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岸线重建能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海陆格局演变提供重要的线索。笔者等基于钻孔资料重建了北部湾—雷琼地区新生代以来古海岸线变迁与琼州海峡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北部湾—雷州半岛—海南岛(雷琼地区)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北部湾古湖...古海岸线重建能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海陆格局演变提供重要的线索。笔者等基于钻孔资料重建了北部湾—雷琼地区新生代以来古海岸线变迁与琼州海峡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北部湾—雷州半岛—海南岛(雷琼地区)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北部湾古湖、新近纪—早更新世早期古琼州海峡、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峡湾和全新世琼州海峡四个演化阶段。古近纪北部湾形成NEE向互不连通的断陷盆地并充填河—湖相沉积,渐新世晚期海水间歇性入侵北部湾古湖并连通孤立的断陷盆地;中新世早—中期(23.3~10.4 Ma)南海西北部海岸线快速后退,北部湾古湖演变为古琼州海峡,中新世晚期—上新世(10.4~2.58 Ma)海岸线继续后退形成宽阔的古琼州海峡,早更新世早期海退及火山喷发导致古琼州海峡萎缩;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气候频繁波动控制了峡湾与陆地的不断转化,而末次盛冰期大幅度海退直接导致北部湾—雷琼地区从海转陆;15~12 ka BP以来海岸线快速后退并在12~11 ka BP期间短暂停留,北部湾再次由陆转海,之后海平面继续上升,琼州海峡于11 ka BP自西向东完全打开,至6 ka BP海平面达到现今海平面以上2 m左右,现今海陆格局形成。展开更多
为研究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研发的中国第一代全球再分析产品CRA(CMA Global Reanalysis)对海雾模拟的适用性,将CRA与欧洲中心再分析产品ERA5(the 5th Generation of ECMWF Reanalysis)以及美国国家环...为研究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研发的中国第一代全球再分析产品CRA(CMA Global Reanalysis)对海雾模拟的适用性,将CRA与欧洲中心再分析产品ERA5(the 5th Generation of ECMWF Reanalysis)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再分析产品FNL(Final Reanalysis Data)分别作为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模式驱动的初边界条件,对发生在琼州海峡的一次持续性海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将3种再分析产品作为初始场均能模拟出琼州海峡海雾发展过程。CRA和ERA5模拟的海雾在偏东风下开始发展,风向转为东北风后消散。CRA模拟的海雾强度最强且维持时间最长,FNL模拟的底层风场较早转为东北风,海雾消散早。在垂直方向上,ERA5和CRA模拟的海雾发展高度与实况接近,FNL则明显偏低。CRA中较低的逆温层以及近地层温度将水汽聚集在低层,使得海雾可以持续发展并长时间维持。在加入实时更新的高分辨率海温后,模拟的气海温差场更精细,可反映出琼州海峡中部及东部气海温差小于0.5℃的区域,模拟海雾发展的能力更强。展开更多
利用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产品(China’s first generation global atmospheric/land surface reanalysis product,简称CRA),结合地面自动站观测、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能见度格点数据、葵花8号卫星资料,分析了2021年1...利用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产品(China’s first generation global atmospheric/land surface reanalysis product,简称CRA),结合地面自动站观测、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能见度格点数据、葵花8号卫星资料,分析了2021年1月21—26日琼州海峡一次持续性海雾过程的发展演变、环流形势以及边界层特征,同时分析了两种不同类型雾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21—22日为低层冷空气扩散形成的锋面雾;23—26日为冷高后部偏东气流型平流雾过程,其中23日23:00至24日14:00大雾发展最强盛,连续12个时次出现特强浓雾,最小能见度达25 m。(2)锋面雾阶段,偏北风影响,风速为1~3 m/s;平流雾阶段,偏东风影响,风速为4~6 m/s。(3)锋面雾阶段,水汽辐合中心位于琼州海峡南岸至海南岛东北部陆地,大雾在陆地开始发展。平流雾阶段,水汽辐合中心位于琼州海峡北岸至海南岛东部海面一带,大雾自海上发展。(4)锋面雾阶段,逆温层在950 hPa左右高度发展,为下冷上暖的平流配置;平流雾阶段,950 hPa以下均为暖平流,逆温层从地面开始发展。大雾过程中锋面雾和平流雾两种不同性质大雾的发展使得大雾长时间维持。展开更多
笔者在琼州海峡西口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新发现碳酸盐胶结岩,通过生物碎屑AMS14C同位素定年、全岩X衍射定量分析、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成因研究。结果显示,碳酸盐胶结岩的成岩时代...笔者在琼州海峡西口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新发现碳酸盐胶结岩,通过生物碎屑AMS14C同位素定年、全岩X衍射定量分析、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成因研究。结果显示,碳酸盐胶结岩的成岩时代为早—中全新世,具有等厚纤柱状环边胶结、重力悬挂胶结、马牙状胶结、(似)共轴增生胶结、非等轴胶结等5种胶结物特征;阴极发光环带具有广泛发育、环带密集,可见淡水和海水相互作用的咸淡水混合带,说明其成岩环境包括淡水渗流带、咸淡水混合带、海水渗流带、海水潜流带;结合其沉积主微量元素特征,其赋存层位的沉积环境为海岸沉积环境,滨岸沉积相障壁岛亚相,属于海滩岩。综合雷州半岛西南部灯楼角珊瑚礁的海平面记录,重建了全新世琼州海峡西口地区海平面演化历史:9.9~6.7 ka BP海侵期、6.7~6.2 ka BP海退期、6.2~4.2 ka BP海侵期和4.2 ka BP至今的稳定期等四个阶段。展开更多
文摘古海岸线重建能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海陆格局演变提供重要的线索。笔者等基于钻孔资料重建了北部湾—雷琼地区新生代以来古海岸线变迁与琼州海峡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北部湾—雷州半岛—海南岛(雷琼地区)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北部湾古湖、新近纪—早更新世早期古琼州海峡、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峡湾和全新世琼州海峡四个演化阶段。古近纪北部湾形成NEE向互不连通的断陷盆地并充填河—湖相沉积,渐新世晚期海水间歇性入侵北部湾古湖并连通孤立的断陷盆地;中新世早—中期(23.3~10.4 Ma)南海西北部海岸线快速后退,北部湾古湖演变为古琼州海峡,中新世晚期—上新世(10.4~2.58 Ma)海岸线继续后退形成宽阔的古琼州海峡,早更新世早期海退及火山喷发导致古琼州海峡萎缩;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气候频繁波动控制了峡湾与陆地的不断转化,而末次盛冰期大幅度海退直接导致北部湾—雷琼地区从海转陆;15~12 ka BP以来海岸线快速后退并在12~11 ka BP期间短暂停留,北部湾再次由陆转海,之后海平面继续上升,琼州海峡于11 ka BP自西向东完全打开,至6 ka BP海平面达到现今海平面以上2 m左右,现今海陆格局形成。
文摘为研究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研发的中国第一代全球再分析产品CRA(CMA Global Reanalysis)对海雾模拟的适用性,将CRA与欧洲中心再分析产品ERA5(the 5th Generation of ECMWF Reanalysis)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再分析产品FNL(Final Reanalysis Data)分别作为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模式驱动的初边界条件,对发生在琼州海峡的一次持续性海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将3种再分析产品作为初始场均能模拟出琼州海峡海雾发展过程。CRA和ERA5模拟的海雾在偏东风下开始发展,风向转为东北风后消散。CRA模拟的海雾强度最强且维持时间最长,FNL模拟的底层风场较早转为东北风,海雾消散早。在垂直方向上,ERA5和CRA模拟的海雾发展高度与实况接近,FNL则明显偏低。CRA中较低的逆温层以及近地层温度将水汽聚集在低层,使得海雾可以持续发展并长时间维持。在加入实时更新的高分辨率海温后,模拟的气海温差场更精细,可反映出琼州海峡中部及东部气海温差小于0.5℃的区域,模拟海雾发展的能力更强。
文摘笔者在琼州海峡西口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新发现碳酸盐胶结岩,通过生物碎屑AMS14C同位素定年、全岩X衍射定量分析、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成因研究。结果显示,碳酸盐胶结岩的成岩时代为早—中全新世,具有等厚纤柱状环边胶结、重力悬挂胶结、马牙状胶结、(似)共轴增生胶结、非等轴胶结等5种胶结物特征;阴极发光环带具有广泛发育、环带密集,可见淡水和海水相互作用的咸淡水混合带,说明其成岩环境包括淡水渗流带、咸淡水混合带、海水渗流带、海水潜流带;结合其沉积主微量元素特征,其赋存层位的沉积环境为海岸沉积环境,滨岸沉积相障壁岛亚相,属于海滩岩。综合雷州半岛西南部灯楼角珊瑚礁的海平面记录,重建了全新世琼州海峡西口地区海平面演化历史:9.9~6.7 ka BP海侵期、6.7~6.2 ka BP海退期、6.2~4.2 ka BP海侵期和4.2 ka BP至今的稳定期等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