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谱技术的瓷青纸材料及工艺分析——以一件明代瓷青纸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江南 解明思 +4 位作者 刘锦缘 刘铮峰 翁连溪 李修 施继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7-1791,共5页
瓷青纸是我国古代一种名贵的加工纸,瓷青纸文物存世稀少往往是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关于瓷青纸相关材料与工艺的文献记载甚少,对其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鲜见,对其材料组成及制作工艺缺乏系统认知,难以对瓷青纸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复... 瓷青纸是我国古代一种名贵的加工纸,瓷青纸文物存世稀少往往是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关于瓷青纸相关材料与工艺的文献记载甚少,对其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鲜见,对其材料组成及制作工艺缺乏系统认知,难以对瓷青纸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复制等工作。为进一步加深对瓷青纸的认识,利用视频显微镜、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赫氏染色法纤维分析等技术对一件明代瓷青纸文物样品进行制作材料及工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对比该瓷青纸文物样品纸张染料跟靛蓝的拉曼峰位,两者的峰位较为匹配,而在1 570~1 701cm^(-1)范围内为C=C键和C=O键和N—H键共轭体系的伸缩振动,是靛系染料分子特有的特征吸收峰,而样品纸张染料在1 570cm^(-1)出现的强拉曼峰符合靛蓝的拉曼光谱特征,因此可以确定为靛蓝,这也与中国历史悠久的种植蓝草、提取靛蓝作为染料的情况相一致;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纸张主要元素如S、Ca、Al、Si、Mg应来源于填料或涂料,纸张经过了加填以及涂布处理以达到改善纸张不透明度、透气度、光泽度的目的,同时也排除了样品蓝色染料为蓝铜矿、青金石以及天然群青等蓝色矿物颜料的可能性;通过赫氏染色法纤维分析,纸张样品纤维特征为纤维壁上有横节纹、纤维外壁上有胶质膜、纤维中有少量草酸钙晶体、纤维上有较多的黄色无定形蜡状物,表明纸张纤维与构皮、桑皮等皮类纤维接近,瓷青纸的基纸应属于皮纸,皮纸纤维强度较高,在染色过程中不易水解导致纸张破损。该瓷青纸文物样品的制作材料与工艺可以概括为:将靛蓝染料在经过加填以及涂布处理的皮纸上进行单面染色后上下叠合制成。通过该研究能够加深对明代瓷青纸造纸材料与工艺的认识,同时为瓷青纸文物的研究、保护、修复、复制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青纸 张材料 加工工艺
下载PDF
瓷青纸源流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歆岩 李晓岑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87,共6页
瓷青纸是我国古代名贵的写经用纸。研究瓷青纸,首先要厘清其历史源流。由于瓷青纸的别名很多,又称为青藤纸、鸦青纸、碧槌纸、瓷蓝纸等。因此,本文从瓷青纸名称入手,通过查阅古籍和现代文献的有关记载,并结合瓷青纸的特征和制作工艺的演... 瓷青纸是我国古代名贵的写经用纸。研究瓷青纸,首先要厘清其历史源流。由于瓷青纸的别名很多,又称为青藤纸、鸦青纸、碧槌纸、瓷蓝纸等。因此,本文从瓷青纸名称入手,通过查阅古籍和现代文献的有关记载,并结合瓷青纸的特征和制作工艺的演变,以时间为顺序对瓷青纸的源流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青纸 制作工艺 演变
下载PDF
论瓷青纸——兼羊脑笺——古纸研究之十七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仁庆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4,共6页
对瓷青纸的初创年代提出了质疑,并对由瓷青纸派生的羊脑笺表明了作者的看法,以及仿造这两种纸在当今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瓷青纸 染色加工 靛青 靛蓝 桑皮 羊脑笺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瓷青纸的初步分析研究
4
作者 李筱楼 时倩 王楠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0年第2期76-81,共6页
瓷青纸始于明宣德年间,为靛蓝染料染成。其色与当时所流行的青花瓷相似,因之得名。纸色呈蓝黑,美如缎素,金银其上,经久不褪,溢彩流光、古朴典雅。本文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库藏瓷青纸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 瓷青纸始于明宣德年间,为靛蓝染料染成。其色与当时所流行的青花瓷相似,因之得名。纸色呈蓝黑,美如缎素,金银其上,经久不褪,溢彩流光、古朴典雅。本文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库藏瓷青纸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扫描电镜对瓷青纸的表面形貌、染料及填料等进行分析,旨在探究瓷青纸的制作工艺及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青纸 靛蓝 染色
原文传递
古纸纸名研究与讨论之十一│明代纸名(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仁庆 《中华纸业》 CAS 2017年第11期79-84,共6页
斗方(纸)明代纸名。明·文震亨(1585—1644)《长物志》卷七称:"堂中宜挂大幅横披,斋宜小景花鸟。若单条、扇面、斗方、挂屏之类,俱不雅观。"又,清·吴敬梓(1701—1754)《儒林外史》第八回:"蘧(qu,音渠)太守知道了... 斗方(纸)明代纸名。明·文震亨(1585—1644)《长物志》卷七称:"堂中宜挂大幅横披,斋宜小景花鸟。若单条、扇面、斗方、挂屏之类,俱不雅观。"又,清·吴敬梓(1701—1754)《儒林外史》第八回:"蘧(qu,音渠)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说,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所谓斗方,原是指一尺或二尺见方的书画幅页,约为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年画 《儒林外史》 吴敬梓 书画作品 文震亨 瓷青纸 长物志 奏本 小景
下载PDF
古扇鉴识、鉴赏、保养
6
《中国书画》 2005年第6期170-171,共2页
鉴赏扇子有分有合,成扇可以分别鉴赏扇面书画、扇股以其雕工等,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鉴赏。扇面装裱成镜片、册页或立轴后,其鉴赏即与一般字画相仿佛。扇面书画的鉴赏有一些自己的特点。由于扇面的尺寸和形状限定,又由于扇面的质地和折... 鉴赏扇子有分有合,成扇可以分别鉴赏扇面书画、扇股以其雕工等,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鉴赏。扇面装裱成镜片、册页或立轴后,其鉴赏即与一般字画相仿佛。扇面书画的鉴赏有一些自己的特点。由于扇面的尺寸和形状限定,又由于扇面的质地和折痕,书画家的用笔、落款和印章都会与立轴有所不同。有些书画家在扇面上所用印章也与一般作品上的不同,如他们扇作流传较少的话,扇面所用印章常常就无法查找以核对。扇面书画一般以精到工整为上。因扇子小又执于手中,宜于近观。寥寥数笔兰竹或四五个大字的作品,除非高手,一般较难讨好。多数藏家难免有世俗之见,所以,花卉草虫或花鸟常胜于简单的花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面书画 折痕 雕工 瓷青纸 书画扇面 兰竹 阴刻 古泉 清代画家
下载PDF
《新编金山志》评介
7
作者 白化文 《佛教文化》 1994年第4期35-35,共1页
古人有云:“天下名山僧占多”,盖以佛寺多居山林名胜处之故。当代已有许多人提出异议,认为应改一字为“天下名山僧建多”。我国僧人向来崇奉“人间佛教”,主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凡创立寺院,经常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客观方面说,... 古人有云:“天下名山僧占多”,盖以佛寺多居山林名胜处之故。当代已有许多人提出异议,认为应改一字为“天下名山僧建多”。我国僧人向来崇奉“人间佛教”,主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凡创立寺院,经常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客观方面说,在开发和保护山林、旅游资源,服务于社会、人民,与海内外七众密切联系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好的作用。即从驰名海内外的金山寺来说,到如今,究竟是山以寺著还是寺以山名,已经很难划分清楚。山寺合观,始称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佛教 僧建 旅游资源 七众 修志 兼山 瓷青纸 前志 三五十 慈舟
下载PDF
探寻土靛的制作
8
作者 李筱楼 《文物天地》 2021年第5期140-141,共2页
瓷青纸一词始于明代宣德年间,是一种以靛蓝作为染料制成的一种加工手工纸。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其颜色与当时所流行的青花瓷相似,因之得名。纸色呈蓝黑,美如缎素,金银其上,经久不褪,溢彩流光、古朴典雅。
关键词 手工 青花瓷 古朴典雅 瓷青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