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患者的伦理和生命终末期治疗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姜琦 席修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48-250,共3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维持生命的手段日益增多,危重患者可以在ICU得到最先进的生命支持治疗。但现代医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一部分ICU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好转、康复,而另一部分患者虽经积极治疗却终将死亡。因此,我们必须在积极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维持生命的手段日益增多,危重患者可以在ICU得到最先进的生命支持治疗。但现代医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一部分ICU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好转、康复,而另一部分患者虽经积极治疗却终将死亡。因此,我们必须在积极治疗和对生命终末期患者的姑息治疗之间寻找平衡,使我们的治疗能符合患者的最佳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生命终末期 生命终末期治疗 限制生命支持治疗 撤除生命支持治疗
下载PDF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生命终末期患者意愿支付阈值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挺 李洪超 +1 位作者 马爱霞 张籍元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57,60,共4页
近年来,国际上针对处于生命终末期的患者,当治疗药物以质量调整生命年作为健康产出,按照常规意愿支付阈值被判断为不具有经济性时,开始探讨采用不同的意愿支付阈值进行经济性分析。本文在质量调整生命年理论背景下,围绕生命终末期患者... 近年来,国际上针对处于生命终末期的患者,当治疗药物以质量调整生命年作为健康产出,按照常规意愿支付阈值被判断为不具有经济性时,开始探讨采用不同的意愿支付阈值进行经济性分析。本文在质量调整生命年理论背景下,围绕生命终末期患者的意愿支付阈值,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对国际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愿支付阈值 生命终末期 药物经济学评价 质量调整生命
下载PDF
我国农村老年人生命终末期的居住安排与健康研究——来自CLHLS 1998—2014年的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曼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7,共9页
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1998—2014年跟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老年人在生命终末期居住安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超过3/4的农村老年人生命终末期都保持或转移到与(孙)子女居住;无配偶、患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患有认... 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1998—2014年跟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老年人在生命终末期居住安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超过3/4的农村老年人生命终末期都保持或转移到与(孙)子女居住;无配偶、患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在生命终末期更容易转移到与(孙)子女居住,而有配偶的老年人仅有部分转移到与(孙)子女居住;无配偶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在生命终末期更容易独居,但同期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考虑到老年人生命终末期居住安排和健康的影响,当前农村应当发展以支持家庭为重点的居家临终关怀,同时注重发展机构临终关怀等正式的善终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农村老年人 居住安排 健康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生命终末期患者认识及态度的调查研究
4
作者 姜琦 席修明 姜利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10期74-77,共4页
目的评价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医务人员对生命终末期患者的认识及态度,为ICU生命终末期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伦理学依据。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国内综合ICU内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数据和受访者对生命... 目的评价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医务人员对生命终末期患者的认识及态度,为ICU生命终末期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伦理学依据。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国内综合ICU内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数据和受访者对生命终末期的认识及态度。应用Likert5级计分法,非常赞同计1分,完全不赞同计5分。结果在ICU医护人员中发放330份问卷,回复率为95.4%。87.2%的受访者赞同对ICU生命终末期患者实施限制或撤除生命支持治疗,但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不赞同对生命终末期患者停止机械通气治疗,不愿意主动提出限制或撤除生命支持的建议。结论 ICU医护人员对生命终末期患者实施撤除生命支持治疗持肯定态度,但不愿主动提出限制或撤除生命支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限制 撤除 重症监护
下载PDF
中国大陆生命终末期患者居家临终关怀实践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吕俭霞 高静 +3 位作者 李迎春 赵霞 向玉萍 侯晓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62-2166,共5页
目的评价中国大陆地区居家临终关怀实践服务对生命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者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6.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6.03)、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6.03)、万... 目的评价中国大陆地区居家临终关怀实践服务对生命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者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6.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6.03)、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6.03)、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1998~2016.03)、CENTRAL(建库~2016.03)、Medline(1946~2016.03)、Embase(1974~2016.03)、AMED(1985~2016.03)、CINAHL(1982~2016.03)。收集所有中国大陆地区对生命终末期患者实施居家临终关怀实践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 an5.3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对于不能合并的数据仅进行描述性评价。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58例患者。对患者家属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Meta分析:(1)对3个研究的家属照顾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为MD=-6.77,95%CI(-9.30~-4.24),提示居家临终关怀能够降低生命终末期患者家属照顾者SAS评分;(2)对这3个研究中的2个研究的家属照顾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为MD=-8.33,95%CI(-11.51~-5.16),提示居家临终关怀能够降低生命终末期患者家属照顾者SDS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提示居家临终关怀能提高生命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生理状态。结论与常规临终关怀相比,居家临终关怀能够缓解临终患者家属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能够改善生命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心理、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患者 居家临终关怀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含生命终末期提前给付责任的定期寿险纯保费测算研究
6
作者 卿紫柔 吉彩红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1-65,共5页
本文分析了生命终末期保险金提前给付责任与定期寿险定义的冲突,探讨生命终末期提前给付责任的意义,通过构建精算模型,计算包含生命终末期提前给付责任和身故责任的定期寿险纯保费。结果表明,被保险人投保包含生命终末期提前给付责任和... 本文分析了生命终末期保险金提前给付责任与定期寿险定义的冲突,探讨生命终末期提前给付责任的意义,通过构建精算模型,计算包含生命终末期提前给付责任和身故责任的定期寿险纯保费。结果表明,被保险人投保包含生命终末期提前给付责任和身故责任的定期寿险时,仅需在传统型定期寿险(仅包含身故责任)的基础上最多再负担约6%的保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提前给付责任 定期寿险 纯保费
下载PDF
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障碍因素的范围综述
7
作者 陈绪娜 张立文 +1 位作者 乔敏 梁海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464-471,共8页
目的系统整合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障碍因素,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中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 目的系统整合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障碍因素,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中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15日。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施障碍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4种)、患者因素(4种)、家属因素(5种)、医护人员因素(8种)、人际交互因素(4种)、政策法律因素(2种)六大类(共27种)。结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中的实施受多种障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可改变的障碍因素,制订改进措施,促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我国危重症与生命终末期患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立医疗 危重症 生命终末期 障碍因素 范围综述
原文传递
发展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变化
8
作者 戴晓艳 闫静 +1 位作者 王友培 宁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的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终前诊疗细节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013年终末期患者36例、2019年终末期患者37例。2013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2.1±14.0)岁,晚期肿瘤19例。2019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8±15.3)岁,晚期肿瘤27例。相较于2013年患者,2019年患者临终前转入ICU(0比22.2%,P=0.008)、接受心肺复苏(0比16.7%,P=0.011)、气管插管(5.4%比36.1%,P=0.001)、有创机械通气(2.7%比33.3%,P=0.001)、全肠外营养(32.4%比61.1%,P=0.014)的比例均降低,接受缓和医疗会诊(29.7%比0,P<0.001)、得到人文关怀(40.5%比16.7%,P=0.024)的比例均升高。2019年患者中,相较于未接受缓和医疗会诊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者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更高(90.9%比19.2%,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和实践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终末期患者死亡前接受有创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显著提高,死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缓和医疗 理念推广 会诊 死亡状况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生命终末期管理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铭林 刘璇 杜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2729-2732,共4页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30%,且临终前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症患者比例逐年增加。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讨论生命终末期患者的管理,如生命终末期的判定、无效治疗与有尊严的死亡以及限制与撤除生命支持治疗。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无效治疗
原文传递
1例高龄患者终末期生命支持引发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佳 冯瑞娟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期75-76,共2页
总结1例95岁高龄患者实施长达9个月的终末期生命支持所引发的伦理思考。患者在呼吸衰竭加重失去判断能力前并未向代理人表示过自己是否愿意接受气管插管等治疗操作,现有的医疗法规只规定了在患者失去判断能力时由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总结1例95岁高龄患者实施长达9个月的终末期生命支持所引发的伦理思考。患者在呼吸衰竭加重失去判断能力前并未向代理人表示过自己是否愿意接受气管插管等治疗操作,现有的医疗法规只规定了在患者失去判断能力时由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未规定在患者失去判断能力之前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以患者代理人的决定就有可能是个人决定,不能代表患者的真实想法和利益;而提前获取患者意愿存在诸多困难。只有在医患双方的理解和信任下,健全的法律支持下,医生才能充分向患者和家属阐明给予和放弃生命支持的时间节点和意义,家属理解如何使老人完满的走向生命的终点,二者达成一致,实施合理救治和舒适护理,使老人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老年 伦理 生命支持 终末期
下载PDF
重症患者医疗措施限制撤离的状况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琪 姜利 席修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限制或撤离医疗措施,在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实施现状。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过程中,由亲属或医生方提出"限制或撤离医疗措施... 目的调查重症患者限制或撤离医疗措施,在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实施现状。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过程中,由亲属或医生方提出"限制或撤离医疗措施",并签署《医疗措施限制撤离确定书》(下称"签署")的重症患者。搜集该患者群人口学资料,签署原因,医疗费用种类,疾病严重度及预后。并根据签署内容进行分组,分为限制治疗组(A组),撤离治疗组(B组)和仅不实施临终心肺复苏组(C组)。比较上述参数的差别。结果研究期间共有86名患者的亲属进行"签署",占同期收治患者的7.2%,其中68.6%为患者亲属方提出。86例患者高龄且疾病严重度高,53.5%的医疗费用为公费医疗。"签署"至死亡/转出ICU中位数时间41 h,ICU病死率80.2%。"签署"后死亡的患者,占同期死亡患者的30.9%。"签署"主要原因为病情无法逆转和希望减轻痛苦。3组患者疾病严重度、住ICU平均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病死率(50.0%)显著低于A组(89.5%)和B组(91.1%)。"签署"后至死亡/转出ICU间的医疗费用中位数,B组显著低于A组和C组(105.0元/h vs 220.0元/h,160.7元/h,P=0.001)。签署后至转出/死亡中位数时间,B组显著少于C组(24.0 h vs 73.5 h,P=0.000)。结论 ICU住院期间"签署"的比例较低,主要为高龄和疾病严重度高的患者。患者亲属方为主要提出方。"签署"后死亡患者仅占同期死亡患者1/3。撤离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限制 撤离生命支持治疗 重症监护 伦理学 决策
下载PDF
人文关怀:ICU不容忽视的问题 被引量:16
12
作者 崔嵩 康志杰 +1 位作者 王耀健 伏姝颖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6期50-53,共4页
ICU挽救了大量重症患者的生命,但也让很多患者留下了痛苦的回忆,ICU内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发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疾病及医疗护理行为、ICU的环境、失眠、生命尊严与求生欲望之间的矛盾都使患者产生痛苦,由此提出要从制度层面完善学科设... ICU挽救了大量重症患者的生命,但也让很多患者留下了痛苦的回忆,ICU内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发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疾病及医疗护理行为、ICU的环境、失眠、生命尊严与求生欲望之间的矛盾都使患者产生痛苦,由此提出要从制度层面完善学科设置,明确学科定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管理政策,技术层面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镇静、镇痛治疗,重视患者诉求,减少有创操作,开展ICU床旁早期活动和康复治疗,从心理层面建立友好的ICU环境,注重医护患沟通,从多角度实施临终关怀,帮助患者减少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人文关怀 ICU综合征 伦理 生命终末期决定 早期活动
下载PDF
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
13
作者 郑佳然 刘颖 《中国社会工作》 2024年第2期32-33,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老年病死率也在逐年提升。在生命终末期,人们往往面临着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甚至毫无生存质量可言。为了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我国积极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老年病死率也在逐年提升。在生命终末期,人们往往面临着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甚至毫无生存质量可言。为了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我国积极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服务,以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生命质量 老年患者 生存质量 应对策略 人文关怀服务 不适症状 生命终末期
原文传递
DoCare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在ICU限制/撤除生命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兰蕴平 曾帆 +2 位作者 吴娅秋 王茜 刘蓉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通过DoCare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对ICU限制/撤除生命支持患者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ICU限制/撤除生命支持患者82例,按采用限制或撤除生命支持治疗分为两组,限制组45例和撤除组37例,比较实施限制/撤... 目的通过DoCare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采集数据,对ICU限制/撤除生命支持患者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ICU限制/撤除生命支持患者82例,按采用限制或撤除生命支持治疗分为两组,限制组45例和撤除组37例,比较实施限制/撤除生命支持治疗决策后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签署")时,限制组血液净化治疗比例明显少于撤除组(22.2%vs 70.3%,P=0.000)。限制组"签署"至死亡/转出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撤除组[(3.91±1.66)d vs(2.10±1.65)d,P=0.000;(10.54±4.26)d vs(7.65±5.07)d,P=0.006],ICU住院花费明显高于撤除组[(12.80±5.14)万元vs(6.97±4.44)万元,P=0.000],ICU死亡率明显低于撤除组(51.1%vs 78.4%,P=0.011)。两组间疾病严重度、呼吸机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入ICU至"签署"时间以及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oCare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可为限制或撤除生命支持治疗提供决策,用于ICU实施限制/撤除生命支持治疗切实可行,且可维护终末期患者尊严,减少患者痛苦,节省医疗资源,但尚需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以保障该措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DoCare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 生命终末期 限制/撤除生命支持治疗
原文传递
重症医学中的医学伦理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熠冰 席修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2721-2724,共4页
重症监护病房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场所,实践着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消耗着巨大的个人和公共成本,是很多患者渡过生命终末期的场所或死亡地点,与之伴随的医学伦理学问题也不断产生和被探讨。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学伦理学 生命终末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