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不同景观植被地带蝗总科生态区系的区域性分异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鸿昌 郝树广 康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1-375,共15页
为了阐明内蒙古地区不同景观植被地带蝗总科生态区系(Acridoidea ecofaunas)的生态地理学特征,本文依据长期野外考察和文献积累数据,分别对寒温型明亮针叶林带(F1)、中温型夏绿阔叶林带(F2)、森林草原带(FS)、典型草原带(TS)、荒漠草原... 为了阐明内蒙古地区不同景观植被地带蝗总科生态区系(Acridoidea ecofaunas)的生态地理学特征,本文依据长期野外考察和文献积累数据,分别对寒温型明亮针叶林带(F1)、中温型夏绿阔叶林带(F2)、森林草原带(FS)、典型草原带(TS)、荒漠草原带(DS)、暖温型草原化荒漠亚带(SD)和典型荒漠亚带(TD)等7个不同类型植被地带(或亚带)内蝗总科区系结构组成、生态生存条件(植被、气候、土壤等)及其区系形成的生态学机理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了各植被地带(或亚带)的蝗虫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的区域性分异及其与地带间不同植被的相关性。结论指出,由于多数蝗种具有以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植物为主要食料的食性特征,而典型草原带的植被群落恰以"多年生丛生禾草及根茎禾草"为建群优势层片,其形成的丰富食物资源、多样的栖息场所、充足的日光辐射和较长的生长期以及有利于产卵孵化的土壤条件等,为蝗虫提供了最为多样的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niches),故蝗虫长期受自然选择的压力,在适应协同进化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它们在典型草原带内具有最高的物种多样性。相比之下,在具有极端生态生存条件的内蒙古东部针叶林带和西部典型荒漠亚带内,分别因其低温高湿和高温低湿的两类不同极端气候特征的生态作用,形成了蝗虫在这两个植被地带内生存分布的生态阻限,故其拥有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其区系结构的组成种类也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总科 生态区系 植被地带 区系地理成分 内蒙古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蚤类的生态区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龚正达 解宝琦 林家冰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9-67,共9页
本文报道了1985年以来对我国横断山南端高黎贡山东、西坡蚤类生态区系的调查及研究结果。共发现蚤类5科23属47种(亚种)。文中对该山脉蚤类在不同森林植物带的群落结构、种的多样性及均匀度,各种蚤的栖境幅度、宿主多样性进... 本文报道了1985年以来对我国横断山南端高黎贡山东、西坡蚤类生态区系的调查及研究结果。共发现蚤类5科23属47种(亚种)。文中对该山脉蚤类在不同森林植物带的群落结构、种的多样性及均匀度,各种蚤的栖境幅度、宿主多样性进行了陈述和比较,并对蚤类的区系特征、特有种的区系划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目 云南 高黎贡山 生态区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态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凤梅 程光民 +3 位作者 张永翠 郭建强 牛钟相 胡士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34-324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态区系的影响。选取3日龄健康荷斯坦母犊牛21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7头,单栏饲养。空白对照组(C组)犊牛饲喂基础饲粮,植物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组(ZK组)每日每头犊牛饲喂基...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态区系的影响。选取3日龄健康荷斯坦母犊牛21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7头,单栏饲养。空白对照组(C组)犊牛饲喂基础饲粮,植物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组(ZK组)每日每头犊牛饲喂基础饲粮+5 g植物乳杆菌+5 g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低聚果糖组(ZKT组)每日每头犊牛饲喂基础饲粮+5 g植物乳杆菌+5 g枯草芽孢杆菌+5 g低聚果糖。ZK组和ZKT组犊牛均在饲喂基础饲粮1 h后将相应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溶解在温水中,用奶瓶灌入。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各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各组之间可见物种数量、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及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ZKT组基于非加权距离主成分分析聚类较好,C组与ZK组相对分散,说明组间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以非加权距离矩阵做UPGMA聚类分析,聚类树不能将C组有效区分,ZK组聚类较好,ZKT组聚类最好,说明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可影响犊牛微生态区系。瘤胃内容物细菌菌落组成分析发现,犊牛瘤胃内容物细菌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优势菌属为欧陆森氏菌属、未鉴定普雷沃氏菌科、醋香肠菌属等。Tax4Fun功能预测显示,ZK组的基因表达丰度在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和未鉴定功能3个一级功能层较C组增高,ZK组的基因表达丰度在遗传信息处理、感染性疾病、氨基酸代谢、其他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5个二级功能层比ZKT组、C组升高。综上所述,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而ZKT组哺乳期犊牛断奶前的瘤胃微生态区系明显改变,ZK组在功能预测上要好于ZKT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高通量测序 哺乳期犊牛 生长性能 瘤胃微生态区系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联合低聚果糖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凤梅 程光民 +4 位作者 顾甜甜 夏庆祥 柳美玲 牛钟相 胡士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896-390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联合低聚果糖饲喂哺乳期犊牛对其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影响,选取21头3日龄健康荷斯坦母犊,将其随机均分成3组:ZK组每日每头添加植物乳酸杆菌(1×10~9CFU)和枯草芽孢杆菌(2×10^(10)C...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联合低聚果糖饲喂哺乳期犊牛对其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影响,选取21头3日龄健康荷斯坦母犊,将其随机均分成3组:ZK组每日每头添加植物乳酸杆菌(1×10~9CFU)和枯草芽孢杆菌(2×10^(10)CFU)各5 g;ZKT组每日每头添加植物乳酸杆菌(1×10~9CFU)、枯草芽孢杆菌(2×10^(10)CFU)和低聚果糖各5 g(上述2组在常规饲喂后1 h将相应的制剂溶解在温水中用奶瓶灌入);C组为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喂。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1)ZK组和ZKT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这2组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2)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对ZK组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ZKT组肠道微生物丰度影响显著(P<0.05)。对肠道微生态区系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主要包括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无壁菌门,排名前10位的菌门相对丰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拟杆菌属、未鉴定普雷沃氏菌科、别样棒菌属,排名前10位的菌属在ZKT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和ZK组(P<0.05)。3)通过t-检验分析差异物种发现,ZKT组梭状芽孢杆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组(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2种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影响不大,ZK组制剂的添加对其肠道微生态区系影响不显著,但ZKT组制剂可显著改变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使其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尤其可显著减少肠道梭状芽孢杆菌相对丰度,进而显著减少了腹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制剂 高通量测序 腹泻率 梭状芽孢杆菌 肠道微生态区系 低聚果糖
下载PDF
白术、微米白术和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及微生态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燕飞 汪以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
试验选用96头平均体重14.82 kg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栏,每栏8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添加1%80目白术、0.2%白术多糖和1%微米白术。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与... 试验选用96头平均体重14.82 kg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栏,每栏8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添加1%80目白术、0.2%白术多糖和1%微米白术。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1%微米白术添加组可显著提高日增重(P<0.05)、降低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而且效果优于1%80目白术组和0.2%白术多糖组,在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态区系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1%80目白术、0.2%白术多糖、1%微米白术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加深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隐窝深度,并且增加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多样性,其中以1%微米白术添加组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微米白术 白术多糖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肠道微生态区系 断奶仔猪
原文传递
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山地蚤类区系与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龚正达 段兴德 +2 位作者 冯锡光 吴厚永 刘泉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51-456,共6页
1992 ~1997 年, 对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山地蚤类进行了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 共采获蚤类5科21 属39 种(亚种) 3241 头。并对以苍山为主体的山地各主要生态环境蚤类的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进行了测... 1992 ~1997 年, 对大理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山地蚤类进行了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 共采获蚤类5科21 属39 种(亚种) 3241 头。并对以苍山为主体的山地各主要生态环境蚤类的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蚤类及其宿主动物的分布特点和自然环境因素后认为,在苍山所获39 种蚤类中有16 种( 占41-03 % ) 属东洋界种类, 21 种(占53-84% ) 属古北界种类,2 种属广布种(占5-12 %) ; 在中山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内海拔约3 100 m 处是该山两大动物区系分异的界线。研究认为,我国西南部横断山区两大动物区系界线的划分以海拔高度为宜, 其分界线与当地温凉性针阔混交林的分布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类 区系生态 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内蒙古景天属植物分类及其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呼格吉勒图 赵一之 宝音陶格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2-135,共4页
本文试图澄清内蒙古究竟有多少种景天属植物,这些植物在内蒙古的生态分布情况。我们应用形态—地理分类的方法,对内蒙古景天属Sedum植物进行认真研究。研究认为:《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记载的北景天(Sedum kamtschaticum Fisch.)和兴安... 本文试图澄清内蒙古究竟有多少种景天属植物,这些植物在内蒙古的生态分布情况。我们应用形态—地理分类的方法,对内蒙古景天属Sedum植物进行认真研究。研究认为:《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记载的北景天(Sedum kamtschaticum Fisch.)和兴安景天(Sedum hsinganicumChu.)应为费菜;确定了兴安景天(Sedum hsinganicum Chu.)和费菜(Phdeimusaizoon L.)为温带亚洲分布种;阔叶景天(Sedum roborowskii Maxim.)为青藏高原东部分布种;藓状景天(Sedum polytrichoides Hemsl.)为中国-日本分布种;内蒙古景天属植物从东部渗入了1种东亚成分,从西南部渗入了1种青藏高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天属 区系地理成分 区系生态分析 内蒙古
下载PDF
广西大明山昆虫区系考察初报 被引量:8
8
作者 蒙超衡 蒋正晖 +2 位作者 陆温 曾芝英 黎天山 《广西科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37-43,共7页
分析了大明山昆虫区系的特点,并提出以不同的昆虫种类组成作为环境评估的指征。
关键词 广西 大明山 昆虫 生态区系
下载PDF
武陵山东部蚤类区系及不同样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井元 余品红 +3 位作者 吴厚永 杜红 陈尚全 王身文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2-830,共9页
于2000~2004年对武陵山东部7个不同样地、3个不同海拔梯度和6个不同生境类型的蚤类,进行了5年调查与研究。结果:1)在获得的7科17属30种4320只蚤类中,有4种为古北界种类,占13.33%,22种为东洋界种类,占73.34%,4种为广布种,占13.33%;该结... 于2000~2004年对武陵山东部7个不同样地、3个不同海拔梯度和6个不同生境类型的蚤类,进行了5年调查与研究。结果:1)在获得的7科17属30种4320只蚤类中,有4种为古北界种类,占13.33%,22种为东洋界种类,占73.34%,4种为广布种,占13.33%;该结果与云南无量山及临沧地区的蚤类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区系渊源,而与一江之隔的大巴山东部地区区系则明显不同,该地区以古北界成分为优势;2)武陵山东部地区蚤类的垂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在,1100m以下主要为东洋界成分,1200m以上有少量古北界种类分布,并随海拔升高,古北界成分略有增加;3)在7个不同样地中,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优势种上,多数样地以偏远古蚤为优势,但在优势数量上缺乏明显规律性,并不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4)在6个不同生境类型中,优势种与优势数量都具明显的规律性,其中以偏远古蚤为主分为两组,山脊侧缘林、小溪山边林和坡地林为一组,人工林和农田山侧灌木林为另一组,前者平均优势数量达80.03%,后者优势数量在31.56%~48.92%之间;5)相似性系数(q值):在整个山体多数样地中,由北向南相似性系数(q值)随海拔降低和空间距离增大而逐渐降低,仅绿丛坡与牛庄、绿丛坡与独岭有例外,表明整个山体植被的片断化、或斑块化,一方面加剧或减低了样地与样地之间蚤类群落的相似程度,另一方面还要受海拔及空间距离的双重影响与制约,即海拔高度和空间距离愈大,蚤类群落的相似性及多样性越低,山体的片断、斑块或破碎化就越明显,这显然与人为过多或过频干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类群落 区系生态 物种多样性 不同样地 武陵山东部
下载PDF
我国小麦秋苗条锈病发生规律及其区间菌源传播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万权 刘太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70,共21页
全国冬小麦秋苗均可遭受来自西北和西南越夏区条锈菌的侵染与危害,条锈菌在寄主上进一步繁殖和发展,引起本地或者外地小麦条锈病流行。不同麦区秋苗条锈病发生时间、发生程度及其菌源传播规律各不相同,年度间亦存在差异。根据小麦条锈... 全国冬小麦秋苗均可遭受来自西北和西南越夏区条锈菌的侵染与危害,条锈菌在寄主上进一步繁殖和发展,引起本地或者外地小麦条锈病流行。不同麦区秋苗条锈病发生时间、发生程度及其菌源传播规律各不相同,年度间亦存在差异。根据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频率、病菌越冬和越夏情况、秋季菌源和春季菌源的有无与多少、提供时间及其影响范围与作用,结合地理生态条件、气候特点、小麦种植区划与栽培模式等,将中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区域划分为8个明显不同的生态区系,即关中、华北春季流行区;成都平原、江汉流域冬季繁殖区;西北、川西北越夏易变区;云贵高原越夏冬繁区;新疆冬春麦常发区;西藏高原青稞、小麦常发区;南方晚播冬麦偶发区;内蒙古、东北春麦偶发区。通过病害实地调查、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高空气流轨迹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区间菌源传播关系。陇南、陇中、陇东、宁南、海东、陕西宝鸡以及川西北和云贵高原等地区离越夏区较近,冬小麦播种较早,秋苗条锈病发生早、发病重,秋季随西北气流传播到平原冬麦区和海拔较低的冬麦区侵染危害秋播麦苗,其菌源数量对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的秋季菌源基地,面积约67万hm 2;成都平原、江汉流域、陕南、豫南、云贵坝区等麦区,离条锈菌越夏区相对较远,小麦播种期也较晚,秋苗发病较晚较轻,但冬季气候温和,雨露条件充沛,条锈菌在冬季可以不断侵染和繁殖,在早春可积累大量菌源,然后向北部和西部广大麦区扩散传播,引起小麦条锈菌春季侵染,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春季菌源基地,面积约200万hm 2。云贵高原越夏冬繁区可为我国广大麦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麦区提供部分菌源,荆州等鄂东南地区是云贵菌源向长江下游麦区传播的中转站。云南与甘肃之间存在大量的基因流,推测云南可能是中国小麦条锈菌重要的起源中心。西南和西北秋季菌源对长江流域麦区的相对重要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秋苗发病 生态区系 秋季菌源 春季菌源 区间传播
下载PDF
硒缺乏对雏鸡肠道菌群及肠上皮细胞黏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显晶 陈允 +1 位作者 王建发 武瑞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0,289,共6页
为了研究硒缺乏对雏鸡肠道菌群和细菌对肠上皮细胞黏附性的影响,为揭示硒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有效防治雏鸡硒缺乏病提供试验依据,试验选取160只1日龄SPF三黄肉仔鸡,平均分为对照组(饲喂全价饲料)和试验组(饲喂低硒饲料),记... 为了研究硒缺乏对雏鸡肠道菌群和细菌对肠上皮细胞黏附性的影响,为揭示硒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有效防治雏鸡硒缺乏病提供试验依据,试验选取160只1日龄SPF三黄肉仔鸡,平均分为对照组(饲喂全价饲料)和试验组(饲喂低硒饲料),记录雏鸡生长性能及疾病情况,分别于试验期第10,20,25,30天测定血液和肠黏膜硒含量;采集肠内容物,检测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双歧杆菌等肠道菌群的密集度;制备肠黏膜上皮细胞悬液,检测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对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雏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及酵母菌数量增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对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率增高,双歧杆菌的黏附率降低。说明雏鸡硒缺乏后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对肠道细胞的黏附性降低,肠道微生态平衡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缺乏 肠道菌群 肠道细胞 黏附 雏鸡 生态区系
原文传递
试论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建根 竺利红 施跃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337-338,共2页
植物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共同组成一个生态区系根围。对植物与其根围中的微生物的互作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生态区系 根围 互作
下载PDF
低聚糖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美英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4年第3期15-17,共3页
低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耐热稳定、无污染、无残留等良好的理化特性,是一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综述了低聚糖对动物机体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猪、鸡生产和水产养殖的应用。
关键词 低聚糖 饲料添加剂 作用机理 肠道微生态区系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黄毛鼠的发生为害及其防治
14
作者 陈玉妹 彭文富 +2 位作者 林坚贞 周文通 林长城 《福建农业》 1998年第3期16-17,共2页
近年来,农田害鼠对农作物的危害逐趋严重,在某些地区已超过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尤以黄毛鼠的为害最甚,其种群数量约占我省农旧害鼠的80%左右。黄毛鼠年发生有两次高峰。即4、5月份和8、9月份,两次低峰,即2、3月份和6、7月份,这期间,... 近年来,农田害鼠对农作物的危害逐趋严重,在某些地区已超过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尤以黄毛鼠的为害最甚,其种群数量约占我省农旧害鼠的80%左右。黄毛鼠年发生有两次高峰。即4、5月份和8、9月份,两次低峰,即2、3月份和6、7月份,这期间,据在莆田、龙海、福安三个生态区系统调查表明,最高捕获率分别达32.2%、29.0%和22.3%之多,其种群数量周年变动曲线呈“马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鼠 发生为害 农田害鼠 月份 灭鼠 福建省农科院 食源 周年变动 防治适期 生态区系
下载PDF
A Self-organization Mapping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dentify Ecosystem Service Zones 被引量:16
15
作者 战金艳 史娜娜 +1 位作者 吴红 邓祥征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5期162-165,共4页
The self-organization mapping (SOM)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is a new method used to identify the ecosystem service zones at regional extent. According to the ecosystem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Millennium Ecosystem A... The self-organization mapping (SOM)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is a new method used to identify the ecosystem service zones at regional extent. According to the ecosystem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 MA), this paper develops an indicator system and conducts a spatial cluster analysis at the 1km by I km grid pixel scale with the SOM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to sort the core ecosystem services over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s. A cas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Xilingol League.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n Xilingol League could be divided to six different ecological zones. The SOM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was capable of identifying the similarities among the input data automatically. The research provides both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valuable information targeted sustainable ecosystem management for decision-ma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Ecosystem services Ecosystem service zones Sustainable ecosystem management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Hotan Oasis, Xingjiang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依天 王平 +2 位作者 黄宇 张月从 郭翠恩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3期425-432,共8页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Hotan Oasis, Xingjiang. [Method] The visual interpret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process TM/ETM+ image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in Hotan Oasi...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Hotan Oasis, Xingjiang. [Method] The visual interpret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process TM/ETM+ image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in Hotan Oasis. These inter- pretation data, along with two periods of land use data, were reclassified to farm- land, forest, grassland and so on. Then,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was calculat- ed and analyzed. [Resul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had been increased by 30.44x108 Yuan (16.51%)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1980-2010,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increase of glacier and snowfield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 mountain with the increase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 tribution rate of grassland to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had been decreased as a result of degradation of grassland and occupation from farmland. For the whole basin, the increase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came from the upper reaches, while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had been reduc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the reduction came mainly from wetland (-1.83x10s Yuan), waters (-1.68x10s Yuan), forest (-0.86x108 Yuan) and grassland (-0.80x108 Yuan). But in the lower reaches,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 of waters, grassland and forest were -0.61 x108 Yuan, -0.24x108 Yuan, and -0.07x10s Yua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f some effective policies, such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turning farm- land to forest and ceasing from farming to grazing, would be taken, the ecosystem degradation can be constrained and reversed in the northwest arid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d region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ASSESSMENT Hotan Oasis
下载PDF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金慧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32期127-127,共1页
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两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植物与微生物和谐共存的完整的生态环境。本文从根围的概述入手,然后分析了植物对微生物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微生物对植物的作用,旨在与同行交流,加强对植物与微生物之间... 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两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植物与微生物和谐共存的完整的生态环境。本文从根围的概述入手,然后分析了植物对微生物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微生物对植物的作用,旨在与同行交流,加强对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的探讨,从而利用两者的关系,和其中的规律,采取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系 根围 互作 微生物
下载PDF
窖池养护的基本原理与实践 被引量:7
18
作者 姚继承 殷成浩 +1 位作者 屈光伟 杨林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76,79,共4页
以构建微生态区系平衡理论为出发点,从分子生化水平阐述了补给充足的水分、平衡的营养、调节适宜的pH值环境等养窖护窖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多年养窖护窖的成功做法。
关键词 白酒 窖泥 养护 生态区系
下载PDF
Eco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soil animal in mountainous districts of the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兴中 刘红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3-66,共6页
In this paper eco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soil animal i n mountainous districts of the eastern China was analyzed, and results show that soil fauna was very rich in diversified forest habitat, moreover,... In this paper eco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soil animal i n mountainous districts of the eastern China was analyzed, and results show that soil fauna was very rich in diversified forest habitat, moreover, as times and spaces varied, their compositions and abundance changed obviously too. Forest so il animal decreased gradually in taxa and individual number from the tropics to cold-temperature zone, and they are higher in zonal forest habitat than in other ones on the same mountain. Forest soil animal also got gradually less with incr easing of depth in soil layer, and distributed principally in surface layer.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had strong affection on faunal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soil animal. On the tropics and subtropics mountains, forest soil animal are le ss in spring-summer than in autumn-winter, whereas they are more in summer-autum n than in winter-spring from warm-temperate zone to cold-temperat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soil animal Faunal characteristics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Eastern China
下载PDF
Flora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plant communities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Shennongjia Mountain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红兵 江明喜 +1 位作者 吴金清 葛继稳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1-24,82-83,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sampling area of 6800 m2 on the south slope of Shennongjia Mountain, there were 126 vascular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108 genera and 64 families, in the investigated rare plant com...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sampling area of 6800 m2 on the south slope of Shennongjia Mountain, there were 126 vascular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108 genera and 64 families, in the investigated rare plant communities, of which 9 rare plant species were recorded, accounting for 27.3% of the total rare plants. The communities were about 30 m in height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as tree layer, shrub layer, and herb layer. The flora of the communities had obvious temperate character. Phanerophytes (accounted for 65.9%), Mesophyllous (62.7%), Papyraceous (84.1%), simple leaf (83.3%), un-entire leaf (69.8%) were dominant in life form, leaf size class, leaf texture, leaf form, and leaf margin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important value of species, the communiti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s Davidia involucrata + Litsea pungens community, Cercidiphyllum japanicum + Padus wilsonii community, and Padus wilsonii + Acer mono community. The indexes of species diversity of tree layer had little difference among communities and evenness was hig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munities had complex structure and relative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plant community FLORA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hennongjia Mounta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