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热昌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岳国利 李敏 +3 位作者 廖诗进 马艳飞 孙国锋 王亚珂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7-168,共12页
热昌金多金属矿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那曲—洛隆弧前盆地南缘,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为初步查明区内矿产资源远景,圈定找矿靶区,采用1∶10000土壤测量+1∶10000... 热昌金多金属矿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那曲—洛隆弧前盆地南缘,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为初步查明区内矿产资源远景,圈定找矿靶区,采用1∶10000土壤测量+1∶10000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解译+激电测深+工程验证的技术方法组合对矿区开展了初步评价,发现金矿体9条、金银矿体3条、铜矿体4条,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岩体为黑云二长花岗斑岩隐伏岩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的综合研究,系统地总结了矿床的找矿标志,圈定了3处矿化潜力较大的找矿靶区,为后续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对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的区域性找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多金属矿 班公湖—怒江成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预测 找矿标志 找矿靶区
下载PDF
西藏东巧—北拉地区班公湖—怒江洋俯冲闭合及对南羌塘盆地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勇 许强 +4 位作者 曹雨 熊绍云 刘思琪 谈轩宇 谭秀成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应用地层对比、砂岩岩相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方法,重建东巧—北拉地区物源转换和班公湖—怒江洋多期次俯冲及微陆块的拼合过程。研究表明:东卡错微陆块南侧的中下侏罗统希湖群下段表现为上三叠统确哈拉群的再旋回沉积,而北侧上段... 应用地层对比、砂岩岩相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方法,重建东巧—北拉地区物源转换和班公湖—怒江洋多期次俯冲及微陆块的拼合过程。研究表明:东卡错微陆块南侧的中下侏罗统希湖群下段表现为上三叠统确哈拉群的再旋回沉积,而北侧上段则开始出现来自羌塘地区的物质。这标志着北侧早侏罗世俯冲的东巧分支洋盆消亡,东卡错微陆块在中侏罗世与羌塘地块拼合开始形成初始周缘前陆盆地。接奴群的物源完全来自南羌塘地区,表明周缘前陆盆地在微陆块南侧北拉洋俯冲挤压下持续发育。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47~141 Ma)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东西向全面碰撞,至早白垩世晚期(约120 Ma)南侧的分支洋盆北拉洋消亡代表碰撞结束。南羌塘地区受班公湖—怒江洋俯冲作用控制在早侏罗世发育由弧前—岩浆弧—弧后盆地组成的“一隆两坳”古地貌,并沉积了曲色组页岩和布曲组石灰岩。微陆块碰撞导致南羌塘盆地的隆起和海平面的下降,形成夏里组含膏质泥岩的潮坪相沉积。随着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全面碰撞,南羌塘盆地从弧相关盆地卷入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中,发生差异埋藏和隆升剥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南羌塘盆地曲色组烃源岩和布曲组石灰岩在构造挤压作用下发生快速埋藏,进入生油和白云石化阶段,成为南羌塘盆地最重要的成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 锆石U-PB定年 俯冲闭合过程 物源转换 南羌塘盆地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时空分布
3
作者 高启荣 王国栋 +2 位作者 白志鸿 王东方 赵征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5期947-955,969,共10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由于交通条件较差,地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理论研究薄弱。基于前人研究及出波松多、白库、热昌、扎罗卡矿区等典型矿床勘查成果,通过对矿床成因类型、控矿因素、成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由于交通条件较差,地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理论研究薄弱。基于前人研究及出波松多、白库、热昌、扎罗卡矿区等典型矿床勘查成果,通过对矿床成因类型、控矿因素、成岩成矿时代及岩浆岩等研究,确认成矿时代为早—中侏罗世燕山早期和早白垩世燕山晚期两个期次。矿床地质特征受地层、构造及燕山期岩浆岩的约束,铅锌多金属矿床以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为主,矿体赋存于层间破碎带或断层带内,少数为MVT型铅锌矿床,矿体呈囊状—似层状产出于碳酸盐岩地层中;金多金属矿床主要为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体或金异常分布于侵入岩体外接触带附近发育的断裂构造上;Cr-Ni-Co-Pt-Fe矿床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超基性岩脉及附近断裂带中。通过对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划分出唐古拉前陆复合盆地Cu-Au-Pb-Zn、丁青Cr-Ni-Co-Pt-Fe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弧盆系Au-Cu-Ag-Pb-Zn三个成矿带,可以为该地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矿床地质特征 时空分布 矿床成因 班公湖—怒江缝合东段 西藏
下载PDF
东亚大陆西缘侏罗纪变形--以班公湖-怒江带中段韧性变形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施炜 董树文 +2 位作者 黄兴富 陈虹 崔建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525,共11页
班公湖-怒江带作为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晚中生代聚合而形成巨型构造带,其形成时代与如何汇聚是构造研究关键所在。本次研究选择班公湖—怒江带中段的安多—聂荣地块发育为研究区,对地块内部基底发育的近东西走向的韧性剪切带,开展了韧性... 班公湖-怒江带作为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晚中生代聚合而形成巨型构造带,其形成时代与如何汇聚是构造研究关键所在。本次研究选择班公湖—怒江带中段的安多—聂荣地块发育为研究区,对地块内部基底发育的近东西走向的韧性剪切带,开展了韧性剪切变形分析与同构造年代学研究。剪切带面理和线理测量分析指示北东—南西向构造挤压,其同构造矿物40Ar/39Ar的测试分析获得年龄约为167 Ma,表明班公湖-怒江带中段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期北东—南西向汇聚的构造背景下。结合区域构造分析,东亚大陆西缘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在中侏罗世中期以北东—南西向碰撞聚合的构造方式完成大陆拼接,为东亚大陆西缘中侏罗世变形提供了直接构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大陆 班公湖—怒江带 安多—聂荣地块 韧性剪切变形 侏罗纪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构造带尼玛盆地构造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凌林 钟康惠 +19 位作者 秦覃 严钊 杨雄 何智远 张洪杰 彭杰 Johan De GRAVE Stijn DEWAELE 周慧文 何兴杰 韩文文 龚晓波 杨海锐 董随亮 常宇鹏 李开智 窦杰 李林 何明峰 刘毅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6-284,共19页
雅鲁藏布江洋俯冲及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导致了强烈的大陆岩石圈挤压变形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研究青藏高原内部破碎带构造-沉积演化,对理解相关变形如何向欧亚大陆腹地扩展传递至关重要。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发育一系列白垩纪—新生代陆... 雅鲁藏布江洋俯冲及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导致了强烈的大陆岩石圈挤压变形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研究青藏高原内部破碎带构造-沉积演化,对理解相关变形如何向欧亚大陆腹地扩展传递至关重要。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发育一系列白垩纪—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保存了关于该时期高原内部构造-沉积演化的丰富信息。针对该类盆地的构造性质和形成机制有走滑拉分盆地、断陷盆地、前陆盆地3类不同观点。若要检定上述观点,需要开展如下工作:(1)查明盆地基底与充填建造变形特征;(2)结合构造背景探究其演化机制。鉴于此,本文对该带内尼玛盆地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与构造分析,结合前人成果,对盆地构造背景、构造性质和构造演化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1)尼玛盆地基底为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形成的软碰撞缝合带内的变质岩与海相沉积岩。基底断裂为近东西走向,倾向或南或北的逆冲断裂。(2)盆地充填建造为上白垩统—新近系多旋回河湖相沉积。其变形样式主要为轴向近东西延伸的非对称褶皱,局部卷入基底断裂变形。多幕次变形自边缘向盆地中心前展式递进发展。(3)盆地可以划分为盆北掀斜隆起、南部推覆扇状隆起两处主要剥蚀物源区、中部基底断片掀斜隆起一处次要剥蚀物源区,以及北部叠瓦状压陷区与南部对冲压陷区两处主要构造沉积单元,其构造格架可以概括为"三隆夹两坳"。(4)尼玛盆地肇始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导致的南北向地壳缩短。其后,雅鲁藏布江洋北向俯冲与印度-欧亚碰撞所致南北向挤压,导致盆地基底断裂发生周期性活动,伴有多旋回磨拉石建造与递进变形。简言之,尼玛盆地为软碰撞缝合带之上发育的山间压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带 陆相盆地 尼玛盆地 构造性质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与邻区铟矿化带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6
6
作者 赵元艺 刘妍 +3 位作者 崔玉斌 吕立娜 宋亮 曲晓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8-578,共11页
铟是稀散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1×10-6。我国铟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广西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产铟基地。本文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与扫描电镜观察等工作的基础上,首次查明了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及邻区的铟含... 铟是稀散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1×10-6。我国铟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广西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产铟基地。本文在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与扫描电镜观察等工作的基础上,首次查明了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及邻区的铟含量与赋存状态。在铟含量较高的13个矿床(点)中,5个矿床(点)样品铟的平均品位达到伴生工业品位的要求。铟含量高的地质体呈带状展布,为我国一个新的铟矿化带,铟矿物种类为羟铟石、自然铟两种。铟含量较高的样品全部位于矽卡岩型矿床中。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铟的矿化时代应为班公湖—怒江洋向南(即冈底斯地块)俯冲使之闭合后碰撞阶段所形成。当雄县拉屋多金属矿床正在开采,其铟含量平均为45.44×10-6,最高为166×10-6,需加强铟资源的评价,提高其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矿化 羟铟石 自然铟 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班公湖—怒江成矿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白垩系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璞珺 Frank Mattern +3 位作者 Werner Schneider 刘万洙 田纹全 李才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5-110,118,共7页
班公湖—怒江位于西藏中部 ,西起班公湖日土 (33.5°N ,79°E) ,向东经由措勤、尼玛、那曲至东部怒江带 ,走向近东西、其中部大致平行于北纬 32°线 ,延长大于 15 0 0km。该带蛇绿岩发育 ,是中生代板块缝合线 ,是南部拉萨... 班公湖—怒江位于西藏中部 ,西起班公湖日土 (33.5°N ,79°E) ,向东经由措勤、尼玛、那曲至东部怒江带 ,走向近东西、其中部大致平行于北纬 32°线 ,延长大于 15 0 0km。该带蛇绿岩发育 ,是中生代板块缝合线 ,是南部拉萨地块与北部羌塘地块的分界线。其中段班戈地区白垩系地层发育 ,包括下白垩统底部川巴组 (K1c)、多巴组 (K1d)、郎山组 (K1l)和上白垩统江巴组 (K2 j)。川巴组为浅海相黑色页岩、泥岩、粉砂岩、砂岩、煤层和火山岩 ;多巴组为含有海侵夹层的陆相碎屑岩建造 ,海侵层为含园笠虫 (Orbitolinasp .)钙质砂岩 ;郎山组为浅海相—泻湖相台地型碳酸盐岩沉积 ;江巴组以陆相、厚层块状的砂砾岩红层为特征。本区白垩系层序的总体特征 ,是以海相火山岩—细碎屑岩为先导、经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和海相碳酸盐岩到陆相红层 ,形成于与B型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 白垩系 沉积作用 板块构造 西藏
下载PDF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时空结构——特提斯大洋地质及演化问题 被引量:34
8
作者 潘桂棠 王立全 +5 位作者 耿全如 尹福光 王保弟 王冬兵 彭智敏 任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19,共19页
班公湖—双湖—怒江(中北段)—昌宁—孟连对接带广泛出露特提斯大洋岩石圈俯冲消减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不同变质程度、不同变形样式的洋板块构造地层系统、增生混杂的构造—岩石组合体,可识别出增生的远洋沉积岩、海... 班公湖—双湖—怒江(中北段)—昌宁—孟连对接带广泛出露特提斯大洋岩石圈俯冲消减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不同变质程度、不同变形样式的洋板块构造地层系统、增生混杂的构造—岩石组合体,可识别出增生的远洋沉积岩、海沟浊积岩、古生代—中生代蛇绿岩、蛇绿混杂岩、洋岛-海山消减增生楔、洋底沉积增生杂岩,基底残块以及以蓝片岩、榴辉岩为代表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记录了青藏高原原古特提斯大洋形成演化的地质信息。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是青藏高原中部一条重要的原古特提斯大洋自北向南后退式俯冲消亡的巨型增生杂岩带,构筑了冈瓦纳大陆与劳亚-泛华夏大陆分界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大洋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 洋板块地质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东段晚古生代辉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任飞 尹福光 +2 位作者 彭智敏 潘桂棠 魏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4-179,共16页
嘉玉桥—同卡混杂岩带位于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东段嘉玉桥至邦达地区,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将其主体厘定为晚古生代混杂岩,但缺乏准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约束。本文选择该带邦达岩组中的辉绿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详细的岩... 嘉玉桥—同卡混杂岩带位于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东段嘉玉桥至邦达地区,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将其主体厘定为晚古生代混杂岩,但缺乏准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约束。本文选择该带邦达岩组中的辉绿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工作,揭示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的形成时间及构造环境。结果表明,辉绿岩明显具有N-MORB型的地球化学性质,同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其岩浆源区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过约30%的部分熔融,一致指示岩浆源区可能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影响的亏损地幔源区。辉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30.9±1.6)Ma,代表了辉绿岩的结晶年龄,指示邦达辉绿岩形成于早石炭世,进一步揭示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存在古特提斯洋演化残留地质信息。邦达早石炭世N-MORB型辉绿岩的厘定,为进一步认识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早石炭世的构造环境,探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时空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 嘉玉桥—同卡增生杂岩 U-PB年龄 N-MORB 大地构造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岩浆作用与成矿:以改则县东窝东铜多金属矿床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少港 唐菊兴 +6 位作者 宋扬 刘治博 王勤 林彬 侯淋 冯军 李彦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9-1196,共18页
西藏改则县东窝东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多龙矿集区东部,是近年来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对区内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测试显示,成岩年龄为(121.0±1.2)Ma和(121.5±1.0)Ma,与... 西藏改则县东窝东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多龙矿集区东部,是近年来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新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对区内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测试显示,成岩年龄为(121.0±1.2)Ma和(121.5±1.0)Ma,与多龙矿集区内成岩成矿年龄相近。研究区含矿斑岩显示了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中等Eu负异常,高铝、低镁、低钛,高Sr、低Y及Yb的岛弧岩浆岩特征,暗示矿区含矿岩浆与多龙矿集区含矿岩浆具备相同的岩浆源区。矿区含矿斑岩的锆饱和温度介于779.6~844.5℃,地球化学数据显示高Sr低Nd及低εNd(t)值特征;含矿斑岩εHf(t)为+3.4^+11.1,两阶段模式年龄T2DMC为467~963 Ma;表明其与多龙矿区含矿斑岩具备相似的Sr-Nd-Hf同位素特征,暗示了矿区含矿斑岩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洋壳向北俯冲消减背景下,由玄武质新生下地壳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指示班公湖—怒江洋盆于早白垩世晚期尚未关闭。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矿区发育典型斑岩铜矿蚀变分带;具备与多龙矿集区的岩石组成、矿化及蚀变、成岩成矿时代、构造环境和物质来源相类似的特征,且空间位置相近,暗示两者受控于统一的构造-岩浆成矿系统。综合分析认为,东窝东地区为多龙矿集区东延部分,具有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隐伏矿体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 东窝东铜矿床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岩浆演化 西藏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石隆矽卡岩型白钨矿点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江 杜昌法 +3 位作者 刘高峰 邓金火 黄东荣 吕鑫 《华东地质》 2019年第4期299-308,共10页
通过研究石隆矽卡岩型白钨矿点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探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钨矿成因类型和找矿标志。结果表明:石隆白钨矿点的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云英岩型。基于矿(化)体已有地表工程揭露和矿产剖... 通过研究石隆矽卡岩型白钨矿点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探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钨矿成因类型和找矿标志。结果表明:石隆白钨矿点的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云英岩型。基于矿(化)体已有地表工程揭露和矿产剖面测量结果,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钨矿找矿潜力。该矿点的发现,对进一步认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潜力 矽卡岩型 白钨矿 班公湖—怒江成矿 西藏
下载PDF
拉萨—羌塘地体碰撞时限:来自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多尼组沉积的约束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志才 翟庆国 +5 位作者 胡培远 唐跃 王海涛 王伟 吴昊 黄智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2-726,共15页
早白垩世多尼组沿西藏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沿线广泛分布,其沉积环境、碎屑组成和沉积物源等记录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闭合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的演化历史。班戈地区多尼组以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纪海相复理石之上,主要由砾岩、砂岩、... 早白垩世多尼组沿西藏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沿线广泛分布,其沉积环境、碎屑组成和沉积物源等记录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闭合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的演化历史。班戈地区多尼组以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纪海相复理石之上,主要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少量安山岩夹层组成。砂岩中普遍发育槽状、板状、楔状交错层理,泥岩中可见泥裂,砾岩多为透镜状并发育叠瓦状构造,指示其形成于河流—三角洲沉积,且总体呈现出向上变粗的沉积组合序列。对多尼组中安山岩夹层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206U/238Pb加权平均年龄为114±0.4 Ma。对砾岩中砾石成分和砂岩碎屑组成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尼组沉积组合中的碎屑组成主要来自蛇绿岩、中酸性岩浆岩、沉积岩和少量变质岩。砂岩重砂矿物组合和古水流分析结果表明,多尼组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其南北两侧的拉萨和羌塘地体以及其下伏蛇绿岩。综合区域地质资料,班戈地区早白垩世多尼组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闭合过程中拉萨—羌塘地体碰撞背景下沉积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尼组 早白垩世 碎屑组成 班公湖—怒江缝合 拉萨—羌塘地体碰撞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4
13
作者 伍登浩 高顺宝 +5 位作者 郑有业 田坎 张永超 姜军胜 余泽章 黄鹏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86,共17页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分布着多个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碰撞、后碰撞伸展各阶段有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目前对单个矿床的研究较多,而对形成于不同环境下的矿床之间的对比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该成矿带南侧典型矽卡岩型铜多...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分布着多个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碰撞、后碰撞伸展各阶段有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目前对单个矿床的研究较多,而对形成于不同环境下的矿床之间的对比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该成矿带南侧典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S、Pb同位素特征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前人对辉钼矿Re同位素、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时代及区域构造演化等研究的成果,对不同构造背景下所形成的4个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舍索矿床的S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双峰式分布,为壳幔混合来源,而区内典型矿床的S同位素显示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舍索)→碰撞(嘎拉勒、尕尔穷)→后碰撞(班戈日阿)逐渐富集重硫的特征;Pb同位素显示舍索较其他矿床更富集放射成因Pb,舍索、班戈日阿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而同碰撞期形成的嘎拉勒、尕尔穷矿床则显示了明显的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念青唐古拉群结晶基底对尕尔穷矿床的成矿物质有少量贡献。此外,斑岩-矽卡岩复合型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而单一的矽卡岩型矿床以上地壳来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班公湖—怒江成矿 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 成矿环境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物玛地区原“晚古生代”混杂岩块中发现中生代化石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少文 纪占胜 +1 位作者 武桂春 李涌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6-900,共15页
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物玛地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地层中新发现了中生代孢粉化石14种及未定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将该地层修订为下白垩统多尼组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上石炭统拉嘎组被修订后,研究区班公湖... 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物玛地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地层中新发现了中生代孢粉化石14种及未定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将该地层修订为下白垩统多尼组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上石炭统拉嘎组被修订后,研究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再存在拉嘎组混杂在中生代地层中的现象。同时本次研究在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以南的冈底斯—腾冲地层区物玛分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中,发现中生代孢粉化石10种及未定种,并在其灰岩夹层中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6种及未定种,同时在原划分为中二叠统下拉组中也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根据化石时代和区域地层对比,拉嘎组和下拉组分别被修定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至此,物玛分区的上侏罗统以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为代表,与其北侧的班公湖—怒江地层区上侏罗统可进行对比。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为例,证实在混杂岩带开展古生物学研究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班公湖—怒江缝合 萨波直不勒组 吐卡日组 珊瑚 孢粉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帅 卢占武 +2 位作者 梁宏达 李文辉 王海燕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5-935,共11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重要缝合带,具有比较复杂的构造演化史,然而其深部结构和俯冲极性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横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的近南北向大地电磁测线,处理和分析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和相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重要缝合带,具有比较复杂的构造演化史,然而其深部结构和俯冲极性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横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的近南北向大地电磁测线,处理和分析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和相位张量特征,并通过三维大地电磁反演获得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的深部电性结构。三维大地电磁反演结果显示,沿测线分布显著的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大致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为界,可将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分为两部分,北拉萨地块近水平展布的高导异常层和南羌塘地块下方明显北倾的高导异常。结合早期的研究资料,分析认为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应该为地壳部分熔融所致,且深部电性结构符合沿测线观测的大地热流值变化。同时,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可能指示了中生代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闭合痕迹,北倾的中下高导异常支持大洋向北俯冲至羌塘地块之下,而北拉萨地块下方的高导异常层可能为低角度俯冲的小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 大地电磁 北拉萨地块 南羌塘地块 部分熔融
下载PDF
基于ASTER遥感数据蚀变信息提取的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多金属矿找矿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臣 胥兵 +2 位作者 胡飞 陈曦 刘烨青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6年第6期988-993,共6页
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部,该区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导致了成矿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和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基于ASTER多光谱遥感数据,以已知地质背景资料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波段比值法开展工作区蚀变信息提取及矿产资源潜力遥... 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部,该区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导致了成矿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和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基于ASTER多光谱遥感数据,以已知地质背景资料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波段比值法开展工作区蚀变信息提取及矿产资源潜力遥感评价。在重点预测区内进行野外查证,新发现两处矿化线索——胡卜赖铜矿化点和塔色勒垄磁铁矿化点。经化学分析,胡卜赖铜矿化点样品银品位在0.39%-5.36%之间,平均为2.377%,铜品位在0.337-2.376%之间,平均为1.289%,表明该区域为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重点成矿潜力区。塔色勒垄磁铁矿化点围岩主要是磁铁矿化超基性岩,表明该处很可能为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封闭的位置,地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 ASTER 蚀变信息提取 铜多金属矿 找矿预测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改则地区木嘎岗日岩群的孢粉型化石组合及时代 被引量:4
17
作者 白培荣 熊兴国 《中国地质调查》 2020年第4期60-66,共7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改则地区木嘎岗日岩群的沉积时代,经历了班公湖—怒江洋盆的裂解拉张和挤压会聚阶段,沉积时代跨度较大,但其沉积时代上限尚无定论。为探讨木嘎岗日岩群沉积时代上限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时限的关系,通过野外地...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改则地区木嘎岗日岩群的沉积时代,经历了班公湖—怒江洋盆的裂解拉张和挤压会聚阶段,沉积时代跨度较大,但其沉积时代上限尚无定论。为探讨木嘎岗日岩群沉积时代上限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时限的关系,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在木嘎岗日岩群中发现了早白垩世早期典型花粉分子Dicheiropollis。这一发现表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改则地区木嘎岗日岩群在早白垩世早期还持续沉积,对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中生代时期海域的古地理特征、沉积环境及其发展历史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化石 木嘎岗日岩群 早白垩世 班公湖—怒江缝合
下载PDF
里阿斯假砂园虫Pseudocylammina liasica(Hottinger,1967)在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改则的首现及其地层的厘定
18
作者 白培荣 熊兴国 +8 位作者 陈启飞 张厚松 马德胜 蒋开源 曾禹人 李月森 吴滔 徐瑶 范玉梅 《贵州地质》 2021年第4期368-372,共5页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改则物玛北部布孜村地区,新发现里阿斯假砂园虫Pseudocylammina liasica Hottinger,时代为早侏罗世(Lias期)。据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时代,本次暂且归属该套地层为下侏罗统布孜村组...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改则物玛北部布孜村地区,新发现里阿斯假砂园虫Pseudocylammina liasica Hottinger,时代为早侏罗世(Lias期)。据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时代,本次暂且归属该套地层为下侏罗统布孜村组。里阿斯假砂园虫的首现及其地层的厘定不仅丰富了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古生物学大有孔虫类的研究,而且为区域地层对比和格架建立增添了新资料及新认识;同时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探讨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演化提供了地质学证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阿斯假砂园虫 早侏罗世 班公湖—怒江缝合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班戈北部早白垩世火山岩:班公湖-怒江洋闭合的岩浆记录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昊 翟庆国 +5 位作者 胡培远 唐跃 朱志才 王伟 谢超明 强巴扎西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3-1638,共16页
对班戈县北部马前乡地区的早白垩世安山岩和英安岩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及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获得安山岩年龄分别为(108.0±1.5)Ma和(113.6±0.9)Ma;英安岩年龄为(106.7±1.9)Ma和(113.6... 对班戈县北部马前乡地区的早白垩世安山岩和英安岩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及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获得安山岩年龄分别为(108.0±1.5)Ma和(113.6±0.9)Ma;英安岩年龄为(106.7±1.9)Ma和(113.6±0.8)Ma。安山岩富集Th和U,亏损Nb、Ta和Ti,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Mg^(#)值(25~63),锆石ε_(Hf)(t)值(-8.6~+1.5)以负值为主,应当为幔源镁铁质熔体与壳源熔体的混合产物。英安岩具有与安山岩类似的微量元素成分特征及负的锆石ε_(Hf)(t)值(-12.3~-8.1),应当是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这些早白垩世岩浆岩是约110 Ma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岩浆大爆发的产物,可能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之后的拉萨与羌塘地块陆-陆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火山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岩浆混合 地质调查工程 班公湖—怒江缝合
下载PDF
班怒带西段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变质温压条件及地质意义
20
作者 杨庆坤 黄强太 +4 位作者 陈健 赵朝霞 宋庆伟 张城磊 王竞臣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3-1520,共18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中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带之一,目前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演化过程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俯冲过程中的变质作用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开展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的显微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中特提斯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带之一,目前班公湖—怒江洋盆的俯冲演化过程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俯冲过程中的变质作用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达如错斜长角闪岩开展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的显微岩相学分析和原位EPMA测试工作,查明岩石的矿物组合为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利用相平衡模拟得出的斜长角闪岩变质温度660℃~750℃,压力2~6 kbar,对应角闪岩相的温压条件,与角闪石全铝压力计(3.7~5.4 kbar)及斜长角闪石温度计(615℃~881℃)计算结果一致。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达如错地区的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于侏罗纪晚期洋内俯冲引起的弧后盆地扩张环境,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发生与早白垩世班怒洋壳俯冲过程中的板片底板变质有关,班公湖—怒江洋盆西段达如错地区的闭合时间为103.7~100.1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矿物温度计 相平衡模拟 洋内俯冲 班公湖—怒江缝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