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8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车辆车门系统生命周期环境效益评价
1
作者 赵锐 赵祎杰 +2 位作者 熊欣 蒋启帆 徐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为了推动轨道交通车辆绿色制造的进程,以车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生命周期模型,构建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车门系统生命周期生产、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理阶段的主要环境影响,探究电力能源结构替代和焊接工艺变化对车门系统生命周... 为了推动轨道交通车辆绿色制造的进程,以车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生命周期模型,构建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车门系统生命周期生产、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理阶段的主要环境影响,探究电力能源结构替代和焊接工艺变化对车门系统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车门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生产阶段、废弃物处理阶段、使用阶段和运输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化石能源消耗潜值、温室气体排放潜值和环境酸化潜值;减少生产阶段和废弃物处理阶段的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效益提升;生产阶段中通过减少火电占比,优化电力结构,全球变暖潜值、化石能源消耗潜值和环境酸化潜值可分别降低38.96%、38.90%、38.86%;采用气体金属弧焊工艺替代保护性金属弧焊工艺,全球变暖潜值、化石能源消耗潜值和环境酸化潜值可分别降低64.71%、58.94%、5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车门系统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效益 电力结构 焊接工艺
下载PDF
园路铺装碳排放的生命周期评价
2
作者 王沛永 逯瑞星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目的]园林工程建造阶段是风景园林项目中碳足迹比重最大的部分,而园路铺装又是工程建造碳排放最多的分项。园路铺装的材料生产、工程建造及运输、使用维护以及材料回收再利用,各阶段都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评估不同面层类型园路铺装的... [目的]园林工程建造阶段是风景园林项目中碳足迹比重最大的部分,而园路铺装又是工程建造碳排放最多的分项。园路铺装的材料生产、工程建造及运输、使用维护以及材料回收再利用,各阶段都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评估不同面层类型园路铺装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可以为园林工程低碳减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5种常见的园路铺装为例,构建园路铺装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厘清并计算各种园路铺装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并将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和评价。[结果]发现25种园路铺装中,生命周期内碳排放量最高的3种园路铺装是胶粘石路面、防腐木路面、石灰岩路面;碳排放量最低的3种园路铺装是混凝土路面、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和压膜艺术地坪。而将碳排放量进行单位面积和年均处理后,碳排放量最高的3种园路铺装是胶粘石路面、透水混凝土砖路面、砂基透水砖路面;排放量最低的3种园路铺装是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压膜艺术地坪和混凝土路面。[结论]将碳排放量计算结果和具体实践结合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园路铺装碳排放量生命周期评价结论: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的高低与面层材料耐久性有较大的关系;混凝土作为园路铺装的基础性结构,在其上增加其他面层的做法会增加碳排放量;以高强、薄型材料作为园路铺装面层材料的路面,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碳排放较低;面层材料的寿命对年均碳排放量的影响高于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工程 低碳园林建造 碳排放 铺装材料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制革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敏敏 周黔川 +2 位作者 王春华 肖远航 林炜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51,共6页
皮革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轻工支柱产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已是必然趋势。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作为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可用于量化制革过程的资源环境影响。文章简要回顾了LCA方法的发展历... 皮革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轻工支柱产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已是必然趋势。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作为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可用于量化制革过程的资源环境影响。文章简要回顾了LCA方法的发展历程、标准流程与理论框架,重点总结了LCA方法在制革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制革减污降碳的指导作用,以及现存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结合作者在皮革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方法研制与皮革化学品碳排因子数据库构建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核算形成皮革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并提出构建制革工艺LCA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希望赋能绿色低碳制革生产和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工业 绿色低碳 生命周期评价 标准流程 减污降碳
原文传递
皮革化学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4
作者 施京浩 余跃 +4 位作者 曾运航 周晓宇 孙青永 王亚楠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9,61,共9页
建立数据可信、可追溯且国际互认的皮革化学品生命周期评价(LCA)本土数据库对于准确核算我国皮革产品的潜在环境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皮革化学品的LCA研究案例及相关数据库现状,制定了皮革化学品LCA本土数据库的建设规... 建立数据可信、可追溯且国际互认的皮革化学品生命周期评价(LCA)本土数据库对于准确核算我国皮革产品的潜在环境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皮革化学品的LCA研究案例及相关数据库现状,制定了皮革化学品LCA本土数据库的建设规划,并提出了适用的LCA框架。研究表明,目前尚缺乏全面的皮革化学品LCA数据库,这制约了皮革环境足迹(含碳足迹)的准确评估。根据皮革化学品的使用量及其环境影响,建议将其数据库建设划分为三个等级:Ⅰ级(鞣剂、加脂剂、涂饰剂)、Ⅱ级(表面活性剂、酶制剂、染料)和Ⅲ级(浸水助剂等皮革专用助剂)。基于ISO 14040、ISO 14044等标准,确定皮革化学品的研究范围应为“从摇篮到大门”的系统边界,涵盖化学品生产、包装和运输等全过程。研究为皮革化学品LCA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系统指导,有助于推动皮革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化学品 环境足迹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数据库
原文传递
基于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印染行业污泥资源化降碳绩效研究
5
作者 张东明 陈东波 +8 位作者 樊立安 王智慧 杨晨 吕洪炳 李清毅 蔡依曼 田金平 陈亚林 陈吕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印染污泥资源化面临的能源效率、烟气超低排放、经济环境效益等主要挑战,比较了3种技术路线,提出印染污泥资源化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该工程案例印染污泥干化焚烧能源利用效率可达78.1%;与卫生填埋+燃煤热电联产相比,处理1 t印染污泥混合燃料(干燥基)全生命周期可减排温室气体647 kg(以CO_(2)当量计);运用炉内脱酸+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双塔脱酸可实现焚烧烟气超低排放;煤炭掺烧比例(质量分数)控制在20%,印染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研究可为印染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行业 污泥干化焚烧 碳减排 技术经济性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石化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研究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常斐 师人博 +7 位作者 刘士花 高文倩 王一飞 郑镔 焦怡萱 蓝兴英 徐春明 韩晔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37,共19页
在全球“脱碳”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产品碳足迹将成为衡量企业及产品环境责任的关键指标。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减碳的重点领域和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碳足迹评价工作不仅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及应对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必要准备,也是促进... 在全球“脱碳”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产品碳足迹将成为衡量企业及产品环境责任的关键指标。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减碳的重点领域和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碳足迹评价工作不仅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及应对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必要准备,也是促进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首先从与碳足迹相关的核心概念出发,通过系统辨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方法以及石化行业碳盘查评价框架等内容厘清了目前碳足迹评价方法的发展脉络。然后进一步分析了碳足迹相关国际标准体系及主流工具的特点,为石化行业重点产品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和数据库提供参考。最后总结了石化行业碳足迹评价的典型应用案例和瓶颈问题,为未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评价 石油化工 生命周期评价 碳达峰碳中和 温室气体 可持续性 环境
下载PDF
基于欧盟产品环境足迹方法的纸浆模塑眼镜盒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7
作者 程雁飞 张暖 +2 位作者 杨青华 林勤保 张志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7,共9页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以竹纤维和甘蔗纤维为原料的纸浆模塑眼镜盒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识别其生产过程中的最相关生命周期阶段和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基于欧盟产品环境足迹方法,利用SimaPro软件和Ecoinvent数据库对眼镜盒进行生命周...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以竹纤维和甘蔗纤维为原料的纸浆模塑眼镜盒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识别其生产过程中的最相关生命周期阶段和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基于欧盟产品环境足迹方法,利用SimaPro软件和Ecoinvent数据库对眼镜盒进行生命周期建模,采用EF 3.1方法量化其潜在的环境足迹,并进行生命周期解释和分析。结果气候变化、化石资源利用、颗粒物、酸化和光化学臭氧形成是纸浆模塑眼镜盒生产过程中的最相关环境影响类别。生产1000 kg纸浆模塑眼镜盒造成的气候变化影响为6164.25 kg CO_(2) eq.,主要与浆板制造和制品成型过程中的电能、蒸汽能源消耗密切相关。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电能,最多可减少生产过程中80%的温室气体排放。相较于完全焚烧、填埋,废弃物回收后纸浆模塑眼镜盒的气候变化影响可降低8.78%~20.11%。结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电能消耗、加速清洁能源的转型和纸浆模塑废弃物回收体系的构建,可减少其环境足迹,促进纸浆模塑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模塑 生命周期评价 SimaPro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奶牛养殖过程中碳排放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佳艺 王琳 +1 位作者 焦浩鹏 董利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奶牛养殖过程中饲料原料生产、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及能源使用等环节的碳排放特征,分析了不同生产环节和不同种类的温室气体对奶牛整体碳排放的贡献,旨在为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碳减排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撑,服务我国农业农村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奶牛养殖 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生命周期评价与协同减排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9
作者 王慧爽 宋小龙 +1 位作者 范帅康 毕珠洁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6,133,共7页
探究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环境影响及各优化情景下的协同减排效应,可为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的协同减排提供参考。以上海市为例,选用GaBi软件建模,对垃圾焚烧系统进行生命周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置4种优化情景并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分级指数法进... 探究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环境影响及各优化情景下的协同减排效应,可为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的协同减排提供参考。以上海市为例,选用GaBi软件建模,对垃圾焚烧系统进行生命周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置4种优化情景并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分级指数法进一步探究优化情景带来的协同减排效应。结果显示:(1)在垃圾焚烧处理系统中,焚烧发电可大幅抵消焚烧过程的直接碳排放和物料、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影响;(2)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的多项中间点指标为负值,表现为具有环境效益,从终点指标来看,生态系统质量受到的影响最大,而垃圾焚烧直接碳排放为其主要贡献来源;(3)焚烧参数优化对所有中间点指标都具备协同减排效应,入炉垃圾塑料再分选则对大部分指标不具备协同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生命周期评价 协同减排 情景优化 上海市
下载PDF
从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角度评价焦化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
10
作者 史涛 原慧聪 +3 位作者 桑义敏 王清玥 刘畅 张文毓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5,共7页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水平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和工程案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了某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水平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和工程案例,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了某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性总体较好,人体毒性(HT)、水资源消耗(WU)、生态毒性(ET)、全球增温潜势(GWP)、可吸入无机物(RI)、非生物质资源消耗潜值(ADP)、酸化潜值(AP)、初级能源消耗(PED)、竞争-土地使用(CLU)、富营养化潜值(EP)对环境影响相对较高且差别不大(贡献率为94.90%~100%),臭氧层消耗(ODP)对环境影响稍弱(贡献率为68.53%);影响环境(HT,WU,ET,GWP,RI,ADP)的主要物料清单因素为气体通入量、CO_(2)产生量、尿素投加量和风机耗电量。选择营养全面、含水率(w)大于10%的焦化场地,优化最小风量设计以及配备合适风机型号等措施可提升焦化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的绿色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有机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技术绿色可持续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污染土壤 生物堆修复 生命周期评价 绿色可持续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固废基材料固化垃圾焚烧飞灰生命周期评价
11
作者 周永门 周显 +5 位作者 陈霞 范泽宇 高卓凡 邓闪闪 鲁麒 万沙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4,共7页
钢渣、矿渣、气化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具有潜在活性,可用于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实现以废治废的目的。选取矿渣基胶凝材料、铝酸盐水泥、矿渣-熟料-维生素C、赤泥-煤矸石地聚物、钢渣-气化粉煤灰地聚物,建立了飞灰无害化处置方案的生命... 钢渣、矿渣、气化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具有潜在活性,可用于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实现以废治废的目的。选取矿渣基胶凝材料、铝酸盐水泥、矿渣-熟料-维生素C、赤泥-煤矸石地聚物、钢渣-气化粉煤灰地聚物,建立了飞灰无害化处置方案的生命周期模型。结果表明:人体健康影响是固废基材料固化技术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化工原料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原因,机械力化学激发方式环境影响最小。地聚物材料体系固化技术因大量碱激发剂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大,矿渣-熟料-维生素C固化技术的环境影响最小。因此,调整固废基材料的激发方式并降低激发剂与外加剂的用量是减少人体毒性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工业固废 固化稳定化 激发剂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生产α-烯烃工艺公用工程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多目标优化
12
作者 奚传栋 杨子旭 +1 位作者 曹晨熙 韩一帆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公用工程优化在节能减排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有效提升生物质气化生产α-烯烃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以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目标,构建了生命周期公用工程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选择煤、... 公用工程优化在节能减排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有效提升生物质气化生产α-烯烃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以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目标,构建了生命周期公用工程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选择煤、天然气和不凝气作为系统燃料,同时引入脱硫脱硝过程以满足SO_(2)和NO_(x)的排放标准。对比了优化前后工艺全流程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成本优先的情况下,选择煤和不凝气作为系统燃料能够获得较优的解决方案,其经济成本为115.56 CNY/h。在环境优先的情况下,选择天然气和不凝气作为系统燃料更具优势,其环境影响评价为3.92×10^(-12)h^(-1)。经过多目标优化(优化方案2B),工艺全流程的全球变暖潜力降低了24.54%,酸化潜力降低了30.55%,富营养化降低了4.20%,颗粒物降低了71.03%,其他环境影响类别评价亦有所改善。这验证了本文优化方法在促进α-烯烃生产工艺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生物质气化 α-烯烃生产工艺 公用工程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SF-AHP法的烟叶物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评价体系构建
13
作者 张佳鑫 奚家勤 +3 位作者 彭勇刚 章一凡 潘雪迪 张羽飞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我国现有烟叶物流存在生产链长、作业繁琐、效率不高等问题,国烟办提出,烟叶平台建设已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烟叶物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的精确度研究较为缺乏。以球面模糊层次分析法(SF-AHP)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烟叶... 我国现有烟叶物流存在生产链长、作业繁琐、效率不高等问题,国烟办提出,烟叶平台建设已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烟叶物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的精确度研究较为缺乏。以球面模糊层次分析法(SF-AHP)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烟叶物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评价体系,从3个评价准则出发,制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并根据专家意见计算出权重指标集,实现对追溯系统的评价。最后从3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该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促进烟叶生产链的质量管理以及信息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物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 评价体系 球面模糊层次分析法 SF-AHP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风电与光伏碳排放对比研究
14
作者 董信照 邓香艳 +4 位作者 丁旭 吴主辉 海宝 孙赵鑫 陈巧 《电力大数据》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风电与光伏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探讨其碳排放特征,以期为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以浙江省某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实际项目为案例,系统分析风...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风电与光伏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探讨其碳排放特征,以期为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以浙江省某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实际项目为案例,系统分析风电与光电在设备制造与安装、运输、运营以及拆卸与回收各个阶段的碳足迹,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电站选址对碳排放结果的影响。风电场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为23.62 g CO_(2)/(kW·h),显著低于光伏电站的41.91 g CO_(2)/(kW·h),考虑到回收阶段的碳减排收益,二者在设备制造与安装阶段的碳排放均占100%以上。从选址角度分析,风电碳足迹在南部多山地区相较于光电更具优势,而在西北及东北地区的优势较小。在全国范围内风电的碳足迹均低于光电的碳足迹,但在不同省份差异显著。设备制造与安装阶段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优化重点,研究比较了两种发电方式在不同省份的碳排放差异,并为优化可再生能源配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电力 生命周期评价(lca) 碳足迹 可再生能源配置
下载PDF
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模型构建
15
作者 江宏玲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针对当前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评价中存在的生产质量标准不统一、质量评价片面等实际问题,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入手,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于沈阳市浑蒲灌区进行... 针对当前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评价中存在的生产质量标准不统一、质量评价片面等实际问题,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入手,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于沈阳市浑蒲灌区进行模型实践检验。经模型评价,该渠系装配式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为72.177分,属于第二等级“良好”,这与实际调研情况相符。由此说明,所提出的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模型,对于评价装配式水利建筑全生命周期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所评价结果与建筑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对于后期水利建筑维护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装配式 生命周期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民用建筑典型空调的生命周期评价
16
作者 石宇 龚先政 +1 位作者 王志霞 王伟 《中国建材科技》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结合我国空调产业现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空调设备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和环境影响分析,并考虑设备性能衰减导致运行能耗增加的影响。结果表明,1台使用年限为10年的空调设备,与理想状态相... 结合我国空调产业现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空调设备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和环境影响分析,并考虑设备性能衰减导致运行能耗增加的影响。结果表明,1台使用年限为10年的空调设备,与理想状态相比,空调运行阶段用电总量波动24.86%,空调末年用电量为第一年的1.73倍。特征化结果中全球变暖潜值(GWP)最大,约6800kgCO_(2)eq,人体非致癌毒性(HTPnc)、化石能源耗竭(FFP)数值次之,分别为528kg1,4-DCBeq、115kgoileq。归一化结果中影响最大的为人体非致癌毒性、颗粒物形成(PMFP),分别占比39.20%、19.32%,运行阶段对其贡献最大,主要是由于该阶段电力需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设备 生命周期评价 能源消耗 性能衰减
下载PDF
沥青路面建设期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
17
作者 韦雨晔 宫官雨 +2 位作者 顾佳宇 吴鸿飞 王超 《交通工程》 2025年第4期37-42,共6页
以河北省某干线公路改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沥青路面建设各阶段能耗调研方法。通过对沥青路面实体工程建设进行系统调查,获取各阶段的资源消耗、能源使用及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 以河北省某干线公路改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沥青路面建设各阶段能耗调研方法。通过对沥青路面实体工程建设进行系统调查,获取各阶段的资源消耗、能源使用及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CO 2排放的环境负荷最为显著,其中原材料生产阶段和沥青混合料拌合阶段的贡献较大。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和酸化效应等,其中温室效应的环境影响最大。此外,原材料生产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拌合阶段。减少这些阶段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将是降低沥青路面建设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法的生物天然气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18
作者 董颖涛 冉龙飞 +3 位作者 张萌 高丽娟 李秉繁 魏依凡 《当代化工》 2025年第2期433-439,共7页
为了研究生物天然气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生物天然气项目进行评估,计算污染物的总排放;其次,选择了全球变暖、人体健康、气溶胶、光化学臭氧以及酸化5个方面环境影响类型作为生物天然气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类... 为了研究生物天然气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生物天然气项目进行评估,计算污染物的总排放;其次,选择了全球变暖、人体健康、气溶胶、光化学臭氧以及酸化5个方面环境影响类型作为生物天然气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类型;最后,利用AHP-熵权法对生物天然气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物天然气项目替代燃煤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影响。从生物天然气项目与替代煤炭燃烧减排量化数值来看,对于全球变暖改善潜力最大,高达95.26%,其次是光化学臭氧为92.94%,减排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全球变暖、光化学臭氧、人体健康、酸化、气溶胶;从环境综合评价方面来看,生物天然气项目对环境影响总负荷远小于煤炭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总负荷,减排效果高达62.98%。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生物天然气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天然气 环境影响评价 生命周期 AHP-熵权法
下载PDF
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的生命周期评价
19
作者 李甫印 张暖 +1 位作者 杨青华 林勤保 《包装学报》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遵循欧盟PEF方法,通过SimaPro软件对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并探究其循环使用的环境优势。采用EF 3.1 LCIA方法分析16种环境足迹类别,并进行生命周期影响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淡水富营养化、化石资源消耗、颗粒... 遵循欧盟PEF方法,通过SimaPro软件对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并探究其循环使用的环境优势。采用EF 3.1 LCIA方法分析16种环境足迹类别,并进行生命周期影响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淡水富营养化、化石资源消耗、颗粒物、土地使用、酸化是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生命周期中的最相关环境影响,累积贡献超过了整体环境影响的80%。一万套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生命周期造成的气候变化影响为4436.88 kg CO_(2) eq.;环境负担主要来源于原料生产阶段,其次为产品生产阶段,裱纸、印刷、打包运输则是生产过程中最相关的阶段。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循环1~5次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可降低50%~80%。优化快递纸箱结构和材料、减少原料消耗和生产过程中的电能消耗、采用清洁能源,能有效降低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可循环直运快递纸箱 环境影响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20
作者 王文豪 孔巧灵 +2 位作者 查伟 曹有莉 万宇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4期174-178,共5页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原则与理论框架,针对重庆市主城区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收运及填埋阶段进行系统的LCA评价。通过目标和范围确定、选取适合重庆市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清单分析和环境影响潜值计算。评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原则与理论框架,针对重庆市主城区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收运及填埋阶段进行系统的LCA评价。通过目标和范围确定、选取适合重庆市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清单分析和环境影响潜值计算。评价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中光化学臭氧合成贡献了最大的环境影响潜值,占到全部的86.81%,表明降低卫生填埋环境影响的关键是对产生的C_(2)H_(4)等进行收集处理;其次是全球变暖贡献了12.45%,酸化、富营养化和生态毒性的贡献较小,分别为0.38%、0.36%和0.00001%。研究结果对重庆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卫生填埋 环境影响潜值 重庆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