mg/L水体中添加3个水平(0.01、0.02、0.1 mg/L),平均回收率在89.3%~10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9.1%(n=6),检出限(LOD)为0.01 mg/L.本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废水、地表水及生活用水中铅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溶出方波伏安法 玻碳汞膜电极 铅离子 水体
下载PDF
串联电解池分步预富集溶出伏安法测定血铅量
16
作者 郑永杰 谭雪飞 张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7-1020,共4页
将两薄层电解池串联在一起,在前池中装置一大面积汞膜玻碳电极(278.5mm2),在后池中装置一小面积汞膜玻碳电极(3.14mm2),血样稀释10倍后作为分析样品。样品溶液先在大面积电极上富集并溶出,再在小面积电极上第二次富集后,随即以300mV.s-... 将两薄层电解池串联在一起,在前池中装置一大面积汞膜玻碳电极(278.5mm2),在后池中装置一小面积汞膜玻碳电极(3.14mm2),血样稀释10倍后作为分析样品。样品溶液先在大面积电极上富集并溶出,再在小面积电极上第二次富集后,随即以300mV.s-1速率进行电位扫描,并记录阳极溶出伏安图,方法中加入镉(Ⅱ)作为内标。测得溶出峰高的一阶导数值与铅(Ⅱ)的质量浓度在14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k)为0.41μg.L-1(富集时间20s)。应用此方法分析了一血样,并以此样品作基体,在6个浓度水平上加入铅(Ⅱ)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108.6%~111.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薄层电解池 阳极溶出伏安法 铅(Ⅱ) 血样
下载PDF
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K_3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学丽 左志宇 +2 位作者 王方 魏翠梅 周宝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血清中维生素K(3VK3)的电化学方法。方法:镀汞膜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为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pH=9.4、浓度为1.0 mol.L-1氨水-氯化铵缓冲液的底液中,用差...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血清中维生素K(3VK3)的电化学方法。方法:镀汞膜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为辅助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pH=9.4、浓度为1.0 mol.L-1氨水-氯化铵缓冲液的底液中,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对血清中VK3进行测定。结果:峰电流(ip)与VK3的浓度(C)在0.23~1.6 n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3 ng.mL-1,并具有很好的平行性,对于0.92 ng.mL-1的VK3,6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RSD为1.64%。应用此方法对血清中VK3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为1.03%。结论: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作为血清中VK3的高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3 修饰电极 差分脉冲溶出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