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黄连调控β细胞甜味受体通路对胰岛素分泌紊乱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李涵艺 李杰 +5 位作者 陆荣欣 季亚男 宋秀道 宗阳 周梁 江国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2-1657,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甜味受体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建立糖尿病前期大鼠模型,黄芩-黄连药对干预14 d后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及测定OGTT各时间点血清胰岛素水平... 目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甜味受体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建立糖尿病前期大鼠模型,黄芩-黄连药对干预14 d后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及测定OGTT各时间点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大鼠胰岛素抵抗(IR)指数;HPLC测定血清中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甜味受体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大鼠血清对INS-1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3DG诱导建立胰岛功能受损的INS-1细胞模型,黄芩-黄连药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INS-1细胞在低糖和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NS-1细胞甜味受体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体内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G值、FINS值、IR指数、糖负荷后各时间点血糖值均提高(P<0.05,P<0.01),糖负荷30 min血清胰岛素值降低(P<0.01),糖负荷60 min血清胰岛素值升高(P<0.01),血清3DG含量升高(P<0.05),胰腺组织甜味受体信号通路T1R2、T1R3、PLCβ2和TRPM5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黄连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体外实验,10%和20%黄芩-黄连药对含药血清对INS-1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在低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增加(P<0.01),高糖刺激下减少(P<0.05),细胞T1R2、T1R3、PLCβ2和TRPM5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黄连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结论黄芩-黄连药对对胰岛素分泌紊乱的调节作用与其调控β细胞甜味受体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连 甜味受体 胰岛素 糖尿病
下载PDF
基于甜味受体信号通路探讨玉竹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华生 龚芬芳 +2 位作者 柳婷 李婷 吴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21-3929,共9页
目的基于甜味受体信号通路探讨玉竹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和玉竹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另取8只正常... 目的基于甜味受体信号通路探讨玉竹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和玉竹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另取8只正常大鼠为正常组。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2、4、6、8周末,尾静脉取血测空腹血糖;给药7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LP-1、胰岛素水平;给药8周后检测大鼠血脂水平,观察胰腺、肝脏的形态,RT-qPCR法检测回肠组织T1R2、T1R3、α-gustducin、TRPM5、SGLT-1、GLUT-2 mRNA表达。以HuTu-80细胞为模型,加玉竹多糖溶液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cAMP、GLP-1水平,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Ca^(2+)荧光强度,RT-qPCR法检测细胞甜味受体mRNA表达。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玉竹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和血清TG、TC、LDL-C水平降低(P<0.05),血清GLP-1、胰岛素水平和回肠组织T1R3、TRPM 5 mRNA表达升高(P<0.05),且高剂量组血清HDL-C水平和回肠组织T1R2、α-gustducin mRNA表达升高(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玉竹多糖可增加细胞cAMP、GLP-1、Ca^(2+)水平(P<0.05),增强甜味受体T1R2、T1R 3 mRNA表达(P<0.05)。结论玉竹多糖可能通过上调甜味受体信号分子的表达,从而增强甜味受体信号强度,促进GLP-1分泌,发挥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多糖 糖尿病 降血糖 甜味受体
下载PDF
动物肠道甜味受体和糖类营养感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晶晶 李菁 +1 位作者 王玉辉 李小英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73-74,78,共3页
甜味受体在动物生命中负责识别甜味物质,甜味物质影响着饲料的适口性和动物的采食量。研究发现,甜味受体不仅存在于口腔,还存在于肠道组织中,能够感应糖类等甜味物质浓度的变化,传递营养物质信息,介导相关的生理活动。文章综述了甜味受... 甜味受体在动物生命中负责识别甜味物质,甜味物质影响着饲料的适口性和动物的采食量。研究发现,甜味受体不仅存在于口腔,还存在于肠道组织中,能够感应糖类等甜味物质浓度的变化,传递营养物质信息,介导相关的生理活动。文章综述了甜味受体的性质和感应机制,以及在糖类营养感应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受体 味觉 肠道 感应机制 葡萄糖 糖类营养感应
下载PDF
细菌脂多糖对甜味受体T1R2可变剪接与功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健慧 郑欣 +3 位作者 彭显 徐欣 Robert Margolskee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9-474,共6页
目的寻找小鼠甜味受体T1R2的剪接异构体,探究细菌毒力因子脂多糖(LPS)对T1R2可变剪接及甜味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提取小鼠味蕾组织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寻找小鼠甜味受体T1R2剪接异构体,通过体外异源性表达实验检测T1R... 目的寻找小鼠甜味受体T1R2的剪接异构体,探究细菌毒力因子脂多糖(LPS)对T1R2可变剪接及甜味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提取小鼠味蕾组织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寻找小鼠甜味受体T1R2剪接异构体,通过体外异源性表达实验检测T1R2异构体对甜味受体功能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LPS局部注射对T1R2异构体表达的影响。结果小鼠甜味受体T1R2存在剪接异构体T1R2_Δe3p,其与T1R3组成的甜味受体无法被甜味刺激物激活,且可显著下调本构体T1R2/T1R3的功能;LPS局部注射可使小鼠味蕾内T1R2_Δe3p表达比例明显上升。结论LPS刺激可影响小鼠甜味受体T1R2的可变剪接过程,显著上调无功能异构体T1R2_Δe3p的表达,提示T1R2可变剪接调控可能为微生物感染影响宿主味觉感知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受体 可变剪接 味觉感知 脂多糖
下载PDF
稳定表达甜味受体蛋白T1R2/T1R3的HEK293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钱玲玲 秦玉梅 邓少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2-147,共6页
以小鼠舌组织为对象,提取总mRNA,并以此为模板,使用自行设计的引物通过RT-PCR扩增Gα15、T1R2和T1R3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Gα15、pDsRed1-N1-T1R2、pcDNATM6.2/N-YFP-DEST-T1R3。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HEK293细胞,经抗性筛... 以小鼠舌组织为对象,提取总mRNA,并以此为模板,使用自行设计的引物通过RT-PCR扩增Gα15、T1R2和T1R3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GFP-C1-Gα15、pDsRed1-N1-T1R2、pcDNATM6.2/N-YFP-DEST-T1R3。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HEK293细胞,经抗性筛选后,通过极限稀释法获得稳定表达T1R2/T1R3的HEK293细胞系,最后通过RT-PCR,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方法在基因及蛋白质水平上对建立的稳定表达细胞系进行鉴定。基因及蛋白质水平上的结果均表明,目的基因Gα15、T1R2/T1R3成功导入HEK293细胞中,并且稳定表达。该细胞系的建立为细胞水平上甜味机理的体外研究(如甜味识别热动力学等)提供了稳定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 甜味受体蛋白T1R2 T1R3 HEK293 稳定表达
下载PDF
甜味受体的营养研究进展及其基因表达调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振远 李方方 +2 位作者 张勇 黄铁军 朱宇旌 《养猪》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甜味受体(T1R2/T1R3)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GPCR)C家族的成员,是一种通过非共价键结合且具有7个α螺旋跨膜结构域(TMD)和N末端胞外结构域(NTD)结构的异源二聚体。甜味分子通过与T1R2/T1R3上的关键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使T1R2/T1R3由失活状态... 甜味受体(T1R2/T1R3)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GPCR)C家族的成员,是一种通过非共价键结合且具有7个α螺旋跨膜结构域(TMD)和N末端胞外结构域(NTD)结构的异源二聚体。甜味分子通过与T1R2/T1R3上的关键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使T1R2/T1R3由失活状态的收缩构象变为激活状态的展开构象,并经由环腺苷酸(cAMP)途径和三磷酸肌醇/二酯酰甘油(IP3/DAG)途径,最终引起胞内游离钙离子(Ca^(2+))浓度的上升和甜味细胞膜的去极化,产生甜味味觉信号并传导至甜味味觉传入神经丛,最后传导至大脑皮层味觉神经中枢,感知味觉。文章综述了T1R2/T1R3的生物学特征、甜味信号的转导机制、T1R2/T1R3的基因表达调控和反馈调节以及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受体 甜味 磷脂酶C-β2 环腺苷酸 三磷酸肌醇 二酯酰甘油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肠道甜味受体表达及肠促胰素分泌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钱程 冯日露 +1 位作者 吴斌 麻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7期7-11,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回肠甜味受体(STRs)表达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变化。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CON组)SD大鼠、Zucker肥胖糖尿病大鼠(ZDF组)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STZ组),每组各7只。三组大鼠均行胃内葡萄糖耐量实验,期间采集血样...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回肠甜味受体(STRs)表达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变化。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CON组)SD大鼠、Zucker肥胖糖尿病大鼠(ZDF组)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STZ组),每组各7只。三组大鼠均行胃内葡萄糖耐量实验,期间采集血样测量血糖,分离血浆检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浓度。1周后,处死大鼠取回肠组织采用RT-PCR检测STRs的表达。结果与CON组和STZ组比较,ZDF组回肠T1R3及α-味转导素表达均下调(P<0.05)。在0、15、30、60、120 min时,STZ组血糖水平高于CON组及ZDF组(P<0.01)。在0、15、30、60、120 min时,ZDF组血清胰岛素和GLP-1水平高于CON组及STZ组大鼠(P<0.05,P<0.01)。结论 ZDF大鼠回肠T1R3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表达失调,肠道STRs表达可能与葡萄糖代谢有关,其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回肠 甜味受体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下载PDF
高、低淀粉饲粮对山羊小肠甜味受体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燕爱飞 周芳芳 +6 位作者 康劲翮 王荣 王敏 林波 冉涛 刘勇 谭支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78-228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低淀粉饲粮对山羊小肠黏膜结构、肠道激素浓度、甜味受体及其通路元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相似的雄性湘东成年黑山羊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高淀粉(50.4%,HS组)和低淀粉饲粮(13.1%,LS组)。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低淀粉饲粮对山羊小肠黏膜结构、肠道激素浓度、甜味受体及其通路元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相似的雄性湘东成年黑山羊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高淀粉(50.4%,HS组)和低淀粉饲粮(13.1%,LS组)。试验期38 d。结果表明:1)与LS组相比,HS组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增加(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胆囊收缩素(CCK)(P>0.05)和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P>0.05)及回肠内容物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P<0.05)和酪酪肽(Pyy)(P>0.05)的浓度均增加,但回肠黏膜和回肠内容物中胃泌素抑制肽(GIP)的浓度降低(P>0.05)。2)2组间Ⅰ型味觉受体3(T1R3)、α-味移导素(α⁃gustducin)、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蛋白M型5(TRPM5)、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的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HS组空肠α⁃gustducin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LS组(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回肠内容物葡萄糖浓度与回肠α⁃gustducin、TRPM5和SGLT1的基因表达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0.05<r<0.30,P<0.05),而与空肠甜味受体关键元件T1R3与SGLT1的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P<0.01),与空肠TRPM5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6(P<0.01),与空肠GLUT2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P<0.01)。综上所述,相比粗蛋白质和粗纤维,淀粉是甜味信号通路元件以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主要影响因素,但高淀粉饲粮对发育成熟的山羊肠道黏膜结构及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饲粮 甜味受体 肠道激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动物甜味受体研究进展及猪饲料甜味剂的选择 被引量:6
9
作者 汪海峰 高增兵 王伟山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7-49,共3页
动物的味觉识别是通过口腔味觉细胞中的味觉受体来启动。味觉受体T1R家族中的T1R2和T1R3以异构体方式发挥甜味识别作用,其中T1R2起主导作用,T1R3对T1R2结合位点构象起调节作用。猪与人在甜味受体基因序列上存在种族差异,导致猪与人在味... 动物的味觉识别是通过口腔味觉细胞中的味觉受体来启动。味觉受体T1R家族中的T1R2和T1R3以异构体方式发挥甜味识别作用,其中T1R2起主导作用,T1R3对T1R2结合位点构象起调节作用。猪与人在甜味受体基因序列上存在种族差异,导致猪与人在味觉感觉上存在明显不同,对人很甜的一些人工甜味剂(如索马甜、甜蜜素、NHDC、阿斯巴甜等)不能被猪识别,其对猪不能起到甜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受体 甜味
下载PDF
功能糖通过甜味受体信号通路促进GLP-1的分泌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巧基 夏凯 +3 位作者 刘义凤 潘聪 李海枝 段盛林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116,共9页
为探究功能糖对肠源性激素分泌的影响,采用基质胶诱导NCI-H716细胞引起内分泌分化建立小肠内分泌模型。通过该模型评价海藻糖、赤藓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异麦芽酮糖醇、L-阿拉伯糖促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血糖素样肽-2(GLP-2)... 为探究功能糖对肠源性激素分泌的影响,采用基质胶诱导NCI-H716细胞引起内分泌分化建立小肠内分泌模型。通过该模型评价海藻糖、赤藓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异麦芽酮糖醇、L-阿拉伯糖促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血糖素样肽-2(GLP-2)、酪酪肽(PYY)分泌的能力,并选出促GLP-1分泌能力强的功能糖,探究促GLP-1分泌的机理。结果表明:海藻糖、山梨糖醇可显著促进GLP-1、PYY分泌(P<0.05);赤藓糖醇可显著促进GLP-1、GLP-2分泌(P<0.05);木糖醇可显著促进PYY分泌(P<0.05);异麦芽酮糖醇、L-阿拉伯糖对3种激素的分泌无显著影响。选取海藻糖、赤藓糖醇、山梨糖醇继续研究其促GLP-1分泌机理,发现它们可通过激活T1R2、T1R3、Gα-gustducin、PLCβ2、TRPM5等基因,增加胞内Ca2+浓度,以激活甜味受体信号通路促进GLP-1分泌。结论:海藻糖、山梨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具有促肠源性激素分泌的功能,海藻糖、赤藓糖醇、山梨糖醇通过激活甜味受体信号通路促进GLP-1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糖 肠源性激素 GLP-1 甜味受体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胰腺甜味受体
11
《糖尿病新世界》 2009年第6期9-9,共1页
胰腺β细胞对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去有部分学者提出胰腺中存在甜味受体,日本群马大学的研究人员从2008年起即对此展开研究。而近日,他们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的胰腺β细胞中的确存在一种甜味受体,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 胰腺β细胞对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去有部分学者提出胰腺中存在甜味受体,日本群马大学的研究人员从2008年起即对此展开研究。而近日,他们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的胰腺β细胞中的确存在一种甜味受体,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分泌 胰腺Β细胞 甜味受体 研究人员 群马大学 糖尿病
下载PDF
关于阿斯巴甜人体甜味受体预测模型探讨
12
作者 刘晓丹 李博 +2 位作者 曲春波 刘倩 谈甜甜 《现代食品》 2019年第7期107-110,共4页
阿斯巴甜,作为二肽类人工甜味剂的典型代表,在食品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是分子易受温度、水和pH的影响,导致失甜,为了改进分子性能,合理探索阿斯巴甜二肽类衍生物人工甜味剂,本文利用Shallenberger-Kier学说的多点结合理论,对甜味受体... 阿斯巴甜,作为二肽类人工甜味剂的典型代表,在食品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是分子易受温度、水和pH的影响,导致失甜,为了改进分子性能,合理探索阿斯巴甜二肽类衍生物人工甜味剂,本文利用Shallenberger-Kier学说的多点结合理论,对甜味受体蛋白模型进行计算机优化,以获得最接近人体甜味受体蛋白结构的模型,为今后人体甜味受体模型的制定应用和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衍生物分子结构的改造和筛选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甜味受体 二肽人工甜味 阿斯巴甜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的影响
13
作者 杭天怡 战丽彬 +4 位作者 孙铁锋 张栎婧 周雯 毕婷婷 朱连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I0033,共7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6、12、24 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予同中药给药剂量超纯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8 d。定期测量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随机血糖,实验末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运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舌组织、空肠组织及回肠组织样本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以及甜味觉受体1型成员2和3(Taste receptor 2 and 3,T1R2、T1R3)、α-gustducin的蛋白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组Zucker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随机血糖值、食物摄入量水平明显高于瘦型对照组,葡萄糖耐量显著低于瘦型对照组。经治疗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的血糖、体质量增长及食物摄入量,并改善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葡萄糖耐量。干预4周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可以使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舌、回肠、空肠的GLUT2、T1R2、T1R3、α-gustducin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参苓白术散剂量依赖性地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血糖,其作用可能与调控舌和肠道甜味感知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Zucker大鼠 参苓白术散 甜味受体
原文传递
基于甜味受体整合中药“效味”和“滋味”探索玉竹甘味药性物质基础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婷 邓碧莲 +3 位作者 欧阳征海 柳婷 吴璐 杨华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858,共10页
目的基于甜味受体整合中药“效味”和“滋味”探索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甘味药性物质基础,为中药药性物质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以多糖、皂苷、黄酮成分为玉竹甘味药性物质筛选对象,分析其对“阴虚”小鼠体质量、体温、食量、饮水量... 目的基于甜味受体整合中药“效味”和“滋味”探索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甘味药性物质基础,为中药药性物质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以多糖、皂苷、黄酮成分为玉竹甘味药性物质筛选对象,分析其对“阴虚”小鼠体质量、体温、食量、饮水量、大便含水量、皮肤含水量及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和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AQP3 m RNA表达量的影响,基于“效味”探索玉竹甘味药性物质;以典型甘、苦、辛、酸、咸味中药建立中药“五味”标准,利用电子舌技术及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别比较玉竹多糖、皂苷、黄酮与中药“五味”的欧式距离及投射的区域,基于“滋味”探索玉竹甘味药性物质。将基于“效味”和“滋味”相同的甘味药性物质确定为玉竹甘味药性物质基础,并采用整体动物考察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的影响,分子对接考察甘味药性物质与甜味受体的结合性,以此揭示效味、滋味与甜味受体的关联性。结果与“阴虚”模型组比较,玉竹多糖、皂苷组小鼠的体质量、食量、饮水量、大便含水量、皮肤含水量及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和AQP1、AQP3 mRNA表达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回调(P<0.05),而玉竹黄酮组小鼠的回调作用不明显;电子舌结果显示,玉竹多糖、皂苷与甘味中药的欧式距离最小,而玉竹黄酮与苦味中药的欧式距离最小;同时,玉竹皂苷投射到甘味中药区域,多糖则投射到辛味和甘味中药2个区域,而黄酮投射到苦味中药区域。动物实验进一步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玉竹皂苷、多糖可明显促进GLP-1的分泌(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玉竹皂苷分子与鼠源、人源的甜味受体的结合能均小于-7.0 kJ/mol。结论皂苷为玉竹“甘味”的药性物质基础,基于甜味受体整合中药“效味”和“滋味”可用于中药甘味药性物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受体 玉竹 滋味 效味 甘味
原文传递
从甜味受体的角度探讨玉竹治疗阴虚证“补而不腻”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征海 吴璐 +3 位作者 李婷 邓碧莲 肖音 杨华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79-3188,共10页
目的 从甜味受体的角度阐明玉竹治疗阴虚证“补而不腻”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甜味受体,确定补阴药的“滋补”作用是对阴虚指标的逆转,而逆转过度即为“滋腻”;采用热性中药制备阴虚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多糖组、醇提取物组和... 目的 从甜味受体的角度阐明玉竹治疗阴虚证“补而不腻”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甜味受体,确定补阴药的“滋补”作用是对阴虚指标的逆转,而逆转过度即为“滋腻”;采用热性中药制备阴虚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多糖组、醇提取物组和总提取物组,另取未造模大鼠为正常组,测定体质量、体温、摄食量、摄水量、粪便含水率、皮肤含水率、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胃动素(motilin,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Na^(+),K^(+)-ATP酶、Ca^(2+),Mg^(2+)-ATP酶、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taste receptor family 1 member,T1R)、α-味导素(α-gustducin)等阴虚指标“量”的变化,并采用细胞模型进一步探索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玉竹多糖对摄水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GLP-1、MTL、Ca^(2+),Mg^(2+)-ATP酶、AQP3、T1R3等17个指标有明显的“逆转”作用(P<0.05),醇提取物则“顺应”阴虚动物摄水量、GLP-1、MTL、Ca^(2+),Mg^(2+)-ATP酶、AQP3、T1R3等阴虚指标的变化规律(P<0.05);与多糖比较,玉竹总提取物对阴虚动物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GLP-1、Na^(+),K^(+)-ATP酶、AQP1、AQP3、T1R3等阴虚指标有明显“回调”作用(P<0.05),同时总提取物对细胞中GLP-1、AQP3、T1R2也有明显“回调”作用(P<0.05)。结论 玉竹基于含有的成分对甜味受体及其相关指标施加“相反”作用,故玉竹总体上呈现“补而不腻”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多糖 补而不腻 甜味受体 阴虚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原文传递
参芪复方调节糖尿病KKAy小鼠味觉功能及甜味受体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冷玉琳 富晓旭 +7 位作者 谢子妍 谢春光 周琳悦 刘燕 张泽华 高泓 刘柔 刘雪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18-3322,共5页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对糖尿病KKAy小鼠味觉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KKAy小鼠联合高脂高糖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参芪复方组,每组10只,每日分别予0.9%氯化钠溶液、二甲双胍、参芪复方灌胃;另设1...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对糖尿病KKAy小鼠味觉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KKAy小鼠联合高脂高糖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参芪复方组,每组10只,每日分别予0.9%氯化钠溶液、二甲双胍、参芪复方灌胃;另设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每日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8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光镜下测量计算味蕾横截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1R2、T1R3、SGLT-1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1);舌菌状乳头、味孔、味蕾数量减少,丝状乳头表层坏死脱落增加,真皮层内毛细血管充血出血,味蕾横截面积显著下降(P<0.05);T1R2、T1R3 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SGLT-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舌组织病理损伤显著改善,参芪复方组味蕾横截面积显著增加(P<0.01);参芪复方组T1R2、T1R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作用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二甲双胍组SGLT-1 mRNA表达下调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存在味觉感受系统的受损及甜味感知与传导能力的下降,参芪复方能提高味觉感知能力,改善味觉结构性损害,调节口腔甜味受体T1R2、T1R3表达,并下调SGLT-1表达,抑制葡萄糖转运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复方 糖尿病 味觉 甜味受体
原文传递
苦味受体与甜味、鲜味受体具有不同的进化途径(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鹏 黄京飞 张亚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53,共8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研究了苦味受体和甜味 /鲜味受体的进化途径。结果显示,苦味受体和甜味 /鲜味受体在进化上具有远相关,并且具有不同的进化途径,提示这可能是导致这些受体具有不同功能,传导不同味觉的原因。
关键词 进化途径 苦味受体 甜味受体/鲜味受体 基因融合 跨膜区
下载PDF
甜味受体在糖尿病肾病NLRP3炎症信号活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路平 黄炜 +3 位作者 徐勇 徐友华 龙洋 高陈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7-593,共7页
目的探讨甜味受体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活性氧簇(ROS)-NLRP3炎症信号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DKD小鼠模型,培养正常小鼠肾系膜细胞,在高糖条件下观察甜味受体T1R2和T1R3及下游信号蛋白和NLRP3炎症信号分子... 目的探讨甜味受体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活性氧簇(ROS)-NLRP3炎症信号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DKD小鼠模型,培养正常小鼠肾系膜细胞,在高糖条件下观察甜味受体T1R2和T1R3及下游信号蛋白和NLRP3炎症信号分子表达;使用甜味受体抑制剂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Lactisole)作为干预手段,检测细胞ROS水平并探索甜味受体在NLRP3炎症信号活化中的作用。结果在高糖条件下,肾脏组织及肾系膜细胞T1R2、T1R3、α-味导素(Gα-gustducin)、磷脂酶C-β2、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5(TRPM5)表达下调(均P〈0.05),ROS-NLRP3炎症信号活化(均P〈0.05);甜味受体抑制剂降低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ROS产生(均P〈0.05)和NLRP3炎症信号的活化(均P〈0.05)。结论甜味受体T1R2/T1R3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ROS-NLRP3炎症信号的调控,是DKD的潜在防治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受体 活性氧簇 NLRP3炎症小体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对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肠道甜味受体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颖 陈思羽 杨泽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肠道甜味受体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2(T1R2)/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3(T1R3)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高脂组和黄芪多糖组。高糖高脂饲料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肠道甜味受体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2(T1R2)/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3(T1R3)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高脂组和黄芪多糖组。高糖高脂饲料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6周,期间黄芪多糖组大鼠每日给予0. 7 g·kg^(-1)的APS灌胃8周。采集大鼠血清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采集大鼠肠道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甜味受体通路T1R2,T1R3,α-味导素(Gαgust)和顺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5(TRPM5)以及胰高血糖素原(PG)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1R2,Gαgust和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降低(P <0. 05);肠道甜味受体通路中的T1R2,Gαgust和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5);与高糖高脂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P <0. 05),肠道甜味受体通路分子T1R2,T1R3,Gαgust,TRPM5以及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T1R2,Gαgust和GL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T1R3 mRNA表达及T1R2,Gαgust,GL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结论:黄芪多糖可改善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脂代谢紊乱和肠道甜味受体通路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高脂饲料 甜味受体通路 黄芪多糖 胰高血糖素原 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2/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3通路
原文传递
甜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孔建强 池云花 刘振娅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甜味的感受细胞是味觉细胞,味觉细胞是个双极细胞。味觉受体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根据甜味物质性质的不同,通过两种途径——cAMP途径与IP、和DAG途径进行甜味转导。PKA、PKC、味素和转导素在甜味转导中发挥了不同的功能。
关键词 甜味机制 研究进展 甜味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