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研讨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泽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1期39-43,共5页
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研讨综述叶泽雄解释学的兴起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因其对人的理性的重新审视与评判、注重人文社会现象研究的视角转换和方法更新以及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积极探讨而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代表着当代西方哲学演化态势... 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研讨综述叶泽雄解释学的兴起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因其对人的理性的重新审视与评判、注重人文社会现象研究的视角转换和方法更新以及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积极探讨而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代表着当代西方哲学演化态势的一种占主导性地位的哲学思潮。其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解释 理解和解释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研讨综述 社会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论研究 自然认识 科学方法论 客观性
下载PDF
论实践作为被理解和被解释的对象
2
作者 李联先 李述一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6-59,65,共5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萌芽”。不仅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包括人的认识、理论在内的整个人的意识现象,还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贯彻这一文献始...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萌芽”。不仅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包括人的认识、理论在内的整个人的意识现象,还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贯彻这一文献始终的基本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一基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更加完善。这就是,我们不仅要用人的实践来理解和解释人的认识,还要从认识论方面去理解和解释人的实践;不仅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生活,还要从社会生活方面去理解和解释人的实践。这样,人的实践就不仅仅是一把用以理解他物的钥匙,同时也是一种被理解和被解释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检验 理解和解释 认识论 人的实践活动 生产力标准 社会生活 人民利益标准 价值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群体性
下载PDF
意义与理解──解释学哲学的本体论转向
3
作者 季桂保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解释 本体论 理解和解释 施莱尔马赫 认识论 伽达默尔 “此在” “问题” 海德格尔 存在论
下载PDF
从解释学美学角度对音乐存在方式的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艺峰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解释学美学 音乐存在方式 “在者”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艺术作品 “在” 理解和解释 美学角度 音乐美学
下载PDF
提问的相关性解释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刚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8,共6页
提问的相关性解释何刚言语活动中话语行为的相关性,是说话者说出有意义的话、听话者听出有意义的信息的关键性之一。正是这一基本事实,才使得P8ulGrice(196)有理由提出会话合作原则中的相关性准则(maximofre... 提问的相关性解释何刚言语活动中话语行为的相关性,是说话者说出有意义的话、听话者听出有意义的信息的关键性之一。正是这一基本事实,才使得P8ulGrice(196)有理由提出会话合作原则中的相关性准则(maximofrelevan。),使Sperber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被问者 提问者 语境信息 话语行为 理解和解释 合适性 会话含义 语境线索 相关性原则
原文传递
论施莱尔马赫解释学及其缺陷
6
作者 张锰 《科技创业月刊》 2012年第8期165-167,共3页
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定义为避免误解的艺术,他认为误解是普遍存在的,需要解释的东西都有可能出现在发生误解的地方。理解是作者思想的重构,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即语法方面和心理学方面去对作者进行理解。借助对作者思想的重构,可以比作者... 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定义为避免误解的艺术,他认为误解是普遍存在的,需要解释的东西都有可能出现在发生误解的地方。理解是作者思想的重构,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即语法方面和心理学方面去对作者进行理解。借助对作者思想的重构,可以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这些理论的提出对解释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理论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莱尔马赫 解释 理解和解释 局限性
下载PDF
互联网广告监管的新理念与新制度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颖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3年第4期23-25,共3页
在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宋亚辉看来,准确理解和解释适用这部规章,尤其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2016年颁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至今已近7年时间,这期间互联网技术和广告市场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当时设计的一些试验性监管... 在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宋亚辉看来,准确理解和解释适用这部规章,尤其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2016年颁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至今已近7年时间,这期间互联网技术和广告市场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当时设计的一些试验性监管方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行办法 互联网广告 广告监管 南京大学 法学院 新理念 理解和解释 试验性
下载PDF
纪录片特质随想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海宴 赵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纪录片 天然大理石 澳大利亚 个性化 特质 导演 影片 理解和解释 即兴演奏 怀斯
下载PDF
试析“个案社会工作”之概念 被引量:8
9
作者 童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7-81,共5页
科学界定个案工作的内涵既是个案工作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个案辅导工作的实践要求,它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个案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这一个案工作的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个案工作 案主 人际互动 个案社会工作 试析 适应外部环境 他人评价 实际生活 科学界定 理解和解释
下载PDF
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永杰 崔若椈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27-35,共9页
《圣经》的解释权自中世纪以来一直被教会权威所把持。为消除神学家在《圣经》解释上的偏见,从而将解释《圣经》的最高解释权利还归大众,斯宾诺莎在严厉驳斥以往流行的、敌对的《圣经》解释方式及各种错误观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 《圣经》的解释权自中世纪以来一直被教会权威所把持。为消除神学家在《圣经》解释上的偏见,从而将解释《圣经》的最高解释权利还归大众,斯宾诺莎在严厉驳斥以往流行的、敌对的《圣经》解释方式及各种错误观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据《圣经》的历史以研究《圣经》"的普遍法则。他视该方法为"考求《圣经》真意的最准确的方法",同时又对其诸多"难处与缺点"作了深入剖析。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及理论,对之后科学地解释和批判《圣经》以及西方诠释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圣经》的历史 理解和解释 诠释学
下载PDF
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语言的理解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1年第3期62-70,共9页
本文认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是语言问题,其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语言与理解、语言与世界这两个关系范畴而展开的。文章着重介绍和分析了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的有关论述和基本观点,并通过与英美语言哲学及传统解释学的比较,... 本文认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是语言问题,其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语言与理解、语言与世界这两个关系范畴而展开的。文章着重介绍和分析了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的有关论述和基本观点,并通过与英美语言哲学及传统解释学的比较,指出了它在理论上、方法上的超越与开拓,及其存在的某些极端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语言 伽达默尔 解释 语言的理解 语言世界 理解和解释 文本 洪堡特 谈话者 语言媒介
原文传递
论发现与发明及证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玉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43-47,共5页
论发现与发明及证明的关系许玉乾科学发现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科学发现含义的界定是这一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弄清发现与发明及发现与证明之间的关系,无疑又是正确界定科学发现的含义所必需的环节。一... 论发现与发明及证明的关系许玉乾科学发现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科学发现含义的界定是这一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弄清发现与发明及发现与证明之间的关系,无疑又是正确界定科学发现的含义所必需的环节。一、发现与发明无论是汉语的“发现”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现 理解和解释 假说演绎法 数学方法 理解的前结构 思维创造 创造性思维 哲学家 柏拉图 理论发现
下载PDF
文学史方法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葛红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31-36,40,共7页
“武断”地选择“历史瞬间”的情况对于史家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历史的真实包含了对历史理解的真实,也包含了理解上的“偏见”。对于文学史家来说其理解和解释有着特殊规定性:它既是客体中心主义的又是主体中心主义的;它必须是审美的... “武断”地选择“历史瞬间”的情况对于史家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历史的真实包含了对历史理解的真实,也包含了理解上的“偏见”。对于文学史家来说其理解和解释有着特殊规定性:它既是客体中心主义的又是主体中心主义的;它必须是审美的;它必须具有社会学的品性;它必须尊重前人的理解和解释,但又不受制于前人的理解和解释;它还必须具有文化学、人类学的品格。从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而论,文学史的理解和解释永远需要不断重写,而非改写,每一代文学史家面对文学史都有自己的兴奋点和观念域,都有不同的困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理解和解释 范式 方法
下载PDF
论阐释中的实践理念
14
作者 胡潇 《湖湘论坛》 1999年第5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实践理念 内在尺度 创造性 理解和解释 理想客体 主体性 实践活动 物的尺度 外在尺度 自我意识
下载PDF
马克思的实践释义学初探 被引量:36
15
作者 俞吾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6-103,222,共9页
无论是传统的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还是当代的释义学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领域─—马克思的理解和解释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虽未使用过“释义学”这个术语,但实际上创立了实践释义学。马克思通过把实践概念引入释义学,通过对理解... 无论是传统的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还是当代的释义学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领域─—马克思的理解和解释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虽未使用过“释义学”这个术语,但实际上创立了实践释义学。马克思通过把实践概念引入释义学,通过对理解的历史性、语言的实践功能和正确地进入释义学循环的道路─—意识形态批判的强调,以及通过对还原方法和考古学方法的运用,不仅澄明了释义学理论的本体论前提,而且为释义学和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义学 马克思哲学 理解和解释 实践活动 海德格尔 意识形态批判 伽达默尔 理解的历史性 本体论 文本
下载PDF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丽红 《学周刊》 2018年第31期97-98,共2页
核心素养一词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界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也就成为了一线历史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历史学科素养的研究工作,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来逐... 核心素养一词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界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也就成为了一线历史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历史学科素养的研究工作,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来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从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的四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开展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历史核心素养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理解和解释 历史价值观
下载PDF
论文学意义接受的两个层次
17
作者 张志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95-99,113,共6页
文本含义和作品意味是文学意义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文学意义的接受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理解和解释、阐释与批评。理解和解释是对文本含义的揭示,阐释与批评是对作品意味的诠释。文学意义以文本含义为中心,文本含义以一种逻辑统一... 文本含义和作品意味是文学意义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文学意义的接受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理解和解释、阐释与批评。理解和解释是对文本含义的揭示,阐释与批评是对作品意味的诠释。文学意义以文本含义为中心,文本含义以一种逻辑统一性或整体性制约着文学意义的显现。作品意味不可能是文化的漫无边际的驰骋,也不能是语言符号无始无终的能指游戏,文本含义使这一切都包括在一定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意义 理解和解释 阐释与批评
下载PDF
主体解读: 艺术的存在方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明海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71-75,80,共6页
主体解读:艺术的存在方式曹明海文学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课题,文学的世界充满着神秘的魅力。在波涛沉浮的文学长河中,不知有多少诱惑读者解读的答案,使多少读者在解读中陷入追问的沉迷。文学的这种艺术魅力,是作家创作追求的目标,... 主体解读:艺术的存在方式曹明海文学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课题,文学的世界充满着神秘的魅力。在波涛沉浮的文学长河中,不知有多少诱惑读者解读的答案,使多少读者在解读中陷入追问的沉迷。文学的这种艺术魅力,是作家创作追求的目标,也是文学解读要探求的秘密,——“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解读 艺术作品 文本的意义 文本意义 参与行为 创造性 审美对象 主体间性 理解和解释 文学本文
下载PDF
成长的烦恼
19
作者 苏红 《社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再社会化 未成年人 人的社会化 一生的过程 司马光砸缸 科学研究 知识结构 连续统一体 理解和解释 社会教化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创造性阐释——评昌切《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
20
作者 季水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93-94,共2页
文学研究怎样才能获得创造性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掌握所用研究方法的精义,二是选择进入对象的最佳思维角度,三是具有宏阔的学术视野。昌切的《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武汉大学1994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思之思》),... 文学研究怎样才能获得创造性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掌握所用研究方法的精义,二是选择进入对象的最佳思维角度,三是具有宏阔的学术视野。昌切的《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武汉大学1994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思之思》),就是在以上三者的有机结合中,对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作出了创造性的阐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潮 20世纪 创造性阐释 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毛泽东文艺思想 中国文艺思想 研究方法 理解和解释 思维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