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邓英光 银雪艳 +2 位作者 郭秀彩 张紫萍 李峰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吴茱萸碱,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碱溶液后,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绘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吴茱萸碱,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射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碱溶液后,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吴茱萸碱的含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以DAS 2.0软件分析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和吴茱萸溶液的Cmax分别为(1.61±0.19)和(0.92±0.11)μg·mL^(-1),AUC_(0~t)分别为(4.76±1.41)和(2.07±0.22)mg·L^(-1)·h,CL分别为(0.67±0.21)和(1.38±0.14)L·h^(-1)·kg^(-1),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的C_(max)、AUC_(0~t)较吴茱萸碱溶液提高了1.75、2.30倍,CL是吴茱萸碱溶液的0.48倍,C_(max)、AUC_(0~t)和C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吴茱萸碱制备为吴茱萸碱-甘草酸纳米胶束能延长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延缓吴茱萸碱在体内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甘草酸 胶束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张莉 张宇 +2 位作者 魏曼玉 赵冰清 樊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住院部收治的98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患者均接受肝动脉...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住院部收治的98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患者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各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损伤发生率、不良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甲胎蛋白(AFP)。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6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2,P>0.05);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28.57%)低于对照组(5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2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4%和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及IL-6水平分别为(41.25±4.23)μg·m L^(-1)、(35.49±5.23)μg·m 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23±6.62)μg·m L^(-1)、(57.73±4.23)μg·m 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31、48.908,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水平为(77.63±6.93) pg·m L^(-1),低于对照组(122.65±9.54) pg·m 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26,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较好保护TACE治疗的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肝功能,还可一定程度抑制肿瘤,提升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可靠,利于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甘草酸镁注射液 肝功能 疗效 肿瘤标志物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减轻肺结核模型大鼠肺损伤
3
作者 曹培谦 王志刚 苗学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44-1550,共7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DG)对肺结核模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肺结核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甘草酸二铵低、中、高剂量组(L-DG、M-DG、H-DG组)、甘草酸二铵高剂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DG)对肺结核模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肺结核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甘草酸二铵低、中、高剂量组(L-DG、M-DG、H-DG组)、甘草酸二铵高剂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组(H-DG+GW9662组),另取18只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检测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Mtb)菌落数;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PARγ、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产生大量增生型结核结节,肺泡形态发生变化,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甚至出现干酪样坏死现象,结核菌菌落数增多,细胞凋亡率、TNF-α、IL-6、IFN-γ、COX-2水平及p-p38MAPK/p38MAPK表达升高,PPARγ表达降低(P<0.05)。L-DG、M-DG、H-DG组较模型组肺组织结构、肺泡形态、炎性细胞浸润、干酪样坏死等现象均有所改善,结核菌菌落数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TNF-α、IL-6、IFN-γ、COX-2水平及p-p38MAPK/p38MAPK表达降低,PPARγ表达升高,其中H-DG组变化最显著(P<0.05)。GW9662处理可部分逆转DG对肺结核大鼠的肺损伤改善作用。结论DG可改善肺结核大鼠的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p38MAP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肺结核 肺损伤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张琼 周芳 郭亚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51-253,257,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肾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lgG)、免疫球蛋白A(lg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lgG、lg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他克莫司可改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肾功能,缓解炎症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并发症 肾炎/并发症 甘草酸/药理学 他克莫司结合蛋白质类/药理学
原文传递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5
作者 罗莹 汤勤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3期1952-1953,1956,共3页
目的探究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探究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AST及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CHB,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与火把花根片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比较
6
作者 方兴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对比复方甘草酸苷片和火把花根片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35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分为甘草组(18例)和火把花组(17例)。甘草组选择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火把花组选择火把花根片治疗... 目的对比复方甘草酸苷片和火把花根片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35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分为甘草组(18例)和火把花组(17例)。甘草组选择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火把花组选择火把花根片治疗,每组均治疗2~3个疗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甘草组与火把花组临床总有效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改善程度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③两组的IL-17A、IL-22和INF-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下降程度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④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甘草组与火把花组之间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复方甘草酸苷片和火把花根片治疗掌跖脓疱病具有较一致的临床疗效,且两种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火把花根片 掌跖脓疱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结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张南 高钟丽 王维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结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皮肤科收治的98例玫瑰痤疮患者(2022年1月~2024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结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统计治疗前、治疗后总积分,评估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结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皮肤科收治的98例玫瑰痤疮患者(2022年1月~2024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结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统计治疗前、治疗后总积分,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98例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2.60±1.09分)、次要症状评分(1.91±1.21分)和总积分(4.51±1.68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8.01±1.17分、5.37±1.14分)(P<0.05)。98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90%(93/98)。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7/98)。结论两者联合治疗效果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总有效率较为理想,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该用药方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 硫酸羟氯喹片 脓包 毛细血管扩张 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刮痧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手部顽固性湿疹湿热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杜迎春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手部顽固性湿疹湿热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手部顽固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次,3次/d,饭后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手部顽固性湿疹湿热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手部顽固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次,3次/d,饭后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刮痧(督脉、膀胱经,主穴取大椎、神道、天柱、神堂、膈俞、膈关、脾俞、意舍)治疗,1次/周。两组均治疗8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00%(41/5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躯体功能、心理活动、社会能力、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手部湿疹严重指数评分和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刮痧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手部顽固性湿疹湿热证有较好疗效,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湿疹,缓解瘙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顽固性湿疹 刮痧 复方甘草酸苷片 依巴斯汀片 炎症因子 生活质量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清化复肝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肝损伤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杨阳 张明 姚春旭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清化复肝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化疗后肝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52例化疗后出现肝损伤的APL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观察清化复肝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化疗后肝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52例化疗后出现肝损伤的APL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6例,两组均采用维A酸联合亚砷酸化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化复肝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8%(75/76),高于对照组的86.84%(6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hs-CRP、IL-6、AST、ALT、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复肝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APL化疗后肝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ATL、AST、hs-CRP、IL-6水平,改善细胞免疫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复肝汤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化疗 肝损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片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孙莉莉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6期59-61,68,共4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使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8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使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8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予以恩替卡韦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水平(TBIL)、透明质酸(HA)、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PCⅢ)、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CHB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减少机体的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恩替卡韦片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11
作者 张玉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36-0039,共4页
探究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收治时间是2020年1月-2021年6月,所有患者被平均分成了参照组(35例,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干预组(35例,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 探究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收治时间是2020年1月-2021年6月,所有患者被平均分成了参照组(35例,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干预组(35例,给予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症状积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一些,组间差别明显(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以富马酸卢帕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可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升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卢帕他定 复方甘草酸 慢性荨麻疹
原文传递
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媛 王珍 +1 位作者 曹雪 侯绍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分为对照(NG)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及HG+GA组(30 mmol/L葡萄糖+200... 目的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分为对照(NG)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及HG+GA组(30 mmol/L葡萄糖+200μmol/L GA)。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及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IL-1β、TNF-α、α-SMA在细胞内的荧光表达强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L-6及IL-8的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IL-1β、TNF-α、IL-6、IL-8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TNF-α、IL-6、IL-8和α-SMA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与HG组相比,HG+GA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和IL-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IL-6、TNF-α、IL-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高糖 甘草酸 肾小球系膜细胞 炎性因子 纤维化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和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炎降低转氨酶疗效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朴丽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26-0129,共4页
分析对比复方甘草酸苷和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炎对转氨酶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异甘草酸镁)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各3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疗效和肝功... 分析对比复方甘草酸苷和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炎对转氨酶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异甘草酸镁)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各3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疗效和肝功能、肝纤维指标和炎症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炎有具有较高疗效,比复方甘草酸苷更利于降低转氨酶,值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 甘草酸 慢性肝炎 转氨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甘草酸苷联合艾司氯胺酮对小鼠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彬 杨建新 +2 位作者 李月 吉郝斌 孟治寿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苷联合艾司氯胺酮通过调节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信号通路对小鼠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组、PND组、甘草酸苷组、艾司氯胺酮组、甘草酸苷+艾司氯胺酮组,每组24只。本实... 目的探讨甘草酸苷联合艾司氯胺酮通过调节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信号通路对小鼠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组、PND组、甘草酸苷组、艾司氯胺酮组、甘草酸苷+艾司氯胺酮组,每组24只。本实验通过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各组小鼠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7 d行定位航行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术后第7天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目标象限穿梭次数。ELISA法检测术前1 d,术后1,3,7 d各组小鼠海马区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表达含量。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空白组、PND组、甘草酸苷+艾司氯胺酮组术后第1天小鼠海马区HMGB1表达情况。结果各组术前1 d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其他组术后同时点逃避潜伏期均延长(P<0.05),术后第7天穿越平台次数均减少(P<0.05);与PND组相比,甘草酸苷组、艾司氯胺酮组和甘草酸苷+艾司氯胺酮组术后同时点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术后第7天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与甘草酸苷组和艾司氯胺酮组相比,甘草酸苷+艾司氯胺酮组术后同时点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术后第7天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其余组术后同时点海马区IL-1β、TNF-α、HMGB1、TLR-4、NF-κB表达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PND组相比,甘草酸苷组、艾司氯胺酮组和甘草酸苷+艾司氯胺酮组术后同时点海马区IL-1β、TNF-α、HMGB1、TLR-4、NF-κB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甘草酸苷组和艾司氯胺酮组相比,甘草酸苷+艾司氯胺酮组术后同时点海马区IL-1β、TNF-α、HMGB1、TLR-4、NF-κB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PND组小鼠术后第1天海马CA1区及DG区HMGB1表达明显增多,且在海马CA1区及DG区均检测到HMGB1在细胞质中表达;与PND组相比,甘草酸苷+艾司氯胺酮组术后第1天小鼠海马CA1区及DG区HMGB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甘草酸苷联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可改善小鼠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艾司氯胺酮 神经认知障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改善顺铂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
15
作者 王欣爽 安亚娟 +4 位作者 管秀菊 李娇 刘玥 魏丽萍 齐新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809-814,共6页
目的探究异甘草酸镁(MgIG)对顺铂(CDDP)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顺铂模型组(CDDP组)、顺铂+异甘草酸镁低剂量组(MgIG-L组)、顺铂+异甘草酸镁高剂量组(MgIG-H组),每组6... 目的探究异甘草酸镁(MgIG)对顺铂(CDDP)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顺铂模型组(CDDP组)、顺铂+异甘草酸镁低剂量组(MgIG-L组)、顺铂+异甘草酸镁高剂量组(MgIG-H组),每组6只。每日监测大鼠体质量变化。给药结束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窄率(LV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及亚铁离子(F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蛋白表达。结果Control组大鼠在饲养期间体质量呈增长趋势,CDDP组体质量呈降低趋势;与CDDP组相比,MgGL-L组和MgGL-H组大鼠给药5 d、9 d、13 d时体质量均增加(P<0.05)。与Control组相比,CDDP组的LVEF、LVFS降低,LVESD、LVEDD升高,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变形和断裂,血清CK-MB、cTnI水平升高,心肌组织中MDA、Fe2+、ROS水平升高,SOD、GSH水平降低,心肌组织中Nrf2、GPX4和FTH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CSL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DDP组相比,MgIG-L组和MgIG-H组上述指标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均明显改善。结论异甘草酸镁通过调节心肌氧化应激水平、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从而改善顺铂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顺铂 心肌 氧化性应激 铁死亡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
16
作者 廖强 韩娟 +3 位作者 袁成雪 张瑞 李文斌 张剑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究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DIL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观... 目的探究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DIL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肝区胀痛、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和乏力等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ALT、AST、TBiL、ALP、MDA、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5%)与对照组(9.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DILI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症状消退,并改善其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甘草酸镁注射液 药物性肝损伤
下载PDF
甘草酸能减轻小鼠肺炎病毒引起的小鼠肺脏损伤
17
作者 刘芸 冯婷婷 +4 位作者 佟巍 郭智 李夏 孔琪 向志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51-258,共8页
目的通过小鼠肺炎病毒(pneumonia virus of mice,PVM)感染近交系BALB/c小鼠建立病毒感染肺炎动物模型,观察PVM感染过程中促炎症警报素分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变化,以及HMGB1抑制剂甘草酸(glycyrrhizic... 目的通过小鼠肺炎病毒(pneumonia virus of mice,PVM)感染近交系BALB/c小鼠建立病毒感染肺炎动物模型,观察PVM感染过程中促炎症警报素分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变化,以及HMGB1抑制剂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对小鼠肺脏感染损伤的在体干预作用。方法将3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一组未经PVM感染,作为对照组(Control);另外两组先以1×10^(4)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_(50))/25μL剂量滴鼻接种PVM,然后分别给予GA生理盐水溶液灌胃(GA组)或单纯生理盐水灌胃(normal saline,NS组)处理,连续15 d。其间,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外观等改变。在实验终点采集各组小鼠的肺脏组织样本,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肺脏组织内PVM和HMGB1蛋白的分布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肺脏组织中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特异性受体(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pecific receptor,AGER),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NS组小鼠6 d后体重显著下降(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其肺脏有明显的炎症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MGB1从细胞核释放至细胞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MGB1、IL-1β和IL-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GA干预组的临床症状和体重无明显变化。而与NS组相比,GA干预组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且肺组织中HMGB1、IL-1β、IL-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AGER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PVM感染能引起明显的小鼠肺部炎症性病理损伤,而GA能有效减轻其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HMGB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小鼠肺炎病毒 肺损伤 BALB/C小鼠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甘草酸纳米胶束的制备、表征及评价
18
作者 郑慧敏 王兰 +6 位作者 王艳 郭若曦 武改红 王军 张蕾 张秀君 李雪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9,共9页
制备α-倒捻子素/甘草酸纳米胶束(α-Mangostin/glycyrrhizic Acid Nanomicelles,α-MG/GA NMs),以提高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α-MG)的溶解度和抗氧化活性。以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为载体制备α-MG/GA NMs,并进行工艺优化,... 制备α-倒捻子素/甘草酸纳米胶束(α-Mangostin/glycyrrhizic Acid Nanomicelles,α-MG/GA NMs),以提高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α-MG)的溶解度和抗氧化活性。以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为载体制备α-MG/GA NMs,并进行工艺优化,表征和体外释放度、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下制得的α-MG/GA NMs中α-MG溶解度为232.65μg/mL,比水中溶解度大了近1163倍;α-MG/GA NMs粒径为123.46 nm、PDI为0.24、Zeta电位为-20.94 mV;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显示其为类球形;冻干后在光照、高温、高湿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显示α-MG与GA可能发生氢键相互作用;体外释放结果表明α-MG/GA NMs能促进α-MG释放,具有缓释效果,在pH值7.4、5.0的释放介质中24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7.03%、40.56%;与游离α-MG相比,α-MG/GA NMs的抗氧化活性更强,且GA与α-MG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协同指数(CI值)分别为0.62、0.58。该研究制备的α-MG/GA NMs提高了α-MG的溶解度与抗氧化活性,为α-MG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素 甘草酸 纳米胶束 溶解度 抗氧化
下载PDF
酵母细胞催化合成18α-甘草酸
19
作者 邢登雪 张良 +4 位作者 李文强 梁建华 秦磊 张根林 李春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66-3276,共11页
18α-甘草酸(18α-GL)是一种齐墩果烷型皂苷,比其差向异构体18β-GL极性小、亲脂性好,更强的抗毒抗炎作用和更高的肝脏靶向性使18α-GL成为保肝护肝领域的主要药物成分。但目前18α-GL的制备方法污染大、效率低,亟需开发一种绿色简单地... 18α-甘草酸(18α-GL)是一种齐墩果烷型皂苷,比其差向异构体18β-GL极性小、亲脂性好,更强的抗毒抗炎作用和更高的肝脏靶向性使18α-GL成为保肝护肝领域的主要药物成分。但目前18α-GL的制备方法污染大、效率低,亟需开发一种绿色简单地合成18α-GL的方法。利用酵母细胞异源表达糖基转移酶,通过全细胞催化方式鉴定出可催化18α-甘草次酸(18α-GA)特异性合成18α-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18α-GAMG)的糖基转移酶cGuCSyGT和催化18α-GAMG特异性合成18α-GL的糖基转移酶GgUGT1。进一步运用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cGuCSyGT对18α-GA的催化活性比18β-GA低的原因。最后采用优化底物添加浓度、底盘细胞、底物添加时间、反应时间、培养基成分补加和底物溶剂的策略构建了酵母催化合成18α-GAMG和18α-GL的最优工艺,使18α-GAMG和18α-GL的产量分别达到(36.38±1.87)mg/L和(39.32±0.75)mg/L。本研究实现了18α-GAMG和18α-GL的微生物催化合成,可为18α-GL的微生物全合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18Α-甘草酸 18α-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 糖基转移酶 酵母细胞催化
下载PDF
甘草酸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付晓康 梁薇薇 +3 位作者 高帅 苏琴 尉全平 孙子梅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912-918,共7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机制是否与内源性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有关。方法:将HBE细胞分为对照组、感染组(RSV组)、低剂量甘草酸组(RSV+L-甘...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机制是否与内源性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有关。方法:将HBE细胞分为对照组、感染组(RSV组)、低剂量甘草酸组(RSV+L-甘草酸组)、中剂量甘草酸组(RSV+M-甘草酸组)、高剂量甘草酸组(RSV+H-甘草酸组)、RSV+Colivelin组、RSV+H-甘草酸+SD-1029组。对照组细胞不经任何处理;RSV组用含0.0001 PFU/mL的RSV病毒溶液培养细胞2h,再更换为正常培养液培养24h;RSV+L-甘草酸组、RSV+M-甘草酸组和RSV+H-甘草酸组在RSV感染HBE细胞模型的基础上,用30、60、120μg/mL甘草酸处理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RSV+Colivelin组在RSV感染HBE细胞模型的基础上,用含有浓度为0.5μmoL/L 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Colivelin处理的培养基培养细胞;RSV+H-甘草酸+SD-1029组在RSV感染HBE细胞模型的基础上,用120μg/mL甘草酸和10μmoL/L 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SD-1029共同处理的培养基培养细胞。24h后收集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ax、cleaved-Caspase-3、Bcl-2、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V组OD值、Bcl-2、cleaved-Caspase-3、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IL-6、TNF-α水平、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RSV组比较,RSV+L-甘草酸组、RSV+M-甘草酸组、RSV+H-甘草酸组、RSV+Colivelin组OD值、Bcl-2、cleaved-Caspase-3、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IL-6、TNF-α水平、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RSV+H-甘草酸组比较,RSV+H-甘草酸+SD-1029组OD值、Bcl-2、cleaved-Caspase-3、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IL-6、TNF-α水平、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甘草酸可能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RSV感染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抑制RSV感染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支气管上皮细胞 甘草酸 JAK2/STAT3信号通路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