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出版理论定位及发展路径再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洁 郑梦琦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1,共7页
融合出版是全媒体传播体系下中国出版业的方向性导向,实现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目前出版学界对于融合出版的探讨大多停留于实践经验总结和趋势预测层面,行业亟须补充基础性的理论探讨并最大程度发挥理论对出版... 融合出版是全媒体传播体系下中国出版业的方向性导向,实现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目前出版学界对于融合出版的探讨大多停留于实践经验总结和趋势预测层面,行业亟须补充基础性的理论探讨并最大程度发挥理论对出版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新兴技术、管理创新和内容建设三要素纵深论述融合出版,从传播学、组织学视域阐释其理论定位,并以理论为基点重新探究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出版 理论定位 媒介融合 数字新基建 机制创新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理论定位与时代价值
2
作者 杨丽艳 穆璇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5期4-8,共5页
“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概念,其论述涉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方面。“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要从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国家利益问题的基本导向和辩... “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概念,其论述涉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方面。“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要从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国家利益问题的基本导向和辩证系统的重要观念三个方面来把握。牢记“国之大者”是深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对更好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之大者” 语意阐释 理论定位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试述区域性行政协议的理论定位及其软法性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熊文钊 郑毅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6-71,共6页
当前,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性行政合作不断增加,其表现之一就是大量的区域性行政协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类行政协议不同于传统认识中的行政合同,具有参与者均为行政主体、各缔约方地位具有对等性等特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区... 当前,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性行政合作不断增加,其表现之一就是大量的区域性行政协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类行政协议不同于传统认识中的行政合同,具有参与者均为行政主体、各缔约方地位具有对等性等特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区域性行政协议从制度和效力两个方面都体现出浓厚的类软法性,这也为区域性行政协议的实现造成了诸多困难。然而,这只是一种客观的、暂时的、阶段性存在,通过统一立法实现"硬法化"才是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最终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行政合作 区域性行政协议 理论定位 软法性特征 评述
下载PDF
军事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定位和实践探索 被引量:7
4
作者 肖文八 罗坚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5,共8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效益审计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 2 0 0 3年 7月 1日 ,国家审计署在印发的《审计署 2 0 0 3至 2 0 0 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将我国效益审计的发展提上了重要日程。军队审计作为我国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效益审计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 2 0 0 3年 7月 1日 ,国家审计署在印发的《审计署 2 0 0 3至 2 0 0 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将我国效益审计的发展提上了重要日程。军队审计作为我国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要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广泛开展军事经济效益审计研究。本文对军事经济效益审计的原则、程序、内容、方法等进行了探索 ,意在丰富军事经济效益审计理论 ,为军事经济效益审计实践发展探索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经济 效益审计 中国 年审 国家审计署 审计体系 审计工作 理论定位 丰富 时代发展
下载PDF
政治资源的理论定位和实践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圣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5,共4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普遍认同和广泛实施的发展战略。这种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应该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政治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普遍认同和广泛实施的发展战略。这种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应该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政治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维系或变革特定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秩序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政治资源 理论定位 实践思考
下载PDF
社会公平问题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祥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5,共6页
公平作为一个评价范畴首先以观念形式存在,它所反映的是以社会利益关系为客体的价值关系,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性是公平问题的实质内容。不同的评价主体受其所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地位、阶级立场、认识水平等方面因素制约会对社会... 公平作为一个评价范畴首先以观念形式存在,它所反映的是以社会利益关系为客体的价值关系,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性是公平问题的实质内容。不同的评价主体受其所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地位、阶级立场、认识水平等方面因素制约会对社会利益关系合理性作出不同的判断,从而形成不同的公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价值 社会活动 社会历史哲学 理论定位
下载PDF
中国政府采购的理论定位与管理制度改革 被引量:8
7
作者 安福仁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70,共5页
政府采购是一种公共性采购,通过政府采购加强公共支出管理,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是政府采购的基本目标。中国自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以来,取得的成绩是卓越的,同时也存在组织管理缺陷、信息支持缺陷和效果考核机制缺陷等问题。政府采取有利... 政府采购是一种公共性采购,通过政府采购加强公共支出管理,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是政府采购的基本目标。中国自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以来,取得的成绩是卓越的,同时也存在组织管理缺陷、信息支持缺陷和效果考核机制缺陷等问题。政府采取有利对策解决这些问题,是完善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采购 理论定位 管理制度
下载PDF
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8
8
作者 衣俊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1,共7页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国家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流派,其历史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稳定的学术派别存在,具体地说,包括南斯拉夫实践派、布达佩斯学派以及波兰...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国家兴起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流派,其历史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稳定的学术派别存在,具体地说,包括南斯拉夫实践派、布达佩斯学派以及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新马克思主义;70年代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个体融入到西方学术界,但其学术创作仍然有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烙印。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通常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70年代后欧美新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了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格局,其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特色在于:其一,对马克思思想独特的、深刻的阐述;其二,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命运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设计;其三,对现代性的独特的理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理论定位 理论特征
下载PDF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定位——兼与王峰明先生商榷 被引量:7
9
作者 丁堡骏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共4页
与生产价格范畴一样,市场价值是和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独立范畴,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马克思关于市场价值确定的有关论述,也是与他关于生产价格确定的有关论述一样,都不能直接理解为关于价值量决定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按照唯... 与生产价格范畴一样,市场价值是和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独立范畴,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马克思关于市场价值确定的有关论述,也是与他关于生产价格确定的有关论述一样,都不能直接理解为关于价值量决定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按照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价值量的规定性是以价值质的规定性为前提的,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解释范围,必须严格限定在与商品价值质的规定性相匹配的范围之内。面对生动具体的价格现象,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的发展理论,探索运用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等中间环节进行科学的解释。这是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的重要方法论基础,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原则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理论定位
下载PDF
论经济哲学的理论定位——基于对《哲学的贫困》、《资本论》和《贫困的哲学》的考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鲍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2,共10页
当前学界关于经济哲学理论定位的理解,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作为研究领域的经济哲学;二是关于经济或经济学的哲学;三是作为哲学范式的经济哲学。在上述三种理解中,第三种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界明显认识不足,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作为哲学范式... 当前学界关于经济哲学理论定位的理解,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作为研究领域的经济哲学;二是关于经济或经济学的哲学;三是作为哲学范式的经济哲学。在上述三种理解中,第三种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界明显认识不足,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作为哲学范式的经济哲学。以哲学范式意义上的经济哲学视阈观之,普鲁东《贫困的哲学》的哲学是一种借用经济范畴作为棋子的独立哲学,因此是披着经济哲学外衣的投射哲学;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对普鲁东的经济哲学进行了方法论批判,之后《资本论》在经济学层面上完成了传统哲学在抽象层面上才能展现社会生活本质和人类自由前景的任务,因此《资本论》哲学开创了作为哲学范式的经济哲学。通过这三个文本的考察,也就可以把握作为哲学范式的经济哲学的理论定位,它既是哲学研究的一种视野、维度和范式,同时也是哲学问题的经济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哲学 理论定位 《哲学的贫困》 《资本论》 《贫困的哲学》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与批判指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衣俊卿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33-41,共9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从单纯的武装暴力革命转向一种更为深刻的总体性革命。这种文化转向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以深刻而敏锐的方式切入了20世纪的核心...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从单纯的武装暴力革命转向一种更为深刻的总体性革命。这种文化转向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以深刻而敏锐的方式切入了20世纪的核心问题。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主体性的文化革命观,到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现代社会的全方位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关注着20世纪人类的精神状况和文化境遇,即普遍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问题,这应当是决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定位的最基本的特征。其理论资源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马克思学说的批判本性;二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理论思潮的文化批判理论。前者显示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性和思想根源,后者则暴露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各种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批判理论的“家族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理论定位 批判指向 文化革命 文化批判 价值取向 文化转向
下载PDF
当代中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理论定位与价值趋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渠彦超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针对休闲体育研究中"对象域"界定不明的问题,对当代中国休闲体育发展进行理论定位和价值趋向研究。分析认为,休闲体育是休闲中的体育部分和体育中的休闲部分的重合和叠加。在这个共同体中,休闲体现了人的自由和自觉的生活,其... 针对休闲体育研究中"对象域"界定不明的问题,对当代中国休闲体育发展进行理论定位和价值趋向研究。分析认为,休闲体育是休闲中的体育部分和体育中的休闲部分的重合和叠加。在这个共同体中,休闲体现了人的自由和自觉的生活,其发展和扩容反映了人类生活方式变革的客观规律,而体育则是休闲得以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手段和载体,是休闲体育的表现形式。从休闲体育的学理思考和现实关怀两个方面探讨了当代中国休闲体育的理论视野和学理价值,认为休闲体育不是从普遍的原理和规则出发,一般地、普遍性地分析体育运动的特征,而是对体育现象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着眼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育 研究范式 对象域 理论定位 价值趋向
下载PDF
高校现阶段工会的理论定位与职能要求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琦 陈琦 《学习月刊》 2008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办学主体和管理体制已呈多元化趋势,涉及教职工的聘任、劳资、医疗、福利等系列问题的处理也更加复杂,诸多变化给高校工会工作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使工会的职能更加多元化。因此,对高校现阶段工会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办学主体和管理体制已呈多元化趋势,涉及教职工的聘任、劳资、医疗、福利等系列问题的处理也更加复杂,诸多变化给高校工会工作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使工会的职能更加多元化。因此,对高校现阶段工会进行重新定位和明确职能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职工合法权益 学校 理论定位
下载PDF
论红船精神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定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邱巍 《嘉兴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3-47,共5页
虽然在中共一大前后的建党历史上,上海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以红船精神代表建党精神,是综合权衡历史过程、传播形象、意义阐释等要素的更优结果。把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实现了党的历史起点与党的革命精神起点的一致,避免了以... 虽然在中共一大前后的建党历史上,上海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以红船精神代表建党精神,是综合权衡历史过程、传播形象、意义阐释等要素的更优结果。把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实现了党的历史起点与党的革命精神起点的一致,避免了以"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明显缺陷。弘扬红船精神要突出党的建设这个落脚点,要把建党精神体现于党建实践中,把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与担当,体现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船精神 理论定位 实践定位
下载PDF
“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理论定位和科学践行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淮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体系中重要的方法论。就其理论定位来说,"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整体,应该从发展脉络上去认识其逻辑联系,从科学内涵中去思...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体系中重要的方法论。就其理论定位来说,"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整体,应该从发展脉络上去认识其逻辑联系,从科学内涵中去思考其相互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践行中,无论是在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策略,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内部结构,都应该坚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用"以人为本"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用"以人为本"来检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理论定位 科学践行
下载PDF
现代汉语“零声母”的本质特性及理论定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幼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 “零声母” 语音 本质特性 理论定位
下载PDF
当代新道家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卫东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1-25,共5页
当代新道家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既是道家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必然结果,又明显受到当代新儒家思潮的刺激。参照当代新儒家的定位理论,当代新道家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即当代新道家必须是道家、必须是新道家、必须是当代的新道家... 当代新道家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既是道家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必然结果,又明显受到当代新儒家思潮的刺激。参照当代新儒家的定位理论,当代新道家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即当代新道家必须是道家、必须是新道家、必须是当代的新道家。同时,在当代新道家的未来发展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坚持道家思想的本质特征;二要正确认识道家的人生态度与社会作用;三要对当代新道家在未来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进行合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新道家 当代新道家 理论定位
下载PDF
协商民主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秀霞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6期200-201,共2页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强调大众参与、平等对话、审议交流以达成共识或缩小分歧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有着"复活民主的协商特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注重公共利益实现"的价值诉求,这决定了它在中西方民主发...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强调大众参与、平等对话、审议交流以达成共识或缩小分歧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有着"复活民主的协商特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注重公共利益实现"的价值诉求,这决定了它在中西方民主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并可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价值诉求 理论定位
下载PDF
吴文化的理论定位与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向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1-94,98,共5页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发源于太湖流域的吴文化是一既有地域特质而又独具个性、自成一体的区域文化,这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其历史根因,另一方面则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区位与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动密切相关,尤其是“长三角经济圈”的形成...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发源于太湖流域的吴文化是一既有地域特质而又独具个性、自成一体的区域文化,这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其历史根因,另一方面则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区位与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动密切相关,尤其是“长三角经济圈”的形成,使世人开始注意“吴文化”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文章试图从学理上对吴文化的定义、理论内涵、文化价值、与相关文化的关系以及近世以来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启示作出粗略探讨,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地文化 定义问题 理论定位 关系研究 思想价值
下载PDF
“同心”思想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萍 张光成 《经济研究导刊》 2013年第1期256-257,共2页
"同心"思想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党的统一战线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统一战线作用发挥的最好检验,是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的现实体现。这一思想不仅被中国多党合作的历史所见证,而且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继续取得... "同心"思想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党的统一战线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统一战线作用发挥的最好检验,是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的现实体现。这一思想不仅被中国多党合作的历史所见证,而且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继续取得辉煌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思想 统一战线 理论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