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菜对镧、锌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学 刘东武 +1 位作者 刘涛 丁忠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5期767-770,共4页
[目的]研究白菜对镧(La)、锌(Zn)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方法]以稀土元素La和兼具营养与毒性的重金属元素Zn为胁迫因子,采用组织培养法比较研究两者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La、Zn对白菜种子萌发率影响很小,但在较高... [目的]研究白菜对镧(La)、锌(Zn)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方法]以稀土元素La和兼具营养与毒性的重金属元素Zn为胁迫因子,采用组织培养法比较研究两者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La、Zn对白菜种子萌发率影响很小,但在较高浓度下对幼苗根、茎及鲜重却有显著抑制作用,且La的抑制作用均大于Zn;白菜幼苗叶绿素及可溶蛋白质含量随两离子浓度的升高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两指标对La较Zn更为敏感;CAT和POD的活性随La、Zn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SOD活性则先降后升;两金属离子均能显著地刺激白菜幼苗叶内O2-·大量产生以及MDA迅速积累。[结论]在高浓度下,La表现出比Zn更强的毒性。由此可见,稀土元素La同重金属元素Zn对白菜的毒害机制相似。从长远来看,稀土La有可能是一种新型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生理生化应答
下载PDF
关于熊去氧胆酸早期生化应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预后关系的14年队列研究
2
作者 曾祥华 王宇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26-326,共1页
【据《Hepatology》2013年2月13日报道】题:关于熊去氧胆酸早期生化应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预后关系的14年队列研究(作者Zhang LN等)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生化应答可以很好地预测PBC患者的长期... 【据《Hepatology》2013年2月13日报道】题:关于熊去氧胆酸早期生化应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预后关系的14年队列研究(作者Zhang LN等)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生化应答可以很好地预测PB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许多预测标准都是以UDCA治疗1年时间后的生化应答为依据制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生化应答 队列研究 长期预后 早期 HEPATOLOGY 长期生存率
下载PDF
自身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生化应答以及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桂芳 杨晋辉 +3 位作者 唐映梅 邰文琳 江婷 尹月珊 《胃肠病学》 2020年第7期445-448,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并伴有终末期肝病的并发症。PBC的免疫学特征为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部分抗核抗体(ANA)诊断PBC的特异性较高。近年发现抗gp210、抗sp100、抗着丝点抗体与PBC病情严...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并伴有终末期肝病的并发症。PBC的免疫学特征为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部分抗核抗体(ANA)诊断PBC的特异性较高。近年发现抗gp210、抗sp100、抗着丝点抗体与PBC病情严重程度、对熊脱氧胆酸(UDCA)的治疗应答以及预后不良等有关,而AMA与PBC病情进展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自身抗体对PBC的治疗应答以及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抗体 生化应答 预后
下载PDF
优化PBC的危险分层:AST/PLT比值指数不依赖于熊去氧胆酸的生化应答可以单独预测PBC的预后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欢 李婉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23-423,共1页
【据《J Hepatol》2014年2月报道】题:优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危险分层:AST/PLT比值指数(APRI)不依赖于熊去氧胆酸(UDCA)的生化应答可以单独预测PBC的预后(作者Trivedi PJ等)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生化应答 危险分层 PBC PLT AST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对UDCA治疗的生化应答标准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宁 贾继东 《肝脏》 2013年第8期564-565,共2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瘙痒,实验室检查以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为主,血清学可见特异性抗线粒体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瘙痒,实验室检查以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为主,血清学可见特异性抗线粒体抗体2型(AMA—M2)阳性,病理特征为慢性非化脓性胆管炎,主要累及小叶间隔及间隔胆管。熊去氧胆酸(UDCA)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用于PBC治疗的药物。多项研究报道UDCA治疗可以改善PBC患者的生化指标,但能否改善组织学、远期生存率及降低肝移植需求尚无统一结论”。近几年研究结果显示,UDCA治疗生化应答良好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应答欠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生化应答 UDCA 治疗 化脓性胆管炎 药品监督管理局 远期生存率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生化应答标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闫文婷 张丽香 +1 位作者 苏亚荣 韩子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4期355-361,共7页
熊去氧胆酸(UDCA)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一线药物,能显著提高非肝移植的年生存率,延缓组织学进展和降低并发症发生。对UDCA治疗的生化指标应答的关注和探索至今已有20余年。最有影响力的应答标准有:Mayo风险模型标准、巴塞罗那标... 熊去氧胆酸(UDCA)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一线药物,能显著提高非肝移植的年生存率,延缓组织学进展和降低并发症发生。对UDCA治疗的生化指标应答的关注和探索至今已有20余年。最有影响力的应答标准有:Mayo风险模型标准、巴塞罗那标准、巴黎I标准、鹿特丹标准、Ehime标准、多伦多标准、巴黎Ⅱ标准、Momah等应答研究、Zhang等应答研究、GLOBE score和UK-PBC Score,其纳入的ALP、TBil、GGT、AST和/或Alb等指标各不相同,应答指标着重反映组织学进展、并发症和非肝移植生存率。不同应答标准选用不同指标和时间(3月、6月、1年或2年),适用对象也不同,提高了临床应用范围。目前,应答趋于选择ALP和TBil为主要应答指标,时间上多为1年,适用对象为非肝硬化者。本文对PBC的不同应答标准进行综述,以便临床参考,争取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生化应答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熊去氧胆酸生化应答预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晓静 刘尧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免疫介导的慢性进展性的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熊去氧胆酸(UDCA)的治疗可明显改善PBC患者的预后,但仍存在一定的UDCA应答不佳的人群,是目前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多个基于生化应答的评估模型及评分系统...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免疫介导的慢性进展性的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熊去氧胆酸(UDCA)的治疗可明显改善PBC患者的预后,但仍存在一定的UDCA应答不佳的人群,是目前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多个基于生化应答的评估模型及评分系统已应用于临床用于筛选应答不佳者。中西医结合治疗PBC在临床上显示了很好的前景,在改善PBC患者症状、肝脏生化及纤维化指标,提高生化应答率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临床研究设计、疗效判定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生化应答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对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激素应答的影响
8
作者 李琼 田爱平 +2 位作者 毛永武 王富春 毛小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的资料,其中AIH-PB...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的资料,其中AIH-PBC OS组46例,单纯AIH组31例。均经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肝穿刺相关指标、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指标,以及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初始及6个月内复查的生化及免疫球蛋白指标,根据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评估治疗6个月内的激素应答情况,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分析ANAs对两组患者激素应答结果的影响。结果ANAs阳性及阴性AILD患者中,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占比均无统计学差异(55.6%vs.44.4%,65.6%vs.34.4%,P>0.05)。46例AIH-PBC OS患者中,ANAs阳性组25例,ANAs阴性组21例。ANAs阳性组半年内激素完全应答率低于ANAs阴性组(44.0%vs.76.2%),而激素不应答率高于ANAs阴性组(20.0%vs.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单纯AIH患者中,ANAs阳性组20例,ANAs阴性组11例。两组患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IHPBC OS患者中,ANAs阳性者半年内激素不应答的可能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AIH患者中ANAs类型对激素应答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AIH-PBC OS患者中,ANAs阳性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结果欠佳;在单纯AIH患者中,ANAs对激素应答结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抗核抗体谱 激素生化应答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1个月后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和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王楠 胡蓉 +3 位作者 卞石惠 仲威 张鹏飞 谭友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1,共6页
目的研究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UDCA治疗的应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确诊的127例PBC患者资料,收... 目的研究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UDCA治疗的应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确诊的127例PBC患者资料,收集基线指标、治疗1个月后以及1年后随访数据。根据巴黎-Ⅰ标准将患者分为应答良好组和应答欠佳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及与UDCA应答之间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与UDCA治疗应答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确定相关指标的最佳临界值,根据界值将患者再次分组,分析两组间基线指标、应答情况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则采用χ^(2)检验。结果UDCA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TBil、AST/ALT、ALP、RDW、RDW-CV以及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明显高于应答良好组(Z值分别为-4.792、-3.697、-2.399、-4.102、-3.220、-4.236,P值均<0.05);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Alb、Hb、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比容及BMI水平明显低于应答良好组(Z值分别为-3.592、-3.603、-2.602、-3.829、-2.432,P值均<0.05);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前白蛋白、白球比、载脂蛋白A、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应答良好组(t值分别为4.530、3.402、3.485、3.639,P值均<0.001)。应答良好组患者存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以及贫血占比较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815、3.892、12.283,P值均<0.05)。与UDCA应答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线RDW(OR=1.157,95%CI:1.028~1.301,P=0.015)及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OR=1.012,95%CI:1.005~1.020,P=0.002),其AUC分别为0.713、0.720。基线RDW≥正常值上限且UDCA治疗1个月后ALP≥2.2倍正常值上限组患者UDCA应答率更低(42.6%vs 8.2%,χ^(2)=20.813,P<0.001)。结论基线RDW≥正常值上限同时UDCA治疗1个月后ALP≥2.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对UDCA的生化应答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危险因素 生化应答
下载PDF
乙肝患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水平与生化应答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琼 喻勇 +2 位作者 曾智 申丽 张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6期-,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初期CEA和AFP的水平与治疗48周后获得生化应答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 :在治疗不同时段对72例CHB患者进行血清CEA、AFP、ALT水平检测,并判断是否发生生化应答...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初期CEA和AFP的水平与治疗48周后获得生化应答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 :在治疗不同时段对72例CHB患者进行血清CEA、AFP、ALT水平检测,并判断是否发生生化应答。结果 :0周CEA水平与治疗36周和48周后是否获得生化应答之间存在负相关性;0周AFP水平与治疗48周后是否获得生化应答之间也存在负相关性。结论 :治疗初始CEA、AFP水平高低可以作为预测患者经48周治疗后可否获得BR的参考指标之一,治疗初期检测患者CEA、AFP水平有利于全面监测CHB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CEA AFP 生化应答
原文传递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生化应答及长期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奉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1,共1页
2013年7月Hepatology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牵头的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生化反应和长期预后的研究”(ZhangLN,ShiTY,ShiXH,et a1. Eady biochemical r... 2013年7月Hepatology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牵头的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生化反应和长期预后的研究”(ZhangLN,ShiTY,ShiXH,et a1. Eady biochemical response to ursodeoxycholic acid and long—term prognosis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resultsofa14一yearcohortstudy.Hepatology,2013,58:264-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长期预后 HEPATOLOGY 生化应答 早期 治疗 前瞻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干扰素可改善产生生化和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丙肝患者的存活率
12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4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干扰素 病毒学应答 慢性丙肝 存活率 生化应答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抗HBV获得病毒学应答后生化学持续不应答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宏慧 胡晨波 +2 位作者 陈晓蓉 陆云飞 冯艳玲 《肝脏》 2019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生化学持续不应答导致肝病进展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均接受NA抗病毒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超过1月生化学持续不应答,...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生化学持续不应答导致肝病进展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均接受NA抗病毒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超过1月生化学持续不应答,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探明肝病进展原因。结果 40例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1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9例,药物性肝炎(DILI)7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3例,非特异性炎症5例,血色病1例,淀粉样变1例。治疗前ALT (95.15±19.21) U/L,AKP (123.85±39.29) U/L,r-GT (183.15±93.12) U/L;治疗后ALT (36.33±18.28) U/L,AKP (101.10±.37.96) U/L,r-GT (76.50±45.55) U/L;肝脏弹性硬度值测定显著下降,治疗前(10.85±5.63) kPa,治疗后(8.17±4.61)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NA治疗后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后生化学持续不应答的慢性HBV感染者导致肝病进展常见原因是NASH、AIH、DILI、非特异性炎症、PBC等,应尽早给予必要的临床干预并减少患者的长期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学应答 生化学不应答
下载PDF
小白菜镉耐性形成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松良 陈选阳 +5 位作者 陈辉 陈冬梅 王峰吉 高文霞 张志坚 王建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以50μmol/L Cd胁迫培养13个品种的小白菜,通过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其Cd耐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应答机制。结果表明:Cd胁迫下,供试材料生长和生理生化代谢均不同程度受到抑制,但与其茎叶Cd累积量无直接关系,且不同品种小白菜... 以50μmol/L Cd胁迫培养13个品种的小白菜,通过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其Cd耐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应答机制。结果表明:Cd胁迫下,供试材料生长和生理生化代谢均不同程度受到抑制,但与其茎叶Cd累积量无直接关系,且不同品种小白菜对Cd耐性不同。对供试材料Cd耐性指数(Tolerance index,TI)分析表明,基于植株干物质累积的耐性指数(TI-P)与基于茎叶生长的耐性指数(TI-S)极显著相关(R2=0.686),而前者与基于根系生长的耐性指数(TI-R)的显著相关(R2=0.349)。可见,以基于茎叶生长的耐性指数比基于根系生长的更能反映小白菜的Cd耐性。Cd胁迫条件下,供试材料体内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d胁迫下,各品种叶片脯氨酸增量、SOD活性增量均与供试小白菜Cd耐性正相关,二者可作为供试材料Cd耐性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胁迫 小白菜 重金属耐性指数 细胞保护酶体系 生理生化应答
下载PDF
TDF与ETV初治慢性乙肝的生化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对比
15
作者 陈华光 《北方药学》 2021年第6期158-159,共2页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TDF)与恩替卡韦(ETV)初次治疗慢性乙肝对患者生化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的对比情况。方法:用随机数表法将94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ETV治疗;研究组(47例)实施TD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化学应答率...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TDF)与恩替卡韦(ETV)初次治疗慢性乙肝对患者生化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的对比情况。方法:用随机数表法将94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ETV治疗;研究组(47例)实施TD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化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肝功能(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DF与ETV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改善显著,而TDF用药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酯 生化应答 血清学应答 恩替卡韦 慢性乙肝
下载PDF
既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应答及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苏雨 孙小怡 +2 位作者 王倩怡 赵新颜 贾继东 《肝脏》 2022年第7期789-794,共6页
目的探索既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治疗应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从200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AIH患者,分析既往HBV感染对AIH患者治疗应答及预后的影响。结果114例患者中,既往... 目的探索既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治疗应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从200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AIH患者,分析既往HBV感染对AIH患者治疗应答及预后的影响。结果114例患者中,既往HBV感染组患者40例,无既往HBV感染组患者74例。既往HBV感染组患者的ALT、AST显著低于无既往HBV感染组患者(99.5 vs.178.0,P=0.046;137.2 vs.161.0,P=0.049),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高于无既往HBV感染的患者(35.7%vs.4.8%,P=0.028)。两组患者在生化应答率及终点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HBV感染不是影响AIH患者治疗应答(OR=1.06,95%CI:0.03~1.21,P=0.106)及预后(HR=1.68,95%CI:0.42~6.75,P=0.463)的因素。而球蛋白(OR=1.06,95%CI:1.02~1.11,P=0.030)及3个月IgG复常(OR=3.75,95%CI:1.22~11.49,P=0.021)是免疫抑制治疗12个月时实现生化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肝脏硬度(HR=1.06,95%CI:1.00~1.12,P=0.045)及失代偿期肝硬化(HR=7.54,95%CI:1.27~44.72,P=0.026)是AIH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与无既往HBV感染的AIH患者相比,既往HBV感染的AIH患者可获得相似的生化应答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既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生化应答 预后
下载PDF
对熊去氧胆酸不完全应答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非诺贝特可改善预后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尧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47-947,共1页
【据《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6年1月报道】题:对熊去氧胆酸不完全应答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非诺贝特可改善预后(作者Cheung AC等)贝特类似乎能够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生化指标,但是哪些... 【据《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6年1月报道】题:对熊去氧胆酸不完全应答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非诺贝特可改善预后(作者Cheung AC等)贝特类似乎能够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生化指标,但是哪些因素可以预测应答以及治疗是否可以提高无肝移植的生存率仍不清楚。来自加拿大的Cheung等在一家三级医疗中心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贝特 UDCA 三级医疗 肝移植 Pharmacol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生化指标 代偿期 生化应答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春洋 刘燕敏 +5 位作者 黄云丽 赵丹彤 陈义森 林伟 王淑珍 廖慧钰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总结非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点,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非肝硬化期PBC患者治疗前及应用UDCA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 目的总结非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点,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非肝硬化期PBC患者治疗前及应用UDCA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31例,Ⅲ期29例。临床症状以黄疸(48.3%)、乏力(46.7%)、皮肤瘙痒(45.0%)为主。6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总胆红素(TBIL)升高29例(48.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3例(38.3%),均为轻度升高;血清IgM升高58例(96.7%),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60例(100.0%),M2亚型阳性55例(91.7%)。经过UDCA规范治疗12个月后,ALT、AST、TBIL、ALP、γ-GT、IgA、IgM、Ig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55例达到巴塞罗那生化应答标准,37例达到巴黎生化应答标准。Ⅱ期应答率高于Ⅲ期、巴塞罗那标准评价PBC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高于巴黎标准(P均﹤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7±3.1)kPa vs.(7.8±3.8)kPa,P<0.05]。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以乏力、黄疸、瘙痒为常见症状,血清ALP、γ-GT和IgM水平升高,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诊断。UDCA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PBC早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熊去氧胆酸 抗线粒体抗体 肝脏瞬时弹性超声 生化应答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继东 段维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0年第3期18-23,83,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系统损伤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取得...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系统损伤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简要地介绍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PBC 发病机制 生化应答 UDCA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