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琴 孔伟丽 +4 位作者 吕康 徐爱兰 刘慧 王永会 刘兰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96-99,104,共5页
目的观察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MDA、ox-LDL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SOD、GSH-Px水平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ox-LDL水平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甘露醇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药物毒性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及葡萄糖的含量 被引量:6
2
作者 高青 周立春 田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9-581,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及葡萄糖的含量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5μm,250mm×4.6mm),乙腈-水(85∶1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4mL·min^(-1),漂移管...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及葡萄糖的含量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5μm,250mm×4.6mm),乙腈-水(85∶1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4mL·min^(-1),漂移管温度为100℃,载气(空气)流速为2.74mL·min^(-1)。结果:葡萄糖在0.6-1.4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n=6),回收率为100.8%(RSD 为0.9%,n=9)。甘露醇在0.3-9.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n=6),回收率为100.1%(RSD 为1.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HPLC-ELSD法 葡萄糖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控制方法 线性关系 含量方法 同时测定 回收率 色谱柱 填充剂 流动相 重现性 流速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的含量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更申 裴丽娟 +1 位作者 庞文哲 王茉莉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ugar PakⅠ,流动相为水,柱温为80℃,示差折光检测器,设定温度为45℃,进样量为20μl。结果甘露醇的线性范围为0.1501~7.5020 mg/ml(r=0.9999),定量限为70.0 ng...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ugar PakⅠ,流动相为水,柱温为80℃,示差折光检测器,设定温度为45℃,进样量为20μl。结果甘露醇的线性范围为0.1501~7.5020 mg/ml(r=0.9999),定量限为70.0 ng,平均回收率为99.7%、99.9%、99.9%,RSD为0.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露醇注射液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致紫癜性药疹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楠 刘辉 +1 位作者 史晓蔚 张芳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9-1039,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6岁。慢性咳嗽和咳痰十余年,加重伴喘息1周。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予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100ml。静滴,1次/d。用药4d 后包皮呈蓝紫色,伴局部肿胀,并逐渐加重,
关键词 甘露醇注射液 氧氟沙星 紫癜性药疹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临床资料 慢性咳嗽 局部肿胀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江湖 冷志兵 +1 位作者 杨晓玲 蒲亨萍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4期83-84,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方法选取同一批号20%甘露醇注射液300袋,随机均分为热水浴组、暖垫组和恒温箱组各100袋,冷藏产生结晶后分别采用热水浴、暖垫和恒温箱复溶,并测量其p H、不溶性微粒数、可见异物和甘露...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溶解20%甘露醇注射液结晶的质量。方法选取同一批号20%甘露醇注射液300袋,随机均分为热水浴组、暖垫组和恒温箱组各100袋,冷藏产生结晶后分别采用热水浴、暖垫和恒温箱复溶,并测量其p H、不溶性微粒数、可见异物和甘露醇含量。结果热水浴组、恒温箱组注射液的p H分别为为5. 7±0. 27、5. 6±0. 36,均高于暖垫组的5. 5±0. 19(P均<0. 05),热水浴组、恒温箱组注射液的p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组注射液p H均符合甘露醇注射液的p H标准;甘露醇结晶复溶后,直径≥10μm和≥25μm的不溶性微粒数热水浴组>恒温箱组>暖垫组(P均<0. 05); 3组注射液的可见异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甘露醇含量恒温箱组>暖垫组>热水浴组(P均<0. 05)。结论暖垫法和恒温箱法溶解结晶的20%甘露醇注射液的质量优于热水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注射液 药物结晶 溶解方法 热水浴 暖垫 恒温箱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用二次活性炭吸附消除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验法干扰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明清 李家琪 +1 位作者 章激 王海峰 《中国药业》 CAS 2001年第8期10-11,共2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 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存在的干扰因素,无需稀释排除其干扰作用。方法:改进生产工艺,在配制过程中采取二次活性炭吸附法,并进行干扰试验的对比和热原试验的对比。结果:该试验表明了以二次活性炭吸附法配制的 2... 目的:分析与研究 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存在的干扰因素,无需稀释排除其干扰作用。方法:改进生产工艺,在配制过程中采取二次活性炭吸附法,并进行干扰试验的对比和热原试验的对比。结果:该试验表明了以二次活性炭吸附法配制的 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甘露醇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干扰试验 二次活性炭吸附
下载PDF
甘露醇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澄 江春霞 +3 位作者 檀蜜艳 陈爱华 张纯 刘皋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01-702,共2页
目的 :探讨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原检查法检测甘露醇注射液的可行性。方法 :按中国药典法进行实验。结果 :甘露醇注射液经 2倍稀释后可排除干扰因素。结论 :用灵敏度为 0 .2 5EU·mL- 1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关键词 鲎试剂 甘露醇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下载PDF
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燕 兰婉玲 +1 位作者 傅超美 何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建立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RID检测器)进行有关物质检查。色谱柱:phenomenex Rezex RCM-Monosaccharide Ca+;流动相:脱气水;流速:1.0 ml/min。结果该试验条件能有效分离主峰与杂质、降... 目的建立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RID检测器)进行有关物质检查。色谱柱:phenomenex Rezex RCM-Monosaccharide Ca+;流动相:脱气水;流速:1.0 ml/min。结果该试验条件能有效分离主峰与杂质、降解产物峰,可用于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查;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均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甘露醇注射液在灭菌后的储藏过程中亦未见有降解产物产生。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甘露醇及甘露醇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 甘露醇注射液 有关物质检查
下载PDF
甘露醇注射液中结晶经加温溶解后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徐艳艳 丁培志 +3 位作者 季丽杭 傅军霞 杨君燕 何伟珍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1162-1164,1167,共4页
目的加温溶解甘露醇注射液中的结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随机抽取含甘露醇结晶的甘露醇注射液3批,分别将其置于热水器的顶部,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取下。通过酸度计测定3批供试品的pH值,显微计数法检查不溶性微粒,灯检法检查可见异物,... 目的加温溶解甘露醇注射液中的结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随机抽取含甘露醇结晶的甘露醇注射液3批,分别将其置于热水器的顶部,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取下。通过酸度计测定3批供试品的pH值,显微计数法检查不溶性微粒,灯检法检查可见异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甘露醇含量等检查方法对供试品溶液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3批供试品的pH值分别5.70±0.21、5.50±0.28和5.50±0.16,符合甘露醇注射液的pH值标准(pH4.5~6.5)。不溶性微粒检查结果示供试品溶液的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质量标准。可见异物检查示3批供试品溶液中未发现有异物,仅其中3瓶带微量白点,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质量标准。HPLC法测得3批供试品溶液中甘露醇相对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分别为98.0%、97.9%和99.5%,甘露醇含量符合质量标准。结论加温是溶解甘露醇结晶的有效方法,结晶溶解后的甘露醇注射液符合该药品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注射液 甘露结晶 PH值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甘露醇注射液应慎用软包装输液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敦庆 崔英先 +1 位作者 毕静芝 宫彩霞 《中国药师》 CAS 2003年第4期253-253,共1页
关键词 甘露醇注射液 软包装输液袋 结晶
原文传递
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与夫西地酸钠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丽平 岳红霞 袁进国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6期1587-1587,共1页
关键词 甘露醇注射液 夫西地酸钠 氧氟沙星 配伍禁忌 广谱抗菌作用 革兰氏阴性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 细菌DNA
下载PDF
2012~2018年我国内地甘露醇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文献源病例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竞 周文犁 周延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69-772,共4页
目的:分析2012~2018年我国内地甘露醇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ADR)文献源病例的特点。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2012~2018年我国内地医药学学术期刊中甘露醇注射液严重ADR病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与原发病、甘露醇注射液用法用量与用药合... 目的:分析2012~2018年我国内地甘露醇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ADR)文献源病例的特点。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2012~2018年我国内地医药学学术期刊中甘露醇注射液严重ADR病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与原发病、甘露醇注射液用法用量与用药合理性、ADR发生时间、类型、临床表现与转归等。结果:共检索获得55篇文献,1553例ADR病例,其中严重的ADR 1166例。男性673例(57.72%),女性426例(36.54%),性别不详67例(5.74%)。患者年龄范围1~87岁,40~69岁占81.22%;脑出血、脑梗死及颅脑损伤3种原发病的病例数合计占病例总数的83.54%。静脉注射1121例,口服用药45例,用法用量均符合规定。严重ADR主要表现为渗透性肾病363例(31.13%)、急性肾衰232例(19.9%)、水与电解质紊乱163例(13.98%)、神经系统损害191例(16.38%),口服给药导致肠梗阻45例(3.86%)。新的严重ADR为低颅压反应、过敏性哮喘。1166例严重ADR病例中死亡51例,均由急性肾衰所致,其余病例均恢复正常。结论:甘露醇注射液的严重ADR仍然较多,应当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及用药监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注射液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急性肾功能衰竭 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
原文传递
甘露醇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皖生 周开宇 +1 位作者 徐道剑 卢翔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6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探讨甘露醇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已接受开颅手术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使用3%的高渗盐水,观察组使用20%的甘露醇注射液。考... 目的探讨甘露醇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已接受开颅手术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使用3%的高渗盐水,观察组使用20%的甘露醇注射液。考察两组患者脑水肿情况、颅内压变化及随访半年后MMSE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1天的脑水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脑水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天、3天、7天及10天的颅内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可有效减轻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脑水肿的程度,降低颅内压,从而提高外伤性颅脑损伤手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脑水肿 颅内压 甘露醇注射液
下载PDF
甘露醇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鸣 张素芬 潘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 :研究应用动态浊度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 ,建立其常规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应用细菌内毒素测定仪考察甘露醇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的干扰。结果 :甘露醇注射液稀释 2倍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作用。结论
关键词 甘露醇注射液 动态浊度法 鲎试剂 细菌内毒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甘露醇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腊娥 陈铖 陈立新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探讨甘露醇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热原检查法。结果 多批样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与热原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选用灵敏度为 0 .12 5EU·ml-1的鲎试剂以 1∶4稀... 目的 探讨甘露醇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热原检查法。结果 多批样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与热原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选用灵敏度为 0 .12 5EU·ml-1的鲎试剂以 1∶4稀释 ,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热原检查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注射液 热原检查 细菌内毒素检查 鲎试剂
下载PDF
甘露醇注射液与3种常用辅助降颅压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一平 王欣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508-510,共3页
目的考察甘露醇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和配制方法,对配伍后甘露醇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的外观、p... 目的考察甘露醇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和配制方法,对配伍后甘露醇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的外观、pH值及含量指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呋塞米注射液与甘露醇注射液配液pH值超过甘露醇注射液药典规定限度(4.5~6.5);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与甘露醇配液在低于室温情况下易出现结晶;其他考察项目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临床中,甘露醇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合用可采取与甘露醇注射液交替使用,不仅从理化性质还是临床疗效上均有意义;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应严格控制配液与输注时的环境温度,最好临用前现配或入壶使用。在地塞米松注射液与甘露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项目中未发现明显变化,配液后摇匀仔细观察,在未出现结晶的情况下可放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注射液 呋塞咪注射液 地塞米松注射液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 药物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旋光法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葡萄糖和甘露醇含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赖坤平 陈家璇 何强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8期21-22,共2页
目的用旋光法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葡萄糖和甘露醇的含量。方法先直接取样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的旋光度α1,再加硼砂与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作用后测定旋光度α2,所得数据经二元线性回归,求葡萄糖、甘露醇浓度与旋光度α1,α2的线性关系... 目的用旋光法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葡萄糖和甘露醇的含量。方法先直接取样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的旋光度α1,再加硼砂与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作用后测定旋光度α2,所得数据经二元线性回归,求葡萄糖、甘露醇浓度与旋光度α1,α2的线性关系,从而计算出二者含量。结果葡萄糖、甘露醇浓度在标示量±20%的范围内,与旋光度α1,α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9998,r2=0.9979);葡萄糖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11%;甘露醇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0.97%。结论旋光法所需仪器普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甘露 葡萄糖 旋光法 含量
下载PDF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脑出血高颅内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江威 赵丽冰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3期82-83,共2页
目的:评价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由于脑出血导致的高颅内压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并与20%甘露醇注射液进行比较。方法:68例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分为A组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组(n=34)和B组甘露醇组(n=34),分别静脉输液复方甘露... 目的:评价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由于脑出血导致的高颅内压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并与20%甘露醇注射液进行比较。方法:68例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分为A组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组(n=34)和B组甘露醇组(n=34),分别静脉输液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和20%的甘露醇,治疗持续时间相同,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平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相当。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甘露 脑出血 颅内压增高
下载PDF
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的可靠性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海荣 苏家茹 《中国药业》 CAS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的可靠性。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不同量的硼砂,测其含量是否一致;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一定量的硼砂,加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测其含量是否一致。结果:一定浓度的甘露... 目的:进一步探讨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的可靠性。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不同量的硼砂,测其含量是否一致;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一定量的硼砂,加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测其含量是否一致。结果: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不同量的硼砂,测得其含量不同;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加一定量的硼砂,加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测得其含量不同。结论:硼砂和氢氧化钠的量均明显影响测定结果,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光法 甘露醇注射液 含量 硼砂
下载PDF
高颅压患者经中等长度静脉导管输注甘露醇注射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歌 马丽霞 +3 位作者 王丹 田林 王龙君 李亚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颅压患者经中等长度静脉导管(MC)输注体积分数20%甘露醇注射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经MC输注体积分数20%甘露醇注射液的909例高颅... 目的探讨高颅压患者经中等长度静脉导管(MC)输注体积分数20%甘露醇注射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经MC输注体积分数20%甘露醇注射液的909例高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输液期间是否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对导管相关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导管相关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09例患者中,24例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64%;其中血凝性导管堵塞9例(0.90%),渗出6例(0.66%),静脉炎6例(0.66%,均为1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3例(0.33%)。单因素分析显示,经MC输注时间、MC尖端位置、MC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年龄、性别、穿刺静脉、MC型号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C尖端位置位于锁骨下静脉开口处是导管相关并发症的保护因素(OR=0.161,P<0.05),MC留置时间>28 d及经MC输注时间>14 d是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25.257、14.000,P<0.05)。结论高颅压患者置入MC输注体积分数20%甘露醇注射液时应将导管尖端位置达到锁骨下静脉开口处、导管留置时间控制在28 d内、输注时间应不超过14 d,以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 甘露醇注射液 导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