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生境面积的影响
1
作者 白凤朋 任玉峰 +3 位作者 梅杰 梁志明 马一鸣 杨中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量化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生境面积的影响,2023年在三峡水库开展了针对葛洲坝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以葛洲坝至枝江江段为研究区域,选择水位变幅、水深、流速、水温4个主要生境因子,建立了耦合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和产... 为量化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生境面积的影响,2023年在三峡水库开展了针对葛洲坝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以葛洲坝至枝江江段为研究区域,选择水位变幅、水深、流速、水温4个主要生境因子,建立了耦合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和产卵栖息地适宜度曲线的四大家鱼产卵生境质量评估模型,实现了产卵综合适宜度指数时空分布的精细化模拟。结果显示,2023年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期间,约60%研究区域四大家鱼产卵综合适宜度指数呈现增加趋势,其产卵加权可利用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比例由30.45%增加至约55%;适宜四大家鱼产卵区域(综合适宜度指数0.6~1.0)明显增加,占研究区域总面积比例由4.67%增加至约60%。研究表明,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显著改善了葛洲坝至枝江江段四大家鱼产卵的生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四大家鱼 适宜度指数 生境面积 三峡水库
下载PDF
千岛湖社鼠种群遗传现状及与生境面积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军 鲍毅新 +3 位作者 张旭 林杰君 叶彬 王艳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8-766,共9页
以千岛湖地区13个岛屿上的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13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13个社鼠种群的遗传现状,并探讨了种群遗传现状与岛屿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3个社鼠种群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与平均... 以千岛湖地区13个岛屿上的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13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13个社鼠种群的遗传现状,并探讨了种群遗传现状与岛屿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3个社鼠种群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7.385,5.95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与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819,0.93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60,说明13个社鼠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3个种群间的分化系数(Fst)为0.053,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小。3个面积较大且相近岛屿上社鼠种群,即高仙阁种群(Gaoxiange Island,G);乌石T岛种群(Wushi T Island,WT);东门岛种群(Dongmen Island,DM)间的Fst值均小于0.05,表明种群间无分化,而小岛种群与大岛种群间的分化却比较明显。此外,一元回归结果显示,多态信息含量(PIC)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与岛屿面积大小之间均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说明,在社鼠种群进化过程中,生境面积的缩小可能使种群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并有可能导致种群的快速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遗传多样性 生境面积 片断化 千岛湖地区
下载PDF
模拟生境面积和生境质量对野猪种群动态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梅香 国庆喜 程远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119,共4页
采用基于空间直观种群模型研制的易泛滥成灾野生动物种群预警系统(W SWAP)与景观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别设置4个生境面积和生境质量变化的情景,模拟了生境面积和生境质量对野猪种群时空动... 采用基于空间直观种群模型研制的易泛滥成灾野生动物种群预警系统(W SWAP)与景观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别设置4个生境面积和生境质量变化的情景,模拟了生境面积和生境质量对野猪种群时空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境面积和生境质量的改善,野猪种群数量逐渐增加,但生境质量对野猪数量影响有一个限度。野猪种群数量与其生存斑块面积回归关系显著,其主要分布在各情景较大的生境斑块内。空间上野猪集群呈现不均匀分布的特点,随着生境面积和生境质量的改善,野猪集群密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易泛滥成灾野生动物预警系统WSWAP 生境面积 生境质量
下载PDF
应用生境面积因子在台湾云林县的永续农业景观规划 被引量:3
4
作者 侯锦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4,共5页
云林地区百年来以农业产业为发展主轴,衍生出产业地景与生活地景,呈现云林生生不息的文化景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将生态取向及因地制宜的土地使用方针,落实在云林县景观规划的策略推动上,通过永续性环境规划来延续云林的农业文化。藉... 云林地区百年来以农业产业为发展主轴,衍生出产业地景与生活地景,呈现云林生生不息的文化景观。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将生态取向及因地制宜的土地使用方针,落实在云林县景观规划的策略推动上,通过永续性环境规划来延续云林的农业文化。藉由绿色网络(green network)的概念,提出各项绿色空间(包含自然特征的地区、公共及私人保留土地、配合保存价值的土地和其他受保护的开放空间)的改善策略来加强内部网络联结、规划及管理,让云林地方产业与地方经济在景观改造过程中兼顾社会、经济、生态各种层面下持续发展,使其从自然资源上达到景观宁适的效益。研究模拟针对各种土地使用分区,通过生境面积因子(biotope area factor)检测生态有效度,并运用绿色基础建设的理念,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环境生态服务效能,发展云林县绿色网络,提升云林景观的健康度,在景观规划上提出未来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农业景观规划 绿色网络 生境面积因子
下载PDF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政策工具,绿色空间指数研究——以柏林生境面积指数和西雅图绿色指数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炜 王凯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82,共5页
绿色空间指数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部分城市实施的一项促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制型政策。其通过对指定场地范围内的各类绿色基础设施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并设定最低指标下限来约束场地的开发建设,以促进项目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绿色空间指数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部分城市实施的一项促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制型政策。其通过对指定场地范围内的各类绿色基础设施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并设定最低指标下限来约束场地的开发建设,以促进项目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场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分析了2个绿色空间指数应用案例,柏林生境面积指数和西雅图绿色指数,对其基本理念、计算公式、权重设置进行了归纳比较,并总结了其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和特点,探讨了其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最后对绿色空间指数的研究和改进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指数 生态系统服务 柏林生境面积指数 西雅图绿色指数 绿色基础设施
下载PDF
棉花生境面积及其破碎化对棉蚜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海燕 李丽莉 +5 位作者 宋莹莹 欧阳芳 于毅 胡辰璐 卢增斌 门兴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9-1074,共6页
为探讨农作物面积减少及其破碎化对害虫种群的影响,采用微景观试验模型系统连续2年研究5个梯度棉花生境面积(棉花种植比例分别为20%、40%、60%、80%和100%,其余均种植玉米)及2种破碎化(完全连通与完全破碎)对棉蚜Aphis gossypii数量的... 为探讨农作物面积减少及其破碎化对害虫种群的影响,采用微景观试验模型系统连续2年研究5个梯度棉花生境面积(棉花种植比例分别为20%、40%、60%、80%和100%,其余均种植玉米)及2种破碎化(完全连通与完全破碎)对棉蚜Aphis gossypii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境面积较小(棉花种植比例为20%)时破碎化程度越高,棉蚜数量越多,而生境面积较大(棉花种植比例为40%)时棉蚜的响应正好相反;生境面积中等(棉花种植比例为60%)时,破碎化程度对棉蚜数量影响不大;生境面积大(棉花种植比例为80%)时,破碎化对棉蚜数量的影响存在年度效应,2014年破碎化程度越大,棉蚜数量越少,2015年则无影响。棉花生境面积、破碎化及两者之间的互作对棉蚜数量无显著影响,棉花生境面积、破碎化与调查时间的互作也不影响棉蚜数量,但调查时间显著影响棉蚜数量,棉花生境面积、破碎化与调查时间三者之间的互作效应呈年度变化。总之,棉蚜对棉花面积变动及其破碎化展示出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面积 破碎化 棉蚜 适应性 农田景观
原文传递
棉花生境面积及其破碎化对烟粉虱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海燕 李丽莉 +4 位作者 李超 欧阳芳 于毅 卢增斌 门兴元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阐明棉花生境面积变化及其破碎化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种群的作用规律,为合理利用作物布局进行害虫生态调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国际流行的微景观试验模型系统(Experimental model landscape system,EMLS)进行试验设计... 【目的】阐明棉花生境面积变化及其破碎化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种群的作用规律,为合理利用作物布局进行害虫生态调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国际流行的微景观试验模型系统(Experimental model landscape system,EMLS)进行试验设计,田间条件下连续两年研究了棉花生境面积变化(20%、40%、60%、80%和100%;其他为玉米生境面积)及2种极端破碎化(完全连通C clumped:H=1.0;完全破碎F fragmented:H=0.0)下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各因素对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棉花生境面积及其破碎化单独作用时均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而取样时间则有显著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也没有受到取样时间与棉花生境面积、取样时间与破碎化以及三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但是,棉花生境面积与破碎化的互作效应则存在年度变化,2014年无显著作用,2015年显著影响烟粉虱种群。当棉花生境面积较小(20%)或较大(80%)时,破碎化程度高,烟粉虱种群数量少;棉花生境面积中等(40%和60%)时,破碎化程度低,烟粉虱种群数量少。【结论】烟粉虱种群对棉花生境面积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而生境破碎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生境面积 破碎化 烟粉虱 生态调控
原文传递
基于生境面积因子的大学校园环境优化策略分析
8
作者 上官莎逸 刘健 +2 位作者 余坤勇 赵秋月 张今朝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51,共10页
校园环境是校园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探讨并量化高校校园环境状况对于校园的绿化建设、科研机能氛围的营造及教学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农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获取研究区遥感影像,提取校园表面型态、植物... 校园环境是校园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探讨并量化高校校园环境状况对于校园的绿化建设、科研机能氛围的营造及教学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农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获取研究区遥感影像,提取校园表面型态、植物种植类型、水体等因子,采用生境面积因子(Biotope Area Factor,BAF)法获取校园绿化现状与BAF值等数据,通过改善铺面材质及铺面透水性,增加绿屋顶、垂直绿化面积等,优化校园环境以达到绿化相对均衡的目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域BAF现值为0.41,场地铺面的透水性与材质、垂直绿化及绿屋顶等是影响校园绿化品质的主要因素,改善后的BAF值有较明显提升为0.53,此外,根据校园现存的景观问题和绿化方面的不足,针对不同属性的校园空间,提出具体的环境改善建议和景观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校园 永续发展 环境优化 生境面积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MIKE 21模拟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湿地植被生境的影响
9
作者 王平 张汇明 +1 位作者 林昊 汪苏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57,40,共5页
为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湿地植被生境的影响,选用MIKE 21建立鄱阳湖水动力二维模型,通过丰平枯典型年份的情景,模拟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主湖区及湿地自然保护区水位及湿地植被生长生境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枢纽运行对松门山以北区域的... 为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湿地植被生境的影响,选用MIKE 21建立鄱阳湖水动力二维模型,通过丰平枯典型年份的情景,模拟水利枢纽工程运行后主湖区及湿地自然保护区水位及湿地植被生长生境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枢纽运行对松门山以北区域的水位影响较大,影响程度由北向南逐渐减小。枢纽的运行对不同水文年份的湿地植被最适宜区和适宜区生境面积的影响差异较大,在枢纽运行后枯水年增加43.8%,平水年增加24.6%,丰水年仅为16.4%,10、11月适宜生境面积可达2 000 km~2以上,约占湖泊总面积的2/3,表明湿地植被将可为西伯利亚鹤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并使它们更好地在湿地中生存和繁殖。模拟结果揭示了当前调度方案下,枢纽工程对湖泊水位和湿地植被生境区间变化规律的影响,可为工程建设和调度运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 湿地植被 水动力模型 生境面积
原文传递
水文与岸滩变化对滨岸带南荻 芦苇群落适宜生境的影响——以长江武汉河段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海滨 孙昭华 +4 位作者 陈立 杨绪海 周歆玥 李芷晴 周炜兴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0-1261,共12页
建立了考虑淹没频率和淹没水深等生境因子的水动力生境适宜度数学模型,基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长序列水文观测数据和不同时期的河道地形资料,研究了近20年来武汉河段汉口边滩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建立了考虑淹没频率和淹没水深等生境因子的水动力生境适宜度数学模型,基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长序列水文观测数据和不同时期的河道地形资料,研究了近20年来武汉河段汉口边滩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的适宜生境变化情况,量化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生境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还原南荻芦苇群落实际空间分布情况.与2001年前的情况相比,若维持地形不变,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径流过程调平、年内水位变幅减小将导致群落适宜分布带向河道方向转移,且面积减小33.24%;若保持水文条件不变,岸线利用引起的地形坡度坦化将导致群落扩张,其分布面积增加69.11%;由于后者影响占主导地位,在2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南荻芦苇群落向低滩地蔓延的同时呈现了扩张的趋势,面积增加42.53%.进一步发现,若滩地地形变化或人工建筑位于淹没频率在5%~25%区间带内,则水文变化、地形变化2种因素会对南荻芦苇群落生境产生迭加影响,这种迭加影响甚至会大于单因素影响之和.研究表明岸滩开发等人为干扰导致滨岸滩地改变时,可能会影响滩上植被生长条件,这值得有关部门进行岸线规划、利用和进行生态保护时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条件 岸滩利用 生境面积 长江武汉河段
下载PDF
有益真绥螨对截型叶螨控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敏 杜康 +1 位作者 李生才 范青海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9期654-658,共5页
[目的]明确有益真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捕食潜能。[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法,分别通过改变生境面积、提供不同螨态的截形叶螨,研究1头有益真绥螨的捕食量、选择嗜好性捕食作用及改变有益真绥螨自身密度对其捕食量的影响。[结... [目的]明确有益真绥螨对截形叶螨的捕食潜能。[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法,分别通过改变生境面积、提供不同螨态的截形叶螨,研究1头有益真绥螨的捕食量、选择嗜好性捕食作用及改变有益真绥螨自身密度对其捕食量的影响。[结果]1头有益真绥螨的捕食量随着生境面积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生境面积为10cm^2时,1头有益真绥螨的捕食量最大,理论捕食量为7.2头。有益真绥螨对截型叶螨的雌成螨、若螨和卵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704、1.24、1.06,偏好若螨。当生境面积和害螨数量一定时,有益真绥螨随着单位面积内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之间干扰增强,导致个体平均捕食量和寻找效应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寻找效应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为E=1.47P^(-0.247)。[结论]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益真绥螨对截形叶螨具有一定的控螨能力,具有生物防治开发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绥螨属 有益真绥螨 截型叶螨 生境面积 捕食量 干扰反应
下载PDF
河道形态改造对城市河流生态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杰 陈垚 +3 位作者 程麒铭 刘非 邓淋月 袁绍春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5-193,共9页
为探究城市河道形态改造的有效性,根据河道自然修复理念,采用正弦函数对典型城市渠化河道的河宽、水深和蜿蜒度等地形几何变量进行振荡波动,并借助数字河道合成技术生成6种河道数字地形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维水动力模型考察不同河道... 为探究城市河道形态改造的有效性,根据河道自然修复理念,采用正弦函数对典型城市渠化河道的河宽、水深和蜿蜒度等地形几何变量进行振荡波动,并借助数字河道合成技术生成6种河道数字地形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维水动力模型考察不同河道形态改造对河床干扰度、水力形态多样性指数和浅滩缓流生境面积等生态水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城市渠化河道生态水力性能随地形几何变量的振荡波动而变化,且河道空间形态越复杂,河道生态水力性能越好;在高流量(8~12 m 3/s)下,“深潭浅滩”形态构造下河床干扰度平均减少88.2%,水力形态多样性指数平均提高37.4%,而浅滩缓流生境面积增加24.9倍,表明河流生态水力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城市河道近自然形态重构能大幅降低河道对于流量变化的敏感性,并显著提高河道生态结构稳定性,有助于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形态改造 河道修复 水力模型 河床干扰度 水力形态多样性指数 浅滩缓流生境面积
下载PDF
洮河干流(临潭——卓尼)段生态影响评价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淇 丁少超 《人民珠江》 2017年第3期79-83,共5页
流域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在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也在各个方面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影响,及时掌握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使水资源梯级开发运行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因此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累积影响评价研究就变得非常有意义。通... 流域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在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也在各个方面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影响,及时掌握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使水资源梯级开发运行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因此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累积影响评价研究就变得非常有意义。通过对生态环境累积影响评价内涵进行研究,对洮河干流(临潭—卓尼)段流域生态环境应用暮景分析法分别从水环境、生境面积、社会环境、水土流失4个方面进行现状评价及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洮河干流(临潭—卓尼)段的生态环境因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利用,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水环境、生境面积发展趋势均属于可控范围之内,并且还会带动当地的社会环境发展,只有水土流失将成为重点改善管理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环境 生境面积 社会环境 水土流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