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提取物对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
1
作者 张舒涵 梁海运 +2 位作者 孙佳慧 周瑾 宋丽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9-265,共7页
食源性病菌为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甘草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候选原料,但目前对其抑菌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影响了其应用。为探究甘草提取物对S.au... 食源性病菌为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甘草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候选原料,但目前对其抑菌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影响了其应用。为探究甘草提取物对S.aureus的抑菌机理,该研究通过生长曲线、氧化损伤实验、细胞膜壁分析、蛋白质分析和DNA分析,评价了甘草提取物对S.aureus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导致S.aureus核酸渗漏,说明其膜完整性被破坏;同时,甘草提取物降低了几种能量代谢酶: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总ATP酶的活力;此外,光谱和竞争分析表明,甘草提取物与DNA发生了静电结合和凹槽结合。总之,甘草提取物主要是通过对S.aureus细胞壁膜、蛋白质合成、细菌代谢活力和遗传物质发挥作用,从而抑制其生长。该研究为甘草提取物在食品防腐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机理 防腐剂 甘草提取物 Staphylococcus aureus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毛皮品质及脏器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惠媛 杨雅涵 +5 位作者 赵芸 孔令钰 刘云 张朝生 范庆忠 张海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8-194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毛皮品质及脏器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135日龄的体重相近、雄性乌苏里貉7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貉。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毛皮品质及脏器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135日龄的体重相近、雄性乌苏里貉7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貉。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Ⅰ组)、100(Ⅱ组)、200(Ⅲ组)、300(Ⅳ组)、400 mg/kg(Ⅴ组)甘草提取物。预试期5 d,正试期62 d。试验测定不同组乌苏里貉生长性能、消化代谢、氮代谢、血清生化指标、毛皮品质及脏器指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Ⅳ组貉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及Ⅱ组(P<0.05),试验Ⅳ组及Ⅴ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及Ⅱ组(P<0.05)。2)试验Ⅴ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各组间其他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Ⅳ组食入氮含量与试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显著低于试验Ⅰ组、Ⅱ组和Ⅴ组(P<0.05),试验Ⅳ组及Ⅴ组的氮沉积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Ⅴ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Ⅱ组及Ⅲ组(P<0.05),试验Ⅴ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Ⅴ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及Ⅱ组(P<0.05),各试验组间的其余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5)试验Ⅳ组的体长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和Ⅳ组皮长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各试验组间皮板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6)试验Ⅳ组肝脏指数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其余各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毛皮品质及脏器指数,饲粮中甘草提取物添加水平为300~400 mg/kg时,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的生长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甘草提取物 冬毛期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血清生化指标 毛皮品质 脏器指数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乳酸菌及其联合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肉品质、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帅兵 符璐 +5 位作者 田程程 蒋苏苏 宋苏堤 陈妍 张国华 卢建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56-2968,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提取物、乳酸菌及其联合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雄性良凤花肉鸡4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4组试验鸡分别饲喂...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提取物、乳酸菌及其联合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雄性良凤花肉鸡4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4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1%甘草提取物(甘草组)、基础饲粮+4.5×10^(7) CFU/g嗜酸乳杆菌(乳酸菌组)和基础饲粮+0.1%甘草提取物+4.5×10^(7) CFU/g嗜酸乳杆菌(联合组)。试验期8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甘草组和乳酸菌组肉鸡56和84日龄体重显著增加(P<0.05),57~84日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甘草组和联合组肉鸡29~56日龄及57~84日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肉鸡56和84日龄体重、57~84日龄ADG和ADFI及1~84日龄ADFI显著高于甘草组和乳酸菌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甘草组、乳酸菌组及联合组肉鸡全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腹脂率显著低于甘草组和乳酸菌组(P<0.05)。3)甘草组、乳酸菌组及联合组肉鸡胸肌红度(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甘草组和乳酸菌组显著高于联合组(P<0.05),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甘草组、乳酸菌组和联合组肉鸡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粗纤维(CF)表观代谢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甘草组和乳酸菌组(P<0.05)。5)28和84日龄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素氮(UN)含量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甘草组和乳酸菌肉鸡28日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及84日龄血清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联合组肉鸡28和84日龄血清TC和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甘草组和乳酸菌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甘草提取物或乳酸菌可提高育成期和育肥期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对肉品质无不良影响,且不损伤肉鸡肝脏功能。与单独添加甘草提取物和乳酸菌相比,甘草提取物与乳酸菌联合添加可协同提高育成期和育肥期肉鸡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乳酸菌 肉鸡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表观代谢率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的生物功能评价及相关质量标志物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悦 刘鸣畅 +1 位作者 杨艳歌 吴亚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0,共9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甘草提取物的护肤相关生物功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筛选出可用于表征甘草提取物护肤活性优劣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s),测定甘草提取物中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以及甘草酸、甘草苷、光甘草定、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次酸... 为研究不同品种甘草提取物的护肤相关生物功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筛选出可用于表征甘草提取物护肤活性优劣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s),测定甘草提取物中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以及甘草酸、甘草苷、光甘草定、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次酸和异甘草素7种主要活性单体的含量,并在细胞水平对商品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提取物的保湿及美白功效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对甘草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护肤相关生物功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保湿活性方面,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具有显著优势,而美白活性方面,光果甘草具有显著优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多糖、甘草素和甘草次酸含量与保湿活性具有较强正相关性,光甘草定、总黄酮和异甘草苷含量与美白活性具有较强正相关性。综上所述,不同品种甘草提取物的护肤功效不尽相同,需针对不同功效需求进行区分使用。另外,筛选出总多糖、甘草素和甘草次酸可作为甘草保湿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筛选出光甘草定、总黄酮和异甘草苷可作为甘草美白活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活性成分含量 保湿 美白 质量标志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体外选择性诱导几种人肿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39
5
作者 马靖 符乃阳 +2 位作者 李玉梅 彭文烈 徐安龙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06-811,共6页
目的:从体外诱导人肿瘤细胞凋亡的角度研究传统中药甘草的抗癌作用。方法:采用Hoechst33342染色观察染色体凝聚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两种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别以Fluo3和Rh123为荧光探针,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胞内游离钙和线粒体膜电位△... 目的:从体外诱导人肿瘤细胞凋亡的角度研究传统中药甘草的抗癌作用。方法:采用Hoechst33342染色观察染色体凝聚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两种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别以Fluo3和Rh123为荧光探针,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胞内游离钙和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癌基因cfos、cjun与cmyc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甘草选择性诱导胃癌MGC803、肝癌HepG2、肺癌NSCLC与宫颈癌Hela等几种人肿瘤细胞凋亡。甘草处理的MGC803、HepG2和NSCLC细胞均观察到胞内游离钙升高和△Ψm的下降。有趣的是,甘草不能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但其胞内钙和△Ψm与凋亡细胞株具有同样变化规律。原癌基因cfos、cjun与cmyc的蛋白产物在甘草处理的MGC803细胞中明显上调。结论:甘草抗癌活性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胞内钙升高、△Ψm下降和cfos、cjun与cmyc蛋白表达上调参与甘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甘草提取物 胞内钙 线粒体膜电位 原癌基因
下载PDF
含马齿苋及甘草提取物护肤品对敏感性皮肤辅助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3
6
作者 何黎 温海 +12 位作者 徐丽敏 李利 杨春俊 涂颖 李娜 起珏 朱红梅 周爱民 李虹 尹斌 蒋献 刘盛秀 林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评价含马齿苋及水溶性甘草提取物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对110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干、中性敏感性皮肤受试... 目的:评价含马齿苋及水溶性甘草提取物护肤品(商品名: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辅助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对110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干、中性敏感性皮肤受试者80例,油性敏感性皮肤受试者30例)面部分别外用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每日2次,连续使用1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5 d、30 d分别对受试者皮肤进行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同时对乳酸试验、皮损恢复情况、受试者对该产品的满意度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0 d后,干性、中性敏感性皮肤组受试者角质层含水量由治疗前71.53%±3.34%增加至74.49%±2.87%,油脂含量由治疗前(74.30±29.19)μg/cm^2增加至(90.01±11.45)μg/cm^2。油性皮肤组受试者含水量由治疗前71.95%±2.34%增加至75.09%±1.67%,油脂含量由治疗前(247.13±41.90)μg/cm^2下降至(223.23±40.19)μg/cm^2,治疗前后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皮肤弹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试验分值由治疗前4.39±0.82降至2.58±0.4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改善者87例,占79.09%;与使用前相比(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薇诺娜舒敏保湿修复霜及薇诺娜舒敏控油凝露对干、湿性敏感性皮肤有辅助治疗作用,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敏感性 护肤品 医学 马齿苋 甘草提取物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马靖 彭文烈 +2 位作者 梁东 庞大本 徐安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28-930,共3页
目的 :研究甘草提取物诱导胃癌MGC 80 3细胞发生凋亡。方法 :用荧光双染、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等方法 ,观察甘草提取物处理MGC 80 3细胞后细胞形态和染色质DNA等的变化 ,以双重免疫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处理前后 p53基因表达... 目的 :研究甘草提取物诱导胃癌MGC 80 3细胞发生凋亡。方法 :用荧光双染、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等方法 ,观察甘草提取物处理MGC 80 3细胞后细胞形态和染色质DNA等的变化 ,以双重免疫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处理前后 p5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处于不同凋亡进程中的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显著的凋亡峰 ,且凋亡百分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 ;高浓度甘草提取物处理的MGC 80 3细胞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ladder” ;甘草提取物对p53基因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甘草通过p53非依赖途径诱导MGC 80 3细胞凋亡 ,可望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凋亡诱导剂用于胃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医药疗法 甘草提取物 MGC-803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红艳 严莉 +2 位作者 王建华 耿淼 杨新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及甘草提取物小、大剂量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7d,测定血... 目的探讨甘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及甘草提取物小、大剂量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7d,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活性及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甘草提取物能明显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降低肝匀浆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甘草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急性肝损伤 转氨酶 脂质过氧化 小鼠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改平 朱华泽 杨建雄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3-57,共5页
为研究甘草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60%乙醇回流提取甘草(LF),甘草粗提物(LF0)通过AB-8吸附树脂纯化制取甘草精提物(LF1),对LF0和LF1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别采用DPPH法、2-脱氧-D-核糖法和NBT-NADH-PMS体系、β-胡萝卜素... 为研究甘草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60%乙醇回流提取甘草(LF),甘草粗提物(LF0)通过AB-8吸附树脂纯化制取甘草精提物(LF1),对LF0和LF1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别采用DPPH法、2-脱氧-D-核糖法和NBT-NADH-PMS体系、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测定LF0和LF1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及LF0和LF1的总抗氧化能力;通过对LF0和LF1还原能力的测定分析LF0和LF1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LF0和LF1能有效清除.O2-、DPPH.和OH.,具有良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且LF1的作用比LF0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抗氧化 自由基 清除作用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宁夏滩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巧娥 曹守勤 +2 位作者 周玉香 朱继红 侯丽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1-52,共2页
研究甘草提取物对宁夏滩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显著降低了宁夏滩羊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时有降低尿酸含量的趋势。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血液生化指标 宁夏滩羊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罗宗刚 王玲 +3 位作者 杨远新 饶骏 汪冠军 魏百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14,共7页
【目的】研究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约60 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40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600和900 mg/kg甘... 【目的】研究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约60 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40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600和900 mg/kg甘草提取物,试验期12周。【结果】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对肥育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900mg/kg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最高;肥育猪的屠宰率、胴体长和瘦肉率在4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900 mg/kg添加组的眼肌面积得到显著提高(P<0.05);添加甘草提取物提高了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甘草提取物可显著的提高肌肉中油酸的含量(P<0.05),且添加甘草提取物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600、900 mg/kg添加组育肥猪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0、900 mg/kg添加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甘草提取物不影响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了肥育猪的眼肌面积,增加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改善了肉质。综合试验中育肥猪生长性能、肉质性状等指标,建议生长育肥猪中甘草提取物饲料中适宜添加量为9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生长肥育猪 生长速度 胴体性状 肉品质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0
12
作者 李想 李冀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81-86,共6页
甘草性平味甘,归脾、胃、心、肺经,为临床常用药,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甘草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甘草皂苷类的甘草皂苷、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类的甘草总黄酮、甘草苷、异甘草素、光甘草... 甘草性平味甘,归脾、胃、心、肺经,为临床常用药,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甘草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甘草皂苷类的甘草皂苷、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类的甘草总黄酮、甘草苷、异甘草素、光甘草定,以及甘草多糖。近期的研究集中在甘草活性成分的抗肿瘤、抗炎杀菌、抗病毒、保肝、抗心肌缺血、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方面,而对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保护作用等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甘草其他有效成分及其综合作用的研究也还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提取物 活性成分 药理学 综述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五氯硝基苯造成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涛 曹颖林 +1 位作者 白虹 陈英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提取物 (GA)对五氯硝基苯 (PCNB)造成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每日灌胃给予五氯硝基苯 (PCNB) 4 0 0mg/kg ,连续 1 5d ,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 (GOT)和碱性磷酸酶(ALP)及肝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 ,病理组织检查肝细胞损伤程... 目的观察甘草提取物 (GA)对五氯硝基苯 (PCNB)造成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每日灌胃给予五氯硝基苯 (PCNB) 4 0 0mg/kg ,连续 1 5d ,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 (GOT)和碱性磷酸酶(ALP)及肝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 ,病理组织检查肝细胞损伤程度。结果PCNB使大鼠血清GOT和ALP含量显著升高 ,肝组织MDA含量也显著升高 ,病理组织检查显示PCNB能够引起肝细胞坏死 ,给予甘草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PCNB引起的血清GOT、ALP及肝组织MDA的升高。结论GA对于PCNB造成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五氯硝基苯 大鼠 肝损伤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鉴定甘草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永 严安定 高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建立HPLC/ESI-MS分析鉴定甘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195~400 nm;采用正负离子同时检测模式。结果甘草中的14个黄... 目的建立HPLC/ESI-MS分析鉴定甘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195~400 nm;采用正负离子同时检测模式。结果甘草中的14个黄酮类、8个皂苷类成分和1个香豆素类成分获得了良好的分离与鉴定。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适合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鉴定,可用于甘草原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技术分析 甘草提取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绵羊皮下脂肪沉积与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常彦飞 罗海玲 +3 位作者 张玉伟 李丽 陈勇 矫丽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作者旨在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I。E)对绵羊皮下脂肪沉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健康、断奶后20~30d、初始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LE... 作者旨在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I。E)对绵羊皮下脂肪沉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健康、断奶后20~30d、初始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LE;试验I~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2000、3000、4000mg/kgLE。试验期120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并测定滩羊皮下脂肪重、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及皮下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I~Ⅳ组的皮下脂肪重分别降低了20.16%、14.40%、18.11%、20.16%;添加3000mg/kgLE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效果最明显,LE对总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LE显著降低皮下脂肪组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P〈0.05),其中添加3000mg/kgLE降低G6PDH活性的效果最佳,对脂肪酸合成酶(FAS)、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和6-磷酸脱氢酶(6PGDH)活性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提示,LE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皮下脂肪重的趋势,其中添加3000mg/kgLE的降脂作用最好,甘草提取物主要通过下调脂肪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活性来抑制绵羊皮下脂肪沉积,但甘草提取物调控滩羊皮下脂肪代谢关键酶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绵羊 皮下脂肪代谢关键酶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沈金灿 卢素格 +2 位作者 庄峙厦 王小如 Frank S.C.Lee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B12期16-18,共3页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LC/ESI-MS)联用技术快速、准确地的鉴别了甘草提取物中的两种主要组成分:甘草酸和甘草苷,测定、比较了不同等级甘草药材中甘草酸的含量的差异,发现:相同等级的甘草中野生的比人工栽培的其甘草酸含量...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LC/ESI-MS)联用技术快速、准确地的鉴别了甘草提取物中的两种主要组成分:甘草酸和甘草苷,测定、比较了不同等级甘草药材中甘草酸的含量的差异,发现:相同等级的甘草中野生的比人工栽培的其甘草酸含量高;而同种栽培方式下等级越高甘草酸含量则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提取物 质谱联用 甘草 液相色谱 LC 鉴别 酸含量 栽培方式 人工栽培
下载PDF
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对肾病模型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素霞 董晓茜 +9 位作者 杨瑞 李显华 包玉龙 刘禾 王月敏 张世良 唐思 张璐 孔维钢 杜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282-2284,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雷公藤提取物及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的不同剂量配比,干预肾病模型大鼠,检测对大鼠体重、24 h尿蛋白、血液学主要指标的影响,观察雷公藤与甘草配伍的减毒增效作用... 目的:探讨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雷公藤提取物及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的不同剂量配比,干预肾病模型大鼠,检测对大鼠体重、24 h尿蛋白、血液学主要指标的影响,观察雷公藤与甘草配伍的减毒增效作用。结果:阿霉素造肾病模型对大鼠体重、24 h尿蛋白量、血液系统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使大鼠体重下降,24 h尿蛋白量升高,血液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明显减少。对于上述毒性表现,雷公藤提取物和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均能显示一定的治疗和改善作用,在治疗和改善程度上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优于雷公藤提取物。结论:甘草提取物对雷公藤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提取 甘草提取物 配伍 肾病模型 血液学
原文传递
甘草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对HepG2细胞中二相代谢酶UGT1A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谭亲友 胡骞 +3 位作者 张靖 刘新云 廖曾珍 李江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提取物及18α-甘草酸(18α-GL)、18β-甘草酸(18β-GL)、18α-甘草次酸(18α-GA)、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HepG2细胞上UGT1A蛋白表达和UGT1A mRNA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HepG2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分析HepG2细胞中二... 目的研究甘草提取物及18α-甘草酸(18α-GL)、18β-甘草酸(18β-GL)、18α-甘草次酸(18α-GA)、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HepG2细胞上UGT1A蛋白表达和UGT1A mRNA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HepG2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分析HepG2细胞中二相代谢酶UGT1A的蛋白表达,采用Q-PCR从转录水平检测UGT1A mRNA。结果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18α-GL、18β-GL对UGT1A的蛋白表达有增加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α-GA和18β-GA使UGT1A的蛋白表达量增加且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实验结果表明18α-GL、18β-GL使UGT1A的mRNA表达有上调作用;18α-GA对UGT1A的mRNA表达有上调作用,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18β-GA使UGT1A的mRNA表达上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提取物、18α-GL、18β-GL、18α-GA和18β-GA对UGT1A蛋白表达和mRNA影响均表现为诱导作用,且18β-GA对UGT1A的诱导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18Α-甘草 18Β-甘草 18α-甘草次酸 18Β-甘草次酸 UGT1A HEPG2细胞
原文传递
甘草提取物对卡拉库尔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俊峰 郭雪峰 刘永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3-77,共5页
本试验以3只健康的卡拉库尔羊为瘤胃液供体,采集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培养,试验设计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来源样组:对照组(G0)、10%胀果甘草粗提物组(G1)、10%刺果甘草粗提物组(G2)、10%刚果甘草粗提物(G3)、10%甘草原样(G4);分别添... 本试验以3只健康的卡拉库尔羊为瘤胃液供体,采集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培养,试验设计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来源样组:对照组(G0)、10%胀果甘草粗提物组(G1)、10%刺果甘草粗提物组(G2)、10%刚果甘草粗提物(G3)、10%甘草原样(G4);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组:0%组(Z0)、0.5%组(Z1)、1%组(Z2)、3%组(Z3)、5%组(Z4)、7%组(Z5),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参数:pH、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产气量、氨态氮浓度(NH3-N)的影响。结果显示,本试验添加的G1、G2、G3、G4组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降低瘤胃产气量和乙酸产量;添加不同剂量的甘草粗提取物时,Z3组的添加剂量使瘤胃pH在正常范围,同时对产气量无显著影响,乙酸/丙酸比值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卡拉库尔羊 体外试验 发酵参数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致建鲤精密肝切片组织损伤中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金梁 曹丽萍 +4 位作者 刘英娟 贾睿 赵才源 申玉金 殷国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7-843,共7页
利用精密肝组织切片来评价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TCDD)诱导建鲤精密肝切片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制备的肝组织切片分为6个处理组,即Control组、TCDD模型组、甘草提取物对照组、甘草提取物前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后处理组... 利用精密肝组织切片来评价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TCDD)诱导建鲤精密肝切片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制备的肝组织切片分为6个处理组,即Control组、TCDD模型组、甘草提取物对照组、甘草提取物前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后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前后处理组,其中甘草提取物前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后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前后处理组分别换用含0.2、0.4、0.8 mg·m L-1的甘草提取物L-15培养基与精密肝切片共培养,用于检测损伤肝切片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Ig M)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前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可以较好缓解TCDD对肝组织造成的损伤,降低了肝切片培养液中GOT、GPT活性以及MDA、TNF-α、IL-1β、Ig M含量,提高了培养液中SOD活性。这说明甘草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TCDD造成的肝组织损伤,对肝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2 3 7 8-四氯二苯-p-二噁英(TCDD) 精密肝组织切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免疫球蛋白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