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沙门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和食源性病原菌,目前已发现2600多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对动物和人的致病性不同。肉鸡是沙门菌流行传播的重要宿主之一,其污染状况直接关系着肉鸡的健康养殖和公共卫生安全,肉鸡生产链是肉...【背景】沙门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和食源性病原菌,目前已发现2600多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对动物和人的致病性不同。肉鸡是沙门菌流行传播的重要宿主之一,其污染状况直接关系着肉鸡的健康养殖和公共卫生安全,肉鸡生产链是肉鸡感染沙门菌的主要来源,主要涵盖了种鸡养殖、肉鸡孵化和肉鸡养殖等环节,研究沙门菌在肉鸡不同生产环节中的流行和传播情况对肉鸡沙门菌的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以京津冀地区肉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和商品化肉鸡养殖场为切入点,系统研究肉鸡不同生产环节沙门菌的流行性、血清型分布和分子分型情况,为肉鸡生产中沙门菌流行和传播情况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区肉鸡不同生产环节(包括同一养殖集团内部)的28个养殖场共采集样品2572份,其中肉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和商品化肉鸡养殖场分别采集324份、747份和1501份样品。首先对采集样品进行沙门菌的增菌培养,然后用显色培养基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沙门菌的分离与鉴定;其次应用丹麦血清对已鉴定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对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最后对不同生产环节养殖场肉鸡的带菌状况、血清型分布和分子分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肉鸡不同生产环节共分离沙门菌335株,总体分离率为13.0%,其中肉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和商品化肉鸡养殖场沙门菌的分离率分别为3.4%、30.3%和6.5%。同一养殖集团内部不同生产环节共分离沙门菌32株,分离率为8.6%,其中肉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和商品化肉鸡养殖场的沙门菌分离率分别为2.0%、14.0%和9.2%。沙门菌分离株共有11种血清型分布,优势血清型为肠炎,其次为田纳西、鸡白痢和爪哇纳。肉鸡不同生产环节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存在差异,其中肉种鸡养殖场为肠炎和尼特拉;肉鸡孵化场为肠炎、田纳西和鸡白痢;商品化肉鸡养殖场为肠炎、爪哇纳和鸡白痢。除从饲料中分离出5株埃施魏勒沙门菌外,同一养殖集团内部不同生产环节分离的沙门菌血清型均为肠炎。肉鸡不同生产环节沙门菌分离株的PFGE分型结果显示,不同血清型沙门菌的PFGE同源性较低,而同一血清型的同源性相对较高;多数肠炎沙门菌的PFGE条带谱型属于聚类I群,相似度93.1%;同一养殖集团内部不同生产环节分离的肠炎沙门菌存在完全相同的PFGE谱型。【结论】京津冀地区肉鸡各生产环节沙门菌的分离率差异较大,主要以肠炎沙门菌流行传播为主,肉鸡不同生产环节之间存在肠炎沙门菌的垂直克隆传播,种鸡是肉鸡沙门菌的重要感染来源,养殖场环境和饲料也是肉鸡沙门菌感染的来源之一,因此,必须加强种鸡沙门菌的净化,同时做好其他生产环节沙门菌的防控,以保障肉鸡的健康养殖和公共卫生安全。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沙门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和食源性病原菌,目前已发现2600多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对动物和人的致病性不同。肉鸡是沙门菌流行传播的重要宿主之一,其污染状况直接关系着肉鸡的健康养殖和公共卫生安全,肉鸡生产链是肉鸡感染沙门菌的主要来源,主要涵盖了种鸡养殖、肉鸡孵化和肉鸡养殖等环节,研究沙门菌在肉鸡不同生产环节中的流行和传播情况对肉鸡沙门菌的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以京津冀地区肉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和商品化肉鸡养殖场为切入点,系统研究肉鸡不同生产环节沙门菌的流行性、血清型分布和分子分型情况,为肉鸡生产中沙门菌流行和传播情况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区肉鸡不同生产环节(包括同一养殖集团内部)的28个养殖场共采集样品2572份,其中肉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和商品化肉鸡养殖场分别采集324份、747份和1501份样品。首先对采集样品进行沙门菌的增菌培养,然后用显色培养基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沙门菌的分离与鉴定;其次应用丹麦血清对已鉴定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对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最后对不同生产环节养殖场肉鸡的带菌状况、血清型分布和分子分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肉鸡不同生产环节共分离沙门菌335株,总体分离率为13.0%,其中肉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和商品化肉鸡养殖场沙门菌的分离率分别为3.4%、30.3%和6.5%。同一养殖集团内部不同生产环节共分离沙门菌32株,分离率为8.6%,其中肉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和商品化肉鸡养殖场的沙门菌分离率分别为2.0%、14.0%和9.2%。沙门菌分离株共有11种血清型分布,优势血清型为肠炎,其次为田纳西、鸡白痢和爪哇纳。肉鸡不同生产环节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存在差异,其中肉种鸡养殖场为肠炎和尼特拉;肉鸡孵化场为肠炎、田纳西和鸡白痢;商品化肉鸡养殖场为肠炎、爪哇纳和鸡白痢。除从饲料中分离出5株埃施魏勒沙门菌外,同一养殖集团内部不同生产环节分离的沙门菌血清型均为肠炎。肉鸡不同生产环节沙门菌分离株的PFGE分型结果显示,不同血清型沙门菌的PFGE同源性较低,而同一血清型的同源性相对较高;多数肠炎沙门菌的PFGE条带谱型属于聚类I群,相似度93.1%;同一养殖集团内部不同生产环节分离的肠炎沙门菌存在完全相同的PFGE谱型。【结论】京津冀地区肉鸡各生产环节沙门菌的分离率差异较大,主要以肠炎沙门菌流行传播为主,肉鸡不同生产环节之间存在肠炎沙门菌的垂直克隆传播,种鸡是肉鸡沙门菌的重要感染来源,养殖场环境和饲料也是肉鸡沙门菌感染的来源之一,因此,必须加强种鸡沙门菌的净化,同时做好其他生产环节沙门菌的防控,以保障肉鸡的健康养殖和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