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系统生态完整性评估的回顾与展望
1
作者 李欣桐 王远铭 +3 位作者 梁瑞峰 冯镜洁 李然 李克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56-2272,共17页
为明确定义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内涵,研究影响河流生态完整性退化的主要因素,以及选择科学、合理、可行的指标对其进行定量刻画等,运用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广义内涵,将河流的生态完整性具象为水文过程完整性... 为明确定义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内涵,研究影响河流生态完整性退化的主要因素,以及选择科学、合理、可行的指标对其进行定量刻画等,运用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广义内涵,将河流的生态完整性具象为水文过程完整性、生境过程完整性和生物过程完整性.系统总结了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统计了各类评价指标的使用情况,提出了现有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估在评价指标和参照状态选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小水电开发河流的生态完整性评价为例构建了评估框架,分析了河流生态完整性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生态完整性 指标 评估
下载PDF
河口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研究和进展
2
作者 黄文杰 王锦东 +1 位作者 闫振飞 冯承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90,共17页
河口是连接淡水和海洋环境的重要过渡区,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口的生态完整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对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重点介绍了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 河口是连接淡水和海洋环境的重要过渡区,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口的生态完整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对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重点介绍了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选择。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通过案例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指标选取对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在河口生态完整性评价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生态完整性评价 指示物种法 指标体系法 指标选取
下载PDF
大河岸线生态完整性内涵及评估方法——以长江岸线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段学军 邹辉 +4 位作者 王晓龙 蔡永久 赵中华 颜蔚 温舒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788-5801,共14页
大河岸线作为流域的重要生态空间,其内涵属性、空间格局和生态功能都具有显著的整体性。从岸线的陆域原真性、水陆生态渐变性、生境依存性及生物多样性等维度,分析了大河岸线生态完整性的科学内涵。结合国内外河流岸线生态评价研究,建... 大河岸线作为流域的重要生态空间,其内涵属性、空间格局和生态功能都具有显著的整体性。从岸线的陆域原真性、水陆生态渐变性、生境依存性及生物多样性等维度,分析了大河岸线生态完整性的科学内涵。结合国内外河流岸线生态评价研究,建立了大河岸线生态完整性的科学表征体系,提出各项指标评估和综合分级方法,并对长江岸线生态完整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江岸线生态完整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从上游到下游沿岸各地市岸段生态完整性得分总体逐步降低;中上游地市岸段受到滨江湿地和洲岛发育程度及湿地保护状况等因素制约,下游地市岸段则受土地开发强度、自然岸线保有率、水陆连通性等制约。虽然中下游岸线有较高的开发程度且受长江大堤的约束,生态完整性受到明显影响,但在相同条件下生态完整性仍然有较大差异性,部分地区如铜陵段、安庆段和上海段仍保持了较高的完整性。大河岸线生态完整性的评估有助于形成既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防洪安全及供水安全,又能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高效集约利用的长江生态岸线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 岸线 生态完整性 长江
下载PDF
榆林景观生态完整性的地统计分析
4
作者 石玉琼 王宁练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景观生态完整性是一种区域化变量,具有异质性,其异质性随时间发生变化,且在不同年份受不同因素的驱动。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运用GS+9.0软件对榆林市景观生态完整性(LEI)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变异进行了研究。在各向同性条件下,2000年、200... 景观生态完整性是一种区域化变量,具有异质性,其异质性随时间发生变化,且在不同年份受不同因素的驱动。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运用GS+9.0软件对榆林市景观生态完整性(LEI)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变异进行了研究。在各向同性条件下,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分别占总空间异质性的7.30%、45%、43.5%和30.7%,主要表现在10 km范围内。而在这4年中,由空间自相关因子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分别占92.7%、55%、56.5%和69.3%,主要表现在10 km和54.6 km、153.6 km、181.8 km以及119.4 km之间,榆林这几年空间异质性主要由空间自相关因素引起。LEI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从0.073变化到0.45,反映了LEI具有中度到强度空间相关性。景观生态完整性的空间格局越简单,空间依赖性越强。各向异性条件下,2000年、 2005年、 2010年和2015年以空间结构性变异为主,分别占到总空间变异的71.84%、70.00%、71.85%和85.80%。景观生态完整性的空间格局是景观特征的综合反映,并受随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地统计学可以很好地表达景观生态完整性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完整性 地统计学 半方差分析 各向同性变异 各向异性变异
下载PDF
我国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构建 被引量:46
5
作者 金小伟 王业耀 +5 位作者 王备新 许人骥 阴琨 刘娜 吕怡兵 刘廷良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1,共7页
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是指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水生态指标(生物和非生物)的监测以及由数学方法综合形成的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近年来,世界各国水环境管理政策发生了变化,开始强调生态保护,重视水体的生态质量... 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是指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水生态指标(生物和非生物)的监测以及由数学方法综合形成的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近年来,世界各国水环境管理政策发生了变化,开始强调生态保护,重视水体的生态质量。中国现行的常规理化监测指标(如COD、氨氮、BOD5)很难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求,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因此,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监测现状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需求,构建了包括物理生境指标、理化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在内的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监测与评价方法,以期为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的业务化运行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支撑,实现从单一的化学指标监测转向综合的水生态系统监测,实现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的监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监测 生态完整性评价 流域管理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天津市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徐香勤 蔡文倩 +3 位作者 雷坤 殷旭旺 韩洁 孙明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08-2317,共10页
对河流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可为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基于2018年8—9月天津市河流现场调查获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群落指标(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鱼类、水生大型植物、陆生植物)数据,构建包含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 对河流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可为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基于2018年8—9月天津市河流现场调查获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群落指标(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鱼类、水生大型植物、陆生植物)数据,构建包含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和生物完整性在内的河流IEI(index of ecological integrity,生态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对天津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根据生物栖息地评分和水质状况确定参照点位,采用标准化方法筛选候选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三部分指标权重,最终得出天津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结果.结果表明:①IEI评价结果显示,天津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等级为“健康”的样点占18.8%,“较好”的样点占28.1%,“一般”的样点占40.6%,“较差”的样点占6.3%,“差”的样点占6.3%,天津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整体处于“一般”水平.②相关性分析表明,ρ(NH4^+-N)和ρ(COD Mn)超标是造成天津市水质达不到功能区标准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河流生态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IEI评价法能够较为敏感地响应研究区面临的环境压力,适用于评价研究区河流生态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群落指标 生态完整性指数(IEI) 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天津市
下载PDF
湿地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丽 李春宇 +1 位作者 余绍文 刘德良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系统介绍了目前湿地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包括湿地评价技术、水文地貌分类法、生物完整性指标法、生境适宜性指标法、指示生物法、环境清单法和河流保护评价系统等,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由于传统湿地监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财... 系统介绍了目前湿地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包括湿地评价技术、水文地貌分类法、生物完整性指标法、生境适宜性指标法、指示生物法、环境清单法和河流保护评价系统等,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由于传统湿地监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财力,加之许多湿地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因此建立湿地快速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成为当今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完整性 评价方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辽河中下游水文生态完整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维东 王丽 +4 位作者 高宇 赖倩 张智勇 徐星星 李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6,33,共5页
从水文角度,提出了包括最小生态基流满足率、断流指数、环境适宜指数、含沙量指数及输沙平衡程度指数5大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辽河中下游河段水文生态完整性评价结果,为日后辽河中下游河段的保护、... 从水文角度,提出了包括最小生态基流满足率、断流指数、环境适宜指数、含沙量指数及输沙平衡程度指数5大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辽河中下游河段水文生态完整性评价结果,为日后辽河中下游河段的保护、修复与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判 水文生态完整性
下载PDF
湖南省武陵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昌笃 李迪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14-2423,共10页
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源地区是中国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 ,表现为物种组成丰富 ,区系起源古老 ,地理过渡明显 ,特有类型众多 ,群落类型复杂 ,是不仅具有国家意义 ,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 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源地区是中国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 ,表现为物种组成丰富 ,区系起源古老 ,地理过渡明显 ,特有类型众多 ,群落类型复杂 ,是不仅具有国家意义 ,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由于地形崎岖、山峰众多 ,境内最高峰近 1 90 0 m,最低处约 30 0 m,相对高差达 1 60 0 m;在纬度地带位置上 ,又居中亚热带气候带向北亚热带气候带的过渡 ,因而环境分化剧烈。加之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生态完整性保持较好 ,反映在昆虫多 ,但不造成危害 ;物种分化强烈 ,不同生态特性的相近物种在同一地点共存 ;位居多雨山区 ,但水清常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完整性 植物区系 特有种 环境分化
下载PDF
水生态完整性监测评价的基准与参照状态探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宜平 王子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水生态完整性评价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组分(非生物和生物)的监测,整合物理栖息地、环境水质和生物特征形成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尝试从水生态完整性评价中基准与参照状态的核... 水生态完整性评价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组分(非生物和生物)的监测,整合物理栖息地、环境水质和生物特征形成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尝试从水生态完整性评价中基准与参照状态的核心要素出发,探讨基准与参照状态的概念框架与具体定义,综述评价参照状态的四大类确定方法(基于分类学的参照位点法、历史数据法,针对特定位点的模型预测法以及提供经验解释与描述的专家判断法),并对参照状态研究的挑战与应用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状态 生态基准 水生生物监测 生态完整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生态完整性动态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鑫 田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0-785,共6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景观优势度、植被生物量,以及景观多样性3个景观格局指数,从结构和稳定性两方面构建生态完整性综合指数,对丰满水电站库周生态完整性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完整性综合指数从1979年的0.8698...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景观优势度、植被生物量,以及景观多样性3个景观格局指数,从结构和稳定性两方面构建生态完整性综合指数,对丰满水电站库周生态完整性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完整性综合指数从1979年的0.8698下降到2008年的0.8419,生态完整性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恶化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完整性 景观格局指数 景观生态 丰满水电站
原文传递
双溪水电站工程对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明勇 汪富贵 马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在介绍生态完整性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的基础上,从自然体系生产力、自然体系稳定状况与景观生态体系质量3个方面,阐述了双溪水电站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自然体系的生产力由工程建设前的974.34 g/(m2.a)降低... 在介绍生态完整性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的基础上,从自然体系生产力、自然体系稳定状况与景观生态体系质量3个方面,阐述了双溪水电站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自然体系的生产力由工程建设前的974.34 g/(m2.a)降低到972.06 g/(m2.a),作为模地的林地优势度值从84.69%降低到78.35%,下降的幅度均较小,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变化也不大,因此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工程 生态完整性 生产力 稳定状况 景观生态体系
下载PDF
矿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完整性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华浪 李伟方 孙冠楠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3-208,共6页
进行矿区生态完整性评价,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矿区资源开发、政策制定、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通过空间结构及功能与稳定性分析,进行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借助遥感NPP估算模型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 进行矿区生态完整性评价,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矿区资源开发、政策制定、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通过空间结构及功能与稳定性分析,进行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借助遥感NPP估算模型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从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对该矿区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分析,完成了矿区生态完整性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区内,草地和林地优势度最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控能力较强。其次依次是耕地、水域与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而评价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林地生产力最大,恢复稳定性最强,其次是灌木林地,而评价区内面积最大的草地,在生产力水平划分中处于最低水平,恢复稳定性较弱;通过计算该区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发现该区群落多样性程度较高,但由于评价区内植被多为人工种植,对生态环境的缓解改善作用有限,所以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仍一般,评价区生态完整性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类活动和开发的加大,植物群落会有逆行演替的可能,区域生态系统也存在向低级别退化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完整性 生态系统质量 生产力
下载PDF
桃山水库生态完整性影响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峰 吴计生 +2 位作者 岳超俊 董惠民 迟国英 《东北水利水电》 2009年第4期49-52,共4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评价拟建的桃山水库二期工程对所在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即从景观结构、植被生物量和植被分布的空间异质性3个角度对该区域生态体系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与生态现状的量化比较,预测桃山水库二期...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评价拟建的桃山水库二期工程对所在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即从景观结构、植被生物量和植被分布的空间异质性3个角度对该区域生态体系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与生态现状的量化比较,预测桃山水库二期工程建成后对所在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完整性 恢复稳定性 阻抗稳定性 影响评价
下载PDF
生态完整性评价概念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邵红 张广兴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6年第10期44-48,共5页
生态完整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很大的应用空间,对资源管理和生态评价有很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生态完整性概念的多样性及内涵辨析,生态完整性评价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水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较成熟,陆地生态系统指标选取单一,湿地生态... 生态完整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很大的应用空间,对资源管理和生态评价有很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生态完整性概念的多样性及内涵辨析,生态完整性评价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水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较成熟,陆地生态系统指标选取单一,湿地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需要建立完整性评价框架。水利工程和交通工程造成生物多样性、景观格局下降,为采掘类工程生态完整性评价提供了指数方法,并提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完整性 评价方法 生态系统 工程项目
下载PDF
鸭绿江西水道建设工程的生态完整性影响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丽 何春光 边红枫 《吉林水利》 2007年第10期1-2,共2页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以鸭绿江西水道建设工程为例,通过计算工程前后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状况,分析了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水道建设工程所在区域景观的生态完整性未因本工程建设受到较大影响,且...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以鸭绿江西水道建设工程为例,通过计算工程前后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状况,分析了项目建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水道建设工程所在区域景观的生态完整性未因本工程建设受到较大影响,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自然体系可以承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完整性 鸭绿江 西水道建设工程 生态影响 湿地
下载PDF
荆岳铁路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汉生 李耀增 张灿明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新建荆州至岳阳铁路在君山区约有46.52 km位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从植被生产力及碳贮量和景观生态体系质量两方面介绍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体系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并分析和预测了工程建成后保护区自然体系生... 新建荆州至岳阳铁路在君山区约有46.52 km位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从植被生产力及碳贮量和景观生态体系质量两方面介绍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体系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并分析和预测了工程建成后保护区自然体系生物量、碳贮量及生产力的变化、自然体系的稳定状况。认为荆岳铁路的建设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岳铁路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完整性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文山州清水河流域生态完整性与时空差异研究
18
作者 孙燕利 毛建忠 +1 位作者 贺克雕 汪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9,共8页
通过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级指标体系,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水生生物等方面对清水河流域的生态完整性进行评价,并探究人类活动干扰影响下清水河流域生态完整性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清水河干流生态完整性得分... 通过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级指标体系,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水生生物等方面对清水河流域的生态完整性进行评价,并探究人类活动干扰影响下清水河流域生态完整性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清水河干流生态完整性得分为52.4~57.3,生态完整性状况一般;主要支流中,清平河得分为45.8~63.9,碧松就河得分为69.6~73.5,高枧槽河得分为9.7~43.5,旧城河得分为52.2~54.9;各支流生态完整性状况碧松就河为好,清平河、旧城河均为一般,高枧槽河较差。对清水河流域5条河流生态完整性得分影响较大的准则层是水文水资源,其完整性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各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较低。各河流生态完整性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10月(秋季)优于4月(春季),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少的碧松就河、清平河、清水河上游及下游优于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旧城河、高枧槽河及清水河普者黑风景区段及丘北县城段。生态评价可得出影响清水河流域生态完整性的胁迫因子,为今后清水河流域的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 生态完整性 指标体系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重视城市生态完整性加强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的科学化与系统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忠杰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2期7-10,I0005,共5页
城市生态修复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指出了城市修复规划工作程序中的重点环节,强调重视生态评估结果、合理确定目标和统筹协调有序规划的重要性。针对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城市绿地、山体、水体及棕... 城市生态修复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指出了城市修复规划工作程序中的重点环节,强调重视生态评估结果、合理确定目标和统筹协调有序规划的重要性。针对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城市绿地、山体、水体及棕地的生态修复措施应加强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考量。强调了城市生态修复规划应以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恢复为目标,努力达到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也指出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顺利实施应有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与规范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修复 生态完整性 生态文明 生态评估
下载PDF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恢复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哲 许秋瑾 +4 位作者 宋永会 魏健 段亮 郜玉楠 傅金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5,共8页
辽河流域为重化工业发达、寒冷地区缺水的流域,其水生态完整性恢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污染物排放量与水环境容量及水生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存在的问题;梳理、总结了国家水体... 辽河流域为重化工业发达、寒冷地区缺水的流域,其水生态完整性恢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污染物排放量与水环境容量及水生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生态完整性存在的问题;梳理、总结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辽宁省辽河流域的技术研发成果,阐述了其针对物理完整性的水生态基流保障实践,针对化学完整性的重污染行业全过程污染削减实践,针对生物完整性的水生态恢复实践;并从大江大河流域特性、水生态完整性修复的必要性与重要内容,治理中如何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贯穿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性、生物完整性修复的理念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开展大江大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完整性 物理完整性 化学完整性 生物完整性 辽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